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

《楞伽經》全稱《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其譯名分別出自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的求那跋陀羅、北魏的菩提流支、唐代于闐(今新疆和田)僧人實叉難陀。各譯為四卷本、十卷本、七卷本。由於求那跋陀羅的譯本最早,更接近本經的原始義,因此流傳廣、影響大。

入楞伽經梵本新譯

uploads/content/2022/june/6cc97c57a78644d889cca3fd76c096ff.jpg" />

  楞伽經梵本新譯

  楞伽經梵本新譯 自序

  《入楞伽經》(lankavatara-sutra)是一本難讀的經典。說它難讀,並非因為經中的名相深奧,而是因為它的主旨難明。

  本經在漢土傳播,有三個主要系統兩個屬於禪宗,另一個為法相宗。禪宗法相宗,在見地修持取向上本大異其趣,卻同時以本經為依止,足見兩宗對本經主旨的體會,已各有不同的觀點。至於禪宗兩系,古師以一乘教講說本經,謂系據南天竺所傳;後來則改用《攝大乘論》(mahayanasamgraha)講說本經。同一禪宗,對本經竟亦有不同的觀點,更可見經義之難明也。

  印度論師中,屬“瑜伽中觀派”(yogacara-madhyamaka)者皆重視《入楞伽經》,如入西藏初傳佛法的寂護(santaraksita),即謂經中的〈偈頌品〉已盡攝大乘教義理。至於西藏密宗甯瑪派(rnying ma),其最高法門大圓滿”(rdzogs chen),即依《入楞伽經》作為基本經典。這樣一來,便更增加了本經的複雜性,其主旨似更模糊。所以一向以來,學者皆謂《入楞伽經》難讀。

  籠統說法,便謂《入楞伽經》是結合如來藏與唯識思想經典。然而這樣標定本經的主旨,實嫌簡率。蓋經中處處說“如來藏藏識”,“藏識”即是阿賴耶識,由是自可說之為如來藏與阿賴耶識的結合。但這樣說時,卻只實為皮相而已。問題在於:經的要旨不能輕輕地用“結合一詞來交代。如何結合?轉出甚麼義理?這義理代表甚麼樣的修持見地?如是種種問題,主“結合”說者卻都未能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

  若據藏密甯瑪派的觀點,本經實主說如來藏。《入楞伽經》本已明言,釋尊下降楞伽演說自內證智境界,此境界便即是如來藏。亦可以說是釋迦的“心識狀態”,然而佛的“心識狀態”,已不稱為識,通常皆稱之為“智境”。

  然則何以卻會牽涉到藏識呢?

  《入楞伽經》對此其實已很明顯,一切如來的智境都無可說,亦且不可思議,以其已超越識境的語言文字以及一切概念,不過,如來的智境亦非不食人間煙火般焭然獨存,凡有智境,必同時自顯現而成識境,這個識境,周遍一切處、周遍一切界,用現代語言來說,即是自顯現而成一切時空世界。——關於這點,由於時代限制,於口耳傳承中便說之為“甚深緣起”、“極密緣起”,亦即四重緣起中的“相礙緣起”(一切時空皆因應其相礙局限而成顯現)。

  所以,如來藏這佛的智境,在我們的時空世界便自顯現而成為藏識境界。因此,《入楞伽經》是這樣來定義如來藏的——“名為藏識的如來藏”。不過,在舊譯三種《入楞伽經》中,都譯失了句義,依然籠統因循譯為“如來藏藏識”,遂令智境與識境的關係不明。筆者是故據梵本將本經重譯,復依藏譯及日譯將初譯稿作出修訂,讀者讀此新譯,自當對“如來藏藏識”有決定性的理解。

  如今,但依古義一說如來藏——簡單地來說,“如來藏”其實有三種境界:佛的心識法爾不受污染,我們將這種境界名之為“不空如來藏”;菩薩藉修習力,可令心識當下離諸煩惱污染,我們將這種須藉修習作為基礎的當下離垢心識,名之為“空如來藏”;凡夫心識必受污染,我們將這污染的心識境界,名之為“藏識”。

  所以《入楞伽經》處處提到“如來藏藏識”這一名相,實在並非是將如來藏與藏識二者“結合”,它其實是用這名相來統稱上述的三種心識境界,用來顯示如來的內自證智境,以及由修習力而能成顯現的菩薩心境,與內自證智所自顯現的識境。

  甯瑪派這種見地,在西藏本土亦已隱晦,是故許多得“大圓滿”傳承的喇嘛,於著述時都未將之表出。這隱晦有其歷史原因——

  西藏初傳佛教之時,漢土禪宗和尚摩訶衍入西藏傳法,得沒廬王後信仰。可是在辯論時,摩訶衍卻輸了給印度瑜伽中觀派的論師蓮花戒(kamalasila);加上沒廬王後後來又毒死自己的親子,西藏臣民對她非常反感,因此便造成藏土傳法須忌諱禪宗的局面。

  還不只這樣。藏密格魯派(dge lugs,黃教)草創時期,跟覺曩派(jo nang)競爭得很劇烈。他們都傳“時輪金剛”(kalacakra),然而在見地上卻大有差別。覺曩派主如來藏“他空見”(gzhan stong)之說,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大士卻主中觀應成派(prasangika)之說,由是兩宗便勢成水火。後來格魯派執掌政權,便逼覺曩派改宗,此派一廢,藏密論師談如來藏時便十分小心翼翼。

  甯瑪派受到上述歷史因素的影響,因此對“大圓滿”的如來思想便只重口傳。雖然,甯瑪派的如來見地不同覺曩派,覺曩派持“他空見”,跟甯瑪派的“了義見”不同,但受到壓力則只有輕重之別而已。然而一旦掌握了這有關如來藏的見地之後,再讀甯瑪派祖師的論著,便會覺得許多論著其實已貫串了這個見地,只不過未白紙黑字地將之寫出來而已。(唯據敦煌出土資料,則甯瑪派古師卻未受歷史因素影響,所以亦有些論典,已明顯表明如來這一見地。可是這些文獻皆未翻譯為漢文,姑置之不論。)

  由甯瑪派的如來思想,可以解釋《入楞伽經》的傳播分歧。

  甯瑪派的“大圓滿”,本屬印度瑜伽中觀派的修習 (當時則未有“大圓滿”之名)。這一派修習的特點,跟唯識今學不同之處,在於不以“轉識成智”為究竟,而瑜伽行的唯識學派則以之為究竟。然則二家卻亦有相同之處,即同樣重視心識境界。由是即可說明為甚麼法相宗會將《入楞伽經》視為本宗所依的經典,這應該是秉承印度瑜伽行派論師的傳統

  至於漢土禪宗,由初祖菩提達摩起,至五祖弘忍,以及與六祖慧能同時的神秀,都一直重視《入楞伽經》,這即是因為禪宗古師的見地,實同藏密甯瑪派“大圓滿”的見地,皆以心識當下離垢為修持目標。後來禪宗改用《攝大乘論》來說《入楞伽經》,實已偏離了印度論師的傳統也可說是禪宗古師的離異。

  本經“導論”(見拙《如來藏論集》),即以甯瑪派的見地作為根據。由此見地,可認為本經實全說如來藏。——也可以這樣說,本經實演說佛、菩薩凡夫三種心識。持這見地以讀《入楞伽經》,即無桿格難通之處。如若不然,只在名相上做工夫,或只依唯識觀點來詮釋,恐怕都未能通達本經的要旨。因此“導論”中所發揮的如來思想以及《入楞伽經》經旨,對漢土學者來說應該有一份新鮮的感覺。然而我們卻不妨持此觀點來研讀四祖道信以上的禪宗祖師論述,當會發現他們的觀點即與此見地吻合。

  至於甯瑪派祖師的論著,則可用龍青巴尊者(klong chen rab'byams,1308-1363)的《心性解脫論》(sems nyid rang grol)、《法性自解脫論》(chos nyid rang grol)及《平等性自解脫論》(mnyam nyid rang grol)為例。若持上述觀點研讀,便當見地上生勝解。——凡夫心性菩薩具法性;佛具平等性,然而自性圓滿清凈則一,故任從一路而入皆可證自解脫。這便與前說如來藏的見地一致。這個說法,亦即釋尊所說的三解脫門——空解脫心性解脫無相解脫即法性自解脫;無願解脫平等性自解脫

  甚至持此見地來認識唯識學說也會領悟到,這是凡夫心識,以及對修行時所現的心識境界作一系統分析。蓋行者必須對心識境界有所確認,始能談得上心識修習也。

  由此可見,《入楞伽經》所貫串的,實為佛法修習的最高法門,以當下自解脫目標。這法門,亦即是文殊師利菩薩維摩詰居士所演說的“不可思議法門”。

  希望本譯以及“導論”,能破解學者對《入楞伽經》的疑難。若有少分利益,應當感謝甯瑪派近代法王敦珠無畏智金剛尊者的教導。

  談錫永

  西元二千又五年歲次乙酉正月

  入楞伽經梵本新譯 翻譯說明

  1 據南條文雄梵文校訂本譯——

  nanjro bunjru,ed.the lankavatara sutra

  (kyoto:otani;university press,1923)(簡稱“梵本”)

  2 譯時參考下列三漢譯——

  (1)《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求那跋陀羅譯(簡稱“劉宋”譯)

  (大正·十六冊,頁479上-514中)

  (2)《入楞伽經》,菩提流支譯(簡稱“魏譯”)

  (大正·十六冊,頁514下-586中)

  (3)《大乘楞伽經》,實叉難陀譯(簡稱“唐譯”)

  (大正·十六冊,頁587上-640下)

  (以上三本,有時又通簡稱為“舊譯”)

  3 譯時參考下列二藏譯——

  (1)'phags pa lang kar gshegs pa theg pa chen po'i mdo

  (《聖入楞伽大乘經》)

  北京版,ngu函,頁60-208;

  奈塘版,ca函,頁81-298;

  德格版,ca函,頁56-191。

  (2)'phags pa lang kar gshegs pa rin po che'i mdo las sangs rgyas thams cad kyi gsung gi snying po shes bya ba'i le'u

  (《聖入楞伽寶經名為諸佛所說心髓品》)

  北京版,ngu函,頁208-313;

  奈塘版,ca函,頁298-456;

  德格版,ca函,頁192-284。

  (統簡稱“藏譯”)

  4 譯時參考鈴木大拙英譯——

  daisetz teitarao suzuki,the lankavatara sutra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56)(簡稱“鈴木譯”)

  5 譯時參考下列二日譯——

  (1)《梵文和訳入楞伽經》,安井広濟訳

  (京都:法藏館,1976)(簡稱“安井譯”)

  (2)《“ぅンカ—にへる”——

  梵文楞伽經の全訳と研究》,常盤義伸訳

  (京都:花園大學國際禪學研究所,1994)

  (簡稱“常盤譯”)

  入楞伽經梵本新譯 第一章 《婆羅那王勸請品》 唵(om)

  頂禮三寶

  頂禮諸佛菩薩

  下來悉心所紀錄《入楞伽經》,於中法王開示一切法無我

  一.羅婆那王勸請品(ravanadhyesana)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大海邊摩羅耶山頂(samudramalayaiskhara)楞伽城(lankapura)中,此中雜寶諸花以為嚴飾,與大比丘眾及大菩薩眾俱,彼等從諸佛土俱來集會。

  諸菩薩摩訶薩於種種三摩地游戲自在具足力與神通諸佛手灌其頂,以大慧(mahamati)菩薩摩訶薩為其上首。彼等善解如自心現之器世間義理;彼等隨順種種有情心行而作調伏教化;彼等究竟通達五法、三〔自性〕、〔八〕識及二無我

  爾時世尊於海龍王(sagaranagarajan)宮說法七日期滿而出,無數釋(sakra)梵(brahma)天龍(nagakanya)奉迎,〔世尊〕舉目見摩羅耶山楞伽大城,即便微笑而作是言:昔諸如來應正等覺,曾於彼摩羅耶山頂楞伽城中,說自內證聖智[注1]之法,此離外道量智,及聲聞與緣覺[注2]識境。今我亦當為羅婆那(ravana)夜叉王(yaksaadhipati)說如是法。

  羅婆那夜叉王乘如來神力而聞佛音,遙知世尊龍宮出,無數釋梵天龍圍繞;且見於聚會中,心意動盪海波浪起,藏識(alayavijnana)大海受客境風動而轉識(pravrttivijnana)蕩漾。爾時,彼立其處,發歡喜聲而高唱言:我當往請世尊楞伽城,於此長夜中作饒益,利樂諸人天有情

  羅婆那夜叉王隨即偕諸眷屬,乘花宮車來詣佛所,到已,下車,步行右繞佛三匝。彼等奏樂,以大青因陀羅而為弦撥,〔奏已〕置琵琶(vina)於一旁,彼〔琵琶〕以吠琉璃而為嵌飾,置於無價黃白上衣如畢利揚瞿(priyangu)[注3]者之上,唱種種音[注4],如具六(saharsya)、神仙曲(risabha)、持地調(gandhara)、明意(dhavata)、近聞 (nisada)、中令(madhyama)、雞屍迦(kaisika),於歌音(gitasvara)、土風(grama)、雅調(murchana)[注5]等諸旋律中相應,歌音與妙笛音,偈頌(gatha)節拍中和聲——

  1 心自性為法藏義[注6] 無我離量離諸垢[注7]

  其內自證趣所知[注8] 願佛示知入法道

  2 無量功德善逝身 於彼現為化已化

  內自證趣法得樂[注9] 適時佛請入楞伽

  3 過去諸佛佛子 現種種身楞伽

  祈尊示我無上法 種種夜叉願諦聽

  爾時羅婆那夜叉王,更依都吒迦(totaka)調而歌偈頌言——

  4 世尊經七夜離海 此海鯨魚所住[注10]

  海中亦有龍王宮 於今安詳升此岸

  5 羅婆那於佛升時 帶同妃後[注11]夜叉

  帶同輸迦[注12]娑剌那[注13] 帶同眾中飽學者

  6 依神力詣世尊處 下花車向如來

  各報名字供養 供已得世尊護持[注14]

  7 來此者我羅婆那 是為十首夜叉

  祈願佛能攝受我 以及楞伽一切眾

  8 過去諸佛此城中 於鑲寶石山顛處

  曾經宣示自所證 內自證智之境界

  9 今願世尊亦如是 於諸佛子環繞中

  說法寶嚴山頂上[注15] 我楞伽眾願諦聽

  10 過去諸佛曾稱譽 入楞伽經自所證

  此為內自證智境 不見其餘教法

  ll 我憶念於過去世 諸佛與諸佛子

  當眾朗誦此經典 世尊唯願說如是

  12 佛與佛子此適時 哀憫一切夜叉

  登彼雜寶庄嚴山 演說甚深妙法

  13 楞伽城是庄嚴城 諸般寶石為嚴飾

  清涼瑰麗群峰繞 珍寶網羅作華蓋

  14 世尊此中諸夜叉 已離貪嗔等諸過

  思量自證供養佛 彼此勸信大乘法

  15 此中夜叉男女 渴望聽聞大乘

  世尊導師請來 來摩羅耶楞伽

  16 頭上瓶耳夜叉眾[注16] 彼等亦於城中住

  彼願奉獻於大乘 是故願聞內自證

  17 彼曾勤供養諸佛 於今亦願如是作

  請來請以悲憫故 請同佛子楞伽

  18 大意請受我宮室 連同此中諸樂天

  種種雜寶瓔珞飾 以及無憂王花園[注17]

  19 我盡一切供養佛 以及供養佛子

  於我無有不能供 請悲憫我大牟尼

  20 三界尊聞彼說已 即呼羅剎王而言

  過去世中此寶山 諸大導師所曾住

  21 為悲憫於汝等故 內自證法為宣說[注18]

  於此寶石庄嚴未來際亦當如是

  22 此是瑜伽者住處[注19] 彼於現法樂中住[注20]

  夜叉王兮汝已得 諸善逝及我悲憫

  23 如是世尊受請已 於是默然而安住

  羅婆那即獻花車 世尊安坐於其上

  24 羅婆那及隨從眾 以及智慧佛子

  百千樂天歌且舞 一齊同入此城中

  25 入此悅意城中後 復受夜叉敬禮

  羅婆那與夜叉男 及夜叉女申敬意

  26 一眾夜叉男女 供養佛陀珍寶

  羅婆那以寶瓔珞 供養佛及菩薩眾[注21]

  27 佛及佛子智者 各各接受供養

  各各即為彼宣說 內自證境甚深

  28 時羅婆那夜叉眾 更向大意敬禮

  彼是最佳請法人 故勸請彼至再三

  29 汝為向佛請法者 請說內自證趣境[注22]

  我與夜叉佛子 以此向汝作勸請

  30 汝是言辭最勝者 亦是精勤瑜伽

  故我至誠而勸請 大士祈請佛說法

  31 說此內自證深法 離外道及二乘過

  此於佛道次第中 極清凈且最無上

  32 爾時世尊無量變 化成諸寶庄嚴

  以及諸般瑰麗境 悉以珍寶為嚴飾

  33 於彼一一寶山顛 皆可見佛住其處[注23]

  羅婆那及夜叉眾 亦見一一立於旁

  34 如是一一山頂上 一切國土咸顯現

  復於一一國土中 悉皆見有一世尊

  35 此中亦見夜叉王 以及楞伽百姓

  且見佛之所化現 與真無異楞伽

  36 其餘諸境亦顯現 如無憂園及林樹

  且於一一山之顛 皆有大慧請於佛

  37 一一佛為夜叉故 說內自證趣法門

  如是於諸山頂上 宣說萬千了義經[注24]

  38 既而導師佛子 忽於虛空中隱沒

  只余羅婆那夜叉 唯見自身宮內立

  39 彼疑此實是為何 向來誰說誰聽法

  向來誰見誰所見 城何處去佛何去

  40 諸城究竟往何處 寶光諸佛諸善逝

  其為夢耶為幻耶 抑為幻現尋香城

  41 其為翳眼之所見 其為見彼如陽焰

  其為石女夢中兒 其為旋火輪焰煙

  42 諸法法性即如是 一切無非心境

  凡愚於此未能知 故為種種相所惑

  43 此無能見與所見 亦無說者與所說

  是故佛相與法益 無非悉皆是分別

  44 如一往見而見者 是則不能見於佛

  分別不起不見佛[注25] 離世得見轉依者[注26]

  時楞伽主尋即開悟,覺知自心轉依,認知世間無有而唯心,由是住入無分別界。以過去世善業資糧故,乃得善巧通達一切論典,得能如實見一切法,而更不隨他而知;唯以一己覺智[注27]善觀察諸法,得離諸計度見地;更不依他而成瑜伽行者,能現自身為諸善妙相;究竟了知一切善巧方便,得善增進諸地之地上性相智;常樂遠離心意意識自性[注28],而得斷除自身三相續(tri-samtati)之見地;得於因法上與外道〔辯之〕一切辯智,究竟通達佛地自內證如來藏(tathagatagarbha),而知自住佛智。

  〔爾時〕聞虛空中有內自證(adhyatma-vedya)之聲音言:行者須如是知。

  善哉、善哉,楞伽主,善哉。瑜伽者須如汝所行而行、須如汝所見而見諸如來及一切法。異於此者,實為斷見。須如汝所為,超越心意識以認知一切法。

  汝須內觀(antas-carin)諸法而不落於文字相與相似見;汝須不墮入聲聞、緣覺與外道之行持、句義、認知見地禪定。汝須不樂於閑談與綺語;汝須不受自性見[注29],亦不權力虛榮心,更不耽著於如六種禪定等定[注30]。

  楞伽主,如是即為瑜伽行人修行,能摧外道論,能破諸惡見,能正離我見執著,由是能以妙慧於內心起轉依。如是者皆諸佛子大乘道上之所行;為入佛自證地故,汝應隨順而修學。楞伽主,由善修三摩地(samadhi等持)與三摩鉢底(samapatti等至),導汝入此法門而令所得更為清凈,莫著二乘與外道所證境界而引以為樂,〔外道境界〕實依未成熟之理量作修行生起,是故彼由執我見而執世間有見,乃謂有四大、功德(guna求那)、色法。〔二乘〕堅執無明緣行為實有,由是以為此勝於空性而致迷亂,彼落分別,故墮入能所心中

  楞伽主,此〔法門〕可令行者悟入內自證境,此即大乘修證,可成就種種色趣(rupa-gati),由是證得殊勝諸有[注31],於中得〔修證〕果。

  楞伽主,由入大乘行,除彼蔽障,滅諸識波,更不墮入外道洞窟及其觀修。楞伽主,彼外道由執著我見而起修,彼於識法自性著二取見而生起劣觀。

  善哉,楞伽主,如汝先前見如來時思維義理,如是〔思維〕,即見如來

  時羅婆那即思維言:我願再見世尊世尊於一切觀行自在,離諸外道觀,生起內自證境界,且離能化與所化。彼即瑜伽者所證智,彼即享受三摩地大樂者之現證,此大樂由禪定得現觀決定而來。願我得大悲憫者,彼能以神力燒煩惱薪分別薪盡;彼受諸佛子環繞;彼能洞察一切有情心;彼周遍一切處;彼知一切法;彼永離事(kriya)與性相(laksana)。願我見彼,令未得者得、已得不退。願我得入無分別而住於三摩地與等至之大樂,入如來行處,增長滿足。

  爾時世尊楞伽主即當證無生法忍(anutpattika-dharma-ksanti),乃示大悲憫,為十首王重現雜寶庄嚴山頂與寶網覆蓋等事。十首楞伽王再見光華,山頂上種種還復如前,如來應正等覺具三十二相庄嚴。復於一一山頭見自身與大慧如來前,佛正宣說如來內自證之現證〔境界〕,諸夜叉環繞,交言此教法名相與行相。如是悉此王之所見

  世尊重以慧眼而非肉眼普觀會眾,如師子王奮迅回盼欣然大笑,頂髻於眉間放射輝光[注32],由脇、由腰、由胸前吉祥種子字(srivatsa)[注33]、由一一毛孔皆放輝光,如劫火熾焰、如無量彩虹、如日初出,光輝熾盛燦爛。釋梵護世諸天天人虛空中,見世尊坐於可與須彌山比之〔楞伽〕山頂上,欣然放聲而笑。時會中菩薩眾與釋梵天眾咸作是念

  世尊為一切世法主宰(sarvadharma-vasavartin),今究竟以何因緣,初則微笑,繼而大笑?又何故放射身光?何故,既放射而於彼內自證聖智境界(svapratyatma-aryajnana-gocara)中默然安住,且不示以為勝而住於三摩地大樂中,復顧眄如師子王,但以羅婆那之所觀、所趣、所行(yoga-gati-pracara)以為念?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以前受羅婆那請,思悲憫彼,且知會中諸菩薩心意,及觀未來世有情以樂著名言心生迷亂;傾執名相以為道理,傾執二乘與外道行,由是或作是念,如來世尊已超越識境(vinivrtta-vijnana-viseya),焉可捧腹大笑。大慧菩薩為免彼等好奇,因問佛言:以何因何緣而大笑耶?世尊答言:善哉、善哉,大慧,善哉。大慧,〔如實〕見世間自性(loka-svabhavam avalokya),且為彼於三世墮入邪見世人,欲令其開悟,故如是問我。此應即智者自利利他之所問。

  大慧楞伽主羅婆那曾以二法問過去世諸如來應正等覺,今亦欲以此二法問我欲知差別、其成就、其決定,此非二乘與外道由觀修而可得嘗其法味。於未來世,此可喜十首者亦會當如是問佛。

  既知此已,世尊故謂楞伽主言:可問,汝楞伽主,如來已允許汝,毋復延誤。凡汝所欲問,我當一一答,作判別而令汝心滿足。〔令能〕離分別而安住其心;〔能〕善觀察一一地上之所應調伏;〔能以〕智思量諸法;〔能入〕內自證實相;〔能〕住禪定大樂,於定中為佛攝受而住於寂止樂(samathasukha);能超越二乘所修三摩地及其認知,而住菩薩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能如實通達一切法無我;能於大蓮花珍寶宮入三昧而受諸佛灌頂,諸菩薩各坐於諸色蓮花座上環繞,彼蓮花座由佛以神力支持,汝見諸蓮座菩薩皆瞻視於汝,如是不可思議境界

  汝應起諸相應行而住於修道,此中有諸方便行,是即可見此不可思議境界,由是得入佛地,隨物應形。此即二乘外道、梵釋四天王天等所未曾見。

  爾時楞伽主既蒙世尊許,即從無量凈光明如大寶蓮花寶山頂起座,天彩女眾環繞,隨化現諸色鬘、種種色花、種種色香末香塗香,及寶幢、華蓋、彩幡、旗幟、長短瓔珞、寶冠、重冕,及諸種庄嚴衣具,悉皆光輝燦爛殊勝善妙,得未曾聞、得未曾見。

  復化現諸般樂器,過諸天、龍、夜叉羅剎、乾闥婆、緊那羅、摩睺羅迦、人非人等所有。復化現一切欲界世間所有諸般樂器,一切佛土所見勝妙樂器

  世尊與諸菩薩為大珍寶網覆護,諸上妙衣,諸高寶幡。〔羅婆那等眾〕升虛空際七多羅樹高處,現諸供養雲以為供養,樂音震響,徐徐降下,落於有化現珍寶蓮花庄嚴寶山頂,其光明僅次於日。既坐,歡喜恭敬以謝世尊允許其二法之問——

  世尊,我曾問過去如來應正等覺,彼已為我說,今我更問,唯願世尊儘可能用名言句義為我宣說。[注34]

  世尊,二法者,為化佛化如來所說,非法身佛說法身如來入三摩地大樂境界,於此境界更無分別,亦無所宣說。世尊於一切法自在,為應供如來,唯願世尊說此二法,諸佛子與我皆願樂聞。

  世尊答言:楞伽主,且說此二法。[注35]

  時夜叉王重理身庄嚴具,光輝璀燦,寶冠、環釧、金剛綫瓔珞等。於是問言——

  〔如來〕常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世尊雲何有此謂為應舍之二法?何者為非法(adharma)、何者為法(dharma)?

  法若皆應舍,雲何有二?二由落於分別而起,由分別而有法我,其實無有。〔二〕由法之現[注36]與不現〔而起〕,此未認知藏識之無分別性相(avisesa-laksana),故如見虛空中有真實毛輪相。〔二法〕為所知〔界法〕而非為盡清凈界〔法〕[注37]。此應如是而成〔二法〕,雲何可舍?

  世尊答言:楞伽主,汝不見諸法分別,如瓶等可壞法,其自性為有壞滅時,凡愚遂置之於分別中。此實如是,於此汝豈不知耶?

  以凡愚具分別,故有法與非法分別,聖智則實不見其如是。楞伽主,凡愚如此,彼由有相而有瓶等,然具智則非如此。

  共性之火焰,於宅舍、宮室、園林、坡地起火,且焚之毀,即見火焰差別〔相〕,一一依所焚物而現長短大小。此實如是,於此汝豈不知耶?

  法與非法二法,即如是而有。

  非但火焰依一相續而見有種種火焰,由一種子楞伽主,亦依一相續即可見其生起芽、莖、節、葉、瓣、花、果、枝種種自相。

  此為由外法如是生起諸法,然內法實亦如是。

  由無明而成立蘊、處、界一切法,此於三界中生,如我等所見,彼具〔苦〕樂、形相語言、行為等一一差別

  識之一性,亦隨器世間而執持為種種相,由是諸法即有上中下、染離染、善與惡等差別。非但此也,楞伽主,瑜伽者於修道觀行時,內證相亦見有種種差別

  故於一各別世間中,由分別生起法與非法之差別,試問尚有幾多為我等所未見?實在如是,我等〔未見〕。

  楞伽主,法與非法之差別由分別生。楞伽主,雲何為法?法者,為二乘、外道凡夫之所分別。彼等以為法者,首須具性與質,由因而生。如是即須舍離。此皆不應於相作種種虛妄分別。

  凡所取著〔相〕,皆由自心顯現,此即所謂法性。[注38]

  如瓶等法,由凡愚見分別而生,彼等實為無有,其色〔質〕實不可得。由此見地以見一切法,即說為舍離。

  雲何為非法?楞伽主。於其〔法〕自身無所得,無由分別所成相〔自性〕,超越因緣[注39],不起有無〔二〕見,如是即說為於法舍離[注40]。

  更說雲何諸法無所得,此如兔角、驢角、駱駝角、石女兒,此等即為自性可得之法,以其相不被認為實有故。彼等於知者無非俗說名言(samvyavahara),彼等非如瓶等能成取著,以其非由識認知故成舍離。“分別有”即如是舍離。此即是舍離法與非法。

  楞伽主,汝問雲何舍離法與非法,我已答竟。

  楞伽主,汝屢言過去曾問諸如來應正等覺,彼等已答,楞伽主,所謂過去,其實亦為分別之異名。過去為分別、未來現在亦是分別。以法性故,諸如來不作分別[注41],彼超越分別與無用之理量,彼等不隨色〔法〕自性(rupa-svabhava),除非為未知者開示演說,或為演說彼〔如來〕大樂。由此般若(prajna),如來所作無相行(animittacara),是故如來體性如來身,實即是智(jnana),此無分別,亦無可分別。為何彼不於意(manas)成分別?以其分別為我(atman)、為神我(jiva)、為人(pudgala)故。彼如何能無分別耶?末那識(manovijnana)[注42]由客境起,此〔客境〕中緣起形色、顯現、分位、相狀等。是故分別與無分別,皆應超越。

  楞伽主,有情顯現如壁上彩畫,彼等實無知覺。楞伽主,以一切法非有,故世間一切皆無業無行,無能聞、亦無所聞。楞伽主,世間皆如幻化,此非外道與凡愚所能知。楞伽主,如是見於法,即真實見於法,異此而見者即入分別。以其依於分別,是故即取著二法。此如見鏡中影、見水中影、見月下影、見壁上影、或聞空谷之回聲。人執著於自分別影,即執持法與非法,由是即不能舍離二法,更增長分別,不能寂滅。寂滅即謂唯一(ekagra),唯一則生最勝三摩地,此由入如來藏而得,此為內自證聖智境界

  第一<羅婆那王勸請品>竟。

  注釋

  1 pratyatma-arya-jnana,唐譯為“自所得聖智證法”,魏譯為“內自身聖智證法”。然此處佛所說法,實只為聖智境界

  2 本經下來提及聲聞(sravaka)及緣覺(pratyekabuddha),皆依舊譯翻為“二乘人”或“二乘”。

  3 priyanga為佛子羅睺羅(rahula)之化地,故黃白絲衣當為該部居之衣制。音譯為“畢利揚瞿”,依《翻譯名義集》。

  4 下來所列,即所謂“七全音”。

  5 佛曲有種種調,如越調、乞食調、雙調等。grama舊譯為乞食調; murchana舊譯為越調。

  6 此處“藏”之梵文為nidhi,意為“倉庫”,而非alaya或garbha之翻譯。

  7 此處“無我”,梵文為nairatmyam,意應為“無物性我”,與“心自性”句相應。

  8 pratyatma-vedya-gati-suanakam,魏譯“內心所知法”,唐譯“證智之所”,皆譯失原意。參下來注22。

  9 pratyatma-vedya-gati-dharmaratam,魏譯“心所證法”,唐譯“證智常安樂”,亦皆譯失原意。

  10 maraka,唐本譯為“摩竭”,魏本譯為“惡獸”,通指海怪而名,實應專指鯨魚

  11 apsara,指飛天、樂天,為夜叉王妃後。以下多譯為樂天。

  12 suka,原義為鸚鵡,今借用指能言善辯者。“輸迦”依唐譯。

  13 sarana,通指海中鬼神。“娑刺那”依唐譯。

  14 adhisthita意為“所護持”。鈴木譯僅謂羅婆那等“立於世尊旁”(stands by the lord),未有譯出adhisthita之意。見鈴木譯,頁5。

  15 此所請說為“離塵法”(dharmaviraja),字數限制,未有譯出。譯為長行則為“請說離塵法法寶庄嚴山頂”民。

  16 kumbhakarna,瓶耳,舊譯為“瓮耳”。即夜叉中雙耳如瓶者,喻為能藏所聞。

  17 asoka,阿輸迦,即阿育王無憂王。此喻為華麗花園。

  18 pratyitma-dharma,此中pratyatma即pratyatmadhi-gama(內自證)之字根,故可譯為“內自證法”。唐譯“自證法”。

  19 yogin觀行者,即指修菩薩瑜伽行者,今以“瑜伽行”一名已流行,故譯為“瑜伽者”。

  20 頌文首二句,唐譯作長行:“此是修行甚深觀行現法樂者之所住處”,此實說佛內自證智為樂空雙運。魏譯作“現見法行人 乃能住此處”,未能譯出此意。

  21 梵本此處謂供養勝者”(jina)及“勝者子”,實指佛陀菩薩眾,故意譯如是。

  22 pratyatmagatigocara,唐譯“自證智境界”,可商榷,此中gati,基本為“趣入”義,故可理解為“入內自證境”,然此gati,又與“六趣”之“趣”相關,因而前人有將之譯為“輪回”(作動詞用),故此處用此相關語,當特別說之為識境而非智境。智境不可說,故一切智境唯藉識境而顯示,此是本經甚深法義,於此頌可見端倪。魏譯為“內自證境界”,較合。

  23 梵作parsadah,意為部眾。應不合,詳頌文即知。今依舊譯。

  24 魏譯及唐譯,分別譯為“出千百妙聲,說此經法已”,及“以千百妙音說此經已”,與梵本不同,今依梵本譯。然而二者亦可視為無異,以“了義經”即指“此經”,此即如雲,以千百妙音說千百《入楞伽》。

  25 魏譯“不住分別心,亦不能見佛”,與梵本同。唯唐譯則雲“不起分別,是則能見〔佛〕”,與梵本異。應依魏譯始合,此處猶言:離識境亦不能見佛。

  26 apravrtti-bhave此句如譯為長行,應言:佛已得圓滿轉依,故唯不依世間〔分別〕而始可見。按,此句應與上句連讀,即謂:雖以識境見佛,但若執持識境亦不能見佛。二句意義相輔相成。

  27 此處梵文為buddhi,應指“覺智”,而不單指“覺”。

  28 此處梵文為citta-mano-manovijnana-svabhava-viveka-ratasya。

  29 na svabhava-drstina,魏譯與唐譯,則謂為:不持吠陀(vedas,二舊譯皆譯此為“圍陀”)所說諸見。

  30 dhyana,禪定。故魏譯作:“亦不應住六種定。”然此所謂六種禪定,應即指外道專修神通禪定,故唐譯為:“汝不應禪定神通自在力中。”

  31 此指四重緣起之緣生。詳見龍樹《七十空性論》及《法界頌贊》,可參閱拙《七十空性論略疏》及拙譯《法界贊》(收《四重緣起般若》,台北:全佛出版社,2004年)。

  32 魏譯“頂上肉髻放無量光”;唐譯“於其眉間……一一毛孔皆放無量光明”(連下句而譯),蓋皆未明頂髻於眉間放光義,故說頂髻即不說眉間,說眉間即不說頂髻。無垢友(vimalamitra)所傳五秘密脈修習,即符經說。

  33 魏譯譯為“卐德處”;唐譯譯為“德字”。於釋迦,其種子字即卐字。

  34 佛內自證智境不可說,故此處如是言。此即明全經所說名言句義”,皆不可說而說。此亦即智境唯藉識境而顯現之意。

  35 bruhi lanka-adhipate dharma-dvayam。魏譯唐譯皆無此句,但說世尊楞伽主問。如唐譯雲:“汝應問,我當為汝說。”與今梵本異。

  36 bhautika,生起、現起。不同生滅之“生”。

  37 相對而言,佛智境即為“盡清凈界法”。故此句猶言:“是識境法,非智境法”。

  38 漢譯不明此名義,故譯為離分別而見自心法性。於大中觀,則一切法無非皆是法性自顯現,凡顯現必成分別相,故須舍離者,非是一切法之顯現相分別,而是不知其為法性自顯現,故為之別立實法作生因(如造物主、求那等),且以其具生因故,遂以為有體性(質)與物性(性)。一切法為法性自顯現,即下來說“五法”中之“如如”。

  39 梵dharma-ahetukas,應解作“超越因法”,不應解為“無因法”。因法,即指因緣,譯為“因緣”較易明了。

  40 舊譯於此,說為舍離非法,誤。此誤由上來說“雲何為非法”而致。下文說兔角、石女兒等,舊譯以為即說非法,亦誤,梵本仍說之為法(dharmasya)。對於“雲何為非法”此問,經中實未正答。經義實為:一切法由心識分別而成顯現,一旦落於分別,則成為“法”,然而於內自證智境中,一切顯現無非皆是法性中自顯現(如如),故實無“法”與“非法”分別。由是離於識境,離識分別,即是舍離法與非法。

  智境中之“無所得”,一如兔角、石女兒之於識境中無所得。此為設喻,非是說彼為“非法”。

  41 此句以下經文,舊譯皆失(唯唐譯較佳),如魏譯“我說如法體是如實者,亦是分別”,此句即不見於梵本,亦未合經義(經義說真如為相,非是實體)。唐譯“為眾生安樂,故而演說法”,亦誤解經義。

  本段所言,即大中觀法義,筆者自信所譯甚為慎重,希讀者亦能鄭重。

  42 舊譯為“意”,今改譯。唯於說“八七六識”時,仍依舊譯,譯為“心意意識”。

  入楞伽經梵本新譯 第二章 《集三萬六千一切法品》(1)

  二.集三萬六千一切法品

  (sattrimsatsahasrasarvadharmasamuccaya)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彼曾游一切佛土,與諸大菩薩,承佛神力,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什轉身向佛,曲躬恭敬而以偈頌贊佛言——

  1 佛以智悲視世間 彼實猶如虛空

  不可說其生或滅 故不能說有或無

  2 佛以智悲視世法 彼實猶如幻想

  以其離於識智者[注1] 故不能說有或無

  3 佛以智悲視世間 彼實猶如一夢境

  不可說其斷或常 故不能說有或無

  4 法身自性夢幻 於此雲何作贊譽

  不持為有即贊禮 亦不持為無自性

  5 現而不可見之法 以其超越識與境

  牟尼超越塵境法 於彼何能作毀譽

  6 佛以智悲離形色 且證人法二無我

  由是常恆佛清凈煩惱〔障〕所知〔障〕

  7 佛非滅於涅槃內 亦非住於涅槃

  能覺所覺二都離 亦復離於有非有

  8 若人如是見牟尼 寂靜遠離於生死

  其人今世後世 縛取清凈無垢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以如是偈頌贊佛已,即向佛自說名字——

  9 世尊我名為大慧 我能善贊頌大乘

  願問一百八句義 於此辯才佛無上

  10 爾時最勝世間解 於聞彼之問請後

  即普觀於諸會眾 向彼善逝子作說——

  11 汝等勝利王諸子 今我恣汝所欲問

  我當為汝作開示 於內自證中作答

  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蒙世尊許問,即頂禮佛足而問言

  12 雲何虛妄計度凈 彼又從何而生起

  雲何能知於迷亂 彼又實從何處來

  13 雲何剎土與化現 雲何有相有外道

  雲何離識境次第[注2] 雲何而有諸佛子

  14 何處得為解脫道 其誰受縛誰能

  雲何禪定心境界 從何處而有三乘

  15 雲何而為因緣生 雲何為其果與因

  雲何而有彼二法 彼究竟從何處生

  16 雲何而為無色雲何而為滅盡定

  雲何而為想定 雲何由此而得覺

  17 雲何生起所作 行於何處持其身

  雲何為雲何雲何而得入道地

  18 其誰能破此三有 雲何為雲何

  其持續從何處起 諸佛子從何處生

  19 其誰能獲得神通. 得自在得三摩地

  雲何而得三昧心 勝利象王祈告我

  20 雲何而為彼藏識 雲何而為污染意[注3]

  雲何可見世間生 可見雲何而得滅

  21 雲何種性非種性 於義雲何說唯心

  於義雲何建立相 雲何教法無我

  22 雲何而說無有情 何者隨順世間

  雲何而能除常見 雲何而能除斷見

  23 雲何佛與諸外道 於顯現中無分別

  告我雲何尼夜耶[注4] 既能興起將如何

  24 雲何而為空性義 雲何剎那滅而知

  雲何而為彼胎藏 雲何世間不動

  25 雲何世間幻想 如夢如乾闥婆城

  如陽焰如水中月 唯願告我祈告我

  26 雲何而為七覺支[注5] 雲何而為菩提分[注6]

  雲何國土動亂[注7] 雲何生起成有見

  27 雲何生滅世間 雲何其似空花起

  世尊雲何而得知 雲何知而離名相

  28 雲何不屬於分別 雲何彼即如虛空

  真如幾種心幾重 波羅蜜多實有幾

  29 雲何而有地次第 離識之境復如何

  雲何而有二無我 雲何而得所知

  30 非識智有幾多種[注] 修學教誨有幾種

  所生有情有幾種[注9] 雲何金寶摩尼種

  31 由誰而有諸語言 雲何有情差別

  雲何而有種種明 由誰於彼作顯示

  32 幾種偈頌幾種韻 長行亦復有幾種

  於中說有幾種理 復有幾種詮釋義

  33 飲食實有幾多種 雲何愛欲生起

  雲何而為轉輪雲何王者與邦主

  34 王者如何護其國[注10] 諸天有多少

  雲何而有諸土地 雲何而有日月

  35 持明實有幾多種[注11] 有幾多種瑜伽

  弟子實有幾多種 有幾多種阿闍梨

  36 如來實有幾多種 有幾多種佛本生

  摩羅實有幾多種 有幾多種異端眾

  37 自性實有幾多種 心有幾多種差別

  雲何唯施設假名 唯願告我善說者

  38 雲何天際有風雲 雲何憶念與識智[注12]

  雲何林樹與藤蘿 祈請告我三界

  39 雲何馬象鹿受捕 雲何而有卑愚者

  佛為心之調御者 祈請告我願告我

  40 雲何而說為六時 雲何有一闡提

  告我彼等雲何男女以及雌雄人

  41 雲何觀修有逆退 雲何行者得進境

  瑜伽觀修有幾種 雲何行者能安住

  42 有情生於諸趣中 雲何而有異形相

  雲何財富能積聚 如虛空者祈告栽

  43 雲何而為釋迦雲何生為甘蔗王[注13]

  雲何而為苦行仙 彼所教者實為何

  44 雲何佛周遍顯現 雲何菩薩眾環繞

  彼等既有種種形 亦復異名種種類

  45 雲何不食諸肉 雲何食肉須禁戒

  雲何生出食肉類 雲何而為肉食

  46 雲何土地日月形 或似蓮花須彌

  或如卐宇如獅子 尚祈世尊能告我

  47 雲何而有諸土地 形如覆蓋帝釋網

  或如帝釋網側立 彼由諸珍寶所咸

  48 雲何如鼓如琵琶 或如種種花與果

  或如日月無垢 尚祈世尊能告我

  49 雲何而為應化佛[注14] 雲何而為異熟佛

  如如智佛復雲何 尚祈世尊能告我

  50 雲何於彼欲界中 不能成就正覺

  告我雲何愛欲 色究竟天中解脫

  51 滅度之後誰持教 導師更住世幾時

  正法能傳多久遠 〔尚祈世尊能告我〕

  52 告我究有幾種理 復有幾種外道

  雲何而為戒律 雲何而成比丘

  53 雲何而為轉依境 雲何而為無相

  於彼聲聞與緣覺 以及於彼諸菩薩

  54 世間神通力由誰 雲何而為世間

  雲何得住心七地 唯願世尊能告我

  55 僧眾實有幾多種 雲何而竟起異諍

  為有情眾說醫方 此實雲何祈告我

  56 世尊雲何是說 迦葉拘留孫是我

  拘那含牟尼是我 告我雲何大牟尼

  57 有情無我雲何雲何而說斷與常

  雲何不於一切處 但只宣說是唯心

  58 雲何而為男女雲何訶子余甘子[注15]

  雲何而有雞羅娑[注16] 輪圍山及金剛山

  59 雲何於彼諸山中 種種雜寶為嚴飾

  滿住仙人乾闥婆 唯願告我祈告我

  60 大雄佛陀正遍知[注17] 聞問大乘妙法

  且問諸佛最勝心[注18] 〔即以偈頌而作答〕

  61 善哉善哉汝大智 善哉善哉汝大慧

  汝且諦聽善諦聽 我當次第答汝問

  62 須知生以及不生 涅槃空性與流轉

  是皆悉為無自性 諸佛波羅蜜多子

  63 聲聞菩薩外道 及得無色行諸眾[注19]

  須彌巨海與諸山 海島剎土與土地

  64 日月以及諸星辰 外道天與阿修羅

  解脫自在神通 禪定以及三摩地

  65 彼滅以及如意菩提分以及覺支

  禪定及諸不可量 蘊聚以及來與去

  66 滅受想與出離定 以及世間名言

  心與意及識等等 無我以及彼五法

  67 自性分別所分別 能所二見悉雲何

  種種乘與諸種藏 金寶摩尼所出生

  68 一闡提以及大種 流轉眾以及一佛

  智知教以及成就[注20] 有情有以及無有

  69 雲何馬象鹿受捕 汝且告我實雲何

  雲何因與喻相應 成一教法雲何

  70 雲何而為因與果 迷惑如林而成

  外世間無但唯心 雲何上進無次第

  71 百重無相轉依境 汝且告我復告我

  醫方明與工巧明 咒術伎藝諸外明

  72 告我雲何能測量 須彌諸山及土地

  雲何能量彼海洋 雲何能量日與月

  73 有情身有幾微塵 粗中細各有幾何

  諸剎土中幾微塵 諸沙漠中有幾何

  74 雲何一肘與一弓 雲何俱盧舍由旬

  兔毫窗塵與虱卵 以及羊毫長幾麥

  75 一升半升幾粒麥 一斛十斛十萬斛

  一億斛至頻婆羅[注21] 如是亦復各幾粒

  76 一芥子有幾極微芥子成一草子

  一豆一銖與一錢 於中復有幾芥子

  77 此中一兩有幾錢 復幾多兩成一斤

  幾多斤成一須彌[注22] 此為極大之積聚

  78 佛子雲何問我 雲何又問其餘

  聲聞緣覺與菩薩 以及佛身幾極微

  79 於火焰尖幾極微 復於風中幾極微

  諸根各各幾極微 毛孔眼眉幾極微

  80 雲何而得廣資財 雲何而為轉輪

  彼復如何護國土 彼於解脫雲何

  81 雲何長行與韻句 雲何情慾甚廣大

  雲何種種飲與食 雲何而為男女

  82 何處而為僉剛山 告我何處實何處

  彼其如幻復如夢 抑如渴鹿鍾愛地

  83 雲何而有雲生起 雲何而成諸季節

  雲何而為自性 雲何男女陰陽

  84 雲何菩薩庄嚴 佛子問我問我

  雲何仙人乾闥婆 嚴飾彼諸勝妙山

  85 雲何而為解脫道 其誰受縛誰能

  雲何寂滅觀修境 雲何化身外道

  86 雲何有非有無果 可見世間雲何

  雲何諸凈諸計度 雲何而起諸計度

  87 雲何所作生起 雲何而得令轉離

  告我雲何斷諸想 雲何而成三摩地

  88 破三有者其為誰 雲何其身與其處

  雲何教法無我 雲何教隨世俗

  89 汝其問我佛相否 汝其問我無我

  問藏問正理外道 噫汝勝利王之子

  90 雲何常見與斷見 雲何心得三摩地

  雲何言說與智慧 雲何戒律與種性

  91 雲何理量與詮釋 師弟有情諸種性

  飲食虛空智與魔 悉皆說之為施設

  92 雲何汝問林與藤 噫汝勝利王之子

  雲何問諸土差別 雲何問彼苦行

  93 汝何種性誰為師 告我勝利王之子

  雲何卑陋復雲何 於欲界中難證覺

  94 汝問於色究竟天 雲何得能入悉地

  世間神通雲何 雲何比丘自性[注23]

  95 汝其問我化生佛 汝亦問我報生佛[注24]

  如如智佛實雲何 雲何而為菩薩

  96 勝利王子問我 雲何有地無光明

  如琴如鼓復如花 雲何而為地心

  97 汝是等問及余問 是皆依相而作問

  且復遠離諸邪見[注25]

  98 我將依證依於教[注26] 為汝細說且諦聽

  佛子諦聽我所說 佛所列舉百八句[注27]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世尊言:雲何百八句。

  世尊言——

  生句非是生句;常句非是常句。[注28]

  相句、無相句;安住與變異句、非安住與非變異句;剎那句、非剎那句;自性句、非自性句;空句、非空句;斷句、非斷句;心句、非心句。

  中句、非中句;恆常句、非恆常句;緣句、非緣句;因句、非因句。

  煩惱句、非煩惱句;愛欲句、非愛欲句;方便句、非方便句;善巧句、非善巧句;清凈句、非清凈句;相應句、非相應句;譬喻句、非譬喻句。

  弟子句、非弟子句;導師句、非導師句;種姓句、非種性句;三乘句、非三乘句;無相句、非無相句;願句、非願句。

  三輪句、非三輪句;形色句、非形色句:有無句、非有無句;二俱句、非二俱句;自證聖智句、非自證聖智句;現世間法樂句、非現世間法樂句。

  剎土句、非剎土句;微塵句、非微塵句;水句、非水句;弓句、非弓句;大種句、非大種句;算數句、非算數句。

  神通句、非神通句;虛空句、非虛空句;雲句、非雲句;工巧句、非工巧句;風句、非風句;地句、非地句;思議句、非思議句[注29];施設句、非施設句;自性句、非自性句;蘊句、非蘊句;有情句、非有情句;認知句、非認知句;涅槃句、非涅槃句;所知句、非所知句;外道句、非外道句;亂句、非亂句;幻句、非幻句;夢句、非夢句;陽焰句、非陽焰句;影像句、非影像句;旋火輪句、非旋火輪句;乾闥婆城句、非乾闥婆城句;天句、非天句;飲食句、非飲食句;淫慾句、非淫慾句;邪見句、非邪見句;波羅蜜多句、非波羅蜜多句;戒句、非戒句。

  日月星辰句、非日月星辰句;諦句、非諦句;果句、非果句;滅句、非滅句;滅起句、非滅起句;醫治句、非醫治句。

  體句、非體句;支分句、非支分句;明句、非明句;禪定句、非禪定句;顛倒句、非顛倒句;現見句、非現見句;守護句、非守護句;種族句、非種族句;仙句、非仙句;王國句、非王國句:攝受句、非攝受句;財寶句、非財寶句;記句、非記句。

  一闡提句、非一闡提句;男女陰陽人句、非男女陰陽人句;味句、非味句;作句、非作句;身句、非身句;邪計句、非邪計句;動句、非動句;根官句、非根官句。

  有為句、非有為句;因果句、非因果句;四天王天句[注30]、非四天王天句;季節句、非季節句;茂林句、非茂林句;藤蘿句、非藤蘿句;種種句、非種種句;說教句、非說教句;律制句、非律制句;比丘句、非比丘句;住持句、非住持句;文字句、非文字句

  此即百八句,過去諸佛所說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諸識有幾種生、住、滅?

  世尊言:大慧,諸識有兩種生住滅,非外道〔臆度〕所能知。

  此謂相續滅(prabandha-nirodha)與相滅(laksana-nirodha)。諸識生起亦知有此兩種相續生與相生:於住時亦兩種,一為相續住,一為相住。

  諸識有三種相:一者、轉相(pravrtti-laksana);二者、業相(karma-laksana);三者、賦性相(jati-laksana)[注31]。

  大慧,諸識說有八種,依其功用則分別為兩類[注32],現識(kh yativijnana)及分別事識(vastuprativikalpavijnana)。大慧,譬如明鏡現諸形色,現識亦如是而現外境。大慧,現識與分別事識二者無異,相互為緣。是故大慧,現識以不可思議薰變為因而起變現功用(acintyavasanaparinamahetuka);而大慧,分別事識則以無始以來由戲論而致之習氣為因,起分別外境功用

  復次,大慧,一切根識滅(indriya-vijnana),即藏識[注33]虛妄分別種種習氣滅,此即所謂識之相滅。

  復次,大慧,於智中相續滅者,即謂〔識之〕所依滅、所緣滅。所依者,即指無始以來由戲論而致之習氣,所緣者,即指識所見所分別之外境。故此無他,但唯心而已。

  大慧,此如泥團與微塵,非異非不異。復次,此如金與金飾。大慧,若泥團有異於微塵,則泥團當不由微塵而成,以泥團實由微塵成,故說泥團與微塵非異。然而,若泥團與微塵非不異,則泥團與微塵當無區別。

  是故,大慧,若轉識有異於藏識,則即於實相中藏識亦不成轉識因:若二者不異,則轉識滅即是藏識滅,然而實相則實不滅。是故,大慧,所謂滅者,非藏識賦性相滅[注34],但業相識滅。若賦性相滅,藏識亦滅;若藏識亦滅,此即無異於外道斷見所說

  大慧,有等外道論言,對外境之取著若滅,則識相續滅。於識相續滅時,無始以來之相續即滅。大慧須知,彼外道由作因(karana)建立相續,彼不說眼識依形色與光明和合而生,唯別說其因,如勝性(pradhana)、士夫(purusa)[注35]、自在天(isara)、時(kala)、極微(anu)等。

  復次,大慧,此有七種自性(svabhava)——

  集自性(samudaya-svabhava);諸有自性(bhava- svabhava);相自性(laksana-svabhava);大種自性 (mahabhuta-svabhava);因自性(hetu-svabhava);緣自性(pratyaya-svabhava);成自性(nispatti-svabhava)。

  復次,大慧,此有七種第一義(paramartha勝義)——

  心境界(citta-gocara);智境界(jnana-gocara);般若境界(prajna-gocara);二取見境界(drstidvaya-gocara);離二取見境界(drstidvayatikranta-gocara);超子地境界(sutabhumyanukrama-na-gocara);如來內自證境界(tathagatasya-pratyatmagati-gocara)[注36]。

  大慧,此即成就過去、現在、未來如來應正等覺之自性、第一義與體性[注37]。由是以慧眼入有法共相與自相而成建立,成就世間世間諸法。此建立不與外道所持邪見相同。

  大慧,何謂外道所持邪見耶?彼等不認知所謂外境者,實為心之虛妄自分別;彼等復不解諸識自性無非為心顯現,實為淺心凡愚之輩。故彼持有、無二見,而不知此實〔一為〕自性,〔一為〕第一義。

  復次,大慧我說教法,說滅由三界具分別而起之苦;說無明、愛、業及諸緣滅;說認知外境如幻,但為心自顯現。

  大慧,有等婆羅門沙門,遍計由無種而起事物,故說物體為因果現[注38],而住於時中,由是蘊、處、界於因中生起而成相續,有已還滅。大慧,彼等對於相續對於作用對於生、對於滅、對於有、對於涅槃對於道、對於業、對於果、對於真實,皆持斷滅見(vinasa-uccheda)。所以者何?彼等因未洞悉諸法根本,故未能現觀故。此如片片破裂之瓶,更不成瓶之用,又如燒焦種子,不能發芽。即然如此,大慧,彼等視為實體之蘊處界,實未嘗中斷其變異。彼等之見地,實未知對一器世間所見實源於自心變現,唯是虛妄分別。

  復次,大慧,若法由無中生起,諸識但由彼三緣和合為因而生[注39],是則應見非有之法,如龜生毛、如沙出油。是故其宗見實不能成,彼於虛無中已壞,且大慧,彼等所行所作及其所說之因,悉皆無用,其所說之有與非有,亦無義理

  大慧,於彼諍論三緣和合時,彼依於因果,由是有過去、現在、未來,及有非有,以其住於彼抉擇地 (tarkabhumi)[注40],其決定即依其理教(yuktagama)[注41],如是彼即生邪智憶念(smrti)[注42]。由是大慧,淺心凡愚者受邪見毒,乃說此由無明而致之顛倒思維,即一切智所說

  復次,大慧,復有婆羅門沙門認知自心之外世間,自無始以來,由分別與戲論而成為現;知此世間自性且復無生,如雲、如旋火輪、如乾闥婆城、如幻、如陽焰、如水中月、如夢;此自心離分別與因緣、離妄想說、離言詮相(laksyalaksana);知身及資具並所住處,一切皆是藏識境界,超越能所。如是無妄想境界自心覺,更不與生住滅相應。

  諸菩薩摩訶薩,大慧,如是思維,恆住不舍,不久當得生死涅槃二種平等其所行,大慧,當依大悲方便無功用行,觀一切有情自性如幻如影,非由緣生[注43]。超越能所差別,證知離心即無所得。以依離緣起故,得次第入別別菩薩地,住別別三摩地境界,且由信功德,解三界唯心,由是能入如幻三摩地(mayopamasamadhi)。

  菩薩以見唯心故,得入無相道,由是而住波羅蜜多,且能任持,離作者與業及修學,入依於如來身(tathagatakaya),如如變化之金剛喻定 (vajravimbopamasamadhi)。

  以成就轉依故,大慧,彼等即能漸次現證如來身,具力、神通自在、慈、悲、方便以為庄嚴,入諸佛剎土,入諸外道殿堂[注44],超越心意意識(citta-mano-manovijnana)。

  是故,大慧,彼菩薩摩訶薩欲隨逐如來身而現證,當於唯心義中觀修,離蘊、處、界、心念因緣、業行、修學與生住滅等諸分別、諸虛妄戲論。

  三有實緣無始以來虛妄分別習氣與戲論而現,觀無相無生佛地境界,即能通達自證聖法、即能無功用而得心自在,如摩尼寶能成種種色,即能隨宜變化,入諸有情微細心中。以堅信唯心義故,即能於佛道中漸升諸地。

  是故,大慧,諸菩薩摩訶薩應於自證中善為修學[注45]。

  爾時大慧白佛言:唯願世尊為我說心、意、意識、五法、〔三〕自性、諸相等微妙法門。此是諸菩薩摩訶薩之所修學;此遠離由心外別立余法以認知世間心境界[注46];此盡破由語言與戲論所施設之所謂真實,故為諸佛教法心要。唯願為楞伽城摩羅耶山中菩薩說,說諸如來隨喜法身境界,說藏識大海及其波浪。

  時世尊即復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

  由四種緣,眼識生起何者為四?一者、取著外境而不知由於自心;二者、由無始以來戲論與邪見所積集之習氣,令執持色;三者、識之本性(vijnana-prakrti-svabhavata);四者、渴望見種種色相

  有此四種緣,藏識喻如洪水,轉識即生波浪。余〔識〕亦如眼識。於諸根微塵毛孔中,諸識或頓生,如明鏡現諸影像;或漸生,如風吹海水。

  大慧,心海波浪亦復如是,無間受外境風吹,因、所作、相,相互為緣不斷,業識與根本識由是互相纏縛而不能脫,不能了知色自性大慧,五識聚即如是起用。與五識俱者有所謂意識,外境於焉即受了別,由分別而成相,於是轉起色身[注47]。然而意識與余識不知彼此相互為緣,故於分別即起執著,此分別實為自心之投影。如是,諸識於極密切聯繫上起功用,由分別而顯現為外境。

  以諸識如是起用故,於行者入等至(samapatti)境界時,不覺知微細習氣於中運作,由是以為滅諸識入寂止境。然而諸識實未滅,以習氣種子未滅,故諸識依舊,所謂滅者,實為彼已不復執持之外境更不起用。

  如是,大慧,此藏識微細行,除如來與住地菩薩,其實難知。二乘及外道,彼作觀修,即使依於其修定之力及智,亦不能辨別。唯有藉其智力而能了知菩薩諸地相、於句義能得決定、且於諸佛剎土培植福德資糧者,始能無礙而知,由是彼得遠離分別與戲論,此〔分別與戲論〕由自心〔變現〕之外境而起。彼隱居山林而專作觀修,無論上、中、下,唯有於外境分別中能現觀自心流注,得住無邊剎土受諸佛灌頂,現證自在、力、神通三昧者,諸善知識諸佛環繞,大慧,彼始能知心、意、意識,此即以心為自性之外境分別力。彼等即能越過由業、愛、無明所成之生死海,大意行人故須依善知識諸佛之教而作觀修修學。

  注釋

  1 即世間智。

  2 nirabhasa,唐譯“無影”,魏譯“寂靜”。字根abhasa,指“無而為有”之境界,故唐譯為“影”。若直譯,即指離心識觀感(無影像),故譯為“離識境”,俾合本經主旨。

  3 manovijnana即末那識,於舊譯,譯為“意”(有時又譯為“意識”)。

  4 nyaya ,為足目(aksapada)所創之正理學派。此句在唐譯為“何故來世,種種諸異部”(魏譯略同),實誤。此非說“當來世”有正理學派興起,實問彼前途如何。

  5 原文“覺支”(bodhyangani),應專指七覺支。

  6 原文bodhipaksa。

  7 指心動亂。釋迦常以國土喻心。

  8 梵文jnana,本經用此詞時,與般若(prajna)有別。般若專指佛智境, jnana則有時指佛智,有時指菩薩證智,故姑且暫譯為“非識智”。

  9 梵文sattva-akara。

  10 原文謂“王者如何守護其所有(bhava)”,今意譯。

  11 梵v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