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在憍薩羅國舍衛城的南方祇園精舍,與長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薩以及諸多佛弟子而說的經典。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凈界法師主講(90年講於凈律寺)

  第一卷

  《佛說阿彌陀經》,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學人這次很歡喜,有這個因緣,跟大家共同學這部阿彌陀經》。我們在正式這部阿彌陀經》之前,先簡單的介紹一下,我們研究這一部經的目的。基本上我們學習佛法,雖然我們每一個人進入佛門,各有各的因緣不同,但是我們學習佛法目的卻是一致的,那就是「離苦得樂」。我們希望我們今生,乃至來生身心,能夠離開痛苦、得到究竟的安樂。我們依止這樣的目的來到佛門,或者是在家、或者是出家,來修學佛法。可是這當中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我們應該如何離苦得樂?這個痛苦是怎麼產生的?安樂又是怎麼樣產生的?從佛法因緣觀來說明,這一切的痛苦是由生死輪回而引起的──「生是苦本」。換句話說,我們在輪回當中的每一次受生,都結集了很多的痛苦──老病死、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乃至五蘊熾盛苦。換句話說,當我們三界一旦受生,這個痛苦就不能避免,每一期的受生,都積集了無量無邊的痛苦。所以說我們講息滅痛苦,就必須息滅生死的輪回,達到無生涅槃彼岸,這就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主要宗旨。至於這個方法,道綽大師在《安樂集》當中,他把佛陀教法作一個判教,他說佛法當中主要有二大門:一個是聖道門,第二個是凈土門。這個聖道門方法,就是以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就是你必須仰仗你內心的戒定慧,來消滅你無始劫的煩惱跟罪障,仰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這是一個方法,這個叫做聖道門。第二個,你可以選擇凈土門,仰仗佛力的接引往生西方。我們一念真誠心來憶念彌陀名號、憶念彌陀功德、憶念彌陀相好,跟彌陀感應道交以後,我們到凈土去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一個是在穢土斷惑證真,一個是在凈土斷惑證真,有這樣的差別。這二個差別印光大師講出一個譬喻說:這二個法門差別就像是「蟻子登於高山」,以及「風帆揚於順水」。說我們假設選擇聖道門就像一隻螞蟻在登高山,這整個過程是非常辛苦,有很多障礙煩惱障,你整個修行過程當中,煩惱障礙你修學聖道;業障,你無量劫來所積集的業力,它障礙你修學聖道;報障,你的生命體有老病死,老病死一出現的時候,障礙你修學聖道。就像一隻螞蟻,它要經過很多很多的波折,才能夠到達山頂。入道多辛苦,這個叫做難行道,這是一個方法。第二種方法,就是你可以選擇到凈土去,這種情況就像是「風帆揚於順水」,像一艘船,在順風的情況之下,你坐上彌陀的大願船,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彼岸,這當中在彌陀大願船的攝受下,你就比較容易成就。在凈土當中,有極樂世界依正二報功德的攝持,你能夠在那個環境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這二個法門成就目的是一致的,但是過程就不一樣。如果我們站在末法時代業障深重、福慧淺薄這樣的一個根性來說,凈土法門對我們來說就是比較契機法門。在整個凈土當中,主要有三經一論(《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和《往生論》)。印祖說:這部阿彌陀經》的特色:「文簡意賅,詞約理富。」文字簡要,但是義理是非常的詳細豐富。所以說,如果我們能夠透過《阿彌陀經》的學習,我們的確能夠正確的掌握凈土的理論跟它的方法,作為我未來自利,乃至利他的一個基礎這是我們共同研究這部經的目的。好,我們現在打開《講義》。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我們是根據蕅益大師的「《要解》」來解釋《阿彌陀經》。看《講義》:

  ○將述此義,大分為三。

  我們這次分成三大科,來解釋這部經。

  ┌壹、自序

  │

  ├貳、解經

  │

  └參、跋語    今初。

  「壹、自序」,蕅益大師自己作了一個序;「貳、解經」,正式解釋經文;第「參、跋語」,蕅益大師寫完《要解》以後,他的一段跋語。「今初」,先看第一科「自序」:

  ┌?總序多門

  ┌?序法門

  │    └?別顯凈宗二

  │

  │    ┌?序古疏

  └?序註疏

  └?序今解二

  「自序」我們分成二大科:第一個是「序法門」,先說明佛陀所施設的這些差別法門;第二個是「序註疏」,講到蕅祖個人著作這部《要解》的一個因緣。先看「序法門」。「序法門」當中分成二科:「一、總序多門;二、別顯凈宗」,先籠總的說佛陀說法原則是一個總說。

  壹、自序二

  ?序法門

  ?總序多門

  ┌雖歸元無二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

  └而方便多門

  這個「原夫」是發語詞,沒有意思的。這三世「諸佛」在自受用的甚深法性三昧當中,以這個大悲心,憐憫我們這些迷惑的眾生,「隨機施化」為眾生說法。這說法原則有二個:第一個站在契理的角度,「雖歸元無二」;第二個站在契機的角度,「而方便多門」。這句話我們解釋一下。這個「歸元」的「元」,跟根源的「源」是同一個字。這個「歸元」,指的是我們整個修學的一個目標,我們所追求的一個究竟的真理。我們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我們所追求的真理,以天台宗來說,就是「我們現前一念的真如佛性」。在經論上說:「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說我們無量無邊的生死輪回是怎麼有的呢?這不是上帝創造的,是由於我們有很多很多的妄想執著,所謂的「無明」,「無明」一動就是「行」,「行」就有「識」(凡夫的情識),乃至於各式各樣的業力就有「生、老、病、死」。所以無量無邊的罪業,是由我們的妄想所創造的。所以息滅我們的妄想、恢復我們清凈本來面目這是所有佛弟子究竟的歸依處,所以這樣的一個目標是一致的,「歸元無二」。不管你採取什麼樣的方法,你只要成佛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他們內心當中所安住的真理,是同一味、同一法性,就是佛性,所謂的「一如無二如」。我們就著眾生的根機,他所採取的方法,這就有一些差別相。我們講禪、教、律、密、凈,你可以參禪來對治妄想,你也可持戒來對治妄想或者是止觀或者是持咒或者是念佛,來調伏你現前的妄想,恢復你本來面目。所以說,站在方便契機的角度,就有各式各樣的法門;但是它的會歸處,就是我們現前一念清凈光明佛性這句話的意思,我們可以知道一個消息──學佛是一個心地法門,法法消歸自性

  在《了凡四訓》里講到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女居士,這個女居士貧窮,她對三寶信心,經常到寺廟裡面禮拜、贊嘆、供養三寶有一次,她好不容易積集了二文錢,就拿到寺廟去,很虔誠供養寺廟。這個方丈看到以後,非常感動,就親自為她誦經、為她迴向過了幾年以後,這個女居士福報現前,被國王選為貴妃,住到宮裡面去,那當然是一個榮華富貴境界。這個貴妃有一次她又回到這間寺廟,她拿了千金來供養寺廟。但是這次方丈和尚並沒有親自為她迴向,他叫旁邊一個徒弟,代他誦經迴向。這女居士就覺得很奇怪說:師父啊!我以前只供養二文錢,你親自為我誦經迴向我現在供養千金,你卻叫你徒弟為我迴向,這是怎麼回事呢?這方丈和尚說:你當初供養二文錢,內心非常的真誠,你這一念真誠心功德太大我一定要親自為你誦經迴向。而你現在雖然供養千金,但是你這一念心充滿驕慢,所以我找徒弟代為迴向就可以了。所以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就是說我們整個修學的過程當中,現前一念的心是不可思議的,心力不可思議

  印光大師《文鈔》也講到一件事,說:印祖有一徒弟,他每天念佛念很多,拜佛也拜很多。他寫信給印祖說:師父啊!我每天拜了很多佛、念很多佛,但是我怎麼越念煩惱越重,看誰都不順眼?印祖說:你的修行是在事相下功夫,沒有把這些法門用來對治你心中妄想,你只是說「我今天拜多少佛、念多少佛」,心外求法。所以這樣子跟整個佛法目的是相違背的。

  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慈悲,一開始就標出了「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就是說不管你修行任何的法門,你一定要往你的清凈心的目標去會歸,這是三世諸佛施設教法的一個原則,這是一個原則這一段是「總序多門」,籠總的把佛陀施設教法原則先標出來。再看第二段「別顯凈宗」,特別把凈土法門的特色講出來。

  ?別顯凈宗二

  ?凈土橫超勝

  凈土的特色,蕅益大師由粗到細、由淺入深分二段:第一個凈土橫超勝」,看這一段:

  然於一切方便┌至直捷┐     ┌念  佛

  ┤   ├者,則莫若┤

  之中,求其 └至圓頓┘     └求生凈土

  在一切的禪、教、律、密的方便當中,我們希望能達到二個目的第一個「至直捷」,第二個「至圓頓」。這個「至直捷」指的是在因地的時候,我們能夠不必多生多劫的修持就在一生當中成就生死的大事。這個「至直捷」,我看古德的註解解釋說:「直捷」就是帶業往生,橫超三界,這個叫做「直捷」。你不必去消滅你的罪業,帶著你無量無邊的業種往生凈土這叫「直捷」。前面「至直捷」是約因地,這個「至圓頓」是約果地。那你果地的功德是怎麼回事呢?「圓凈四土,圓證三不退。」你到了凈土以後,它的功德不是人天功德也不是二乘的功德,是大乘功德。圓凈四土──有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凈土,這四土是互含互攝的,是橫具的,你同時可以受用四土;能夠成就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這個叫做功德的「圓頓」。如果我們今天要求在一切方便當中,要滿足它的「直捷」性,又滿足它的「圓頓」性,那「莫若念佛求生凈土」,「念佛」是因,「求生凈土」是果。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我們說「方便有多門」,這個佛法修持,都是在對治我們現前的妄想執著。這個法門的施設,有通也有別。通相來說,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你一定要持戒,特別是四根本重戒,「堅持四重戒法,為入道之根本」,這是通於一切法門持戒為本。其次,止觀雙運。任何一個法門,它在安定內心的時候,它不是止就是觀,不是觀就是止,沒有其它第三種狀態,「善巧安心止觀」。這個戒、定、慧三無漏學,是一切法門的總相。但是它有它的別相,這個止觀的別相,就是它的所緣境有所不同。這段我們解釋一下。智者大師解釋《法華經》的經題「妙法蓮華經」,他解釋這個「妙法」,說妙法三種法妙:第一個眾生法妙。這個眾生法,就是眾生有無量無邊的惑業苦,有各式各樣的煩惱,這煩惱一動,就是一個罪業,有無量無邊的罪業。有這個罪業,就會有各式各樣痛苦果報這件事不可思議,所以眾生法妙。第二個、佛法妙。佛菩薩功德莊嚴,正報莊嚴、依報的莊嚴這件事也是妙。第三個是心法妙。前面的眾生法是約著雜染的境界來說;這個佛法是一種清凈法界;現前的一念心性智者大師的意思:它有染有凈,有凈有染,一念具足法界。它迷惑的時候,它所表現出來的是一個雜染的法界;它覺悟的時候,表現出來的是清凈法界:染凈不二,所以這個現前一念心性也是不可思議,也是妙。

  我們一般在修止觀,就是三種所緣境:或者你觀察眾生法界。一般南傳佛教,它的止觀就是觀我們的五蘊身心──色、受、想、行、識,無量無邊的煩惱、無量無邊的罪業所招感的現前色受想行識,是我們的所觀境。不過觀察眾生法,一般我們的心情那是否定的,用不凈或者是苦、無常無我四種智慧來觀照它,基本上我們對它厭惡的、否定的,是要把它滅掉的,是這樣的一種心態。第二種的所觀境是佛法界。這個凈土宗跟密宗歡喜用這種觀法,就是我們現前一念的心性,直接去觀察佛菩薩功德莊嚴,或者觀想菩薩的正報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或者去觀察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七寶池、八功德水、琉璃地、蓮華宮殿樓閣。我們去觀想菩薩莊嚴時,內心是肯定的,這個時候所緣境,這種佛菩薩本尊相現前的時候,我們內心當中是贊嘆、禮拜供養的一種歸依的心情。若按密宗的道次第來說,密宗認為:我們直接觀佛菩薩的這種功德莊嚴這是最直捷、最圓頓的方法,就是成佛最快印光大師講出一句話來形容這種觀法,他說:我們這一念心直接觀察佛菩薩的這種莊嚴就像是「即眾生心,投大覺海」。我們現前一念無量無邊這種煩惱的心,去觀察佛菩薩莊嚴,是就著我們現前一念的心,投入佛菩薩功德大海去,一念的相應就是一念的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所以說在無量無邊的所觀境當中,你用眾生法為觀境、以心法為所觀境、以佛法界為所觀境,這當中以佛法界為所觀境,是最直捷、最圓頓的成佛法門,是這個意思,叫「凈土橫超勝」。這當中牽涉到有佛力的加被,本尊相應,密宗講,就是我們跟佛菩薩這樣一觀以後,我們這一念心跟佛菩薩功德就接觸了,蒙佛加被,這當中有佛力的力量加持進來,所以這個地方就有直捷跟圓頓這二種功德這是講到這個法門的一個比較性,有橫超的、有豎出的差別。其次,我們再看下一段:

  ?又顯持名勝二

  ?正顯

  在整個凈土當中,這個「持名」又特別殊「勝」,有二段,第一個「正顯」。

  又於一切念佛法┌至簡易┐     ┌信  願

  ┤   ├者,則莫若┤

  門之中,求其 └至穩當┘     └專持名號

  念佛法門,我們講本尊相應,它的一個基本觀念,就是你要想盡一切辦法,使令你這一念心,跟佛菩薩的那一念大悲心能夠接觸,就是感應道交。這當中基本上有三種方法第一個觀想菩薩的相狀,觀想、或者觀像、或者持名,你憶念它的名號。就是說你去觀想、觀像、持名,都能夠跟佛菩薩大悲心相接觸。但是這三個「法門」當中,我們如果要加以簡別的話,就是它要能夠「至簡易」,下手最簡易,它的成就最「穩當」,萬修萬人去,成功率最高,那就是「信願專持名號」。執持名號,它有簡易跟穩當二種功德

  簡易跟穩當這件事,我們可以從二方面來說,第一個平時的修學方面來說。在叢林古時候有一個叫冬瓜和尚冬瓜和尚歡喜冬瓜,所以人家稱他叫冬瓜和尚。這個冬瓜和尚他的工作是采購,古時候叢林,「天下名山僧佔多」,這高山上,從山上走下來四個小時,上去四個小時,來回八個小時,他哪有時間去念佛堂用功呢?他整天都在外面跑來跑去。但是他想: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有一天,隔壁來了一個參學客的比丘他就去找他說我一到晚在外面跑來跑去,你可不可以告訴我一個方法能夠修持。這個客比丘說:你好好的心念阿彌陀佛。這個人也是老實、厚道,他一聽就相信了。他就在這個工作當中跑來跑去,心中好好的阿彌陀佛,「信願專持名號」。有這么一天,大家早課做完要下殿,冬瓜和尚就站出來說:大眾慈悲,我今天要往生凈土,請大家先不要下殿,送我一程(呵──)。大眾師心想:你平常佛堂也沒看到你來參加,你現在說你往生凈土?大家半信半疑。大家想:好嘛,看看嘛。那冬瓜和尚就在中間坐著,大家為他念佛。念一段時間以後,冬瓜和尚就講了一個偈頌:「終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皆不知,別有一天堂。」講完以後,就安然坐化。這當中就把他一生的修因,因地的修行跟他果地的功德表達出來。看他的因地是怎麼修的?他的因地是「終日走街坊」,我這個人工作隨緣盡分,我的工作范圍是一天到晚在外面跑,在街坊、在菜市場當中跑過來跑過去,不像你們有這個福報在念佛堂禪堂用功。當然這是身體狀態,我的身體在這個街坊當中跑過來跑過去,終日走街坊。但是我內心是什麼境界呢?「心中念佛忙」,內心當中念念的憶念彌陀名號這件事情是不容易的。我們看《釋禪波羅蜜》,任何止觀的修學,一定要閑居靜處、息諸緣務,把所有塵勞的事情都要放下,沒有說什麼終日走街坊的。因為凈土法門它的所觀境最簡易,因為你這個佛號一現前,一句彌陀念、誦、聽,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經過這三個次第,這個佛號從你信願的心裡生起,從嘴巴的震動產生一個聲相,再把它聽回去。誒!這件事就相應了,就跟你本尊相應了。所以說他最後成就了,「世人皆不知,別有一天堂。」你看我一到晚在外面跑來跑去,我內心境界、我心中佛號是什麼境界,「世人皆不知,別有一天堂」。所以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來,這個凈土法門的方便。你在佛堂用功當然是好,但是你在動中也可以跟彌陀相應,那這是約著平時用功來說。

  第二個約臨命終,這個臨命終就是我們一生最關鍵的時候,古人說:「臘月三十算總帳」。印祖說:我們一個人,平常什麼事情都能夠作假:你沒修行也能夠裝出有修行樣子;你造了很多罪業,也能夠現出慈悲善良樣子平時是可以作假,但是臨命終的時你作不了假的。臨命終你現出什麼相貌,善業起現行、惡業起現行,你作不了主,你沒辦法作假,那你這個叫算總帳了。那這個算總帳就會影響到我們下一輩子的投胎,善業起現行,或者惡業起現行。這當中有二個因素會決定我們來生果報第一個隨業往生,我們會隨順過去的善惡業去投胎,如果善業起現行就到人天法界去,惡業起現行就到三惡道法界去,隨業往生;第二個隨念往生,就是臨命終的時候,你能夠栽培一個強大的心念,去改變你的業力在這個還沒有成熟之前。比如說你憶念你一生曾經做過什麼樣的善法,那以這個強大的善念,能使令這個善業先得果報,隨念往生。或者你在這個凈土法門當中,你這時候專心的憶念阿彌陀佛名號這個時候會有這樣明確而堅定心念這個時候也是隨念帶業往生。但是這個隨念的標準,這個念力一定要能夠強過你的業力,這個念力一定是非常明確、非常堅定的念力。那在臨命終的時候,在這樣一種散亂心的狀態,我們要栽培一個明確而堅定的念力,念阿彌陀佛名號是最簡易、最穩當,因為它的所觀境最簡單你在臨命終的時候,色身的敗壞、內心散亂,你要去觀想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依報莊嚴就不容易了,不像平常身體健康心情愉快在念佛堂當中那麼容易。所以站在臨命終的時候,這個至簡易、至穩當就非常重要。不管是平時、不管是臨終,我們講這個下手最簡易、成功最穩當的,就是信願專持名號,把這個念佛當中加以簡別。蕅益大師講完這一段話以後,他又加以「引證」,把他的理論作一個「引證」。

  ?引證

  是故凈土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

  列為日課,豈非有見於持名一法─

  ┌─普被三根───┐

  ┤        ├尤為不可思議也哉!

  │┌攝事理以無遺┐│

  └┤      ├┘

  └統宗教而無外┘

  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

  第二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頁:

  ?引證

  是故凈土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

  列為日課,豈非有見於持名一法─

  ┌─普被三根───┐

  ┤        ├尤為不可思議也哉!

  │┌攝事理以無遺┐│

  └┤      ├┘

  └統宗教而無外┘

  這個「凈土三經」,就是《觀無量壽佛經》《佛說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三經。這「三經並行於世」,同時在世間流通。但是「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古大德在三經當中他單獨以《阿彌陀經》列為叢林晚課這是什麼理由呢?「豈非有見於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尤為不可思議也哉!」在三經當中,古德特別重視《阿彌陀經》,乃至於整個三經當中,以《阿彌陀經》列為晚課,這當中的理由是:第一個,它「普被三根」,上至文殊普賢,下至五逆、十惡。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這個「凈土三經」,這《觀經》看經題這個「觀」字,看得出它的修行方法是「觀想」的法門觀想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觀琉璃地、觀蓮華;或者觀察正報的莊嚴,觀察彌陀白毫相光、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這個是觀想、觀像,這是利根人。這個利根人他的煩惱淡薄,他的心容易寂靜,心寂靜的人他有堪能性,他能夠觀察很複雜、很微細境界,這當然是攝受利根人,他的環境也單純、天生的煩惱也淡薄、也不容易昏沉也不容易掉舉,這個觀想就適合他。其次,這個《無量壽經》,它雖然也是持名,但是它還兼帶要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這個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可能出家人比較容易做到,特別是年青出家佔了便宜,他要發菩提心思惟如母有情,發起大悲心,修六波羅蜜;但是年紀要大一點就可能會有困難身心的羸弱;或者在家居士,那更有困難,發菩提心,在家人心中所緣的境界,那是一個家庭妻子兒女、先生這種境界,他怎麼能夠廣泛的攀緣無量無邊的眾生呢?怎麼去修習六波羅蜜呢?所以說這個《無量壽經》它的標準又稍微高了一點,「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那《阿彌陀經》的特色,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當中二話不說,他但是要你執持名號,看這經文上說:「若有男子、善女人」,不管你是男人或者是女人。「聞說阿彌陀佛」,聽聞阿彌陀佛這種功德境界。「執持名號」,你經常的去憶念他的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阿彌陀經》當中,它對於其他的方便法門二字不提,單單要你「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以這樣的行持,直接跟彌陀感應道交。所以這個法門,上根人修,那當然是好;鈍根人修也可以;乃至一個人,他一生造了五逆十惡,他臨命終時才開始覺悟、才開始懺悔、才聽到阿彌陀佛名號這個時候他怎麼發菩提心、怎麼修諸功德都沒有辦法他不可能觀想、觀像。這個時候,他去憶念彌陀名號,憶念十句,轉地獄的火成金蓮華。所以這個「持名一法,普被三根」,就是這種境界。「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這當中有事、有理,它能夠統攝宗門、教門一切的修行方法。這個「攝事理以無遺」這一段我們解釋一下。這個蕅益大師後面會提到,就是念阿彌陀佛有事持、有理持。這個持名是講得比較簡要,事實具足來說,應該是信、願、持名。那這當中,按蕅益大師的意思,「信願」又特別重要。蕅益大師說:「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乃至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說你內心中對彌陀歸依的心不夠堅定,雖口念阿彌陀佛,心裡還打妄想阿彌陀佛真的能夠救我嗎?你對彌陀信心不夠,對往生的願力不具足,縱使這句佛號能夠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功夫成片亦無得生之理。這個關鍵在這個「信願」。這個信願的栽培就跟這個「觀想」有關系,你平常觀想。如果你是從事相上去栽培信願,這個時候緣起上來觀察,你觀察娑婆是苦惱的,在娑婆世界受生,有煩惱障礙你、有罪業障礙你、有老病死的果報障礙你。假設你下輩子選擇去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正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五種神通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依報呢,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各式各樣宮殿樓閣莊嚴。你從這樣的事相差別生起信願,這個時候你對彌陀通身靠倒,這就是事持。

  那這個理持呢,就是你有一種理觀,這個理觀就是你能夠明白萬法唯是一心。前面的事觀多少有一點心外有法,認為這一切跟心沒有關系,這些法是業力所成的,都是真實的,不過當然也是好。那這個理觀,你能夠觀察:所謂的「娑婆世界不離開你現前一念心性,是你一念顛倒無明所變現;所謂的極樂世界也不離開你現前一念心性,是你的信、願、持名所成就。」這樣子你能夠法法銷歸自性,「我雖是業障凡夫,是彌陀心內的眾生彌陀雖萬德莊嚴,是我內心之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應道交。」這個時候,你以這種「萬法唯是一心」的思想,來開展你的佛號,這個就是理持,一切法不離開你這一念心。這樣的厭離娑婆娑婆世界心中的雜染境界,所以應該厭離;極樂世界心中清凈的信願心成就,所以應該欣求。以一心的角度來厭離娑婆,以一心的角度來欣求極樂,那這樣的功德就不可思議了、就不可思議了,這個叫做理持。這蕅益大師後面會提到。所以說如果不明白實相道理的人,他從這樣的一種業感的雜染跟清凈差別來持佛名號也可以。如果你能通達法華經》《華嚴經》,從諸法的實相,從一心緣起萬法的角度來開展你的信願,也是可以。這個凈土法門有淺有深、有事有理,所以總說一句話:「尤為不可思議也哉!」不管事持、不管理持,都可以跟彌陀感應道交,都能夠在往生凈土這件事不可思議。這個是蕅益大師「序法門」,先把佛陀所有的法門,先作一個籠總的介紹;再把凈土的特色,它直捷、圓頓的特色,乃至持名簡易、穩當的特色標出來。再看第二段「序註疏」,這以下蕅益大師講出他著作彌陀要解》的一個心情。先看「序古疏」,看古德著作情況

  ?序註疏

  ?序古疏

  古來註疏,代不乏人,世遠就湮,所存無幾─

  ┌著為《疏鈔》┐

  ┌雲棲和尚┤      │

  │    └廣大精微  │

  ┤           ├蓋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

  │    ┌述《圓中鈔》│

  └幽溪師伯┤      │

  └高深洪博  ┘

  ┌文富義繁┐

  ,特以┤    ├或致初機淺識信願難階。

  └邊涯莫測┘

  蕅益大師講到古代大德對《彌陀經》註疏情況,「古來註疏,代不乏人。」中國佛教這二千多年來,祖師大德輩出,有很多人對阿彌陀經》都很重視,也有很多的註解;但是「世遠就湮,所存無幾」,時間一久,「世遠」就是時代太久,早期這些《阿彌陀經》的註解就消失了。到了明末蕅祖的時候,所存的註解就不多了。不多中蕅益大師就提出二個代表第一個「雲棲和尚」──蓮池大師大師,他的《阿彌陀經疏鈔》,「著為《疏鈔》廣大精微」,文字廣大,義理特別的精微。我們看《阿彌陀經疏鈔》,蓮池大師講得很廣,就像一個佛法廣論一樣,把《阿彌陀經》開展的非常詳細。那「幽溪師伯述《圓宗鈔》,高深洪博」。幽溪大師是蕅祖的長輩,他稱他為師伯。那他作的《彌陀圓中鈔》高深洪博,他老人家用一心三觀來開展這句佛號,可以說是非常的深妙。這二部鈔,蕅益大師贊嘆「蓋如日月中天」,有如一片黑暗當中太陽現前,這是正法的住世。那有正法太陽出來,有眼睛、有智慧的人,每一個人都能夠看到。就是有教理基礎的人,去看《彌陀疏鈔》《圓中鈔》,都能夠得到利益。但是這當中有一個問題,「特以文富義繁,邊涯莫測」,致使「初機淺識信願難階」。因為蓮池大師的《疏鈔》太廣泛了、幽溪大師的《圓中鈔》太深妙了,故「邊涯莫測」,不管是文字、不管是義理對我們「初機淺識」,末法時代根機淺薄的人來說,就很難栽培信願了。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如果我們去看蓮池大師的《疏鈔》,他老人家以《華嚴經》的思想,「重重無盡,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的思想,來開展凈土的依正莊嚴講得非常詳細。他偏重在所緣境,就凈土的依正莊嚴有廣泛的介紹。幽溪大師的《圓中鈔》,他偏重在能緣,偏重在能緣的一念心,這一念心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圓中鈔》對於現前一念心性開展得很詳細。一個是以《華嚴經》為主,偏重在佛菩薩莊嚴;一個是以《法華經》為宗旨,偏重在心性功德。那蕅益大師呢?如果我們今天把《彌陀疏鈔》跟《圓中鈔》看了以後,你再看《阿彌陀經要解》,你就會知道蕅益大師智慧不可思議他能夠融通這二部著述,一方面贊嘆凈土的依正莊嚴,一方面要你處處銷歸現前一念心性。所以蕅益大師老人家事實上是把《彌陀疏鈔》跟《圓中鈔》加以融和。所以我們要真正了解《彌陀要解》,你有空時你還要去看看《彌陀疏鈔》、看看《圓中鈔》,你就知道蕅益大師思想根源,是從這二個著作開展出來的;不過他老人家講得簡要,所以叫做《要解》。他能夠在短短的文字當中,使令我們這些初機淺識的人,能夠建立信願,這是《要解》的特色。這是講到古代二位大德著作,各有各的優點;下面一段就講到蕅益大師著作心情

  ?序今解二

  ?正述作疏緣起

  故復弗揣庸愚,再述《要解》。

  前面二位大德的著述,對上根利器的人,當然是得到利益;但是對於「初機淺識」,就「信願難階」。所以蕅益大師在這情況下,不得不「弗揣庸愚」,我不測量我自己是一個平庸根性的人(這是蕅祖的謙卑),所以我在二位大德之後,「再」著「述」這個「《要解》」,因為考慮到「初機淺識,信願難階」,所以我不得不再做這個《要解》。

  ?自陳同異俱非

  ┌不敢與二翁競異─┐

  ┌┤        ├┐

  │└亦不必與二翁強同┘│縱皆不盡廬山真境,要不

  ┤          ├

  │┌譬如側看成峰┐  │失為各各親見廬山而已。

  └┤      ├──┘

  └橫看成嶺  ┘

  ───壹自序竟───

  那我做這個《要解》是一個什麼心情呢?「不敢與二翁競異」,但是亦「不必與二翁強同」。「譬如側看成峰,橫看成嶺,縱不盡盧山真境,要不失為各各親見盧山而已。」那我作這個《要解》,我站在個人的立場,我「不敢與二翁」有一種高下心情佛法無我無我所,我的心情沒有「想要比古德強」這一念分別對立的心,沒有。如果你沒有想要比古人強,你幹嘛作這個註解呢? 「不必與二翁強」。站在法的立場、站在法利生的立場,有些眾生必須要依《要解》而得度,也不是每一個人的思想要完全一樣,也「不必與二翁強同」,站在法利生的角度,那也「不必與二翁強同」。我們看古大德,是依法不依人,他不必在人中爭高下;但是為了法的弘傳,所謂的「名利不可爭」,但是「義務不可辭」。個人的名利這件事情不是我們所計較的。但是我們為什麼要積極弘揚佛法呢?「義務不可辭」,因為每一個眾生因緣不同,誰會因誰而得度,各有各的差別。所以我們對佛法的弘揚,個人也有一分的承擔,「義務不可辭」,這是蕅益大師心情。這當中講出一個譬喻:「譬如側看成峰,橫看成嶺。」一部經有各式各樣的註解,這個是很合理的。多元化的社會,各有各的思想譬如說「側看成峰」,同樣是一座山,你從側面看,開展出來的是一個綿延的山峰;從橫面看,合起來就是一個嶺。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面貌。總之,「縱皆不盡盧山真境」,沒有一個人真正看到盧山真境,盧山在這個大霧當中,但是要緊的是你能夠透過你語言文字的善巧,引導眾生去「親見盧山」。這意思就是說經典是佛大智慧境界所表達的,那是無量義,沒有一個人能夠完完全全的把佛陀真實義全貌表達出來,從契理的角度是沒有辦法的。但是從契機的角度,每一個不妨站在你的角度,來引導眾生了解這部經。我們講「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只要你有一個門就能夠進入房間,不一定要把房間全部打壞,其中有一個門就可以去了。所以說「縱皆不盡盧山真境」,但是「要不失為各各親見盧山而已」,是這種情況。那這是蕅益大師著作《要解》的一個心情

  蕅祖的《要解》,如果我們只是這樣讀過去,你也就有什麼特別感覺;但是你要是能夠把心靜下來,很虔誠的把蕅益大師的《要解》,特別是前面五重玄義,一次一次的讀誦,你會發覺這裡面的文字不可思議。你一次一次讀誦,真正能夠滅罪,可以把你無量的罪業滅掉,真正能夠開展你的智慧,把你無始劫來的疑根拔掉,所以印光大師贊嘆蕅益大師說:「縱令古佛出世,重注此經,亦不高出此矣。」印祖是一個很嚴謹的人他說:就算是古代的佛陀釋迦牟尼佛出世,重新為他講的這部經作註解,「亦不高出此矣」,整個義理、整個行持的開展,大概也就是這樣子了。所以這一部《彌陀要解》,我們要花多一點時間慢慢去體會、去品嘗,你再來念這句佛號,那感覺就不一樣了。你過去在念佛的時候,你這一念心跟佛號有很多很多的障礙,總是覺得:怎麼念半天沒有味道?你要把這《彌陀要解》背一背,細心的體驗,你這一念心再跟佛號一接觸,前面的那些烏雲就全部消滅掉,滅除你的罪障。所以我們有些東西都要諸位會背,像這個序就是要背的,下禮拜我們就抽背。那這是講到「序」的情況。好,我們看第二段「解經」,正式的解釋本經,「分二」段:「初五重玄義;二、正解經文」。

  貳、解經 分二:初五重玄義,二正解經文

  今初。

  貳、解經二

  ?五重玄義

  將釋經文五重玄義

  蕅益大師天台宗的學者,他根據天台宗的家風,在解「釋經」典前先解釋「五重玄義」,這「五重」就是五個層次,用五個層次來解釋,把經典玄妙道理先表達出來,叫做「五重玄義」。

  ?釋名二

  ?總標立題

  第一重是釋題,解釋經題。解釋經題分成二段:「一、總標立題;二、別釋通別」。先看「總標立題」:

  ┌能說┐

  第一釋名。此經以┤  ├人為名。

  └所說

  解釋經題,有人、法、喻三種差別這部「經」完全是人,單人立題。這個人當中,有「能說」的,就是這是誰說的呢?「佛」。這第一個佛是釋迦牟尼佛,他是能說的人。這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是誰介紹的呢?不是阿羅漢也不菩薩,他們二個都沒有資格介紹凈土;只有釋迦牟尼佛才有資格、才有條件來明白的介紹凈土。所以這個能說的人是「佛」。那他介紹誰呢?「阿彌陀」,這是所說的佛,他也是佛,是西方的佛。一個是能說,一個是所說,那這個單人立題。這是「總標立題」,再看「別釋通別」:

  ?別釋通別二

  ?釋別名

  ?釋佛字

  這個經題有別題跟通題,這個「別」就是別於一切經典的,「佛說阿彌陀」這五個字是不同於其他經典;這個「經」字是通的,任何一部經都叫做經,這是「通」題。我們先看別題,別題當中分成三段:第一是「佛」,第二是「說」,第三是阿彌陀」。先看第一「佛」:

  佛者,此土能說之教主,即釋迦牟尼,乘大悲願力,

  ┌以先覺┐

  ┌┤   ├─┐

  │└覺後覺┘ │

  生五濁惡世─┤      ├者也

  │┌無法不知┐│

  └┤    ├┘

  └無法不見┘

  這個「佛說阿彌陀經」第一個「佛」字指的是誰呢?「此土能說之教主,即釋迦牟尼。」就是我娑婆世界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不是業力來投胎,他是「乘大悲願力」而來「生五濁惡世」。這個佛是一個什麼樣的境界呢?這當中有三個功德第一個站在自覺角度,「以先覺」;第二個「覺後覺」是講覺他;第三個「無法不知,無法不見」,是覺行圓滿

  這個佛啊,佛當然是一個萬德莊嚴境界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三昧神通陀羅尼,但是他根本的功德,就是他心中那一念光明智慧。所以我們一般在解釋「佛」,簡要的講什麼是「佛」呢?就是一個徹底覺悟眾生,就是他心中那一念光明智慧。因為無量無邊的功德是從智慧生起的,它是根本,「但得本,不愁末」。所以蕅益大師以這個智慧,來總持佛陀功德。那這個智慧三種第一個自覺」。佛陀智慧覺悟生命真相,這當中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就是先明白業果的道理。我們剛開始接觸佛法剛開始內心是顛倒的,對於生命「生從何來,死將何去」是不明白的。我們剛開始認識業果的道理,我們就能夠知道「生命相續」,看到了無量生命,原來我們的生命就像這水流一樣,「恆轉如瀑流」,由過去的生命引生現在的生命,由現在的生命這個水流會繼續延生到無量的生命。而這整個生命的變化,是由我們的業力所構成的,這個時候,我們的人生觀會有變化。一個人最可怕的就是「斷滅見」,人死如燈滅。一般人是這樣的思想,一個人死了以後什麼都消失掉了生命是一個偶然。如果我想得到安樂怎麼辦呢?那就時行樂吧!因為沒有來生,斷惡修善、皈依三寶都沒有意義。這個思想會讓很多人造很多很多的罪業。所以我們心中第一道的光明就是明白業果、明白生命相續、明白業果的相續。我們想追求安樂,我們就要避免去累積罪業,而且要積極的去積集善業。所以我們明白第一個業果的道理以後,由這個道理的攝持,我們就能夠勉強自己,去斷除身口意的惡法,勉強自己去積集善業,因為為了追求來世安樂這是第一層覺悟

  第二層,我們從業果當中,還可以再進一步觀察空性,這無我道理當我們明白業果以後,雖然慢慢慢慢罪業減少,慢慢慢慢善業增加;但是我們這種自我意識、這個無明心中活動,人跟人之間接觸就會有得失心,就有比較的心,就使令我們「弟子心不安」。雖然我們積集了再大的善業,總覺得我們被境界這種贊嘆、毀謗、得失,這個風一吹的時候,心中還是飄動。所以我們人總是想要進步,想要再追求更精緻的安樂這個時候我們修無我觀,觀察這個生命體,是由五個成分所構成的,是由色、受、想、行、識所構成,而每一個成分都剎那剎那生滅,這當中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這是我們的妄想捏造出來的。透過無我觀,我們來修習善法的時候,那完全是一種大悲的願力,就不是以前以自我來斷惡、以自我來修善,而是以願力來修善。這個時候在這修善的過程當中,是無我無我所的。這個時候外在境界不能障礙你,別人對你的贊嘆、毀謗,你的心還是安住,安住在空性。這個時候,你的安樂就不可破壞了;不像前面的「依止善業」,別人一句話就讓你倒下了,很脆弱的,這個安樂是脆弱的。當我們明白第二個空性的道理,這時候我們的安樂就更加的堅固、更加的精妙。

  第三層,還可以進步,觀察到現前一念的佛性,這個時後我們會生起同體大悲心,積集更廣大的功德

  所以說,佛法覺悟有三個層次,從業果的道理,到空性無我道理,到真如佛性道理,前前是後後的基礎,它有一定的次第。那這樣子完成自我覺悟是一種自受用。有這種自我覺悟以後,站在大乘的角度,我們有一分的責任來幫助一切有情,使令他也能夠覺悟。當然佛法也同意你沒有飯我給你飯吃,你生病我帶你去醫生;但是這樣子不能夠徹底的使令眾生離苦得樂,因為他痛苦的根源是來自心中愚痴你不能更解釋佛法道理給他聽,你給他飯吃給他錢、給他醫生,暫時得到安樂;但是終歸來說,他還是會去造業、還是會受苦。所以我們真正幫助眾生,最後就是要為他說法,使令他也覺悟,「覺後覺」。最後,我們自己從自利利他當中,最後「覺行圓滿」。這個「無法不知,無法不見」,唯獨只有佛陀。前面的自覺、覺他通於阿羅漢、通於菩薩,但是「無法不知、無法不見」只有佛陀。所以你看經論,你問一個阿羅漢他不敢說他什麼都知道,他知道的他告訴你,他不知道的他就他不知道。但是你要是問佛陀啊,沒有一事情他不知道,沒有一事情,「無法不知、無法不見」,這個是覺行圓滿,唯佛與佛才能夠徹底覺悟這一段是介紹「佛」字,這個「佛」字主要是指釋迦牟尼佛。看第二個「說」字。

  ?釋說字

  ┌佛以度生為懷┐為說難信法,令究

  說者,悅所懷也┤      ├

  └眾生成佛機熟┘竟脫,故悅也。

  這個「說」,蕅益大師的解釋是「悅所懷也」。這個「悅」指的是心中歡喜。為什麼心中歡喜?因為他「所懷」,滿足心中願望。我們凡夫心中有二個願望第一個是上求佛道,第二個是下化眾生,上求、下化,這是我們的菩提本願。但是佛陀有一願望,因為佛陀自利已經成就了,佛陀所有的願望,就是以度眾生願望。那現在「眾生成佛機緣成熟了,所以佛陀為說這個凈土「難信」之法,使令我們在一生當中成就「究竟」解「脫」,所以佛陀當時的心情歡喜的。所以這個「說」,有歡喜、演說的意思。這個地方講到眾生成佛機熟」,這是一個很大的因緣,「一大因緣」。說你這個人往生天界因緣成熟,這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說你這個人成就羅漢因緣成熟,這個也不很難得;但是說這個人要成佛因緣成熟這件事不可思議了。我們看《法華經》《華嚴經》,這個成佛那是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修六波羅蜜的積功累德;而這個地方眾生成佛機熟」,蕅益大師解釋說:這里的眾生的是誰呢?他說:乃至一個五逆十惡眾生他能夠信、願、持名,就表示這個人成佛因緣成熟了。問題就是說,它這是一個難信之法──信、願、持名,我們如何對這句名號生起堅定信心生起堅定的願力呢,這件事就不容易了。所以我們應該透過學習、透過明白道理,來破除我們的疑惑。所以這個「說」,就是眾生聽聞凈土法門因緣成熟了,換句話說「成佛因緣成熟了」。佛陀在那個時候,以大歡喜心來介紹阿彌陀佛,所以叫做「說」。第三個「阿彌陀」,這當中分二段,先解釋「導師」。

  ?釋阿彌陀二

  ?明導師

  阿彌陀,所說彼土之導師,以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

  ┌生極樂世界

  」眾生┤     ├者也

  └永階不退 ┘

  這「阿彌陀」,就是「彼土」,就是他不是在我娑婆世界成佛的,是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的。那他以「四十八願」來接引「信願念佛」的「眾生」。到哪裡去呢?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有什麼好處呢?「永階不退者也。」這個極樂世界功德莊嚴,我們入經文會有詳細的介紹──依報的莊嚴、正報的莊嚴。這當中,蕅益大師極樂世界功德,特別以「永階不退」做代表,可見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我們凡夫的修學,最大的障礙,就是這個「退轉」。所以我們打一個佛七,以一句佛號來熏習我們的身口意,慢慢慢慢內心能夠寂靜光明;等打完佛七的時候,再與人世的塵勞一接觸,又恢復了這種散亂昏沉境界就是我們曾經得到的功德容易退失,沒有辦法堅固的保存下來,沒辦法累積起來,這是我們凡夫修行最大的困難。你說你今天將《無量壽經》背起來,但是你三天不背就忘掉了;你說你能夠拜《八十八佛》,今天拜、明天拜,要拜十幾年,乃至盡形壽,就不容易了。就是說我們任何的功德,在環境障礙當中很容易退失。但極樂世界它有這個好處──不退轉,環境使令我們不退轉。

  《阿含經》有一故事:有二個比丘,他們是二兄弟哥哥努力的修學聖道,成就了阿羅漢果弟弟歡喜為人說法歡喜攀緣信徒,整天在外面跑來跑去,還是一個凡夫。他哥哥成就聖道以後,經常用神通來觀察弟弟:唉呀!我弟弟內心是一個煩惱境界。就勸他弟弟說:你不要一天到晚在那裡跑來跑去,你要好好的修習止觀。他弟弟不聽,好樂修行福報好樂廣結善緣。結果沒多久就死了死了以後,他哥哥神通觀察:還好,得了人身,生為一個大富長者兒子有一天大富長者請了一個褓姆來照顧他,這個褓姆抱的時候,不小心掉到地下,掉到地下,這個腦袋撞到石頭,腦就碎掉就死掉。因為臨命終時起了瞋恨心,就刺激他過去的罪業到地獄去了。所以說,我們今天雖然得到人身,但是我們沒有辦法決定我們來生要去哪裡。諸法無我,這個「無我」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對生命沒有主宰性,沒有主宰性。所以印光大師提出一個警告,他說:「三世怨。」說你今生積極的修福修慧,但是假設我們今天沒有成就聖道、也沒有到凈土去,來生會因為善業的因緣得到大福報──國王、大富長者。但是這個福報現前有什麼問題呢?我們心中煩惱,我們這一煩惱的心跟福報境界接觸的時候,煩惱就開始活動。一個沒有福的人,要造罪業,是沒有多大的力量;但是一個國王、一個大富長者,「君王一怒,血流成河」,那還得了!一個大福報人要造罪,那個勢力就大了今生修福,來生福報,第三生就投到三惡道去了,就是「三世怨」。這是說明我們凡夫心情,在沒有入正定聚之前,譬如空中的羽毛,可上可下。今生是一個比丘如法持戒如法懺悔如法做五堂功課;但是來生就忘了我是誰了,就開始享受今生所積集的功德,開始放逸、造業,第三生就墮落了。所以說,到極樂世界的重點還不是要去享受這樣莊嚴境界,重點在「永階不退」,因為極樂世界環境的攝持,使令我們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使令我們成就不退轉。所以蕅益大師在這個地方特別標出來,「永階不退者也」。接下來看:

  ?明華梵

  ┌功德智慧

  │    │

  ┌此雲無量壽┐  ├神通道力┤一一無量

  梵語阿彌陀┤     ├要之┤    ├

  └亦雲無量光┘  ├依正莊嚴┤也。

  │    │

  └說法化度┘

  「阿彌陀」這句話,本師釋迦牟尼佛在本經當中解釋說:是「無量」的「壽」命、「無量」的「光」明。「阿彌陀」這句話本來是梵語,我們講「南無阿彌多婆夜」,「阿彌多」是梵語,翻譯成中文是無量的意思。那這個「無量」怎麼去體會它呢?本師釋迦牟尼佛以二個代表:一個無量壽命,一個無量光明。所以蕅益大師就說:我們念阿彌陀佛,為什麼能夠招感無量正報的壽命?為什麼能夠招感這么廣大的依報國土?因為這句佛號本身就是無量光、無量壽,如是因,就有如是果。無量壽是代表一種正報的功德,你這一念心跟佛號一接觸,你就成就無量壽的功德;你這一念心跟無量光一接觸,就能成就這樣廣大依報的國土。把這二個開展出來,就是無量的「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度化,一一皆無量也。」這是解釋「阿彌陀」的意思。「佛說阿彌陀」是一個別題,這以下講「經」通題:

  ?釋通名

  ┌通┐

  ┌一切金口通名為經,對上五字是┤ ├合為題也。

  │              └別┘

  │

  │         ┌通┐

  └教、行、理三,各論┤ ├廣如台藏所明。

  └別┘

  「一切金口」,這個「經」有不變義,佛陀所說的法是真理、是不隨時空改變的叫做「經」。這個「經」對前面的「五字,是通別合題」,前面是別題,那這個「經」是通題,合起來就是一個經題。智者大師把這個「經」分成三段,就是教經、行經、理經。這個「教」指的是語言文字,這個「行」指修行方法,這個「理」是它的實相道理。這當中有「通」有「別」,每一部經有共同點、有差別點,詳細的內容可以看天「台藏」《法華玄義》,智者大師有詳細的說明──教經、行經、理經。

  關於這個「經」蕅益大師講的比較省略,我們可以補充一下。根據《阿毗達磨雜集論》,這個經有五個意思:第一個經叫「結縵」。就是說佛陀的這些法語就像花一樣,能夠放出很多的香味、放出很多的功德佛陀滅度以後,由弟子把這個線,把無量無邊的花串起來,就構成經,就是結集所成的經,結縵,就像一個線把花串起來一樣,所以這個經有結縵的意思。它是怎麼來的呢?是由後世弟子佛陀的言教結集而成的,這是約教經來說。第二個經有「顯示」的意思,這文字它能夠顯示種種的真理、顯示種種修行方法,叫做顯示。第三個「繩墨」,這個繩墨它是我們整個行為善惡的標準。這個顯示跟繩墨是約行,這些文字它的記載,是我們整個修行標準。第四「出生」,這是約理經。就是我這一念心跟經典文字接觸的時候,法語在我心中運轉的時候,我們不斷的讀誦、不斷的憶念,它能夠使令我們內心生起很多的功德──信、進、念、定、慧等種種的功德成就五根、五力。所以這個經有出生的意思,本無今有,叫出生。本來我們內心當中是沒有功德的;但是我們這一念心去讀誦經典以後,我們透過這些文字的運載,我們能夠生起功德生起三寶信心精進心、念心、禪定心跟智慧心,所以「經」有出生的意思。第五「湧泉」,這個經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就像泉水湧出,今天湧出、明天湧出、白天湧出、晚上湧出。這個經典,經過我們一次又一次的重複,每一次每一次有不同的功德功德一次一次的深入,一次一次的增長廣大,就像湧泉一樣,它是沒有停止的,這是約理來說。所以這個《阿毗達磨雜集論》說這個「經」有五個意思──結縵、顯示、繩墨、出生、湧泉,故名為經。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里。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

  第三卷

  《佛說阿彌陀經》,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頁。

  ?辨體二

  這是「五重玄義」的第二科,這是辨別本經的體性。「體性這句話,我們先作一個簡單的說明。這一切法,我們可以分成體、相、用,來觀察這一切法的差別。比如說,我們可以用黃金做一個杯子。這個杯子杯子的相狀、有杯子作用。或者我們用黃金做一個椅子,這個椅子就有椅子的相狀、椅子的功能作用。或者我們用黃金做一尊佛像佛像佛像的相狀、有佛像作用。但是它們的體性都是黃金。就是說,能夠做的這個杯子、椅子、佛像,它的體性都是黃金,這個就是體性。本段的「辨體」,主要是要說明:本經所說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正報莊嚴,它的體性是什麼?它是怎麼來的?講一句白話說:這極樂世界功德莊嚴是怎麼來的?它的體性是什麼?是講這件事情。這當中我們分成二段,「標名」跟「正辨」。先看「標名」:

  ?標名

  第二辨體。大乘經皆以實相為正體。

  這以下「標」出「體」性的「名」稱。一切的「大乘經」典都是「以實相為體」,本經的體是「實相」。這個「實相」是蕅益大師根據《法華經》的諸法實相。這個諸法實相是什麼呢簡單的說就是現前一念心性,這現前一念心性就是本經的體性,先把本經的體性標出來。以下我們正式的說明,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明性量無相」:

  ?正辨三

  ?明性量無相

  ┌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

  │└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

  │

  │┌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

  吾人「現前一念心性」┼┤

  │└非香、非味、非觸、非法。

  │

  │┌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

  ├┤

  │└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

  │

  「吾現前一念心性」,這個是本經的體性。這個「現前」簡單的說就是「當下」,我們現在當下這一念,能夠明了分別功能的這個心性。現前一念心性開展出來,就是見、聞、嗅、嘗、覺、知,有各式各樣的功能。這以下有五段來說明這個心性相貌。先看第一段:「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這一段主要是發明我空的真理──我空真如。我們現前這一身心,這個五蘊身心,我們找一個「常一主宰」的我是可得的。說這個「不在內」,我們在這個身心世界當中找不到我,「在外、在中間」都找不到常一的我,可見得我們這一念心裏面是無我無我所的,沒有一個常一的自我。這個道理我們很容易明白,過去也講很多了,不再說明。這是約空間上來發明我空的道理,這以下約時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這個自我體性,它也不是屬於過去,過去已經消失了,未來未成,所以從過去、現在的角度來觀察這一念心,是沒有一個常一的我,這個很容易明白的。現在心為什麼沒有我呢?因為現在心是剎那剎那生滅剎那剎那變化,「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在整個變化當中,我們沒有主宰性,我們對於這樣的變化性沒有主宰性,所以說現在心也是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是時間上來發明「我空」。前面是約空間上覓之了不可得,這個我的相貌是不可得,不管是內、外、中間,找一個常一主宰相貌可得這一是在說明我們這一念心裏面,常一的我是可得,我空的真理。再看第二段:「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這一是說明法空。法空,蕅益大師主要是約六塵的境界來解釋。先講這個色塵,「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就是我這一念心能夠變現青黃赤白、長短方圓,但是它所變現的這些法,都沒有常一的體性,所以說「非」,這是因緣而生的。也不是「香、味、觸、法」,這個地方蕅益大師省略了聲音,當然這個六塵都是因緣生,本性都是空性的。這是發明法空的道理。這個法空的道理,在唯識有一個譬喻說:比如說我們看這個水。我們「人」看這個水,就著人法界這一心性來觀察這個水,我們看到這個水有水的體性、水的相貌、水的作用鬼神世界他那一念心性有罪業,因為有罪業,所以它看到的水是火。這就表示說這個水是無自性的,它會隨順個人的因緣業力而變化,所以我們知道這個法是空性的,容易明白,它是自性空,因緣有的。如果說這個水有獨立體性,任何一個法界心性去觀察這個水,應該都是水,因為它的體性是常一主宰的,它能夠決定它的性質;但是事實上不是。所以說,我們這一心性裡面,這些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因緣生,它的本性都是空性的。這二段是發明我們這一心性,有法空的真如跟我空的真如,這二個真如相應。再看第三段,第三段是很重要觀念:「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這個地方就把整個心性相貌全部標出來。我們這一心性,它的體性是「覓之了不可得」──我空、法空。就是我這一念明了的心,這個我不可得、法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境界。但是你也不可以說完全沒有,因為這個不可得的是自性可得,我們不能否定它一種相續作用,它隨順因緣有各式各樣相續作用。所以說,你不能夠說它完全的斷滅,這個「不可得」指的是自性可得,我們觀察它常一的自性是不可得,這個是約體性。約作用來說,「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這個作用,按天台思想「即空、即假、即中」,前面是發明即空,這個「具造百界千如」是約即假。這個「具」就是理具,我們這一念心本來具足法界功能,但是這種功能我們是不能受用的。那應該怎麼辦呢?要有事「造」,要有這種造作的因緣才能夠出現,事造法界、理具法界。「具造百界千如」簡單的說就是我們一念心,這種清凈本然、這個無我無我所的心,你動一念頭,它就能夠創造十法界的依正果報出現。

  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講到當時的一個情況他說杭州有一個居民,這個居民的祖先留下幾畝田地給他耕種,他這個人很老實,每天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耕田為生。但是沒多久,這個田地被當地的一個地主大富長者,用非法的手段把它搶過去。搶過去以後,他沒有田可種,這個農夫生氣告到官府去,請官府主持公道。但是這個地主用錢賄賂這個官府,那官府就把這個田地判給了地主。這個農夫非常的生氣、非常的傷心,說:好,你啊欺人太甚,我死了以後饒不過你,我要變成一條毒蛇來咬你。他起了這個惡念。起了這個惡念以後,沒多久就生病,非常的嚴重。生病以後,他看這個情形是好不起來,就把他的兒子叫過來說:我這個病是治不好了,那你要幫我辦後事。辦後事的時候,那個棺材不要完全封死,留一個小洞。他兒子問說:留一個小洞什麼呢他說:這個地主欺我太甚,我死了以後要變成蛇來報仇,所以你留個洞讓這個蛇好跑出去。那他兒子就遵命照辦。那這個做棺材的就問說:誒!你留這個洞幹什麼呢?這個兒子就如是如是的說。後來這件事情就傳出去,傳到這個地主耳朵裡面,知道了。這個地主是有一點良心的,知過能改,他聽了以後良心發現:別人好端端的種田,我把它搶過來,害他含恨而死他就拿了地契,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