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咒
佛經
佛宗
佛學
佛骨舍利
放生
佛咒
佛經
佛宗
佛學
佛骨舍利
放生
熱門搜尋
地藏菩薩
妄想
父母
舍利
菩提心
六道
馮學成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無明
紫虛
平時
百喻經
馮學成居士
碧岩錄
南懷瑾
南懷瑾:
梁乃崇教授
賈題韜
藥師
六字大明咒
搜尋[
成觀
],共找到
45
個文章
達真堪布:做火施的時候為什麼要把自己觀想成觀音菩薩?
做火施的時候為什麼要把自己觀想成觀音菩薩? 達真堪布解答:我們通過儀軌做火施的時候,
佛學問答
2023-04-25
126
成觀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16
「無為法」:「為」即造作義,亦即是生減、來去之義。故窺基大師說:「無為者,即不生不減,無來無去,
法師開示
2023-07-27
126
成觀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33
成觀法師 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33 4.六煩惱 論:四煩惱六者:疑、六不正見。一貪、二瞋、三
法師開示
2023-07-12
126
成觀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25
4、徧於一切時——這五個徧行心所,於一切時皆能徧,故稱「徧行」。 「作意」:作意心所的體性是「
法師開示
2023-07-18
125
成觀法師:《心經系列》成觀法師 附錄 般若心經梵漢對照本 初版三刷跋文——「空義再釋」
【附錄】「般若波羅蜜」之威神力之一佛告憍屍迦:「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般若波羅蜜,若人軍陣誦般若波羅
法師開示
2022-11-20
124
成觀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42
「十七掉舉」:「掉」,搖動。「舉」,高舉。「掉舉心所」的體性為:能令心於境,不得寂靜。其業用為:
法師開示
2023-07-06
122
成觀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07
那麼「唯識學」的「唯識」二字,究竟是什麼意義?「唯識」之意義為:一切萬法皆是識的變現,皆是依
法師開示
2023-08-02
122
成觀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26
2.五別境 論:二別境者:一欲、二勝解、三念、四定、五慧。 「別境」:「別」,各別。「境」,
法師開示
2023-07-18
122
成觀法師:《心經系列》成觀法師(四)
《心經系列》成觀法師(四)【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即過去世
法師開示
2022-11-20
121
成觀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48
成觀法師 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48 「七無想報」:外道之人在此欲界修無想定,獲得成就,舍此報身
法師開示
2023-07-02
121
成觀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01
大乘百法明門論 相宗系列總序——何謂唯識學? 「大乘百法明門論」原文 大乘五位百法表 大
法師開示
2023-08-06
120
成觀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12
大乘百法明門論 一、釋論題、論主 沙門釋成觀撰注 大乘百法明門論天親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譯
法師開示
2023-07-29
119
成觀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29
「精進」:梵文昆梨耶,又譯為勤,是為正勤。精進心所的體性是:能於斷惡修善之事中,令心勇猛強悍。所
法師開示
2023-07-16
118
成觀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09
2、從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及心不相應行法來看——這四位之法,總名為「有為法」,也就是說,這四位
法師開示
2023-07-31
118
成觀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39
B.中隨煩惱 「十一無慚」:「無慚心所」的體性為:對於自己的品格,及聖人之教法,都無所顧忌,輕
法師開示
2023-07-07
118
成觀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44
成觀法師 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44 成觀法師 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44 「二惡作」:惡作有二
法師開示
2023-07-05
117
屠夫持心咒 舍利成觀音
屠夫持心咒 舍利成觀音 40年代圓寂的噶托拉西覺卓說過∶以前藏地有一位屠夫,殺業深重,後值遇善知識
佛教故事
2022-12-31
116
成觀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47
成觀法師 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47 「二命根」:依業所引,於第八識種子上,令色心連持不斷,假立
法師開示
2023-07-03
116
成觀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36
5.二十隨煩惱 論:五隨煩惱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惱、四覆、五誑、六諂、七懦、八害、九嫉、十悝
法師開示
2023-07-09
113
成觀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35
「疑」:疑心所的體性為:「於諸諦理,猶豫為性。」這個疑,並非指一般日常生活中的懷疑,而是特指對佛
法師開示
2023-07-10
113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