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觀法師:《心經系列》成觀法師(四)

心經系列》成觀法師()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即過去世、現在世、和未來世。

「阿耨多羅」,即無上之義

「三藐三菩提」,即正等正覺之義。「三」是翻譯音,是「正」的意思,「三藐」,即正等之義;「菩提」,即覺也,「三菩提」,即正覺之義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文是anatana-samyak-sambodhi,即無上正等正覺之義。亦即是菩提,或稱為無上菩提、大菩提;簡言之,即是成佛、成正覺

現在、過去、未來的一切佛,都是依照般若波羅蜜多的緣故,觀一切法都沒有少法可以得到,究竟沒有實自體性,好像水中月一樣,若要在水中撈月,正如學李白——可是我們都是李白啊!不要忘掉,我們也都是「醉仙」,所以,我們都在水中撈月——然而三世諸佛皆如實了知「六道之水」中無「月」,亦如實了知以水之因緣而有月,因此也隨眾生緣,而如幻生出一切妙法,度化眾生

綜上而言:「三世諸佛,因為依靠般若波羅蜜多的緣故,所以得證無上正等正覺。三世諸佛,過去在因地菩薩位的時候,因為依靠般若波羅蜜多,方能成佛」,因此這一句話是指菩薩成佛。然而上面那一句:「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菩提薩埵即是菩薩之義;在怎麼樣的情況之下,凡夫能夠轉凡成聖、成為大菩薩呢?「以無所得故」,又「依般若波羅蜜多故」,才能成為菩薩摩訶薩;復次,因為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而轉凡夫為二乘——次轉二乘為菩薩——再轉菩薩成大菩薩——最後轉大菩薩成佛。如此步步升進諸地、諸位,都是依靠般若波羅蜜多。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以上所說是顯教的法,這裡所講的是密教的法,所以,《心經》到最後為由顯入密,顯密合流。

「咒」,是中文(漢語),梵文是「陀羅尼」(dharani)「陀羅尼」是總持之義,而總持的意思是什麼呢?因為佛所證的智慧太多太多,又太深太廣,所以沒有辦法一句話涵蓋盡了,因此證到最後,即以一句話來代表佛所證的一切法之菁華,如同濃縮的果汁(concentrated juice)一樣,但因為太過於濃縮、精要,所以就變成像「密語」一樣,因為其中深藏「如來密義」;因此,陀羅尼稱為「總持」,又稱為「真言」(真實不虛之語言)。然而中文把「陀羅尼」一詞翻成「咒」具有什麼意義?中文本就有「咒」這個字,因為中國土產的宗教——道教,古代即有咒,其實一切外道都有咒,此與打坐關係,無論佛法外道都有禪定。一切世間、出世間的修行人都一樣,入禪定以後,由於心清凈,攝心專一,所以那時說出任何一句話來,那句話就具有威力尤其是一句話若是一種願、或祈願,則更別有一力量在其中,那就是所謂的「咒語」。例如某人說:「我要咒他死」(意即:我一心一意祈願他死)。若其心專注,而且用心很切,(因為心是有心力」的),便會很奇妙地產生一種力量,此力量可影響到別人。然而佛法的咒與其它外道不同之處在於:佛法的咒皆是善咒,而外道的咒則有很多是惡咒;佛法里的咒既皆是善咒,所以都不會害人,反而都是為了成就眾生善心、善願,甚至於令眾生成就智慧、大菩提。換句話說,所謂咒者,即是將某些佛或菩薩所修的成果之菁華和神髓,都攝涵在那短短的字句里,那短短的字句便稱為某尊佛或某菩薩的「咒」。觀世音菩薩自證的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口彌(彌)哞」,即是把他所修證的成果都攝在這六字裡面,且這六個字,每一字可度一道,六字即可度六道眾生

真言」,即真實不虛的語言。一切密教的真言一定要有阿闍梨傳承才可以念誦,如果沒有師親傳,自己私念謂之盜法,亦是犯「三味耶戒」,其罪很重。在佛法里,有兩種法不可無師而擅自修學,即出家戒法和真言密法——出家戒法,在家人不聽聞、讀誦,乃至即使已出了家,而未受大戒之人不可盜看、盜聽比丘戒、比丘尼戒。若為居士時盜看僧戒,便遮其出家(不許出家)。又,有些人在報章雜志上發表文章,取材自律部、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等,那是很多人犯禁。又,最近常有短期出家,如果是女眾,受過短期出家後,一旦還俗,便不能再真正出家了。因為佛制女眾一生只能出家一次,還俗後便不能再出家。同樣的,真言密法必須要有師父,而且若沒有合格的密教阿闍梨面傳,便不能念咒,也不能私結手印(俗稱「打手印」)。手印不要亂打,若亂打的話,護法神就會來打你,你會成就無量惡法,來世便會到第十八層去報到,以犯密部律儀故,果報很重。戒法與密法必須有師傅承,這是佛制的,且有很深的原因如來制這些戒。此外,要持咒的人,亦必須要持不妄語戒,如果一邊口說妄語,一邊持咒,那個咒即無效,即使是從阿闍梨那裡學來的也沒用;而且要持咒之前,先要凈身,至少要先刷牙漱口,口要乾淨,持咒才能生效。

大神咒」:「神」是神妙,「大」是無上之義是指此咒有無不可思議神通妙用之義

大明咒」:是此咒有無威力,能破無明故稱大明」。

「無上咒、無等等咒」:「無上」譯成英文為supreme(至高無上),「無等」是無與倫比(unequalled),「等等」兩個字重疊,表強調之義,即沒有任何咒語能與它勢均力敵,威力相等的意思。亦即:「極高極高」之義

由於「般若波羅蜜多」有大威力,它可以轉凡夫成為二乘聖人,轉二乘聖人菩薩,再轉菩薩為大菩薩,復轉大菩薩成佛。有如此的大威力,所以知道般若波羅蜜多是神妙的咒語,神妙的真言,亦是能夠破除無明真實語言,甚至沒有任何咒語可與它威力相等,並且能拔除一切苦,其威力真實而不虛妄

綜上所說,心清凈之人所說真實語言,便是咒語,並非一定要佛菩薩講的咒語才是咒語;當然心惡的人,他以惡心講出來的話,也可能變成咒語的;像我們平常不善不惡的人,講出來的話,大都沒什麼威力;因此要努力修行,三業所作才有大善力量成就自他兩利的大善事業。當然我們要修變成大好人,令所持善咒成驗,而不要修學惡咒想害人、整人,變成毛道、惡人

從前,魏晉南北朝的時候,佛法剛傳人中國沒多久,有一大師,名叫佛圖騰,他有神通他在後晉石虎軍中,其城被圍,晉王石虎去請問他:「怎麼辦?城外圍兵幾十萬人。」他即對王說:「叫全城的人,徹夜齊聲一起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如是即可。」國王信受,即教國人齊聲一起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一直不斷地念了一日一夜。到了半夜的時候,忽然,滿城四圍通天光明有如火焰,城外的圍兵注意到,忽然看到很多兵將,好像天兵天將一樣,從空而降,嚇得他們都跑掉了,於是城圍就解了。因此,此時光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一句話,就如咒語一樣,有大威力。為什麼呢?因為這是諸佛最大的法,有大威德,故諸天鬼神皆得崇敬。也因此佛寺每天作早課的時候,都要稱頌「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是有緣,我教你們念,你們就可以念了,我教的是梵音:(gate)。我教你,但是你不能教人,因為你不是師父,你如果也是阿闍梨的話,也可以教人。咒語是有意義的,不過咒語的全部意義,乃至真實意義,不只是字面上意義而已,更何況還有許多言外之義及「如來密義」——也就是因為有「如來密義」,故稱為「密咒」。

「揭諦揭諦」,揭諦是「度」的意思。

波羅揭諦」,疾速度之義

波羅僧揭諦」,大眾速度彼岸之義

菩提薩婆訶」,菩提成就

全咒大義即是:「度呀!度呀!大眾速度彼岸,令菩提成就!」趕快度,但是如果修行怕吃苦的話,就「沒法度」了!

——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三日講於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蓮光學佛社」

一九九七年二月十八日校訂於台北「大毘盧寺」

貳、《心經奧義

六祖大師說:「離體說相,是為相說。」因此,諸佛之法,應不離本體而說;本體本性,亦即如來藏體、妙真如性。修一切法,亦皆應如是——不離本體。六祖大師大悟之後,五祖大師對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本心,即名丈夫天人師、佛。」行者修習此般若波羅蜜門,亦當如是,識達本心。是故嘗試闡發此經深妙之義如下:

【「般若波羅蜜心經」】:一般都說《心經》是《大般若經》的「心要」,故稱為「心經」,此為一解。不過這可說只是表面上意義;若更深一層說,亦可解作:一切眾生有種種心,在此種種心之中,有一種心叫做「般若波羅蜜多心」,(因此,「般若波羅蜜多」與「心」,兩個詞要作一氣讀,因為它們已形成一個「專有名詞」。)又因為本經之主旨在於闡發此甚深之「般若波羅蜜多心」故簡稱之為「心經」。此「心」與黃蘗大師《傳心法要》所欲傳述的「心」是一樣的。此「般若波羅蜜多心」即是三世佛心,亦是一切眾生之本心,亦即是達摩祖師「直指人心之心而非謂他心。此心即是楞嚴經所說的「本妙覺心」,亦是《圓覺經所說的「凈圓覺」,亦是《大般涅槃經》所說的「佛性」,亦是六祖所說的「本性」,亦是《起信論》與《楞伽經所說的「真如」。又,這「般若波羅蜜多心」因是一切眾生本自有之,故非從外來,非修而得,不修亦不能悟得,以不修即迷故;迷之,則凡聖相隔,三界立、十法界成。故六祖大師說;「不修凡夫,修即聖人。」因此,此經所明即是究竟了義的第一義諦實相,非如有些人誤解的「空」門。以「空」是對治門,對治「有」病故。若是對治門處,則非究竟了義。若不從此處見,則於本經處隔礙不通。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為何五蘊皆空?以諸法一相;一相故非實有種種相,是故五蘊皆成一相,非有五種差別相。所謂「五蘊相」者,「色相」、「受相」、「想相」、「行相」、「識相」,如是五相皆非實有,但是「一如」所現,如空中華、水中月。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要從本性來看,且須契會如來藏深意,方能了得觀自在菩薩所證之意,不復妄想!「不異」與「即」就是非一、非異。「色」與「空」二者非一非異,受、想、行、識亦復與「空」非一非異,以色與空皆以如來藏「本性」為其本體,非不同體,故「非異」;然而本性起用,能顯萬象差別,故「非一」:性本不差,其相有別,色與空之本性,本無差別皆是一如所現;然其表相,則現有別。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段經文是解釋什麼是「空」的最究竟意義。因此可知,觀自在菩薩所說的「空」,不是別的,而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是自在菩薩給「空」下的定義:離於生滅,無有染凈,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其體虛寂一相,用即遍一切處,這是什麼?這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觀自在菩薩所照見的,不是「什麼都沒有」的外道凡夫之斷滅空,或小乘壓制一切令不起的偏空,或分析空,而是這不變而能隨緣隨緣而能不變的妙真如性,所以能「度一切苦厄」,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試想以偏空智,或以斷滅空,如何能證阿耨菩提?所以「五蘊皆空是指五蘊皆是本妙明心所顯之相,如虛空華,非有非無,非不有無,離於有無,這才是離於四句的聖諦第一義大空;以如是故,故能究竟無垢無凈,不增不減等。是故乃至下面的十二入、十八界,以及世出世間一切法,也皆是「空如來藏性」之用,因此轉「空如來藏」為「不空如來藏」,而起「無作意」大用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由於已證入如來本性,所以了了知見如來藏空性之中,實無色、受、想、行、識五蘊之法可得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如來本性之中亦無六根、六塵之實法可得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空如來藏中亦無十八界之實法可得。以上為破凡夫執著,令離凡夫所行境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在如來藏性中亦無十二因緣生滅門,乃至無還滅門之實法可得。此為破緣覺乘之執著,令離緣覺乘所行境界

【「無苦集滅道」】:如來藏中無有四諦之實法可得,皆如空華,此為破聲聞所行境界

【「無智亦無得」】:此為破權教菩薩執著。若仍有少法可得者,則仍不與如來真性相應,以眼中仍有少微塵——遮障智眼故!以已破權教菩薩境界故,至此即三乘皆離,並皆化城,唯一佛乘。無「智」,這個「智」是指無上智,「得」是指「得」菩提亦無一法稱為菩提可得

【「以無所得故」】:這「無所得」三個字可說三世諸佛如來所證最高的智慧之精華,如來以此無上金剛智,而破九法界一切無明執著,回超三世,頓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永斷二死,究竟超過一切世出世間故稱上士天人師、佛。

如來一切教諭:不論顯、密、性、相諸法,其究竟,皆悉歸入此無上甚深法門,故此經之「般若波羅蜜多心」者,即是「三世佛心」,亦即是無所得心」;《金剛經》雲:「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即是言:以無所得心,具修一切善法,即得無上菩提

愚人不解,以為佛經說「無所得」,於是他便不再精進學佛,甚至不再修行,而落斷滅空見,更墮於愚痴煩惱深淵。因為他認為:「既然無所得嘛,我還修什麼?!」他不但不再修行,甚至還更進一步,再回到五欲六塵中去打轉,而且反而自以為是在修最高的「無所得」呢!殊不知他這樣復墮五欲六塵,固然不能證得出世佛慧,卻因此而「得」了世間染法!所以他這樣還是「有所得」,並非無所得。

是故當知,佛說甚深無所得」傳心要門,是為大根器、根熟眾生,於遍修眾妙法門,廣積無量智慧福德之後,令之上上增進,頓入如來無上廣大覺海,故勸令不執、不取所修所積福德智慧,是故言下頓忘能所,頓契如如。因此,此「無所得」法門甚深不可思議,不是對未修、初學、或淺根、薄福、少智之人而說,乃是對上上根人且廣積福慧之人而說。莫錯會佛意,若錯解如來真實義而錯用心,不但不能得益,反而妄肇大禍。

又,此「無所得」甚深心法,應如何修?此有二門,一是漸修門,二是頓悟門。先說一、漸修門——若中下根人,福慧未充,須先修此門:若欲無所得,必先「無所取」。如何修「無所取」?若欲無所取,必先「無所求」。如何修無所求?須知有所求即是貪。欲無所求,必須心不攀緣,即「無所緣」。如何修「無所緣」?若欲無所緣,須心不往外馳,須心常起正念。如何能心常正念?欲心常正念,須常修六念,念念不斷,久之即能正念常得現前。正念得現前之後,復以正智觀此正念唯心所現,而不執不取,知念如幻,幻體亦真,則頓入無有少法可得、究竟清凈界域。以上是漸修門。二、頓悟門——至於福智圓熟之大根人,若一念心通,體入真如,頓見本性,則頓了無有少法可得,頓覺了諸法究竟本自清凈平等不動不生不滅、不垢不凈,是為頓根人之所修。

復次當知,此「無所得」,並非要把所修集之一切智慧福德全部拋棄,才叫無所得,而只是不執著不貪著、不矜、不誇、不求果報;以不執、不貪、不矜、不誇故,故能「有而無礙」,是名得而不得、不得而得,運用萬端而無罣礙。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這「菩提薩埵」即是指實教一乘的菩薩摩訶薩。從上面以來,此大菩薩歷觀凡夫五蘊、六根、六塵、十二入、十八界、緣覺十二緣、聲聞四諦、乃至權教菩薩之「智」與「得」,這樣從表面上看來,好像是先從凡夫法開始起觀,(亦即起修觀行),漸漸修行聲聞、緣覺之法,然後再大乘權教之法,最後再修一乘實法——其實不是這樣:這是因為經文行文之次第,有時空的限制,不得不如是。其實是:此大菩薩,一開始就以甚深般若之智,遍觀世出世間一切法,所謂一念三千,無有漸次,因此,這是頓門:頓觀、頓修、頓證、頓悟;而不是從凡夫法開始修,漸修到小乘大乘、佛乘。有人於法不了,而倡言學佛必須從小乘開始修起,這是正確的,應依個人根器而定。若大乘根人,你堅持教他小乘法,則會令他於小乘法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而壞其大乘根性,如是則以後大乘心便很難發起,故是不當觀世音菩薩法門都是教法門,以頓根之人,根性力用大,所以能一體遍觀諸法,此非小機者能知能行。

【「心無罣礙」】:心中不著一點塵,如實知見無有少法可立可破,故無罣礙。

【「無有恐怖」】:此即無有凡夫恐怖,無有二乘之恐怖亦無有權教菩薩恐怖。簡言之,即:無有凡、外、權、小之恐怖;詳而言之,即:

(一)無有凡夫恐怖:無有凡夫得失五欲六塵之恐怖,生於三惡道、八難之恐怖,得禪失禪、得定失定之恐怖

(二)無有二乘之恐怖:無有二乘能不能得證四雙八輩道果之恐怖,能不能出離三界、離分段生死恐怖

(三)無有權教菩薩恐怖:無有能不能證菩薩智、斷無明惑、離變異生死,乃至能不能得如來智之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總說凡外權小之「得」與「失」,皆為自心不覺、顛倒之夢想,以此「倒想」如夢,非有非無,故稱夢想」,若了知一切賢聖,凡外權小,世出世間一切法,皆是自心所現、如來自性之用,則頓從此夢中覺了!

【「究竟涅槃」】:以無凡、外、權、小之一切顛倒夢想,簡言之,即塵沙惑盡,無明心息,故涅槃現前,全體即是涅槃真境,此為等覺與妙覺菩薩之境界。

【「三世諸佛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但菩薩從初發心開始,即依此甚深般若之智觀一切法,而速能證得圓明寂照之無上大涅槃,即三世一切諸佛如來,亦是依此般若大智,而得作佛,此表因中所修與果地所證不異。是故,此如來般若真智實為一切諸佛菩薩所依,乃能離於凡、外、權、小,三乘一切境界,而頓入一佛乘,乘如來寶筏而度一切眾生之苦厄!(「度一切苦厄」是指自度度他。苦厄,通指凡、外、權、小一切迷中之苦厄。)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薩婆訶」】:此甚深般若法門,非凡、外、權、小境界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乃至其究竟則離言說相,心行處滅,世間言語有時而窮,故此般若波羅蜜門,以如來神咒總結之。「咒」者,陀羅尼,是總持之義,總持一切法也。以諸佛菩薩所證境界甚深不可思議,故經末常以一神咒總持此一法,或一切法,普令眾生由聞持此神咒故,得疾入如來所證真如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又以此神咒故,禪法、密法、顯宗、密宗在此離於言思而會通。

一九六年初講於美國·達拉斯「楞伽精舍

一九九○年十二月校訂於美國·克里夫蘭「大慧精舍

一九九一年刊載於台北《慈雲雜志》十月號

叄、《心經奧義析微

甲、引言

今天我們來講《心經》的奧義。上次我們已經講過《心經》的「顯說」,大概是照一般的說法來解釋《心經》。《心經奧義則是我在《慈雲雜志》上發表過的文章。今天就依著這個本子來詳細闡明《心經》的奧義

奧義

六祖大師說:「離體說相,是為相說。」因此,諸佛之法,應不離本體而說;本體本性,亦即如來藏體、妙真如性,修一切法,亦應皆如是——不離本體

【析微】

「離體說相」的「體」是指本體而言。「相說」即是著相之說。如果離開本體來解說一切法相,則一切說法也都變成了著相之說、或取相之說。因此,說一切諸佛之法,皆應不離本體而說。這裡所謂的本體即是指「本性」而言,也就是「如來藏」之體、本妙「真如」之性。不但說一切法時不可離本體而說,我們在修學一切佛法時,也應如此——不可離本體本性而修。

奧義

六祖大師大悟之後,五祖大師對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本心,即名丈夫天人師、佛。」行者修學此般若波羅蜜門,亦當如是,識達本心。是故嘗試闡發此經深妙之義如下:

【析微】

一切修行有一個根本,這個根本即是本心」,它是修行的一個目標,如果沒有抓住這個目標——抓住你的「本心」——你再怎麼學也都沒用。譬如我們以前在小學作文章時常說:船要有舵,若是沒有舵,則會失去方向,到時你會漂到哪裡去也不知道。所以,學法就必須要「識本心」,所謂「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見《佛說十二章經》)若能真正了知自己本心的話,就是「大丈夫」、「天人師」、或「佛」了。行者若欲修行般若波羅蜜法門,就應當先識達本心。而《般若波羅蜜心經》也是屬於般若波羅蜜門,所以在此將《般若波羅蜜心經》的奧義解釋如下。

乙、釋經題

奧義

般若波羅蜜心經》:一般都說《心經》是《大般若經》的「心要」,故稱為《心經》,此為一解。不過這可說只是表面上意義;若更深一層說,亦可解作:一切眾生有種種心,在此種種心之中,有一種心叫做「般若波羅蜜多心」,(因此,「般若波羅蜜多」與「心」,兩個要做一氣讀,因為它們已形成一個「專有名詞」。)又因為本經之主旨在於闡發此甚深之「般若波羅蜜多心」故簡稱之為《心經》。

【析微】

一般認為《心經》之所以稱為「心」經,是因為它是《大般若經》的「心要」,這是一種解釋。不過,這種說法只是「顯說」,也就是表面上的意思。若是其更深密的意義,則應將「般若波羅蜜多心」視為一個專詞。因為眾生有種種不同的心,而「般若波羅蜜多心」即是在這許多不同的心之中,其中的一種心。所以此處「般若波羅蜜多心」是一個專有名詞,必須連在一起讀。由於《般若波羅蜜心經》的主要目的是在闡發此甚深微妙之「般若波羅蜜多心」,因而簡稱為《心經》。所以《心經》中的「心」字,在這是個名詞,並非形容詞。以顯說而言,一心」是個形容詞,是「精要的(essential)」之義。從奧義而言,則是名詞,指「般若波羅蜜多心」。

奧義

此「心」與黃蘗大師《傳心法要》所欲傳述的「心」是一樣的。此「般若波羅蜜多心」即是三世佛心,亦是一切眾生之本心,亦即是達摩祖師「直指人心之心而非謂他心。此心即是楞嚴經所說的「本妙覺心」,亦是《圓覺經所說的「凈圓覺」,亦是《大般涅槃經》所說的「佛性」,亦是六祖所說的「本性」,亦是《起信論》與《楞伽經所說的「真如」。

【析微】

此處所說的「般若波羅蜜多心」,就是《傳心法要》的「心」、諸佛「以心印心」的「心」、「直指人心」之「心」、「三世佛心」之「心」、「眾生本心」之「心」、「本妙覺心」之「心」。此「心」也稱為「凈圓覺」、「佛性」、「本性」、「真如」,這些都是用不同的詞來講同一個東西,用不同的方便、不同的境界來描述同一件事情。所言雖不同,所指則是一。

奧義

又,這「般若波羅蜜多心」因是一切眾生本自有之,故非從外來,非修而得,不修亦不能悟得,以不修即迷故;迷之,則凡聖相隔,三界立、十法界成。故六祖大師說;「不修凡夫,修即聖人。」

【析微】

此「般若波羅蜜多心」是一切眾生本來就具有的心,因為眾生自己本來就有,所以不是從外面得來的,也不是因為修行而有的。如果本來沒有,你再怎麼修也都不會有。如果說它是從得來的,那就成了外道——「心外見道」,而且「從外取道」故稱外道」——而佛法是「自心證道」,所以它是心內之法,是本自有之、本來具足的。這般若波羅蜜多心雖然不是「修」便可以得到的,但是你若「不修」,更是不能悟得。就好金山中的金礦,你雖挖了出來,但不去提煉,它也還不能發出金子作用,那還只是一塊礦石而已。但是金子是在金礦中本來就有的,如果那礦石中本來沒有金子的話,任憑你如何開採、如何提煉,你也不出半絲金子來。猶如想要「蒸沙成飯」、「磨磚成鏡」,縱經塵劫,終不能得(見《楞嚴經》)。所以必定要「本自有之」,才能夠由於修而顯現出來。金子之性在金礦中本來就有,所以你才能提煉得出金子來。眾生也是如此:因為我們本來就有寶貴的真如本性(金性)在,所以才能夠修習成佛(提煉出金子)。只不過我們的真如本性目前被煩惱惑之繩纏縛住了,《楞伽經》稱之為「煩惱垢布所纏」——煩惱好像是一塊又臟又臭又長的裹腳布一樣,把真如本性給裹住了,令我們的真如本性顯現不出來。如今我們修行目的就是要「離纏」,是要悟得顯現我們本來的真心——「般若波羅蜜多心」。如果不修,則永在迷位,迷就是凡夫,一迷則「凡」與「聖」便相隔離、相對立。凡、聖一隔,則欲、色、無色三界自然建立起來,法界之六凡(六道——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四聖(佛、菩薩聲聞、圓(緣)覺四種聖人)也因此形成。所以六祖大師說:如果不修的話,則永遠是個凡夫;如果修的話,就能聖人就有機會聖人,只是時間早晚而已,但終究是會成為聖人的。此處所說的「修即聖人」,並非指馬上就可成為聖人,而是指你若修,當來必定成聖,這也是一種授記。

奧義

因此,此經所明即是究竟了義的第一義諦實相,非如有些人誤解的「空」門。以「空」是對治門,對治「有」病故。若是對治門處,則非究竟了義。若不從此處見,則於本經處隔礙不通。

【析微】

「了義」即是究竟的意思。「了」是完全、通達之意。「義」是道理之意。所以通達最高的道理叫做「了義」。不能通達最高的道理則是「不了義」。佛說的經有兩種:一種是了義經、一種是不了義經。了義經換個詞來說,就是究竟的實法、實教,不了義經即是所謂的權法、權教。「權」就是方便、權便之義。方便,並非就是假的,莫錯會義,它還是真的(法門),只不過與實教法門比起來,它的層次不一樣、境界的高低不一樣罷了。若以三乘佛法來配,實教即是一佛乘,權教是其餘的三乘法,包括菩薩聲聞、圓覺,此三乘皆是佛的慈悲方便攝受也就是所謂的方便法門。而此方便法門並不是隨便說的(方便不是隨便),更非是虛妄的(佛語諦實不虛),它是一個確實的方法,讓眾生能一步一步地往上升,就像上階梯一樣。因為眾生無法一步登天,所以佛才設下此等方便之階梯,讓我們雖然慢慢地,但也能上得去。所以你若不能頓悟的話,就須修所謂的方便法門。其實,以究竟實義言,頓悟的法門是一種方便。以最究竟的意義來說,一切法皆是如來薩婆若海中依本願力所流露出的方便。為什麼呢?因為在真正最完全究竟的實相中,根本無有言說。一旦有言說,則皆落入方便之中。而這部般若波羅蜜心經所要闡述的,乃是究竟了義的第一義諦實相(所謂「第一義諦」,即是最高的道理。),而非方便法門——非是像有些人所說的「空」門。許多人誤以為《心經》是講「空」的,所以開口閉口都談「空」,這是正確的。如果你認為心經》只是在講普通的「空」的話,你可試著從頭往下經文,不須看多少,你很就會被「卡」在那裡(getstuck),弄得進退不得,不知如何解釋才好,好像碰到了一則則的謎語一般。為什麼說本經所欲闡明的不是「空」門呢?因為「空」是個對治法門,是用來對治「有」病的。所謂「對治」(cure),是對症治療之意,「有」病,是「著有」之病。法有兩邊,一邊是「有」,一邊是「空」,你若是著「有」,則落入「有」這一邊,而患「有」病。若是著「空」,則落入「空」這一邊,而患「空」病。一般的凡夫皆是著「有」,貪著世間的一切,認為真實而有——有色、有聲、有香、有味、有觸、有法。「有」是「有形相」的意思。由於世人皆貪著一切有形相東西,所以如來開示「空無自性」的道理來對治這個「有」病,令我們了知內外之一切色聲香味觸法,根本就空無自性可得。既然沒有自性可得,便不再對它起貪著之心不貪著,就能解脫了。所以,如來說空無自性目的是在「它」?色聲香味觸等外法,而是在我自心」。也就是說如來講「空」是為了令我們的心得解脫,心解脫了以後,管「它」是空、是有,都沒有什麼關係了——「空」與「有」也都不相妨礙了;「空」與「有」既不相妨礙,便入「空有無礙門」,空有無礙門一入,就是入法界性,或簡稱「入法界」,而「入法界即是普賢境界即是華嚴境界。所以,這是如來秘密(所謂「如來密語密義」)!在此一句為你道破。

「空」既然是用來治療「有」病的對治法門自然它只是個方便法門而非究竟了義。因為「對治」就是表示有「病」,有病當然就不可能是究竟的,其目的是為了治病而已,病治好了,就不必再繼續服「空」葯了。所以佛在《大般若經》及《金剛經中說:「我說法如筏喻」。譬如我們乘筏或乘船渡河,既到彼岸,即應舍筏登岸才對,不應貪著此筏甚好,能渡我過河,對我有功用,所以到岸以後,就背著筏一起上岸,而且扛著它東奔西跑。如來所說的「法」就像渡水用的「筏」一樣。「筏」能渡、能過河,得至彼岸;「法」能度自心過「生滅河」,得至涅槃彼岸。既至河之彼岸,即不應再貪戀不舍此「筏」;同樣的,既至涅槃彼岸,即不應再貪著不舍「法」,因為涅槃之中是沒有「法」的,亦即:無有一可得若不舍「法」,便不能入涅槃境界。但是我們眾生學了法以後,常會覺得佛這個「法」太好、太妙了,於是就緊抓著「法」不放——本來是貪世間上的「有」,後來,因為修如來的「法」而舍世間上的諸有,最後就變成貪著如來的「法」了,這就是「著法」——為法所縛。所以《圓覺經》上說:菩薩修行,「不為法縛,不求法脫。」這「空」之法、或「空」之筏,既是對治方便法門而非究竟了義,則《般若波羅蜜心經》並不是講「空」的,至此已相當明顯了。行者若不從此處正觀《心經》,於解經時,便會處處隔礙不通。

丙、釋經文

奧義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為何五蘊皆空?以諸法一相;一相故非實有種種相,是故五蘊皆成一相,非有五種差別相。所謂「五蘊相」者,「色相」、「受相」、「想相」、「行相」、「識相」;如是五相皆非實有,但是「一如」所現,如空中華、水中月。

【析微】

以前那篇《心經顯說》主要是在解釋「是什麼?」(what?),亦即「經文說是什麼意思?」(what does it mean?)而這篇《心經奧義析微》,則完全是在解釋「為什麼?」(why?),亦即「經上為什麼這樣說?(why is it said so?),以探討其深一層的道理。為什麼五蘊皆是空?因為一切諸法就只有一個相,由於都屬同一個相,所以諸法所現的種種不同之外相皆非真實,故此五蘊亦同為一相,並非有五種不同之差別相。所謂的「五蘊相」是指色相」、「受相」、「想相」、「行相」、「識相」五者。然此色受想行識五種相,都不真實而有的,它們全是由「一個真如」所現出來的,所以這五種就有如空中之花、水中之月一樣虛妄

「空中華」一詞主要出自《楞嚴經》。《楞嚴經》說:有一個人好端端地沒事,突然忽發奇想、興起迷惑,就用手去揑自己的眼睛,揑了之後,眼一花,便於虛空之中見有種種花,而這空中之花只有揑眼的人自己才看得到,別人都看不到。為什麼?因為空實無花!雖然空中實在是「沒有花」,但它卻也不妨礙「有花」出現,只要是有「揑目」的因緣就會於空中見花。然而縱使你於虛空中見有花,但是空體本身不壞——虛空之體絲毫不為所見之空花所染。相同的,你雖於水中見月,但此水卻絲毫沒有被月亮所染——水上並沒有真正印個月亮在那兒,永遠退不掉。由此而知,空中的花,那個花本身,與水中有月,那個月的本身,都是因緣如幻所生,本無實體,雖無實體,但亦如幻而現——空花、水月雖非真花、真月(本無實體),但揑目的人確實見空有花,水中確實也有月亮形相(如幻而現)。「本無實體」是其「性」、「如幻而現」是其「相」,在此「性」與「相」二者並沒有互相妨礙,這即是修行最難的一部份——性相融合無礙。佛所說的一切法可分作兩部份;一種是性學、或性宗,一種是相學、或相宗。一般而言,如果行者不善學的話,性、相二宗就會變成敵體而相對立、彼此隔隔不入,互相攻擊;但是如果學得好,應該是性、相兩樣都能通達。兩者皆通達之後,再把它們二者合在一起、而且相攝相入,才能夠建立一切法真正的實相。所以,空中無花——空中本是一大虛空,無實花可得——這是它的實相,也是它的「性」。所謂實相,就是指其「性」。空中雖然沒有實花之性,但是它也能由於種種因緣而產生妄花之相,亦即空中實沒有花性,但空中卻能由種種虛妄因緣而現出花相來。究此「花相」有還是沒有呢?答:沒有。再問一次,「花相」有沒有?答;有!所以禪宗行人常說:「有而非有,非有而有」,即是指此。你可去好好地參一參,深深地參一參!參這個,當然要打坐嘍。打坐,腿是會痛的!「腿痛」有沒有?有!「腿痛」有沒有?沒有!所以性與相要融合,而且要合併在一起看才圓滿。又,我們再舉一個最現成的例子:你們看這塊白板上有沒有字?有字!可是板上也實在沒有字!如果板上真的有字,這字一定是擦不掉的,因為這字既屬於板有,除非把板子打碎,否則無法去掉此字。若板上的字是可以擦得掉的話,就不真有字,為什麼?字非白板本有故,才擦得掉。字雖不是板所本有,但以因緣故,板上還是現有字相。什麼因緣呢?你們要看我要寫——為了寫給你們看,讓你們能聽得明白,你們又準備了筆,把白板安置在我旁邊,我再拿起筆,用手寫上去,由此種因緣具足故,板上才「有」字出現。所以這個「有」(有字),完全是因緣而有。所謂「因緣而有,因緣而空」。因為字是由於有因有緣的關係才出現,不是本來就有的。也正因為是因緣具足才有字,此「有」非是真有,故說:以因緣故而現有,以因緣故有亦空。何以如此說?因為因緣就是幻化,因緣就是和合,和合而成東西皆無自體,其性是空,只不過暫時假合而現有幻相而已。所以古德常說;「有而非有,非有而有。」(你若不能深入了解這句話的意思,它就只是句口頭禪。)昨天有人問什麼是禪?這就是禪!這種禪,你不打坐也不能悟得,若善根具足,雖打坐也不一定能悟得。

奧義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要從本性來看,且須契會如來藏深意,方能了得觀自在菩薩所證之意,不復妄想!「不異」與「即」就是非一、非異。「色」與「空」二者非一非異,受、想、行、識亦復與「空」非一非異,以色與空皆以如來藏「本性」為其本體,非不同體,故「非異」;然而本性起用,能顯萬象差別,故「非一」:性本不差,其相有別,色與空之本性,本無差別皆是一如所現;然其表相,則現有別。

【析微】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心經》中難倒天下多少有學識人的一個句子。有一佛學寫了本書,書的上卷已經出版,在上卷里他講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已經解釋得差不多了,但難的是下面那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碰到這句話他說:「這句話很深,我等下卷再來解釋。」結果我等了好久,下卷一直都沒出來。這句話一定要從本性來看,而且你必須能契會「如來藏」之甚深道理,才能悟得觀自在菩薩所證的意思。悟得觀自在菩薩所證之意後,就能遠離顛倒而不會再妄想了。句中之「不異」與「即」就是印度邏輯學(因明學)里所講的「非一、非異」。「非一」是不同的意思,不同就是「異」。「非異」是相同的意思,相同就是「即」。「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色」與「空」兩者非一、又非異,也就是:二者也同、也不同——表面不同,實際相同。同樣的,「受」與「空」非一非異,想、行、識與「空」亦皆非一非異。為什麼說「色」與「空」實際上是相同(非異)的呢?因為「色」的本體即是如來藏「本性」,而「空」的本體也是如來藏「本性」,「色」與「空」的本體既然是同一體——根本是同一樣東西——故說「色」「空」二者,無二無別(非異)。譬如有一白色的圓形板子,我延著這塊圓板的周圍劃上兩個同心圓,一為紅色、一為黑色,再加上原板白色的圓周,如是共有三個同心圓——白圓、紅圓、黑圓。在此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這三個同心圓是「非一非異」——不是一個,但也沒什麼不同。進一步說,你若說它們「是一個」,這也是不對的;你說「不是一個」,也是錯的。又,你說它們「是一個」是對的;你說「不是一個」,也是對的。到底答案什麼呢那就要看你怎麼講了,那就要看對方的知見如何了。所以,你若悟了的話,你怎麼說就怎麼對。如果沒悟的話,你怎麼說就怎麼錯——不管你怎麼說,禪師都有辦法睹住你的口,讓你欲說無話(沒話可講),通常接著就是給你一棒——因為你沒悟了,沒有通,他為了要給你「打通」所以才來個當頭棒喝。何以說這三個同心圓沒什麼不同(非異)呢?因為它們三個等直徑、等半徑、等圓周、等面積、等圓心,故是相同。何以說它們非一?因為白圓、紅圓、黑圓顯然是三個不同的圓,故是有別。所以說這三個圓「同而不同,不同而同」,是「非一」、也是「非異」。在這例子中,白色的板子代表如來藏」,紅色的圓代表「色」,黑色的圓代表「空」。「如來藏」的道理很深,它是可以無相而現有相的——如來藏有如空體一樣,它上面可以顯色法。然而「空」在這裡也變成是一種「有相」。在「顯說」裡面,「空」是什麼都沒有的意思,但在「奧密之義」裡面,「空」是也屬於「有」。為什麼?因為「空」本身就是一個字、或是一個概念當你中有一個概念存在時,那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有」。所以「空」也就是「有」,是「有」的一種。它並非什麼都沒有,而是有一概念存在、也有一個字、也有一思想,它甚至還有一相貌存在。當我們講到「空」的時候,心中就會浮現出一片「空」的「樣子」。由是而知,「空」是屬於一種「有」,或者再進一步說:「空」差不多也是屬於「色」的一種了。如果你懂得這一點,就能看得懂《楞嚴經》上所說的「晦昧為空」那一句話——由於心思一糊塗,晦昧為空,因此而造成三千大幹世界。「空」既然也是一種微細「色」,「色」與「空」又都是一如所現,所以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的意思是說:「色」與「空」因為都是一如所現,所以它們是一樣的。譬如波浪,有大有小,大浪小浪雖然不同,其實它們都是海水。我們以大浪來表示「色」,小浪來表示「空」。海水即是如來藏體」,它是一種水性。如果沒有水,就不會有浪;只要有水,就一定會有浪。因為海水永遠不會平靜無波、完全沒有波浪的——這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湖——例如五大湖,甚或其它再小的湖,也都一定會有微波盪漾,乃至於漣漪的現象產生。這些浪、微波、漣漪是怎麼來的呢?是由於風的因緣而來——風吹水面就會造成波浪,所謂由風鼓浪。在這例子中,大浪就是「色」,小浪是「空」,水是「真如本性」。大浪小浪皆是水。我們用等量代換即可知:「色」與「空」皆是真如本性」、「如來藏體」。所以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說得更詳細一點,我們見浪有大小——微波、小浪、大浪、甚至濤天巨浪——這種種不同的浪,都是我們心所生的分別,其實不管小浪還是大浪,浪的本體皆同為水。小浪的水與大浪的水是沒有差別的,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浪本無差別,是我們「見」有差別——「見」,有分別之意,由於我們的心去分別它,它才從無差別變成有差別,而事實上,大浪、小浪,它的本體都是水,而水體無別。所以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以上面所舉之同心圓的例子來說;紅色同心圓(色)就是黑色同心圓(空),也就是白色同心圓(真如)。又,大浪(色)就是小浪(空),就是水(真如)。同理,「色」就是「空」,就是「真如」。故說「色」與「空」二者「非異」。

「色」與「空」同為「真如本性」,沒有差別真如本性雖然空無一物,無有差別,但是當它起作用時,便能顯出種種萬象差別,故說「非一」,就好像盆中的水能現出天上月亮一樣——水能將外物影現其中,這是水的作用真如作用亦如是:「性本不差,其相有別」——一切法的性,本來是沒有差別的,但其所現的相,卻都是差別的。因為它所現出的相有差別,它的作用自然也就差別了。舉例來說,同樣一塊九九九純金,一個匠師把它造成一尊佛像,我們看了便會肅然起敬;另一個匠師則把它打造成一個淫女,或男女交媾的形像,我們看了不但不會肅然起敬,反而有不堪入目的感覺,甚至讓人淫穢之心。可是金子有沒有差別呢?金子是一樣的!金性不變,但因其形體有差,亦即,所現之相差別,所以它所起的功用也就不一樣了——同一塊金子,能引起兩種完全不同的感受——所以你絕對決對不會把一個男女交媾的像放在你的佛堂上拜,除非你是顛倒,如某些愚痴顛倒之人。同樣的,「色」與「空」這兩樣東西本性,本來是沒有差別的,因為它們都是由同一個真如本性所變現出來的,但是它們的表相卻現有差別。因其表相現有差別,所以其作用也有種種差別。因此世間的一切染(污染)、凈(清凈),智(智慧)、愚(愚痴)都現出有所不同,然而智慧愚痴都是同一個心識——如來藏——所現出來的相。佛菩薩因為已證得這個境界,所以能夠不舍本願、不舍大悲來度化眾生。因為佛菩薩看到這一皆是真如,所以我們都有希望成佛,否則,如果我們都實在是朽木,佛菩薩就根本不用來度我們了——朽木不可雕也,無有希望故。

奧義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段經文是解釋什麼是「空」的最究竟意義。因此可知,觀自在菩薩所說的「空」,不是別的,而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就是觀自在菩薩給「空」下的定義:離於生滅,無有染凈,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其體虛寂一相,用即遍一切處,這是什麼?這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析微】

此處所說最究竟意義的「空」,應該把它當作一個專有名詞來看,而不是我們中文的「空」字。中文中的「空」是空空洞洞、什麼都沒有的意思。然而這裡所說的「空」,則是一個專門名詞,且已經遠離了它本來的意思。觀自在菩薩證得的「諸法空相」,這一切法空的相狀到底是什麼呢?我來嘗試把它描繪一下,那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便是觀自在菩薩給「空」下的定義。也就是說:「空」的境界如何呢?就是離於生滅、沒有染凈、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的境界,它的本體是虛寂無相的,應用之時則能遍一切處。這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見《楞嚴經》:「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奧義

所以觀自在菩薩所照見的,不是「什麼都沒有」的外道凡夫之斷滅空,或小乘壓制一切令不起的偏空,或分析空,而是這不變而能隨緣隨緣而能不變的妙真如性,所以能「度一切苦厄」,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析微】

自在菩薩所照見的諸法「空」相,非是斷滅空、非是偏空、非是分析空,而是妙真如性。「斷滅空」是外道凡夫所執「什麼都沒有」的空。「偏空」是小乘行者壓制六識心,令暫不起,而將其視為是涅槃境界的空(事實上只是壓制住而已,並沒有完全斷掉)。「分析空」是分析一物,見其喪失原貌而達成「空」的理論。譬如將一個電扇拆開後,只見葉片、馬達等各在一處,電扇原來的形貌已不復存在,不但沒有電扇的「樣子」或「相狀」(體),而且也沒有電扇之「用」(功用),因為電扇的本體己被拆散,所以說電扇是空的。一切可以分析開來的東西也是如此,因為它可以分析開,所以它是空的,它沒有一自性,必須把所有的零件湊在一起,它才有自性。一切法的自性亦皆如此,就好像是「借來的」(borrowed)一樣——是「借」來的,而不是本來就有的。譬如一輛車子,必須要有個車體、有引擎、馬達等種種的零件拼起來,才構成一輛車。若把這些零件都拆開來,就不成一輛車了——不可再稱它為「車」。所以這輛「車」的「性」其實是「借」來的,是由種種東西湊起來才有的,也就是說,「車性」是由各處張羅零件,然後再把這些零件拼揍起來才有的,所以「車性」不是本來就具有的,也不是不可破壞的。如果是「本來具有」,而且「不可破壞」,才能叫做「本性」。本來沒有,而且可以因為拆開就變沒有了(會毀滅的),這便不是本性。進一步說,凡是會因為種種因緣時間、空間、人為、事情等而改變的,會隨因緣而變化的,就不能稱為「本性」。所謂「本性」,就應該是離於因緣的——它不會受因緣所影響、不會受時、空所影響,也就是,不會因時間地點人事風俗語言習慣、人種等種種的差別而有變化,這才叫做「本性」。「分析空」是把東西分開來變成沒有,而說它是「空」。這是解釋「空」的一種權法,也可說是顯說裡面最低層次(low level)的一種解釋「空」的方法。而觀自在菩薩所證的「空」則是最高層次的空——是這不變而能隨緣隨緣而能不變的妙真如性。「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是真如本性妙用。它能夠隨緣,但是本身並沒改變,(仍舊不離真如)。它永遠不變,但又能隨緣而變現。所以這「隨緣」與「不變」二者是要合在一起說的。「隨緣」是我們常常掛在嘴上一句話。可是我們要知道,當我們喊「隨緣」的時候,還必須加上一句「不變」才行。如果只是一味地「隨緣」的話,那就隨緣而墮落下去了,或是隨緣而造惡去了——因為隨緣是隨著因緣而改變的意思。然而「隨緣」的最高意義則是要我隨緣行善、隨緣修道,也就是說,不管在什麼樣的因緣之下,我都在修道——隨外在因緣改變,而我修道照常不變——這才叫真正的「隨緣」(隨緣而不變)。舉個例子來說:不管再怎麼吵,我都可以讀書,或是:不管人多、人少,有人、沒人,我都可以讀書,這才是真能讀書。有的人要人多時,大家一起共修,他才能讀書;有的人要有搖滾樂(rock—n—roll)當背景才能讀書;有的人要放古典音樂才能讀書;有的人要在旁邊放個電視機才能讀書,雖然讀書時他並不看電視;有的人喜歡咖啡廳讀書;有的人要在圖書館才能讀書。可是真正最能讀書的人,應是無論什麼地方,他都可以讀書,如果把「讀書」二字改成「修行」,而還能這樣,那就真能善用真如本性了——真能隨緣而不變」;不管因緣如何變,地點如何變,我讀書不變、或是我修道不變。此處所真如本性永遠「不變」,是指儘管人、事、時、地等起種種變化,而真如本性的「本性」不起任何變化,它永遠是那個樣子,絲毫沒有變化。所謂「沒有變化」,是「不著」、「不染」的意思。在此我打個比方:【此時師父將投影機的開關打開,並且在投影機上放了一張教學用的投影膠片(transparency)】你們看這投影機所投射的螢幕(屏幕)上面有沒有字?有字。可是你仔細看螢幕(屏幕)上真的有字嗎?其實沒有字。螢幕(屏幕)雖沒有字,但還是可以現出字來。螢幕(屏幕)本身是白色的,雖然由於種種因緣關係而現出有字,但是這些字實在從來也沒有染在白色的螢幕(屏幕)上而退不掉,當因緣失去的時候,這些字就會消失,而螢幕(屏幕)依舊是純白如故。是什麼因緣令字消失呢?【此時師父將投影機的照射燈關掉】燈一關掉,螢幕(屏幕)上就沒有字了,【此時師父又將投影機的燈打開】燈一打開,螢幕(屏幕)上又有字了。【此時師父將投影膠片(transparency)抽掉】若把投影膠片拿走,螢幕(屏幕)上又沒字了。【此時師父將一張空白的投影膠片放在投影機上】,放一張空白的投影膠片,螢幕(屏幕)也還是沒字。……所以有種種的因緣可令螢幕(屏幕)有字出現,雖以因緣而有字,但是那些字從來也沒能染在螢幕(屏幕)上面。這裡「螢幕(屏幕)」就代表我們的本心本性。我們雖從無始劫來造作了種種罪惡,而令結業之罪垢附在我們的本心上面,可是這些「業」實在從來也沒有跟本心真的和合在一起、永遠去不掉。它不像美國西部的牛仔(cow boy)一樣把印「烙」在牛身上成為永久的標幟。這些「業」從來也沒有「烙」在我們的本心本性上過。因為我們的本心本性是「本自清凈」、「從來不染」的,是「不染、不著」的。以此緣故,我們才有可能可以恢復自己的本心本性。如果「業」真的有「烙」在本心上,或本心真的有被業所「染著」的話,那任你再怎麼洗,也洗不乾淨,至少還是會有一點痕跡存在——也就是說,永遠也沒辦法真正的成佛,你或許可以因修行而稍微變好一點點,但沒辦法真正地完全清凈無染。為什麼呢?因為,已經「染」了,就不可能再成「不染」;然而因為從來實在沒有真染,所以才可能讓它「不染」——「染」既不實,不染即是「其實」!真如本性既然一向清凈、從沒染著,當然就「沒有真的變化」了。觀自在菩薩因為體證到五蘊、乃至一切諸法皆是真如之用——其本性皆本自清凈無染(不變),卻能隨緣現出一切若染、若凈之相;雖然隨緣現出種種相、種種業,但其實不變其清凈之本性——以是緣故,所以能「度一切苦厄」,乃至得成無上正等正覺。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在凡夫位時,碰到染緣,就造惡事,在賢聖位時,碰到凈緣,就能善事,現出一個真正修道人樣子這都真如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原因

奧義

試想以偏空智,或以斷滅空,如何能證得阿耨菩提?所以「五蘊皆空是指五蘊皆是本妙明心所顯之相,如虛空華,非有非無,非不有無,離於有無,這才是離於四句的聖諦第一義大空;以如是故,故能究竟無垢無凈,不增不減等。是故乃至下面的十二入、十八界,以及世出世間一切法,也皆是「空如來藏性」之用,因此轉「空如來藏」為「不空如來藏」,而起無作意大用

【析微】

《大般若經》講十八空,其中最後一個空就是「第一義諦大空」,「第一義諦大空」相當於「如來藏」。「四句」是分別諸法為「有」、「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四種不同之論。此處是說因為「五蘊皆是如來藏所顯之相,離於四句之言說戲論而屬第一義大空,所以五蘊才能如前面所舉螢幕(屏幕)的比喻一樣,究竟「無垢無凈」、「不增不減」。不但五蘊如此,六根、六塵、十二入、十八界、世出世間一切法也都是如此——皆是如來藏性」之用如來藏依其功用而言,可分為兩種

一是「空如來藏」,一是不空如來藏」。前面說的不變隨緣是「不空如來藏」,隨緣不變是「空如來藏」。何以隨緣不變是空如來藏呢?因為雖然表面隨緣變化,但它並沒真的改變,因為沒變,所以是空的,因此這種如來之用稱為「空如來藏」。何以不變隨緣是「不空如來藏」呢?雖然它從來也沒變,但它還是能隨因緣而變現一切法,因為隨緣變現,所以不是空的,因此這種如來之用稱為「不空如來藏」。(這個名詞本身就是密宗的詞,密宗才講「不空」。)因此「五蘊」乃至一切法其實就是如來藏起無作意大用而將「空如來藏」轉為「不空如來藏」罷了。「無作意」即「不思議」之意——不必去想自然而然能起那種作用就好像我們練習得很好以後,已經十分熟練,熟得不用去思想,即自然能做出來一樣。

奧義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由於已證入如來本性,所以了了知見如來藏空性之中,實無色、受、想、行、識五蘊之法可得

【析微】

再回到前面所舉螢幕(屏幕)的例子,從螢幕(屏幕)上看如來藏(螢幕(屏幕))本身實在沒有色、受、想、行、識可得,因為色、受、想、行、識這五蘊都是因緣妄動而已,當因緣滅去時,它也就沒有了,所以真實而言,是沒有五蘊之實相的。

奧義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如來本性之中亦無六根、六塵之實法可得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空如來藏中亦無十八界之實法可得。以上為破凡夫執著,令離凡夫所行境界

【析微】

眼、耳、鼻、舌、身、意為內「六根」,色、聲、香、味、觸、法為外「六塵」,六根、六塵、六識合起來則產生「十八界」。這些皆是因緣法」,而非「實法」,故說在空如來藏中,這些因緣法皆不可得,皆非真實。因為根、塵、識為一切凡夫所執,為破凡夫境界故,故說如來藏性中無有六根、六塵、十二處、十八界之實法可得

奧義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在如來藏性中亦無十二因緣生滅門,乃至無還滅門之實法可得。此為破緣覺乘之執著,令離緣覺乘所行境界

【析微】

十二因緣之「生滅門」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苦惱等。十二因緣之「還滅門」為: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苦惱滅,是為還滅門。緣覺乘行者執實有世間之十二因緣生滅門」,及有「還滅門」可出離世間生死,為破此執故,故說在如來藏性中無有十二因緣生滅可得亦無有還滅門可得。為什麼呢?因為這些都是因緣法,而非是實法。此處之經文漸轉增進,從凡夫到緣覺、聲聞,漸次一一擊破。

奧義

【「無苦集滅道」,】:如來藏中無有四諦之實法可得,皆如空華,此為破聲聞所行境界

【析微】

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是聲聞行人四聖諦法。此之四諦如來藏中猶如空華,實不可得。所以如來藏中不但沒有凡夫的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乃至於緣覺乘的十二因緣、及聲聞乘的四諦,都非實法。也就是說,凡聖一切境界皆是空華。

奧義

【「無智亦無得」】:此為破權教菩薩執著。若仍有少法可得者,則仍不與如來真性相應,以眼中仍有少微塵?遮障智眼故!以已破權教菩薩境界故,至此即三乘皆離,並皆化城,唯一佛乘。無「智」,這個「智」是指無上智,「得」是指「得」菩提亦無一法稱為菩提可得

【析微】

「教」有權教、實教兩種。實教是最究竟的,凡不是最究竟的,都屬權教。一般也有「宗門」與「教下」之說。「宗門」是指禪宗,「教下」指其它一切所有的宗派。因為禪宗教法是直指人心,直達本性源頭,而其它的教下都必須依靠文字言說來慢慢引導。這並非是說禪宗就不文字言說,只不過禪宗不這麼依靠經典文字,雖然經典還是須要研讀的。

因為權教菩薩還一心想要修證、想要得無上菩提(如是「菩提」好像是從外面得來的一樣),為了要破權教菩薩的這種執著——有一切種智可得有無菩提可證——所以此處指出:如來藏性中實無有一切種智可求,也沒有無菩提可得。因為若有即使少如微塵之法可得的話,也會造成障礙,而與如來藏之真性不能相應。

「三乘」即聲聞乘、緣覺乘、與權教菩薩。此三者皆是如來的方便,引導眾生上上增進。如《法華經》所言,三乘並皆化城,非是實有。離此三乘,唯有一佛乘才是真實、究竟。

奧義

【「以無所得故」】:這「無所得」三個字可說三世諸佛如來所證最高的智慧之精華,如來以此無上金剛智,而破九法界一切無明執著,回超三世,頓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永斷二死,究竟超過一切世出世間故稱上士天人師、佛。

如來一切教諭:不論顯、密、性、相諸法,其究竟,皆悉歸入此無上甚深法門,故此經之「般若波羅蜜多心」者,即是「三世佛心」,亦即是無所得心」;《金剛經》雲:「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即是言:以無所得心,具修一切善法,即得無上菩提

【析微】

「九法界」是佛以下之菩薩界、緣覺界、聲聞界、天界、人界、修羅界、餓鬼界、畜生界、地獄界九者,連佛在內總為十法界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無上正等正覺,簡稱無上菩提它是佛所證之最究竟的菩提,有別於聲聞菩提與緣覺菩提

「二死」是兩種生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