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梵語:वज्रच्छेदिका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सूत्रvá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簡稱《金剛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經典之一。

如何讀懂《金剛經》(二十三)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佛自成佛以來,說法數十年,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記錄下來,有三千卷之多,為當時全球留下文字最多的人。可是,佛卻告誡須菩提,不要以為佛將有所說法。為什麼?若有人言:佛有所說法,就是毀謗佛,不能理解佛所說法。所謂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佛所說法,是實相法、涅槃法,此法本來不可言說,超經驗、絕言思,是凡夫眾生經驗中從未有過的,故無法用表示凡夫眾生經驗語言文字予以表述。佛之說法,非如哲學家、講演家之立論樹宗,本無定法,只是用語言破除眾生的各種妄執,引導眾生依法修行,開發自己本來具有的智慧,去親證實相、涅槃。所謂應時契機,解粘去縛。有的經里比喻為指月之指,就像不認識月亮小孩月亮,用手指月亮告訴他說那就月亮。如果認為這個指月的手指就是月亮,就誤解了。佛在末後所說《無量義經》中明示:他多年來種種說法,只是針對聽法者的根性,以種種方便解除其執著,因聽法者根性、執著不等,所說的法、說法方式也各異。研讀佛經,首先應弄清佛說法所對的時、機。

  不理解無法可說的說法本旨,不去佛經言句及說法機用中去體會佛說法的本懷,只以世俗限光,視佛為世俗思想家、哲學家,把佛經看作世俗的文學、哲學著述,用研究世俗思想哲學方法去研索,橫生計議,妄作判斷,其方法態度從根本上來說已經是謗佛謗法了,白白辜負了佛說法的一片苦口婆心。為什麼說是誹謗佛呢?因為你並沒有理解他說法的實質,是誤解他了,把天人師的佛只看做一個哲學家、講演家,是貶低了佛,小瞧了佛,也就是毀謗佛。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以上所說的法太深奧了,確實難以理解相信,須菩提惟恐後世眾生看到這裡不能理解,請問佛未來世的眾生對這種深法能生起信心嗎?慧命,又譯作“具壽”,意思是具有肉體生命智慧生命者,是佛對弟子的一種尊稱。

  須菩提這一問,又著了眾生相,佛便破除這種對眾生相的執著說你不要只把後世眾生看做眾生,“眾生眾生者”,即眾生所認為的眾生佛說所謂眾生者,即非眾生,是名眾生,非眾生,也非不是眾生。為什麼眾生即非眾生?因為眾生的實相,並非眾生自己妄識所見眾生相,而當體即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即是佛性,佛眼明見眾生身中的佛性,看眾生本性與佛無異,將來都可以成佛。但現在尚處於迷染中,現為眾生,所以說非不眾生,以假名說為眾生

原標題:《金剛經》講解—非說所說分第二十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陳兵教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