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無明 ],共找到 91 個文章

佛說永斷無明,方能成佛道

  【原文】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
2022-07-16
225

凈土法門法師:常寂光沒有了,叫無明

佛在大經上說我們,我們六道凡夫,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一不覺,就在常寂光自性裡面出現了一個阿
2023-04-25
168

體方法師:破無明

破無明 我們的知見就像電腦的程序,熏習那麼久,無始以來的生命都在熏習中,裡面的程序既深且遠
2022-07-04
161

慧律法師:如何斷煩惱無明和妄想

問:如何斷除煩惱、無明和妄想?  慧律法師答:師父沒有辦法來到你心中,要不然,我就拿把剪刀把你的
2022-12-26
150

濟公活佛傳奇錄十二 佛力顛中收萬法 禪心醉里指無明

第十二回 佛力顛中收萬法 禪心醉里指無明 卻說濟顛對沉一道:「人生在世,只為這具臭皮袋要吃,我看你又
2023-01-08
145

體方法師:解脫之道講記 a23 十二因緣 第一項 無明

「〔第一項 無明〕 一、無明的含義 即無知、不明,不是什麼都不知,反而是充滿錯誤的知,是與
2022-07-16
141

惠敏法師:阿賴耶識之「無明、愛結、有識之身」經證考察

阿賴耶識之「無明、愛結、有識之身」經證考察國立藝術學院教授釋惠敏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2000)頁1
2022-12-17
140

純祥法師:四十八願 第四講:念佛可以破除一切無明、滿一切志願

四十八願 第四講:念佛可以破除一切無明、滿一切志願講解:純祥法師「設我得佛」與「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2023-01-02
140

守護自己的心,不要給傲慢、瞋恚或無明所佔據

在禪修的過程中,要排除傲慢和瞋恚的心理。傲慢是一種看低別人的心理。瞋恚是一種生氣的心理。  當年
2022-11-15
138

恆傳法師:定與慧怎樣才能平衡,不至於偏向一方產生無明妄想和昏沉?

問:師父,阿彌陀佛!佛法中談到戒定慧三無漏學,定與慧怎樣才能平衡,不至於偏向一方,定多慧少,或者
2023-01-08
138

無明苦海

釋迦牟尼說法的時候總是顯得和藹可親,經常說些弟子熟悉、愛聽的事物。為了使眾人能夠理解,他總是說得
2023-01-01
137

無始無明之貪愛色慾:人君子柳君風雨寒夜涼亭艷遇記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
2022-11-19
135

《文殊菩薩心咒》親近智慧多了,無明煩惱就少了

《文殊菩薩心咒》:嗡(ong)阿(a)喇(la)巴(ba)札(zha)那(na)諦(di)~親近
2023-03-21
135

「無知」與「無明」有何區別?

人人都說,無知是蠢,但小禪反而覺得無知是「福」。無知之人其實也可以說並不是什麼都不知道,只是對無
2023-03-04
132

慧律法師:如何切除內心深處無明與煩惱的腫瘤?

問:如何『切除』內心深處無明與煩惱的『腫瘤』?  答:這個問題問得最好。你內在裡面一直在煩惱,莫
2022-07-10
132

宣化上人:修道人絕對不可動肝火,所謂「無明火燒盡功德林」

551. 如果貪圖住得舒服,睡得舒服,那就是習氣沒有除。  552. 當知所造的廟,經過長時間,
2023-05-02
132

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十)~H 第266經(無知經):本經主要是從對五受陰如實而知的角度,來闡述應如何脫離無明的遮覆,從而獲得解脫。

第266經(無知經):  本經主要是從對五受陰如實而知的角度,來闡述應如何脫離無明的遮覆,從而獲
2023-03-12
131

《心經》里的這句話是為我們提供一個公式去觀察我們的無明

《心經》里的這句話是為我們提供一個公式去觀察我們的無明   《心經》里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
2023-03-16
130

嘎瑪仁波切:大多數人在無明遮蔽下,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有苦

惡業的形成,有些是通過身體造作的。比如殺生,殺害的對象大到像人或其他大動物,小到蚊子、蟑螂這些小
2023-07-15
129

信願法師:到彼華開入大會無明煩惱自然亡(一)

【法事贊摘要】善導大師開示:到彼華開入大會無明煩惱自然亡(一)  晚上我們繼續來探討善導大師
2023-07-23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