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觀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01

  大乘百法明門論

  相宗系列總序——何謂唯識學?

  「大乘百法明門論」原文

  大乘五位百法表

  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

  一、釋論題、論主

  二、論文引言

  三、五位

  四、心法(八種)

  五、心所有法(五十一種)

  1.五徧行

  2.五別境

  3.十一善

  4.六煩惱

  5.二十煩惱

  小隨煩惱

  中隨煩惱

  大隨煩惱

  6.四不

  六、色法(十一種)

  七:心不相應行法(二十四種)

  八、無為法(六種)

  九、二種無我

  一、相宗的根本經典與傳承

  要了解相宗(即法相宗、又稱瑜伽宗,或唯識宗),也必須稍微了解一下中觀學派;因為正如唐代義凈三藏其所南海寄歸內法傳中所言:「所雲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由是可知,大乘佛法有二大法脈或學派,一是  中觀學派,二是瑜伽學派中觀學派是尊龍樹菩薩為始祖,以其中觀論及十二門論為根本論典,其後傳至提婆菩薩,著有百論,即與龍樹之二論合稱三一論」目、婆藪、佛護、青辨等。在中國之弘傳者則為鳩摩羅什,至唐·吉藏大師而集其大成,因而開創三論宗。此處所說的中觀學派是狹義的中觀派;此派雖名「中觀」,實是以空觀(第一義空、一切法空)而涵攝空、假、中三觀,故名中觀」,又稱「空宗」。其根本經典般若諸經與三論。

  廣義的中觀學或空宗,則包括天台宗、華嚴宗、禪宗等,因為這些宗派都以中觀學派的創始者及其經典為立宗之主要根據,故在大乘八大宗中,除法相宗與律宗外,其餘諸宗基本上都屬性宗(空宗)所攝,以其相對於「相宗」,且研習法之本性,故又稱為「性宗」。

  至於法相宗(或瑜伽宗)最主要的經典則為「一經一論」:解深密經與瑜伽師地論。其根本經典,根據成唯識論遊記,則為六經十一論:

  a、六經—解深密經、華嚴經、密嚴經(又名厚嚴經)、楞伽經如來出現功德經、大乘阿昆達磨經

  b、十一論—l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說)顯揚聖教論、《大乘庄嚴經論生大乘阿昆達磨集論久攝大乘論(以上無著菩薩造)、辨中邊論(本頌彌勒菩薩說,世親造釋論)、分別瑜伽論(本頌亦彌勒菩薩說,世親造釋論、此論未傳譯)、唯識二十論(世親造)、十地經論(世親造,系解釋華嚴經十地品者)、集量論(陳那菩薩造、義凈譯、已亡夫,系因明學之論典、發揮現比二量、及識之三分說)、觀所緣緣論(陳那造)。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