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梵語:वज्रच्छेदिका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सूत्रvá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簡稱《金剛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經典之一。

如何讀懂《金剛經》(十一)

  “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佛問須菩提你認為須陀洹能這樣想:“我證得須陀洹果”嗎?已證阿羅漢果的須菩提當然明白,真正證得須陀洹果的人,肯定不會這樣想。“作是念”,是這樣想、起這樣的念頭、這樣認為之意。

  為什麼?梵語須陀洹,意譯“入流”、“預流”,即初次進入聖者之流、位列聖者之流,又稱初果,為小乘由見道位入修道位的聖者,永斷身見、疑、戒禁取見三種見惑(“三結”)——即見解世界觀上的錯誤執著,永不墮三惡道,死後最多七返生於人、天中,最後必證阿羅漢果。須陀洹又稱“抵債”,大蓋有以所見道抵消宿世所欠的債,或於七反生死中主要償還業債之意。須陀洹分向與果二位,須陀洹向為見道位,初證法性,得對欲界四諦色界色界四諦的八種忍,對四諦深信無疑,得“法眼凈”,在般若經的通教十地中為第三地,叫做“八人地”,“人”即“忍”。須陀洹向又分三種或三個階梯: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脫。須陀洹果則入修道位,斷盡三界見惑凡八十八使(種),得三界四諦的八種智,可以比較熟練地用此智斷煩惱

  須陀洹雖然入聖者之流,而實際上無所入。因為既無所入聖流須陀洹果的實體,也無能入之自我實體,所謂得須陀洹果,實際無所得、無能得。須陀洹見道,所見諸法本來無我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皆空自性,沒有能見所見、能得所得實體,因為照見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皆空,皆非我,所以在見道入流時,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這種心與諸法無我的實相相應者,叫做須陀洹,只是假名為須陀洹而已。

  因此,如果有人自稱“我開悟了,我見道了,我得須陀洹果”,那麼就證明他並未開悟見道,並非須陀洹。因為真正的須陀洹證得無我,不會常想著我是須陀洹聖者,別人是凡夫。連自我都不見,只見諸法無我的實相,哪裡還會執著須陀洹的假名

  “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佛又問須菩提你認為斯陀含可以這樣想:我證得了斯陀含果嗎?須菩提當然回答:不可以。為什麼?斯陀含,意譯一往來,即須陀洹繼續進修,斷欲界九品思惑中的前六品,煩惱輕薄死後上生欲界天,然後再下生人間,在天上人間往來一次,就必定證得羅漢果。而所謂一往來者,實際上沒有一個斯陀含聖者實體自我往來於天上人間,只是就眾生世俗認識的慣例,假名為一往來。

  斯陀含也分向與果二位,斯陀含向依所斷欲界煩惱的多少,分為兩種:僅斷欲界九品修惑中的前三品者,稱三生家家,意謂尚須於人、天中各受生三次;斷欲界思惑前四品者,稱二生家家,意謂尚須於人、天中各受生二次。斷欲界修惑中前六品,則為斯陀含果,僅於天、人中一往來便可證得羅漢果。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佛又問須菩提你認為阿那含可以這樣想:我證阿那含果嗎?須菩提當然回答:不可以。為什麼?阿那含,意譯“不來”,即斷盡欲界煩惱,不再來欲界受生,叫做不來。而實際上沒有一個不來人間受生的阿那含之實體,只是就眾生世俗認知的慣例,依世俗諦,假名為不來。

  阿那含聖者成就禪定,滅度後往生色界四禪天中的“五不還天”,亦稱“五凈居天”,意謂這五天唯有阿那含聖者居住,沒有凡夫。五不還天為: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此五天橫列於四禪天,以下諸天僅聞其名而不得見。最上之色究竟天,梵語名阿迦尼吒,也是三千大千世界天主自在天及報身佛所居之處,然阿那含不能見報身佛,唯第十地菩薩能見。

  阿那含也分向與果二位。阿那含向斷欲界九品思惑中的七、八品,尚須於欲界天中受生一次,稱為“一間”,意謂間隔一生而證阿那含果。斷盡欲界九品煩惱則入阿那含果位。阿那含果又按所斷煩惱根器利鈍,分為五種般,般,為般涅槃之略:一、中般,死後中有之位即斷盡煩惱而入涅槃。二、生般,生於色界後,不久即斷盡煩惱而般涅槃。三、有行般,生色界天後,須於彼天長時勤修,方能斷盡煩惱而入涅槃。四、無行般,生色界天後懈怠不修,經過長時間自然斷盡煩惱解脫涅槃。五、上流般,生於色界後,須從下層天修持逐級生上層天,最後方能斷盡煩惱而入涅槃,此中又分樂慧,樂定二種,樂慧者生於色究竟天而入涅槃,樂定者生於無色界之頂非想非非想處天而入涅槃二種上流般又分全超般、半超般、遍沒般三種。又,入滅盡定,證得涅槃寂靜樂之不還果者,稱為身證或身證不還;得不還果後再生起欲界煩惱而自退墮者,稱為離欲退。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佛又問須菩提:阿羅漢能這樣想:我得羅漢果嗎?須菩提當然回答:不會。為什麼?因為沒有一個實我或固有不變的實法叫做阿羅漢。阿羅漢,簡稱羅漢,意譯“無生”,又譯為“殺賊”、“應供”、“無學”、“真人”等,為聲聞乘極果,這種人已經把繼續生到人間天上地獄三界五道的因完全斷盡了,不會再生,經中稱“不受後有”,有,為存在,不再輪回,因此也不會再死,獲得了永恆的生命佛法修證,實際上是一種心靈結構的自我改造,是用如實知見智慧,自己改造自己的心靈,把一個天生自然產生煩惱心理機制,改造為自然不產生煩惱心靈機制,改造成不被任何煩惱污染的清凈心,具有這種清凈的人就叫做阿羅漢

  證得羅漢是非常實在的一件事,嚴格的說,並不是一種宗教,因為人心理是可以自我改造的,用如實知見智慧經過修行,可以把煩惱斷盡。當時佛的很多弟子都證到了阿羅漢果,據載,阿羅漢裡面最傑出的有1250人。他們證得羅漢果的時間大部分也並不長,有的幾天就證到了,有的幾個月證到,有是十幾年證到。佛說了《阿含經》以後,大部分的弟子都證到了聖果。然後,就跟上完中學、中專一樣,有了知識,可以工作了。一些阿羅漢不想再進修了,因為他自己的生死已經了脫了,已經度到了彼岸目的地已經達到了,經中稱為“所作已辦”。

  阿羅漢也分為向、果二位。阿羅漢向,指阿那含繼續進修,入於阿羅漢道,趣向於第四阿羅漢果。阿羅漢果,指已斷盡三界一切見惑、修惑,永入涅槃,超出三界,不再生死流轉。

  阿羅漢果依其根性利鈍及所證深淺,分為三種六種

  三種者:僅以所證智慧斷盡三界煩惱者,稱慧解脫羅漢;斷盡煩惱,並成就禪定特別是滅盡定,具六神通者,稱定慧解脫羅漢,簡稱俱解脫,亦稱大阿羅漢;俱解脫並得四無礙解,通達佛法一切文義而善於說法者,稱無疑解脫羅漢。據《增一阿含經》,當時佛的阿羅漢弟子中,有三分之一為俱解脫,三分之二僅得慧解脫

  六種者:第一退法阿羅漢,遭遇惡緣容易退失所證果位。第二思法阿羅漢,因畏懼退失果位而想自殺以保果位。第三護法羅漢,能守護所證不致退失果位。第四安住法阿羅漢不退不進而安住於所證果位。第五堪達法阿羅漢,又作可進相阿羅漢,能迅疾精進而達不動法。第六不動法阿羅漢,永不退所得果位。六種前五種屬於鈍根,第六種為利根。

  六種羅漢加前三種,為九種阿羅漢,亦稱“九無學”。

  無論哪種羅漢,都實證諸法無我真如,不見有何實體自我有何實體為阿羅漢。所謂阿羅漢,只是一個如實知見諸法無我清凈心而已。須菩提是大阿羅漢,當然不會想著“我是大阿羅漢我得羅漢道”,如果他這樣想,那就著了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就不是阿羅漢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佛曾經稱贊須菩提,說他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如果是凡夫,受到佛這樣的贊嘆,就會自我認可,會驕傲得意。然而須菩提不是這樣,他明白佛這是世俗諦而假名說,他並不想著“我是離欲阿羅漢”。如果他這樣想,佛就不會說他是“樂阿蘭那行者”。正因為他雖然行阿蘭那行而實際無所行,不見能行此行的自我,不見所行及所行的果報,佛才說他是樂阿蘭那行者。無諍三昧是一種住於與諸法畢竟空的真實相應而與人無諍的禪定三昧亦作三摩地,意譯定。入這種定,因為無我無人,所以沒有嫉妒,不傲慢自然等視眾生,慈愍眾生,其定力具有影響他人不起嫉妒、諍論的力量須菩提不但成就這種定,其無諍三昧定力,在人間佛弟子中最為第一,而且常修無諍行,在日常生活、待人處事中,無我無諍,保持無諍心,受到佛的表揚,說他是樂於修無諍行者。阿蘭那行,意譯無諍行。

  無諍三昧,是聖者必修的一種定,因為若證得聖果,難免被人特別是被同修嫉妒,若因嫉妒而誹謗,則導致別人犯誹謗聖者重罪而墮地獄,所以需要修無諍三昧,不令別人對自己起嫉妒心須菩提,可謂成就無諍三昧、無諍行,改造人格典範,他雖然生來智慧過人,而生性多嗔恨,脾氣很壞,暴躁多怒,得罪了好多人,遭眾親友討厭唾棄,出家後,佛為他說嗔恚過患,他悔過懺罪,修行不久,便證得羅漢果,人格大變,慈悲溫良,沒有瞋恚,特別成就無諍三昧,樂於無諍行,與世無諍,成為一個人見人愛、受人尊敬聖者,提供了一個以佛法智慧自我改造、優化人格榜樣,所以佛表揚他,以作示範。

  以上四種聖者,皆實證空性,然前三果雖然見道,都斷了分別所起的見惑,即見解世界觀上的妄執,尚不能任何時候都與空性相應,未能斷盡思惑及俱生的我見我執,《八識規矩頌》謂之“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不僅歡喜地(初地)菩薩如此,七地以下菩薩聲聞乘初果、二果、三果亦皆如此。說他們不作證得果位念,只是就其見解而言。到了第四阿羅漢果,我執斷盡,任何時候都自然與空性相應,才任何時候都自然著我、人、眾生、壽者四相。

原標題:傳承-陳兵:如何讀懂《金剛經》(十)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禪宗文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