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

《楞伽經》全稱《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其譯名分別出自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的求那跋陀羅、北魏的菩提流支、唐代于闐(今新疆和田)僧人實叉難陀。各譯為四卷本、十卷本、七卷本。由於求那跋陀羅的譯本最早,更接近本經的原始義,因此流傳廣、影響大。

《楞伽經》——修學聖道的次第

uploads/content/2022/june/9a64b89fe06dedb71f0537ee71428bf5.jpg" />

  美國法雲寺禪學院院長上妙下境長老開示

  目次:

  一、引經立題九、大乘法空金剛慧

  二、願力為先趣聖道十、言說安立唯識

  叄、恆學佛法無厭足十一、假名無實畢竟空

  四、採集業由執著起十二、證無分別智解脫

  五、眾生執著苦果十叄、逮得自在名為慧

  六、羅漢分別花著身十四、聖道依法不依人

  七、諸法本性無分別十五、抉擇所修是聖道

  八、無常為門入聖道十六、教觀並行道心堅

  一、引經立題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叄里有一個頌:

  “採集業為識,不採集名智。

  觀察一切法,通達無所有。

  逮得自在力,是則名為慧。”

  (大正16,501a)

  此頌共六句;第一句“採集業為識”說凡夫流轉生死的次第。第二句“不採集名智”以後五句,說佛教徒修學聖道的次第。今天我要講的題目,在這里已經表示出來修學聖道的次第。

  二、願力為先趣聖道

  不修學聖道的人,在世間上做種種事業,心裡面也是有願。什麼願呢?希望得到所歡喜事情,也就是榮華富貴。“我希望好好讀書,將來社會上找一份好工作,而後能夠得到榮華富貴”。先有這個願,再去做這件事;後來可能成功,可能不成功,也可能成功與失敗兼而有之。這可以用“願、行、果”叄個字來包括由願導行,由行而得果。社會的人與事均不出這叄個字

  在我們漢文佛教中,流行最廣的凈土法門,也是以“信、願、行”的願為前導,無願不行!不止是凈土,佛教徒相信了佛法之後,無論學習那一個法門,都是以願、行、果為軌律。一定要有一個虔誠、有力的意願?以想得聖道的願為先導!在家、出家佛教在這里差別!如果沒有這個願,那可能就不學習佛法;即使學習佛法,也可不修行,因為沒有得聖道的願何須修行?!

  但這個願不是輕易能建立的!當然,你也可能一時聽某位善知識的一段法語,心中歡喜就有了願;但是,一時高興而發的願可能不堅固。應該一次又一次的思惟,作深入細微的觀察,經過內心長時的醞釀,最後決定:“我想要做聖人!”。經過長時抉擇觀察而建立的願,應該有前進的力量,不容易退轉的。應如是發願,而後再去用功修行。這里應包括佛法的學習?有的人先有願而後學習;有的人先學習而後有願。無論孰先孰後,總是由願導行,由行得果。

  叄、恆學佛法無厭足

  或在願前,或在行前學習佛法,目的為掌握聖道次第,然後開始用功修行,可是修行的同時還是要不斷的學習。從《阿含經》中看出,佛在世時,即使是大阿羅漢也還常在佛邊聽法、心無厭足。大阿羅漢已經是所作已辦的無學位,為什麼仍須聽佛說法?因為他很多地方仍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故。在大乘佛法裡面,大菩薩們也是要聽佛說法。《大智度論》里提到,彌勒菩薩到了等覺菩薩那麼高的境界,為什麼還要聽佛說法呢?龍樹菩薩解釋說:“等覺菩薩和佛的距離還是很遠,尚有很多不足之處,所以他應該繼續聽佛說法。”如雲:“聞諸法空,生大歡喜!”

  所以,我們經過學習,通達了道次第以後,應該讀誦一部與你修行法門相應的經論。譬如《金剛經》,前面說無我觀,最後也是說無我觀;前面一句雲何降伏其心”,後面也有一句雲何降伏其心”,前後好像無差別。但是你若讀無著菩薩、天親菩薩的《金剛般若經論》,就知道文雖相似,意義不同;一定要經過長時期的學習以後才能貫通,知道怎樣依之修習止觀。而修行一個時期後,內心可能突然疑惑:“我修的對不對?我這樣止、這樣觀對不對?”會有這樣的心情。但是若是能時時研讀相應的經論,就能從佛菩薩法語得到印證,即使有什麼問題,也能從經論里找到解決的方法

  四、採集業由執著

  剛才所引《楞伽經》六句偈中,第一句是“採集業為識”。“采”就是拿過來,不是動手,而是用心;“集”是聚集。“業”是什麼呢?微細的說,心一動就是業。內心有所思惟是業,說話、行動的時候,也是心在動,這都是業。

  什麼叫“採集”?“集”是一次又一次的;不只一次,而是多數的、不斷的這樣做。無論何事,心裡有所取著、有所分別,作善、作惡都叫做“採集”。我們從無始劫來,直到現在都是如此,遇見什麼事情,起心動念一分別就是採集,採集的同時還有執著執著是通於一切惑業苦的;作善也執著、作惡也執著。就算是佛教徒,得無生法忍之前,拜佛執著,讀經也執著;不管什麼事情都有執著心。但是拜佛、讀經的執著中有清凈的反動力,謂之逆流,違反生死,而趨向涅槃!雖然有此力量,仍有執著

  “採集業”者,採集即是業,或者業由採集而有,專指世間流轉生死動力而言。“採集業”者為誰?即是“識”;或者業為因,識是果報主。我們欲界人、天的分別心叫識,色、無色界天人內心的分別也叫做識。這些識沒有智慧,都是普遍執著;人間人是執著,天上的神也是執著,一切眾生皆同,此是約人說。現在說“採集業為識”約法說亦即是執著,實在就是心與無明相應之義有無而無智慧,這個識處處執著,表現出來的行動就有力量令你於生死中流轉、難以解脫

  在《攝大乘論》中曾提及一事:譬如江河裡的水,我們人看見是水,但是餓鬼看見的不是水,而是猛火,所以一直受

  虛之苦。為什麼我們人看見是水,而餓鬼見是猛火呢?此中有二義。一、行緣識:若如是補特伽羅此生之前,有良心廣作利益安樂眾生善事,今世業熟得果,隨福業識見是清水。若彼餓鬼前世造了很多的罪業,則隨罪業識,見水非水、而是猛火。二

  、無明緣識:人見的水、鬼見的火,皆非真實,如夢中境界一樣。然因無明之故,執為真實是水、真實是火,受其苦樂之報。若能學習佛法成就真慧,則能無著於水火,衝破無明的蒙蔽、業果的束縛,見第一義、得大解脫

  五、眾生執著苦果

  我們在學習佛法時,口頭常說“不能解脫”這句話;細心思惟,才能知道“不能解脫”的相貌凡夫的心也有明了性、是靈敏的;就算是一條蛇,它的心也是明明了了,只是那個身體令它苦惱而不快樂,但卻不能因為不高就不要了,繼續要困在那裡!直到那個業結束,果報才能結束,不然則無法解脫。雖然人的智慧福報大一點?天氣冷,室內有暖氣;天氣熱,室內有冷氣,生活滿意一點。仍然是安樂時少,苦惱時多。苦惱的果報是由業力招感的;業力是由我們的執著心發動出來的,得果報就把你困住、不能解脫。假設你現在修學聖道,得了色界四禪、又能修得神通,就可以發動神通到欲界天和帝釋天王見面、到色界天與大梵天王見面,也可以到兜率內院拜見彌勒菩薩。雖然得了神通,短時間內可以到另一個世界一行,但不能久住,因為我們的身體卑劣,受不了那樣的大福德境界這是卑劣的果報系縛你,你不可以轉變的。

  假設我們修學聖道到了菩薩第八地,棄舍肉身得法性身,就沒有這個問題了。法性身能遍入一切世界、無有障礙,到什麼地方都可以,於一切境界自在無礙,成就那樣的大自在境界才叫做解脫凡夫就不行!不要說其他的果報世界我們不相應,即使在人的世界裡,若到別的國家,他給你個月的簽證,到期你就得離開。這個身體實在有很多很多的問題,應生厭離心;對佛菩薩的大自在境界,應生希求心、勤修聖道。

  六、羅漢分別花著身

  前天講《惟摩詰所說經》中天女散花這一段,文殊師利菩薩和惟摩詰居士說法時,天女心生歡喜散花供養法會大眾有大菩薩,也有羅漢;花落下時,至大菩薩身上,就慢慢落到地面。至阿羅漢,就著在身上而不落。受八關齋戒的在家居都是不著香花

  ,何況阿羅漢是大比丘?!現在花著身上,是不如法的,所以急著叫它們掉下來。若是我們可能要用手撥一撥,但有神通的阿羅漢,只要攝心入定,用神通把花撥掉即可,但現在雖用神通也不能!天女知道這件事,就問:“為什麼要去花?去花幹什麼呢?”舍利尊者說:“此花不如法,是以去之。”因花著身不如法,所以要把花撥掉。天女又說:“是花無所分別,仁者自生分別想耳。”

  執著相貌各式各樣!我們看見一切的境界,心裡都有執著。看見這個很醜陋,就執著這個很醜陋;看見這個很美麗,就執著這個很美麗。其實不是這麼回事,只是你內心的分別,不是那件事本身有美、有丑。是義雲何?

  七、諸法本性無分別

  我再引用《攝大乘論本.增上慧學》後面四句偈作解:

  “應知一切法,本性無分別。

  所分別無故,無分別智無。”

  (t31,366c)

  《攝大乘論》為唯識法門的要典,說明唯識深妙的勝義。佛學院里常把它課本,多數在高級班講授,一般結緣式的法會很少講這部論。

  “應知一切法,本性無分別”可以作二義解釋;第一義。“一切法”即因緣生法因緣和合,這個法現前了,就是現在;因緣未和合、未現前時叫做“本”。如是言之,以前的情況叫做“本性”。“應知一切法”是現在的因緣生法;“本性無分別”是在諸法未生以前,那個時候的情況無分別。舉例言之,因緣生法已經發生以後,或是一朵花,或是一棵樹,我們可以分別是蓮花、是菊花,是青、黃、赤、白各種顏色,或是松樹、柏樹¨¨等等;或說這個人是男人、是女人,是胖是瘦,是讀書人、不是讀書人,作各式各樣的分別。而這些分別在本性的時候是無所有的,故雲“無分別”。

  禪宗有一公案:慧可禪師,禪宗學者的記錄說他斷臂供養達摩禪師,但是道宣律師的《續高僧傳》上說慧可禪師在深山樹林里住時,被土匪砍掉臂膀的。這兩種說法哪一個可以相信呢?我以為道宣律師持戒的人,他說的話可以相信。斷臂以後,心裡不安,就請問達摩禪師安心之道達摩禪師說:“將心來與汝安!”你把心拿來我幫你安心。慧可良久乃說:“覓心不可得。”達摩禪師說:“與汝安心竟。”

  (《碧

  錄》卷十,大正48,219b)這段文頗有道理;但是須有定慧勝德的人始得。《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什麼不可得?“應知一切法,本性無分別。”時時執著虛妄分別,心才會不安。觀達所取、能取本性寂滅,心無所住,心則安矣。

  如此言之,因緣生法本性無分別,則因緣生法現在前時應有分別?若能尋思因緣生法自性是空,則現在有分別時,即無分別。若復觀察因緣生法終歸無常敗壞之時,還有所分別乎?我們沒有學習般若法門、沒得聖道的人,其心常是執著。前面說到中,天女舍利尊者辯論:“是花無所分別,仁者自生分別想耳!”這句話天女呵斥舍利尊者也有分別心。但是阿羅漢還有分別心嗎?這是一個問題

  八、無常為門入聖道

  舍利尊者是聽佛宣說《阿含經》的,而《阿含經》乃以無常為入道之門,依之修學而得阿羅漢果。佛在這里沒有說“應知一切法,本性無分別。”這是大乘佛法的深義,《阿含經》尚未論及此義。《阿含經》所說的“無常”,即是“有”這件事,但這件事無常的,有生、住、異、滅的變化,沒有說這件事是“自性空”,故阿羅漢猶有分別。但是無常義還是很深的;沒有深入的學習、深入的觀察,還是不容易明白。譬如:我昨天看你這樣子,今天看你,你還是老樣子!所以,我才能認識你,變化太大的話,就不認識了。其實人是剎那剎那都在變化的;不要說明天或者明年才變,一剎那就不同了。於此中遠離常見、斷見,此其一。其二,從無常義的變化,進一步通達無我義而見聖諦。此則是以“無常為門”而得聖道的次第。

  九、大乘法空金剛慧

  唯識的經論說小乘佛教學者只能斷除人我執,不能斷法執;如果進一步能學習《般若經》、《解深密經》、《楞伽經》等大乘經典,通達一切法的真實相,才能悟入“一切法本性無分別”的勝義。由於舍利尊者是學習《阿含經》而得聖道,未能了知一切法畢竟空之深義,所以天花落到身上,他就有點相似的厭惡心,認為花之著身不合戒法,所以要去掉。此時,其心有法和非法、持戒和破戒的對立分別;心裡這麼思惟分別的時候,就感覺不對,所以要去掉它。

  “花著身”,在大乘佛法來說,就是你心有所著;心裡有所執著,花即著身而不落。如果像大菩薩那樣心無所著,花就從他身上掉落於地了。“去花”,不是去掉眼見的花,而是要去內心執著。但是這些阿羅漢神通要去掉花,沒有反省內心尚有分別,所以花才著身而不能去。若能除掉內心的分別,花自然就掉落了。所以天女說:“是花無所分別,仁者自生分別想耳!”此正是聲聞學者的法執。我們凡夫習慣,是依表面上虛妄形象在分別,不能觀察一切法的本性,故有執著。若是我們能通達本性無分別”,修習止觀破除執著,就沒有分別了。

  《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則是要吾人學習無為法,然後如是修止觀,才能破除內心的分別。你不學習無為法,老是在世俗諦上執著分別?這是好的、這是壞的;這是可愛的、這是可憎的¨¨各式各樣的分別。則遠離無為法,不得解脫;即使修禪得到非非想定,也還是生死凡夫

  佛法重視定、也重視慧的!《金剛經》特別注重智慧:“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而生其心。”這正是現證無為的真智!沒有智慧不得解脫,但是智慧要假借定的幫助,散亂心中智慧沒有力量。然而,若沒有智慧而只是定,也不能斷煩惱禪定中的“般若”,是通達無為法的勝慧,有勝堪能斷除一切煩惱,所以叫做“金剛般若”。

  十、“言說安立”唯識

  現在說第二義。《解深密經》說:一切因緣生法可分二類:一是“自相安立”,一是“言說安立”。

  “自相安立”者,此事本身有形相、有體性,是自相有。

  “言說安立”者,是說這件事自相空,必須名言詮示,才知道有這回事。譬如:房子內坐了很多人,裡面沒有龍在飛;但我說有條龍在房子裡面飛,你隨順如是語而作憶想,則“有龍在飛”之事,就叫做“言說安立”。

  “言說”,就是我們的說話,是以一切的文字、名句組成的。譬如:“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

  樹給孤獨園…。。”這是名句文字。又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也是名句文字。我們會說話是因為有名句文字關係,所以善於說話人是讀書人。譬如小孩子初開始學說話,母親告訴他“1、2、3、4、5¨¨”“媽媽爸爸¨¨”各式各樣的名句。他名句學多了,連接起來就會說話了。所以名句和言說有緊密關係,沒有名句就不說話;我們內心思惟分別也要有名句為增上緣才能現起。

  《瑜伽師地論》雲:“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名為先故想”:要先有各式各樣的名句,我們心裡面才能思想。“想為先故說”:要先有內心思想,我們才能夠說話。可知“名、想、說”互相有連帶關係;離開了想不會說話,而沒有名句,內心也不思想故知“言說安立”也就是“名句安立”;“名句安立”也就是內心思想安立。所以唯識的經論說“一切法唯心所現”,也就是“一切法名言安立”,兩者意義相同。

  現在說“一切法名言安立”,就是你有名言,心裡面會想,就有這些事。這和“自相安立一切法”有關係,但不是同一回事。“自相安立一切法”是離言的,不須名言顯示,那件事自相有。譬如說房子在這里,我說說話、心裡想不想,都有房子,那就叫做“自相安立”。反之,若藉名言詮示,而後出現這件事,那就叫做“名言安立”。

  如說,我現在想念我的母親,母親的面貌、身相都會顯現出來,心裡不想就沒這回事,可見所想的影像是無自性的,這就是“名言安立”。但是母親本身的體相,是他自己的業力所成,對名言安立而言,即名為“自相安立”。又如說修不凈觀,內心憶想種種不凈,這是名言安立”,你不憶想則無種種不凈相貌。又如靜坐的時候感覺身體很大,但是睜開眼睛一看,身體還是一樣,並沒有變大。變大隻是自己的虛妄分別,所分別的事離能分別即無體相、自相空,是名“名言安立”。《解深密經》說:“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即是此義。那件事的體相因思惟而顯現,不能離開思惟獨立,故名自性空、或自相空。但有虛妄分別,無所分別的義(事),所謂唯識無義。

  “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本身既無體性,為什麼我感覺是有呢?因為如是如是想,如是如是現故!你這樣想,就這樣顯現;顯現出來的那件事本身無體性,這是思想的特異功能。其實社會上很多事情,都是在“言說安立”上做分別,而不是“自相安立”。譬如有人來你說:“某某人說你壞話,造了很多的謠言破壞你的名譽!”你聽了以後就很忿怒。你的忿怒根據什麼而來?就是根據第叄者免費宣傳的那幾句話而來。沒聽到那些話之前,你心裡會有這些感覺嗎?《顯揚聖教論.成空品》雲:“由唯依名起義執故!”(t31,557c)名是能詮,義是所詮,名能詮義。吾人聞名之時,因名思義,於義執為實有,因之而有虛妄分別,愛憎繁興、多諸苦惱。不知觀察所詮之義,因名而有、無自然性。若名所詮之義,有實自性,未聞名時,亦應覺知才對。雲何無名之時,未能覺悟耶?故《顯揚聖教論.成空品》又雲:“若義自體如名有者,未得名前,此覺於義應先已有。”(同前)故知名所詮義,自性空寂;名言是有,義實是無!無義故名言亦不能自存;無名言故,心無分別。若能通達名義本空,無分別智現前,豈非聖人乎?談到這里,可以作一結論: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的,然有作用,令你心動

  佛為我說了很多的法門經典?《華嚴經》、《法華經》,《般若經》,四念處、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六波羅蜜十二因緣、苦集滅道,這是真如這是涅槃¨¨,這些都是名言安立。若是沒有這些名言時,也就不會有這些修學聖道的事情

  《金剛經》雲:“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佛證悟諸法實相,觀一切法都是假名安立,是畢竟空寂的。你若認為佛真實所說,有名有義,那就是說佛同於凡夫執著了,這不是誹謗佛了?如此,“應知一切法,本性無分別”者,則彼“名言安立的一切法”的本性,實在沒有如名言所分別的這些事;換言之,就是你心一動就是假的,都是無所有的,沒有真實體性。你若能常常這樣觀察思惟,就能得到大智慧。所以佛陀還是為眾生說法了。

  十一、假名無實畢竟空

  再引用《攝大乘論》話來解釋此義:

  “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

  於二亦當推,唯量及唯假。

  實智觀無義,唯有分別叄。

  彼無故此無,是即入叄性。”

  (t31,353b)

  此二頌文義長於前文,故略為解釋。

  “名事互為客”:名如前所說是能詮顯的;事,也就是義,是名所詮顯的。“客”表示它不是真實的,來了還會走,也就是空的意思。“名事互為客”者:因為有這件事才安立很多的名,名則是自性空,不是自性有;也因為有名,才顯示有這件事,事則是自性空。無名之時,名所示事不能自立,故雲:“非離彼能詮,智於所詮轉。”名與事乃相依相待而有的。譬如說這個地方生了一件事,記者寫一篇文章介紹發表;其它地區的人看了這篇文章,才知道某某地方發生什麼事。記者若是不寫那篇文章作介紹,別的地方則不知道有這件事;反之,因為若沒有那件事,也就沒有這篇文章的名了。因名而有事,事本身是無所有的,即是自性空;因事而有名,名本身也是不真實的,也是自性空。即使是佛為我說法時,種種名相也是假安立的,不是真實有那件事。如說:“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你讀這句話,就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了嗎?這只一句空話,不是真獲得了!要經過長時期努力用功修行,得到根本無分別智及後得智圓滿後,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才能成就,那是屬於“自相安立”的

  疇了。又如說火、說飯,這只是火、飯的假名字,並非口內真實有火、有飯。名與事(義)都不真實的。

  “其性應尋思”:名與事的體性,要在禪定思惟,故雲“尋思”。禪定思惟散亂心的思惟不一樣!禪定力量,能令你的智慧深入觀察;沒禪定時的思惟分別,如風中之燭沒有照明的力量。但若有禪定而不思惟也不行!不思惟難解其義。所以就算得到了色界四禪或無色界的四空定,成就了高深禪定,但若缺少般若波羅蜜智慧,依舊是個生死凡夫。吾人要尊重佛陀智慧,依據佛陀法語思惟觀察,才有力量見第一義諦。若是你不依聖言量,自己坐在那裡冥想,是不行的!

  “於二亦當推”:“二”就是一切法的自性差別。如說“色”法,則以變礙為性;心法的“識”,則以了別為性,這就叫做“自性”,與《中論》的“自性含義不同。而色法有色法的作用,和其他的法不同,這就是“差別”。譬如同樣是房子,這個房子是這樣,那個房子又是另一個樣子。又雖然通名為人,但是人與人不一樣,有各式各樣的差別

  “唯量及為假”:“量”就是分別;“假”是不真實。要知道彼二事都是自心的分別,沒有真實體性。譬如做夢時,夢到有人請吃飯、或者被狗咬¨¨,夢里一切都像真的,但醒了以後才知道無如許事。我們現在都在無明夢里,執著真實有種種境界。但是為什麼你做這個夢,而我卻做那個夢?因為這個夢是行緣識?也就是業力成就的,所以人人不同。有人跑到天上做夢,有人在人間做夢,有的則落到叄惡道做夢。要是覺悟了,這些夢都是虛妄的,皆是畢竟空寂的。所以“於二亦當推,唯量及唯假”:就是要你深入去思惟,認知一切法都是自心的分別而已,本性是畢竟空的。

  “實智觀無義”:通達名言安立的一切法畢竟空的智慧,名實智。用如是慧觀察一切名所詮顯的義,都是無所有的。前文的尋思是推求意,這里的實智是決定無疑之意。“唯有分別叄”:所詮顯的義無所有,只有叄種虛妄分別?名分別、自性分別、差別分別。

  “彼無故此無”者:彼所詮顯的義既無,此能詮顯之分別亦無。何以故?若有所分別義,可有能緣分別,由義無所有故,當知分別亦無。“是即入叄性”者:觀見名事互為客故,即是悟入遍計所執性。觀見義之自性差別無所有,唯有名、自性差別,即是悟入依他起性。亦不觀見此分別故,即是悟入圓成實性。如是名為悟入叄性。

  綜前所述,“應知一切法,本性無分別”這句話,以二義釋之:一、“緣起的一切法”本性空無分別;二、“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本性空無分別。本性為什麼無分別?“所分別無故!”我們所分別的境界,如是顯現、不如是有,皆是自性空的。

  十二、證無分別智解脫

  “所分別無故,無分別智無”:“所分別無故”這件事不管你修行不修行,從本以來都是自性的。你不修行,所分別是無,你修行,所分別也是無。這里有一個問題:既然不修行所分別也是無,為什麼我不能得解脫呢?譬如說:我們感覺痛苦,痛苦是所分別,“所分別無故”,痛苦即無痛苦,我們應從痛苦解脫出來,不感覺痛苦,為什麼我們未能解脫呢?“無分別智無!”因為你沒有無分別智,老是分別執著有,所以就不解脫。若於諸法無分別理,智證現前,現見諸法無分別性,即得解脫

  有一回我從美國回到香港,在住處的後山上看見一個人;他在那裡好像和人打架一樣,嘴巴又叫又罵,拳打腳踢的。那不是神經病嗎?!一個人在那裡叫罵、打架;他自己認為面前有人和他對打、對罵。我們正常的人也是這麼回事!“所分別無故!”所有的境界,全是自己虛妄分別而已。但這個道理一定要讀經論才能明白,再經過修止觀,於禪定中專精思惟,而後方能大夢初醒。一旦醒來,一切的問題都解決了。

  然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業力尚未結束,境界還是會現前。得阿羅漢者,身體一樣有老病死;但是這樣的人心裡有聖道,不為世俗諦的因緣生法所系縛,而能移入第一義諦中。他能不為假名所惑,所以世俗諦的這些苦惱境界不能苦惱他。

  如前所述,聖人覺悟一切法畢竟空,而凡夫所分別的境界也是畢竟空。那麼為什麼聖人解脫,我們沒得解脫呢?“無分別智無!”因為我們沒有“無分別智”?觀一切分別都是空的智慧,老是虛妄分別、執著是有,所以不得解脫。從這里看出一件事:得聖道的解脫其實不難!因為煩惱著我們、令我們苦惱的事情實在是自性空的。只要你能夠得到智慧,通達是無,問題就解決了。

  十叄、逮得自在名為慧

  前面說“採集業為識,不採集名智。”如何能不採集呢?“觀察一切法,通達無所有。”你要作如是觀,如是思惟。初開始沒有得定,也可以如是思惟觀察;但同時要修奢摩他的止,逐漸從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從未到地定到色界的初禪、二禪、叄禪、四禪。有止也有才行!

  這回在台中縣太平鄉佛恩寺集會坐禪,有叄個人已得未到地定。真是希有!雖然未到地定並不是很深的定,但是你想得到也不容易。得未到地定有什麼好處呢?第一、煩惱少,縱有煩惱也是輕微,正念一提起來煩惱就沒有了。不像我們沒得定的人,有了煩惱要經過很久的時間才能停下來。第二、有輕安樂。第叄、它很容易進一步達到初禪的境界。第四、可以得聖道、成為聖人。在未到地定中修四念處,可以得初果、二果、叄果、四果阿羅漢,可以得無生法忍,有這種功德

  我們很多人歡喜學習《菩提道次第略論》、《菩提道次第廣論》。《略論》上宗喀巴大師說了一句話:“現時代佛教徒得未到地定的人很少!何況初禪!”大師明朝時代的人,這句話是指西藏佛教徒說的,或者也包括漢地佛教徒。而今天竟有叄位行者得未到地定地,不是很希有嗎?!我們讀圓瑛老法師的《楞嚴經講記》,可知這位老法師也曾得未到地定。如果問:為什麼會得未到地定?原因有二:一是前生有栽培。二是今生努力什麼叫做肯努力?就是對世間塵勞之事放下。得定是須要時間的;你必須放下,才有時間靜坐,才會有成就,不然不行。

  “觀察一切法,通達無所有”:觀諸法空的智慧必須在奢摩他中,散亂心沒有力量!因為有禪定攝持,智慧力量才大,就真能通達無所有,也就是明了一切法本性無分別。我們因為執著而生出種種煩惱;若能觀察無所有,心中成就所得智慧,一切動亂境界只是分別、只是名言而已,都不真實的。因此,一切的愛見煩惱皆滅,是名“不採集”。

  “逮得自在力”:若你常常如是地修習止觀,就會逐漸進步;止有進步,觀也有進步。什麼時候知道自己進步了呢?“得自在力!”別人贊嘆你,你不以為喜;別人誹謗你,你也不以為憂;別人挖你牆角,你也不介意。毀譽不動得失無心,而生悲愍。這就表示你的止觀力量,即名“逮得自在力”。

  自在力有兩種:第一種是接近聖道,還不是聖人。此時因為能夠調伏煩惱,也有自在力。另一種是得無生法忍後,此時得真實自在力。“是則名為慧”這時候不叫做“智”,而名之為“慧”,即是心與般若相應義。

  “採集”和“不採集”是相反的!“採集業為識”是凡夫流轉生死相貌;心裡有所取著,即是凡夫境界。反之若不取著,就是“不採集為智”的聖人境界了。這要得到無分別智後,才能不取著!不是口頭說說,也不是學習經論、能為人講了,就叫做不取著。

  十四、聖道依法不依人

  有一件事我們應該知道!佛在世時佛教徒,善根深厚,具足福德智慧聖道資糧。現時代沒有佛、沒有聖人,只有佛法留存於世而已,佛教徒多諸苦惱。有什麼苦惱呢?佛法思想混亂!你說一套、我說一套,誰說的對呢?初學習的佛教徒沒有擇法眼,就無法辨別。佛在世時思想統一,大家都信佛所說而無疑問;然後依佛所說法門用功修行而得聖道。

  沒有修學聖道,就不能得聖道。但是我們初學者怎麼知道我學習的法門是聖道呢?是可以解脫生死的呢?這個問題很重要!如果你師父是阿羅漢,是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你不要學習很多的佛法,他是過來人,頂多叄十分鐘、最多一個鐘頭,告訴你一個修學聖道的法門,然後你依之修行,有問題隨時可以請問師父,師父也可以隨時教導你。但是現在你知道誰是聖人?你非得自己深入學習佛法不可!《瑜伽師地論》上說:“依法不依人!”不依就是不相信。譬如某個人有大威德境界,很多人恭敬、尊重他,贊嘆他是大善知識,但他說的一定是正法嗎?不一定!有些人是存心欺詐;有些不是,但是他說的法門不對,他自己也不知道,就這樣為人講說。說這個人有神通,也是靠不住!

  從經論上看凡夫也可以有神通的。我曾經講過印度外道大師父,勸徒弟跟牛學、狗學、雞學。為何如此?因為他有神通,在禪定里看見牛死了升天,心想:“哦!牛的行為能升天。”就叫徒弟跟牛學。徒弟因為師父禪定神通,認為他說的一定是對,是可以信的,所以他們就持牛戒、狗戒、雞戒。我們從經論上知道這件事,不然也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持牛戒、狗戒、雞戒。我們中國佛教也有同樣的情形,以為這個人有大威德、有神通,他說的就可信。其實不然!佛法是“依法不依人”,這也包括有神通的人在內。所以我們想要修學聖道,一定要注意這件事!《瑜伽師地論》說補特伽羅(眾生)有欺詐性,所以不可相信!唯有法是可信的。

  十五、抉擇所修是聖道

  如何知道所修的法門是聖道,是能解脫生死的呢?我可以說出兩個理由:這法門佛說的,那就是聖道。現實上有一種情形,就是有的人自己公開寫了一部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你看這和佛經一樣也是“如是我聞”,這部經是佛說的嗎?他說他就是佛,你怎麼辨別呢?所以我們末法時代佛教肉眼如盲,學習佛法真是難!但是原則佛說的可信。就我們中國佛教來說,印度翻譯過來的經論,古代的大德造有眾經的目錄,說明這部經是什麼時代、是誰翻譯的。我們從這里多少會知道一點:譬如說華嚴經》、《法華經》、《惟摩詰所說經》、《金剛經》不是偽造的,沒有人懷疑。但有些經在佛教上看,存有種種疑點,這就是有問題。若這些經在佛教史上沒有人說

  話,也就可信。這是一個理由。

  第二個理由,就是你要知道染污生死流轉,和涅槃寂靜清凈緣起是相反的。如剛才說“採集業為識,不採集名智。”不採集是聖道,它和採集是相反的。其中般若智慧非常重要!它能背離生死、除斷煩惱,而向於涅槃如果你修行法門不能與生死緣起相反,這個法門有問題。這樣說我們學習佛法想要修行,對於為什麼有生死要注意,而修學聖道為什麼能斷生死也要明白。你所學法門究竟是不是聖道,要確認無疑,你才能不徒勞,不然的話你可能白辛苦了。

  十六、教觀並行道心堅

  我們漢文佛教中,凈土法門流傳的非常普遍,很多的大德都弘揚凈土法門。當然,念阿彌陀佛是穩當的,能往生到阿彌陀佛國非常好!但是你若不學習經論,對於佛法的認識不夠,對世間法的認識也不夠,你的信心堅固嗎?若不堅固,遇見異因緣,能不退轉嗎?!所以我們要學佛法!

  但是佛法也不是容易學的!剛才說“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於二亦當推,唯量及唯假,實智觀無義,唯有分別叄,彼無故此無,是即入叄性。”這樣的教義,一般人能懂嗎?要學習若干時節以後,你才能通達。如果現在雖然不懂,仍不放棄繼續學習,同時也修止觀,可以幫助你去理解。理解力逐漸增長,終究有一你能明白。若聽不懂就放棄了,那就永遠也不能懂了。

  這里只是引用《楞伽經》的六句頌略加解釋修學次第。如果你願意修學聖道,這六句頌是不夠的,還要廣讀經論,並努力修學止觀,這樣才有希望成就聖道。如果不願意學習經論,只有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了,那也是殊勝法門!幸有此殊勝法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