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出自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卷》,是唐代罽賓國的三藏法師般若翻譯。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錄--會性法師

uploads/content/2022/june/602a521af3318c2b6ae7b99612705672.jpg" />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錄

  會性法師講述

  民國七十四年農曆正月於屏東普門講堂

  介紹華嚴經三譯

  明譯史

  釋題—先釋經題

  釋題—次釋品目

  正釋經文—結前起後

  正說行願—長文—正示行願

  正說行願—長文—顯經勝德

  正說行願—長文—勸囑受持

  正說行願—偈頌

  正說行願—結贊

  流通分

  介紹華嚴經三譯

  各位善知識,新年恭喜,恭喜大家,增福添壽,得大智慧,將來成佛

  這回,本講堂開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本品學佛者的日常行持,可以說是息息相關。如叢林寺院早課普賢十大願,晚課八十八佛後的‘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凈語意,一切遍禮盡無余。’等偈頌,皆出於此。為佛弟子,當如何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迴向,一一都有詳說,歡喜念誦者,能得無量功德,故凡佛弟子,皆應發心研習。

  本品出自華嚴經,具稱‘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大方廣佛華嚴經’是總題,‘入不思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是品題。和前三十九卷是同一題目,也就是六十華嚴、八十華嚴最後的入法界品,‘入法界’即‘入不思解脫境界’,簡稱‘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華嚴經說於世尊成道時,天台家雲:‘佛成道後,三七日中說華嚴。’小乘則見佛於菩提樹下享受成道之樂,乃至第三七日,思惟可度眾生機緣。大乘見佛三十歲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成等正覺後,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及過去善根成熟的天龍八部講華嚴經,闡佛境界

  華嚴經說些什麼呢?本經內容豐富,包羅萬象,佛一代時教,八萬四千法門,統攝無遺!昔有帝問,國師:‘一大藏教,何部最大?’答:‘華嚴經。’帝疑般若教典六百卷,華嚴僅八十卷,為何華嚴最大?師雲:般若雖多,唯演般若之理,華嚴卷少,含括一代時教,故最大。內容廣博,不出二點:

  一、明世尊及十方諸佛親證之不思解脫境界,即明佛之境界。古德雲:‘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境界。’其義在此

  二、從初發心至究竟佛果,所歷之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五十一階位的修行法,皆有詳明。經中雖未標十信,但十住前所說道理都是十信法。未標等覺,十地後所說,便是等覺法。

  佛法不出空有二門,如般若說空,法相言有,華嚴空有圓融,雖圓融,注重從有入門。所以,事相較多,理由事顯,事得理彰,事理雙融。賢首國師華嚴宗諸大師將本經分為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四種法界。其中藉幻有說明事與事不相妨礙的道理,最為深妙,不易明了,今為初學,且非說全經,僅一卷,不及一品,只略知大概內容便可。

  也有人說:‘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富貴。’佛舍王位出家成道後,托缽乞食,然所享深妙法樂,無以倫比,借世俗富貴為喻,實在不能相提並論。世間富貴如花上露,若不善運用,則為惡業之源,豈似清凈涅槃,勝樂無窮。

  講經慣例,先釋經題,因農曆春節剛過,才大年初六,寺院忙接信眾,在家忙迎親朋,累了四、五天,一靜下來,就講深理,恐大家猛點頭稱好,實際上是頻夢周公,坐一小時,入定六十分鐘,什麼也沒聽到,反浪費時間,非常可惜!所以,先介紹本經翻譯,明其源頭

  華嚴經原文有多少?且不論他。釋迦牟尼佛是印度人,生於今之尼泊爾,用的原始語言梵文或巴利文,須經翻譯,始能讀誦。本經傳入中國,共有三種譯本

  一、東晉佛馱跋陀羅法師譯。師於東晉義熙十四年西元四一八年),住建康(今之南京道場寺,主譯華嚴四年方成。有六十卷,三十四品,人稱‘六十華嚴’,是最早的華嚴經譯本

  二、唐,武則天時,實叉難陀法師譯。武則天廢中宗,自己執政,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雖女流,不讓須眉,是大政治家,一度想改國號為武周。小說家常把她描寫得一文不值,私生活糜爛,且不論之。彼尊崇佛法,彰揚慧業,又有說是利用宗教統理民心,純屬個人觀點,不予置評。

  武則天禮法藏(賢首)大師為師,執弟子禮。師弘華嚴,深感六十華嚴處會未備,聞於闐國有華嚴經,遣使訪求,兼請精通華嚴的實叉難陀為譯師,於證聖元年(六九五),離東晉二百多年,距今一千三百多年,譯於洛陽大內遍空寺,費時四年,共八十卷,三十九品,五十三萬八千餘字,後人稱八十華嚴

  論品目比晉譯多五品,實只多一品為前譯所無,除補足前譯,文較詳,品目分得較細,故成三十九品

  八十華嚴譯出,賢首國師啟講,武則天御筆親作‘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偈,贊本經是無上、甚深、最微妙法寶百千劫難逢難遇,今有幸見聞,讀誦受持發願:願解釋迦如來所說華嚴大經的深妙義理。這首偈本是贊華嚴經的,後廣為流傳,用作開經偈,由唐至今,無出其右,足見武後之才學,對法之恭敬

  八十華嚴出,華嚴經內容約已完備。據譯家言,印度華嚴偈頌原有十萬,本譯只四萬五千,未及一半,但內容大抵周詳。不過,也有缺略,不論六十華嚴或八十華嚴,都沒流通分,到入法界品,普賢菩薩贊佛偈說完,就結束了,只有序分和正宗分。

  三、唐,德宗時,般若三藏譯。據說四十華嚴的梵本,早已傳來,南天竺烏茶國王,進貢德宗,直至德宗貞元十二年(七九六),才詔般若三藏譯於長安崇福寺,歷時三年,有四十卷,稱四十華嚴,距八十之譯九十九年,距今一千一百多年。

  此謂華嚴三譯。其實,四十華嚴就是前二譯的入法界品。六十華嚴法界品,從第四十四捲起,有十七卷。八十華嚴從第六十捲起,共二十一卷。般若三藏所譯四十華嚴總題目名‘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等於是前二譯入法界品的同本異譯,內容相似。不過,前二譯簡略,四十較詳,有些為前譯所無。入法界品,唯四十華嚴圓滿又有流通分,行願品後的流通分,就是全部華嚴經的流通分,有了四十華嚴,經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才圓足。

  後人以為四十卷經文太長,取第四十卷補於八十華嚴後,成八十一卷。巧的是兩譯偈頌相仿,互補之下,八十一卷的華嚴似已圓足。

  實際,八十華嚴的入法界品,有許多缺略處。民初,徐文霨居士,專門研讀受持華嚴經,認為讀誦八十華嚴至第五十九卷,三十八品後,換讀四十華嚴‘入不思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共九十九卷,這種讀法,最為圓滿。我依之讀約二十遍,覺得很好。在座出家或在家,若無緣看全經,念普賢行願品,在道業上,大有助益。

  我十七歲,初住獅山元光寺,本源長老勸我讀行願品,謂能開智慧,當時年少,目的想學‘斡資啰’趕經懺,老和尚既希望我讀,我也很聽話,沒經本,借來抄,讀書不多,字又丑,抄後常讀誦,手抄本現還保留著。

  出家後,研究教理,三十一歲閉關,期間曾為獅山同道講行願品,共五千四百多字,因已讀得很熟,發願隨講隨背,講圓滿也背完了,二十幾年來,坐車時,心中默轉,十幾分鐘,可默誦一遍。雖無顯感,冥應不少,今天能講點經,或許是讀誦行願品而啟發智慧,若人受持功德不可思議聽了便知。

  行願品早就想講,經本三年前就印了,因緣成熟眼睛出了問題,講經也停了兩年,今年依然未愈,坐在這里,看各位如霧裡看花,知有人,卻分不清張三李四,既如此,怎能說呢?憑一‘熟’字,會背,且這種版本字大,隱約能見。我只發心講,不考慮其他,因光陰似箭,漸近耳順之年,我不太相信自己那麼多歲了,猶記昨日玩泥巴,今已過半百,再不講,年復一年,年老體衰,欲說更難,所以,不管他,每天一小時,講多少算多少。先明譯史。

  明譯史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或寫‘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此略‘唐’,翻譯朝代名。

  ‘罽賓’舊譯,羯濕彌羅國之簡稱,今印度北部的克什米爾。

  ‘般若’譯師名,智慧之意。

  ‘三藏’經、律、論,常說不贅。精通經、律、論,方名三藏法師,譯史上,稱三藏法師較出名的有舊譯家鳩摩羅什三藏真諦三藏,新譯家如玄奘三藏、義凈三藏都是了不起的翻譯家。

  說到這兒,現在教界對出家人的稱呼,混淆不清,不說古代,光復初年,我在獅山,山上只妙清和尚一人被稱法師,因會講經。和尚讀過天台宗學院,在普陀山閉關三年。平時,同道相見,互稱某師而已。除此外,當時,斌宗法師算是最了不起法師了,一般寺院住持和尚,不稱法師,雖是日據時代,仍依大陸叢林的稱法。

  近二十餘年來,只要頭發一剃,出戒場,就是法師,會說法,年紀大的‘老法師’,一般則‘大法師’。變成法師有大、小、老、青,近年更怪,‘大師’很多,其實,大師不可隨便稱。民國四十六年東山寺傳戒,我忝為引禮,書記師將全部引禮都寫作大師,我反對說:‘我小小的,只四十多公斤,大不起來,不敢稱大師。’惜抗議不成,那時,稱呼已開始泛濫了。依理,只釋迦牟尼佛堪稱大師,為三界導師故。再則如有修有證已圓寂的像智者大師清涼大師、蕅益大師等,方堪稱之,人還在世,便稱大師,並不妥當。名不符實,混淆視聽,不是好現象

  這些話,在這兒說,起不了作用,拿各位作出氣筒,也不應該,或許我是老古板吧!不知不覺就說了出來,我們不必見人就稱大師,稱法師已經很好了。‘法師’約自利言,依佛法為師,復以法師人,做人天師範,是謂法師。實則稱能講經說法者為法師,較妥切。也不須在法師上加‘大’字,常有人寫信,稱我大法師,回信時總拜託他,下次去掉大字才好,稱法師,已愧不敢當了,況大法師!年紀更大,是否要稱‘老大法師’呢?所以,我覺得保持以前的稱呼較好

  般若法師精通三藏,應作‘三藏法師般若’,此略法師二字,義含三藏中。

  ‘奉詔譯’,奉皇帝旨命翻譯。師精研華嚴,奉唐德宗皇帝旨意而譯。玄奘大師也有許多經典,奉唐太宗或高宗皇帝旨翻譯的,寫‘奉旨’或‘奉詔’譯。

  ‘譯’梵文譯中文。

  介紹譯史,表對譯者恭敬感恩,若非師譯,無緣見聞受持,故須生珍重想,心存恭敬,置凈處,讀時端坐,莫隨手亂丟。字不深,易學易懂,要發心學習,莫在經本上注音,另備筆記,不可折角為記,要保持經本的潔凈庄嚴

  釋題

  釋題分二:一、釋經題,二、釋品目。

  先釋經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七字,是華嚴大經的總題。古人解釋經題,有一規矩天台用五重玄義:一、釋名、二、顯體、三、明宗、四、論用、五、判教相。賢首用十門懸談:一、教起因緣,二、藏教所攝乃至第九總釋名題,第十別解文義。中國佛教講經方式不出兩種唯識也有‘六離合釋’的說法,一般很少採用,以天台、賢首較普及,古德註疏不出兩種。說華嚴經,本以清涼國師華嚴懸談’為准,現為初學,時間也不允許,又只講一卷,懸談從略。古德如智者大師法華經題,就講了九十天,即有名的‘九旬談妙’。清涼國師的大經懸談有好幾卷,照本宣科,得花數十天;略說,單經題也要十天個月。憶民國四十三年十二月,斌宗法在台北講阿彌陀經七天,五重玄義說了五天,第六天才‘如是我聞’,最後一天‘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剩九十分鐘,其餘經文沒法講,只好順著經文讀,等同念經。這種講法,老修契機,初學茫然,如鴨聽雷,有聽沒懂。民初,大陸講經出名的圓瑛法師,曾來台灣大崗山、獅頭山弘法。於上海圓明講堂金剛經時,一位受持金剛經,以讀誦金剛經為常課的居士帶著經本去聽,第一天除‘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八個字懂外,余皆不懂,因為說的是懸談,經五、六天,還是如此,索性不帶經本,晃著兩手去,直到第三十六天晚上,才聽到‘如是我聞’。像這種樂法的精神,真令人感動!我若如是說,怕大家第二天就不來了,慈舟大師雲:‘玄妙理,雖投機,而未必對症。’治不了現代人毛病。今之聽眾很少花時間研究,昔之聽眾程度,與說者大多不相上下,說者十分,聽者八分,現在,台上的未必有十分,台下的往往沒幾分,為了適應今人口味,只得調整,不談深理,僅銷文釋義,經題也只作簡單介紹,像七種立題、明通別之類的道理,過去常提,是普通常識,懂當然好,不懂也無妨,欲詳細了解,自己看書去。‘大方廣佛華嚴’是別題,‘經’通題,通諸經故。‘大方廣’也通其他大乘經,如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乃至大方廣如來藏經,故又屬別中之通。

  七種立題中,人、法、喻具足立題。‘大方廣’,性法。‘佛’,果人。‘華嚴’,比喻,以萬行因華,庄嚴一乘果德。

  釋經題分三段:一、大方廣,二、佛華嚴,三、經。

  一、釋大方廣

  ‘大方廣’,細說費時,現以事相、理體二種略解。先約事言。‘方廣’即‘方等’,乃大乘別名,十二部經之一。舊譯十二部,新譯十二分教,謂:一、長行,二、重頌,三、授記,四、孤起,五、無問自說,六、因緣,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廣,十一、未曾有,十二,論議。孤山法師偈雲:‘長行重頌並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共成十二名,廣於大論三十三。’義謂欲了解十二分教,可看大智度論第三十三卷,有詳細說明。若無大論,可查法數或佛學辭典。瑜伽師地論雲:餘十一部,小乘也有,唯方廣部,純系大乘經。故方廣是大乘經之別名,題標‘方廣’,明本經屬大乘經典

  ‘大’,揀別經中所說之理,是八地菩薩佛果境界,八地分證,佛果圓證。佛經凡具‘大方廣’字眼,皆作如是解,圓覺經亦然。而方等陀羅尼經,乃通途大乘,不限定八地以上。大方廣境界深妙,七地菩薩尚不知,況凡夫!所以,有的佛經內容,凡眼閱之,根本莫名其妙,不知所雲,如螞蟻不知人境界,故研讀佛典,莫因自己看不懂,世智解不來,就生毀謗。如世間科學哲學學問,我們沒涉獵,同樣不懂。地持菩薩戒經雲:菩薩對深理,當生尊敬、仰信之心精進學習,體悟了解。(見輕戒第二十七

  ‘大方廣’,約事相謂:此是大乘經,敘八地至佛果境界故名大方廣。

  約理:‘大方廣’為人人本具真心理體。理深難明,今據華嚴疏鈔及諦閑大師輯要疏,融天台、賢首之說,略作簡介。

  眾生本具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佛性真心,妙不思議!‘大方廣’指眾生本具之真心理體而言,此心具無量功德,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故台宗以性體、性量、性具釋,起信論以體大、相大、用大解,若要雙陳,數日不盡,故僅能略說。

  ‘大’,疏雲:‘大以當體得名,離絕為義。’當體,指真心理體,廣大無邊,楞嚴經雲:‘十方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里。’十方虛空真心中,如天空中的一片彩雲。又雲:‘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大覺即真心虛空處大覺海里,如海中一個小水泡。顯心性豎窮橫遍,無外之大,非對待之大,含一切法。‘離絕為義’,心性離過絕非,不生不滅。單‘離過絕非’,就有說了,所謂‘離過’,離四過也,即‘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四句,任何事都可配合四句,唯心性不拘於此。細分,四句下各具四句,為十六句,又合過、現、未三世,三世各十六句,成四十八,再配已生起、未生起,各四十八,共成九十六句,加上根本四句,剛好一百句,楞嚴經有詳說。心性理體不拘四句也不在百句中。說有,增益過;無,損減過;亦有亦無,戲論過;非有非無,相違過。用四句說,皆有過,百句說也不對,理甚深妙,語言文字無從表達,唯親證始知。如生盲者,不識諸色,怎麼形容,也弄不懂,如白色,喻如白壁,便以硬為白,喻如雪,則以冷為白,白鳥喻之,手摸羽手,不小心,噗一聲,飛走了,又誤以為飛是白,越說越糊塗,初學凡夫,深理說多,徒增困擾,真心理體萬古常新,亘古如是。凡夫一向以妄為真,認賊作子,今學佛,要舍妄歸真念佛求無量壽,就是求真心的無量壽,尋回本具之理體。

  ‘方’,就相得名,常遍為義。‘常’約時間論、豎窮三際。‘遍’約空間說,橫遍十方。台宗謂之性量,心之量豎窮橫遍,具諸功德,起信論謂之相大。

  ‘廣’,從用得名,包博為義。約性具說。心性本具十法界,六凡四聖,不出心外。有人畫十法界圖,中間心字,周圍十法界,佛最上,地獄最下,實際上是心包十法界,非十法界包心,十法界不離下一念心,故華嚴經雲:‘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就是說明這個道理,心包十法界故用大。何謂用大?心覺則成佛,心迷為眾生,古德雲:‘三點如星相,彎鉤似月斜;披毛從此得,作佛也由它。’說明心的寫法和妙用。心無形卻廣大,二祖見初祖,求為安心,初祖雲:‘將心來,與汝安。’二祖答:‘覓心了不可得。’無形相故,無形相又包羅萬象,世出世法,本自具足故名‘性具’。若非本具,修行不能成就,因含善種,才能聞法起修,藉緣熏習而啟發。老儒生問老禪師:‘經謂心含萬法,如何取信?’禪師反問:‘聞夫子讀萬卷書,是否?’答:‘學富五車,不只萬卷。’‘能背否?’‘能背居多。’禪師注視雲:‘從頭至足,不過六尺,萬卷書藏在何處?’夫子當下即悟。

  佛法實在不可思議,常聽人說佛法深奧,我那聽得懂、學得來!但是,很多人入門就看深經,一看便懂。因此,佛法若要依淺深分初級、中級、高級,很難!沒法分清楚!楊仁山居士雖博學,不曾研讀佛書,初見起信論,如獲至寶,從此,學佛篤行,可是,一般人那看得懂起信論!楊仁山居士一看便領會,起信論是初級嗎?我讀日本書,人之初,性本善,合起來,讀不到二十天,但出家初聽經就聽楞嚴,且能復講,誰也不信,難怪,我在光山教書,偶回獅山,遇家叔,問我在南部做什麼?答:教書。老人家哈哈大笑說:‘沒讀書,會教書,笑死人了!’若非本性具足,宿生熏習,豈能如此!設須學後方有,譬如磨磚不能成鏡,修亦枉然。

  ‘大方廣’,直指生佛同體心性,具無量德,受無量名,所謂:真如、圓覺、常姓妙明、涅槃如來藏等,一切一切皆指心性,含理深廣,立名無量,每一名顯一勝德,故雲:‘心性具無量德,立無量名’。上約性德略釋大方廣。

  二、釋佛華嚴

  ‘佛華嚴’,修德。‘佛’,就果得名,覺照為義。修行之後,親證心性,徹究心源,名佛。約果德立名。‘華’,從喻得名,感嚴為義。因修萬行之華,感果地一乘之庄嚴華為能嚴,佛為所嚴,能嚴所嚴,謂‘因果別相’,佛是果,華是因,藉華顯修因,因華燦爛,果則妙明。‘嚴’,功用受稱,資庄為義。顯成佛妙用,資助成佛勝德,庄嚴佛果為義。為因果總相。因修萬行為能嚴,果彰眾德為所嚴,故成佛稱‘萬德庄嚴’。

  累劫精修,究竟成佛名‘佛華嚴’。如釋迦牟尼世尊,因修萬行,福慧雙足,功德圓滿,謂‘佛華嚴’。

  有人讀作大方廣、佛、華嚴經,是錯誤讀法,應念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性德,‘佛華嚴’修德;佛為果,華是因,嚴乃總指因果之勝,如是名為‘大方廣佛華嚴’。

  何謂佛?怎樣才能成佛?有人不知,往往錯解,以為人就會成佛了。昔在獅山,有人往生,常聽到:‘某某人成佛了!’認為佛是死的,大錯!佛是活的,密宗活佛。悉達多太子三十歲成佛,正值年輕力壯,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八十歲入滅。誰說成佛就是死呢?又有說‘證涅槃’了,這也不對。世尊菩提樹下成正覺時,就證涅槃了。涅槃乃本具性德,不生不滅,借寂滅理,言佛入滅,故雲:‘化畢歸寂,謂之涅槃。’並非死了才證涅槃

  成佛必定福慧圓足,晚課念‘皈依佛,兩足尊’,即福足慧足,不是依字解誤為兩只腳,兩只腳的就是佛,我們都是佛嗎?我們只是理即佛,理上講是佛,事實不是,須歷劫修行,福慧圓滿,才能成佛

  密宗說即身成佛,禪家講明心見性,皆屬理即佛、名字即佛,絕非究竟成佛,從來沒有福慧不足的佛。密教縱言即身成佛,也提過去有成了佛的祖師,但我不見聞如本師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留傳十二部經,廣度一切眾生的,可見不是福慧圓滿的佛。我們學佛,要以究竟即佛為目標,若今生始修,須經三大阿僧祇劫(三大無數劫),嫌佛道長遠,懶惰懈怠,難期成佛;肯發心,不畏艱苦,菩提在望。今天聞法,種下善根就有成佛的希望,時間遲早而已。明此理,莫貪快,欲速則不達,貪多嚼不爛,你看楞嚴經,持地菩薩,單修橋鋪路,就修無量無數劫,最後遇佛開示:‘善男子!當平心地心地若平,大地皆平。’才開悟。所以,莫心急,也莫愁修行相續,如是因,如是果,你信佛嗎?真信佛憂愁,今種修行因,將來定結修行果,道心堅固,必能相續,就怕心浮雜用。信因果,才真信佛,依法精進,萬牛莫挽,任何境界都動搖不得,否則,風吹草動,欲速反慢。

  三、釋經

  ‘經’,梵語修多羅或素怛纜,譯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契理契機,名經。契理不契機,度眾不得;契機不契理,不能了生死。總言之:經者,徑也,修行的路徑。古德雲:‘修行無別修,只要識路頭路頭若識得,生死一齊休。’佛經不只念誦而已,讀誦目的在求明白修行之路,如阿彌陀經,教人念佛,得一心不亂,便可往生。經,教導人修行,依之可斷煩惱,了生死成佛道。聽經的目的也在此。

  次釋品目

  ‘入不思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乃四十華嚴之品目,六十、八十華嚴稱‘入法界品’,名有詳略,義理無差,即證入一真法界之意。內容雖同,惟本譯詳盡,且最末卷‘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為前二譯所無。

  釋品目分三段:先說‘入不思解脫境界’,次言‘普賢行願’,再明‘品’。

  一、入不思解脫境界

  ‘入’,親證也,長劫修行,福慧二嚴,便能證入不思解脫境界。證入有能所,‘不思解脫境界’為所入,‘普賢行願’是能入;修普賢行願,才能證入不思解脫境界;亦即修普賢行願,就能成佛

  ‘不思解脫境界’,分境界解脫不思解脫,三段說明。

  何謂境界?‘境’,分際。‘界’,界限境界有分際境界所知境界兩種。所謂分際境界,如國有國界,省、縣、市、鎮、鄉、村、里、鄰,乃至家庭,都各有界限。像此處圍牆內是普門講堂範圍,牆外則不是。此約有形有相的境界說。

  ‘所知境界’,無形無相,六凡在迷,四聖了脫,境界各異。以人道言,依報環境山河大地花草樹木、青紅赤白,眼見相同,內心世界,各有感受;皓月當空,有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有的放歌縱酒慶團圓,憂喜各別。

  有一修行度一小沙彌,住山下茅蓬。一博學居士來,見環境清幽,心生貪念,想佔為己有,明知老和尚不善言詞,專修念佛,卻訂約辯論,贏的住下輸的離開,害老和尚徹夜難眠,大將亮才睡著。賣豆腐老者來,見草扉緊閉,不聞早課聲,隨即高呼開門,老和尚無精打采應之,問明原委,老販雲:‘免煩!我賣豆腐,天天打嘴鼓,練就好口才,交給我好了!’‘但你是俗人,一眼就被看穿。’老和尚答。‘無妨!你為我剃發,借穿僧服,你委曲一下,暫時叫我師父。’老和尚想,橫豎皆輸,辜且試試吧!儘速張羅,並告知居士為之引見。居士略施問訊謂:‘老師父夜歸,知我與令徒訂約事否?’座上人點點頭。居士以為禁語,言:‘師既禁語,用比的好嗎?’又點頭。好戲開鑼了!居士出十指,老販回五根,居士驚退一大步;再伸三指,老販以姆指對,又退!居士手指圈個小圈,販者兩手一揮,比個大圓圈。不知怎麼,居士竟落荒欲逃。老僧躲在門邊,偷窺啞謎,追問何故居士說:令師精通敘理,廣學多聞,我初暗示,你雖習禪,十惡不改,故比十。不料師出五,答:我不但沒十惡,且嚴持五戒。第二次,我說:你雖持五戒,三毒充滿,有何用?故我比三。師卻出姆指,隱示我一心向道,三毒不侵!又輸!最後,我說:你雖一心修行,可惜心量狹窄,比個小圓圈,令師大手一揮,說:我心太虛,廣大無邊。三辯皆輸,無顏再留,走了

  老販挑著豆腐也要走,老和尚拉著,請他解釋。販者雲:什麼知識分子,‘十’塊豆腐多少錢也不知道,我告訴他:‘五’塊錢。真沒常識,我豆腐賣了幾十年,也沒碰過講價的,今天頭一次,嫌貴要我賣‘三’塊錢,那豈不虧本,我告訴他:‘一’毛錢也不減!不買拉倒!沒想到讀書人真沒風度,竟嫌我的豆腐‘小小’塊。惹我生氣,比說:我不偷工減料,貨真價實,‘大大’一塊!

  這便是境界問題,居士滿腦子名相,販者滿腦子豆腐經,你等境界呢?是學者還是販者?仔細審察。但是凡夫境界不出生死輪回,不是解脫境界

  ‘解脫’,解煩惱束縛,脫離痛苦。有二義:一、離障解脫。斷除見思、塵沙無明煩惱,起碼斷見思惑,證阿羅漢果。二、作用解脫。滅惑、業、苦三障,得大解脫自由自在。所謂‘作用解脫’,至少斷見思惑,具六神通來去自在作用自如。古之高僧,掌控生死,欲去則去,想留則留,無掛無礙,如明末紫柏大師,被誣入獄,嘆喟:‘事既如此,住世何益!’本為興隆三寶因緣不足,寂然入滅獄中,便是一分作用解脫,不似凡夫,操自閻王閻王要人三更死,不肯留人到四更。

  二乘解脫境界,大菩薩能知,猶可思議,稱‘解脫境界’,非不思解脫境界

  ‘不思解脫境界’,約分破無明、分證法身法身大士言。天台之別初地、圓初住菩薩,彼之境界,非凡小所能心思口議,法身大士分證,究竟佛果滿證,現指究竟佛果言。究竟佛果不思解脫境界,有四種妙用

  一、事相境界無邊,不可思議。一切事相境界,佛皆了知。如一樹多少葉?我等不知,有空砍下來算,或許也會算錯,佛即問即答,絲毫不差。

  佛世,一婆羅門不相信佛是一切智人,於樹旁,隨手摺一樹枝,問佛枝葉多寡?佛當下給個標准答案,隨數不差,以為枝之葉少,佛眼利,稍瞄便曉,又問樹上的葉片,佛如實回答,彼還真有工夫,砍下來,用了三天三夜時間數,果如所說,始信佛是一切智人這就是事相境界無邊,不可思議,佛無所不知

  二、理性境界深遠故不思議。佛法涵蓋一切法,一切法不能超越佛法甚深微妙之理,佛悉徹知,故雲:‘世間好語佛說盡。’名不思解脫境界

  三、理事圓融不可思議理事無礙,從性顯相,相相皆性,不能執事廢理,理由事顯,事得理彰,圓融妙理,佛通達無礙。

  四、以性融相,性相雙融,重重無盡,不可思議。事事重重無盡,如帝網天珠,互映互攝,本經專說這類妙理,唯佛究竟證得法身大士分證。

  二、普賢行願

  ‘普賢行願’,先明普賢二字。德周法界曰普,位鄰極聖曰賢。普賢菩薩德遍法界,是因心最圓滿的等覺菩薩,僅次於佛。此約字面解釋。

  ‘行願’,發願,依願起行。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謂之四弘誓願。弘者,大也。屬通願,三世諸佛都曾發此弘願。佛菩薩為度生,須斷煩惱,故‘煩惱無盡誓願斷’,欲除煩惱得學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成佛學佛的究竟目標佛道無上誓願成’,圓成佛道,始能廣度眾生

  願,是修行指標,行,實踐所立,趣向理想,所謂‘以行山填願海’,願如海深,行似山高,歷劫修行,誓達目的方止。行與願,如鳥雙翼,車之兩輪,有願無行是虛願,有行無願沒目標,缺一不可。

  ‘行’音ㄏㄣˋ。太虛師說:‘普賢行願品,約普賢菩薩讀ㄏㄣˋ,修圓故;約凡夫讀ㄒㄧㄥˊ,正修故。’所以,等覺菩薩以下,讀ㄒㄧㄥˊ,讀ㄏㄣˋ也無妨。

  普賢行願,有通別。通途論之,從初發心至等覺,乃至十方三世諸佛菩薩所修,不論四弘誓之通願或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藥師如來十二大願,地藏菩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釋迦牟尼佛發願五濁惡世度化眾生等別願,包括六度萬行在內,都是普賢行願。

  別,指本經所說禮敬諸佛、稱贊如來普賢十大願,為普賢菩薩別願,謂之普賢行願’。

  此十大願‘即願即行,即行即願’,邊修邊發願,隨願而行,願行同時,願行相輔,非待發願後才修。

  三、品

  ‘品’,類也。物以類聚,相同義理在一起。這品專說‘入不思解脫境界普賢行願’,故名。有四十卷,前三十九卷偏重在入不思解脫境界,第四十卷(本卷),專說十大願,兼明不思解脫境界,長行沒明文,倡頌中提及,所以,太虛師說,這卷經可單名普賢行願品。一般都以此稱。

  正釋經文

  本卷經共五四七六字,長文偈頌交織而成,分結前起後、正說行願、結歸流通三大段。

  甲一、結前起後

  總結前文,生起下文。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功德已。

  總結前文。

  前三十九卷言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後參普賢菩薩,聽大士說法,所證與普賢等,同是等覺境界,進則成佛,故普賢菩薩為之贊佛勝德,末二偈雲:‘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系,無能說盡佛功德若有聞斯勝功德而生歡喜信解心;如所稱揚悉當得,慎勿於此生疑念。’三十九卷文止於此,六十、八十華嚴亦然。

  ‘爾時’,普賢菩薩贊佛勝德完畢時。

  ‘菩薩摩訶薩’,大菩薩。義常說,今略。‘稱嘆如來’主要是稱揚贊嘆毗盧遮那佛,並十方三世諸佛如來,佛十種通號之一,後佛如先佛之再來故名如來金剛經雲:‘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乃常說之名相,不懂者可查註解或法數。‘勝功德’,功,功能,約修行時間說。德,德用,修行成就妙用。佛累劫勤修,萬德庄嚴,無與倫比,曰‘勝功德’。‘已’完畢。已、己、巳,中國方塊字須詳看細分,‘上巳、下己、已中分’。實際上,我只讀過三字經、百家姓、昔時賢文,十幾天會背後,因出麻疹而休學,並沒讀什麼書,讀書識字多靠自己帶杓子舀的,字字老師教,怎麼可能!像這句話也是無意中得之,以前老師很肯教人,我十幾歲寫‘上大人,孔乙己’,被路遇的老先生看到,告訴我‘己’錯了,然後說上巳、下己、、已中分,我就舀起來了,至今五十多年,都是大路邊、小路邊學,不是在教室中學。現代年輕人粗心草率,不肯用心寫字,如‘見’寫成‘貝’,懶到腳伸長長的,彎都不肯彎一下,依文看是見,但字非見又非貝。‘員’,頭上口移到旁成‘唄’,全走了樣。國字不可馬虎,須工整,否則,腳翹到頭上就難看了!復興中華文化,只是唱歌跳舞,沒搔到癢處,這些看似小問題,實是大症結。

  ‘稱嘆如來功德已’,指第三十九卷,嘆佛勝德偈頌畢,有人誤為是下文‘所有十方世界中’,真是錯到馬來西亞了,沒弄清楚亂說,後文未講,怎可‘已’呢?

  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

  普賢菩薩偈贊佛已,再對善財及諸菩薩說:佛功德無量,盡未來際,嘆不能盡。

  上對下說曰‘告’,下對上言‘白’,今已不分普賢大士法會大眾及善財童子說,主要是對善財,彼是當機,故另標出。

  ‘諸菩薩’,諸者,多也。除善財外,尚有華嚴會眾皆是菩薩,縱有聲聞,也是回小向大,能聞華嚴義理的大心聲聞,經雲:‘有六千比丘、受文殊化’,非等閑之輩。

  ‘善財’,即善財童子。一般以為童子是未成年男孩,大概七、八歲左右。佛經不然,乃菩薩通稱,四十華嚴文殊菩薩文殊師利童子’,他經亦作是稱。

  從善財初參文殊菩薩,歷五十三位善知識言,絕非男童,而是二十多歲的青年。神壇誤為小孩,乩童作孩童狀,撒嬌、翻滾等,明理人一見,便知是假。就算佛世時,彼是童子,經二千多年,難道還長不大嗎?不真不實,不值得信賴。且佛菩薩度人以正知正見為旨,要人正信,絕不會假外道乩童之身,佛弟子當明辨。

  誤善財為小孩也可能受西遊記紅孩兒的影響,謂善財童子觀音那是小說家筆下的人物,非佛法所說

  為何名善財?其出生載於四十華嚴第四卷,雲善財領五百童子親近文殊菩薩,可見非一人,古註:名善財,有二義:一、出生時,家現眾寶,請教相師,以為呈瑞,具大福德故名善財。二、無量劫修行,聚集無數功德法財,將近圓滿故名善財。另謂:善財非今生始修,乃久修之大菩薩,今示現從初發心起,親近文殊菩薩,教發菩提心,引南方參德雲比丘(四十華嚴吉祥雲),示修念佛法門,如是輾轉介紹,經五十三位,後參普賢菩薩。因此,學法,依理當廣學多聞,多去參訪,善知識須傾所知外,還要鼓勵親近他人,令青出於藍,更勝於藍。中國人總喜歡留一步,導致許多精巧藝術失傳,每人都懷著秘方棺材,使‘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

  ‘善男子’,普賢菩薩稱善財,具大善根、發大心、行大行的大丈夫佛經上,善男子也是菩薩通稱,表善財乃菩薩也。

  菩薩開示善財及大眾:佛德廣大,前僅略頌,不但我普賢稱嘆不盡,假使盡十方遍法界,一切諸佛,,經‘不可說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演贊,也嘆莫能窮。

  ‘剎’,梵語剎多羅之簡稱,譯國土世界。‘佛剎’,一佛教化之三千大千世界。‘劫’,梵語劫波,此雲時分。長時曰劫,短時曰剎那世人不知,誤為災難,常聞‘又過了一劫’,實際,世界成、住、壞、空一遍才是一大劫,中含八十小劫。

  ‘不可說可說’,華嚴十大數之一。華嚴經有阿僧祇品,從阿僧祇列起,共有一二十三數,最後最大數目十種,簡稱‘華嚴十大數’,凡說數目多,便以十大數喻,所謂:一、阿僧祇,二、無量,三、無邊,四、無等,五、不可數,六、不可稱,七、不可思,八、不可量,九、不可說,十、不可說可說。所以,不可說不可說是十數中最大數,雖言不可說可說,佛及大菩薩猶知之,若以凡夫立場,雖阿僧祇,亦不能體會。

  將如是佛剎,磨成微塵,一微塵一大劫,經極微塵數劫,以無礙辯才,日以繼夜,相續敷演佛勝功德,也說不盡。

  或許有人會認為佛功德說不盡,恐是重複述說吧!像北部農家種田器具碌碡,轉個不停,有人想數,跟著從田頭打到田尾,老數不清,實際只八粒而已。其實,絕對不同,試想,由初發心,歷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成佛,五十一階位,所修福慧,縱相似,卻不相同,長劫不懈,萬行無缺,豈是短時間可說盡!此類事,非凡夫境界所能解,當仰信之。

  普賢菩薩講這段話,顯佛德廣勝,勉善財並海眾,須發成佛心。

  若欲成就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生起後文。要成就功德,當遵修十種大行大願。

  甲二、正說行願分三

  乙一、長文分三

  丙一、正示行願分二

  丁一、大士征列名數

  普賢菩薩征釋十大願名。

  何等為十?

  那十大願呢?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正列十大願。

  欲學讀音,得注意我念。五十歲以上的,念客家音,或許還准;三、四十歲受現代教育,可能失真,常用國語翻成客家音,‘成功’變‘層功’,‘批’作‘匹’,去建材行買東西老闆說:一匹一匹的貨色不同。害我莫名其妙,客家音‘匹’‘批’,意思相去甚遠,現在客家音要讀到標准,很不容易。本經字不深,注意學,必能正確,我的鄉音還算標准,可作參考。

  十大願,下文有解釋,不先說,免重複。

  丁二、當機征名請示分二

  戊二、當機總征(總問)

  善財白言:大聖雲何禮敬,乃至迴向

  善財童子稟白菩薩:‘大聖’,善財對普賢菩薩的尊稱,發大菩提心,歷劫修行,惑盡功圓,名大聖大士本可成佛,愍眾生故,示等覺身,非西遊記之齊天大聖

  ‘乃至’,超略詞。今舉十願中之初願禮敬諸佛,第十普皆迴向,略第二至第九願。

  善財請教,前雲欲成佛,當發十大願,依願起行,現請問大士:如何禮敬諸佛,乃至普皆迴向,願一一詳說,以利後學

  先列名再請問,表示不知,實以善財程度,無不明白,為利眾生,代為請法。

  戊二、菩薩別釋分二

  己一、正示十願分十

  庚一、禮敬諸佛分三

  辛一、牒初願名

  十大願,每願經文,讀法相仿,皆分牒初願名、釋行願相、結顯無盡三段。第一願詳明,第二願起,相似處則略說。

  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

  普賢菩薩受請,為之開示

  ‘善男子’,針對當機,兼含大眾

  牒,重複。前已說初願名,今再重述之。

  辛二、釋行願相分三

  壬一、明所禮果境

  身心所禮境界,即佛果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諸佛世尊

  盡十方,遍法界,無邊佛土,磨為微塵,一塵一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勝微塵數,顯佛無量。

  佛為何如是之多?華嚴經雲:‘如來正覺時,普見一切眾生正覺。’在佛眼看一切眾生皆是佛。十方三世諸佛,同受我虔誠禮敬。

  ‘世尊’佛十種通號的最後一號,世出世間最為尊貴,九界獨尊,故名世尊

  又‘所有’,非指外境,慈舟大師雲:‘所有乃吾人本性所具。’

  十方微塵數佛,不離下一念心,莫向外求。

  壬二、明能禮因心

  明禮敬者心態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

  初發心者,禮佛便是修因,如何禮敬呢?我仰仗佛及普賢大士願行威德,並自己深心信解力,自他相合,一切諸佛,儼然在前,受我禮拜

  凡夫力弱,縱不能觀無量佛,至少觀一佛,現前受禮。

  壬三、明能禮心相

  悉以清凈語意業,常修禮敬。

  先總明。

  一一佛,我皆以清凈三業,恆修禮敬。

  ‘身語意’即‘身口意’,口不說話,不構成業因,屬身攝;出諸語言,已成業種,謂語業。‘身’無三惡,澡浴清凈。‘口’無四惡,不閑言雜語。‘意’無三毒,萬緣放下至誠懇切。禮非一時,恆久如是,故雲‘常修’。散心禮佛,不得利益清涼國師十種禮:

  一、我慢禮,貢高我慢,爭位次,執位置,如碓上下,心不恭敬,不但無功,反而有過

  二、唱和禮,人念我念,人唱亦唱,有口無心台南台北美國日本,到處游盪,人在殿內,妄想紛飛。

  三、恭敬禮,身心端肅,殷重頂禮

  四、無相禮,五、起用禮,六、內觀禮,七、實相禮,八、大悲禮,九、總攝禮,十、無盡禮。都屬修觀,理深,列名便可。凡夫心粗境細,觀想難成。如我愚鈍,拜四十多年,不會觀想;上根利智者,可尋注作觀,起碼要做身心恭敬,故拜佛莫貪多,一天幾千拜,大家比賽。有人說,拜快不打妄想,其實,妄想照打,‘比賽’即妄想。除非阿羅漢,才沒妄想

  拜佛要五體投地,捧足殷重。額頭、雙肘、雙膝謂五輪,又名五體。現多是‘五體投墊’,並未投地。縱用拜墊,墊不宜高,否則有失恭敬

  ‘常禮’,以清凈三業常修禮敬。常,不間斷。凡夫要做到不間斷較難。敬,常存敬心。心敬等固禮拜,縱不能做到常禮,也要心常敬之。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

  明別相。

  一一佛前,皆現微塵數身禮拜,是多身禮一佛。

  一一身,遍禮極微塵數佛,為一身禮多佛。

  每尊佛前,現無量身;每一身拜無量佛,非凡夫能為,古德註疏多說作觀,若德業深厚,具大智慧,或能做到,不能,則盡己力,恭敬禮拜,一身禮一佛,進而一身禮多佛,再多身禮一佛,終則多身禮多佛。四種除第一種外,余須藉觀想,登地菩薩不須作觀便能做到。

  拜佛力求恭敬合法,現在寺院,多備有拜墊,為免擺收麻煩,以長墊為多,大眾共修,求齊整,為老人,不妨方便,但不宜高。諸多拜墊中,榻榻米做的較妥,因榻榻米是四方型,四面可坐,打七、念佛都適用,老人嫌低,加一、二塊無妨;個人自修,當五體投地,久禮地冷,可用蒲蒲團,自作調適,不勉強。

  年紀大,若不方便,也可坐禮,不能坐禮,合掌問訊,問訊困難坐著觀想,觀身五體投地,翻掌接足,佛世,赤足而行,弟子禮佛,皆作接足狀,佛雖入滅,依然如是,表至極恭敬文殊菩薩禮佛偈雲:‘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釋迦如來影現中(禮阿彌陀佛彌陀如來影現中),我身影現如來前,頭面接足歸命禮。’求往生則‘為求往生接足禮’,佛號可隨所禮之佛菩薩而更改。

  入大殿最少三拜,早晚課聞引磬聲拜三拜,為什麼?佛、法、僧,三寶各一拜也。我初學佛,見諦閑法師禮佛儀軌雲:

  第一拜: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默念便可,不一定要出聲頂禮,依文殊偈作觀,觀不來,默念一遍很好,上面是六句,慈舟大師又加兩句,若禮本師,則‘釋迦如來窮盡弟子禮拜亦如是。’源出一身禮多佛,多身禮一佛的經文。禮佛宜慢,共修亦然,頭至地,稍作停留觀想才是名符其實‘稽首禮’。有人拜佛似撈魚,膝未著地即起,毫無意義,以前曾見獅山一老人,為貪多,僅手摸墊,膝、首皆懸,甚不如法,五體縱沒投地,也須投墊,否則,就是我慢禮。

  第二拜:一心頂禮華嚴法華等諸大乘經典,及十方三世一切尊法。

  釋迦佛一代時教,先說華嚴,後說法華,開權顯實,會三歸一,舉前後以攝中間,二經為諸經之王,是一代時教的代表,統禮一切法寶

  法寶觀想偈:‘真空法性如虛空常住法寶難思議;我身影現法寶前(或尊法前),一心如法歸命禮。’慈舟大師又加‘常住法寶窮盡弟子禮拜亦如是。’緣於這段經文而得的靈感

  第三拜:一心頂禮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及十方三世一切賢聖僧

  以聖賢僧為主。僧寶觀想偈與佛寶同,改‘諸大菩薩(或十方僧寶、一切僧寶)影現中’。

  我自知此理後,受持至今,無論任何場所,拜三拜,皆作如是觀想

  三拜後,或另訂如禮本師三拜,阿彌陀佛四十八拜,表四十八願;藥師如來十二拜,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身,三十二拜等。隨分隨力,恭敬作禮,多拜當然好,最少要三拜。至誠頂禮功德不思議,經雲:一心禮佛,足下起,至地底金剛際止,一粒微塵算一轉輪王位,盡微塵轉輪王福。顯‘禮佛一拜,福增無量’,並非拜一拜,要做微塵轉輪王。

  修凈土要多拜佛,天親菩薩往生論說五念門,第一就是禮拜門。念佛者喜禮阿彌陀佛四十八拜,或依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一願一拜,不識字則念: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第一大願,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如是依序,禮至第四十八願畢,只要至心,功德無別。

  這講的都是凡夫能做到的修行法,不是說好聽而已,經中一身禮多佛,多身禮一佛,我等凡夫還做不到,若恭恭敬敬,一身禮一佛,必‘罪滅河沙,福增無量’,何樂不為

  高僧傳載:慧聰法師歡喜拜佛,禮時見天龍八部、鬼神等眾隨禮,這也是多身禮一佛,自己一身,龍天眾多,感應不可思議!勤禮佛有助健康,少勞動者,一舉兩得。

  拜佛可除‘我慢障’,得尊貴身,畢竟成佛。未成佛前,身相端嚴,眾生歡喜親近,依正殊勝。我矮小,或許前生貢高,不喜歡拜佛緣故

  佛世,佛親弟難陀,僧相堂堂,矮佛四指(八寸),佛丈六,彼一丈五尺二,常被誤為佛,故佛允穿不同色服,以便大眾分別。舍利智慧第一,既矮且瘦,與外道辯,屢辯屢勝,但受長相影響,多不願禮其為師,常度徒給難陀。外道認為,丑瘦之輩,智尚如此,何況高偉之難陀,智必更勝!故舍利說法度人,難陀坐收門弟。我願度徒給人,不敢自收,福德不足也。所以,莫小看僧相庄嚴者,須多生修得不像我,今生才起步,幾十年前,受請講經,坐了將近一個多鍾頭的冷板凳,住眾來來往往,沒人打招呼,只聽彼此互問:‘時間到了,怎麼法師還不來?’見佛教人來,趕緊問:‘請的法師呢?’‘那不是嗎?誰說法師沒來?’教會人答。‘那個叫法師哦!’拉了好長的驚嘆號!我當時又瘦又小又黑,才四十公斤,難怪對方不信,作侍者差不多。親近慈航法師時,老人家常說:‘會性什麼都好,就是頭太小些。’意思是身材矮點。

  欲得高俊尊貴使人起敬信心,應常禮佛,佛是眾生福田,禮敬功德不可思議

  以下凡是說修行之事,以我們能做的為主,深理不多發揮。

  辛三、結顯無盡

  總結顯示禮敬諸佛無窮無盡,至成佛止。

  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下舉四事皆無盡,先借虛空說。

  虛空有盡時,禮敬方止,反顯也。

  虛空界無盡故,我禮敬諸佛,盡未來際,無有窮盡。順釋也。

  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如是’,承上文意,不是結詞。‘乃至’非超略,乃轉語詞。如上虛空界喻,但不及上文詳細,‘乃至’二字含括。

  眾生界也無盡,人道或能統計,余如畜生道,蟻、蚊等,皆無盡。凡眾生必造業,業亦無盡;業因煩惱造,有三毒種子,則造業無窮,眾生無邊,煩惱無盡,造業無窮,故我之禮敬,亦無有盡,盡未來際,恆久如是。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身禮不斷,惟大菩薩能,凡夫心常禮敬,念念相續,無有間斷,便得禮佛三昧,與念佛得一心相同,因地拜佛念佛,果地成佛,為十法界尊。

  如是身禮、口贊、意敬,自然不生疲倦厭煩之念。

  這段文,十願皆同,文淺易明,下略。

  庚二、稱贊如來分三

  辛一、牒二願名

  復次,善男子!言稱贊如來者:

  依次第,還有第二願,稱贊如來

  辛二、釋行願相分三

  壬一、明所贊果境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世間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

  此所贊境文,較前廣詳,足見前後願文,互有詳略,互相彰顯。

  譯經不易,鳩摩羅什法師之譯,優美流暢,首屈一指;但個人以為華嚴譯師實叉難陀、般若三藏,與鳩摩羅什法師相較,毫不遜色且有過之。六十華嚴差些,八十甚佳,四十尤勝,類此義理相同之文不少,要譯至雅馴不重疊,誠屬難事。

  盡虛空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土,磨為微塵,一一微塵,有極微塵數佛。楞嚴經雲:‘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輪。’境與此似,小中現大,一塵中有無量佛,一一佛,皆有海會菩薩眾,圍繞聞法。境界較前深妙,為所稱贊的佛果不思解脫境界

  壬二、明能贊因心

  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

  前有‘仗普賢行願力’句,此略。僅明以甚深勝解心,現前知見,佛如在前,受我稱嘆。仗己心力,亦仰普賢力,文謂‘悉以’,義含於中。

  壬三、明能贊心相

  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贊嘆一切如來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遍。

  凡夫舌根,話多重複,語快舌打結,贊揚有限。須如自在天彩女善口,具妙舌根,出一音聲,與百千種樂,而共相應,一音應眾音。今欲以超過辯才天女舌根,稱贊如來。大菩薩無礙,凡夫不能,只是心願。

  非僅一舌根,一一舌根,皆出無盡音聲。‘海’顯出音如海之深廣無窮。每一音出無盡辭,稱揚贊頌三世諸佛;盡未來際,相續不斷,盡十方法界,無不周遍。

  辛三、結顯無盡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贊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贊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義如前釋。

  禮佛須贊佛,我三拜完,也養成贊佛習慣,贊佛偈很多,如‘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此偈乃世尊往昔親近弗沙佛時,與彌勒菩薩師兄弟,共修菩薩道。弗沙佛欲測誰先成就,突然失蹤,釋迦菩薩很著急,渴念見佛,四處尋覓,見半山現大光明,佛於窟中入火光三昧,因七日不見,菩薩喜極,禮畢合掌,金雞獨立,說此偈贊佛七晝夜,由是精進,超九十一劫,較彌勒菩薩成佛。事載大庄嚴論。

  此偈可通贊一切佛,或用華嚴經‘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恆處此菩提座。’毗尼日用也有:‘法王無上尊,三界無倫匹,天人導師,四生之慈父;我今暫皈依,能滅三祇業,稱揚若贊嘆,億劫莫能盡。’

  凡禮畢,至少一偈贊佛。常贊佛能除‘惡口障’,得大辯才,具法、義、詞、樂說四無礙辯,善說法要。

  念佛求生西方,要常贊佛,‘阿彌陀佛金色’偈,便是贊阿彌陀佛的。往生論五念門第二,即贊嘆門,稱贊彌陀勝德。老人家不會念沒關係,敬心念佛,即是拜佛贊佛。‘南無’皈敬義,‘阿彌陀’,譯無量光、無量壽,老人若不便,念佛就是禮讚阿彌陀佛光壽無量,功德相同。

  菩薩因地,殷勤贊佛,感‘名聲遠聞,諸佛稱嘆’果報將來成佛名聲普聞十方,諸佛贊嘆,眾生聞之,生歡喜心。

  庚三、廣修供養分三

  辛一、牒三願名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

  第三、廣陳諸物,依法修行供養諸佛

  辛二、釋行願相分三

  壬一、明所供果境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世界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

  義如前釋。

  所謂‘種種菩薩’,指初發心至等覺五十一階位的菩薩

  壬二、明能供因心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仗普賢行願力,起深信解,以智慧力,觀見諸佛,如在眼前,受我供養

  壬三、明供具供相分二

  癸一、財供養分二

  子一、列諸供具

  列出供品

  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

  總標。

  廣羅最上精妙物品,供十方佛。

  供品雖多,不出五塵。

  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燃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

  ‘所謂’指下文釋上文。

  ‘華雲’,華通花,故華嚴經亦寫花嚴經,佛經里,花多作華,縱是花字,仍讀華音。雲,周遍義,有虛空便有雲,表物品多,重重無盡。

  花欲供,不可先聞;舉花過鼻,不令呼吸觸聞,以表恭敬。花須新鮮,莫任枯萎。瓶花日日換水,免致腐臭。

  ‘鬘雲’,印度風俗,喜以花作鬘,如今之花環,飾發或掛胸前。上屬色、香二塵。

  ‘天音樂雲’,音樂供佛,屬聲塵。天,非定指天樂,表庄嚴尊貴,如唱贊、誦念,聞之凈心,故謂梵唄。

  ‘天傘蓋雲’,以勝妙寶蓋,安佛之頂。

  ‘天衣服雲’,衣服,非指穿著之衣,乃布幔類,如佛殿之繒彩、幢幡等,須用布做的庄嚴物品。

  ‘天種種香’,上妙香供佛,香種類多,有線香沉香檀香等,‘塗香’,印度習慣用香膏抹佛身或蓮座、塔、殿四周供佛中國無此習。燃線香、環香、沉檀香等,謂‘燒香’。‘末香’即香末,燃於爐或盤中供佛

  中國普遍燃線香,香要買好的,取其香,非取煙多,煙多便好,煙囪之煙,豈不更多?香不須多,一炷清香,上供諸佛,劣香一束,反熏壞經像。有人誤為,佛像烏亮才靈,若如此,拿到灶口熏,豈不更快!

  順便提一下,莫買以佛菩薩像商標的香或素食品,用後亂丟,污衊聖像罪過不輕。常有人買此類香來供佛,我則另作焚化,很麻煩,樓上騎龍觀音像,就是從香筒上慢慢取下來裝框的。素食品也很多,以前紙印,還好處理,現印在罐頭上,處理不易,這類製品,再好吃也莫買,以不買作抵制,像雖不大殿里的庄嚴,但知是佛菩薩像,就該拒買。有的寺院,可能沒注意,隨手一扔了事。更要不得的是,有些佛教刊物,竟以佛像作月歷,失‘禮敬’之心,月份過,撕一張,亂棄置,真罪過!梵網經雲:‘見人損壞佛像,如三百矛刺心’,實在難過!但知法犯法,甘造地獄業,我等又奈何?

  佛弟子當禮敬佛菩薩,如父母肖像,子女敢任意棄置嗎?元首之像,允人不敬嗎?善因法師學佛行儀雲:‘莫說佛菩薩像見地有一佛字,都當拾置凈處,況佛像!’縱使說得天花亂墜,每天拜佛數千,入定開悟,但若連這點微小事都做不到,我認為那不像學佛人,不是真佛徒。佛法千生罕遇,萬劫難逢,望大家存敬心,如理如法,做真實佛弟子,否則,修一輩子,因污穢聖像而墮落,實在可惜!

  這些話常說,聽者大多如耳邊風,一副不在乎的樣子,莫以為我是老古董,我這個老頑固希望大家生西方,向善趣,擔心大家下地獄,枉費修行一生,切莫因老生常談而忽略。

  ‘如是等雲’,指列種種供品,‘一都如‘須彌山’。須彌山,譯妙高山,水面算起,八萬四千由旬高,為眾山之王。顯供品至多,如須彌山之高廣,尚且要供養,何況少物!

  ‘燃種種燈&r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