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教經典,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唐玄奘譯,知仁筆受,共一卷,是般若經類的精要之作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妙境法師

uploads/content/2022/june/4a8de91f1a85ddb55a7e01102cbdfff6.jp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妙境長老一九八三年宣講

壹、前言

  我們學習《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第一次。《心經》在中國佛教界里邊,是流行最廣的一部經,講的人也特別多,它的批註也很多,可是這一部經在佛法里邊,它是屬於深義的一部分,不是淺顯的。本人並沒有聽人講過,這一次,現在有機會叫我來講,也就是等於叫我學習一遍

  那麼我參考的書,主要的有四種,就是靜邁疏、窺基幽贊、賢首略疏,和現代的印順法師的講記。靜邁這位大德他是玄奘法師同一個時期的人玄奘法師印度回來以後,開始翻譯經的時候,在全中國選出來十一位大德,給玄奘法師作翻譯經的助手,那麼靜邁法師是其中的一位,可以知道這位大德很有成就的一位。

  第二種是窺基法師的《幽贊》,窺基法師中國佛教的名望很高的,他是法相誰識宗的,一般地說就是所謂祖師玄奘法師以後,唯識宗的祖師,他的著作很多。但是他在玄奘法師弟子里邊,他還年輕的一位,簡單的說他是貞觀二十二年,那一年十七歲,出家沙彌,拜玄奘法師和尚的,但是他很快的很有成就,就參加玄奘法師的譯經。

  他和靜邁法師比較,靜邁法師是老資格了,年紀也大,可是思想上看,應該說都是唯識思想,所以在中國佛教史上,也有把靜邁法師算作玄奘法師學生也有這么樣寫的。但是靜邁法師心經》的疏,我們讀他的疏,感覺到他對於《大度智論》也是很熟的,所以說他雖然說唯識宗的思想,多少也有龍樹菩薩味道

  那麼第三種是賢首《略疏》,華嚴宗的祖師:賢首國師這是了不起大德,他也有心經》的批註,這是三種。第四種就是現在的印順法師有講記,印順法師他是龍樹菩薩思想,當然他也沒有忘記全部的佛法。那麼其餘的《心經》的批註很多很多的,當然我有時間也會去讀,那麼我雖然沒有聽過人家講,但是我從這幾部著作上去學習,我學習完了,我向各位復講,就是這樣子的一種講法,所以我講的也算是有本子談,不是隨便亂說。可是也難免會有錯誤,希望各位發覺我有錯誤,也希望能夠告訴我我也非常歡迎的。

  在沒有正式講《心經》以前,我想簡單的介紹佛教大意,我希望這樣能幫助我們對於心經》的講和聽,容易了解,容易講也容易了解。我怎麼樣介紹呢?介紹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人把它綜合幾條把它說明,我現在不那樣子我想由少而多的這么樣講。

  我們淺白一點說,就是各式各樣的事物,都可以名之為法,都可以這樣講,在佛法裡面,特別的定義,這個「法」字的意思,它本身有軌則的意思,就是它本身有一個定義,老也不變,那麼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同它接觸的時候,我們能有一個認識,具備這樣的條件就名之為法。現在我寫這個字的意思,就是用它來代表所有所有的事物,用一個字來說,就是法。

  這樣子說完了以後,再給它一個分類,我想分兩類,分兩類是什麼呢?就是有為法、無為法,所有的法裡面,把它分成這么兩類。怎麼叫做有為法呢?是凡是有時間性的,有空間性的,它佔有一位子的,它是生滅的變化的,這就叫做有為法,它原來沒有,有了關系,有了什麼樣的條件,它出現了,出現了,經過了一個時間,或長或短,它又息滅了,那麼這就叫做有為法。

  在佛法裡面現成的話,就是是凡是有生、住、滅的現象的,就是有為法。生就是它出現了,原來它沒有,現在有了,那叫生;住就是它存在,繼續的存在了一個時間;滅就是它息滅了。這個存在里邊,其中包含著變化的意思,如果它沒有變化,它就不會息滅的,不會消滅的。那麼有生住滅的現象,都叫做有為法。

  無為法就是和有為法相反的,沒有生住滅的行相,就叫無為法。譬如說這個聲音,我們說話聲音,沒有說話的時候,這個聲音沒有出來,一說話的時候,有了聲音,隨說,隨生隨滅,它不常住這叫有為法。那麼無為法呢,就是根本也沒有生,所以也沒有滅,根本就沒有生,所以也不生,也就不住,也就不滅,那麼那就叫做無為法。無為法的這個法里邊的事情很多,我們等一會兒再說。

  現在繼續的再說有為法的意思,有為法里邊又分成兩種,那兩種呢?就是有漏法、無漏法,分成這么兩種。怎麼叫做有漏法呢?漏這個字怎麼講呢?這個漏,我們通常講,我們裝這個一個盆,裡面放水,但是這個盆有漏洞,這個水就流出來了它就漏水,這個漏字可以這樣用。那麼在有漏法裡面這個漏字,也有這樣的意思,一個是漏出來的意思。我先說一個譬喻來表示這個漏的含義。譬喻人,這個譬喻不大好聽,譬喻人生瘡,身上生一個瘡,腫起來很大,它熟了,它就往外流膿、流血,那麼這叫做漏,這就是漏的意思。

  在佛法裡面用這個漏字怎麼講呢?說我們人哪,拿我們人作基本來說,我們人有眼耳鼻舌身意,有這六個部分,眼耳鼻舌身意,有這六個部分。這六個部分同外面的境界接觸的時候,眼看見色的時候,看見這些形相的時候,看見這些物相的時候;這個耳聽見一些聲音的時候;鼻嗅到什麼香、臭的味道的時候;舌,我們嘗到什麼酸甜苦辣味道的時候;這個身,我們感覺到冷,感覺到熱,感覺澀、滑、輕、重,有種種

  感覺的時候;這個心,思惟各式各樣境界的時候。這個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我們的心不是不動的,心裡面就會有波浪。像這個水,風吹來的時候,水就有波浪。

  色聲香味觸法這個風,一吹到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時候,也有波浪,有什麼波浪呢?就是有煩惱,不是愛煩惱,就是瞋煩惱。我歡喜,或是我憤怒了,各式各樣的煩惱。那麼從眼耳鼻舌身意里邊,就流出來很多很多的煩惱這就是漏的意思,這是有漏。那麼再加一點意思來講呢,是凡是由煩惱生起事情,都叫做漏。這個事情又能生出來煩惱,就是在佛法上講,我們這個生命是由煩惱來的,這個煩惱成了我們這個生命以後,我們這個生命又會出來煩惱,由煩惱生的,又會去生出煩惱,這樣意思的,都叫做有漏。

  那麼誰有這種條件呢?這個有漏法,就是一個三善道,一個三惡道。三種善道,這三種比較好的,就是天、人、阿修羅;還有三種不好的,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三種

  人,就是我們的身份名之為人。天,是比我們好得多,他的福德很大,有神通,有光明。我們本身要假藉太陽光明月亮光明、燈的光明,這個天,他不用,他本身這個身體能發出光明來,他有很多的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天上的人都有五種神通生活很快樂、很自在的,壽命也比我們長,這是天。

  阿修羅是一種福德很大的,和諸天福德一樣,但是阿修羅這個人,品德不如諸天,阿修羅這個好勝的心理很強。佛在世的時候,講解佛法,說四念處,他要說五念處;佛說三十七道品,他要說三十八道品,他總是不隨順,他常和諸天斗爭,他和諸天就是總是不對。

  在《大毘婆沙論》上說,說這個釋提桓因是忉利天主,我們中國這個道教說有玉皇大帝,就類似這個釋提桓因。這個釋提桓因的第一個人就是阿修羅王的女兒。這個阿修羅他有點特別,阿修羅裡面的男人,非常醜陋,但是阿修羅裡面這個女人天女還要美,所以釋提桓因他要娶阿修羅王的女兒作第一夫人,也因為這個關系,互相有些煩惱諸天常和阿修羅作戰,有這樣事情。不過我們也沒有看見阿修羅什麼樣子也沒有看見天什麼樣子,我們只是在經書上,佛這么說,當然佛是聖人無所求於我們,當然絕不會有謊話的。

  人,就是我們現在的這種境界,有的情況好一點,有的情況不那麼理想智慧高一點,低一點,也種種的差別的。其次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這個畜生我們能看見一部分,有飛鳥,有牛、有驢、有蛇、有老虎這都是。畜生世界,也是很苦的境界

  地獄餓鬼我們沒有看見過,有的人,他的眼睛有點特別,能看見鬼。地獄是特別苦惱的一種人餓鬼里邊和畜生里邊,有的也非常苦惱,有的稍好一點。這個鬼神,一般說神和鬼一樣,大福德的鬼就是神,一點福德沒有的就是餓鬼,飢餓,沒有飯吃也沒有水飲,很苦惱的。

  這個三惡道、三善道,這個善惡個字,就表示他們的原因,為什麼他們情況好一點,為什麼他們情況不好,就是他原來做過好事,他原來做過惡事。有好因,有好果;有惡因就有惡果。但是佛教里邊的道理,這六條道路,以人為本。我們人做好事,我們會生天,到天上去享天福;我們的好事做得不十分的理想,可也做了很多的好事,就到阿修羅道去。還有做了很多的好事,但是煩惱很大,到龍道里邊去。這個龍的福德也是很大的,但是牠有很多苦惱。那麼就是我們做好事的時候,其中夾雜一些煩惱,所以你有這樣的因,也就有這樣的果報

  其中這個神也是,我們做了很多的好事,其中也有不正常地方,就作鬼神有福德的神;光是做惡事,就是到地獄去了,到餓鬼去了。以人為根本的,人造了罪,到三惡道;我們做了功德,做了好事就在三善道。不管是善也好,是惡也好,都是煩惱的,所以都是有漏法。這個有漏的這件事,這三個字的名詞,不要說太多,就簡單說這么多。

  第二個名字:無漏法。怎麼叫做無漏法呢?那麼和剛才的意思相反,沒有煩惱的,那就是無漏法。這個沒有煩惱的無漏法是誰呢?誰有這個條件呢?辟支佛、阿羅漢、佛這三種聖人都是無漏的。我們通常念: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很多很多的菩薩,這個菩薩也應該算在內。菩薩和佛,菩薩是因,佛是果。說佛,就包括菩薩在內;說菩薩呢,佛也在內,所以就是說三種就可以了。

  辟支佛,這個辟支佛是印度話,中國話翻譯作獨覺,孤獨的獨,單獨的獨,獨立的獨,覺悟的覺,獨覺,就是他是出現在沒有佛,沒有佛法世界他自己就明白佛法了,他就成為聖人了,有神通,有廣大的神通,所以叫做獨。獨就是他自己的意思,不需要別人教導,沒有老師他自己就成功了,所以叫獨覺。

  那麼這個阿羅漢就是出現在有佛的世界,有佛法世界要有老師教導,我跟你學,我才努力修行,這時候才成為聖人的,那麼這就阿羅漢,能除掉了煩惱這是兩種

  辟支佛這個事情,他叫獨覺,他為什麼不需要老師,他怎麼會自己就能成功,就能覺悟佛法,能成為聖人呢?就是他以前有過栽培,他在這個生命以前見過佛,修學過佛法,而且還栽培了很多很多很多的,不過他這個成為聖人因緣是在無佛、

  無佛法的時候成熟的,從他這個時候來講呢,所以稱為獨覺,是這樣意思。

  在佛法裡面講,沒有無因緣會有果的,沒有這回事情。那麼第三種是說佛,佛也是自己獨覺,不需要老師的,他自己修行成功的,但是也是很久很久很久的栽培,最後不用有老師他就成佛了。那麼和獨覺有什麼不同呢?獨覺這個人,雖然不需要老師他能成為聖人他就是自己成為聖人,他可能還能利益了他周圍的人,少數人,他不能像佛這樣子在這個世界上建立佛教,建立一個宗教有很多很多的弟子,教化很多很多的人信佛法,這個辟支佛不能這樣子這是不能的。

  其次呢,佛的智慧是廣大的,神通廣大,究竟圓滿的,那辟支佛、阿羅漢都不能比。那麼這三種都是聖人都是沒有煩惱的,雖然都是沒有煩惱,但是佛的智慧最高深,功德圓滿都是沒有煩惱都是無漏的。那麼這個有漏同無漏加起來,都是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都是要創造,而後才會出現的,這是因緣有的,不然不會有的。

  那麼這個有漏法同無漏法比較起來,和這個無為法有什麼關系呢?我剛才說這個法裡面一種是有為法,一種是無為法;有為裡面,一個有漏法,一個無漏法,那麼這兩種和無為法有什麼關系呢?我們簡單地說,這個阿羅漢也好,辟支佛也好,佛也好,他們為什麼沒有煩惱,為什麼他能成為聖人?他們就是學習這個無為法而成就的。我們讀《金剛經》上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就是他都是學習無為法而成就的。

  這個三惡道、三善道的有漏法,就是不學習無為法,迷惑了無為法,所以他不能成為聖人,就是在善惡里邊流轉,或者到天上去,或者到人間來,或者到三惡道去,就是在這里一升一沉,一善一惡;有的時候苦惱,有的時候快樂,就是這樣子變動。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聖人,他們學習無為法成功了,永久的安穩自在,沒有苦惱,把這個三惡道、三善道這個苦惱的境界完全的息滅了,所以他是聖人

  假設有人問:佛法是幹什麼的?學習佛法有什麼好處呢?在這個地方簡單的可以看出來,就是除滅了三惡道、三善道的苦惱境界,能成為聖人這就佛法好處佛法好處就是在這里。

  我們現在要學習的這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在這個地方是屬於那一部分呢?是有為法?是無為法?是有漏法?是無漏法?《心經》說的道理是在無漏法里邊,無漏法里邊,而是佛這一部分的。在阿羅漢、辟支佛,不是他主要的利益對象

  般若波羅蜜是成佛法門成佛方法,也間帶的能利益阿羅漢、辟支佛的。你想要成阿羅漢、成辟支佛,也要學般若波羅蜜;你想成佛,也要學般若波羅蜜。但是般若波羅蜜主要是成佛的,這個辟支佛、阿羅漢是他次要的利益對象,不是主要的。

  有為法 無為法

  我們從這個大概的說法畫一個圖,最上面是一個法,兩邊是一個有為法,一個無為法。那麼學習無為法,就成為無漏法了;我們迷惑了無漏法,就成了有漏法。我們現在都在有漏法里邊,都在有漏的境界里邊活動。我們能接觸佛教,學習般若波羅蜜,我們就是對向於無漏法,對向於無為法,對向於佛的那個方向去了

  我們若是學習這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什麼好處?從這個表上可以看出來,剛才說這個可以畫成一個表。沒有正式講《心經》之前我想講的這一段,到此為止。

貳、釋經題

  那麼我現在就開始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題目,講這個題目,題目講完了,就講翻譯經的人――玄奘法師,第三段正式經文

  一、般若  〔一〕、總說般若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個題目我先講「般若」兩字。般若印度話,中國話就是智慧的意思。這個智慧,剛才我們這個表,有個大概的分際,有個界線,它是屬於無漏的,屬於聖人智慧,屬於佛的智慧,但是沒有成佛以前就是菩薩,所以這個般若波羅蜜,是佛的智慧呢?是菩薩智慧呢?這是菩薩智慧,他圓滿了以後就是佛的智慧

  這表示它不是世間上的智慧,不是三惡道、三善道的智慧。這個三惡道、三善道,其中在三善道里邊也是有智能的。鬼神界、諸天也有智慧的。我們人間的人,為了生活事情或者是社會上的事情,為國家事情,老是得要去忙,做很多事,那麼除了一少數人專門做學問,其餘的人都不專心學問,那麼是不同的。

  諸天,他們沒有生活負擔,大梵天王色界天、無色界的人、欲界天人,他們沒有生活上的事情,他們也不能閑著的,有很多事,就是他也會做很多事,也會讀很多書。我看玄奘法師傳,提到《阿毘達磨俱舍論》的事情,那上面說鬼神界還要學這個《俱舍論》。說我人間佛教徒,在印度很多的佛教徒要學習《俱舍論》,就是鬼神要學,可見這個《俱舍論》,它的寶貴是這樣子

  那麼諸天有相信佛法的,也是學習佛法的。我們人間的人佛教徒歡喜學習佛法諸天歡喜,相信佛法的諸天歡喜也有不相信佛法的諸天,他們另外也有經書,也是都在學習、讀書的,也有很多事,所以他們也是有大智慧的,但是除了佛法以外,都屬於世間智慧

  這個世間人,尤其是人間事情,各式各樣的智慧都是很重要,沒有那種智慧這個世界上亂得更厲害了。但是雖然有智慧,這個世間上還是搞不好,所以需要有宗教。那麼現在講的般若波羅蜜的智慧,不是世間智慧,是佛、菩薩智慧

  現在講這個般若我想兩部分講,一部分是總說,第二部分別說。總說,說一個大意;別說,再分開幾段講。總說怎麼講法呢?《大智度論》龍樹菩薩有一個解釋,《大智度論》上龍樹說:「諸菩薩從初發心,求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知諸法實相慧,是般若波羅蜜」,玄奘法師翻譯,他加一個「多」,般若波羅蜜多;鳩摩羅什法師他翻譯,可能「多」字那個音,他沒有寫,略去了,意思一樣。「諸菩薩」,很多的菩薩

  菩薩兩種,一種是凡夫菩薩,一種是聖人菩薩。我們普通人,我們普通這個凡夫,我們相信了佛法,我們感覺佛法很好,深心的相信,深深的相信,我們願意成佛,我們有這樣堅定的信願,不是容易變動的,你真能有這樣的志願,你就菩薩,那麼這就凡夫菩薩。從這里開始,你繼續的修學佛法,你成為聖人了,那麼那個時候你就不是凡夫菩薩,是聖位的菩薩

  現在這個文上說:「諸菩薩」,很多想要成佛的人,他從凡夫的時候,「發心」就是立志,他立志,立什麼志願呢?就是想要成佛,想要成佛也就是說求一切種智,這個一切種智就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無所不知,所以叫一切種智。

  「種」有一個門的意思,這個門是什麼意思呢?譬如說一個房子有很多門,從這里一個門也能入到房子里,從那個門也能,從那個門也能。我們想要到紐約去,從南邊也可以去,北邊也可以去,東西南北,很多很多的道路都能去。佛的智慧就是通達世間上一切一切的事情他是很多很多門的。

  我們舉一個例子,我們從形相這一方面去通達很多很多的道理,我們從聲音這一方面也能通達很多很多的道理;我們從時間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二日午後四點鍾,這是時間,從時間上能通達很多很多的事情。我們說一個俗氣的話,這個算命先生,從你的年、月、日、時,能推算你以前怎麼回事,以後怎麼回事,說出很多很多事,每一個人的年、月、日、時不同,所以每一個人的情況也不同。從時間上能推知很多很多的事情時間上,就是這個高山,它有多高有多大,什麼形相,佛能從這個地方也能通達很多很多的事情;佛能從人的情況裡面能通達很多的事情,從天、鬼、菩薩阿羅漢,各式各樣的情形能去明了。我們中國,大概是唐朝,從印度來一個出家人,到中國來,他說他的鼻子和我們的眼睛差不多,我們眼睛讀書,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可以讀,從文字上能明白道理,要利用眼睛他不用,他能利用鼻子就可以,那麼我們中國人不相信,試驗試驗你,拿中國的《易經給你你說說什麼道理他就拿過來,鼻子一聞,說是這裡面有一種味道他說這裡面有一股玄味。就是世間上色聲香味觸法,天、人、阿修羅,各式各樣的事情,乃至一朵花,很多很多很多的學問,每一個門,都能無窮無盡道理的,佛都具足這種智慧這叫一切種智。那麼其餘的人不行,不具足,所以也不是佛。

  從初發心菩薩,他歡喜得到佛的智慧,他立下這個志願到成佛,「於其中間,知諸法實相慧」,通達一切法真實情況,我們不知道。譬如說我是近視眼我不是說謊話,不是說笑話,我是近視眼,我昨天晚間看月亮,我自己知道,就是看得不對,月亮很光,我看見那個光有十字,有個十字,當然我最近讀書也多一點,就是我沒有看見月亮真相,我看見是看錯了嘛。就是我凡夫肉眼不能知道一切事物真相,不知道,佛知道,所以「知諸法實相慧」,知道一切法真相智慧眼睛有病,看見一切事物都看錯了,這譬喻凡夫肉眼看見事物,很多都看得不對。佛的慧眼、佛眼看得對,看見事物真相你看得對了,你的智慧正確了,你就沒有錯誤了,沒有錯誤了,你就沒有苦惱,就安穩自在了。所以「於其中間知諸法實相慧,是般若波羅蜜」。什麼叫般若波羅蜜,就是知道諸法真理智慧就叫般若波羅蜜。

  〔二〕、別說般若(五種智慧)

  1、文字般若

  我現在別說,把它分成幾段來說。我把它分成五段,就是說五種智慧五種般若波羅蜜。五種般若波羅蜜,那五種呢?文字般若、實相般若、教行般若、實智般若、方便般若五種

  什麼叫文字般若呢?文字就是我們讀經書這個文字,怎麼叫做文字般若呢?我們從佛聽法,聽佛說般若波羅蜜的道理;或者從佛的弟子、佛的學生般若波羅蜜的道理或者是佛教般若波羅蜜的經典,去讀般若波羅蜜,去學習般若波羅蜜。這些都叫做文字般若,這個文字怎麼能算是般若呢?因為它能表達般若道理,所以叫文字般若

  有一個現成的句子,「如是所聞,清凈章句,能令般若實義,得開曉故」,所以叫文字般若。這樣講就是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經」這個字,就是這么回事,這個「經」就是文字般若。我們這樣講,文字般若這個名詞的意義很狹小,就限於經書文字,限於表達般若真義的文字,叫做文字般若,但是真實來說,文字般若的意思很廣很廣的。

  天台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裡面,他有句話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上講:「眾生意鈍,玄覽則難」,這個話怎麼講呢?文字般若並不限於白紙黑字就叫文字,不是那麼回事的。高山、流水,鳥語、花香都是文字般若這一切一切的事情都能表達般若道理的。剛才說這個獨覺,我講一個獨覺的事情。經上說有國王,這個國王他吃完午飯,休息一會兒,休息完了,他感覺身上有點癢,有點癢,他就叫他的這些女朋友,他這個第一夫人、第二夫人給他撓癢,撓,不是一個人,但是他這個女朋友帶著手鐲,帶著,手在動的時候,這個鐲互相碰著就有聲音,等撓完癢的時候,大家停下來了,這個國王就成辟支佛了。

  他怎麼成呢?他心裡想這個聲音,這個手鐲互相的觸動發出聲音,等到這些不互相碰的時候,這個聲音就沒有了,他就從這個地方覺悟諸法實相。就是聲音的一生一滅,這裡面有諸法實相的道理,他從這個地方覺悟,就成聖人了。他成聖人,因為以前栽培的善根深厚,他立刻地以廣大的神通國王不做了,就飛到山林裡面去,有這樣的事情

  所以文字若不限於白紙黑字,不限於《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也不限於六百卷的《大般若經》,所有一切的色聲香味觸法,所有一切的境界都是文字般若。但是「眾生意鈍」,我們世間上的生死凡夫的心很愚鈍,沒有那麼大的智慧。「玄覽則難」,你從這些生滅變化的境界上,看不到諸法實相,不知道,看不見,很難看見,不容易啊!

  「眼依色入,假文則易」,我們這個眼睛讀一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讀一讀六百卷的《般若波羅蜜經》,或者能明白多少。說把這些佛法都束諸高閣,我自己坐在那裡覺悟諸法實相,很難很難的。所以「眾生意鈍,玄覽則難」,不容易啊,「眼依色入,假文則易」。耳因聲入,這個耳因聲入,說我們自己讀一讀《般若波羅蜜經》,或者聽人講一講,那麼耳則「假文則易」,聲音是有文字聲音,你記錄出來就是文字,那麼比較容易,所以還是得要從文字這一方面去入,不然的話不容易。

  因為這樣的關系,所以佛菩薩大慈大悲他不棄捨文字,要利用文字來表達般若道理,表達這個無為法的道理,我們就容易,也不是決定就能懂,比較容易,所以則有文字般若。這個禪宗裡面說:「不立文字」,這句話看人家怎麼樣解釋,看怎麼樣去領會這個話的意思。這是文字般若也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個「經」字這個話的意思。

  2、實相般若

  第二個就是實相般若,這個實相般若什麼呢?剛才說:「知諸法實相慧」,就是真理的意思。在《般若經》裡面講,講這個實相的意思就是一切法畢竟空的意思,就叫做實相。這個道理,我們到《心經》的正文裡面再講,現在不要說。

  這個實相的道理,它不是智慧,為什麼說它叫做實相慧?為什麼叫做實相般若呢?《大般涅槃經》上有一句話:「無明明者,則畢竟空」,「無明明」這句話是說什麼呢?「即畢竟空」,說畢竟空的道理。畢竟空怎麼能算是「無明明」呢?剛才說諸法實相,實相就是畢竟空。畢竟空這個實相的道理它是沒有智慧,裡面沒有智慧,一切法畢竟空,畢竟空只是個道理,是無為法,裡面沒有智慧。明就是智慧的意思,這個畢竟空沒有智慧,畢竟空叫無明無明嘛,為什麼又說第二個明呢?是「能生明故」。這個畢竟空它不是智慧,它沒有智慧,所以它叫無明無明怎麼又說明呢?「能生明故」,這個畢竟空能生出來智慧,能生出來智慧光明。怎麼樣生法呢?是「要緣如義,智方生故」。

  我們現在沒有般若波羅蜜,我們若是想要有,要怎麼樣有法呢?我們依據文字般若講的這個實相的道理,去思惟、去觀察,你常這樣子,你的般若波羅蜜就生出來了,就生出來智慧了。我們想要作醫生,我沒有學過作醫生道理我不會作醫生,但是你常讀這個醫生的書,到學校里學,常常學,常常學,畢業了,又實習多少年你就醫生。這個道理一樣,你沒有這個畢竟空的智慧,你常常的思惟,常常的學習,就來了這個智能,當然這是簡單的這么說,其中還有很多事的。所以叫做「無明明」。現在說實相般若就是這個意思,實相這個道理是沒有智慧的,但是它能生出來智慧,所以就稱為實相般若

  有了文字般若文字般若是表達實相般若文字,實相是文字所表達的道理,一個是能表達的,一個是所表達的,能所的不同。那麼我們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和其它的般若經,讀這個文字,裡面就有實相般若的意思在裡面,為什麼還要立一個實相般若呢?

  我們讀《法華經》有<譬喻品>,《法華經.譬喻品》裡面說一個火宅的譬喻。就是一個房子起火了,裡面的火、外面的火燒得很厲害,燒得很厲害,房子裡面有人,還有很多其它的動物。那麼火一燒,動物裡面有兩類,一種是知道起火了,要往外跑,有的還不知道跑。那麼跑,怎麼樣跑呢?得要從門,要有門才能跑出去,要找這個門,找到這個門就跑出去,跑出去了,就清涼了,沒有火焚燒的熱惱了。

  這是一個譬喻,譬喻什麼呢?譬喻我們一切的生死凡夫,三善道、三惡道這六道眾生,所居住的這個地方,欲界、色界、無色界都在內,都是火宅,裡面都是煩惱火,有無常火,有很多很多的火。那麼有人覺悟了這個火不好,想要離開這個地方,到聖人那裡去,要怎麼樣去呢?也要找一個門。

  什麼是門呢?就是佛教佛教是門,佛教是出火宅的一個門。什麼是佛教呢?就是佛說的這些語言文字道理,這些文字經書,我們從這里學習可以出離火宅。

  從譬喻上看,我們這個房子起火了,我們找到這個門就可以去了;說現在這個經書就是火宅的門,我們現在得到這個經書了,我把《金剛經》能背下來,《金剛經》我背下來了我也得了門了,《金剛經這是門,是佛教的火宅門,我還沒有出火宅啊,我還是有煩惱。從這里看出來,我們只是得到文字般若還不夠,要有實相般若,你得到實相般若了,你才得到佛教這個門,你才能出離這個火宅的。

  初果的須陀洹,他是得到實相般若的一部分,初開始見到實相的道理大乘菩薩歡喜地,初開始見到實相的道理他是得到這個門了,開始出去,還沒有完全解脫

  所以光是文字還不夠,你要加上一個時期功夫,從文字裡面得到實相才行的,你才能夠得到出火宅的門。所以從這個地方看,就是有文字般若,還要有實相般若兩個也是不相離的。實相般若我就簡單說到這里,當然這個實相般若是我們初開始學習佛法的人,從文字要去覺悟這個實相。有人說我不知道月亮在那裡,另外一個人用手指說:月亮在那裡。他那個手指就是文字般若真實的那個月亮就是實相般若。你若從這個手指的這個方向,去看這個月亮,就是從文字般若那個地方,去學習實相般若這樣子。所以須要立兩個般若

  3、教行般若

  第三個智慧就是教行般若,怎麼叫做教行般若呢?這個教,剛才寫過了,就是包含著前面的的文字般若,和實相般若在內,都叫做教。底下這個「行」,這個行,就是又學習,又修行,都叫做行。這個行,是走路的意思,我從這個地方走到那裡,就是我們從凡夫這個地方開始學習,向聖人那裡走,所以叫做行。怎麼樣去行呢?「從聞思修,得無生忍」,就是這個意思。從聞思修,得無生忍;或者說:從聞思修,入無生忍。《楞嚴經》說是:「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我們從《般若經》上的道理應該是這樣說:「從聞思修,入無生忍」,就是剛才說,我們開始要聽聞或者是讀誦,讀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和其它的《般若波羅蜜多經》。這是聞,從聞上要明白這個實相般若道理

  第二步就是思,思惟。你聽聞的時候,你領會了多少的道理你還要再加以思惟思惟這個般若道理思惟的時候,能夠把你所領會的道理更能夠深入一步,能深入一步,能使令你的智慧多少的堅定了一下,光是聞,那個智慧還不穩定,你思惟了以後,就堅強了多少,當然還不是十分地堅強。要不斷地思惟對於般若道理很純熟的,你眼耳鼻舌身意,遇見了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你很純熟的能現出來般若味道,要到這么一個程度

  我從這里走,這個鳥在這里飛過去,叫了一聲,你馬上能從這個聲音上,體會到般若波羅蜜的道理,不是說我忘了,不是的,沒有這個事情,要是說忘了,那麼你這個聞慧失掉了,更沒有思慧了。所以由聞,而還有思,你要能達到隨時能現出來般若智能,你現出來,要有這么個程度

  第三步就是修,修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在禪定裡面去思惟般若波羅蜜的道理。還是思惟,但是聞、思這兩個階段散亂境界,沒有禪定。這個修是在禪定裡面思惟

  這兩個思惟有什麼不同呢?散亂心的智慧沒有力量,你的智慧雖然隨時能思惟般若道理,但是貪煩惱來的時候,瞋煩惱來的時候,愛煩惱來的時候,各式各樣煩惱來的時候,你的智慧完全沒有了,沒有力量,不能夠同煩惱來對抗,不能,沒有這個力量

  這個修,得到禪定的時候,這個力量大,力量大,外面的境界不能動搖你,色聲香味觸的境界不能動搖你,你入了定的時候,你有獨立世界,外面什麼什麼事情,對你沒壓力,等於零,有這種境界你在禪定裡面,禪定本身就是有力量的,你再加上去思惟般若波羅蜜,你容易得無生法忍。

  所以佛法裡面說禪定,初開始的一步,是共於非佛教禪定的,其它宗教禪定,和佛教初開始一步是相通的,但是般若波羅蜜加上去的時候,就是佛教特殊的了,因為其它的宗教沒有般若波羅蜜。

  所以我們相信了佛法,自己承認自己是個佛教徒的話,般若波羅要學習,要學般若波羅蜜的。從聞思修我們這樣的學習,就容易入無生忍,容易成為大菩薩,成為聖位的菩薩,容易這樣子

  《瑜伽師地論》裡面就有一句話:「信解離言,法性真如,起無分別,無相心住」,這個話說的好得很就是我們由文字般若、實相般若、教行般若,這個教行般若就是學習實相般若文字般若,得了禪定了,在禪定裡面「信解離言,法性真如」。這個法性真如我們簡單說,就是諸法實相,就是畢竟空,這個畢竟空是沒有文字的,沒有這個名字要有名字我們才能說話,沒有名字,不能講話

  我不懂英文我就會說中國這個普通話我用普通話這個文字這么講法,你叫我用英文講,講不來。不能講,就是沒有英文的那個名字,我的心意識裡面沒有那個名字,沒有那個名字你不能講。所以佛教裡面還有一句話:「名前覺無」,在名字以前,名字以前就是沒有名字。沒有名字的時候,你就不能用那個名字去分別、去思惟,不能。

  所以以前沒有到英文其它的語言世界,在《攝大乘論》上的這句話,《瑜伽師地論》也有,「名前覺無」,要思惟會兒才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等到了美國以後,就是我的事。到了美國以後,喔,「名前覺無」的道理是對的,我是嚒,我不懂英文,不能用英文思惟、去說話都不能,還是得要用中文,所以「名前覺無」這句話是對的。

  說「離言」,就是諸法道理,是沒有名字的。怎麼沒有名字名字是我們給它安立的,說這叫收音機,收音機是我們給它取的名字,收音機本身沒有這個名字,它本身不會說:「我是收音機」,沒有這個話。這個房子,所有名字都是給它安立的,所以一切法本身沒有名字。那麼諸法畢竟空、諸法實相也是,它本身沒有名字。那麼你這修行的時候,我們就是假藉名字通達名字這樣子。所以「信解離言」的「法性真如」,由有分別而入無分別,由有名字而入於無名字

  「起無分別,無相心住」,你先從這個道理去觀察一切法畢竟空,是有分別、是有名字的,觀察畢竟空完了的時候,不觀察了,就是心裡面離一切相、離一切分別而住,明靜無分別,相續而住。明靜無分別,就是心裡面明明了了的,它是寂靜的,心裡面什麼也不分別,就是寂靜的,但是也沒睡著覺,心裡面還是很明了的,那麼這就叫做止,你停下來那個止,止息的止,也就智者師說這個體真止的意思。「信解離言,法性真如」,這個地方是觀;「起無分別,無相心住」是止。

  我們學習這個般若波羅蜜,能這樣觀,能這樣止,止完了以後,又是這樣觀,觀以後又這樣止。當然你止,你可以止五分鐘也可以,你如果功夫進步了,止一刻鐘,止八小時不動也可以。你一入定七天也可以,但是不能完全是止,一定還要有觀,有觀才慢慢使令你這個定能深入,光是止不行,光是止,你的智慧不利;你完全是分別,你又不能斷煩惱,所以一定是要有定,又要有慧;有慧也要有定,你才能夠聞思修,得無生忍。

  4、實智般若

  你最初時間少,不斷的努力時間就增多了,你達到了最後一念相應,或者那天早晨,或者那天晚間,或者半夜起來靜坐,一念相應,斷了煩惱了,得無生忍,你就成了聖位的菩薩了。這個時候就從教行般若,進入到實智般若裡面去了

  你得無生忍的時候,這個時候你的智慧真實智慧,因為你沒有得無生忍以前,我在文字上去學習實相般若,心裡面去觀察一切法畢竟空,你這智慧都是相似的,不是真實的,是相似的智慧,就是和那個真實智慧相似,但是還不是,等到你教行般若成功了,一念相應,得無生忍的時候,那個時候的智慧真實的,所以叫實智般若,他真實的見到諸法實相了,所以叫實智般若。那麼這個時候智慧是無分別的。

  5、方便般若

  第五種就是方便般若,方便般若是從這個實智般若的無分別,而後是有分別。這個有分別的智慧,就是要有慈悲心,要去弘揚佛法要去親近無量無邊的佛、菩薩、善知識,去廣學一切佛法,還要到眾生世界利益眾生。看看眾生是怎麼樣的苦惱,我應該怎麼樣利益他,這些所有的事情你能夠很合理的去辦,那就叫做方便般若

  這個方便兩個字怎麼講呢?是「利物有則,曰方;隨時而濟,曰便」,就是得無生忍的這個菩薩他能親近無量諸佛,聽佛說法,常隨佛學,所以他有利益眾生方法,「利物有則,曰方」。「隨時而濟」,什麼時候應該去度眾生什麼時候怎麼樣去利益眾生他不失掉那個時間那就叫做便。這叫做方便般若。我們講了五種般若,最後的兩種,因為時間到了,說得簡單一點,現在我想再繼續地多說一點。最後的兩種般若,一種是實智般若,一種是方便般若。前面的教行般若是有漏的般若,雖然他的目的是趣向於無上菩提的,但是他的漏,他的煩惱還沒能除掉,所以影響他的智慧也不是那麼樣的好,不是那麼樣的清凈自在,所以說他是有漏的。但是他是對向於無漏的。這個實智般若就是無漏的了,就是已經斷除煩惱了,他是清凈潔白的,所以說他是無漏的。

  我們現在講的這個般若波羅蜜,是大乘佛法,不是小乘的,但是小乘里邊也有聖人,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這都聖人菩薩修行,開始得到實智慧的時候,和小乘聖人比較起來,和初果是齊的,是相等的,但是小乘的初果沒有大悲心,沒有大悲心,所以不如菩薩了,菩薩有大慈悲心,所以勝過初果須陀洹。那麼他所斷的煩惱,佛常是說三種,初開始得到實智的菩薩,他除掉的煩惱就是這三種第一個是身見,第二個是戒取,第三個是疑,當然除掉的煩惱不只這三種,但是這三種是主要的,所以佛簡單的說它是三種

  (1)、身見身見怎麼講呢?

  身就是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我們沒有成為聖人的人,我們說這個身體,多數說是我,所以說身見,也就等於說是我見有一個我,這樣意思。在我們通常的思想上看說我有什麼不對的,是對的、合理的,而且這個我也很貴重的。在佛法裡面講,這個我有好處也有壞處,從壞處來說,我是煩惱在我凡夫世界,因為有我,我才能夠奮鬥,我要成功,會出現很多很多興盛的事情,沒有我的時候,可能就沒有什麼事情做了。佛法的意思,做什麼樣的事情,固然是對於自己有利益,但是也應該對於他人有利益,所以應該是用大悲心來好事利益他人的,不應該是為我佛法態度這樣子。所以這個我也去掉他,第一個除掉的煩惱就是身見,這個意思我們到正文再多說一點。

  (2)、戒取

  第二個煩惱是戒取,這個戒取怎麼講呢?戒這個字,就是有不為,而又有所為。這樣的事我不做,這樣的事我做,有目的的。我希望升天,到天上去享天福,不願意在人間;我希望得解脫,成為聖人。有這樣目的的行為,叫做戒。當然這裡面的含意很多。這樣講,就等於有個修行的意思,不是一般的生活情況,要超越一般的情況,得到一個更殊勝境界,那麼這就叫作戒。但是這種戒不限於佛教,其它的宗教的人是有的。當然這個話是佛在世的時候,當時的其它宗教也有戒,佛對於那些戒評論的話,加一個「取」字,你這個戒是有取的戒,就是有所著的戒。它的含意是怎麼樣呢?就是這樣修行的人,自己認為是生天之道解脫之道,但是佛的意見,你非生天之道,不是解脫之道,不是清凈的,不是合法的,你自己認為是生天之道,是解脫之道,是安樂之道,是錯誤的,所以加一個「取」字。菩薩修行,初得實智的時候,除掉了這種迷惑,這種煩惱掉了,不會把非解脫道認為是解脫道,沒有這種錯誤想法了。

  (3)、疑

  第三個就是疑,懷疑,是那樣子嗎?是不是呢?不大相信,叫疑。佛法裡面講,這樣能得解脫這樣子能夠生天、這樣能成佛,真的嗎?心裡面並不肯定這個事情,所以叫做疑。要是他有多少信心,肯這樣修行,到了實智這個階段的時候,這個疑沒有了,真實的相信了,真實的、不可破壞的相信佛、相信法、相信僧,相信佛法,所以叫不壞信。

  在《俱舍論》上講,初果聖人斷的煩惱也就是斷這三種菩薩也是斷這三種,其中還有差別。為什麼斷很多煩惱,怎麼就說這三種呢?有一個理由的,什麼理由呢?譬如這一個人,從這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去,有這么一個計劃,但是他不大願意去,不大願意去,有這么一個心理,那麼你若有這樣的心理就不去了這是第一個障礙

  第二個障礙呢,我想去,想去,但是走的道路不對,走錯道路了,這是第二個障礙。第三個障礙,這個道路沒有走錯,走的這條路,是要到的地方那條道路,但是心裡面有點疑惑這條道路能不能到呢?有點疑惑

  你如果有這三種障礙你不能到所要到的地方去的。小乘佛法也好,大乘佛法也好,我們想要修行,想要成為聖人,也同樣的有這三種障礙

  第一個障礙修行境界無我我不歡喜,那麼就不修行了,這是第一個障礙,就是身見。第二個障礙發心修行了,但是修行方法錯誤了,有戒取,那也不能夠成功的。第三個障礙就是疑,你道路也沒有走錯,我們學習的是佛法,但是佛法能不能像你說的那樣子呢?還有疑惑,那也不能成功。

  沒有這三種障礙你就成功了,你可以得到實智慧你能成為聖人、能成為菩薩。在經論上說這種聖人,初開始入到聖人境界,得到實智慧,要斷除去的煩惱就是這三種

  可是佛法裡面對於煩惱的解釋,有兩種解釋法,等於是兩類。第一種是分別的煩惱,第二種煩惱是俱生的煩惱。分別煩惱怎麼講呢?這個分別煩惱兩種可能,一種是你跟別人學習的,由別人告訴你這樣子這樣子是我,這樣子這樣子才是我;或者你自己在書本上看見的;或者自己這么想的,喔,我是這么大,有這么大我是怎麼怎麼的,我是常住不變的,各式各樣的想法,各式各樣的說法你也很相信這種說法,那麼這叫做分別的煩惱,分別的我見

  若這樣子分別,就是這樣子思想,但是成為煩惱的時候,就是你本身很堅定這樣子相信了,你不堅定,那還不能算是煩惱的,很多的煩惱都是這樣子分別的。

  第二種是俱生的,俱生的,不是聽別人講的,也不是書本上看見的,也不是自己特別的去怎麼樣思想來的,就是與生俱來的,有生以來就是這樣子的,就有這種煩惱。分別和俱生,很多種煩惱都是分這么兩類的。剛才說身見,這個我見,就是分這兩類。

  得到實智慧菩薩或者是初果須陀洹的聖人,他們斷除去這個我見煩惱,是屬於分別的,分別性的煩惱。俱生的我見還沒有除掉,還是有的,所以初果聖人,初果、二果、三果,還都有這個俱生的我見。到阿羅漢,這個俱生的我見沒有了。初得實智慧菩薩也是這樣子,分別煩惱是除掉了,但是俱生的我見煩惱是有,還是任運地就會有我的執著這是三種煩惱

  這個戒取,戒取是分別的煩惱,沒有俱生的,這個還是不同。疑也沒有俱生的,斷了這個疑以後,再不疑了,這是一種。其次,菩薩小乘須陀洹的不同。菩薩對於一切法,不但是分別我執掉了對於一切法空無所有的道理也特別的熟悉,比初果聖人來得利一點。

  還有一種不同的地方,學習小乘佛法的人,他要是修行證得初果的時候,有可能是沒得到四禪,色界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樣的禪定可能沒得,就是只得到未到地定,在未到定裡面修行證得初果了。菩薩不是這樣子菩薩一定是得到四禪,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在禪定裡面,這個禪比未到地定高得多了,在這樣的禪的境界裡面修止觀,斷除去我見,身見、戒取、疑,觀一切法空,而得到實智慧的。所以菩薩智慧利,與禪定的深淺也有關系的。這是說斷除煩惱

  ⅰ、無我平等

  剛才說實智慧,除掉煩惱,你才得到這個真實智慧。這個真實智能在《顯揚聖教論》,還有其它的論上說,這個菩薩得到實智慧的時候,得到五種平等功德

  第一個平等,是無我平等我們現在只是文字上、語言上這樣分別,修行人禪定裡面,不管禪定深淺,他修這個止觀,觀我不可得,這個境界是很深的。當然我們沒有這個經驗,就是文字上的分別。我們現在肉眼也不天眼也不是慧眼,更不是法眼、佛眼,我們這個肉眼睜開一看,這是我,這是你,每一個人都有這么一個生命,每人佔一個位子,每人有每人的活動,各式各樣的情況。但是在行人得到實智慧的時候,觀察我不可得的時候,是平等的,他自己我不可得,觀一切人,也是我不可得的。那麼在這樣的實智慧境界裡面,沒有彼此對立的這種情況,沒有,沒有說這是我,這是你,沒有這種情況,這個境界就沒有自、他的分別,大家都是平等的,這是一種境界無我

  ⅱ、有苦平等

  第二個是有平等無我平等,在理智上這樣分別,在他無分別的那個禪定裡面,這個無我境界能出現的,出現的,不單是這么一句空話的,他的智能同那個無我道理能夠融合一味的,不是彼此有距離的。在沒得實智慧以前,那個修行人,他一定是要通達這個道理,但是同那個道理還有距離,還有距離的,所以他的煩惱也不能除掉。到了實智慧的時候,煩惱掉了,這無我平等,在他的智慧裡面是融合的,沒有距離的。這樣子聖人的無分別境界

  第二種是有苦,有苦平等是說出了這個禪定境界,他入定的時候,觀我不可得的時候,是無我平等;他出定的時候,這個生命現象還是宛然存在的,你有你的生命,我有我生命,這個境界還是出現的。他入了禪定,那個實智出現的時候,無我境界出現,我的境界可得,這個假的臭皮囊,也是不出現的,所有的一切境界都是不出現。等到出定以後,有分別的時候,幻化的這個境界還是出現,還是有的。

  菩薩他雖然是得到實智慧他是聖人,不是一般的凡夫,但是他這個生命還是以前的有漏業造成的。以前的有漏業,以前不是聖人嘛,他也有煩惱也有煩惱的行動,也就有煩惱行動的果報,這個果報不是那個無漏的智慧業力創造的,是有漏的業力創造的。所以菩薩自己觀察,也有這個有漏的身體眾生是有的,彼此都有這個有漏的身體,這個就是苦,有苦平等

  ⅲ、所作平等

  第三個是所作平等。有這個生命的存在,你就有很多很多的麻煩,很多很多的苦惱。菩薩若自己這個苦還沒有完全除掉,一切眾生也沒有除掉(苦),那麼菩薩要去廣學佛法,有大悲心要除苦。除苦的時候,不是說我先除我的苦,你們的苦我先不管,等一等,沒有這個分別。菩薩除一切眾生的苦,除自己的苦,沒有自他的分別,有這個大悲心的,所以叫所作平等

  ⅳ、不求平等

  第四個是不求平等。他為自己除苦,除自己的苦,他不求酬報;他為一切眾生除苦的時候,也不求眾生要酬謝他的,所以不求這是平等

  ⅴ、得一切菩薩心性平等

  第五個是得一切菩薩心性平等。這個菩薩自己觀察我不可得,一切法空,其餘的菩薩也是這樣子,無差別的,所以得一切菩薩心性平等。其餘的菩薩大悲心,廣度一切眾生,這個菩薩也是這樣子,所以是平等的。

  這五種平等裡面,說是得實智的菩薩,有這五種平等,但是這裡面也包含了方便智的意思,這個方便智上一次講也是簡略。方便智是出了定以後,他入定是實智的境界,出定以後就是方便智的境界,就是有分別的。入定,這個實智是無分別的,出定以後是有分別。

  有分別的這個方便智,剛才說有苦平等,實在就是有分別的境界。我們沒有禪定,我們沒有得禪定,我們是靜坐也好,不靜坐也好,心裡面都是有分別的,我這樣想,怎麼怎麼,什麼情況這樣子。那麼菩薩不入禪定的時候,他也有分別,他的分別和我們有什麼不同呢?

  無著菩薩在《金剛般若論》上,他有一個解釋,「以實智故(大正二十五冊七六四頁 b欄原文為:第一義智力故),世智不顛倒轉」。因為菩薩他有實智,他能使令他那個世智,就是方便智,不顛倒轉。「顛倒」就是錯誤,「轉」就是活動。這個事智活動的時候,沒有錯誤他能這樣子。我們沒有實智,所以我們分別的時候,常會有錯誤,有這個不同。所以在世間菩薩是有智慧。得了實智慧,但是這個實智慧還沒有究竟圓滿他不能離開這個世間他還是要在這個世間,在人間,或者在天上

  這個得到實智慧的人,他決定不會到三惡道去,這個三惡道的罪業是完全除掉了,清除了。或者在人間,或者到天上,到這個地方來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的。利益眾生的時候,他這個世智,由實智慧的控制,沒有錯誤。「如蓮華不著水」,像蓮華,它不著水。

  說菩薩那個方便智,在世間上這個污穢的境界裡面,不能影響他,你不能令他染污他還是潔白的。所以菩薩就是大蓮華似的,出淤泥而不染,有這種清凈境界。也正是隨緣不變的意思,這是菩薩有這樣的功德菩薩這樣的功德,就是因為他到了聖人境界,得了無生法忍以上是這樣子,和阿羅漢比較起來,初得無生法忍,初得實智慧菩薩,他的清凈境界阿羅漢相類似,但還是有不同,阿羅漢還要高一點。

  因為阿羅漢把分別煩惱掉了,俱生的煩惱也除掉了,所以他是比較清凈的。這個初得實智的菩薩,分別煩惱掉了,這個俱生的煩惱還沒有除掉,那麼這個地方不如阿羅漢,但是他能控制。他若故意的,也會煩惱,他故意的起煩惱,他的煩惱會活動起來;若是不故意的,煩惱是不生起的,他能降伏一切的煩惱

  在《攝大乘論》上有這么四句話:「煩惱不滅,如毒咒所害;留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這個得實智的菩薩,他繼續的修行,廣學一切佛法,去利益眾生,他沒有斷的煩惱他不斷,他只是把他降伏住,不叫他活動,這樣子。「如毒咒所害」,他有煩惱,只有煩惱種子煩惱功能隱藏在那裡。這個功能,它不會動作起來成為煩惱,不活動出來。經論上有的時候,用睡覺來譬喻,這個人不睡覺的時候,出來活動,睡覺了,就在那裡休息,不動了。

  說這個煩惱也是這樣子煩惱在那裡睡覺了,不動。但是我們一般的凡夫,我們雖然有煩惱煩惱也不常活動,有的時候也不動的,但是我們不能控制,煩惱來的時候,我們不能降伏。但是菩薩不是,菩薩因為得到實智慧了,他能使令這個煩惱永久的睡眠,不活動,他不醒過來。

  「如毒咒所害」,就像人,身體中毒了,在印度是有那種咒,能用這個咒來害這個毒,這個毒雖然還在,但是不能夠損害你,「如毒咒所害」。「留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菩薩沒有斷的煩惱,這個煩惱種子它不斷,它留在那裡,留到成佛的時候,到成佛前一剎那的時候,把所有的煩惱都除掉,那個時候,得到佛的一切智,「證佛一切智」。

  我說的這樣講法,《阿含經》有這樣意思,在唯識的經論,和《大智度論》都有這個意思的。為什麼菩薩不把煩惱除掉呢?這個菩薩的意思,是他要除煩惱是有這個能力能把這個煩惱完全除掉,但是他不除掉它,什麼原因呢?就是他有大悲心,要在眾生世界活動,在眾生世界去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的。

  你到眾生世界來,要有一生命,這個生命怎麼有呢?要假藉這個煩惱,沒有煩惱,就沒有這個生命。所以阿羅漢煩惱完全除掉了他就不能夠再得一個身體了,他不能了。菩薩因為要在這個世界上活動,就需要有這個生命,所以這個煩惱不要完全除掉,他要用它一下,所以「留惑至惑盡」。到成佛的時候,沒有這個問題了,有這個原因的。

  在《法句經》上有提到阿羅漢境界阿羅漢說是煩惱了,這阿羅漢的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的時候,這阿羅漢內心是什麼樣的面貌呢?什麼情況呢?《法句經》上有偈頌表明這個意思。除掉了煩惱的人,他的心情是什麼樣子的,得了道的人,他是怎麼一個情況

  「彼等諸漏盡,亦不貪飲食」。就指那個阿羅漢,他們一切的煩惱都除盡。像這個社會裡面有土匪,有搗亂的人警察把這些不法的份子都除掉了,那麼這個地方和平大家都安樂聖人內心裡面的賊、土匪都除掉了,「彼等諸漏盡」,煩惱賊都殺掉了。我們有煩惱的人,我們有很多顧慮,也有很多需求,也求這個,也求那個,我們要做很多很多事,我們的希望還不能完全滿足,一天老是要忙的。但是完全沒有煩惱聖人,別人的事情不說,他自己本身是沒有事了,沒有事情做。沒有事情做,但是他這個身體存在,我們這個身體,在欲界的人身體,還要吃飯。阿羅漢這個聖人,雖然沒有事情做,但是壽命不到,他也不走,聽其自然還在這里生存,阿羅漢當然就是托缽他自己不生產的,他就是去托缽維持這個生命。與他有關連的人,你求他,他也能幫你忙的。他吃飯,對於這個飲食沒有貪心,好的飲食、不大好的飲食他不分別,他就是這樣維持生命不貪飲食這是一樣。

  「空無相解脫,是彼所行境」。他這個內心,在什麼地方活動呢?我們的這個心,在色聲香味觸,各式各樣的境界上活動,不是貪,就是瞋,各式各樣煩惱境界,各式各樣種種的污穢的境界上活動。阿羅漢也有眼睛,他並不是閉上眼睛他也是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像人這么正常的,也聽聲音,也看見什麼形相的,也是這樣的。也吃飯、也走路、也睡覺,那麼他內心是怎麼樣呢?他的心就在這個「空無相解脫,是彼

  所行境」。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他的心要不動,心裡面無分別住,也能;他心裡面若活動,他就知道這些都是空的,這一切相都是終歸於滅的,都是無相的,都是無常的,都是幻化的,都是夢的境界。像水裡面的月亮似的,像空中的雲似的,不是真實的,他的心就是這樣子,是解脫的,外面的境界不能夠系縳他,無論什麼境界對他沒有壓力你不能夠威脅他,你不能夠困住他的,他心裡面老是解脫自在的。「是彼所行境」,這個空、無相解脫是他心裡面活動的境界

  我看經論上說一樣事,說一個辟支佛,辟支佛比阿羅漢境界還高一點。這個辟支佛在山裡面一個小茅蓬里住,當然他的境界就有的時候入禪定,有的時候到人間來乞食,另外他沒有什麼事。另外在社會上,在城市裡面有一個人,這個是男人,同另外一個女人關系,有關系,大家的意見不對了,這個人就把這個女人,就和一般的情況差不多這樣子,把這個女人就殺死了,但是這個女人很有名望的,是名女人,不是一般的人

  他把她殺死了這樣子還不能解決問題他就用所謂毀屍滅跡的這種辦法他就把這個屍體裝起來,就埋在這個辟支佛住的地方,就埋起來。埋起來以後,那麼他自己走了,或者認為這件事就沒有事了,但是這個人是個名女人哪,常常和人有接觸的,那麼有人就發覺到怎麼這個人沒有消息了,這個人這樣講,那個人也這樣講,就驚動了政府,就查這件事,查這件事,他這個聰明的人聰明人想法就有消息,說是可能是這個人有問題,那麼政府得到了消息,就按照這個消息,到這個辟支佛這里來查,就把這個屍體掘出來了。掘出來,你這個老修行這樣子,就把他綁起來審問他。

  我們一般凡夫若遇見這個境界,會怎麼反應?就可能是一般的這種境界。這個聖人,我看見這一段文,我想聖人看他怎麼反應呢?這個辟支佛一言不發,一個字也不說,始終就是不出聲。這辟支佛是比阿羅漢神通還要更廣大的。這個辟支佛,文上沒有說那麼清楚,我這么想,辟支佛是完全知道的,但是他個字也不吐露,不說,也不說是我,也不說不是我,也更不說是人所做,什麼都不說,這個聖人就是這樣子態度。當然這一段文,後來,他不說,當然政府的人就拿他治罪了,就是用打、用刀、用木杖來苦惱他,後來那個真實造罪的人良心過不去了,自己自首,他向政府坦白。那麼這個聖人是這樣態度

  「空無相解脫,是彼所行境」。當然這個辟支佛也就是這種境界你怎麼問他,他不說,你所有苦惱的境界,他也不在乎,他能忍受,所以對他沒有威脅性的。

  「如鳥游虛空,蹤跡不可得」,說個譬喻,譬喻像這個鳥在虛空里飛,你看不見牠的蹤跡。我們若這個人走路,在泥土上走路,我們能看見他一步一步的痕跡,那麼鳥在虛空里飛,看不見牠的蹤跡。就是聖人的這個心,在這一切境界上去分別活動的時候,沒有這個貪瞋痴的痕跡,沒有,沒有這種痕跡就像這個鏡子,什麼形相和這個鏡子一對照的時候,鏡子裡面現出影像來,但是這個物體一過去了鏡子裡面沒有痕跡,沒有留存什麼影像的,說聖人的心就是這樣子

  剛才說以實智慧關系,那個事智不顛倒轉。說這個佛、菩薩這一切的聖人,他的心就是這樣清凈。但是阿羅漢、辟支佛的大悲心沒有那麼強,所以他們就是這個生命結束了,他就離開這個世界菩薩他不是,他的心對於眾生對於一切的境界都是空的,他沒有什麼留戀,但是有大悲心,他不離開這里,而在這里繼續地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的,這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