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見「性」,成佛「正因」

uploads/content/2022/may/74184b013c1e3097d3049668878761f8.jpg" />

修行的次第:悟道、見道、入道與修道!

  一、“悟,見,入”道,就是明心見性。“悟、見、入、”三,悟也罷,見也罷,入也罷,均屬頓門!即:頓悟,頓見,頓入,都是頓然一下子,就在當下。如人在曠野,先閉眼良久,突然睜眼,此人則頓見:山河大地花草樹木,森林泉池,虛空白雲,一切萬物!一切萬法,無不一時頓現!明心見性,亦復如是。吾等之真如本性不離身心六根,說見,當下即見;說悟,當下即悟;說入,當下即入。沒有任何次第可言,如暗室開燈,屋內雜物,一時頓現!若說:“見性是逐漸逐漸,一點一點,慢慢見到。”無有是處!

  二、修道,修道就是悟後起修。見性之後,性,是般若之體,堅守自性,就是行般若波羅蜜多!行甚深般若波羅密多,就是悟後起修。因堅守自性自性的無作妙力,就會發揮不知不覺、不可思議的巨大作用那就是,將此人無始劫以來的“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蘊,照破,遣除,盪滌,直至歸空,就是照見“五蘊皆空”,於是,度一切苦厄!五蘊破盡,六根互用,漏盡神通,無不自在,身在三界而不三界,超越輪迴,然後,嚴凈佛土,成熟有情自利利他,窮未來際!由此可知,修道是一個漸破五蘊過程,此乃也正是為什麼要“悟後起修”的道理所在。

  簡而言之,悟道、見道、入道與修道,就是頓悟與漸修。簡稱,頓悟漸修,或頓悟漸修門。

  入道是頓入,修道是漸修。比如做飯,先得到生米,如同先見道;淘米入鍋,如同入道;生火開蒸,是修道,是守道。米如自性,在因地是生米,在果地是熟米。米是一個,“生、熟”相用不同,權仗去蒸。

  因地性,與果地性,性是一個,發“用”不同。在因地,因五蘊障礙,不能發大用;在果地,因五蘊即除,即發無量不可思議神通妙用。權仗悟後起修,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所謂神通,就是自性的發用;修行人,發凡夫所不能發的“神用”,凡夫稱之為“神通”。由此不難理解,所謂“神通”,就是隨五蘊的漸破,“真如自性”發用能力的漸增。《金剛經》雲: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顯差別。無為法,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就是修道。所謂差別,從“五蘊”這個角度來講,就是賢聖們的五蘊破盡的程度不同而現出來的差別。從“神用”的角度講,就是賢聖們各自的神通道力不同而顯現的差別。如,小乘阿羅漢,辟支佛。大乘菩薩摩訶薩,如來五蘊突破的越多,道力、果位就越高。

  由此可知,因地凡夫若不見性要想成佛,窮未來際,若真能成,無有是處!

  佛在《楞嚴經》說:理即頓悟,乘悟並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所謂“理即頓悟,乘悟並消。”就是頓見自性之後,乘著見性之後的切身體會,自己一下子就把往日的、對佛的、對佛性的乃至對明心見性的等等的一切疑惑,當下消除了!“啊,原來‘佛是這個!’,原來我的本來面目是這樣的,原來自性是如此微妙的,難以言表…。”此時此刻,自己對佛所說大乘話,乘悟得解,乘悟無疑!乘悟並消,消什麼?是消疑惑!不是消五蘊!哀哉房丞相,言辭雖華麗,子孫難開解。理,就是自性;事,就是五蘊

  所謂“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就是:行人五蘊(色、受、想、行、識),不可能因頓見自性而一下子就在當下破盡無余。比如人做飯,米缸里的米,不可能在一入鍋的當下,就變成了熟透的、香噴噴的米飯!縱使佛陀在世時,也要12年漸修,菩提樹下七七四十九天深入禪定,量變質變,積累到一定程度了,才用一剎那般若智慧,將無始劫以來的最後煩惱習氣,斷盡無余,證入無上菩提!而菩薩摩訶薩,要生生世世明心見性;要生生世世,悟後起修;要生生世世,修般若波羅蜜多。所以大乘經中常有“生生世世不忘菩提心”之說,這個“菩提心”,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就是真佛。

故說偈曰:

  淘米入鍋是頓,蒸米成飯是漸;

  見性入道是頓,悟後守道是漸。

  -----------------悟後起修,方為真修!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