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教經典,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唐玄奘譯,知仁筆受,共一卷,是般若經類的精要之作

《心經》略說【心聲錄(黃念祖老居士)】

一九八七年於美國維州蓮華精舍錄音為基礎

一、心經兩種形式

在我國廣泛流傳家喻戶曉的《心經》,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師譯本。它的格式不同於其它經典,它前面沒有「如是我聞」這一段證信的序分,結尾也沒有大家歡喜,信受奉行,作禮而去之類的流通分。秦代羅什大師所譯也與此相同,但其它多種古譯(到清季共有七種)以及在西藏藏文心經》,則仍和其它經典一樣,包括了首尾這兩部份,玄奘、羅什兩大師譯本的不同,乃由於他們的簡化,《心經》正宗分(即常見的心經)只二百多字,首尾兩部份所佔的百分比數過大,為了重點突出,故刪除未譯。

現在把玄奘大師沒有譯出的部份,簡單介紹於下:

甲、序分(證明分)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梵在王舍城靈鷲山與大比丘眾及大菩薩眾俱。爾時婆伽梵入深明法門三昧。是時復有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觀照般若波羅蜜多深妙之行,照見五蘊自性空。爾時壽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白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佛的聚會在王舍城靈鷲山,很多大比丘菩薩都在左右,佛入了深明法門三昧。這時觀自在菩薩也正在觀照般若波羅蜜甚深微妙之行,這時就照見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皆是空幻。這時舍利子(即舍利弗)依仗佛的加持,乘此威力敬問觀自在菩薩說:善男子,若欲修般若波羅蜜多深妙行者,作何修習?舍利弗代我們大眾而問,所問非常切要。我們如果現在想修般若波羅蜜多深妙行的人應該怎樣修習呢?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壽命具足舍利子言。(這裡就肯定了,是觀自在菩薩答覆舍利子的話。近代中日的著者,有人根據「大般若經學觀品」中,世尊所說有與本經幾乎全同的文句,就主張《心經》也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心經》的首尾乃是後人所增添。此說不敢苟同,佛說與《心經》一致,正表佛佛道同,且古譯中有首尾居絕對多數,西藏經本亦有首尾,焉可都看成妄作。且古德對經文極為尊重,妄以己意編造經文,實為戒律所不許也。且流通分中復有世尊贊嘆印證觀音所說之文,殊不應全看成是偽造。)

乙、流通分(結尾):

觀世音菩薩說咒之後對舍利子說:「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行深妙般若波羅蜜多。」於是「婆伽梵」(就是世尊,就是佛)釋迦牟尼佛從三昧起,出定後就告聖觀自在菩薩說:「善哉!善哉!」兩個善哉重復說,表明世尊非常贊嘆。佛又說:「善男子如是如是。」(善男子,就是這樣,就是這樣。)來證明觀世音菩薩所說的話,就是這樣,就是這樣。這是世尊由衷的無以復加的證明與贊嘆。我國唐代禪宗祖師證明人的開悟時說,「如是如是,汝如是,余亦如是。」這就是以心印心。「如汝所說(就像所說的),深妙般若波羅蜜多應如是行,一切如來亦皆隨喜。」佛證明了,深妙般若波羅蜜就應該這樣做。一切如來歡喜贊嘆,都跟你一樣做。釋迦牟尼佛說話後,「壽命具足舍利子、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及諸眷屬、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一切世間皆大歡喜、宣贊佛旨。」最後舍利子、觀世音菩薩他們的眷屬(道友弟子)、天、人和會中的天龍八部、阿修羅等,和一切世間的修學道眾,都產生了前所未有且無法形容的安樂歡喜,此等安樂歡喜,超越一切世間所有的安樂歡喜,所以叫作大歡喜。向佛禮拜辭去。大眾感受佛恩,感恩便要報恩,於是便宣揚贊嘆本人所親聞的般若妙法。把從佛所聽到的,向具有根器的人傳播,這才是真的恭敬

二、玄奘師承受本經的殊勝因緣

我們念誦這部經,是玄奘大師蒙一位神僧親授的本子。經過是這樣的:他和唐太宗李世民很相知,李世民很敬重他,他感到有些經典翻譯不夠好,他想再去印度找原本對證一下,但是李世民覺得大師是國寶,不願他冒這么大的風險,所以不肯放他出國。用現在的話,他就偷越國境,私自出國的。出發時約有三百多人隨從,但因他又沒有得到國家的批准,所以困難重重,回國時跟著的人幾乎死光了。可見是十分困難的。途中走到一個地方,他正趕路,突然聽到有人呼叫的聲音,他找到一個廟,看到一個人生病了,長了一身癩,正在呻吟,他就給他醫治。本來他要趕路去取經,但有人要死,不救不符合本心,就把自己取經的事暫時擱下,照顧這病人。這個病是傳染的,他也不管,一直照顧他,他把這個病人照顧好了,病人感謝他,就送他一本梵文的《心經》。玄奘大師就一路念這個經。念經免難有很具體的實況。一次走到一個河邊上看到很熱鬧,正是外道婆羅門舉行祭祀的時候。婆羅門有九十五種外道,有很高的,也有很低的,有很原始的,甚至是很野蠻的。這種外道就是野蠻的,他們相信河神,並且每年拿一個活人扔到河裡,就象中國的河伯娶婦一樣,都是極端迷信。這時玄奘大師碰到他們,正是他們舉行祭祀,而且已經指定了一個人,要把這個人扔到河裡去。這個人有家眷,他要與家裡人死別,自己也哭,家裡人也哭。正在這極度悲傷的時候,突然看見一個外國人(玄奘大師)來了,就決定把這個外國人送到河裡祭祀家屬都很高興,把玄奘大師繩子捆起來,要把他往河裡丟。他這個時候看到大眾無理可喻,也就無話可說了。只是有個要求說:「我們出家人都要修行,要念經的,你們送我祭神,我也沒辦法,你們讓我念念經好不好?我死之前想念念經。」大眾說:「好吧!你念吧!」他拿起心經》就念。念到三遍時,天地變色,飛沙走石,這些人害怕了,忙說,這樣的人我們不能得罪,趕快把他放了,並且給他磕頭。於是玄奘大師非常感謝給經的和尚,等他取經回來,循原路去找,不但這個和尚沒有了,就是當初那個廟也找不到了。於是就感覺當初所遇不是世間凡人,這是心經》到玄奘大師手裡的經過。玄奘大師的是這部經,我們念的也就這部經。玄奘大師得到神僧傳授本經,一路消災免難,證明《心經威力無窮,般若妙力不可思議,更重要的是顯示了經中般若妙義無上尊貴不可思議

以下步入正文,我還不是正式講經,只是宣說一下我對心經》的點滴體會。

三、經 題

【(摩訶)波若波羅蜜心經

常念《心經》的經題是《般若波羅蜜心經》。括弧中的「摩訶」,見余譯,「摩訶」就是大、多、殊勝三方面。意義很多,往往就不翻了。「大」不是大小的大,就是說這個道理是極其究竟,徹底,離開我們世俗的相對的這些概念。這是一個絕對的大,不是對比。這個火爐和房子比,說房子大,房子和樓比,它又小了。世間上哪有什麼大小,小的就是大的,大的又是小的,都是相對的,這個大不是比較的,是絕對的,「多」、「勝」也都是這樣。

般若」也是梵文,我們可以把摩訶般若翻成大智慧,這都很勉強。因為翻成我們的話表示不足,翻成智慧很容易和漢文的智慧這個名詞相混。我們常說的智慧,再說就是聰明,再一混變成伶俐。世上這種聰明伶俐成了智慧了?恰恰相反,世智辯聰是我們學佛的八種障難之一,跟聾子瞎子神經病是一樣的,成為學佛的障難呀!這樣混淆就失掉了原文的意思。經中的智慧,是一種怎麼能夠了悟實相,契入證入實相的智慧。實相是什麼,我能夠悟;我不但能悟,而且能夠證。也可以這樣說,實相就是佛的知見。所以《法華經》說,十方的如來,「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只是為了一件大事,一個大的因緣,所以出現於世。什麼事?就是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就是要向眾生開顯佛的知見,宣示佛的知見眾生聽到這些開示,就能開悟明了佛的知見,入佛知見就契入,證入。眾生本來是凡夫知見,所以大事因緣什麼呢?告訴我們什麼是佛的知見,我們就從我們的知見逐漸的:有的快,有的慢,快就是頓法,慢就是漸法,把我們原來的知見捨棄了,換成了佛的知見般若什麼呢?就是這樣的智慧,你能夠明了,了解,悟到佛的知見是什麼,然後就做到、證實到佛的知見。說句很粗俗的話,佛的思想(當然佛不是想,這是打比方的話),成了你的思想了。不是一個勉強的,這個事情就像要追隨一個領袖,要把領袖的思想變成自己的思想,那你就自然地、忠實地接受領袖的領導。現在要比這個例子更深一步,是知和見。佛之所知,佛之所見,把佛的知見成了我們自身的知見。而佛知見是我們本有的,只是我們現在是迷惑了,所以成為眾生知見般若就是這樣一種智慧,不是一般的聰明你能拿諾貝爾獎金,你能寫出多少好文學作品,都不般若

般若一體而有三義:(一)實相般若,(二)觀照般若,(三)文字般若

(一)實相般若是觀照與文字本體,實相不是有相,不是無相,不是非有相,不是非無相,不是也有無相,永離一切幻妄的相。可是體性不空,遍為諸法作相,具足過恆沙等等性德的妙用六度萬行都是本性所具所起。(二)觀照般若如實相之本體而起照用,照時仍是寂然不動。(三)文字般若如實顯示本體與觀照。以上三者即一,實相是觀照與文字的體,觀照是照實相照文字,文字是表達實相及觀照。學人文字般若入手,而起照用,一旦契悟,入於實相。實相是體,文字是相,觀照是用。

波羅蜜多」是梵文。可以譯為「彼岸到」和「度」(即六度之度)。生死岸中很苦,這一生變人道,不信的人來生人身不容易。你要儒家,仁、義、禮、智、信這五種具足;或在佛道里要守五戒,若不達到這個水平,人身保不住。信佛的人很少。有仁、有義、有禮、有智、有信,這也是稀有的人。既然稀有,就是說來生能變人的人稀有,所以很苦。變畜生,落湯的螃蟹,在鍋里活活地蒸死。雞、豬、羊等等動物,都得被殺。並且子子孫孫註定了都是被人吃的。誰願意自己的孩子被人吃,但豬等就註定了。變成鬼就更苦了,鬼比動物還苦,喉小腹大,不能飲食重罪的鬼判入地獄,鬼在地獄中是極苦的,一日之中生死千萬次。六道中比人好點是修羅阿修羅聰明,很能幹,很有神通。但是他心不純,不善,他嫉妒。另一類是皈依正法護法、是好的。還有一類嫉妒釋迦牟尼佛,總想破壞,怕人皈依釋迦牟尼佛減少了自己的群眾。這類阿修羅嫉妒障礙破壞佛法,死後地獄六道中最高是天界,外道想升天,但升天還是在六道里頭。外道以升天做為解脫,佛教以升天看成墮落。因為本來是佛,你現在跑到天界去了,沒出六道,早晚一天要轉入三惡道,很可悲。不能以眼前的幸福認為問題都解決了,未出六道早晚還會變豬、變狗、入地獄,所以在六道中同處於墮落,這是此岸。(是指生死六道輪回這一邊)。諸佛大智慧,勇猛修行,覺悟正道,永離苦趣,證入涅槃,這是彼岸一切都滅了,寂滅就得真實的樂。所以佛菩薩是常樂我凈,所以涅槃彼岸。中流就是煩惱流。為什麼我們度不過去?煩惱無盡就度不過去,能越過這些煩惱就到彼岸了。到了彼岸,就是從生死這一岸到本自無生也就無滅、常樂我凈、寂滅為樂圓滿無礙的境界,稱為彼岸。「波羅蜜多」原來直譯為「彼岸到」,現翻成「到彼岸」。所以,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就是大智慧到彼岸

「心」,經題中「心」字的涵義有兩個:一個是中心,心要與核心的意思。佛說般若十二年,佛說法一共四十九年,幾乎用了一半的時間,足見般若的重要。經中說:「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如盲,般若為導(又雲般若為目)。」般若經很多,《大般若經》六百卷,而這個經最短只有二百多字,如同般若中的心,心是中心的意思,核心和心要的意思。例如一個人最重要的是心。大乘佛法是全部佛教核心,般若大乘佛法核心,而《心經》是般若經典核心,所以稱為《心經》。二者,心是指明當人的本心,人人都有一個真心,但我們現在本有的真心被妄心所遮蓋。現在這個是個妄我,不是真的我。我們現在不實,我們在上當受騙。我們的真心,釋迦牟尼佛在成佛的那一剎那就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任何一個眾生,不但在座的你我,任何一位,就如飛的蒼蠅,小小的螞蟻,以至於作為地獄中的鬼,都有和佛一樣的智慧,和佛一樣的德相。這是我們的本心,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的那個心,就是我們的本心,是我們妙明真心這一點是我們學佛的最要緊的信念基礎。要相信自己的心。這是釋迦牟尼佛成佛時說的第一句話,對於這一句話不相信,雖能信佛說其他的話,你就信到根本上,而是信到一些枝葉問題上。要相信這個心。佛接著說:「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我們有這個心,為什麼你沒有佛那麼大的功德神通妙用?就因有妄想、有執著,自己把自己束縛住了,所以就不證得。所以我們的一切經典,一方面顯明這個真心,叫你恢復你的本心;一方面是幫助你掃除這些妄見,去掉這一切妄,你本有的真就自然顯現,所以跟道教不一樣。道教叫九轉丹成,煉丹,修嬰兒,一次又一次的屍解,要修出一個什麼,證出一個什麼來。佛教是說,我們本來就是,眾生只是錯了,只是睡著了,正在做夢,種種顛倒。你把夢醒了,叫醒你,一醒就完事了。「如夢幻泡影」,在夢中老虎吃了,何須找人幫助打老虎,只要拍醒你就沒事了。本來沒有老虎嘛!就是這么個事。所以我們要明白,我們都有本心,我們的修行方法也就是如此,不是真的老虎趕走,趕走老虎幹什麼?老虎虛妄的,你夢里才有老虎呢,你醒了之後明白了,原來是個夢。所以這是般若之心,所指是我們的真心

這個「心」字在《金剛經》中是「應無所而生其心」,「應如是生清凈心」,「應生無所住心」。在《觀經》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以上兩經中的「心」字,即是本經經題中的「心」字。蕅益大師在《心經釋要》中說:「此直指吾人現前一念介爾之心,即是般若也」。既然我們當前一念介爾之心就是三般若,足見一切般若經典一大藏教無非顯明當人各各的自心。而《心經》正是一大藏教的核心,所以直截了當稱為《心經》。大師又說:「實相般若……達此現前一念即實相。」「觀照般若……照此現前一念即實相。」「文字般若……顯此現前一念即實相。」「是故此心即三般若,三般若是一心。此理常然,不可改變,故名為經。」大師開示妙絕倫。《華嚴經》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當人本心與佛無別,若能了達現前之念即是實相,亦即了達當人之心即是佛心,心佛兩者毫無差別,若能了達即是實相般若。若能觀照現前一念,雖是水上生波,但全波無不是水,凡有動念何非實相。這即是觀照般若文字般若只是顯示本體與照用,顯明當前一念即實相。

「經」。「經」是通名,「般若波羅蜜多」是本經獨有之名,稱為別名。經的涵義是貫攝常法。貫通古今(貫),廣攝一切(攝),此理常然(常),永為法則(法)。可見經題概括很深的意思。古雲:「智者見經題,便知全部意。」有智慧的人看見經題,這個經的全部意思也就知道了

四、經 文

【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這是大士兩個名號。《普門品》是觀世音菩薩,正好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昨天來了一位核電站的朋友,他母親信佛虔誠,常念觀音。他開飛機突然發生障礙,在很危險的時候就聽見有人告訴他,你應該如何操作,他完全照著做,結果平安降落。所以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庇護我們一切苦難中的眾生這人媽媽觀世音菩薩得到觀世音大士的加被。大家只要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哪怕平時念佛的人,在急難之中,臨時抱佛腳都有用。你只要肯念,就會有明顯的感應。我們這蓮華精舍有一同學,他是學生,從美國回國不久,結婚了。一次坐飛機,覺得今天飛機很不平穩,等一會兒就看見駕駛員從駕駛艙的門裡出來了,向大家宣布:「今天飛機的機械出了故障,我沒有本事使飛機到達目的地了。所以大家你們各自決定吧!願意跳傘的就跳傘,願意如何的從便,總之我是沒有辦法了。」說完了,他就回到他的駕駛艙。全艙的人先一聽很意外,思想還沒轉過來,等思想一轉過來一片哭聲,命在旦夕。這個留學生說,當時第一念是知道這事危險了,但心裡想的倒不是自己怕死。第一想到的是新婚的愛人和孩子,我死了他們怎麼辦,剛結婚,孩子還小,先動了這一念,再動一念是什麼呢?他突然想到,我們中國是有菩薩嗎?當時他的思想活動就是這樣,一聽這話知道是要死,首先想到老婆孩子很可憐,再一想中國菩薩,就念起觀音菩薩來了。他雖然不信,可是在這種生死關頭的念,往往比平常佛堂里念要懇切。只是一片求救的心,念著!念著!他就看見觀世音菩薩現身了。他就大聲喊說:「大家不要哭,你們哭沒有用。」他就把自己看到的事情一說:「我已經看見觀世音菩薩了,決定是有,我們大家一塊兒念。」這時大家一想,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沒有別的道路,大家就念吧!所以全艙就都念了,念著念著,大家不知念了多少時間了。就都一心去念了。念得很誠,很專一,也很自然,漸漸覺得飛機平穩了,很平靜,很平靜,大家閉著眼睛不知道,只是一心的念,忽然接飛機的人把艙門打開來接他們了,到了!大家喜出望外,飛機已經著陸了。而駕駛艙的門不開,別人把駕駛艙打開,看見開飛機的人昏死過去了,他穿的飛行服都汗透了,當然有醫生救了。他睜開眼第一句話,「你去問後艙的人幹什麼來著?今天我是絕對沒有辦法飛機著陸了,不知他們做什麼了。」機場人問客人:「你們在後邊幹什麼哪?」他們說:「我們在念菩薩。」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所以《大乘無量壽經》說:「若有急難恐怖,但自皈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很多很多證明,有許多事情甚至超過古代的《觀音靈感錄》。我知道得很多,但沒有時間去寫,因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要把這些寫下來可以寫很厚的一本書,都是很直接的,不是輾轉道聽途說的。

本經大士名號是「觀自在」,「觀自在」表示觀照般若已經自在無礙了。再者,觀什麼呢?先師夏老說:「觀自,身體是自否?那是假的。」所以要觀真我,即是自性,自家的主人翁在不在,是不是在做主,是不是被妄心所蒙蔽。夏師又說:「如不知觀自己,不知自在不在,則不能算入門。」「菩薩」全名是菩提薩埵。菩提覺悟,薩埵是有情,合起來是覺有情。把菩提薩埵簡化稱為菩薩。所以看見名字就知道,不但自利更要利他了,不是自了。蕅益大師說:「智契實相則自利滿足,智宣文字則利他普遍,故名菩薩。」這是能行般若波羅蜜的人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前面說了,在法會釋迦牟尼佛入定,觀世音菩薩也在行很深的般若波羅蜜多。「深」就是深淺的深。加一「深」字就分別於小乘也能修習的通(天台宗通教指大小乘相通之道)般若,而是只有大乘才可以明白入手的般若。唯有大乘人才能信受奉行,所以稱為深般若波羅蜜。在修行般若的時候,「照見五蘊皆空」。「照」即觀照般若的照。「蘊」是蘊藏,遮蓋的意思。我們剛才說了,人人有佛性,為什麼佛性不顯呢?就是因為這五樣給遮蓋住了。五蘊是色、受、想、行、識。色蘊是物質這方面,一切萬物,凡眼所見,耳所聞,鼻所嗅,舌所嘗、身所覺,以及意所想到的東西都是色蘊。受蘊,例如,我們現在見了風扇,看見有一東西,這個就是色蘊,我們一看,腦子就有所領受,內心生起一種領納的作用,來領納樂境(樂受)、苦境(苦受)及不苦不樂境(舍受)。想蘊就是種種思想,當內心與外境接觸時所引起的思想活動,如了解、聯想、綜合與分析。而我們這個想是念念不斷的,念念遷流就是行蘊。識蘊是我們能夠了別、認識,例如上述風扇轉動發聲,人最初只聽到聲音,隨即知道是聲音,這是耳識;同時傳達到意,能分別了知這是風扇轉動所發的聲音,這就意識;意識是了別,這個了別的念頭相續不斷,似水長流,前浪後浪滾滾不停就叫作行蘊。所以行蘊以遷流為義。至於受蘊,當聽悅耳順心之聲就歡喜,聽到刺耳違心的聲音煩惱,所以它以領受為義。受想行識四蘊屬於心的,因為心、身兩方面,心上障礙更多。所以五蘊里,四個說的都是心,都是精神方面的,只有一個色蘊是有物質方面的。五蘊都遮蓋我們本性,是妙明真心障礙

「照」,無心就叫作照,有心叫作想。我們也念《心經》,也能講經,法師也能五蘊皆空,但是他並沒有度一切苦厄。因為他不是照,他是有心叫作想。觀世音菩薩他是照,他能照見五蘊皆空。照的意思是離開我們的妄念,像鏡子東西一樣,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一根頭發也不給你照錯,毫髮不爽。但是鏡子沒有分別,沒有愛憎,不留痕跡。照像的底片照了一張,再按一下就不行了,留了痕跡,再照就照重了,就毀了;鏡子沒有這樣的事,你照一千次、一萬次,都是一點兒也不會錯的,他就無心你這個「像」,你東西沒來的時候,它不會來迎接你,東西走了以後,馬上就不再留一點痕跡這就是它沒有取捨,沒有愛憎;也不是說種人我就多照你的優點,黑種人我就不照你的優點,都沒有分別。它無心,無心所以清楚,這就叫作照。也就是觀照般若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蕅益大師說:「五蘊無不即空、假、中,四句俱離,百非性絕,強名為空耳」。也就是說,五蘊沒有任何一蘊不是空諦、假諦、中諦。提出五蘊皆空,這是空諦,但有五蘊假名,這是假諦,兩方面合起來,即空即假,便是中諦。因之它們也就開了「有」、「無」、「非有非無」、「亦有亦無」這四句,既離開了四句,便自然不墮百非。現稱之為空乃勉強之說,實際應說是第一義空。

「度一切苦厄」,苦是痛苦,厄是窮困疾厄。苦有各種各種的苦,基本的,人生有八種苦,生、老、病、死,都是苦。在母胎的時候很苦,出生與剛降生的時候都很苦,這是生苦。等到老了,跟老年人談談,也就要訴苦了,美國人說,兒童像在天堂,老人像入牢獄。這兒有病,那兒酸了,這兒疼了,吃東西也不行了,聽東西也費勁了,行走也困難了,甚至腦力也衰了,好多年青時所能享受的,這時候都享受不到了。老是一苦。死是一苦不用說了,說我難受得要死,那就是說死是最難受的。佛說:如活的烏龜,你把它的殼兒扒下來;一隻活的牛,你把它的皮剝下來。人之死所受的痛苦是難免的,還有病苦,「病來方知健是仙」。可見一生病便不是神仙而是受罪了。在生老病死四苦之外,還有怨憎會苦,這個人就跟我有意見,怎麼也不行,偏偏碰到一塊兒,或做你的上級,或做你的朋友,做你的鄰居,甚至於成為你眷屬。為什麼有的人離婚,這是怨憎會,與別人都很好,就是這兩個人要吵,這是很苦的一件事,怨憎相會。有的人一生怨憎相會,所碰到的都是不如意,到處都有人事問題,到處很苦惱,非常苦。這是八種苦中的一種,「怨憎會」,相怨相憎,偏偏相見。有的人最好不見,偏偏天天見面,偏偏要來毛病這是怨憎會,人生不免,知道這個我們就心平氣和了。「愛別離」又是一苦,你最喜歡,你最愛的人偏偏要別離,所以生離死別,死別當然是最後一次,但是生離的情況大家都會遇到,相愛的人偏偏要別離。「求不得苦」,不管是誰,你總會有一件事是你要求而求不到的,例如成吉思汗,他那麼大的武功,什麼敵人都被他打敗了,他想求的事情還是求不到。他想求不死,找多少道士,最後給他做了個結論,這不死是不可能的。求不得苦,終有求不得的。一個根本的苦是「五蘊熾盛」,色受想行識這五種東西蔭蓋了你,它很盛,使你的妙明真心不能顯現,因此你有煩惱,這是苦的根本。所以稱為八苦,八苦交煎。

自在菩薩在修習甚深大智慧到彼岸時,以般若妙慧觀照五蘊,了達五蘊並非實有,當體即空,又不是空無,乃是第一義空。於是「度一切苦厄」,使自己身心出離分段與變易兩種生死的苦因和苦果,也令全法界眾生同出生死的苦因苦果(根據《心經釋要》)。初機聽到這話,不易信受。自度生死還易信,怎麼能令法界全體眾生同出生死呢?應知菩薩發心,便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在修耳根圓通「寂滅現前」時,便得兩種殊勝,上與諸佛同一慈力,下與眾生同一悲仰,證入了三無差別本心,自心眾生無別。所以自身心生死,眾生同出生死般若妙用難思,這就波羅蜜多。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在首尾三分俱全的譯本中:修習般若波羅蜜多深妙行的人應當怎麼修習呢?他提一個問。觀自在菩薩答覆舍利子所提的問題,所以首先稱他的名字,舍利子。由於關鍵是「照見五蘊皆空」,所以首先要談五蘊五蘊皆空五蘊頭一個是色蘊,色受想行識稱為五蘊五蘊之中以色蘊是空最不好領會。色是看得見的,摸得著的,聽得到的,這樣一些能感受到的東西,是真實存在。現在聽到「色即是空就不能理解。明明有個風扇在轉,可以看得見,有風吹到自己身上,明明是有,為什麼說是空?眾生顛倒就在這個地方。風扇是在這裡,但當體即空。它雖在這裡,但它就是空。不但佛法,科學愛因斯坦也這樣說:「物質是由人類錯覺。」愛因斯坦又說:「宇宙中的存在只有場。」磁有磁場,電有電場。現在上海交通大學已經證實人體有場,人的身體能形成一個場,像磁石一樣在空間就成一個場。如要把廢鐵拿回來重化,就把收到很多很多廢料用電磁鐵一吸,其中鐵就吸上去了,這樣就把鐵挑出來了,為什麼能把鐵挑出來?因為有個磁場作用愛因斯坦曾說:「宇宙間只有場和物質這兩樣東西。」底下他又補充一句:「實際只有場,物質不過是場里場強特別高(能量特別強)的地方。」所以就把目前人類頭腦中,有物質存在的認識給否定了。再看所有的物體,不過是一百多種元素,氫、氧等等,種種的化合而成了千變萬化的種種物質。一切原子不過是帶負電的電子、帶正電的質子、還有中子所形成的。所有這些顆粒都帶有二重性,一重是波動性,聲音有聲波,光線有光波,無線電有無電波。所以無線電、電視,我們為什麼能收到?就是通過電磁波,發射台把攜帶節目的電磁波輸送到我們這裡,就在我這一小間房子里,我們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節目,都是電磁波的作用。波你抓不著,看不見,聞不著,一點物質性都沒有,但是有很大的作用。它把千萬里外的足球決賽讓你見了。另外一重是顆粒性,顆粒性就是說,能量集中的地方稱之為顆粒。那麼就沒有什麼物質的。現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不只是佛教徒語言,也成了科學家的語言。在高級試驗中,把粒子打破,可以得到比電子小多少萬倍的東西,新的家族,許許多多種類的子,試驗當中,你把它們封起來,有時有些「子」忽然間就沒有了,就變空了,另外有的「子」就是在空之中又可以生出來。宏觀世界宇宙也證明,有的天體在崩潰,有的天體在新生。可以從空變成有,也可以從有變成空。所以我們從現代科學來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比過去容易了。過去我們老認為,它是明明白白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怎麼說它是空?實際它當體就空。這些是木頭,木頭不過是元素,元素不過是電子、質子、中子電子、質子、中子,不過是二重性,二重性就是波動和能量,沒有什麼木頭木頭就沒有了,木頭空了。這個是金屬,金屬還是一樣,它不過是電子、質子、中子,它有二重性,波動和能量,這個金屬的概念也沒有了。所以現代的第一流的大科學家,他們在研究佛法,一種是想從佛法中對科研的方向找到一點啟示,再一種就是他們在試驗中觀察到的一些新的現象,他們認為不可思議,已經突破科學領域,科學已有的規律對現在科學試驗所發生現象解釋不了,他們想從佛經上找到一些啟發,以求得解釋。這是一個嶄新的形勢,所以我常說:這是世界文化大飛躍的前夕。同時,電腦的發明解放了人腦的勞動。過去瓦特發明了蒸氣機可以代替人體力,起了工業革命。現在電腦可以代替人腦力,電腦可以替你查資料,給你計算,我寫了一部書,簡體字翻成繁體字,很麻煩,通過電腦去翻就會很快,電腦替人腦力勞動,人就可以做別的事情。這是一個很偉大的時代

我們還回到「色即是空」上,這個地方科學上說,東西根本就是波動和作用能量就是作用,不是什麼都沒有,有這種動。再做個比方,這個試驗誰都可以做,今天晚上回到家裡,你把電燈都關了,你點一枝香,你把香拿來旋轉,就看見一個亮的圓圈出來了你要是按8字形轉,就出現一個8字。從前演節目,把火棒點起來,可以出現各種花,哪裡有這些東西?可是你看到這些東西。實實在在就是一個點著了的香頭,一個點,它在動。所以佛說這一物質如旋火輪,一個火在旋轉,成了一個輪子。實際上沒有這個輪子。所以只是一個東西的動相。現在我們全是動相,我們不要以為桌子是在靜止,桌子的每一個每一個小原子通通都在動,原子中的電子在亂動,忙亂極了在那兒動。桌子本體也在動,我們人呢?你我也在動,有句詩:「坐地日行八萬里。」人坐在地上,地球在轉,轉一圈八萬多里,你在動,桌子也動,一天轉八萬里,都在動。地球自轉一圈八萬多里,而且地球圍著太陽也在轉。太陽圍著它的中心也在轉,這個中心也要圍著它的中心在轉,到哪個中心找到頭,不知道。實際是不可窮盡的,一切都在動,本來沒有東西,只是動,動中感覺有。一根香一動就出來圈了,沒有這個圈,這是一種錯覺,認為它是個圈。這就能解釋「色即是空」。

再說,所謂這一東西都是因緣而生,有種種條件,這些條件湊出來的,就形成這么個東西。例如水因風在吹動,水面上生了波。波就因有水有風而出現的,它沒有固定的「自性」。風停波息,波又回復成水。這個譬喻說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水代表第一義空、中道和本有的妙明真心。波代表色。從水中生出了波,說明「空即是色」,波又回歸於水,說明「色即是空」。

色即是空四句為什麼要重復,有個說明:第一句是對凡夫說的。因為凡夫執著這些物質東西是實有,所以告訴你是空。破除你這樣一個執著小乘證了空,他就執著空,空成了執著東西,空也就同於色,故說「空即是色」。第三、四兩句,兩者完全是一味的,是對菩薩菩薩本來如此。這一切本來是不二的,所以「維摩詰經」直指不二法門。我們把色跟空看成是對立兩個東西,是色便不能是空,是空就不能是色,這是形式邏輯。菩薩圓融無礙、色空不二。

色所產生的東西既然是空,眼睛所接受的也都是空,接受也就不存在了,所引起的想當然也是虛妄的,於是表示思想遷流的行蘊也是虛妄的,那些了別當然也是虛妄的。「色」字一破,下面的就都破了。所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是一個精簡的筆法,否則每個都有四句: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異空,空不異受。一直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識不異空,空不異識。「亦復如是」概括了好多文字

五蘊皆空,但不可以產生斷滅見。消除這些相,正是顯本相。打個比方說,如果你來參觀故宮博物館,這裡許多器件都是金的,我就告訴你說:這些東西都是一樣的,都是金的。這句話是成立的。我又告訴你,這個是金子做的塔、佛像、壇城,彼此都是不一樣的,當然這話也成立。剛才說一樣的是我,現在說不一樣的也是我,可是這兩句話都對。因為金子代表性,性則相同,事相就千變萬化。性是一樣的,這就佛性佛性、妙明真心、實相,這些都是名詞,這些名詞不同,說的是一樣的事情。這個佛性也可以拿磁性做比方。一個帶電的電線放在磁場它就要旋轉,這是動機的原理。眼前的電風扇就是電動機,電風扇一開就動了。另外,你要是在磁場里安裝一個旋轉的線圈,它就要生電,就是發電機的原理。所以磁場作用很大,產生作用的是磁性,但是你要找出這個磁性是找不到的。磁鐵有磁性,但是找磁性就不可得。通過磁性,可以理解人的自性(佛性),但你要找是找不著的。人人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正由於我們的自性,我們的本心啊,而這一切事相都是本心本性所顯出來的,並無實體,所以說五蘊皆空,唯有一心。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大士再喚舍利弗,並進一步開示說,所以五蘊諸法,當下的本體就是真空實相(空相)。以上面所舉兩例來說明:(一)風靜波停,滿池清水,波表事物,水喻空相。(二)金杯熔化,杯空金在。杯表諸法,金喻本體。兩喻是同樣的,水與金都是譬喻我們佛性,我們的妙明真心,這是不生不滅的。把金子造成一金杯,金沒有變化,而金杯出生了。把金杯再熔化,於是金杯沒有了,滅了。好像金杯有生有滅,可是金杯的本體是什麼?只是金並無別物。金錶真空,所以「杯」當體就是空。杯成時,金也沒有生,杯滅時,金也沒有滅。所謂生滅只是眾生無生無滅之中妄見種種生滅而已。五蘊如水上之波,本身就是水。看見波動,實際只是水動,水表空性,故可喻明五蘊即是空相,本自「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滿天是雲,黑暗的時候,太陽並沒有臟。既然沒有臟,也就有什麼要恢復干凈,它本來就是如此。進一步說,一切萬物,從本以來是清凈的,眾生以分別心來萬物,認為太陽為凈,烏雲為穢,其實烏雲與太陽平等,有什麼穢濁。再者,以煩惱等為偽,真心為凈,其實煩惱由於妄念,妄念源於真心,如水生波,波全體是水,並無別物。水喻真心,波喻妄念,若論本體,妄即是真,有什麼垢凈。

「不增不減」,我們的本性在做眾生的時候顯不出佛的智慧。好像陰天看不見太陽。雖一點也看不見,但不是沒有太陽了,太陽是在。等到雨停了,太陽就出來了。正下雨時,太陽沒有減少,晴了天,太陽也沒有增加。真空實性連增減都沒有,還有什麼生死,還有什麼生滅,這個東西減少減少,減到零,那就滅了。根本不減少,哪有什麼叫滅。

這一諸法本來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末後綜合前文指出真空本性中,本來沒有五蘊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這十二個名為十二入(或十二處),也就是前面的五蘊。因眾生根器不同,乃有側重點不同的種種方式說法。眼耳鼻舌身是色蘊,意就是受想行識四蘊,這六樣稱為六根,色聲香味觸法,眼睛所對的是色,耳所對的是聲,鼻所對是香,舌所對是味,身所對是觸,風一來,吹到身上很涼快,是一種觸覺。前五個眼耳鼻舌身,這是屬於身的,還有屬於心的,意是第六個,這六根代表我們身內的。外境就色聲香味觸法稱為六塵。「法」字是一切事物,有形的、無形的、道理概念、抽象的、具體的,一切一切都可以稱之為法。在此是指我們不見、不聞、無香、無味、無觸時,自己內心所緣的境界。這些境界實際是前五塵留落的影子。例如去年曾上泰山觀日出,此時回憶舊時的景象,心中所念只是舊時泰山日出的影像,這就是法塵。就是我們意的對象,屬於外境的是色聲香味觸法。前面說了五蘊皆空,第一個是色蘊空,色空,所以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都空了。前五塵都空,它們的影子法塵當然也就空了。再有,五蘊受想行識都空了,那當然我們的意也就空了。所以「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加六塵,這兩個是相對的,互相起一些聯系,這十二樣東西稱為十二入,十二入皆空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句話代表十八界皆是真空。界是界限、區別、種類。例如可把人區別為政界、軍界、商界、教育界等。十八界的界正是此意。眼等六根成六界,色等六塵又成六界,眼識到意識是六識,又成六界,共成十八界。其中能取是六根,所取是六塵,六塵和合發起六識。例如一個設備,手能觸及機體,啟動開關,眼能看到屏上的形像色彩,耳能聽到語言音樂,意根生意識能起綜合作用,而認識這是一部彩色電視機。所以依眼根而能了別色塵的是眼識,依耳根而能了別聲塵者是耳識……,依身根了別觸塵的是身識,依意根而能了別法塵的是意識。一般稱眼到身是前五識,意識是第六識。眼看見色,內有鏡頭,外有要照的對象人是活物,還有識的作用,不是簡單的照相機,這是眼識。耳朵聽見聲,耳和聲,耳是根,聲是塵,能了別的還有一個耳識。所以六根六塵再六個識就稱為十八界。(十八界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

經中指出:「無眼耳鼻舌身意」,內無六根。「無色聲香味觸法」,外無六塵。「十二入」都無了。因為根塵都沒有,識又從何發生呢?所以十八界也空。就是把有關「人我」的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這些東西讓你理解了,這些都是空。你不外乎內有六根,外有六塵,再加上你識的作用,總之這一切過去我們都認為這個是我,是真實的,「心經」告訴你這一切皆無。在真實的法性中,這一都是虛妄所顯之相。如水上之波,正波動時,波整體是水,即是真空,所以說都無。讓你破除人我。(第六識是分別一切的。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是,什麼是非;什麼是美,什麼是丑。第七識末那識是執我,老執著一個我。這就是說:我們之所以成為一個我,想保持自己,種種思想一來,都有個我,不知不覺都從我字出發,這就是第七識的作用。第八識稱為藏識,叫作阿賴耶識,一切檔案都貯存在裡面。眼耳鼻舌身相當於攝像機的鏡頭,把在外的東西攝收進來,從第六識第七識傳達到第八識,即阿賴耶識。這一切都貯存了,也就種子,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它是真正代表你的,所以去後來先。死的時候,身體都壞了,眼耳鼻舌身都沒有作用了,第六識也就不行了,第七識也不行了,還有第八識最後從身體離開,這人就是真的死。我們不說靈魂,我們說第八識。我們佛教沒有斷見,也沒有常見。所以就高於其他一切的宗教科學。阿賴耶識是檔案室,大家現在聽我說的許多話,腦子裡增加了許多新的檔案,檔案里增加了新材料跟剛才不一樣了,你跟剛才是相似,不是剛才那個我了。天天增加新的東西,所以是相似相續。它因為相似,所以不是常,不是老不變。但它又相續,所以就不斷。不斷不常、相似相續是阿賴耶識,即第八識。現在我們只談前六識。)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上面的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都無,破人我執,叫做為凡人法。從「無無明亦無無明盡」起,破法我執,叫做為聖人法。從無明到老死叫做十二因緣,是緣覺主要所修之法。其內容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十二因緣,互相依賴而有,有此法才有彼法。經雲:「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說明了從因緣而起的法則,例如「老死」,為什麼有老死?就是因為有生,有生就必然有老死。推到源頭則是由於無明,正是由無明,生死不已。要破除這十二因緣,只要其中一處滅,就一切都滅。這是緣覺的法執,也叫做法我,破此法我,故說十二因緣皆空。《金剛經說得很好:「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大家要知道,佛說的一切法,就是拿船做比喻,因為你要渡河,沒有船不行,所以佛告訴你這些法。但是上了岸還要這些船做什麼?所以「渡河需用筏,登岸不需舟」。

十二因緣又名十二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是教導我們,破除十二因緣的法執,十二因緣相互聯系,包括過去、現在和未來,也是包括我們怎麼出輪回的辦法。輪回不已就因這十二件事情相續不已,所以要修行,斷這十二因緣。「無明」淺說很容易理解,就是糊塗愚痴,障礙你明白真理。深一點說,不了達真如一相,妄生分別執著,就成了無明無明是我們生死的根本,愚痴是最大的障礙無明糊塗,糊塗後就顛倒,顛倒就會造業,造業就是行。第二個是「行」。以上就是過去生中,我們所作的因。過去生中,我們一直是糊塗造業,驅使阿賴耶識墮入母胎,一念看見父母情況,一動淫念就跑到胎里去了這就今生生命的開始,這是「識」。在胎里慢慢長大,還不能形成一個人,這是在胎中身心漸發育之位,已有受想行識等名字,這是心法,所以叫做「名」。還有眼等,這是色法,所以全名是「名色」。第五「六入」,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都慢慢成長起來了,就是快出胎之位,叫做「六入」。第六「觸」,出了胎之後,便與六塵相接觸,在兩三歲的時候,對外界的事物只是接觸而已,他沒有什麼思維和領略。再大一點,到了六、七歲就能領略一點,也會說話了,很多事情知道了。第七「受」,六、七歲便對事物苦樂的感受。第三至第七支這一段就是今生的開始,是我們從過去生中所得的果,是前生決定的。所以小孩有的聰明,有的不聰明,有的聽話,有的不聽話,這一切由於過去所造的業,通過識而帶來的。第八「愛」,既能領受,便貪愛種種美妙事物。十四、五歲的時候就有強盛的愛欲之心,於是今生又迷惑了。第九「取」,成年之後,對所愛之境貪求不息執著追取。不僅僅愛而已,必要得到就是取。愛和取是現在我所生的迷惑,為什麼你要喜歡這些?本來是空,這是錯覺,你偏偏要喜歡,本來是不垢不凈,你偏認為他清凈美好。妄生分別,妄自取著,愛和取就是現在的迷惑。底下第十就是「有」,由於有愛有取的煩惱,做種種的業,定招有當來的果報。第八、九、十三支是現在所做之因,要招來生之果。第十一支「生」,既造種種之因,來生定又於六道四生之中受生。第十二支「老死」,出生之後當然還是要老死,這二支就是來生的果。這十二因緣修的時候,你從某個地方一截斷,你或從愛取斷,或從無明照破,讓它不是這樣相續不已,使這種東西不是老按這種規律支配你,那麼你就出離生死了。緣覺修的法就是如此,確實可以了生死,可以成為辟支佛,是小乘的極果。若是大乘菩薩就能了達十二因緣,三世循環、一切境界因果名目都是水上之波,如夢如幻,故曰:「無無明」乃至「無老死」。舉出首尾二支,則其中十支皆可概括。經中又說:「亦無無明盡」,乃至「亦無老死盡」,是破法執,本無無明,再說盡或不盡都成戲論。「乃至」兩字同樣是帶過其中十支。

再者,進一步體會「無無明」的深義,在佛將入涅槃的時候,入種種境界,入種種禪定,入種種空間去找這個無明,找無明找不到,於是說無明可得無明要是不可得,無明都沒有實性,無明就沒有了,這是涅槃經》中,世尊大悲慈父給我們的最寶貴的開示。入種種禪定,種種境界所得的結論,就是佛找無明實性不可得。「無無明」,所以這是頓法的關鍵你要這個問題體會很深,根本沒有無明,你又本來成佛,你跟佛還有多少距離?所以是有頓(剎那成就)、有漸(須三大阿僧祗劫),就看你自己的根器,你能信多少。大家想想是不是。釋迦牟尼佛告訴大傢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是因為無明,就因為妄想執著成為眾生。但是無明實性找不到,譬如是做夢,夢見老虎吃你了,或者跟一個美女談戀愛,這種種驚嚇,種種歡喜,夢一醒全沒有了。所以只要醒醒,夢就完了,不須把老虎趕掉,請大家捉老虎,用不著呵。日本有個笑話很好玩,一個人愚痴,他做夢(日本很喜歡喝酒),夢中得到一瓶很好的酒,他馬上要吃酒,酒很好,要燙了吃才好,於是叫他的老婆給燙一燙。就在老婆燙酒的時候,他忽然間醒了,醒了一想是個夢,很遺憾,酒沒吃成,早知道如此不燙就吃就好了。哈哈……很可笑,眾生就是這樣。實在是做夢,這一都是空的。夢中有老虎,根本不存在,大夢一醒,原來自己安卧在席夢思的床上。一切現成,本來是佛。所以永明大師說:世尊涅槃時關於無明可得開示,眾生應拿骨頭做筆,皮做紙,血當墨來書寫報恩。大乘中說:菩薩要斷盡四十二品無明,方才究竟成佛。為什麼此處又說「無無明」?這可用一個比方來說明。水(喻佛)與冰(喻眾生)都是氫二氧一,毫無分別,可是水無礙,放在任何形式容器都能適應。冰就有礙,處處都不能適應,原因只在水已凝結成冰。毛病只在凝結(結字很巧,恰恰就是結縛的結字),於是就有礙了,可是請你找出這個「凝結」是什麼?不可得。「凝結」譬喻無明,眾生有無就有礙了。可是無明可得

【無苦集滅道。】

苦集滅道叫做四諦法。含義是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這個話又是倒裝的。因為有集才有苦,修道才能滅。人生是苦,真實不虛,就稱為苦諦。一切可以招引苦果的種種惡因,例如無明,愛見等煩惱叫做集諦。一切苦惱永遠消滅叫滅諦。一切聖道(道即道路與方法)修了能滅除苦惱的叫做道諦。諦是真實不顛倒之義人道的八苦在「度一切苦厄」處,已經介紹過了。八苦交煎,苦惱無邊,所以首先是知苦,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苦這么可怕,我們要消掉苦的因,苦的因是煩惱、造業。由於這些因就要受到苦果,為除苦的因所以要斷集。煩惱、造業種種惡因不出現於我們的心、身、口,希望苦惱永滅,這就是滅諦。怎樣才能滅苦,修習三無漏學,六波羅蜜,八正道等等聖道,即是道諦。聲聞行人,厭苦乃斷一切苦因,羨滅盡煩惱之樂而修道,以此為法即是聲聞的法執。大乘菩薩了知根本無無明,也就沒有煩惱,也就沒有苦,都是事相的顯現,都是夢中事,醒來之後就沒有這些事。當體全空,只是一心,本來無苦無集,醒來就是,無道可修。故曰:「無苦集滅道」。阿羅漢修的四諦法也破了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無智」。菩薩修行成佛,就是把八識轉成四智。前五識轉「成所作智」,第六識意識成為「妙觀察智」,如鏡照物,觀察得很清楚,但是沒有受影響,沒有分別,沒有痕跡。第七是執我,末那識變為「平等性智」。執我有自、有他就不平等自他都一樣,一切都同體,就轉為平等性智。第八識變為「大圓鏡智」,這也是個比喻,鏡子無所不照,一個又大又圓的鏡子。我們的鏡子是平面的,只照一方,如果鏡子是大的圓球,就無所不照。這個智慧無所不照,稱為大圓鏡智,成佛智慧,所以佛就是把八識轉成四智。

這為什麼說無智?就是說,轉識成智還是在你沒成佛之前,修行道路上的事。真正到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時候是什麼呢?就是這句話:一切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不是還要你轉,你本來就具一切如來智慧。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大圓鏡智,本自具足,不是你修持轉而得的。所以「無智」。又《破空論》說:「是故此心即三般若,三般若只是一心。」般若者,殊勝大智慧,只是一心,智如波,心如水,水上生波,全波是水,只是一心,故曰「無智」。

「無得」。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成就無上正等菩提。所謂新成只是恢復原來的本有,若有新得,就會有所增。(原是一百,又得一,應為一百零一)經中前已示明「不增不減」,若有所得,就會有所增,便與經意相違。故《金剛經》說:「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以無所得故」的含義

這裡從西藏本補充一句做為參考。「是以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不得」。就怕你落空,一切都無,流於斷滅。

菩提薩埵」這一句的銜接,在中國日本皆有兩種。一種是菩提薩埵緊接前文作為結束,成為「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一種是放在後頭作為開始,藏本譯文正是這樣。西藏印度相接,彼此間的大德往返很容易,兩國的往來很頻繁。所以很多經典是到了西藏,沒有傳到大陸,還有好多經典到了西藏,西藏就翻譯了,中國沒有翻譯的也不少。所以現在大家對於西藏佛教很重視,它有一經典是大陸、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印度也沒有了。還有一些它已經翻譯成藏文了,而別的國家還沒有翻譯的。西藏有個特點,他們翻的東西也是求准確,比如《阿彌陀經》,鳩摩羅什翻譯,六方佛贊,東、西、南、北方,上、下方。真正的原來的梵文本是十方佛贊,還有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角,都有很多佛在贊。玄奘翻譯的就是十方佛贊,和西藏翻譯的相同。至於「菩提薩埵」連接下文,日本宏法大師也正是這樣主張。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菩提薩埵」就是菩薩,因為是無所得故,依止般若波羅蜜多,就心無掛礙。若老存有所得心,就走不上般若的道路,要有所得,就有所求了,有所求就有所為,那麼都成了有為法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就不般若了,所以就必須除盡有所得心,方能行至行不到處。這個般若,是大家行所不能到地方,你要行到,必須把有所得的心,除得一干二凈才可以這個地方我們就很清楚了,菩提薩埵是以無所得故,因為無所得故,你就無求無為。你無求無為,才能依止般若波羅蜜多,時時觀照眼前的萬事萬物當體就是空。如夢中物,夢中老虎真實是有,要咬自己,而其實完全是虛妄,用不著害怕,對於一切都應這樣對待。時時處處長久地這樣觀照薰習,到純熟時就能夠對境無心,妄念不起,這是自然的不起,不是強之使無也。若離妄念有什麼牽掛障礙。故經曰:「心無掛礙」,也就自然「無有恐怖」了。

無有恐怖,就自然「遠離顛倒夢想」,顛倒是一切不理智的思想行動。顛倒者,凡夫有四倒,二乘有四倒。凡夫的四倒是把不凈的當干凈的,把無常的當作常,把沒有我的當做我,把苦當做樂,這是凡夫的四倒。

凡夫的四倒為:(一)以不凈為凈:明明是一些很髒的東西,大家看它很乾凈,實際都是些很污穢的東西人就是一層皮好看,揭掉一層皮,恐怕誰都不願摸一摸,都是些血肉模糊,到處都是蟲子,這隻是一個行走的廁所,哪裡會干凈?哪裡會美麗?凡夫就覺得美好清凈,這是不凈為凈。(二)以苦為樂:這個世界一切都是苦,沒有享樂,頂多隻有一點點的享樂,如刀口上的一點蜜,很鋒利的刀口上一點兒蜜,舌頭一舔,剛嘗到甜味的時候,舌頭破了這是八苦交煎,可是大家不覺悟,樂此不疲,在里頭終日忙碌,為衣、食、金錢戀愛在那戰鬥、拚命得很苦。(三)以無我為我:一切本來無我,那裡找一個我?鏡子里看看,當年的我不知哪去了。誰都是一樣,一切一切,老朋友一見面都變成頭白面皺了,哪個算是我呢?而這個我,是個主宰的意思,而自己焉能主宰,都是業緣牽引,以無我為我。(四)以無常為常:一切事情都是無常,偏把無常當作常,這是凡夫的顛倒。本來時都在轉變,轉眼間都變化了,無常,什麼都在改變,人生百歲,便把一百年認為是無窮無盡,拚死在那營謀。這是凡夫的四倒。阿羅漢也有四倒,到了菩薩是常樂我凈。

羅漢的四倒為:(一)阿羅漢認為一切都無常。他又顛倒了,菩薩是常。(二)阿羅漢認為世間不凈。但常樂我凈、清凈本然,極樂世界一切都清凈。阿羅漢以凈為不凈,又一倒。(三)阿羅漢證人我空。可是菩薩真我,妙明真心,常樂我凈嘛!阿羅漢有我無我,又是顛倒。(四)以樂為苦。阿羅漢知苦斷集,而菩薩境界,慈悲喜舍,是喜。常樂我凈是樂,皆大歡喜。到了大乘境界,皆大歡喜。二乘境界不得其樂,只是執苦。這是二乘的顛倒。

心經》是文字般若,體會其中深奧妙義,而起觀照,五蘊皆空,一切不可得,反復薰習,漸漸入於無為,遠離凡夫四倒、阿羅漢四倒、種種顛倒見,並且遠離夢想,夢想即是妄想。觀照純熟,妄想自然不起,一念不生,這就叫做究竟涅槃。阿羅漢所證只是人空,沒有證法空,只是有涅槃大乘則人法俱空,證無餘涅槃涅槃之義是寂滅,或翻圓寂。涅槃有三德:(一)法身,(二)般若,(三)解脫。因般若才能從無量煩惱中得到解脫,而成解脫德。至於法身德,也須般若德才能恢復本有的法身。迷時不知,智光明照才能顯現。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但是菩薩般若而修,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一切諸佛都是般若而得最高無上之正覺。十方諸佛從最初發菩提心,中間行菩薩道,直到最後成佛,沒有不是以般若為先導,所以般若稱為諸佛之母。「阿耨多羅」,可譯作「無上」。「三藐三菩提」譯為「正等正覺」。合稱無上正等正覺這是所證的最高無上之果。至於以前一直講「無得」,此處突然出現佛得無上正等正覺,這正顯中道,無得之得,才是真得。得而無得,佛不作是念,認為自己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密咒為什麼稱為密,因它的奧義不是眾生思維所能了達。般若也正是這樣,「眾生之心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般若」。此兩者都是不可思議,所以用咒來形容贊嘆般若。故雲《心經》的深般若即是大神咒」,因為同具無比的妙用。「大明咒」,因同具智光普照之相。是「無上咒」,因都是以實相為體。是「無等等咒」,般若與咒同是一心,無有一法能同此心相等,此心能等同一切諸法,令它們同歸實相正印。故知咒與般若都能「度一切苦厄」,能惠予眾生真實之利,「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以前經文是顯說,觀自在菩薩指出般若即咒,此處經文是咒,乃是密說,指示咒即般若。所以本經顯密圓融不可思議。即有言說又有離言說。可是無言說中,正說般若妙法;有言說中,正含無邊密義。所以蕅益大師說,此咒「正以不翻為妙」。

總之,咒最好是不解釋,因為你解釋,只是把咒中無量的意思中說出一兩個,反而是局限了。你現在要體會本經,從有說到無說,從顯到密,到離開一切思想,離開一切含義,就更殊勝。所以不需要解釋。因為它巧妙就是從有說的文字到無說,從可思議到不可思議,從顯到密,如果你把它翻出來,通通變成可以理解的東西了,它的密意就消失了。禪宗往往單提一句無意味的話頭,也就是離開你現在這些思想、這些道理,叫你體會你本來面目,你的本性,你本來的妙明真心,所以密咒同樣也是如此。

五、《心經》是一切眾生出苦慈航

這是先師夏蓮老講《心經》時的一句寶貴開示,現在引用作為本文結語,正是畫龍點睛。修行無論那一宗,都必須以般若為導引,才能直趨覺岸。般若有三:(一)實相是體;(二)文字是相;(三)觀照是用。從文字起觀照,從觀照入實相。可見從聞法到證果之間,所依的只是般若的照用。這個照用不是局限於道場佛堂之內,而是根據自身領會,貫徹到一切日用(辦公、管家、待人接物飲食起居、運動游戲等等)當中,使人們記得、認識、了悟五蘊皆空,諸法空相,而自然離開掛礙恐怖,顛倒夢想,自然漸入大覺之路道理不再多說,只舉一個有趣的事例,一小則日本故事,可以做為參考,結束今天談話,也就說明我們只要有智慧心中,就可以免除很多煩惱

日本有個一休和尚,很小就很聰明。在他八、九歲時,一天他的師父去了他就在玩,跑到方丈室,看見師兄在那兒哭,師兄比他大幾歲,哭得很傷心,他說:「我們是學禪的人,應無所怕,不應該哭,你哭什麼呢?師兄說:「你不知道,我這兒不得了了,師父就是這個盒子最寶重,從來不許我看、不許我動,不知什麼東西?我就想看,想動。今天師父去了,我就把這個盒子偷偷打開來看,是件瓷器,我不小心給摔了,師父回來我怎麼辦呢?我今天實在沒有辦法了,只好哭了。」一休說:「你不要哭了,說是我摔的。」師兄說:「那我對不起你,你要受責打怎麼辦呢?」兩個都是小孩,最後商定,今天師兄應得的饅頭一休吃,讓一休承認瓷器是他摔的,他拿著一包碎瓷走了

師父來了,問一休:「在幹什麼?又在玩?」答:「沒有,我在參禪呢!我參究問題,我在用功。」師父問:「你參什麼?」一休說:「我參一切都無常啊!究竟有沒有一個人能夠不死呢?如果能夠,有什麼辦法可以達到呢?」師父笑了說:「咳,糊塗啊!沒有,都是無常,沒有例外,哪有一個人老活,沒有的事情。」一休又問:「噢,是這樣。人是這樣,東西呢?」師父說:「東西也不能常存,法是一樣的,都是無常,沒有一東西常有的。」一休又問:「是這樣,咱們最心愛最喜歡東西要壞了呢?」師父說:「那也沒辦法,一切都是不能常存的,時節因緣到了它就要壞,那有什麼辦法。」一休交出一個布包說:「師父,這兒就有一個時節因緣到了,壞了的東西。……」師父看了也就一笑了之,沒話可說。所以我們心中如果有智慧,碰到忍耐不住或捨不得的事情,也就平靜。從這小事,我們可以體會觀照般若妙用。我們在生活中,根據這些道理對待一切事物,那麼我們就會凡夫,比其他不學佛的人減輕很多煩惱苦痛。如果在煩惱苦痛中,這位日僧可能大發脾氣,打這孩子一頓,這便是惱害眾生。由於一休提醒了一切無常,這樣一來,老和尚就只好一笑了之。這很自然,這就是觀照的作用

我們談到很深的般若之心,因為六百部般若經可以濃縮為一部《金剛經》五千字;五千字的《金剛經》可以濃縮為一部《心經》二百六十字。所以這一部《心經》就代表了六百卷的般若,是如來一代時教的精華,攝無不盡。

(先師夏蓮老繼續發揮說:一部《心經》可再濃縮為「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幾句可再濃縮成「觀自在菩薩」五個字;再濃縮就只是一個「照」字。六百卷大般若經全入一個「照」字,是多字一字,是一多相即。一個「照」字開展為六百卷大經,正是「破微塵出大千經卷」,大千經卷中每一字又含無量經卷,是重重無盡。所以般若功德可說、不可說。普願有情以般若為導,以凈土為歸。「南無阿彌陀佛」。先師又說:「這句佛號即是般若,這是最秘的核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