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content/2022/june/89d1c05c22a61bfbfa23d9a8d7cb9191.jpg" />
惟賢法師
一、概論
(一)《楞伽經》要義
“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這是《楞伽經》的要義。本經為融通性相之學,指示空有不異的事理,說明理論與修證的實際,讀時需慎思明辯,嚴謹分析,然後歸納論據,融會於心,才能了解其真義。
(二)是心地法門
達摩西來,傳心印於二祖慧可,並言:吾有《楞伽經》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來心地法門,令諸眾生開示悟入。故在五祖弘忍以前,禪宗均奉行《楞伽經》。
(三)一百零八個問題
《楞伽經》的開始,首先由大慧大士發問,提出一百零八個問題,其中有關於人生的、宇宙的、物理的、人文的……,這些問題,都是古今中外人們心目中的疑問。
對這些問題,佛都不隨題作答,只是直截了當的說心、說性、說相,引向第一義諦,主要在直指人生的身心性命,與宇宙萬象的根本體性。若依世俗循名辯相,則萬類紛紜,畢竟永無止境,徒增分別執著。
世尊由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加以析辨,指出一個心物實際的如來藏,作為總答。
因此,本經為唯識法相學的寶典,般若是稱性而說,於因緣假名如幻法中揭示如來自性。唯識法相學則於立中有破,破相破執,才是徹底說空的佛法。
《華嚴經》與《瑜伽師地論》,有關由心識如何建立世界(有情世間、器世間、聖者世間)的道理,及如何真修實證以證成此道理,比較精微詳細,值得研究。
《華嚴經》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說:“一切皆從法界流,一切還歸於法界”。這說明森羅萬象,統統是如來藏中的變相而已。
(四)楞伽譯義
楞伽為寶名,又譯不可到,即難入之義,佛於鄰近南印度的獅子國,過去稱錫蘭,現稱斯里蘭卡,在此國的楞伽山上,說出本經。
二、《楞伽經》的翻譯
本經譯本,共三種:
(一)宋譯:公元443年間劉宋時代,求那跋陀羅(譯雲功德賢)譯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計四卷。
(二)魏譯:公元513年間,菩提流支譯出《入楞伽經》,計七卷。
(三)唐譯:公元700年間,實叉難陀譯出《大乘入楞伽經》,計七卷。
普通流行本,都以宋譯為准。
三、《楞伽經》正文要義
(一)卷第一:一切佛語心品之一
1。大慧大士贊佛大智大悲功德以後,提出一百零八個問題,請佛解答。
2。佛總答:“大乘諸度門,諸佛心第一”。
這是本經的真義,謂大乘一切法門,是以諸佛的心地法門為第一。佛說:提出問題的本身,就是問題,一切應歸之於心。
3。佛告大慧,諸識有兩種“生、住、滅”的作用,都不是思量推測所能夠明了的。何謂兩種生?即流注生和相生;如川流不息地生生不已,名為流注生。因而發生所有相續不斷現象,名為相生。何謂兩種住?即流住和相住,如瀑布流注般的宛然相續,才有一切現象界的存在。何謂兩種滅?謂流注滅和相滅,即是相續存在的力量同時不斷的消逝,以及現象的消滅。
佛法所謂識,相同於一般所說的精神。但依唯識的精義而言,通常所謂精神,還是唯識的變相作用。佛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乃是指宇宙萬有的全體大機大用,只是唯識的變化。
佛答大慧的話,是說明宇宙萬有的識變過程,不外生起、存在和消逝的三個階段,而這三個過程,歸納起來,又只如川流不息的相續與相互依存的力量,卻由它發生現象(相、用)的兩種作用。但是一般人都只在理論上去推測(從表面的片段現象和片面的推理),卻不能親身體驗它的究竟。
4。佛告大慧:
(1)一切識有三種現象:一是轉相,乃是輾轉變化的現象,稱為轉識。二是業相,乃是業力(善因樂果、惡因苦果)的現象,稱為業識。三是真相,乃是聖智的現象,稱為正智。
(2)廣泛說八個識,簡說只有三種識,一是真識,乃是真相之識,如來藏識。二是現識,乃是對境可顯的現量識,稱為現識。三是分別事識,乃是能分別一切事物的識,稱為分別事識,現識所顯示的現量境的作用,猶如明鏡照物,了了分明,相來不拒,相去不留。
人們面對世間一切事物,最初還沒有意識分別的升起,此即現識的現量境的作用。但剎那之間,立刻就會生起意識分別的作用。所以不能把握現量境,就無法認清現識的面目,而體驗到唯心唯識的道理。
現識吸收六塵的現象,和受無始以來習慣性的妄想熏染,就形成分別事識的因。
要不著相,須首先消滅分別事識的作用,於外境當下消除妄念。分別意識滅了,就能證見如來藏包含宇宙萬有之機的真面目。
法相唯識之理,是說明凡夫心識現狀,都是從如來藏識的業力流注為因,由無始時的我執和對法塵的遍計執,以及現行的業力互相輾轉熏習,生起人我的八種心識現象作用,故名為八識,如果能滅掉妄想、熏習,不起遍計所執和依他而起的作用,就能頓斷業識妄想之流,轉識成智,證得真如性凈的如來境界。
滅一切業識之流的流注相,除掉幻有妄想種子的熏習,而成凈智的圓明,契證無生法忍。
了解唯心的緣起性空,逐步修行,從初地到十地,善於分別觀察,達到如幻三眛境界,證得無生,入於如來境界,本慈悲願,分身塵剎,方便度生。
(3)由於意識攀緣外境,使平靜無波的藏識海中,掀起波濤洶湧的洪流,當此全海既已生波,那平靜的如來藏識,就統統變為識濤業浪了,眾生在此虛妄境界中,愈陷愈深,輪轉不息。
偈雲:
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
洪波鼓冥壑,無有間斷時。
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
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
心與物的接觸,發生世界種種事情。其實心與物是一體的,只是由於七轉識分別現行而有差別。如海水之與波浪,波浪雖多,而不失水性。
藏識是受熏能累積一切業力(業種)的根本,意識的作用就是增長業力。雖有心意識等差別,但都是根塵相對,其作用便是指能識別和所識別的作用。一念妄心起,就有內外種種分別,而有顛倒不實的認識。
真心,是無相無住的。妄心,則根塵相對,而有種種分別(能所分別),故名唯識。若能把能覺想和所覺想的作用消除,就可證知心的真實面目。
(4)成佛之道,須修聖智三相:
①無所有相:不住於相,觀諸法空性。
②自願處相:大悲大願。
③自覺聖智究竟相:得如幻三昧之力,循諸佛修習所趣的諸地次第而行。
(5)心物一元論:
如來為使眾生解悟,分別凡聖之路,說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
①五法:
名(對境相施設的各種名言)——名言執著;
相——六塵事相;
分別——妄心分別;
正智——離分別心之智;
如如——二空所顯真如,圓成實。此中:能執——分別心,所執——名相=屬凡夫,能證——正智,所證——如如=屬聖者。
偈雲:
名為遍計執,相是依他起;
名相二俱遣,是名真勝義。
②三自性:遍計執——執著事相和名相;依他起——仗因托緣而生之有為法;圓成實——於依他起上舍離遍計之無為法。
③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解略)。
④二無我:人無我——去掉對五蘊身的妄執;法無我——去掉對蘊處界等法的妄執。
破除妄執,修自性如幻三昧,地上菩薩到佛果,都是從修如幻三昧中產生。
破執即空,空有七種:一、相空:諸法的自他共相本來是空,性非常住。二、法性自性空:法性本體,即是無生。三、行空:行者作用,凡夫身心的作用,是由於業力,業力無性。四、無行空:緣起作用無自性,本性清凈,無有諸行。五、一切法離言說空:諸法自性,本無言說,絕思議。六、一切法第一義聖智大空:證得自覺聖智,一切諸見習氣都自然遠離。七、彼彼空:一切法顯現的各種境相,都無自性,故空。
空其實性,而非空除業力,業力是相續不斷。自覺聖智,絕不在言說中。
(二)卷第二:一切佛語心品之二
1。如來藏與外道所說真我不同,必須遠離妄想,達到無所有的境界,才能契證如來藏自性。
2。大乘道修行方法:
(1)善於分別萬法都是自心所現。
(2)善於觀察外境都無自性。
(3)善知諸法如夢幻泡影,了無形相實體可得,才能證入無生法忍。
(4)得自覺聖智的無漏善,住第八不動地,了解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的實相,而獲得意生身。
意生身者,譬如人們心意識的作用,當它產生幻想時,立刻可以生起,馳騁於天地,自在無礙,故名意生。當它變化時,自由來去,不為石壁所阻,不為地域所限。人的意識,為何能夠如此自由?因為人的思想,憑以前的經驗,變成了記憶,記憶在心中,相續流注不絕,可以生起幻想。意識本身是無形無質,不為身形所囿,而意志行為,為一身主宰的源泉。
菩薩證得意生身,彈指之間,以如幻三昧之力,具足一切神通妙用,能隨本來願力,遍於十方國土,供養諸佛,普度眾生。
意識根源於如來藏識,其種子功能,都是業力現象,生而無生。轉識成智後,一切境界,都是意生身和如來藏的全體妙用。
證入第八不動地,獲得自在無礙的意生身,必須具足正見,循菩提正道而次第修習,切忌痴心妄想,捨本逐末,誤入邪道歧途。
3。言語文字都是妄想所生,並無實性,佛法重在求證自覺聖智樂善的第一義。去除妄念,永斷業力的相續統注,自能擺脫三有束縛。
觀世如幻,自不為幻象所惑。所謂:“知幻即離,離幻即覺”,心靈的如意珠,本來純凈無染,一旦開發,自能照見諸色相,了解森羅萬象。
4。佛對一百零八句的總解。
一百零八個問題,都是空無自性,惟有如來究竟境界,才能直探第一義。“善能分別一切法,於第一義而不動”。
一切法有事有理,妄心執著即有相對性。即有:一異、俱不俱、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常無常等分別執著產生。
5。禪的類別。
(1)愚夫所行禪:即聲聞(厭離色身,只證人空)外道(世間定)之禪。
(2)觀察義禪:觀察一切法,無真實自性。
(3)緣真如禪:達到不生妄想,心無分別,寂靜安寧。
(4)如來禪:真實證入如來境地,得自覺聖智安樂。
於禪定中現出眾相,繫心外有法之習氣所生,必須遠離眾相,了無可行,才能證入如來禪。祖師禪者,並非離開如來禪。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悟入真實空性,即無心、佛、眾生可得。
言說自性相——言語理論等即名言習氣。
事自性相——妄心所現差別境界,即相分習氣。
依真如之體,言真如之用,有何三世、自他之差別。
法身自性雖然體空,卻具無量神力,具足萬法,用物質和世間語音,是不能推求和衡量的。法身者,妙覺明心也。
真如自性體空,離言說,絕百非,於平常心中,自覺體證。
6。萬有現象,是唯心現量的顯現。
物理現象,如夢、幻、泡、影、海市蜃樓,並非真實。智者不被其惑,即離一切分別妄想,悟證真如。
惑亂境界——凡夫,心外執物——妄心。
不二境界——聖者,現量證境——真如。
斷惑證真,若執有真,也為惑亂。真如實相,了不可得。談空而執空。如渴鹿逐陽焰,誤以為水。
菩薩觀一切法,都住於諸法本自無生的體性中,如經說:“是法住法性,法界性常住”。又說“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返歸此法界”。
7。四大:堅、濕、暖、動性,都屬妄想的功能產生。由業種故,而有內外界種種境相,相續流注於無窮盡的未來。五蘊之身,亦是由妄想心所顯現的幻境。
由於意識,才有流注相續的現象,於境無著,波浪不起,意識分別滅,則其餘諸識皆不生起。轉識成智,善觀諸法的自相、共相。
8。悟入空性,證得法喜,初歡喜地菩薩,發廣大之願,以十無盡願而成就。
(1)眾生無盡;
(2)世界無盡;
(3)虛空界無盡;
(4)法界無盡;
(5)涅槃界無盡;
(6)佛出現無盡;
(7)如來智界無盡;
(8)心所緣無盡;
(9)佛智所入境界無盡;
(10)世間轉、法轉、智轉無盡。
(三)卷第三:一切佛語心品之三
1。三種意生身
(1)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菩薩入第三地、第四地、第五地,得三昧正受,自心寂靜,安住於性海中,各種妄想的識浪不生。
(2)覺法自性意生身:第八地菩薩,觀察覺知一切內外諸法,如夢如幻,畢竟一無所得,身心轉變,得如幻三昧和其他各種三昧,發自在神通妙用。
(3)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已經證覺一切佛法,得到自證實際的法樂。
2。佛說:“寧取人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即斷滅見)如芥子許”。
3。宗通:內證境界。說通:以各種語言文字,表達教義。
4。“遠離心意識,才能達真體,離二邊顛倒,具足真知見”。
5。識與智的差別:根、境、識三和合而生的作用是識;覺悟自性無生的是智。(一有妄想分別,一無妄想分別)。
藏識與七識俱生,即有能取和所取的功能,故有相對性的執著,而名言又系其代表。
(四)卷第四:一切佛語心品之四
1。無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
應無所住——真如體。而生其心——真如妙用:悲、智、願、行。
2。彌勒:瑜伽四依:
(1)依法不依人;
(2)依義不依語;
(3)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4)依智不依識。
3。無生,是聖賢所證之法,凡夫貪嗔痴,是內在我執、業習氣、名言習氣的連鎖關係。
4。初期地到七地,已觀察到三界唯心,從本以來,離我我所。
菩薩雖住三昧,而不住於涅槃。若捨棄眾生,不度眾生,佛種會斷。如此則違佛戒,不名菩薩。
5。唯識精義
(1)藏識名者,以第八識與前七識俱生而起,如海中浪連續不斷。覺知無我,妄心息滅,則恢復海的自性無垢,便得清凈。
凡夫七識分別諸境,被名相所縛,妄想攀緣,則有諸識的生滅,若離妄想分別,不再造業,則得解脫。
(2)轉了前七識和藏識的作用,即不為名相所縛,不再有能取所取之相。
藏識因第七末那和前六識的分別,而有生滅;如來藏則已恢復清凈,無有生滅。
如來藏如一大圓鏡,若依妄心而起,便有物像顯現,而有能取、所取,眾生由此計相執著,不見真實。
(3)妄心是八識的總名,八個識是妄心的分層作用,舉譬喻說明:妄心,是演戲技師。意識,是技師配角。前五識,猶如演戲的各種角色,成為一套班子,演出各種劇情。
妄心的現象——七情六慾。身(包括語言)——各種造業的動作。
凡夫世間的大舞台,就鑼鼓喧天的演出了。
(4)在五法中,六塵境界統稱為相;依相施設文辭,加以區別,曰名;具有能緣,能分別的作用,即虛妄分別。了知名相如幻,生滅不停,無有實體,曰正智;泯絕名相,住無所得境界,曰如如。
不執名相,也並非不要立名相,只是舍離有無二邊的見解,住於中道實相的正見(例如聖言量、文字般若)。
(5)發菩提心,具大悲願的菩薩行者,應禁絕食肉,經文舉出十五種的食肉過失(略)。
經文說:佛不叫人吃肉,因佛是以大悲心為體的。應當視一切眾生,猶如獨子,不要自食子肉。
偈雲:
食肉無慈慧,永背正解脫;
及違聖表相,是故不應食。
得生梵志種,及諸修行處,
智慧富貴家,斯由不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