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梵語:वज्रच्छेदिका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सूत्रvá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簡稱《金剛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經典之一。

如何讀懂《金剛經》(六)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真實菩提心之後,要行菩薩道,讓菩提心落實在菩薩道的實踐中。菩薩道的內容很多,叫做“菩薩萬行”,其中最重要的是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般若六度六波羅蜜),這裡以六度之首布施度為代表開示發了菩提心菩薩如何修持六度布施,即施捨、給予、奉獻,分為三種財物布施、法布施、身命布施

  財物布施,是拿人們需要的東西金錢布施,經中說在家菩薩須先修財物布施,修這種布施當然先得自己有財物、有錢,但沒有財物、沒有金錢,只要有布施的心願,也可布施。《優婆塞戒經》中說:沒有不能行布施的人,即便窮到身上有一件破衣服,拆下一根線還可以幫助別人包紮傷口;窮到乞討為生,討得半塊餅子,掉的渣還可以布施螞蟻

  法布施的法,包括知識、技術、技巧、智慧等,分世間法、出世間法,拿出世間法去布施,要比財物世間布施利益得多。比如給貧窮地方錢財或糧米衣物,不如教給他們可以謀生致富的知識和技能,使他們自己致富,致富以後可以享用很長的時間,發給他們錢,只能享用幾天幾個月。

  有的少數民族地區,政府救濟了優質羊,幫助他們養殖致富,半年以後去檢查,都沒有了,當時就宰了吃了。拿知識和技術去布施又不如教給他高尚道德教他怎麼做好人,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掌握調節心理自我修養的技術。然而,做好人只能一生做好人,不能得到永恆的利益,而拿佛法的出世間智慧、金剛般若給他的話,可以得到無窮無盡的、永恆的利益

  身命布施,就是當眾生需要你的肉體,比如說你器官,你的鮮血,要毫不吝惜地給予;甚至當眾生需要你獻出生命的時候,你要毫不吝惜地獻出。這種布施很難的。

  經中說發心的在家菩薩財物布施出家菩薩經卷佛像布施,見道以上得無生法忍的地上菩薩才修身命布施,各種菩薩都要修法布施三種布施中,法布施功德最大。

  修各種布施時,都須“無所住”而行,所謂住,即停留、固定,如人得一固定處所,安了家,恆常生活於中,名之為住,心若執著、膠固於什麼,停留在什麼東西上,執著什麼,叫做有所住。無所住,即不執著一切,保持一個活潑潑、空靈自在、一絲不掛的本心,叫做無所住或無住。應該以一切不著的無住心去修布施不著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叫做不住於相而行布施

  相,意為相狀,指心識對事物形相狀態、性質等的分別。《楞伽經》解釋說:

  “相者,若處所形相、色像等現,是名為相。”

  “彼相者,眼識所照,名為色,耳、鼻、舌、身、意識所照,名為聲、香、味、觸、法,是名為相。”

  眼、耳、鼻、舌、身五大感官對境所得的色、聲、香、味、觸五種感覺經驗,及意識所分別的“法塵”(概念),統稱為相。質言之,所謂相,指人通過感知器官所得認知,這種認知由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組成。前五所得色、聲、香、味、觸相,通常由第六意識所分別的“名”(名詞概念)表示,與名密不可分。

  《楞伽經》所說關於認識的“五法”中,分常人的認識為相、名、妄想(以名言表示眾相形成知覺,或譯“分別”)三者;唯識學分相為“三自相”:六種感官開放了別境相直覺現量所得的色、聲、香、味、觸,稱為“相”,因為是根(感官)、境、識三緣和合而生起,名為“依他所起相”;在此基礎上經第六意識加工,經舍相、抽象、記憶的填充等工序,形成以“名”(名詞概念)所表示的確定認知,認為確實是的,叫做“遍計所執相”。此經中的相,從其在前後文中的涵義而言,實際上包括了五法中的相、名、妄想(分別)及三自性中的依他起、遍計執二相

  不住於相,就是不執著一切相。人生活、做事,都落在自己感知所認識事物的一切相為真實執著里,亦即住在諸相里,行布施時一般也是這樣,認所施捨的錢物、知識佛法及所施捨的對象為實有,知曉這樣布施利益:比如說會得到別人的感謝、回報,佛弟子則常會認為做了功德,如捐錢修廟塑像供養僧眾,可以得到無量的福報。這樣布施,就是住相布施,當然是善舉,會有福報,但其福報有限,因為沒有金剛般若,不是出於無住心,所以不是布施波羅蜜,不能度到涅槃,還可能起到增益煩惱生死的副作用。如永嘉玄覺大師《證道歌》所言:

“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

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如意。”

  又,修布施時若著我、人、眾生、壽者,必然計較得失,分別親疏,希冀還報,難得一切皆施,如看到有人落水,若先計較自己,豈能即刻毫不猶豫地跳下水去救人

  現在的慈善家行財物布施,出發點可能多種多樣,有的人是想得到快樂,所謂“幫助別人,快樂自己”,有的人想當個大慈善家,受人尊敬很有名望,信教者則往往想通過布施得到今生來世福報。好多的大乘經里講,塑佛像、修建寺廟供養僧寶,都能得到無量倍的報,尤其是供養聖僧、印佛經,可以得到無量報,這種布施最好修了,因為需要的錢也不多。

  做生意的話,利潤頂多是幾倍,但是佛經裡面講,布施三寶的利潤無量倍,世上哪有利潤這么高的生意呢?那他當然要很熱衷地去捐款塑佛像修廟、供養僧尼、印經書了。供養一百元錢,想要得到多少億,許多人布施,大都是出於這種心理。這不是布施波羅蜜,只是世俗布施,是住於相而行布施

  菩薩應修的布施,是布施般若波羅蜜,是以金剛般若為指導去布施,具體怎麼布施呢,就是無住相布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等相而行布施,就是什麼都不考慮,既不考慮布施了以後對自己有多大的利益也不考慮布施財物等有多貴重,也不考慮我失去這些財富以後會怎麼樣,不考慮受惠的對方是什麼人與我關系如何、會不會報恩,如果這些都做到了,只考慮別人的需要,乃至自己的生命,當別人需要時都毫不吝惜地付出。

  布施東西、所布施對象布施得到的果報,還有能布施的我,這都不執著,根本就不考慮,沒有這些概念,只是布施,叫做“三輪體空”,以這種完全沒有執著的心去布施,以只有利益眾生善心和毫無執著的空心布施,才叫做布施波羅蜜。只有這樣布施所得到的果報才是無量的,因為布施的心是完全沒有執著清凈心,它超越時空、數量,是無量的,所以布施果報也是無量的。只要心稍微著相布施功德是有量有限的。只要有量有限,那就是有為法,就不能超出生死,不能達到涅槃,不是波羅蜜

  “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於意雲何”,就是“意下如何”,“怎樣認為”。佛比喻說:就像東南西北四方及四維——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加上、下為十方,十方虛空無邊無際,大得不可思量,菩薩以不住任何相的清凈心行布施,得到的福德也如同十方虛空,大得不可思量。大乘經中常以虛空比喻本來心性自性清凈心。佛教須菩提菩薩應該遵照佛的教誡,以無所住著的清凈修持布施等一切菩薩行。

原標題:傳承  陳兵:如何讀懂《金剛經》(六)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禪宗文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