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梵語:वज्रच्छेदिका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सूत्रvá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簡稱《金剛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經典之一。

如何讀懂《金剛經》(四)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什麼叫做發菩提心呢?佛解釋了:發心讓所有種類的眾生皆入無餘依涅槃佛經中根據生的方式和存在方式的不同,將所有眾生分為九大類。根據生的方式的不同,分為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四種,人和牛馬等屬於胎生,雞鴨等屬於卵生昆蟲多屬於濕生,即從濕氣中出生,蟬、蝴蝶諸天等屬於化生,即變化而生。根據有沒有固定形貌的物質身體,分為兩大類:有色、無色,有色就是有一定的固有形貌,像我們人類一樣,可以看見有一身體,指色界天。無色在這宇宙裡面還有沒有身體但是還有心存在的眾生,如無色界天,是天上的一種眾生。還有根據想,就是感知覺的有無,分為有想、無想及非有想非無想三類。有想類包括所有有感知覺的眾生,無想類指屬於色界四禪天的無想天人,住在沒有感知覺的定中,前半劫生,後半劫滅;非有想非無想類指無色界天的非想非非想處天人,住於非想非非想定中,沒有下界粗的感知覺,但還有微細的一點感知覺。這九類眾生,我發願都引導他們進入無餘依涅槃,叫做發菩提心。滅度,即寂滅而度到涅槃

  涅槃,是梵語的音譯,譯成漢語非常難,一般譯為圓寂或者寂滅,但是意思也不是十分准確,所以還是用音譯。涅槃的解釋有一百多種,有一個意思大概就是道教所說的長生不死,還有無病、無苦惱、極樂等意思。最根本的意思就是不生不滅,因為只有不生者才能不滅,有生必然有滅。

  不生不滅叫做寂滅,它是一種什麼呢?非常難以言說,涅槃最根本的性質就是不可言說。為什麼不可言說呢?因為我們所有的語言,都是一種工具,是一種符號,它建立在大家共同的感知覺之上,我們大家共同的感知覺都是一樣,在這共同的基礎之上,形成共同的語言,比如用“人”來表示各種各樣的人,用“男人”來表示各種各樣的男人

  凡是語言所表達的東西都是大家的感知覺裡面共同有的。而涅槃是一種心靈體驗,這種體驗在我們大家的感知覺裡面從來沒有過佛經中叫做“未曾有法”。這是所有的人從來沒有過的一種心靈體驗,所以不能拿大家共同都有心理體驗的概念來定義和描述,你說是一種快樂吧,它跟我平時感受到的各種快樂完全不一樣;你說是一種精神境界吧,它又跟我們所理解的精神境界不一樣;你說它是某種物質吧,更不是。那麼,涅槃究竟是什麼呢

  大乘經裡面最明白的解釋,就是“解脫心”,就是說它還是一種心,或者心靈狀態吧,當代的西方心理學把它歸到“意識轉化狀態”裡面,就是把平常意識轉變成另外一種特殊的意識意識轉化狀態有多種,涅槃也被歸到其中的一種。這里的意識,並非佛學所說第六意識,而是“心”或精神的泛稱。

  就是說涅槃是很真實的一種內心體驗,一種存在狀態,這種狀態通俗地講,就是一種解脫心,就是解脫了一切束縛我們心靈繩子的心,它最基本的性質就是不生不滅。我們的心是一個不斷生滅變化的活動過程,而涅槃不一樣,它不生不滅,永恆如此,叫做寂滅,是完全的、圓滿的寂滅,稱為圓寂。

  正因為涅槃永恆如此,超越了時間、空間,超越了物質心理,所以它不會因為人的死亡而消滅,那麼證得涅槃就獲得了永生,不是身體永生,而是解脫心永生,佛教認為這是理想的存在狀態

  肉體的存在,必然有生老病死,成仙升天還是有一個身體的,有身體就不能避免生老死,只有涅槃才能超出生死,避免一切痛苦它是永恆快樂的,這種快樂是一種解脫快樂,比世間的一切快樂都要高級,是不依賴任何條件自然湧現的一種快樂,而世間的一切快樂都是需要依賴一定的條件而獲得。

  事業成功是快樂的,但是必須要成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成功,當你不成功的時候,就沒有辦法快樂。其它的快樂,也都是這樣。

  涅槃分有餘依、無餘依兩種有餘依涅槃,簡稱有餘涅槃,是心靈達到涅槃,獲得解脫,但是這個解脫心還是有一個載體,這個載體就是肉體。證到阿羅漢果的人,也還是有他的肉體,這個肉體是他過去所造業的一種果報,有這種果報那就還要受這個肉體的束縛。

  因此,證到阿羅漢果的人,也還是有身體上的痛苦,當他害病的時候也照樣有疼痛,當他要不到飯的時候,肚子照樣餓。如果他長相醜陋證得羅漢果以後也還是醜陋。但是,他的內心快樂的、超越痛苦的,叫做有餘依涅槃。到他臨死的時候,不用電和柴火,用修成的三昧真火,自己身體火把自己燒成灰,只存在一解脫心永恆存在,沒有物質身體,叫無餘依涅槃

  進入無餘涅槃如何存在呢?死後去哪裡了呢?准確的回答是無來無去、無在無不在,它超越空間、時間,所以不能用我們固化的時空概念來界定。《雜阿含經》中佛曾有回答,說解脫者之識(心)不去東南西北上下,意謂解脫心超越時空。《瑜伽師地論》等解釋說,進入無餘涅槃者寄住於無色界之頂(亦稱“有頂”)非想非非想處天,或者住於三界外的凈土。總之絕不是一死永滅,而是長存不死,可謂真正的長生不死

  如果一個人發了這樣的心,志願把所有的眾生,不僅僅是人類,還包括所有的動物,及地上的神仙鬼怪、天堂里的天人等有生有死的所有眾生,都度到無餘涅槃,便叫做發菩提心。無餘依涅槃當然要比有餘依涅槃快樂,是生命的究竟歸宿發心眾生都度到無餘依涅槃,叫菩提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真實發了這個心,就叫做初發心菩薩

  佛教眾生梵語薩埵)叫做有情,就是有情有識有心者,其他的眾生都是沒有覺悟的,而菩薩是自己覺悟也想要其他的眾生覺悟,所以叫做覺有情菩薩分為三種,初發心菩薩不一定有普度眾生的本事,只是發了普度眾生誓願,以普度眾生作為自己的理想中國百姓大多數對菩薩是曲解的,只認為廟裡的那個神像菩薩,或者把自己崇拜的所有的神都稱為菩薩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上面所發普度眾生皆到無餘依涅槃菩提心,叫做“世俗菩提心”,因為它只在世俗層面,以所度的眾生、能度的菩薩及度眾生這件事為實有。僅發這種心,是不能成佛的。菩提心必須與諸法實相或法性、真如相應,才可以結出成佛果實,叫做“勝義菩提心”,勝義,即最殊勝真理,或稱“第一義”,即佛法的第一真理

  佛法諸乘,大體都把真理分為兩個方面,稱“二諦”,諦是真實不虛的意思,相當於真理。一個方面叫世俗諦,簡稱俗諦,講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因果報應等,世間萬有的結構、差別、運作規律等,為從世人通常認識的角度所見真實,如實了達這些的智慧稱俗智、差別智。

  另一個方面叫真實諦、勝義諦、第一義諦,簡稱真諦,講萬有不變的體性本性,亦即法性、實相、真如,了達法性的智慧,《阿含經》中稱為“涅槃智”。真、俗二諦一體兩面,猶如手心手背,合為一個真理。或將二諦一體不二或超越二諦,稱為“中道第一義諦”,簡稱“中諦”。解說、學習佛法的次第,應該先入俗諦,次入真諦。這里講發菩提心,即先說世俗菩提心,後說勝義菩提心。

  此經中說佛法,處處都是二諦合明,講真諦時,用“遮詮”即否定、破除的方法,以“即非”、“則非”否定之;講俗諦時,多用“是名”肯定之。

  勝義菩提心如何發起呢?從破除世俗菩提心所攝的諸相發起。下面就用遮詮、否定破相了,破的是世俗菩提心相關的諸相:即使發了菩提心,如果有任何對相的執著,那麼就不菩薩。“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就是像地藏菩薩那樣,發願度盡所有的眾生,即使把所有的眾生度盡,都成佛了,實際上沒有一眾生被你度成佛

  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就是破除對眾生和度眾生這件事執著執著有一眾生實體可度,有一個能夠度眾生的我,那是不能夠度眾生的,那不叫做菩薩,因為沒有金剛般若,沒有金剛般若是不能度到彼岸的。

  菩薩如果把眾生看做只是眾生,那麼他自己就會產生能夠度眾生的“我”,由此產生我慢,增益煩惱。如果眾生就是、只是眾生,有其“眾生”的自性,亦即本來不變的實體的話,那是不可能成佛的。沒有看到眾生的本質和實相、眾生本具佛性般若智慧,是不能度眾生的。認為實有眾生可度,是一種執著,一方面執著於所度的眾生,一方面執著於能度的“我”。

原標題:傳承|陳兵:如何讀懂《金剛經》(四)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禪宗文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