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咒
佛經
佛宗
佛學
佛骨舍利
放生
佛咒
佛經
佛宗
佛學
佛骨舍利
放生
自性
讀楞伽經筆記
惟賢法師 一、概論 (一)《楞伽經》要義 “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rdquo
佛經文章
楞伽經
2022-07-17
318
楞嚴大義今釋
楞嚴大義今釋 南懷瑾 著 “自從一讀楞嚴後, 不看人間糟粕書”。楞嚴
佛經講解
楞嚴經
2022-06-16
309
《楞伽經》——修學聖道的次第
美國法雲寺禪學院院長上妙下境長老開示 目次: 一、引經立題九、大乘法空金剛慧 二、願力為先
佛經文章
楞伽經
2022-07-17
239
禪宗詩歌境界 第九章 黃龍宗禪詩
禪宗詩歌境界 第九章 黃龍宗禪詩 黃龍派是臨濟宗的一個支派,以黃龍慧南1002~1069為宗祖
禪宗
2022-06-29
192
參禪法要 二、禪堂開示的修行方法 五 照顧話頭與反聞自性
參禪法要 二、禪堂開示的修行方法 五 照顧話頭與反聞自性 或問“觀音菩薩的反聞三自
禪宗
2022-07-01
190
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意思
“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事實上,這四句話就說明了為什
佛經講解
六祖壇經
2022-06-18
189
真正的皈依者是怎樣的?真正的皈依之道
何謂真正的皈依? 學佛入門的第一關就是參加皈依的儀式,通過皈依發願依仗三寶的力量,而去除煩惱,消除
在家修行
2022-06-19
185
因地見「性」,成佛「正因」
修行的次第:悟道、見道、入道與修道! 一、“悟,見,入”道,就是明心見性。
禪宗
2022-06-08
183
老鐵匠砸了祖傳的紫砂壺,換回了寧靜
有什麼事使你一直坐立不安嗎?遇到這種煩心的事情你會怎麼辦?我們的本來面目是清凈無染的,本來就靈動
哲理故事
2022-06-17
179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卷第一 此經疏鈔。大文分三。初通序大意。二開章釋文。三結釋咒意。為順諸經序正流通三
佛經文章
阿彌陀經
2022-06-08
155
體方法師: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第七章 有時空動
第七章 有時空動 第一節 有——物、體、法「在中道的方法論章里,曾經談到:中觀者與一般人,對於「有」
法師開示
2022-07-19
149
凈土法門法師:無自性是否就是性空的意思?
問:第五個問題,緣生法都無自性,請問「無自性」該如何解釋?無自性是否就是性空的意思? 答:沒錯
佛學問答
2022-07-16
125
體方法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 ——體方法師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各位大德好!今天難得的機會,我們大家
法師開示
2022-07-08
125
體方法師: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第九章 現象與實性之中道
第九章 現象與實性之中道第一節 太過、不及、中道我們單單看這個名字太過、不及、中道,我們就知道導師在
法師開示
2022-07-19
122
體方法師: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第八章 中觀之諸法實相
第八章 中觀之諸法實相 第一節 總說 法相,即諸法的相狀、義相與體相。欲於諸法得如實知,即應於
法師開示
2022-07-19
122
《六祖法寶壇經》的開示及其現代意義
“自性”如何呈現——《六祖法寶壇經》的開示及其現
佛經講解
六祖壇經
2022-06-18
120
彌 陀 疏 鈔
彌 陀 疏 鈔 根據黃念祖老居士錄音整理 今天我們講的是,蓮池大師的《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此
淨土宗
2022-06-27
118
禪宗的心靈之道
在道家和儒家之後,中國曆史又產生了以慧能的《壇經》為代表的禪宗智慧。禪宗作為佛教,不僅繼承了印度
禪宗
2022-06-18
114
體方法師: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第五章 中觀之根本論題
第五章 中觀之根本論題第一節 緣起 『中論』說∶「因緣(即緣起)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因緣
法師開示
2022-07-19
106
體方法師: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第六章 八不
第六章 八不 第一節 八事四對之解說「龍樹的根本中論,開首以八不──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
法師開示
2022-07-19
104
上一頁
2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