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教經典,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唐玄奘譯,知仁筆受,共一卷,是般若經類的精要之作

黃念祖:《心經》講解

uploads/content/2022/june/fe5215065372f533ceede1effffbf7c3.jpg" />

一、《心經》要義

  今天給大家講我們經常念的一本經,也是字數最少的一本經。它就是《般若波羅蜜心經》,簡稱《心經》。我們學習的題目叫做"生活中的智慧--《心經導讀》"。

  《心經》共268字。正文260字,題目8字。這268字,把佛教的要義,把宇宙人生真理講得極為透徹。《心經》是打開佛法大門的鑰匙,是我們學習佛法的綱領,也是我們觀照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心經》這268字,包括了佛教核心內容。它主要是教導我們怎樣觀照當下的精神生活境界物質生活境界,教導我們在聖凡迷悟之間怎樣處理修行者所面對的真理世界世俗世界。《心經》突出地講了一個"空"字,這一個"空"字,掃除了凡情聖解;也突出地講了一個"無"字,這一個"無"字,顯示了佛教不二法門。《心經》還有兩句話一句是"真實不虛",一句是"究竟涅槃"。這八個字,建立了人生的究竟目標

  所以說《心經》雖然字數很少,內容卻很深刻,道理很透徹。要把心經》學透徹,是我們每個學佛人天天要訓練、天天要思考、天天要體會、天天要觀照的中心內容

  可以這樣說,佛學是透徹、完整、精闢地揭示宇宙生命真相和奧秘的學問宇宙的精華是生命生命的精華是人,人的精華是般若智慧佛學核心,就是講人生的大智慧,《般若心經》就是講人生的大智慧佛法的大智慧就是告訴我們怎樣來處理內心煩惱生命深處的煩惱生活中的煩惱;就是告訴我們怎麼樣開發每個人生命深處的潛在能量。這個潛在的能量就是大智慧就是我們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我們每個人生活工作中,在處世接物中,往往有許困惑與窘迫、煩惱痛苦人生道路上往往會遇到種種坎坷,種種難以逾越的困難。這些都是生命現實生活現實。面對這些現實,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心經這本僅有268字的無上寶典,為我們提供了生活的大智慧

  《心經》開宗明義告訴我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只有時時以甚深般若進行觀照,才能見到我們身心世界五蘊皆空所顯示的真理。見到了真理,開發了智慧才能夠度一切苦厄。《心經》開宗明義的第一句,就是這本經的總綱。

  般若要用,要觀照,才有自在般若要行,行深般若,才能照見五蘊緣生無自性的空理。般若要深觀、要深行,才有真理指導下的度一切苦厄。般若智慧不是靜止的。對於每一位修行者來說,般若是在觀照中不斷深化、不斷升華的。

  五蘊不是五件事,其實是一件事。色受想行識就是我生命的當下,生命現實生活現實

  《心經開示明義的這一句話,既是此經的綱要,也是整個佛法的綱要。佛法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人生如何從迷惑中覺醒過來,度脫一切苦厄。這一句話出了修行般若的任務是什麼,實踐是什麼,所取得的效果是什麼。"觀自在菩薩"是修行般若的人;"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所修的般若行;"照見五蘊皆空"是修行般若境界、任務;"度一切苦厄"是修行般若效果

  整個佛法修行過程不外乎境、行、果。《心經》這第一句話就把學佛任務(境)、實踐(行)和效果(果)三者包括無遺。所以說這一句話就是《心經》的總綱,也是我們每一位學佛修行的總綱,也是佛法的總綱。

  大家請把《心經》打開。既然是導讀,那就是要引導大家來讀一遍。在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把《心經》的段落分一分。

二、經文的段落及大意

  題目:"般若波羅蜜心經"。

  整個經文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顯說般若,從"觀自在菩薩"至"真實不虛"。第二部分是密說般若,從"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至"菩提薩婆訶"。

  再細分可分為五分。

  第一分就是《心經》的總綱:"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第二分從"舍利子"至"無智亦無得",是講般若的妙義。我們來看這一文字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一段是講我們凡夫身心世界的基本組成要素--五蘊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是進一步地講,在真空當中,沒有五蘊之相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這是講的我們凡夫生活現實,六根對六塵(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色、聲、香、味、觸、法是六塵。也就是說,在真空當中,緣生無自性,這六根六塵都是無相的。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是講十八界。(眼界就是眼睛眼睛有它自己一定的界限,所以叫眼界。然後是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再就是色界(可視物)、聲界(聲音)、香界(氣味)、味界(食物)、觸界(引發觸覺之物)、法界意識所緣境界);然後是眼識界(視覺)、耳識界(聽覺)、鼻識界(嗅覺)、舌識界(味覺)、身識界(觸覺)、意識界(思維認知)。六根、六塵、六識合起來稱為十八界,也就是十八個部分。這十八個部分,有物質的部分,有精神的部分。屬於物質的部分有十一種,屬於精神的部分有六種多一點點。因為其中的法界,雖然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純精神的活動,但是也有屬於法塵的一部分,也就是意識中呈現出來的物象,叫做"法處所攝色"。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講十二因緣;"無苦集滅道"講四諦;"無智亦無得"講菩薩甚深智慧所取得修行的成果。智就是智慧菩提),得就是涅槃

  在真空當中,既無五蘊也沒有六根、六塵、六識這十八界。這是凡夫生活境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是講緣覺的生活境界;"無苦集滅道"是講聲聞生活境界;"無智亦無得"是講菩薩生活境界

  以上這一段,是講般若的妙義。因為在我凡夫看起來,這些都 是生活現實。但是把它提升到甚深般若境界的觀照下,凡夫生活境界也好,聲聞、緣覺、菩薩生活境界也好,實質上都是因緣所生法,其性本空。所以說,在真空當中,既無五蘊六根六塵之相也沒有十二因緣四諦菩薩的得與智之相。所謂無相,所謂空,其目的就是要我們破除凡夫執著,破除二乘的執著,破除大乘修行過程中的一切執著。一切都要以無所求心、無住的心,來面對凡夫聖者生活境界。所以以上這一段,就是講的般若的妙義。

  第三分講般若的妙行。"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是菩薩在無所得甚深般若觀照下所取得修行成果。修行成果是什麼呢?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就修行所取得的成果。菩薩在行甚深般若時,所取得究竟成果,那就是無上大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世諸佛也是依般若成就,依般若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般若為佛母就是這個道理

  因為行深般若,所以能夠得到究竟涅槃;能行甚深般若,所以能夠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第四分,以秘密般若來稱贊顯了般若。"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第五分,以秘密般若加持顯了般若。"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此經268字分這五個部分,大家把這五個部分區分好了,記牢了,我們再來念《心經》,就能夠隨文入觀。在觀照中,逐步地照見五蘊皆空,照見六根六塵皆空,照見十八界皆空,照見十二因緣四諦皆空,照見菩薩的智與得皆空。在沒有所求心、沒有執著心、沒有分別心的甚深般若指導下,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三、釋經題

  上面是總體上將《心經》的段落大意給各位提示一下,下面稍微具體地講一講。但是要在小時以內把這260字講得淺顯明白,也不容易。

  我們先講經題。經題由四部分組成。

  (一)般若

  梵語"般若"中譯為慧、智慧、凈慧。不管譯成什麼,都不能完全表達般若一詞在梵文中的含義。為了不以智慧二字局限"般若"這個名稱,所以仍然保留梵音。一般說有三種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由經教所顯示的道理,比如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而獲得的智慧文字般若

  在文字般若基礎上,隨文入觀,隨文生解,隨文起行,進行正思惟所獲的智慧為觀照般若經文中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講觀照般若。所謂觀照般若,就是把文字所顯示的般若修行生活中具體運用。

  第三是實相般若。我們觀照什麼呢?觀照諸法的實相,諸法的實相是什麼?"五蘊皆空",空的道理就是實相,實相無相。由現實而悟證的智慧為實相般若

  窺基法師玄奘法師弟子他說:實相般若就是真理,觀照般若就是真慧,文字般若就是真教。真教、真慧、真理就是三種般若。由真教產生真慧,由真慧而證得真理,是為三種般若的相互關係

  上面說到般若是佛母。一切諸佛般若生,由此而言,即是諸佛之母。《仁王護國經》說:"般若波羅蜜多是諸佛母、諸菩薩母。"又說:"般若能出生一切佛法、一切菩薩解脫法、一切國王無上法、一切有情出離法。"一切諸佛之所以成佛是由般若而產生;一切菩薩成佛,必須依般若而成就而解脫;一切世間事業好事善事利益眾生的事,都是從般若而產生;一切有情必須依止般若波羅蜜多才能出離生死苦海,到達涅槃彼岸

  (二)波羅蜜

  "波羅"者,彼岸經典作者說"彼岸有二:一是菩提,二是涅槃。"菩提覺悟、是智慧涅槃是究竟圓滿、究竟寂滅。菩提涅槃是為彼岸

  "蜜多"者,到義、離義。由行般若,離諸障染,因此到達彼岸。"波羅蜜多"合起來就是"到彼岸"。要到彼岸,就要發心菩薩行,要修到彼岸功德,首先要具備七種最勝方便。具足此七種最勝方便,才可以稱為到彼岸。這七種最勝是:

  1、住菩薩種姓。修菩薩行,行菩薩道,一定要具備菩薩種姓要有這樣的善根要有這樣的福德因緣。沒有菩薩善根,沒有福德因緣,就發不起修菩薩行、行菩薩道的大道心。

  2、依大菩提心。修菩薩行,行菩薩道,它的動力就是大菩提心

  3、悲憫有情。行菩薩道的目的,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要下化眾生必須要有對有情眾生的悲憫之心

  4、具行事業。有了發心,有菩提心,有慈悲心,僅僅發心而不付諸實踐,那種發心永遠不能成為現實,所以要具行事業。就是要行六度萬行,以這樣福慧事業莊嚴菩提心菩薩道。

  5、無相智所攝。修一切善法,修六度萬行,都要無相智作為出發點,不要起執著,不要為名聞利養而修。不能修有相法,要修無相法。所謂無相,就是要破除執著

  6、迴向菩提,將所修一切善法功德,不迴向人天小果,一定要迴向無上菩提

  7、不為二障間雜。二障煩惱障、所知障。在修萬行,修一切功德時,都不能從煩惱障、所知障出發,要破除二障,不要讓二障修行過程中,導致信心不專一,誓願不專一。

  要修"波羅蜜多"行,必須具備此七種最勝方便。

  (三)心

  心,顧名思義,這裡的心有兩個意思。就其本意而言,這268字,是般若的心臟,是般若的綱要,是般若的要領,是般若的根本。它就像人的心臟,是人身體最重要器官。心,在人生中,起到決定一切、指揮一切的作用。此經就是600卷般若經的核心內容故稱為《心經》;一切佛法都以般若為中心為根本。第二個意思,這268字就是講的凡夫的心、聖者的心、成佛的心。就是講從凡夫心如何修成聖者的心,修成佛的心。

  所謂心,如果從一般意義上講,有四種心:

  1、肉團心。肉團心是身體器官,它雖然是物質的,卻是我們精神的依託、思維的依託,所以把它叫做心。

  2、緣慮心。遇到種種因緣、種種景象、種種境界,心有所思、有所慮,叫做緣慮心。緣就是對象,慮就是主觀思維活動。主客觀一經接觸,就有思維活動。

  3、集起心。就是指八識心王阿賴耶識。集指八識種子,指因。通過第七識、第六識、前五識的作用,不斷地把所接觸的外界的一切信息,反饋到八識田中,就成為種子貯存起來。第八阿賴耶識就是以第七識為橋樑,不斷地反饋和輸出。反饋進去成為種子,輸出出來就成為現行。現行生種子(集),種子生現行(起),這樣的心我們稱為集起心。

  4、真實心就是我們的真如佛性真如佛性通過甚深般若的薰習、開發、挖掘,能夠產生無窮的妙用,所以也把它叫做心。

  (四)經

  經有五義:

  1、出生義。能出生一切義理。因為佛法的一切義理都在經典的記載中。我們要懂得佛法,與佛祖進行溝通交流,只有從經書入手。經書能夠出生無窮的妙義。

  2、湧泉義。一切經典所講的道理,其義味無窮無盡。反覆品味、反覆研究,從古到今,永遠都不過時,永遠都有新意。

  3、顯示義。經書文字內容,能夠顯示佛法的深妙之義

  4、繩墨義。經書中所講一切道理都是教我們如何除邪顯正、改惡修善,可以成為我人生一切言行實踐的標準

  5、結縵義。世間人用繩子把許多花貫穿起來成為花縵,花就不會散落。經書就好像是一根繩子,把佛教法門貫穿起來成為一個整體。這是從譬喻立名。

  梵語修多羅,譯為法本。教為理本,理為教本,教理互顯,並皆為本

  《心經這本經,從目前的資料來看,從古到今,譯成漢文的有十個譯本。這十個譯本有詳有略。最早的譯本是鳩摩羅什的,最遲的譯本是諾那活佛藏文翻譯過來。除漢譯之外,《心經》還有日文、韓文、越南文、梵文藏文英文、法文、德文、蒙文等多種語言譯本我們現在所讀的《心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翻譯家、佛學家,大師級的高僧玄奘三藏法師所譯。這是一位在國際上,從古到今享有盛名的大師級的高僧。有關《心經》的經文只能作簡單地介紹。

四、釋經義,共有五分  第一分,全經的總綱

  "觀自在菩薩"。觀者,觀察。自在者,所行無礙。沒有障礙才叫做自在自在從何而來?從觀來。觀什麼呢?觀"照五蘊皆空"。以什麼來觀照?"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所以觀自在,是能修般若之人;"波羅蜜多"是所修般若之法;"照見五蘊皆空"是在修行過程中不斷地運用般若來觀照我們的身心性命。觀的結果是什麼呢?空。空了以後怎麼樣呢?度一切苦厄。運用般若,觀照五蘊皆空,最後得到度一切苦厄的無上妙用、無上妙果、無上妙法

  每一位學佛者如果時時刻刻都能甚深般若都能觀照五蘊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人人都是自在,人人都是觀世音人人都成了上求下化的菩薩

  菩薩二字是稱謂時的簡化,全稱"菩提薩埵"。菩提者,覺悟義。薩埵者,有情義。菩薩覺悟,所以能上求佛道菩薩慈悲,所以能下化有情菩薩以上求下化為目標,所以稱為覺悟了的有情。我們能行菩薩道,就能自在就能有情。我們每一個學佛的人都不要在此大願大力面前發生退轉之心都要勇往直前地承擔起這一個上求下化的重任。要學佛,就一定要承擔這個重任。不想承擔這個重任,又說自己在學佛那是不究竟的。

  要發心菩薩道、行菩薩行,必須具足十種勝德:親近善友;供養諸佛;修集善根;自求勝法;心常柔和;遭苦能忍;慈悲淳厚;心性平等;信樂大乘;求佛智慧

  由觀照所得,而有十種自在壽命自在;心自在;財自在;業自在;身自在;勝解自在;願力自在;神力自在智慧自在;法自在。法自的意思是什麼呢?自己掌握了真理生活真理中,所以於法自在。有此法自在就能夠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這十種自在不是憑空而來都是由於修習施戒忍進禪智六度而獲得。

  觀自在菩薩與我娑婆世界眾生極為有緣。不管是信佛的人還是不信佛的人,都供奉觀世音菩薩念誦觀世音菩薩,祈求觀世音菩薩我想,我們最重要的,還是要按照觀世音菩薩法門,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度脫一切苦厄。

  大家能夠把《心經》的總綱掌握了,下面這些具體內容就容易掌握。各位按照今天所分的五分將《心經》的結構弄明白了,哪些是凡夫法,哪些是緣覺法,哪些是聲聞法、菩薩法、佛法再來念誦心經》,就會減少盲目性,增強自覺性,就能更好地運用《心經》的道理,指導我們的日常生活使我在生活中具大智慧,具大慈悲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第二分,般若的妙義

  現在講第二分般若的妙義。般若的妙義就是空義,就是講這個"空"字。我們現見世間一切萬法宛然存在,但是《心經》上說一切皆空

  我記得禪宗有一公案:一個小和尚出家出家以後就學《心經》,他在讀《心經》的時候產生了一個疑問。《心經》上說,無眼耳鼻舌身意。他把自己身體上的眼耳鼻舌身意摸一摸,都宛然存在。然後他就師父:"師父啊!我的眼耳鼻舌身意不都是好好的嗎?為什麼《心經》上說無眼耳鼻舌身意,這是什麼道理呢?"老師父見到小徒弟這樣發問,就覺得這個小徒弟將來一定會成大法器,成為人天師表,弘揚佛法利眾生。為什麼呢?他一接觸佛法就在觀照,就在思考,就在人生產生種種疑惑。所以老師父就介紹小徒弟到一位高僧那裡去學習佛法,參禪打坐讓他真正能夠明白無眼耳鼻舌身意的道理是什麼。

  我們一般人說到空,往往就有種種恐懼一切都空了,我們怎麼生活,怎麼生存?我們修學佛法,做一切善事,還有什麼結果?如果這樣地理解空,把空理解為什麼都沒有,那就不是善解空義。善解空義的人,一定會從真實不虛的角度來理解空義,從"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角度來理解空義。

  "舍利子",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舍利尊者。在佛陀十大弟子中,舍利智慧第一。宣說甚深空義的經典,只能夠對有大智慧的人來講。只有具備大智慧的人才能夠理解"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甚深空義。這裡所說的空,是絕待的空,不是空有對立的空,不是有和沒有對立的空,更不是虛空的空。這個空是超越了有無,超越了一切對立的空理,是真空真空不是一,不是二,它是一個整體,它是真理它是一切事物的實相。

  我屢屢說到佛教講空,是從緣起性空的角度來觀察一切事物的實相。一切事物都不獨立的存在,不是無緣無故的存在,都是條件地存在,都是有因有緣的存在。這是"空"的第一層意思。

  第二層意思,一切因緣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空間上相依共存,在時間相續不斷,都要以自身以外的所有事物作為條件,才能有某一件事物存在的可能性。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所以說是空。

  第三層意思,一切事物都不永恆不變的。有沒有永恆不變事物?沒有。雖然我們現前看到有情生命無情物質有一種相對的穩定性;但是,當我們電子顯微鏡來觀察,我們會發現有一事物不是瞬息萬變,沒有一事物有一秒鐘停留在原來的狀態。任何事物都是遷流不息,瞬息萬變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五蘊皆空、萬法皆空。空者,無常義,變化義。

  第四層意思,一切事物既然是相依共存,是有條件的存在,而且又是在不斷地遷流變化,那麼一切法都是沒有主宰的,一切法都是無我的。在佛教意義上,我是主宰義。什麼是主宰義呢?既然有我我就可以不要任何條件獨立存在,我就不需要依賴任何因緣而存在。現見世間沒有這樣的一件事物

  從以上這些道理觀點來看待每一件事物,色受想行識,六根、六塵、六識,都只有空,沒有實體

  在真空中,又顯示妙有。雖然一切是空,但是一切事物又宛然存在。這種存在,是以空的形式而存在,是以空的性質而存在,所以它是妙有。所謂妙有,就是在存在的當體離一切分別、離一切執著、離一切邪見。所謂邪見,就是執著是有執著是無、執著是斷、執著是常等。這些都是邪見都不中道中道的意思是非有非無、非常非斷。中道就是實相,中道就是真空中道就是妙有。

  一切色法包括內五根、外六塵,一共十一種色法。其中法塵中有一部分是心法有一部分是色法。這是色。空就是真空妙有的空。

  在真空妙有中,由於排除了一切偏見與執著,所以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和空沒有什麼不相同的地方,空與色也沒有什麼不相同之處在這裡,色與空好像還是兩個東西,只是不異而已。下面兩句則強調"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說色的當下就是空,空的當下就是色。這種道理在我們一般人聽起來,就等於是聽天書一樣。有一定社會哲學思想基礎有一定世間哲學思想基礎才能夠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種般若智慧

  五蘊當中,色法是這樣,受、想、行、識,也是這樣。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所謂亦復如是,就是說受想行識四法,也是在真空中了可得,在妙有中宛然存在。

  五蘊就是組成我身心的五個組成部分。色是物質的五根和六塵,受想行識則是我們的精神現象。色是生命物質組成部分,受想行識是生命精神組成部分。我們的生命就是色受想行識五個部分積聚在一起而組合起來的假我。這個假我,這個身心生命,它也是在時時變化。昨日的凈慧走路快一點,今日的凈慧走路要拄拐杖,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凈慧是空,說明凈慧不異空,空不異凈慧,凈慧就是空,空就是凈慧。因為它在無常規律作用下時時刻刻都在變化。昨天還有說有笑,睡了一覺,不起來了,這樣的事在我身邊發生過好幾起。大家知道,在三字禪茶苑有一位茶友佛友,叫趙海波,年輕輕的一個居士,一個會做生意的人,一個會搞設計的人,體重將近三百斤,有一吃了午飯,躺在床上就不來了,一點痛苦也沒有,但是走得太早了。這就是說,我們的生命是在遷流不息的變化。但是我們千萬不要理解錯了,以為趙海波走了,所以說沒有趙海波。不是這樣。趙海波沒有走之前就沒有趙海波,因為根本就沒有一個常一不變的趙海波。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是這樣,既存在又不存在。

  所謂存在,是指在排除了一切執著基礎上有這樣一個假我的存在;所謂不存在,是指執著的那個真實我是不存在的。只要執著有一真我,不是落入常見就是落入斷見。空義要這樣來理解。

  這樣來理解空義,空義就是非常積極的理念所說無常無我、空,正因為無常,一切事皆無常都不是固定的,所以它可以改變,可以發展。事物的改變有兩個方向。有積極的方向,有消極方向,就看人們如何把握。把握得好,在無常道理的指導下,你有無限發展的空間;把握不好,也是變,也是在發展,但那是負面方向發展,走向消極墮落,最後成了走投無路的人。那也是無常規律因緣法的規律,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可能逃避這一規律這一規律是客觀存在的,這一規律時時刻刻在起作用

  "色受想行識"的意義

  蘊以積聚為義,色以質礙為義。這個(牆)是色法,人走到這裡,牆的性質雖然是空,但是它的作用不空作用什麼呢作用就是質礙,人過不去。有質,有障礙。從這裡我們應該明白佛教所講的空,不是說這個物質掉了沒有了破壞了的空,是說這個物質本身就是空。不是色後空,是當體空。

  受以領納為義,也就是感受。六根對六塵,中間有六識,感受六塵境界是違、是順、還是不違不順。所謂違,就是不符合自己的需求;所謂順,就是符合自己的需求;所謂中,就是無所謂符不符合。受就領納內外境界的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苦受和樂受,是生活中的特殊現象,只有不苦不樂的感受才是生活當中經常有的現象

  想就是思想。有受就有想。怎麼想呢?我所接受的這個環境是苦的、樂的,或者不苦不樂的,在思想就引起分別構想。思想上有分別,在思想指導下,就會有種種的造作。

  行者,造作義。怎麼造作呢?就是採取種種的措施來對待苦受,對待樂受,對待不苦不受這就是造作。接受外在的好的境界,排除外在不好境界,容忍外在不苦不樂的境界這就是行的作用

  識者,了別義。了別的意思是說對於外在的種種境界,我們怎麼樣去分別它是違是順是中間,這都是識的作用

  各位要記住:我們在說某一件事的時候,色受想行識五蘊似乎有次第有先後,但是在真正接觸外在環境時,五蘊在一念之間,都是當下的。佛教精神活動分析得很微細,而實際上,受想行識是在一念之間完成的思維過程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就是說:受、想、行、識皆不異空,空不異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這是語言上的省略。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一切法的空相,就是說一切法的實體可得。一切諸相的不可得性體現在六個方面,叫六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就是一切諸法六相真空妙有的一切諸法,離生滅、離垢凈、離增減它是一個真理它是一個規律它是在我有情無情世界裡起支配作用的永恆而普遍的規律,所以它沒有生滅、沒有垢凈、也沒增減。是真理就沒有生滅、垢凈、增減,不是真理會有生滅、有垢凈、有增減。所以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這一段是講六根、六塵、六識。大家手上的經本,標點符號有一點問題。"度一切苦厄"後面可以劃一個大圈,表示是一段。"不增不減"這裡是一段。"乃至無意識界",分號;"乃至無老死盡",分號;"無苦集滅道",分號;"無智亦無得",句號。這樣就層次、段落清楚。

  在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諸法實相的大規律當中,一切法都受此規律的支配,既無眼耳鼻舌身意,也無色聲香味觸法,也沒有十八界。沒有一不受空性的支配,沒有一不受規律支配,沒有一法不是在苦、空、無常無我道理中顯示。

  無色五蘊,無眼等十二處,無眼界等十八界,所空的是凡夫法,凡夫生命境界凡夫的六根、六塵、六識,是在規律支配下,不會在空性以外還有六根、六塵、六識,所以用一個"無"字來表述六根、六塵、六識空的本質規定性。六根、六塵、六識的本質性就是"無"。

  "空"字與"無"字在意義上區別不大,但是在表述上"無"更徹底、"無"更究竟。這個"無",不是與有相對的無,不有有無的無,而是超越一切對立的絕對真理

  凡夫精神境界生活境界,在本質上是空也是無。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幾句話是講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是緣覺的精神境界生命境界修行過程。緣覺的修行過程,也是在真空妙有這一真理的指導下來落實。在"無"這一最高真理的規定下,十二因緣其性本空。如果說十二因緣不空,緣覺所修的法就不究竟,就不能提升,就不能夠度一切苦厄。因為還有執著

  緣覺和聲聞斷了我執還沒有斷法執,所以有不究竟的一面。只有在"無"的原則提升之下,進一步破除法執,才能夠進入到更高的修行層次

  "無苦集滅道",是講四諦法門四諦法門佛教的基本法門,是聲聞所修的法門,是聲聞精神境界生活境界

  苦就是我生命苦果;集就是招致苦果的因。苦與集屬於世間因果也就是凡夫因果。滅就是苦果永滅苦因永滅的精神境界生活境界,就是涅槃;道就是達致涅槃方法。滅為聖者世間之果,道為聖者世間之因。要滅苦果,先滅苦因;要成樂果,先修樂因。"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就能成就聲聞聖果。同樣,在真空四諦也不可得,也是無。

  "無智亦無得",是講菩薩精神境界生活境界。智就是菩提,得就是涅槃。以智慧而得涅槃,是為智與得。這裡講無智亦無得。盡管菩薩修行當中,能以智慧獲得涅槃,但是不能執著。一執著,就成了有為法、有漏法;只有不執著才是無為法、無漏法。

  第三分,般若的妙行

  "以無所得故",(此處的句號改成逗號)這一句總說凡夫聖人的所有精神境界生活境界,在真空妙有當中都是可得的。正因為不可得,所以"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心經》是講的觀自在菩薩法門。觀自在菩薩法門,就是所有修菩薩之人法門。一切修行都要在無所得真理指導下,依仗般若波羅蜜多這個能使我們到達彼岸的大智慧,才能心無掛礙。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所謂掛礙,就是這首詩中所說的閑事。這些閑事,不是說我生活中的鎖事,也不說驚天動地的大事。既不是大事,也不小事,是一切事。一切事提得起放得下,心就無掛礙;一切事提不起放不下,心就有掛礙。一切事都在著相中求,都在著相中修,心有掛礙。修學佛法不要修有相行。有相則有漏,無相則無漏。心無掛礙就是修無相行。

  "心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這個恐怖,包括死亡、天災、天魔外道等等。一切來自自然、來自社會的種種苦難都是恐怖都是生命的威脅。只有當我們心無掛礙、心無所求的時候,才真正無有恐怖,才真正生活得自在,生活得瀟灑。

  無有恐怖就能遠離一切顛倒夢想。頭下腳上是顛倒;以無為有、以有為無是顛倒;以空為有、以有為空這也是顛倒;一切不順真理不順佛法空理的觀念和行為都是顛倒。有顛倒就有夢想,只有遠離了顛倒夢想,得大自在,度一切苦厄,才能獲得究竟涅槃

  所謂涅槃就是我學佛人所希求達到的無有痛苦、無有掛礙、遠離顛倒夢想精神境界解脫境界

  涅槃梵語"摩訶涅槃那"的略稱,譯成漢語叫大滅度、大圓寂、大圓滿。涅槃含義是眾苦永滅、眾德備具,所以叫圓寂。所謂大,就是涅槃法身德;所謂滅,就是涅槃解脫德;所謂度,就是涅槃般若德。涅槃具有法身解脫般若三種德性三種能量三種本質,可見涅槃就我們學佛人所要到達的清涼地、究竟地。

  此三德並非別有,斷除了三障就有三德。迷失了就是三障,開悟了就是三德。"生死法身煩惱般若,結業即解脫。"一切事,一切修行過程,如果以禪宗的頓悟精神指導,都是下一念的事情。所以一切菩薩都要般若波羅蜜多作指導,然後得到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是從般若出生,佛的無上正等正覺是從般若產生的。梵語"阿",譯為無;"耨多羅"譯為上;"三"譯為正;"藐"譯為等、遍;"菩提"譯為覺、知。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佛的覺悟,再沒有誰能超過,所以是無上;正等,表示這種覺悟與因地所修的菩薩行正等無異;正覺,只有佛具備無上的正覺、正等的正覺菩薩不具備正覺之上,又加無上正等,表示諸佛所得,最為卓越。得此菩提,一切苦厄度盡,得到無上的自由自在

  怎麼樣才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呢?依般若波羅蜜多。只有用能到彼岸的大智慧作為指導,才能獲得無上正等正覺

  第四分,以秘密般若贊揚顯了般若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在宣示甚深般若之後,又以神咒來譬喻般若偉大崇高的能量般若智慧具有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四種功能

  大神咒,就是講般若煩惱,神妙莫測,代表聲聞所得功德大明咒,是說般若能破無明,照破無明黑暗代表緣覺觀修十二因緣所得功德。無上咒,是說般若能令萬行圓滿,使一切功能都能般若的指導下圓滿落實,代表大乘菩薩六度萬行所獲功德。無等等咒,講般若能令修行者果德圓滿、妙覺無等,代表佛的功德,稱為離謗真言

  這四句話放在心經》的最後作為總結,表示《心經的說所說"甚深般若",是觀自在菩薩以其成佛威德來開示的最勝妙的法門。這個法門,"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般若之體能除一切苦;般若之用能度一切苦厄。

  在運用般若照見五蘊皆空修行生活中,能夠解脫一切苦難,獲得一切功德。從修行者來說,修般若功德加持力,都是完全可以落實和兌現的,所以說它是真實不虛的。

  這是將顯了般若以秘咒的方式加以總結。

  第五分,以秘密般若加持顯了般若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心經》最後的這個咒語就叫般若波羅蜜多咒,是乘般若船速彼岸咒語,是總持般若妙義、顯示般若妙用成就般若妙行、證得般若妙果的秘密真言。"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般若波羅蜜多咒是般若的總持,是般若的心臟,是般若功能作用的高度概括。佛陀說法,常以密咒加持般若的妙義與妙用前文雖然都已說過,但是還有難以言說的思想秘密思想,還有具有高度加持力的密語密意,所以不得不加咒語加以攝持,藉助咒語力量加深行者修行般若信心

  前文都是顯說般若,只是到了第五分,才是密說般若。前文顯說使行者依意生慧;此處密說,使行者以持明咒而生定。定慧均等,修行才能圓滿

  此密咒中,第一個"揭諦",是聲聞的行果;第二個揭諦,是緣覺的行果;"波羅揭諦"是大乘的行果;"波羅僧揭諦",是修真言行者的行果;"菩提薩婆訶",是修以上諸乘一切修行者最終證入究竟涅槃的行果。

  咒語本來是不翻的,為了使大家能有所了解,就根據典籍記載簡略地說一下。"揭諦"是去、度之義也就是說,所謂"揭諦揭諦"就是依著般若功能,度脫生死苦海。"波羅"就是彼岸,"波羅揭諦"就是度到彼岸。"波羅僧揭諦"即是大眾都要般若行而到達彼岸。"菩提"是覺,"薩婆訶"就是快、迅速、飛躍。"菩提薩婆訶"就是以全體承擔的精神,以飛躍的形式,積極修行,積極成就眾生,疾速成就正等菩提

  今天利用兩個鍾頭的時間,給大家簡單地介紹《心經》的內容,算是一個導讀。開頭我就講,《心經》是佛教最簡要的經典,也是受持者最多的經典,翻譯最多、註解最多的一本經典希望大家都要甚深般若的指導下,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疾成無上正等正覺

心經》筆記

  黃念祖

  在解放以後,夏老師答應我,到我家中來給大家說開示。有的時候臨時來,老師來了,我們臨時能通知的是俞府、齊府,離我很近,夏老師一來,我就騎了車子到這兩家,所以他們有時能參加。

  今天我們以夏老師講的《心經》為主,這是一個內容。但是夏老師講《心經他是畫龍點睛啊,沒有把整個的《心經講完。最後,又從《心經》畫龍點睛到了凈土。所以今天要把老師這一段的開示,向大家作一個匯報。

  我的這個筆記記東西有個特點:很多是原話,我不能速記,我怎麼能夠記住原話呢?就是夏老師說好幾句話,我記一句,所以所記下的這一句是原話。但是盡管這麼記,一句一句摘下來之後,回頭你一看,很好的一篇文章!而且都是老師的精華。所以今天大家聽到這個筆記,也等於聽到夏老師自在講。因為它很多是原話,尤其是重要的地方,那絕對是原話!所以這個因緣很特殊。

  首先夏老師的是什麼?談的是佛講經的時候,佛說阿含說了十二年;因為說了華嚴大家都不懂,佛就想涅槃哪,那時梵天請轉法輪,佛就答應下來,就說阿含。

  這是老師的話,大家都把它念下來:

  "佛說阿含十二年,續說方等八年",那麼此後呢,就"說般若十二年",所以說般若時間(這全都是老師的話,別的我作一點解釋),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說般若時間很長。說阿含呢,是為小乘、小學,所以是一些基本的東西。方等就要轉換了,就是喝斥小乘,贊嘆大乘--方等的精神。最後要說到大乘就是般若。最後說到圓頓教。所以這個般若非常重要,說的時間很長。

  這個前三句是夏老師的話,底下我再把夏老師的話念一段,要分別出來,不要跟我所解釋的混在一塊兒了。

  "《心經》三百字,包括《大般若經》全部。《心經譯本在清以前,可考者有七種,常讀是玄奘大師所譯。"

  看這一段,就說《心經》只是將近三百字啊,可是包括了《大般若經》是六百卷。《華嚴》只是八十卷,八十華嚴是最多的,還有六十華嚴,還有四十華嚴,《華嚴》不過八十卷,後來加了《普賢行願品》--八十一卷。但是《般若經》是六百卷,也就是十二年所說的。那麼《心經》三百字就包括全部的《般若經》啊,這話很重要啊!所以咱們研究了《心經》,不就是研究了全部《般若經》嗎?二十二年所說的法啊!《心經》的翻譯本在清朝以前可考證的有七種,這裡頭玄奘大師所翻譯的是簡單了,所有原來的譯本我都見過有很多都是跟普通經典一樣,從"如是我聞"開始,如是我聞,佛怎麼樣,一個法會,多少多少人,誰誰誰怎麼樣,然後觀世音菩薩,然後舍利佛問話,這才引出觀音舍利子講,那這一段就是中間。最後也還有,大家都是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作禮而去。所以這經頭經尾還是有的。這是玄奘大師譯本。鳩摩羅什大師也是如此,只翻譯發當中一段。現在一般大家所念的,都喜歡鳩摩羅什的。但《心經》念的是玄奘大師的。全經是省譯了。這是剛才夏老師這一段。我們稍微把它解釋一下。

底下我們再念一段文:

  "玄奘大師取經時,從玉門關出,有三百餘人,歸時僅一二人玄奘出玉門後,困難重重,無法前進,有老人授此經,乃克服困難,到達印度。"

  這說明玄奘大師得這個譯本因緣。出國的時候幾百人,這個都是一路上都活不成了,都過去了,是困難困難極了。出了玉門關以後,在困難中遇見一個老人,得了這個經啊!後來有的書上記載,玄奘大師又找這個地方,再找這個廟,再找這個老人,找不著這個地方,連這個廟都沒有了。所以這個經的來源就很殊勝。所以玄奘--這個是(夏)老師的話:"玄奘能夠克服困難,能夠自個兒還回來,而其它人死了這麼多,就是因為得力於這個經啊!

  底下是夏老師的原文:'玄奘大師所譯最完善,文字少而攝義多。'所以這也就是大家都念的原因。底下夏老師的話:'今日講述斯經,當前之法會實甚稀有啊。'就贊嘆當時在我家裡頭,那時候老師這樣一個聚會實在是稀有啊。

  底下就講經題了,'般若波羅蜜心經,經題這幾個字,可包括一大藏教,若能明得,即明得大教。'這幾句話很重要。這個經題,'般若波羅蜜心經'這是個字啊?沒幾個字啊,這個經題這幾個字,就包括一大藏教,還不是僅僅只包括六百卷《般若經》啊,整個釋迦牟尼佛的一代時教全包括進去了。若能明得,你能明得這個經題,你就明得整個的大教啊!所以這種的話,不是透脫的人不出來的,不是通宗的人不出來的。你從文字上去搞,你最後登峰造極就當個佛學家啊。所以這個是極殊勝的話(法)啊。所以底下夏老師著重講了經題,經文沒怎麼講,這也是很大的特點啦。

  所以這個特點就使我想起,當年梁武帝時大家要請志公,志公和尚他是神通有嘛,大神通、神變啦,不可思議啊,這梁武帝就是因為他的神變,說他是妖人,把他圈到監獄裡頭去了,他從監獄照樣出來,還是到處去做功德,所以梁武帝你圈子他也沒用啊,所以後來很尊敬他,後來請志公講《心經》,志公說:'我不能講,你們國內有個人能講。'說:'誰?''傅大士能講。'傅大士居士。把傅大士來了,傅大士升座,拿了一個尺,一揮,下座了。志公說:'大士講經盡。'大士講經講完了。所以這個就是說,在梁武帝遇見達摩之前,就遇見傅大士他都吃不消,梁武帝自個兒講經講得天雨花呀,但是對於那些大德他還是吃不消啊。大家要知道。

  所以夏老師也不是那麼樣一句一字,象現在的教師講國文似的那樣來講呀。不過我把它畫蛇添足,我把它補上了。也就是講了,般若是體,叫般若波羅蜜經,般若本體啊。這個本體它就要有作用啊。咱們先念原文啊,不然就搞亂了,"般若是體,波羅蜜是用,若非波羅蜜,則般若何用?"般若波羅蜜心經般若是體,體它一定要起用,要有作用波羅蜜就是用。"波羅蜜"咱們要把它翻譯出來,是"彼岸到"-這外國文法跟咱們中國文法常常是顛倒的,咱們說"到彼岸",他是"彼岸到",這叫"波羅蜜"。如果你這個般若你不能夠"波羅蜜",你就是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從此岸渡過煩惱到達彼岸,那這個般若有什麼用啊?(就如上頭的話一樣)。底下夏老師有解釋:"般若有三。"有三種啊。"一是文字般若,二是觀照般若三是實相般若。"所以有三般若這是非常重要的。波羅蜜就有個字,其實這六個是萬行中歸納為六個,其實是無量的行,殊勝修行。這六個波羅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底下再讀原文:"般若譯為甚妙智慧,人人本有,不從外來,名為自性真如菩提、圓覺、方便均可。乘般若才能渡過生死海。"這一段就說了三個般若、六個波羅蜜。有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這頭個字般若波羅蜜心經波羅蜜就有六種了,到彼岸了,從布施啊,你要把東西給別人哪,持戒啊,是要遵守戒律啊,精進啊,忍辱啊,禪定啊,加上般若啊,這是六度啊。般若是什麼意思呢?過去就是說,這意思太多了,咱們中國語言哪,你有能夠很好地表達它,就不翻譯,所以般若沒有翻譯。就是音,當時這個音人家讀"班弱"就不對了-般若(bo rou),比方說這些寺廟稱為藍若(lan ruo)也是這個字古時候是讀作般若(bo rou)般若要譯可以譯為"甚妙的智慧"。我們譯為智慧,往往就把它與我們自己所體會的智慧混淆起來了,等同起來了那是大錯。還有的把它與世智辯聰等同起來了那就是錯得不知哪兒去了。世智辯聰對於學佛說起來,不是好事,是壞事是非常壞的事,一個具有世智辯聰的人和一個精神病學佛困難是同等的,所以稱為八難哪,你看看,這個聾子瞎子、啞巴、精神病,加上世智辯聰,這都是屬於八難哪,聾子講法他聽不見;啞巴,他不會提問題;他不說話瞎子,看經看不見;精神病神經錯亂。那跟世智辯聰困難是一樣的。所以般若全不是這回事。勉強可翻為甚妙智慧,很殊勝、很微妙智慧這是般若。這個般若是什麼?底下就重要了,是人人本來有的。大家以為,我博學多聞,我就有般若你就恰恰是完全錯了。是你本來有的,不是從外面得來的,不是從外面進來的,所以禪宗說,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哪,什麼是門呢?眼睛、耳朵這些是門哪,從這裡進來的,不是你家裡的寶貝啊,你本來有啊。這個話就是般若,告訴你是本有的,這是任何其它宗教學術里頭所沒有這樣的內容啦。這個般若,也有個名字,名為自性,名為真如,名為菩提,名為圓覺、方便都可以。你要坐上般若的船,你才能渡過生死這個海洋。生死大海啊,你怎麼樣才能渡過大海你要有這個殊勝般若啊,坐上這般若的船,才能渡過這個海到達彼岸哪,波羅蜜的意思就是剛才說的到彼岸

  再把夏老師的原話說一說:"波羅蜜是到彼岸。此岸是生死彼岸涅槃,中流是煩惱。"打個譬喻,這一岸是什麼?這一岸就是生死輪回啊,一口氣不來下輩子變什麼你不知道,你輪回永遠不休。六道中,人已經大家都覺得酸甜苦辣不是滋味了,人還是善道。你變成畜生,最常見的是豬嘛,豬不但它自己被殺,而且它的子子孫孫註定都是要殺頭的,而且肉要吃光的,此人就苦了。畜生底下還有餓鬼啊,沒有鬼是不餓的,一吃東西東西就變成火,為什麼要放焰口,焰口這兩個字怎麼來的,就是口裡頭冒火,就稱為焰口啊,所以修這個法是密法啊,就是解除它這個火,讓它東西吃下去,所以人死了要放焰口,就是這個功用啊。那麼鬼底下還有地獄啊。這是生死之苦,輪轉不休,這是此岸。彼岸就是涅槃啊,涅槃就是寂滅、圓寂,圓寂-德無不備,所有的一切德沒有不具備的,所以叫做圓,寂,障沒有不除的,所以叫做寂,一切障礙都沒有了,那是彼岸清凈啊,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所以涅槃彼岸眾生就是煩惱

  底下又是老師的原文了:"般若的反面是無明愚痴般若既是本有,為什麼當前是無明?"這問問得很好。它成為語言,它有個對立面了嘛。跟般若相反的就是無明,就是愚痴嘛,無明就是生死之本啦,那麼般若既然是本有的,為什麼現在你是無明呢?這是由於,夏老師原話:"背覺合塵即無明,轉誤識成智即般若。"很精煉。你背著了覺悟你去跟這個塵,塵是什麼呢?不是塵土的意思,這是佛教名詞,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塵,所以稱為六塵,一切所看到的顏色,一切所聽到的音聲,嘗的滋味身上的這種感觸,鼻子所聞的香臭等等的,以至於思想所能分別的種種是非,都叫做塵,你背覺去合塵,本有般若你就違背了,你就是追逐於美色、美聲、美味啊,它向去追求、愛戀啊,所以叫背覺合塵嘛,跟塵去相合,跟覺相背,這就無明。你本來是般若,那為什麼現在……那是為你背覺合塵哪,處處在背覺合塵嘛,是不是?怎麼能恢複本來呢?已經這樣了,你現在怎麼能恢復呢?轉識成智,咱們是八識啊,眼、耳、鼻、舌、身、意這是前六識,第七識是末那識,第八識是阿賴耶識,把這八識轉成四種智慧,就是般若。所以你要般若,你才能使八識得到轉變哪,這個轉變就是般若

  底下又是老師的話:"能參加今日道場,皆多生因緣哪,菩提善根)、福德因緣缺一,皆不能參加,此道場真是百千劫難者也。"所以這句話,也適用於今天咱們這個聚會。能參加這個道場都是多生的因緣哪。就是,恐怕有人是來幫個忙,做一點工作,並不是佛教徒,那麼耳朵里頭能聽進一句半句這都不是簡單的事。善根福德因緣缺一都參加不了,這些事,它就是有障礙,接他這個車,差點就成障礙。所以要知道,就是這個事難辦,別的事都好辦。所以你要成立一個道場,弘揚一些佛法呀,做這些事,最難最難了,缺一你都參加不了,它不定什麼時候障礙,自個兒或者什麼,所以這個真是百劫、千劫、萬劫難遇。劫是個時間單位代表時間,一劫的時間有多長呢?這個數字不好說了,數你說不清啊,你也不完哪,你要說萬說億,你要說多少億啊,你說不完啊,只能打個比方:四十里見方的一個長石頭,開人穿著極輕的輕紗,五百年下來一次,用紗在石頭上學么輕輕的一抹,多時把這個石頭抹光了,這叫做一劫。所以就是說你三途一報五千劫,你聽這話就這麼馬馬虎虎,你不知道你入三途之後,你一受這個報,你要出來這個報,你得多少?你得經過五千劫啊,劫是多長的時間啊,不能夠掉以輕心哪。所以這是百千劫難遇。大家能夠難?遇的能?,就必須要把握這個機會,在今生解決問題。所以今天能遇到這個,過去多生多劫你都修了,修了半天你今生還只是這個樣,你再這麼轉下去,轉到哪天才能轉出來啊?所以就下定決心,這一解決問題啊。

  底下就講到經文了,就是說:"觀自在就是觀世音,一位菩薩兩個名號。"佛菩薩有無量的名號,觀自在就符合《楞嚴》里頭耳根的那個法門它就是觀自在,反聞聞自性。《法華》尋聲救苦,就是觀世音哪,是不是?哪兒有一聲,一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到,就救你。所以觀就是慈觀、悲觀智慧觀哪,聲音就是幻音、妙音、海潮音啊-經上的話。夏老師觀音贊》很好希望大家能體會,經里頭有《觀音贊》。所以我們對於觀音哪,要進一步了解。

  底下又是原文:"最要注意者是般若,如何下手?實相是體,文字是相,觀照是用,由文字而觀照,而實相。"那麼我解釋了,既然是這麼重要啊,那麼我們就要問怎麼下手,下手呢,不是說了三個般若嗎?實相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就是這個實相般若本體啊,觀照般若作用啊,文字般若是所顯現的相,文字不就是相嗎?大家可以看到這文字啊。所以就從什麼呢?從文字般若下手啊,所以離開文字般若是不行啊,從文字上下手,從文字而觀照,就是說文字里頭意思我們來觀照啊。這觀照也有利根,也有鈍根啊。就一般的根器來說,告訴你這個求,起碼來說吧,色即是空,這句話就可以常觀照嘛。你愛戀的世間的這些個好東西,那不都是色嗎?聽說哪兒傢具展銷,想我趕緊換身傢具去,西裝展銷…是吧,那都是色啊!你想色就是空啊,你好一點與壞一點有什麼關係嘛,你這不就是好一點嘛。所以下手還是很容易的,一步一步的從文字而觀照啊,最後都只剩下…你要都能五蘊皆空,那不就慢慢的就可以證入到實相了嗎?就是這樣。

  底下又是老師的話:"六度能到彼岸,但均不能離般若。"菩薩六度六度每一度都可以到彼岸,但是每一度要離開了般若就不能到彼岸,所以前五度如盲啊,前五度跟瞎子一樣。所以現在一些人禪定很多人得了很好作用你看我這來了一個人,他這個禪定的…

  "多少困難、失敗、流淚,不能進門。六祖是一超便入門這是一個特殊…"先說到這兒。你是經過多少困難,流多少眼淚,多少挫折,你才能真進門哪。例外的是六祖啊,一超直入。

  第二,夏老師說:"行者第一步以觀自在入手,觀自己念頭在不在,有哪些毛病習氣。最要緊是破我執,根本問題是改造自己,成就自己。不能護疼,哪兒疼,哪兒下針。"這很好,第一步是觀自個兒的念頭,在不在?所謂善護己念。我們受比丘戒你有了行動才是破戒;你要受了菩薩戒思想動了就是破戒啊!現在大家隨隨便便就受戒,不把這些重要事情給大家講清楚,那他就時時都在破戒之中了。不是做了壞事才是破戒,你思想一動就是破戒啊。看見一個美色,看見一個裸體女人,心裡一動,就破了色戒了,破了淫戒了。所以要觀自外兒,在念頭用功,善護己念哪。要知道自個兒有哪些毛病習氣啊,自個兒要有自知之明啊,這就是說,最要緊的就是破除我執,我們一切毛病最主要的是我執,最大的毛病是一個有我呀,這個我字可確實不容易去掉啊。根本問題是改造自己,所以一個人說不想改,就沒有成就,改造自己就是成就自己。所以我跟我大舍妹說:"你一貫正確。"就說你一貫沒有進步嘛。老以為你那個是正確的,你就沒有改造嘛,沒有改造所以你老是說:"我一都是正確的",你沒有改造,沒有改造就不會在成就。不能護疼,他那個疼的地方就是毛病所在。最近來了一個美國的,在美國台灣都是個頭頭,一個女的,講《楞嚴經》,講《維摩詰經》,講《六祖壇經》,到中國這兒天,那麼還請她講,她通過了政協,通過教務處的黨員,跑來跟我聯繫,說她要來我說讓她來吧。談了兩次,頭一次就談她怎麼樣怎麼樣,第二次她再來提問題的時候,我一追問,她就錯了嘛,在最根本地方錯了。她跟那個沈家楨是一塊兒的,我連沈家楨也一塊兒批評了。她就是,這一點,我給她指出來了,她把那個"入流亡所"的入流解釋為入聲音之流,我說:"錯了。入聞性之流。"她跟我抬杠,後來她說:"那個註解都是這麼說。""跟我這麼說話!""我就不對了嗎?"我說:"跟那註解一樣,單獨是你一個人這麼說。"她就是不知道,她那個是護疼,那些註解不能拿來改正自己啊,那隻是護疼啊。你得捨得疼啊,下針哪,哪兒疼,哪兒下針哪。這個過程就是你一發現毛病就護著它,讓它在那兒存在啊。所以這一段是真實般若,所以夏老師說,"查過去習毋自欺"啊,就指這一些。

  底下又是老師的話:"渡煩惱,必須般若,觀自在在一切時中有無把握。菩薩煉心,如礦師煉礦,礦石成金後,不復成為礦。"都說我們現在怎麼樣哪,我們要常常看自己在一切時中有沒有把握。菩薩煉心,就象冶金師煉礦一樣,把鐵礦煉成了鐵,把金礦煉成了金子,煉成了就是煉成了,它不會再成為礦石

  底下又是老師的原話:"菩薩譯名菩提薩埵。"翻譯過來就是覺有情。夏老師說:"不能觀自己,不能自覺,則不能覺他,則不名菩薩。"我這些年所主張的跟夏老師的這個開示是一致的。現在很多人都是想,找這個人講,想去弘揚,辦這個辦那個。你看老師的話,就很清楚了,你不能觀自己,不能自覺你不能覺他啊。再說美國有個人急於什麼什麼,我說你不能度生你不能著急啊,你想給人帶路,你這手電筒里沒電,你還給人照路,那還不是彼此都一摸瞎嗎?你那手電筒得有電啊,你得有光明啊,把路照清楚啊,不然就是一盲引眾盲啊。現在一盲引眾盲的事情很多啊,都喜歡給人說,以為在說法,其實在謗法。夏老師的原話在這兒,大家記下來啊,"不能觀自在,不能自覺,則不能覺他,則不名菩薩。"你不能覺他。所以我們為覺他而自覺,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在我的谷響集頭一篇就是這個,我們的發心就是要利益別人,最大的利益就是讓別人覺悟,要叫別人覺悟,你自個兒得先覺悟,而且覺悟是最大的利益,你自個兒覺悟嘛,你也得到利益,但是你這個問題是為什麼,為利他覺他而出發的所以這個不同於小乘小乘就是自利自覺就完了。這是為利他覺他,你不這樣,你不能覺他。大夫醫術不精,就要給人開方,你庸醫殺人哪。或者你不殺人吃完了他有後遺症,這個病好了那個病來了

  底下又是老師的話:"深般若的深字要注意眾生淺思,不深他不入門。不圓發三心他不佛教徒。"我解釋一下,所以佛教徒不好當,就這有個要求嘛,你得圓發三心,哪才是佛教徒你不圓發三心你不能算入門哪,你不佛教徒啊。你組織上入黨,思想上不入黨啊。你組織上參加佛教了,思想上不是啊。圓發三心三心者,直心,深心,大悲心哪。

  底下又是老師的話;"三心者,一是直心,直中也有方便,不得其直也造業,無般若也不行;二是深心,不能停在表面,深心也離不開般若三是大悲心,無般若也不解決問題。"就解釋,要圓發三心是哪?第一是直心,直起直用,(正念證入法義)。夏老師說,直中也得有方便,你就直起直用,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沒有拐彎,你這裡頭有時也搞出錯誤等等的,有障礙;深心就不停在表面,要深入,都是簡單的解釋,這也不能離開般若,沒有般若你鑽不下去;大悲心,要普度一切,沒有般若也不解決問題,這個就沒有很多詳細的解釋。圓發三心哪,圓發三心就是發菩提心哪,這個發菩提心我們還是應當很好地注意,《無量壽經》里頭,往生的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