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教經典,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唐玄奘譯,知仁筆受,共一卷,是般若經類的精要之作

心經略釋

  心經略釋  [迦濕彌羅]姿納彌扎論師釋任傑由藏譯漢  頂禮薄伽梵母般若波羅蜜多母  於此薄伽梵(世尊)母般若波羅蜜心經,是以經的性相所詮,故名薄伽梵母般若波羅蜜心經,若唯最初不假設名言就不能確定是何經,故說經名。不但唯假設名言,一切經無不攝集於此般若波羅蜜心經之中,故亦是經之母。此中薄伽梵者,謂摧伏蘊魔、煩惱魔、死魔和天子魔等四魔,皆由此般若波羅蜜多義,令魔不能得便,一切魔悉無依處故;圓滿具足六種殊勝功德自在圓滿相好圓滿、祥瑞圓滿聲名圓滿智慧圓滿精進圓滿),智慧一切功德,亦皆從般若波羅蜜加持而生;不住涅磐盤,亦是以般若波羅蜜多義破除一切心意識分別,永離一切習氣故,名為薄伽梵。母者是說三世一切諸佛皆從修習般若波羅蜜多義而生,若由般若波羅蜜多義所生,其般若波羅蜜多者,即成為一切諸佛之母,故名為母。般若是說聞思修三種般若,如實了知真實性,故名般若波羅蜜多者謂由般若不見所有法故,無相、超過二邊及超出生死故,即名波羅蜜多。心者謂在《十萬頌般若經》等之內,乃至一切甚深殊勝的小經,無不攝集於此經中,故名為心。頂禮薄伽梵母般若波羅蜜多母者,謂在《十萬頌般若經》中亦說:若頂禮般若波羅蜜多,如同頂禮三世一切諸佛故。是為積集福德資糧和供養故而頂禮。已明頂禮,當釋經文。  於此般若波羅蜜心經,從頭至尾,以七種義顯明解釋。何等為七?(一)因緣,(二)趣入般若,(三)空性的相,(四)般若修行境,(五)般若功德,(六)般若的果,(七)般若密咒。  此中因緣,謂從“如是我聞”乃至“及諸菩薩摩訶薩俱”;趣入般若,乃至“五蘊體性皆空”,空性的相,乃至“無智無得,亦無不得”;般若修行境,乃至“以無所得故,諸菩薩眾依止般若波羅蜜多”安住修行般若功德,乃至“究竟涅磐”;般若的果,乃至“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般若密咒,乃最後的咒。以上經文  一)韌因緣  經雲: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峰山中,與大比丘眾,及諸菩薩摩訶薩俱。  “如是我聞”,是說一切大乘經皆由聖者吉祥菩薩聽聞,總攝為我聞。此中“如是”,是詮說般若心要所有異門差別性,“我聞”,是說世尊前親耳所聞,從《吉祥歌》所說是由現前耳根聽聞故名為聞。“一時”,即是般若心經之時不應作為其他時宣說,應為世尊住王舍城於諸眷屬唯獨一次宣說之時。“薄伽梵”,是顯此中大師是誰,所在何處,所有眷屬是誰,集會後當作何義。大師即是世尊,境是王舍城鷲峰山中眷屬是大比丘僧及諸大菩薩僧。集會後當作何義?宣說此《般若波羅蜜心經》。此中詞義如上所說。“王舍城鷲峰山中”,王舍城是共稱摩竭陀國堅影王(或影勝王或瓶沙王)的中心地,是這一地城市的總稱。鷲峰山(山如鷲鳥,舊譯靈鷲山或耆奢崛山)即在此地區,此地寬廣,鷲峰山上為眾鳥所集之處故名。“與大比丘眾”,是說力大數多,“及諸菩薩摩訶薩”,是說般若波羅蜜多義,一切圓滿現前而又安住般若波羅蜜多的眾多菩薩。“俱”者是說世尊由眾眷屬圍繞而共俱住。以上釋因緣義竟。  (二)釋趣入般若  經雲:爾時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異門。復於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察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力,白聖者自在菩薩摩訶薩曰:若善男子,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者,復當雲何修學。作是語已,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答具壽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彼應如是觀察,五蘊體性皆空。  世尊加持一切眷屬,及悲愍一切有情故而入定。此中“甚深明了法之異門”者,是說由此教法而了知所緣一切法,及超過一切邊,故名甚深明了,入三摩地即是甚深定。“復於爾時”,是說眷屬眾集會及入定之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的中間,聖者自在菩薩為一切眷屬,及悲愍一切有情故,而觀察般若波羅蜜甚深性,除五蘊等法體性皆不可得自性本空外,別無有法,是為密意。“五蘊”者,謂色蘊猶如聚沫,受蘊如水上泡,想蘊如陽焰,行蘊如芭蕉,識蘊如幻化。“體性皆是空”,是說彼等五蘊皆由自性相空,因超過一切邊而無相故,即名為空性。  “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力,白聖者自在菩薩摩訶薩曰”,此顯大聲聞中般若殊勝舍利子,承如來加持威力,而請問聖者自在。“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復當雲何修學。”“善男子”者,是說若從大乘所生,即成為如來之子。“若”者是說誰能趣入大乘,即堪稱為誰。“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者,是說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即是修行一切法真如甚深離言說故。“欲修行”者,是說應當如何修學,若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義,即應當如是了知而修學。此是請問。  “作是語已,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答具壽舍利子言”,是為答問。是故經雲:“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彼應如是觀察。”這是說若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應如以下所說義如是觀察,此即如實照見彼等“五蘊體性皆空”,謂彼等五蘊自性皆空。由於無相,過去時不生,現在時不住,未來時不滅。一切時中無生住滅,即無住性,遠離言說,即名空性。“照”者是說如實照見真實性,除彼以外悉無所見。以上釋趣入般若竟。  (三)釋空性相義  經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如是受想行識,亦復皆空。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無相無生無滅,無垢離垢,無減無增。舍利子,是故爾時空性之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亦無有識。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不得。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中“色”者,是說由於未悟入空性體性,即由錯亂心思見色而起分別,或虛構增益言詞。“空”者即是由色之自性空,由於過去時無相,則不可得,現在未來時亦無相,由於(實有、自性)不可得,即不住一切邊,及不住一切(有為法、實有)事故,名為空性。“空即是色”,即是於空性不可得自性中,但有假立色名,不是別有彼色,故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說凡所有色,彼即是離言說的空性,離開色尋求空性亦不可得,即名色不異空。所有離言說的空性中,若離假施設色名別有,亦不可得,即名空不異色。“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說是說色,亦照見其餘諸蘊皆同於色體性皆空。所以經雲:“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所言“舍利子”者,是為令不散亂善於聽聞的呼喚詞。如是一切法空性者,如於五蘊如是宣說,復令了知六處乃至一切相智的中間,一切世出世法悉皆性空。  “無相無生無滅,無垢離垢,無減無增。”“無相”,是說猶如虛空無相,既無煩惱相,亦無清凈相。“無生無滅”,是說現在已生,先無後有,“滅”謂先有後無,但在空性中皆不可得,昔本無生,若無有生,後則無滅。“無垢離垢”,“垢”者謂諸識能取所取分別所行境,空性則已超過諸識,故名無垢。“無離垢”者,是說既無有垢,則無垢染可離。“無減無增”,“減”謂有情,“增”謂佛陀。“無”者謂空性中尋求有情佛陀皆不可得故名無減無增。經雲:“舍利子,是故爾時空性之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亦無有識。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色”,“色”是所應觀察相,空性無相,故空性之中無色。“無受”,如是“受”者是領納相;“無想”,“想”是能取相;“無行”,“行”是現行造作相;“無識”,“識”是能取各各差別相,因空性中不可得,故無諸識。一切皆無者,謂諸五蘊是有漏相,空性中無諸五蘊。“無眼”,此中“眼”者是所見相,空性無相,故空性中無眼。“無耳”,如是“耳”者是聞相;“無鼻”,“鼻”以嗅香味為相;“無舌”,“舌”以嘗味為相;“無身”,“身”是觸相;“無意”,“意”是能分析各各差別相,空性中無相故無意。如是六根是能取相,因空性中無相,故無六根。  “無色”,“色”是顯色色相,因空性無相無色。“無聲”,如是“聲”者是悅意不悅意相;“無香”,“香”以嗅味為相;“無味”,“味”以嘗為相,“無觸”,“觸”以能觸粗軟為相;“無法”,“法”以種種差別為相,因空性無相故名無法。如是諸境是能緣之緣相,因空性無相,故無諸境。無眼界乃至無意界及無意識界,於此十八界者是有壞相,空性中無相,故無十八界。  “無無明”乃至“無老死”,“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盡”。“無明”乃至“老死”十二緣起,是能取生死輪迴的相,空性無相,故無無明乃至老死。“無明盡”乃至“老死盡”,是涅槃清凈的相,因空性無相,故無無明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苦”是煩惱相,“集”是近取親因相,“滅”是寂滅相,“道”是智相;因空性無相,故空性中無四諦。  “無智”,“智”是以現見一切法為相,空性中無相,故無智。“無得亦無不得”,“得”者謂得無上正等菩提,“不得”者謂諸有情不得無上正等菩提。“無”者謂在空性相中,既無無上菩提亦無有情可得故名無得亦無不得。由彼等異名差別,說明一切法皆由自性空性,如是空性即是如是故。以上釋空性的相竟。  (四)釋般若修行境義  經雲:是故舍利子,以無所得故,諸菩薩眾依止般若波羅蜜多。  這是菩薩般若波羅蜜多安住修行,是為令未悟入般若令其悟入故,唯有具足般若波羅蜜多為修行境界,乃是修行空性的相,因一切法悉皆空故。“諸菩薩眾”以“無所得”而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者,是說從初入大乘的諸菩薩眾,若欲了知五蘊乃至一切相智的中間悉無所得,而不見一切法有微塵自性故,所以應當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空者,是說不住自性若不如是了知,即會由無明錯亂心思而成暗昧,於三有苦海中流轉漂泊。是何錯亂心性,若以聞思修三種般若觀察,由於心無所得,則不見煩惱生死亦不清凈涅槃亦不五蘊乃至一切相智,不見空性,不見無相,不見無生,以及亦不見無滅等,真性亦不般若體性,悉無所見即見心性。如是見心性者即見菩提,若見菩提法性則為見佛,以法性見佛,由此自體即圓滿無上正等菩提成佛。  有對此段文懷疑說,如是唯說悉無所有,豈不成為外道斷見,及墮聲聞寂滅之中嗎?答曰:不會如是,因為以不可得的理趣,能作一切有情義利而迴向無上菩提;乃以六波羅蜜多等不可得的理趣,能作如是修行,故無過失。以上釋般若修行境義竟。  (五)釋般若功德  經雲:心無障礙,無有恐怖,超過顛倒,究竟涅槃。  若於般若波羅蜜多空性義,在聽聞思惟和修習的中間無有恐怖,即能遮止心意識分別及一切習氣,名為心無障礙。如從凡夫外道聲聞和獨覺所行境界,完全超過已後,斷盡一切煩惱障,及斷盡一切所知障,即能到達究竟大涅槃。以上釋般若功德竟。  (六)釋般若的果義  經雲:三世一切諸佛,亦皆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是說十方世界三世善逝一切諸佛,亦依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受持、讀誦、諷誦、修習及為他演說,以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證得圓滿無上正等菩提成佛。三世一切諸佛皆從般若波羅蜜而生,若從般若波羅蜜所生,其般若波羅蜜多即成為一切諸佛之母。以上釋般若的果義竟。  (七)釋般若密咒義  經雲:舍利子,是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大密咒者,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諸苦之咒,真實無倒,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秘密咒。即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曰:峨帝峨帝,波羅峨帝,波羅僧峨帝,菩提莎訶。  “是故”,謂如上所說,即名是故。“般若波羅蜜多大密咒”,“真實無倒”者,是說明了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義,即名為密咒。一切世間法亦當成為大乘無上菩提自利利他亦當成就無上菩提故名真實無倒。“是大明咒”,是說般若波羅蜜多義,即是大明咒。若顯示貪□痴及一切生死苦惱皆不可說,無有自性,其般若波羅蜜即是大明咒。“是無上咒”者,是說般若波羅蜜多者,能成就無上菩提,是名無上咒。“無等等咒”者,是說般若波羅蜜不與世人聲聞及獨覺所行境界相等,而能與一切諸佛智慧相等,即名無等等咒。應當了知,“能除一切諸苦之咒”者,是說若能受持、讀誦、諷誦、如理思惟,並能為他演說般若,則無眼病等一切病苦;並能獲得十方諸佛及天龍等救護;及由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即能斷除一切惡趣及一切生死苦海故知是能除一切諸苦之咒。此般若波羅蜜多咒者,是攝集一切甚深殊勝義,其自體即成就則為加持之咒。  經雲: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學般若波羅蜜多。  是說三世一切諸佛即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而成佛,所以趣入大乘的諸菩薩,亦應當修學般若波羅蜜多。  經雲:爾時世尊從彼定起,告聖者自在菩薩摩訶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彼當如是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一切如來,亦當隨喜。時薄伽梵說是語已,具壽舍利子,聖者自在菩薩摩訶薩,一切世間天人阿蘇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爾時世尊從彼定起”,是說世尊甚深三摩地的威神之力加持舍利子請問,觀自在菩薩宣說此般若波羅蜜心經圓滿,故“世尊從彼定起,告聖者自在菩薩摩訶薩曰:“善哉善哉。”“善哉善哉”者,是贊嘆說此般若波羅蜜心經義,與佛所說相同,真實無倒,是故贊言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彼應如是修學”者,是說自在菩薩如是所說,等同一切諸佛所說無異,故言“如是”。聖者自在菩薩如是所說般若波羅蜜多,是說趣入大乘的諸菩薩眾應當“如是修學”。“一切如來,亦當隨喜。”是說自在菩薩所說,一切如來尚作隨喜,何況其他更無疑惑。時薄伽梵歡喜,即說是語已,由說彼般若波羅蜜心經,一切會眾眷屬亦皆通達般若波羅蜜多義已,對於大乘無有障礙,故生大歡喜,即名“說是語已”。所以“具壽舍利子,聖者自在菩薩摩訶薩,一切世間天人阿蘇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薄伽梵母般若波羅蜜心經釋,姿納彌扎(勝友)造釋圓滿。  後記  般若波羅蜜心經》(簡稱《心經》),漢有七種譯本,鳩摩羅什法師譯為《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玄奘法師譯為《般若波羅蜜心經》,其後五種譯本都譯為《心經》。羅什和奘獎法師二種譯本,都無經前因緣序分,及經末流通分,其餘五種譯本,皆有序分和流通分。《心經》是一部單獨的經,有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有說者、聞者、時間地點,是集一切大乘甚深殊勝經之中心要義,並不是從般若經》中某一品或某一段經文的抄經。雖有七種譯本,但與經義並不相違,只有各據版本不同而譯文稍有差異,如果將七種譯本對照研究,可能會對此經更有深刻理解。自玄奘法師譯出《心經》後,受到漢語系佛教徒的普遍重視及喜愛讀誦、書寫和修持寺廟中還作為常課念誦,其古今漢文注釋可能約有百家之多,但缺漢譯本注釋。  藏譯本心經》只有一譯,沒有異譯本,是藏傳佛教徒日常必誦的經,它收編在《甘珠》“般若母子十七分”中的“子部”。藏譯本注釋,據布敦大師的《大寶藏論》說有八種,但有二種未得本,故今“德格版”亦只刻六種今譯心經釋》即是六種釋中的一種。所依漢譯經本,是以法成法師譯本,因此本與藏譯本經及六種釋本完全相符。法成法師公元八世紀西藏人,是精通漢藏的大譯師,他從漢翻臧的經論不少,如《楞伽經》及圓測法師的《解深密經疏》等。姿納彌扎論師(勝友),亦是七世紀由西藏赤松德贊王,特從迦濕彌羅迎請到我國西藏翻經講學的大譯師,因他譯經貢獻很大,所以被尊稱為“恩師”。因漢文缺《心經》譯釋,故令從藏本六種釋中選譯勝友釋,供喜誦《心經》者研讀。  ──譯者識一九四年十一月於北京  聖般若波羅蜜心經廣釋  〔古印度〕扎夏薩生論師釋 任傑由藏譯漢  頂禮吉祥童子及聖觀自在菩薩  此經當以十義顯明釋:(一)般若之名,(二)因緣,(三)入定,(四)論議,(五)趣入般若,(六)般若之相,(七)般若之所行境,(八)般若功德,(九)般若之果,(十)般若蜜咒。  (一)般若之名:聖般若波羅蜜心經  若無有名即不能了知其法,為了所緣法故而說經名,是故名為聖般若波羅蜜心經。如是於彼“般若”有世間、出世間和無上般若三種世間般若染污,於無常執為常,於不凈執為凈,於苦執為樂,於無我執為我。出世般若聲聞獨覺了知補特伽羅無我,因了知有為法無常,有為法皆苦,補特伽羅無我,及了知涅盤寂靜。無上般若者謂如來知補特伽羅無我和無我,因知無相、無願及空性,故此為無上般若。“聖”謂由般若遠離憂苦,是為世間世間殊勝般若即是無上般若。“波羅蜜多”者,是說生死為此岸,涅盤彼岸,一切有情在被生死輪迴貪欲逼使的中間,要由此般若船筏而度向涅盤彼岸,即名波羅蜜多。“心”謂《般若十萬頌》一切經皆合集於此經內,故名為“心經”。同時,如來所說教法之內,唯此勝義般若波羅蜜多最為殊勝故名心經。  (二)因緣。經雲: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峰山中,與大●芻眾,及諸菩薩摩訶薩俱。  若不說明此經因緣,即不能了知於何處,於何等眾宣說,為了說明於何處,於何等眾所說,故說因緣。“如是”者是說以下之經義,由此斷除虛構增益和損減。“我”是表現前親耳聽聞,因為僅有現前聽聞,但並沒有通達其義。“聞”謂能聽聞耳根由識所取之詞義。“一時”者謂一次聽聞,前時或後時。“薄伽梵”(世尊)謂永斷見道所斷和修道所斷的一切煩惱故名薄伽梵。問:於何處宣說耶?答:是故說言“住王舍誠”,因彼城特別殊勝故名王舍城。彼城廣闊住於何處尚未確定,是故則說“鷲峰山中”,因彼山高大,如鷲鳥形,故名鷲峰。摧伏一切煩惱故名“●芻”,由諸外難不可轉移,名之為“僧”。“大”謂數多及功德廣大,故名為大。自己為求安住無上菩提故名菩薩”,為安立一切有情於不住涅盤地故,名為“摩訶薩”。“俱”者,當知是由修聖道者共所俱住。即由此等,說明於何時,誰於何處,宣說何等教法。那末,是何時耶?謂於一時之時宣說。由誰宣說?由薄伽梵。由此說明大師圓滿。於何處宣說?於王舍城鷲峰山中,由此說明住處圓滿。於何等眾宣說?謂於大●芻眾及諸菩薩摩訶薩眾,由此說明眷屬圓滿。  (三)入定。入定者是說若不入定,觀察諸法尚未明了通達,為觀察諸法所應通達明了故而入定(佛經因緣有二。一是因緣,即一切經共有:時間處所大師眷屬四種;二是特殊,即此經有別經無,如主伴皆入定,即《華嚴經》及此經是。)  經雲:爾時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異門。  “爾時是指何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峰山之時,入三摩地之時。入何等三摩地?謂“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異門。”此中若是能持自相及共相即名為法。彼等“法之異門”者,即是法蘊,應作為五蘊、十二處和十八界。“甚深”者應是無生無滅由自性之義,因為入三摩地時,即證蘊等諸法無生無滅,是故此定之名為“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異門”。“明了”謂所通達義,“入”者即是於三摩地相續安住,心一境性之詞義。  (四)論議。若不說論議,當成為無謂之談而詞無聯系,為了令詞句聯系而不失其本意,故說論議。  經雲:復於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察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  “復於爾時”,是指何時世尊住王舍城入三摩地時,即是彼時。聖者自在菩薩摩訶薩,觀察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之時菩提心中真如實際,為獲得彼真如實際而勤奮精進者名為薩●(菩提薩●即菩薩)。歷經長時斷除煩惱所知二障,即名為“聖”。“觀自在”者謂從三種大悲心(生緣悲、法緣悲、無緣悲)中,以無緣大悲之理趣,悲愍觀一切有情,即名觀自在。為了所斷一切有情之憂苦而獲得自在者,即名自在般若有三種,若就能斷除五蘊自性,名般若劍;若就摧伏苦蘊,名般若金剛;若就破除無明暗昧,名般若燈。總的來說,以一切相無分別般若,證一切法空,即名般若,由此般若能到彼岸,即名波羅蜜多。波羅蜜多亦有三種,即世間波羅蜜多,出世間波羅蜜多,出世間的勝義波羅蜜多。此中世間波羅蜜多者,謂能遮止三惡道苦;出世間波羅蜜多者,謂永斷生死輪迴後,獲得寂滅一方面之涅盤;出世間的勝義波羅蜜多者,謂觀三界如夢亦不樂欲於涅盤,觀一切有情如幻,亦不希求佛果,因為一切法皆自性涅盤,若獲得無住涅盤者,即名獲得勝義波羅蜜多。  問曰:此處所說是般若波羅蜜多耶?答曰:是故所說“行深”,“深”謂無生無滅,“行”謂修行境界,因為修無生無滅,即是行“般若波羅蜜多”。“觀察”即是所緣無生無滅,不但緣無生無滅境,亦皆“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此中有二種空,即無為法如虛空之空,及勝義中聖者根本智遠離能取(內心)所取(外境)以各各自證空(根本定唯緣自證智境空),即名照見五蘊遠離能取所取之空義。見有三種,即凡夫異生及外道見,聲聞及獨覺見,菩薩如來見。此中凡夫異生及外道見者,謂見五蘊為命者,有我和有補特伽羅。聲聞及獨覺見者,謂見五蘊為苦為集。菩薩如來見者,謂觀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  (五)趣入般若。由於不了知趣入般若的方便,即說明請問詞。  經雲: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力,白聖者自在菩薩摩訶薩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復當雲何修學,作是語已。  問曰:彼又雲何請問耶?答曰:“時具壽舍利子”等文,說明聖者舍利子是問者。問曰:為何不問其他菩薩,而唯獨問一切菩薩中的觀自在菩薩耶?答曰:因為爾時即是說此般若波羅蜜之時,無數百千眷屬集會之內,彼觀自在菩薩是會主,因此聖者舍利子,承佛威力,為斷自他之疑故,於此即有以下請問等義。“時”謂顯示以下所說何等之義。“承佛威力即是如來加持義。“舍利子”是隨母親舍利之名故名舍利子。乃至“作是語已”之文義,皆是請問義。“若”者是說於誰根性堪能聽聞之詞義。般若波羅蜜多有世俗般若,及勝義智般若二種。此中世俗般若者,謂了知一切法如幻、如陽焰及如夢。勝義智般若者,謂了知一切法猶如虛空,離言說絕思惟,由此般若能到達無住涅盤故名般若波羅蜜多。其實,無生無滅甚深義,即名般若波羅蜜多。“修”是指菩薩補特伽羅(人),“行”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之法。問曰:“復當雲何修學”耶?答曰:從聞思修三門如是趣入般若波羅蜜多義,即於四種修行都應當修學。四種修行者,謂以無分智修勝義;以離煩惱修三十七菩提分法;以無耽著修行成熟一切有情;以無貪染修行成熟一切佛法。復當雲何學者即是於此四種修行都應當如是修學。  (六)般若之相若不了知其相即不能悟解義理,故說明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的答問詞,即是答具壽舍利子如是所問以下之詞義,若“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彼應如是觀察”。  經雲: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答具壽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彼應如是觀察,五蘊體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問曰:應當如何觀察修學耶?答曰:是故上說“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五蘊者謂色受想行識皆由自性空。空有五種:即先無空、滅無空、畢竟無空、觀待無空和無性空五種。如乳中無酪名先無空,酪中無乳名滅無空,兔子頭上無角名畢竟無空,馬中無牛名觀待無空,一切法皆無自性名無性空。從這五種空中,五蘊等以無自性空,即是應當觀察之空義。  色空者謂色為地水火風四大種能造色(色的因素,名因色),空謂勝義法界空性相,彼色等皆性空,因彼空性相無二,超越算數,及永離我及我所見。若是遠離能取所取即是無二真如相,一切法無不攝於空性相中。地水火風四大種亦是無相,因為無實有、無我、無自性,但並不是極微滅後而成為空性。若是由自性本空,即名“色即是空”,若色由自性本空,其色自己即是勝義空性,因為若離彼色自性空,則別無勝義空,故名“空即是色”,因為勝義空自己即是色的空體之詞義。問曰:那末,如何證知色空即是勝義空耶?答曰:如《聖無盡慧經》雲:“菩薩法界聖智(根本智)的法界,雖是地水火風界,但法界非堅濕暖動相,法界與一切法相應。何以故?若以空相應,說名相應,是故當知色空即勝義空性。”於此二種即名色空。色有三種,即:遍計色、所分別色及法性色。此中諸凡夫異生計地水等堅相者,名遍計色;與境相應識所行境之色者,名所分別色;遠離遍計色及所分別色的真如相者,即名法性色。因為彼法性色中若無遍計色及所分別色,即名“色即是空”。法性色空性,豈離所分別色及遍計色別有,故說“空即是色”,因法性色空,彼自己即與所分別色及遍計色同一相義。凡所有色,彼即是空性,即名“空即是色”,因離開色別無空性,色相空與勝義空二者不異,若彼是一,則離色別無空性。問曰何為不異?答曰:遠離增減,及永斷二邊的自性空相不異故。若色自己即是空,故所有色相彼亦是空性相之詞義。若是空性彼即是色者,謂所有空性相彼亦是色相之詞義。  由此說明,一切有情成為卑劣凡夫從無始以來在生死之中,五趣流轉輪迴,皆因於五蘊十八界久經慣習,即於彼五蘊十八界等而生貪著,執有為法為實有,是故如來宣說自性皆空。若執色相以壞滅為空,另有一種對治為空者,即是聲聞寂滅一方面之涅盤,故說彼色即是空,為離貪著於色,則墮生死暗昧邊,故佛說對治。若空性即是色,聲聞人無我後,計色壞滅為空而生空相,則墮涅盤邊,故佛說對治,說明色空則以為無有者應當斷除。於此是說,為了斷除執色相故而說空性,若又起一心於空執為相,所以空色二種相執都應斷除,因為相者謂緣某相而成障礙所應通達真如相,故執空性為實有亦是相。譬如有人眼患翳障,離捨出走,走道右邊,則有荊棘陷井,若走道左邊,則有深淵懸岩。若有一人眼無疾患,言有荊棘陷井,則墮深淵懸岩邊,言有深淵懸岩,則墮荊棘陷井邊。此顯中道安樂悉無障礙險阻,則能到達本處,此喻相同。翳障者喻諸異生由煩惱所遮障,聲聞所知障所遮障,荊棘陷井,謂補特伽羅貪著色等相,則墮生死輪迴邊,深淵懸岩,謂聲聞貪著涅盤,則墮空邊。有眼士夫者即是如來,以般若明凈慧眼,觀見色等皆由自性空性,因生死如幻故,亦不棄捨生死輪迴三界如夢亦不樂求涅盤功德,由入中道無相、無願及空性之道,即能到達無住涅盤究竟之處。是故,說明執相者則有深淵懸岩險峻之過患故;及不應取著一切有為與無為相。如是受想行識悉皆是空,亦復如是。  如上所說“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說色空即說明色即是空,及空與色不異之詞句,釋彼三種類推,即成六種。釋三種者,第一由自性空說為一種;中間三種假設名言類推,說為一味;最後輪迴異生住實有邊,聲聞涅盤空邊,斷除彼二邊即入中道正行,這三種一一中所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一類推,即成六種五蘊或四蘊,其理亦如此釋。如是所釋,彼此五種皆空,其餘受想行識,亦應說為彼此五種皆空。  彼等諸法自心相續中,心者謂於無色空性相,由習氣成熟即依彼色蘊。又如空器而依於器,器若壞滅則無依處,大空不異,與彼相同,是說由觀察此色蘊空,其心亦無依處,因為與勝義法界不異。問曰:如何觀五蘊是由自性空耶?答曰:如《聖無盡慧經》雲:“色蘊如聚沫,不堪執取,受蘊如水泡剎那無常,想蘊如陽焰,由渴愛顛倒執取故,行蘊如芭蕉樹,剖析無實心,識蘊如夢,執取錯亂境故。是故五蘊無我、無補特伽羅、無有情、無命者、無養者、無士夫,五蘊體性亦復如是。由因我及我所空,無生不生,無虛空界無為,說為自性涅盤。”如是了知外境四大(地水火風)皆空即是色空,了知內四心識皆空,即名空空,由於永斷色與空一相,遠離能取所取,即名解脫身。  (七)般若之所行境。若不了知所行境界,即不能修行,為了安住觀行修習故而作解說。  經雲: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無相無生無滅,無垢離垢,無減無增。舍利子,是故爾時空性之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亦無有識。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不得。  “是故舍利子”者,謂指如上所說。“一切法空性”的一切法者,是說依於五蘊,乃有五根、五境、十八界、十二處,及緣起等事。說明一切法皆依五蘊,若通達五蘊皆空,當知彼五蘊的一切支分皆是空相。譬如若通達身之主體皆空,當知附帶手足等亦皆空。“無相”謂超越一切法的相與相,即名無相。“無生無滅”,是說先無而後有者名生,先有然後無者名滅。然此佛性法界勝義空性者,既無前際亦無後際可得,是故名無生無滅。有情在五趣之內流轉時,佛性並無有垢染可清凈,雖圓滿無上正等正覺成佛,但佛性亦無有增加清凈故名無垢”。譬如螞蟻蟲子身中而佛性並無有減少,名為“無減”,雖然成佛法身佛性亦無有增加,故名“無增”,何以故?超越思惟言詮不可稱量故。彼二種法界中由於業煩惱不生,名為“無生”,若是無生則無有滅,故名“無滅”。因法界自性清凈,故無有凈,名為無凈。這是自性清凈,並不是說客塵離垢清凈,名之為凈。(客塵離垢清凈者)謂若永斷雜染品惑,於法界無減,名為無減,若清凈增長時,但於法界並無增加,故名無增。  如上所說五蘊各各差別,說明體性皆空,若謂於心中分別相是五蘊空,則對於空無有分別,即色等名言不應施設建立,所以分別名相應當破除故。如是所說空性者,即名無色無受等,是說五蘊自性空,因為已超越名言無分相,即無有施設色等相故,即名無色無受,是名無色無受之詞義。又於空性中色等名亦不可說,亦是受等不可說之詞義。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此為六根,因六根雖是依於五蘊,但六根非五蘊,六根亦不五蘊故名為無(六根)。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此為六境,由因無明增上,業習成熟,以雜染心執有為果法為實有,但在勝義中皆由自性空,故名為無(六境)。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此乃十八界。於彼十八界,由無六根,則無六識之所依故,若無外六境,內六識則無依處,單一不生,故六識亦無故,是故亦名無十八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者,此是入獨覺乘的所行境界。因以無明為緣,乃至老死之間是為總說,廣則以無明為緣乃至則見有: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和老死。無明者謂從我見所生我執從無實法生,是故無明亦是無實法,譬如家中長夜暗冥,由一燈生其暗剎那即無,亦不現彼無實之法。如是說明一切有情從無始以來的無明暗昧,若以般若燈觀察剎那即無,亦不現彼無實之法。明者但從無明相反唯假立名言,由於無有無明,明的名言亦不成立,故“無無明”。亦無無明可盡,因無有無明之事,故無無明,即不現無明之事,故亦無無明可盡,故名亦無無明盡”。  “無苦集滅道”者,此是入聲聞乘的所行境界,名為四諦。諦有三種,即世間諦,出世間諦,及勝義出世間諦。此中世間諦者,謂了知五蘊為集及老死之苦。出世間諦者,謂了知苦集滅道。出世間聖諦者,謂了知五蘊無生即是苦諦智。誰能摧伏三有即是集諦智。由於了知無明及諸隨眠皆由自性無者,即是滅諦智。於法平等而無一切虛構增益,此名道諦智。如是諸諦在勝義中皆自性無,即名為“無”。問曰雲何名為諸諦皆由自性無耶?答曰:如《聖無盡慧經》雲:“雲何菩薩觀諦善巧,謂此五蘊是苦,若如實通達苦相性空,即名苦聖諦。五蘊為愛因及見因者名集,若不執取彼等愛因和見因而不虛構增益者,彼名集聖諦。若了知五蘊前際不來,後際不去,現在不住者,名為滅聖諦。若以無二聖智根本定知四諦皆空性,即名道聖諦。”  “無智無得,亦無不得”者,此是菩薩大乘的所行境界。彼菩薩斷除煩惱所知障的聖智,即名無二智,因在勝義中無智,故名“無智”。得者謂先無名得,若有得亦有空,若有果當有壞滅,佛性於一切有情平等安住,彼昔本皆空,後亦無得。僅約十地次第而言,但以漸次凈治阿賴耶識無明習氣無明習氣凈治後,如佛大圓鏡智之法界中,謂得與不得,皆無名言可施設,即名“無得亦無不得”。是故,如《般若波羅蜜多七百頌》雲:“不行一切相是名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者是名得無上菩提。”  (八)般若功德:觀行無上菩提,雖是空性之體,但並非無有般若波羅蜜多之果,說有,是為生起欣樂精進故而說功德。  經雲:是故舍利子,以無所得故,諸菩薩眾,依止般若波羅蜜多,心無障礙,無有恐怖,超過顛倒,究竟涅盤。  “是故舍利子,以無所得故,諸菩薩眾依止般若波羅蜜多”而住,“是故”謂如上所說。“以無所得”者,是說無上菩提之果無所得故。“依止般若波羅蜜多”而住者,是說不住一切相。“心無障礙”,是說斷除內心習氣及外境一切相,故名為無。“無有恐怖”,是說設若心無障礙,即無有生死輪迴及生惡趣之恐怖;及於甚深無生無滅之境恐怖故。“超過顛倒”者,是說於阿賴耶識中無明習氣見外境無實法而有種種行相,即名顛倒。此中是說,若證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斷盡煩惱障及所知障後,即“超過顛倒”,即名到達“究竟涅盤”。無明是一切煩惱之所依事,內十二緣起生死輪迴之因,以至最後際皆唯與苦蘊而結合。若了知無有無明,即無諸苦及無一切煩惱,是故名為“究竟涅盤”。  (九)般若之果:若無有般若波羅蜜多之果,而修行則無義意,為此,故釋果義。  經雲:三世一切諸佛,亦皆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三世一切諸佛,亦皆依般若波羅蜜多故”是說此處的三世,即過去世、未來世和現在世的不同時期,住在三世中的諸佛善逝。“佛”謂超越三界生死垢染,已獲得般若眼,名之為佛。其實,成就如來法身後,般若、聖智(佛本有智德圓滿)、三味、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及佛不共法等,無數功德悉皆圓滿,彼即名佛。“依止般若波羅蜜多”者,是說安住一切無相。三世一切諸佛亦皆從般若波羅蜜而生皆是相同,所以此般若波羅蜜多,名為一切諸佛之母,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即名佛陀。“無上”謂超越三界,“正等”謂真如無倒法究竟圓滿。“菩提”謂真如法界。佛以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理趣而修行成佛,與過去諸佛無不相同,因為功德相同故。  (十)般若密咒:為了不墮於一切相故而解說。  經雲:舍利子,是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大蜜咒者,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諸苦之咒,真實無倒,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秘蜜咒。即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曰:峨帝峨帝,波羅峨帝,波羅僧峨帝,菩提莎訶。  “是故”是說真實無倒,以離言說名無願,彼等為(語)真實;由無身行後無相,為身真實,以離心思名空性,為意真實,如是即與聖者解脫而不相違。以般若波羅蜜多斷除一切心行分別相,同時入勝義門,與無分別之勝義相順,故名真實無倒”。能滅除內識一切習氣,即名“般若波羅蜜多大蜜咒”。外境一切相由自性智斷除,即“是大明咒”,滅除內外二者一切相,即“是無上咒”。由能成就佛果,即“是無等等咒”。能斷除一切惡趣諸苦而能作一切有情義利,即名“能除一切諸苦之咒”。“當知”者,是說當知此般若波羅蜜多,是能到成佛之因的定詞。此般若波羅蜜多咒者,是為世間及出世間福德資糧之因。世間福德謂其利益不為煩惱魔障所損害,並能保護。出世福德者,謂依此咒當成為般若及聖智。  經雲: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爾時世尊從彼定起,告聖者自在菩薩摩訶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彼當如是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一切如來,亦當隨喜。時薄伽梵說是語已,具壽舍利子,聖者自在菩薩摩訶薩,一切世間天人阿蘇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爾時世尊從彼定起”者,是說唯除如來宣說般若波羅蜜多義外,其他不能宣說。聖者自在菩薩宣說,及舍利聽聞,是承佛三味加持威力,而作宣說及聽聞。是故世尊從彼定起,觀察因清凈及果清凈後,世尊即“告聖者自在菩薩摩訶薩曰:善哉善哉”是說佛觀察因果清凈後,即說善哉善哉已,天人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般若波羅蜜心經十義顯明廣釋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