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在菩提樹下究竟悟到什麼?

當年釋迦世尊在菩提樹下睹明星悟道,到底悟到什麼呢?  他悟出了諸法無常、緣起性空的道理。我認為最
2022-06-18
116

禪宗的心靈之道

在道家和儒家之後,中國曆史又產生了以慧能的《壇經》為代表的禪宗智慧。禪宗作為佛教,不僅繼承了印度
2022-06-18
78

見地是修行的指導,修行是對見地的體證

《六祖壇經·般若品》主要講述頓教的見地及這一見地的殊勝。  見地是一個宗派的核心內
2022-06-17
127

如何才算是真的禪修?

關於禪修,有條件找個安靜的地方靜坐當然好,不過並不是只有兩腿盤上靜坐才叫禪修。禪是靜慮的意思,能
2022-06-17
82

理須頓悟、事要漸修

有人認為神秀大師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不及六祖“本來
2022-06-17
91

為什麼「吃茶去」公案是茶禪一味的思想基礎之一?

為何“吃茶去”公案是茶禪一味的思想基礎之一?  “吃茶去&rdq
2022-06-17
88

南禪七日(11)

禪宗,我們都知道,在佛教裡頭標榜,教外別傳,就是一切佛經,經論,一切教理,佛教的經典的道理以外,
2022-06-17
76

禪宗「參話頭」的功夫應該怎麼用?

問:禪宗參話頭的功夫應該怎麼用?  明賢法師:禪宗的參話頭功夫非常關鍵,禪門的這一宗尤其是南傳禪
2022-06-17
82

怎麼樣把知見轉成證量?

有人問了個問題:“請問師父,禪宗說‘當下即是,即心即佛’,那
2022-06-17
113

如何是大乘入道頓悟法要?

問:“如何是大乘入道頓悟法要?”  師雲:“你先歇諸緣,休息
2022-06-17
90

慧能詩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的意思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唐.惠能  這首詩偈是中國禪宗史上一樁很有名的公
2022-06-16
151

人生有三不,事繁莫懼,無事莫尋,是非莫辨

《禪林寶訓》裡面記載,有位禪宗的密庵和尚說,一個寺廟的住持要有三種“不”
2022-06-16
120

永信法師:頓悟法門也是日常功夫

後人讀《壇經》,一般都很在意《壇經》裡面的頓悟法門,實際上,六祖的頓悟法門是建立在“
2022-06-16
75

傳正大和尚:來時糊塗去時迷

人為什麼都是糊裡糊塗的?  因為他們一點也不曉得自己的本來面目,不知道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誤以
2022-06-16
96

力度大了就不是「疑情」

問:師父好!參話頭時,能夠有一段時間停留在不去思維的類似於“不明白”的狀
2022-06-16
154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問:禪修打坐時是睜開眼睛好,還是閉著眼睛好?  寬容法師:坐禪的目的是為了把心定下來,明確坐禪的目標
2022-06-16
113

吳言生說禪:自家寶藏

其實在禪學里一直主張自省與自悟,歷代的禪師們說,誰也救不了你,只有自己救自己,寶藏就在你自己的身
2022-06-16
127

臨濟慧照禪師關於禪宗的三問?

禪宗源於印度,展開在我國,盛行於隋唐,到慧能大師時全國身教皆為禪,寺為禪寺,幾乎成了佛教的代名詞
2022-06-16
102

禪觀呼吸「念息」應認識那些常識?

禪觀呼吸“念息”應認識那些常識?  禪觀呼吸,以細長、和緩為妙,但初學不可勉
2022-06-15
102

妄念來了當如何?

《五燈會元》中記載葯山惟儼禪師的一個公案:一日坐次,有一僧問:“兀兀地思量什麼?&r
2022-06-15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