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梵語:वज्रच्छेदिका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सूत्रvá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簡稱《金剛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經典之一。

星雲大師:金剛經講話

uploads/content/2022/june/6c153a3533353f8f042b78ad6cc7b4fc.jpg" />

金剛經講話星雲大師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譯文:

  《金剛般若這部經是我阿難親自聽到佛陀這樣說的:

  那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中,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眾隨侍左右。

  有一天,已到了吃飯的時候了。佛陀穿上袈裟拿著飯缽,帶領著弟子們走進舍衛城去乞食。不分貧富不分貴賤,挨家挨戶地托缽,乞食後,回到給孤獨園中。吃過飯後,佛陀將衣、缽收拾好,洗凈了雙足,鋪好座位便盤腿靜坐

  講話

  這一分所講的是佛陀演說般若法會因緣。從如是我聞到佛陀入舍衛大城乞食……洗足已,敷座而坐。看起來和一般人一樣的去來行住、穿衣吃飯,日用家常生活無異,為什麼卻以此經文來揭開甚深般若一會的序幕呢?我分四點分別講說它的內涵和意趣

  這四點是了解啟建「金剛法會因緣的眼目,也是般若妙用無窮的流露。經典上說:「見因緣法,即見佛。”若能由此信解法會因緣,那麼入般若室,得般若珍寶,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一、六成就的重要

  成就的意思是因緣果熟。就像世間人事物的成就,其中的每一個因緣都不可或缺。比如:一個人的成長,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這過程必須有父母養護、師長教導,乃至各行各業供應衣食住行的因緣等等,一個人才可能平安健康的長大。自然界的花草樹木也是一樣,要具足土壤、空氣、養份、露水等因緣條件才可以從一粒種子長成綠蔭遮天的大樹。因此世間人事物都離不開彼此因緣依存的成就,更何況出世間佛法呢?世尊每每在宣講法音妙諦時,首先必須具備六種因緣成就,哪六種成就

  信成就──大眾對聞法的信心已經建立了。(如是)

  聞成就──大眾都已具備聞法的福德資糧。(我聞)

  時成就──講說的時節因緣已經成熟。(一時)

  主成就──說法主正歡喜地演說妙法。(佛)

  處成就──法會地點非常的合適。(舍衛只樹給孤獨園)

  眾成就──聞法的信眾都集合到齊。(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要啟建一場法會,必須有六種因緣成就宇宙間無一事無一物是違背因緣法則,而可以單一的存在。《長阿含經》吹法螺的故事,可以引喻因緣和合的關係

  很久以前,有一國家,那裡的人從沒有聽過法螺的聲音有一天,一個善於吹法螺的年輕人,來到這個國家走到一個村落里,拿起法螺吹了三聲,然後把法螺放在地上,村莊裡的男男女女聽到這個聲音,都十分驚奇,紛紛跑來問這個年輕人:「你吹的是什麼音樂,怎麼如此婉轉悅耳啊?”年輕人指著法螺回答:「是這個東西發出來的出聲音。”村民們用手碰觸法螺說「喂!你可以再發出聲音來嗎?”法螺卻默然不響。年輕人再拿起法螺吹了三聲,空中又再度回盪美妙的音聲村民們才恍然大悟:「優美悅耳的聲音,並非是法螺的力量必須要有手、嘴、氣彼此合作,法螺才能發出聲音!”

  二、如是我聞的我

  佛法諸多的經論都講「無我”,也都一再強調「我”是煩惱的根源。為什麼佛經里卻都要安置一句「如是我聞”的「我”呢?佛經里的我,指的是阿難尊者,為什麼不是其他的弟子?因為佛陀入滅之際,曾對多聞第一的阿難囑咐,經藏之卷首必須置有「如是我聞”,以區別外道經典。另外,在佛陀滅度後,七葉窟結集經典阿難因為平生侍佛不離,因此大眾公推他登座誦出佛陀曾經說的經文。由於阿難尊者多聞又兼慧解,所以佛經之卷首都有「如是我聞”,表示是阿難聽聞佛陀親口所說的。

  這是事相上的「我”,指的是阿難尊者,但在一真如理體上,不過是隨順世諦,假立賓主。我聞,主要是令眾生啟發信心,顯示般若實相。

  為了進一步闡釋眾生假象為「有我”,繼而產生愚痴知見,《雜譬喻經》瓮中影的故事,可以給我們一點警醒的作用

  有一對新婚的夫婦感情十分恩愛有一天,丈夫妻子說:「你到廚房去拿些葡萄酒,我們一起來享用。”妻子到了廚房,打開酒瓮,瞧見自己的身影映在酒瓮里,以為丈夫另有其他的女人,便氣呼呼的回到屋裡,指著丈夫說:「你這個沒心肝的人你把女人藏在酒瓮里,還娶我做什麼丈夫不明所以,跑到廚房去探個究竟,也打開酒瓮,看見自己的身影,生氣他的妻子,竟然敢在酒瓮里私藏一個男子兩個人彼此相互指責,怒罵對方的不忠。

  這時候,有一出家人,恰好來到他的家裡,問明夫妻倆人爭執的原因出家人帶著他們到廚房裡說道:「我幫你們把瓮中的人趕出去。”出家人就用石頭砸碎了酒瓮,一切男女都不見了。這時候,夫妻人才明白自己的愚痴,把瓮中影像誤認為是實有的。

  三、一時師資合會

  佛經里一概沒有交代講經的年月日,都用「一時”來交代。為什麼佛陀不明確表明時間?因為所謂的時間概念不過是緣於眾生業感果報不同。例如:地球上每一個國家時間都不一樣,台灣時間是下午一點鍾,美國已經是凌晨了。一個地球因為地域不同,就有「時差”的分別,更何況佛經里的「十法界”的時空,又哪裡能用娑婆世界時間涵蓋得了?

  佛經的「一時”泯除眾生對有限時空觀念。在諸法平等性中,只要我們和佛陀能師資合會,雖然只是「一時”感應,在法性里卻是亘古無窮的受用。

  四、生活即是六度

  金剛經的第一分,主要敘述佛陀著衣持缽、次第乞食、洗足敷座等等日用尋常事。已經覺悟佛陀具足六種神通,為什麼還要穿衣吃飯?吾人若欲信解《金剛經》,受持金剛經》,圓滿金剛經》,要能會得佛陀這一般若風光,要能明白般若無二般,一切現成而已。

  唐朝有一位慧海禪師,初次參訪馬祖道一禪師

  馬祖道一問:「你來我這裡,有什麼事嗎?”

  慧海回答道:「我是為求佛法而來。”

  馬祖道一說:「我這裡連一物也沒有,你跑來這裡求什麼佛法?你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哪裡有什麼佛法可求?”

  慧海無奈的問說:「那麼請問禪師,什麼是慧海的自家寶藏?哪個是慧海的本來面目?”

  馬祖道一說:「現在問我的那個當下即是你的寶藏,一切具足,全無欠缺,你何苦向外覓求?”

  佛陀於《金剛經》中示現的日用行住生活,旨要吾人打開昏蒙的心眼,在穿街過巷,覓食求衣,當下那個即是,因為生活即是六度六度要在人間生活展現般若光明

  佛陀一日的生活,從穿衣吃飯到洗足敷座完成五種波羅蜜。這些呈現於外的日常形相,是般若的「相”,也都是從般若的「體”流露的,應用於生活行住坐卧則是般若妙用

  六度般若為導,修行般若為炬,佛陀示現這段般若放光六度生活,沒有扭捏作怪的展現神通,是要我們自己往內心去覓求。如何過一個「放光”的般若生活,打破內在的黑闇執迷,而不是去依靠上師的灌頂加持也不是求聖水符咒就能消災免難。《地藏經》雲:「下心含笑,親手遍布。”諸佛菩薩成就度化的志業,是謙卑如地,含笑親手布施般若是光,光是沒有染污清凈自在的。放光不是諸佛菩薩才有的,只要在生活里,我們說柔軟的愛語,不也是口裡放光?能親手為別人服務勞動,不也是手掌放光對於他人的輕賤垢穢能含容不二,這難道不是通身放光嗎?《楞伽經》說:「一念不生,即如如佛。”這一不生即是般若放光生活。 如何有般若,如何能開悟見性,別人代替你不得!我引用「不能代替”這則公案,做這一分的結語。

  道謙禪師好友宗圓結伴行腳參學,途中宗圓因不堪跋山涉水的疲睏,三番兩次的鬧著要回去。

  道謙就安慰他說:「我們發心來參學,現在半途而廢實在可惜。我知道你很倦累,那麼從今以後可以替你做的事,我一定代勞,只是有五件事我幫不上忙。” 宗圓問道:「哪五件事呢?”

  道謙笑答:「穿衣、吃飯、屙屎、撒尿、走路。”

  道謙的話,宗圓終於領悟,這一切是代替不得啊!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菩提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譯文:

  這時,長老菩提,在大眾站起來,偏袒著右肩,以右膝跪地,雙手合拿,虔誠恭敬地向佛陀問道:「世間希有佛陀佛陀善於愛護顧念諸菩薩,善於教導付囑諸菩薩佛陀!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已發起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如何才能安住?如何才能降伏妄心?」

  佛陀嘉許說:「很好很好!須菩提!正如你所說佛陀善於愛護顧念諸菩薩,善於教導付囑諸菩薩。你們現在細心靜聽,我為你們解說,如何安住菩提心,如何降伏妄想心,善男子、善女人發了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應該如下所說,如此去安住菩提心,不令忘失;如此去降伏妄想心,令它不再生起。」

  「是的,佛陀!我們大家都樂意聽聞。」

  講話

  第二分的主題,主要是須菩提佛陀演說般若妙法。經文中「時,長老菩提大眾中,即從座起,而白佛言”,這個「時”是指佛陀三昧中,觀說法機緣成熟欲說未說之際。這段經文有二個問題,一是佛陀為何不自說,要須菩提起座勸請?二是在座的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為什麼都默然,而由須菩提代表請問佛陀?關於佛陀不自說與須菩提代表請問佛陀原因有二:

  一、表法珍貴:般若空慧,甚深微妙,為顯發「法”的珍貴,令聽聞生起「難遭遇”之想,因此由須菩提起座請佛陀般若法輪

  二、轉教付財:須菩提名為「解空第一”,對於諸法空理早有深悟,佛陀生平也曾要他代講《般若經》,令他教化一切未悟般若意趣聲聞和諸位權乘,這也是天台宗所言的:「轉教付財。”所以,在此般若法席上,唯有解空的須菩提能荷擔佛陀交付的財寶,能會意佛陀真心,於是代表大眾,開口向下探問個中消息。

  在闡述第二分經文時,我分四點來說明:

  經文中開頭說:「須菩提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經文所敘述的如同一般世間的禮節,沒有什麼奇特處,其實蘊含此分的意旨及另一番玄機。

  一、中道權實合一

  須菩提是「解空第一”,理性雖空,事相上仍不廢威儀禮節。「右膝著地”,右膝表「權”即般若智,地表「實”即真如理,亦即須菩提所問已和真如理體相應。「合掌”是合權實二邊,印證中道三昧是大小融通,權實不二。除了表明中道是權實合一,還有三業虔誠之意。

  只是一段粗淺的經文,胡跪、合掌等禮節,都包涵著無限的般若旨趣。佛門的合掌又稱合十,亦即合十法界於一心。《十地經》:「三界無有別,唯是一心作。”《華嚴經》也說:「心如畫師,能畫種種物。”

  對於心生法界”這個道理,有許多人一定會狐疑不信,我明明是人,怎麼又是菩薩餓鬼畜生呢?其實我們一天的生活里,一顆心來來去去不知在天堂地獄走了幾回?當我們生起瞋怒斗諍的心,難道不是修羅化身?當慾望飢渴火焰燒起,就猶如餓鬼受著針咽吞火的痛苦,難道不是飽嚐餓鬼滋味嗎?天堂地獄在哪裡呢?

  有一信徒來請教無德禪師

  「禪師我心裡頭一直有個問題百思不解,經典上說三界唯心,可是我明明在人間我的心哪裡會在天堂地獄?”

  無德禪師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只叫他去井裡打桶水來。當水提到後,禪師指著那個水桶說:「天堂地獄都在那一桶水,你自己親自去看看吧!”

  信徒聽了就依言專註地凝視桶里的水,看了許久什麼也沒發現禪師突然走近,把他的頭壓進水裡正當他喘不過氣來,禪師就鬆手了。信徒又驚又怒責罵道:「你這壞心腸的禪師把我壓進水桶里,那種喘不過氣來的痛苦,簡直就像地獄一樣。”

  禪師不動怒,笑問道:「那你現在感覺如何?”

  「能自由呼吸感覺就像天堂一樣的快樂。”

  禪師叱喝道:「你從天堂地獄都來回走過了,為什麼不相信天堂地獄的存在?”

  二、般若不在別處

  從第一分的經文中佛陀以穿衣吃飯,洗足敷座的庸言庸行開顯般若的本地風光,因此才有第二分須菩提贊嘆「希有世尊”。「希有”有二種含義:一即佛陀以日用行事,示現般若眼下眉端,不在別處。二是須菩提自己終日走街過巷,不知向穿衣吃飯處領會,今日始悟,所以嘆其「希有”。對於佛法全體大現於生活,我引用一則公案來說明。

  趙州禪師非常重視生活佛教,於生活中處處表現其家風,有人問:「佛法大意。”他答:「吃粥去!”有人請示如何開悟,他答:「吃茶去!”有一位學僧因為多年,始終未領得禪意,因此向趙州禪師請假。

  「弟子前來參學,十有餘年,一直不蒙老師指導開示今日想請假下山,到別處去參訪。”

  趙州禪師聽後,大驚道:「你怎麼可以如此冤枉我?從你來此,你每天拿茶來,我為你喝;你端飯來,我為你吃;你合掌我微笑;你禮拜我低頭,我那裡沒有給你開示給你指導?你怎可以昧著良心胡亂的誣賴我!”

  一粥一茶即是禪心,語默動止又何嘗不含法味?趙州禪師不曾辜負學僧,可惜學僧混蒙度日,慧眼未開。

  三、如來護念付囑

  經文中如來善於護念,善於付囑的是什麼?佛陀四十九年說法過程可以用一首偈來表示。

  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護念即指佛陀從演說華嚴以來,善於調伏愛護一切眾生。以不同根機的眾生,分別演說了義不了義經。「付囑”就像世人家業財寶付與兒孫繼承,如來法王家業囑咐弟子荷擔。並且囑咐其由小乘大乘,勉勵諸菩薩於因地修行

  佛陀眾生根器因緣不同,善於調御且垂加護念付囑,因此佛的十號之一有「調御丈夫”的尊稱。禪門也有很多老婆心切老師,善於護念付囑弟子在一啄一喙間,令弟子打破多劫的無明殼子,接引弟子見性出頭。

  靈訓禪師廬山歸宗寺參學時,有一天動念想下山,因此向歸宗禪師辭行。禪師問道:「你要到哪裡去?”靈訓據實以答:「回嶺中去。”禪師慈顏關懷道:「你在此參學十三年,今天要離開,我應該為你說佛法心要,等你行李整理好,再來找我吧!”

  靈訓禪師整理行李後,就持具去向歸宗禪師告假。禪師親切的招呼道:「你到我面前來!”靈訓依言前近。禪師輕聲說道:「天寒地凍,你一路要善自珍重。”靈訓語下,頓然徹悟

  歸宗禪師十三年來悉心照拂弟子,當弟子前來辭別時,知「蛋已孵熟”,只要再加以深心護念付囑的一啄,便可以令靈訓禪師徹骨徹髓照見自家面目。一句途中珍重!”是師家無限的護念與付囑呀!

  四、安心兩個問題

  經文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這裡提出兩個安心的問題。即發菩提心以後要怎麼保任安住?對於生起妄想心要怎麼去降伏?關於這兩個問題是修行中最普遍發生狀況佛陀說的千經萬論都是「因病予葯”,用於對治我們貪瞋痴三毒。

  如何化導貪瞋痴三毒,不讓它毒害我們的功德法財?應該以不凈觀對治貪慾;以慈悲觀對治瞋火;以因緣觀對治痴心。

  如何安住菩提心,降伏妄想心?經文里的回答:「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如是”有三種含意。

  一、眾生諸佛本自一如──世出世間無一法不是真「如”;無一法不「是”實相。廓而論之,吾人內而根身,外而器界,皆是真如實相的流露,哪裡還有生佛之別?既是生佛一如,當然沒有真心與妄心的分別!

  二、吃飯洗足當下即是──就「如”同如來尋常的穿衣吃飯,洗足敷座,這一段光景,當下即是!以此而住,就是安住其心,也就能降伏其心

  三、住心降心即指後文──即後文如來所言的住心、降心的方法

  「如是”涵蓋對治住心降心的方法標的!生活里,我們要怎麼能「如是”見到自性光明,照見四大五蘊和合的「假我”?如是「五蘊皆空”即能了生死苦厄,當下證明涅槃常樂。由於執著「我”是恆長性,是不變性、是主宰性、是普遍性,猶如「盲人摸象”,怎麼能照見自如本性的全體。

  在探討「住心降心”主題之前,應該對「我執”的愚痴知見有一番認識。《生經》里我所鳥的寓言,可借為我們的龜鑒

  很久很久以前,有座大香山,滿山遍野長滿了各種葯草。山裡住著一種鳥,名叫「我所鳥”。每當春天葯果成熟時,上山採藥的人絡繹不絕。這時,我所鳥總是悲鳴的叫喚:「這山是我所有!這葯果是我所有啊!我的心實在痛苦,你們為什麼要來奪取我的所有。”

  我所晝夜頻頻呼喚,撲翅哀鳴要人止住,但是人們仍舊採擷不停。這隻我所鳥嘶竭力盡,最後吐血身亡。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譯文:

  佛陀告訴須菩提,「諸位菩薩摩訶薩,應當如此降伏妄心;對所有一眾生,不同生命形態的卵生、濕生、化生;有色身、無色身;有心思想念的、無心思想念的、不是有想不是無想的眾生等,都要使他們進入無餘涅槃境界,了斷一切苦報、煩惱,渡過生死苦海,到達不生不死之地。如此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其實並不見有一眾生我所度。

  這是什麼緣故?須菩提!若菩薩妄執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對待別分,以為有個我能化度眾生,又見有所謂的眾生我所度,這樣就不能稱為菩薩了。

  講話

  第三分進入到探討大乘菩薩發心的問題。要發什麼樣的心?度化的對象是什麼?度化眾生目的為何?菩薩行者如何檢驗自己的發心是合乎正知正見?這幾項疑問,在第三分佛陀有周詳的解答,並且提出四點觀念,令發心菩薩者有修學的次第。

  這四點全面地指出,菩薩發心必須具備四種正觀、四種次第、四種正見,以及四種成就

  一、廣大心平等

  經文中的「諸菩薩摩訶薩”的「諸”有廣義和狹義之別。廣義,泛指一切初發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等,狹義,專指已登地的五十二位階次的菩薩。前者是凡夫菩薩,後者是聖賢菩薩。不論是廣義或狹義,佛陀教導付囑本無聖凡的差別

  摩訶薩,是具有大心的菩薩摩訶曰大,其義有七:

  第一、具有大根機。

  第二、具有大智慧

  第三、信仰大乘法。

  第四、悟解大乘理。

  第五、修持大乘行。

  第六、生逢大乘時。

  第七、證得大乘果。

  欲成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是具有大心的摩訶薩,這大心即菩提心。如《華嚴經》雲:「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十方三世諸佛如來,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佛藏經》亦雲:「菩薩為因,佛為果。”從經典中可以印證,發菩提心是三世諸佛成就的根本。發菩提心者慈愛護念的對象是什麼?《金剛經》的經文:「所有一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所有一眾生之類,都是我們拔苦予樂的對象這就菩薩發心要具備廣大心平等觀。這一眾生之類,橫為三界,豎為九地,是一切眾生依存的所在。此三界果報,雖有優劣苦樂差別,但仍屬「迷界”,系難免生生死死輪回之苦,為聖者所厭棄的。因《法華經.化城喻品》雲:「能於三界獄,勉出諸眾生。”亦即令三界眾生勿以三界安樂,當勤求真正的解脫

  對於發廣大心平等觀,慈愛一切眾生之類,我們在佛陀本生故事中,看到佛陀因地修行時,不論身為人有割肉喂鷹、捨身飼虎的悲懷,縱使為鹿王、魚王身,遇眾生有難或有所求都能廣大平等布施。欲發起「廣大心”,必須具有平等的正觀,才能不分怨親、人我一切喜舍。

  只劫園有座大樹林,樹林里住著許多的鳥獸有一天樹林三面都著火,只剩下一還沒燃起火苗,卻又偏偏給一條河截斷了出路。林中的野獸恐慌的逃生到此,望著河,束手無策。眼看著火舌不斷的蔓延過來,正當千鈞一髮之時一隻身強力壯的大鹿,用牠的前腳和後腳跨踞河的兩岸,野獸們踏著大鹿用身體架成的「橋梁”,紛紛逃過河去,到達平安彼岸。大鹿的背脊都被踩得血肉稀爛,眼看著群獸都過河了,突然又跑來一雙兔子。這時鹿的氣力微弱,但仍拚命忍耐著,讓兔子度河到彼岸。所有的野獸都渡到彼岸,鹿的背脊也應聲而斷,最後落入水中身亡。

  鹿王救渡群獸到達彼岸,沒有大小、親疏的差別,不就是菩薩的廣大心平等觀的示現嗎?

  二、滅度無住涅槃

  經文中雲:「所有一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依傅畹大師註解涅槃之義有四:

  凡夫性凈涅槃--謂一切事物之本來相即是真如寂滅之理。

  聲聞有餘涅槃--煩惱雖斷,但業報之身尚存,仍未解脫饑寒老病之苦

  緣覺無餘涅槃--謂無學羅漢捨身悟入法性,不再有自他、物我、身心等質礙。

  佛菩薩無住涅槃--了知生死涅槃,體本如一,沒有煩惱生死相可斷除,也沒菩提涅槃處可證入。因此不住生死涅槃二邊。

  經文雲:「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無餘涅槃實乃佛菩薩方便之用,先設有無涅槃之樂,令眾生生起欣羨慕求之心,再攝化眾生入大般無住涅槃。據《方等般泥洹經》卷二載,涅槃是大滅度之義。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涅槃之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縱令驢腹馬胎,塗炭吞火亦不減損半分。涅槃經典上具有八種法味:

  一、常住:通徹三世而常存,圓遍十方而常在。

  二、寂滅:生死永滅。

  三、不老:不遷不變,無增無滅。

  四、不死:原本不生,然亦不滅。

  五、清凈:諸障永除。

  六、虛通:虛徹靈通,圓融無礙。

  七、不動:寂然無為。

  八、快樂:無生死逼迫之苦,而有真常寂滅之樂

  經典里把涅槃喻有八種法味,然而涅槃的真貌到底是什麼?這則「不在別處”的禪門公案,或許能給我們一些意會。

  洞山良價禪師有一次問雪岩禪師道:「老師,如果您百年後,有人問起您的道貌風姿,我要怎麼回答?”

  雪岩禪師答道:「我不在別處!”

  洞山禪師聞言,沈吟許久。

  雪岩禪師喝道:「你以此恩量心忖度,可要慎重小心!”

  洞山不解老師的真意,難道慎思明辨也錯嗎?

  直到有一天,洞山禪師在渡河時,看見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才廓然省悟,作了首偈: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應須恁么會,方得契如如。

  涅槃如影相隨,不在別處,更無須他覓。

  三、眾生本性寂滅

  從發廣大心平等觀,滅度十類眾生入於無住涅槃後,菩薩繼而要有最勝心「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大乘起信論》雲:「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又《大般若經》雲:「以一切眾生本性寂滅,無滅可滅,本來是佛,無佛新成。”

  由此知菩薩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也不執著有一眾生我所度,自己是能度之人菩薩應發最勝心,泯除妄想的對待,沒有所度的眾生,更沒有能度的菩薩之名菩薩修行事業,有事理的分別:

  一、事相:覺悟發心,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

  二、理體:生佛平等,實無有眾生得滅度者。

  菩薩圓滿菩提,著重發心要廣大,要具備生佛平等觀,更須別具慧眼,了透勝劣假名,能度所度隨順世諦的真相

  南陽慧忠國師,感念服務他三十年的侍者,想幫助他開悟有一天吃飯的時候,國師喚道:「侍者!”

  侍者立刻回答:「國師做什麼?”

  國師莫可奈何的道:「不做什麼?”

  過了一會,國師又叫:「侍者!”

  侍者又回答:「國師做什麼?”

  國師又無可奈何的道:「不做什麼!”

  過了一會,國師侍者改口道:「佛祖佛祖!”

  侍者更茫然不解的反問:「國師,您叫誰呀!”

  國師不得已,就明白開示:「我在叫你!”

  侍者不明所以:「國師我是侍者,不叫佛祖呀!”

  國師此時慨嘆道:「你將來不要怪我辜負你,其實是你辜負了我!”

  「國師三喚”的公案,無非要吾人直下承擔「我就是佛!”而眾生不知自己和三世諸佛寂滅本性是一如的,只痴心認可自己只是個侍者,辜負了諸佛的一片真心

  四、菩薩心無四相

  經文中:「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四相即:

  一、我相:執著有個我,能度眾生

  二、人相:執有彼為我所度。

  三、眾生相:執有能度所度,歷然相對。

  四、壽者相:執有法授受,戀著不舍,猶如命根

  菩薩如果有此四相的執取,於此就會生起顛倒之心。要怎樣遠離四相的顛倒夢想呢?先以「我相”的我來說,我的身體五蘊和合,沒有主宰性;是緣生幻有,沒有常住性;是業報所感,沒有自在性;是處處有障礙,沒有普遍性。所以五蘊假聚法的我,實在是緣生緣滅的,如此,我相即除,也就沒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結縛。

  掃盪四相,要有般若的大雄大力,就如同《般若心經》所言:「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因此,菩薩行者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必先藉助般若力,空去五蘊相,才能降伏執取「四相”的妄心。「我相”不除,嗅不到般若花開的幽香,自然聽聞不到諸佛潺潺的八萬四千偈,不舍晝夜的吟唱。

  有一個人請教一位禪師,問道:「禪師經典上說,無情說法我要怎麼能聽到呢?”

  禪師回答道:「有個我,當然聽不到。”

  那個人反問道:「那麼請問禪師,你聽得到?”

  禪師哈哈大笑:「有一個我,再加上有一個你,當然更聽不到了!”

  有你有我的相對,怎麼徹聽三千法界的只手之聲?怎能識見青竹黃花般若法身?在菩薩耕耘的田地里,要廣大遍布菩提種,平等護念一切眾生的慧苗,以無有四相的真心為枝幹,獲證空花佛果

  此分以菩薩發廣大心平等觀,真心供養一切眾生,大菩薩的心量,令我們心生嚮往,凡夫雖不易做到,但可以在生活中,從少分的發心累積成菩薩滿分的成績。比如,一瓣心香給人信心的祝福;一臉微笑,給人溫暖、歡喜一句好話給人親切、贊嘆。用善心、微笑、好話等來供養身邊有緣無緣、有情無情的一切眾生,把佛法的真善美實踐於人間生活。萬德莊嚴菩薩,是不會輕視這隨手、隨口、隨喜、隨心的點滴功德

妙行無住分第四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否?」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譯文:

  「再者,菩薩了知一切諸法其性本空,為因緣聚滅會合,所以於世間所有的萬事萬物,都應無所執著,以此無住法中,修行布施利益眾生也就是六根清凈,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而去布施

  這是什麼緣故?若菩薩修行無相布施,沒有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當然布施後更不存求報的念頭,這種三輪體空,無相而施的福德是不可思量。

  「須菩提你認為東方的虛空可以思量得到嗎?」

  「不可思量的,佛陀!」

  「須菩提!那麼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的虛空,可以思量得到嗎?」

  「不可思量的,佛陀!」

  「須菩提菩薩因體悟三輪體空,不執著事相而行布施,其所得福德,也和十方虛空一樣,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只要依著我教法修行自然能令妄心不起,真正安住於清凈菩提本心。」

  講話

  在第三分佛陀先以行廣大心平等觀滅度一切眾生之類,令其降伏凡聖九流的分別心,爾後於第四分開示修持菩薩道的行者,在止息躁動紛擾的塵勞心以後,詳明如何安住其心對於安住其心,應把握四項住心的標的。

  在菩薩修行法門,雖然佛陀廣開八萬四千之繁多,但各各法門皆融攝於六度波羅蜜。這六種法門,涵容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功德。《金剛經》所談論的「般若空性”不是偏枯死寂,而是了徹妄相,不被六塵困惑,一念凈信而能起莊嚴佛事;一心虛靈而能融通妙用

  經文中:「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此法即是眾生心,它能統合世出世間染凈因果,有為無為等色心諸法。經文中指的「應無所住”又有什麼意特別含意呢?

  一、布施不住六塵

  《金剛經》於文字義理上,一再申論布施是不住相、不住心為主題,但是真正的不住相、無所住的深意,是要我們不廢事相的善業資糧,於不住心,大作空花佛事。因此在第四分佛陀提出布施觀點「應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六度布施為首,而布施實際是會通六度的。在《金剛經宗通》提到布施有三義:

  一、資生施:施予財物,資給眾生生存的條件

  二、無畏施:由於己身奉行凈戒、忍辱無害故,設有冤家亦不仇報,慈愛一切有情,令不生布畏恐懼

  三、法施:由於精進故,於諸善事心不懈退;由禪定故,如鑒止水,知眾生心;由智慧故,能事理無礙,不顛倒而說法

  資生施是給予眾生色身的安養令其飽足;無畏施是給予眾生精神上的鼓舞,令其安穩;法施則是說法諦,令眾生開悟覺性。此三施呈現六波羅蜜之用,亦是橫貫身口意三業凈施。彌勒菩薩偈曰:

  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

  此中一二三,名為修行住。

  布施不住六塵,才能泯除人我分別,打破有無界限才是修行者逍遙的住處。

  佛陀在世的時候,末利夫人虔信三寶,奉守凈戒,深獲百姓的愛戴。有一天,波斯匿王因為細故要殺御廚,當時正在持守八關齋戒的末利王後聞訊,把自己穿戴得光鮮華麗,並請求大王一起飲酒作樂,指定那位御廚親自料理。波斯匿王感到十分納悶,問她:「你平時滴酒不沾,而且今天又是你持守八關齋戒日子,為什麼身上配戴珍寶纓絡,為什麼你要破齋犯戒,和我飲酒作樂呢?

  「我聽說這名御廚觸怒了大王,即將要被殺頭,如果今天不請他調理美膳,恐怕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從這段故事,我們看到末利夫人不被戒相所惑,深明持戒原是以止惡行善為真諦,因此不顧已身犯破戒之過,以塗香飲酒之相,行慈救人

  布施立於六度之首,足見它是菩薩行持的築基,菩薩度化的資糧。生活里,處處可見拿著幾根香蕉,幾顆蘋果,來到廟裡求福祿求功名,求平安求財利,這住於世間六塵的布施,絕非是真心布施,而是一種對神只的賄賂。

  我們在布施時,應做到四點:

  (一)不貪勝境,應隨緣布施

  (二)不吝惜所有,應隨力布施

  (三)不分別怨親愛憎,應隨喜布施

  (四)不妄想未來果報,應隨心布施

  如果,我們能做到不住六塵布施,妄心即伏;能念念清凈行施,何患真心不住?

  二、福德喻如虛空

  布施福德有多大呢?在布施的性德上,「布”即是普遍,「施”即是散盡,以外相種種施為,藉此普能散盡心中妄念習氣,滅絕煩惱蘊集。佛陀為什麼要用虛空譬喻福德?窺基大師在《金剛經贊述》說明以虛空喻有三種因緣。 (一)虛空遍一切處:福量圓滿,長久不絕。

  (二)虛空高大殊勝:無物倫比,畢竟常住

  (三)虛空物所不壞:風所不飄,水所不溺,火所不燒,物所不壞

  虛空因為具有遍一切處、高大殊勝,物所不壞等性德,因此佛陀以此譬喻布施福德虛空是無能限齊的。

  誠拙禪師在圓覺寺弘法時,法緣非常興盛,每次講經時,信徒都擠得水瀉不通,因此就有人提議,要再擴建更寬敞的講堂有一位信徒,用袋子裝了一百兩黃金,送到寺廟給誠拙禪師,說明是要捐助建築講堂之用禪師收下黃金,就忙著處理別的事,信徒對此態度十分不滿,心想:一百兩黃金可不是個數目,怎麼這個禪師拿到這筆鉅款,連個謝字也沒有?於是就尾隨禪師的後面提醒道:「師父!我那口袋子的是一百兩黃金呀!”

  禪師淡然的應道:「你已經說過了我也知道了。”信徒更是生氣,提高嗓門道:「喂!師父,我今天捐的是一百兩黃金呀!難道你連一句謝謝也沒有嘛?”

  禪師剛好走到大雄寶殿就停下:「你捐錢給佛祖功德是你自己的,如果你把布施當成一種買賣,我就代替佛祖你說聲:謝謝!從此你和佛祖銀貨兩訖!” 這雖是一則禪門趣譚,但是也警醒我們布施時要能不住相,不可以布施當成銀貨買賣。佛陀布施福德的果喻為虛空,果亦是從中來,在布施心如虛空坦盪無為,沒有親疏好惡的揀擇,果報就能虛空廣大殊勝。要如何做到視一切眾生如赤子,能內破慳吝心,外行利益事,有三種妙觀可以培養我們如虛空廓然的平等心。

  (一)厭離觀:觀生死業趣,眾苦逼迫身心,諦觀思惟,身聚如沫,命非久長,以此厭離觀,能對身外財物不起貪著,而行大施。

  (二)菩提觀:觀佛果相好殊勝,法性本具凈戒,了知心眾生三無差別。此知菩提本性平等,故能尊重一切眾生而行布施。 (三)慈悲觀:念眾生不逢佛時,不明法時,不敬僧時,不知三寶不信因果,造種種惡業,如迷醉人行走暗路,如無足人渡河流。由此念眾生如己身膿瘡,必悉心護念救渡。

  厭離觀像一面鏡子,照見世間所有身內身外諸物,悉皆敗壞無常,由此厭離,發大心行大布施菩提觀像一把慧劍,截斷心、佛、眾生妄想眾流。慈悲觀像通明的燈塔,接引迷航的眾生安全上岸。

  三、無相施福難量

  布施要心不住六塵而行布施,但布施於事相的福德,如種一得百,歷歷宛然,絲毫寸縷都功不唐捐。如《金剛經宗通》雲: 修福不修慧,則法身不圓;修慧不修福,則報化不圓。

  行者於因地修行,欲圓滿三身,福慧如車乘之雙輪,如飛鳥之雙翼,缺一不可,必須福慧二嚴,才能三身具足圓滿。點滴善業,於資糧位,都不可輕心慢心視之!

  有一次佛陀阿難入城乞食時,看見一群孩童在路旁嬉戲。他們聚集沙土造成房屋和倉庫,並以土做米,儲藏於沙土造成的倉庫里。

  這時候,有一小孩,遙見佛來,生起布施的心,天真捧著沙土做的米供養佛陀佛陀微笑的接受。阿難疑惑,為什麼佛陀要接受這沙做的米?回到精舍阿難合掌恭敬問佛:「佛陀,這小兒布施一點沙土,又有什麼功德呢?這沙土做成的米,為什麼您要接受呢?” 「阿難,你忘記了嗎?佛法貴於發心的真偽,不在事相的美醜貴賤,這小兒發無分別心行大布施,不可輕視!小兒的泥土供養,於我涅槃後一百年間,將得到作大國王福報,名叫阿育,而且其他小兒,都做他的侍臣擁護他。這小兒會興隆三寶,於閻浮提遍布我的舍利,廣建八萬四千塔,令已信者增進善根,未信者有得度因緣。”

  小兒布施一掬之土,因無惡濁染污心,以一念澄凈清明,得做大王福報。我們豈能輕忽一粒芥籽的因緣,這細微如芥的種籽,他日將是華枝春滿,庇蔭天下蒼生傲岸挺立的大樹

  四、心應無住而住

  我們的一顆心,每天紛紛擾擾不已,如經典所說:「念念如瀑流。”凡夫心住在五欲聲色的追逐中;四果聖賢住在寂滅的法樂里;菩薩則以遊行教化眾生事業。經文中佛陀教誨菩薩要明白不住六塵的布施福德虛空不可思量。最後並且要菩薩「應如所教住”,如虛空無住而住安住其心

  心住在哪裡呢?千古聖賢都在覓求這個無頭無尾的「無位真人”。禪門中,二祖慧可立於大雪中,獻臂求法,希求達摩祖師能開甘露法門,為其安心。達磨祖師一句:「覓心了不可得,我已經為你安心了。”心,雖然瞬息幻化多變,但佛性不論入驢腹馬胎亦不減損半分!心既是生滅遷流,當然覓心了不可得就像我們被波濤洶涌的外相所蒙騙,見不著海里其實是平靜無痕的。 心如虛空無住而住,不應住凡聖兩邊,不應住迷悟兩邊,不應住真妄兩邊,不應有無兩邊。念頭一落偏頗,就如同灰塵落目,必須楷拭,即使是金屑,眼中也不容收留半分。

  侍者文遠在大雄寶殿禮佛,趙州禪師看到,就趨前用拄杖打他:「你在干什麼?”文遠不明白老師為何要捧打他,大聲答道:「我在禮佛,沒做錯什麼呀!”

  趙州禪師再追問:「你禮佛是干什麼呢?”文遠回答說:「禮佛也是好事呀!”趙州禪師拿起拄杖又打了他一下:「好事不如無事。” 第四分無相、無住布施,打破我們執取有限福德的迷翳,徹見吾人法性的虛空佛陀藉由福德虛空不可思量的比喻讓我們返觀到自己也有一個天然佛性,如虛空一般,風、火、水劫所不能壞。

  心無所住,需要用時間來修鍊完成,但是時時警醒自覺,檢查自己的發心是染凈是正偽,如同經典所言:「發心正,果必圓。”

  在心如虛空,應如所教住。這心不住而住,從調伏柔順到安住如虛空我有幾點安心之道,可以在生活中慢慢熟練和我們這顆心相處。

  (一)酷暑寒冬都美。(二)南北東西都好。 

  (三)高低上下都妙。(四)人我界限都無。

  從欣賞自然寒暑,繼而恬適世情的濃淡;不去分別地理方位,明白處處都是好風好水;從不輕高低上下,就能尊重一切不同種族不同階層的人等;人我既然沒有界限即是互存互依的生命同體,當然不會有傷害侵犯眾生言行。如此,人人安住其心即是和樂愛敬的人凈土

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譯文:

  「須菩提你認為可以從身相見到佛陀嗎?」

  「不可以的,佛陀不可以從身相見到佛陀。為什麼?因為佛陀所說的身相,指的是色身。色身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是因緣生滅虛妄不實的,並非真實永存之身。佛陀真實法身,等如虛空無所不在。但是法身無相,凡眼是無法親見,只有明了五蘊假合的幻相,才能親到佛陀不生不滅法身。」

  佛陀告訴須菩提說:「不僅佛身如此,凡是世間所有諸相,都是生滅遷流的相,虛妄不實的。若能了達世間虛妄的本質,就能見到佛陀法身了。」

  講話

  在第四分,我們談論到布施心應無所住,什麼是「心無所住”呢?六祖慧能大師在《金剛經解義》中說:「布施應有純凈無染的心,一是不求身相端嚴,二是不求五欲快樂;為內破慳心,外利一切眾生。”從有施心無所住,破解眾生執著三有,我是布施者,對方是接受布施者,還有布施財物,能三輪體空,才能獲福如虛空不可思量!

  第四分要吾人遠離布施住心,第五分進入探討佛陀外現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巍巍的丈六金身,就是如來的實相嗎?

  我分四點來闡釋關於「如來實相”的問題。

  經文中佛陀一句可以用三十二相之應身見法身如來否?勘驗須菩提能否深解菩薩因地修行時,諸多游化事業都是離相無染,因機設施的。佛陀所證的實相法身,並非我們眼見的有為的身相。

  一、丈六金身非佛

  佛有三身,即法身、報身、應身。法身是離相是清凈的,離生死涅槃相,不住有不住無,猶如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捉拿不得,三十二相由多劫修行成就是有為的生住異滅,是隨機不同而有增減,所以三十二相不是法身實相。

  佛陀所證的法身,離一切差別相,是平等無為。不論惡道眾生,四果聖賢,乃至草木含識,都是法身的流露。只因眾生對根塵識生起貪愛,障礙般若慧眼,不能自見法身的大光明藏。

  諸佛明了這法身如如之理,即能以般若智教化眾生,是謂「如來”。法身本無增減去來,應化的身相是佛陀為度化眾生說法時的身相,也就是佛陀無憂樹出生,伽耶城出家,四十九年說法至雙林樹下涅槃等身。經文中佛陀問須菩提:可以以身相見如來否?須菩提回答:「不能”。為什麼丈六金身非佛?三十二相法身實相?佛光山的大雄寶殿的對聯「兜率娑婆去來不動金剛座”,可以領悟一點法身不動的如如之理。

  佛陀於兜率內院觀眾生機緣成熟,降誕印度獅子吼,四十九年弘布法音後,示現涅槃。兜率和娑婆來去之相,猶如水池中月,池水乾涸,月即不現,但是月本無動搖和來去

  佛陀這一句如竿探水,為須菩提後世一切眾生撥去執取有為身相的痴闇。在佛陀住世時,也有一位婆羅門看見佛陀的千輻輪相,對佛陀身份生起懷疑。《雜阿含經》記載:

  有一天,佛陀走到憍薩羅國的沙林聚落,便於樹下靜坐。當時,有一婆羅門看到地下佛陀的足跡,印現著千輻輪相,感到十分驚訝。心想:我從未見到人間有此莊嚴的千輻輪相,這個人是人嗎?於是循著足跡前往,在足跡的盡頭,看見有個人於樹下靜坐婆羅門看見佛陀六根清凈和悅,相如金山光明巍巍地聳立著。

  婆羅門趨前恭謹的問道:「你是天界的神只嗎?”

  佛陀微笑的答道:「我不天神。”

  「你是龍、夜叉,干闥婆、阿修羅、迦樓羅、聚那羅、摩睺羅伽嗎?”

  「我不是!”

  婆羅門更加惶恐地說:「那你是人嗎?”

  佛陀答道:「我不是人!”

  婆羅門充滿迷惑的說:「那你……你一定是非人?”

  「我也不是非人!”

  婆羅門心意迷亂的說:「你究竟是什麼呢?”

  佛陀語音和雅的回答:「天、龍、夜叉……人、非人等,都是由煩惱所生。我已橫渡一切世間痴迷的愛河,熄滅了熾燃的生死之火,我是出離三界的覺者。因此,我不是其中的任何一類眾生

  「我宛如香凈遠播的白蓮,雖生於污泥而不染著;我雖是父母所生,卻已超越了世間塵垢。我歷劫來勤苦修行,已斷除有為生滅的幻相,已拔除煩惱的劍刺,究竟到達安樂彼岸,所以,我應該被稱為佛陀。”

  三十二相不過是有為的生滅之相,是三世諸佛權巧方便的機宜,透過三十二相莊嚴清凈讓我們生起渴仰的真心,覺醒自我本性有個巍巍燦爛神通妙用的三十二應化身

  二、佛身無住滅相

  前文已述,法身如來不生不滅。如月之三喻,月的本體法身,湛然不動。月之光采明耀是報身,圓滿莊嚴。河川湖泊映月是應身,有水皆現。如詩偈言:

  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

  眾生心垢盡,菩薩月現前。

  現前佛陀身相,凡夫見有來有去,執為有相,以為有個三十二相為恆常。二乘行者見其不來,執為無相,落入以無為修因。菩薩已知報化身非有,離凡夫見;知法身非無,離二乘見。但趨向佛乘,猶有法愛,而菩提涅槃,一切法不應住著。

  法身無來去住滅的微妙奧義,我借用唐順宗和佛光禪師一段精採的問答來說明。

  順宗皇帝問道:「佛從哪裡來?滅向哪裡去?經典說佛常住在世,佛現今又在何處?”

  佛光禪師答道:「佛從無為來,滅向無為去,法身虛空常住無心處。有念歸無念,有住歸無住,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清凈真如海,湛然體常住智者思惟,更勿生疑慮!”

  順宗皇帝不以為然的再問:「佛向王宮生,滅向雙林滅,住世四十九,又言無法說?山河大海天地日月時至皆歸盡,誰言不生滅?疑情猶如斯,智者善分別!”

  佛光禪師進一步解釋:「佛體本無為,迷情妄分別,法身虛空,未曾有生滅。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處處化眾生,猶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斷,非生亦非滅,生亦未曾生,滅亦未曾滅,了見無心處,自然無法說。”

  有心,見到的是有相生滅世界都是為治一切心,而設一切法,像禪門的「黃葉止啼”令無知小兒止啼罷了!無水,才能見自不生不滅如來法界。我們的生活里乃至修行都離不開群我的關係,無論是親子、夫妻朋友同事、主管部屬等等,世間的種種因緣,好壞善惡諸法都是我們自心的呈現,也都是生滅不實的。就如同我們只看到生,歡喜雀躍;只看到死,就痛苦悲傷。因為我們只有看到各一半的世界,不明白生死如薪火相燃不息,一期的生命不過是其中的一根木柴。生未曾生,死又未曾死,因為我有一不生不死生命

  佛教行者是透徹生死的專家,在人命呼吸間的不可測知,無法主宰的當下,他們把握每一個念頭,明了精神世界的內在價值,對人間更是惜物惜情,發大勇猛,開發一個真善美的凈土

  三、佛陀隨緣

  佛陀法身沒有生住異滅四相,佛陀娑婆降生到入滅,那個示現的身相是五蘊和合,是危脆生滅的,而不是佛真正的法身。如《大乘義章》言:「身見者,亦名我見五陰名身,身中見我,取執分別,從其迷故,名身見;以見我故,從其所立,亦名我見。”

  所謂凡夫執相分別的心,皆從五蘊和合而來。因此,佛陀一再教誡弟子:「聖弟子如是觀者,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焰,諸行如芭蕉,諸法幻術。”如果我們能正觀五蘊是苦空、無常無我就能明白世出世間一切依正染凈色心諸相皆幻化不實。如《華手經》言:「心空如幻,念念生滅。”就如經文所說:「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如來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好不過是隨爾根性差別感應群機的游化。

  我們常常會被六根所蒙騙,這是我親眼看到的,這是我親耳聽到的。種種見聞覺知的障礙,像盲人摸象,見不到法的全體。有一首詩偈說: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像靈山塔下修。

  只要解開六根六塵加諸的妄相,肯定自己本自具有如來之三十二相,返觀自然千里外的靈山就在心頭方寸間。很多學佛信徒,都希望能親眼見到佛菩薩,如果可以給菩薩摩頂授記,一定可以得到很多加持福報。佛菩薩放光顯現,不過是使我們一時歡喜而已,真正要斬斷我們內心愚痴葛藤誰也替代不了你!求觀世音菩薩施予我們的慈悲智慧,何不自己做個尋聲救苦,大慈大悲,隨力布施隨喜教化的日日觀音。《增一阿含經》說:「三世諸佛,不在天界,不在他處,皆於人間成佛。”

  有一商人平時信佛,只是脾氣暴躁生氣起來,常常口不擇言叱罵自己的母親有一天他到廟裡去燒香,看到觀世音菩薩那麼莊嚴美好,心裡想:觀世音菩薩有求必應,我如果能親自見到,請菩薩幫忙我生意興隆,做事順利,一定可以賺更多的錢。於是他住持和尚請求:「法師啊!我要怎樣才能見到觀世音菩薩呢?”

  住持和尚為了度化他的痴迷,改變他對母親態度就想到一條妙計。

  「你回家去!如果看到衣服穿反了,鞋子套錯邊那個人,就是觀世音菩薩,祂是有求必應!”

  商人歡天喜地趕路回家,一路上並沒有見到法師所說菩薩,心裡正氣法師騙他,回到家大力的敲門。母親聽到急促的叫門聲,又急又怕的來開門,結果衣服鞋子都穿反了。打開門,商人一見母親樣子,不就是法師所說觀世音菩薩嗎?他恍然悔悟,身邊母親,用血乳哺育他,一生終老殷勤的照料他,不就是有求必應菩薩嗎?商人自此痛改前非,恭敬孝養母親頤養天年。

  諸佛如來,不是遙不可及,不是玄虛渺茫難測,如來分身千萬億,如虛空月,有水皆含,吾人若能識盡本心,萬德莊嚴如來身相、性德,人人頭上有份。因為,如來不在相好慈悲的給予;如來不在神通智慧的辨別;如來不在靈感在方便的妙用如來不在廟堂高座,而是在人間處處行化。

  四、見法即見佛陀

  佛陀先破吾人視應化的身相為實相,執著有的泥坑,又恐吾人住於無的深井,所以再教誡一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什麼名為「虛妄”,窺基大師在《金剛經贊述》說,虛妄有三等層次

  一、有相有生滅之事法。

  二、有漏法及不了義等諸法

  三、遍執有無漏法,皆名虛妄

  所以《中邊分別論》說:「三界虛妄心心所也。”

  既然明了求實相也是了不可得,當下就能契入諸法如如的真相就如經文所言:「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我們若能拂去貪迷世間的妄相,和執著有個世間涅槃可得,那麼內心無妄無求,自然宛如湖鏡,鑒照萬物萬象

  見法即見佛陀佛陀也一再訓勉弟子,以法為洲,自依止,莫異依止。這個法,就是識破五蘊虛假不著空有二岸,知法性本自空寂不動

  有一次佛陀思惟大眾於法心生疲累,沒有渴仰勇猛真心,我應該讓大眾道法的難遭難遇。於是佛陀沒有告訴任何人,也沒有攜帶侍者,以伸屈臂頃的時間,前往三十三天的善法講堂為天眾說法。

  大眾許久見不到佛陀,焦急地問侍者阿難阿難也不得知佛陀身在何處?波斯匿王、優填王更是因為思念佛陀,愁煩成疾。佛陀在三十三天說法,歷經三個月思惟人間大眾生起渴望求法的心,我應暫舍神通,不自隱身形。以便使出家弟子知道佛陀身在何處。

  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入正定,告訴阿難佛陀現於三十三天為眾說法。眾人歡喜踴躍,請求神通第一的目犍連,祈請佛陀返回人間。目犍連從三十三天返回,告之大眾佛陀七天之後會從天而降,來到僧迦屍國的大池水旁邊。

  第七天終於來到了。國王大臣,一切出家在家弟子都前往迎接佛陀蓮華比丘尼神通化為轉輪聖王的威德,具足七寶: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臣寶。迎佛的行列,浩浩蕩蕩地前往僧迦屍國。

  當時,須菩提尊者在靈鷲山的一座山洞中縫補衣服。他聽說佛陀今日將返回人間,所有的七眾弟子都前往禮拜佛陀。他想:我也應該前去拜見佛陀。於是須菩提從座而起,頓然領悟,我前往禮拜佛陀,只是佛陀外貌,什麼是佛陀呢?是眼耳鼻舌身意嗎?如果我到僧迦屍國去拜見佛陀,也只是禮拜水火風罷了!如佛陀所教誡,真正的禮佛,應該觀照諸法空性,沒有造作,也沒有一自我主宰,我應該歸命禮敬佛陀法身。因此,須菩提坐下,繼續縫補衣服

  蓮華比丘尼化身轉輪聖王,眾寶赫赫,威光明照,到達大池水邊。所有的國王與人民都被其威神攝服,紛紛走避。蓮華比丘尼向前禮拜佛陀,喜不自勝的說:「我是第一個見到您,第一個向您頂禮弟子。”

  佛陀說:「蓮華你不第一個拜佛的人,最先拜見佛陀人是菩提。如果有人想要親見佛陀,應當繫心思惟,觀照空性,才是真正頂禮佛陀。”

  須菩提就如同《般若心經》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以般若的深心,徹見諸法因緣和合與眾生心識變現而有的,要度盡生命的一切苦厄,要有般若慧觀。

  我們的妄心如天馬行空,求神通靈感,求放光加被,卻任意忽略當下每一個小小因緣。一棵大樹開滿花朵結成累累果實,都是從一粒微小的果實開始。須菩提尊者以空無心勝過蓮華比丘尼七寶赫赫的神通當我們識透修行在修心,不聞他人過,所有善惡要內觀自照,那時候,我們就不用再千里迢迢要去迎接佛陀的到來,而能夠如須菩提尊者安住眼前事不動本座縫補衣服。因為見法性者即和如來心心相印。

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法相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譯文:

  須菩須又問道:「佛陀後世的許多眾生聽聞今日所說微妙言說、章句,能不能因此而生實信之心?」

  佛陀回答須菩提說:「不要這樣懷疑;在我滅度後的第五個五百年若有持守戒律、廣修福德的人,能從這些言說章句,體悟無住的實相般若妙義,而生出難得的真實信心。應當知道這些人,不止曾經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種植諸善根,其實他們已於多生劫來,奉事諸佛,種諸善根,現世聞說大乘無住的般若真理,乃至只是一念之間生起清凈信心的人,須菩提如來無所不知無所不見的,這些善根眾生,是會得到無限福德的。

  「這是什麼道理呢?是因為這些善根眾生,不再妄執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對待分別,不會執著有為的生滅法相也不執著無為的空寂法相也沒有不是諸法的執相。如此則心無所住,而修無相之行,故獲功德廣大。

  「這是什麼緣故呢?如果眾生一念心,於相上有所取著,則會落於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對待分別中。同樣地,若眾生執著種種法相,即於我、人等四相有所取著。若又執著法相,則同樣地也會落於我、人等四相的對待分別中。「因為取法則滯於有,以為有實有的生滅法相可離;取非法則泥於空,以為又有空寂的非法相證得,不能與空理相契,所以法相與非法相都不該執取。

  因此,如來常說:「你們諸位比丘應當知曉,我所說的佛法就如同那渡人到岸的舟楫,到達彼岸之後,即應棄舟登岸,不可背負不舍。所以,未悟道時,須依法修持悟道就不執著於法,至於那偏執於非法的妄心,更是應當捨去。」

  講話

  佛陀從第三分要我們「離相度生”,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第四分則是強調「無住行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第五分要我們明白「諸相非相”,從佛應現的三十二相生滅虛妄相,徹見湛然空寂法身如來

  從第三分到第五分旨在掃盪我們對有相、有住的妄想執著佛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