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

淨土三經之一。此經說無量壽佛(阿彌陀佛)的因地修行,果滿成佛,國土莊嚴,攝受十方念佛眾生往生彼國等事。此經前後有十二譯,存五譯、失七譯,會集、節略本四本。經中介紹了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接引眾生的大願、極樂世界的美好景象,以及娑婆世界的污穢不堪等內容。

佛說無量壽經講義

uploads/content/2022/may/95f1ac5dfe43a2e99441be7c3ac739e5.jpg" />

  佛說無量壽經講義

  性梵法師講述

  以下內容尚未校對若有錯字尚請見諒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舎城,耆闍崛山中

  本經略分序、正、流通三分。敘述一期法會的因由,名序分。序如頭五官具有。正式開顯一經的宗要,名正宗分。正宗如身,腑臟無闕。讚歎或囑累流通到未來,名流通分。流通如手足,運行不滯。序分又分證信(通)及發起(別)二序,今先講證信序。一般皆以六種成就為證,信茲分二節來說,先說信等五種成就,次明聲聞菩提會集。

  「我」,是結集經的人自稱。「聞」,是從佛陀親聞,不是道聽塗說。結集者表明;佛如此說,我如此聽,現在就我所聽來的,又如此誦出真實不虛,一一都與佛所說的沒有差錯。「如是」,依大智度論說,是表信。信得過的就說如是,信不過的就說不如是。如是,又表智慧能有如佛的那種智慧,乃能說如是道理。以中國來說,古今才有智的,沒有人可以超過孔孟老莊,而佛經道理,皆孔孟老莊所沒說到,其他人更不足論。要有如佛的智慧所說,才可斷疑生信,不違真理,亦可止息戲論與諍競。修學佛法,唯信與智,是為根本。有如智論說:「信為能入,智為能度。」無信如無手,不能隨意取得佛法寶藏。無智如無目,不能揀別邪正善惡,也就不能了達佛法真義實相。

  一般經文都是最先安立「我聞如是」,或「如是我聞」,即表示唯有信智具足,才能深入經藏,得到佛法利益。同時也是佛涅槃時,告訴阿難要這樣的。因為佛將入滅,阿難悲啼涕泣,這時阿那律尊者阿難說:汝是傳法的人,徒悲何益,應該請問佛,有關佛滅以後的大事有四:一者,佛滅以後,諸比丘以誰為師。二者,眾弟子依何而住。三者,惡性比丘如何共住。四者,一切經首當置何字。阿難以此問佛,佛即答覆他說:以戒為師,依四念處住,惡性比丘默然不共語,一切經首當置「如是我聞。」

  此「如是」兩字,約法來解析:佛所說法,合於諸法。說理如理,說事如事,說因如因,說果如果,完全契合,所以得稱為如是。如本經所說的一切因果事理,絲毫不錯,難怪彌勒菩薩在經中說世人稱爾。

  約人來解:阿難現在是聞釋迦所說,可是卻如過去現在一切佛所說。如果與諸佛說的不合,就不如不是了。

  約理說:如是,即諸法實相。古今不異為如,如理而說名是。實相離相,隨緣不變為如。實相即相,不變隨緣為是。即緣起而性空,雖性空而緣起這是諸法真理,確實如此,稱為如是。又觀佛所說法,若顯若密,唯是一心,為如,但又不可取一心是有是無的相,才是

  再就本經來講:此經所說無量壽,一向專念,這是以如如不變為如。三輩決定能往生見佛,離苦得樂,究竟不退,一生成佛名是。經中所說彌陀果與眾生二種因果,如是因如是果,因果決定相合為如。有因必有果,必然如此為是。彌陀發願,修因,證果,度生,始終不變為如。今所成法身凈土,普攝眾生往生彼國,一一皆真實不虛名是。

  是心是佛為如,是心作佛名是。簡單說:如是就是老實,不老實,即不如是。是故做人學佛,一切皆應以老實」為根本。

  「一時」,是指某一時間,即某次佛所說法時。因各地的時間不同,計時的曆法也不一,所以不能用確定的年月日,而稱一時。

  「佛」,是說法主,這裡是專指本師釋迦牟尼佛,不是其他的佛。佛的含義,在前面懸談中已經說過。唐以前,所事的佛經多用佛,到玄奘大師以後,一般譯的經,就多用「薄伽梵」,如葯師經就是用薄伽梵。這是梵語,具有六義:自在熾盛、端嚴、吉祥、名稱、尊貴也有破四魔的意思。

  「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這是說法處所。暫時曰在,久居名住。因為佛成道後,多住此山說法,所以稱為住。王舍城是當時印度魔羯陀國的都城,具傳說有三種因緣:(1)國王人生子,一頭兩面四臂,大家都說不祥。王即裂其身首,棄在野外,有羅剎女鬼,還合其身,養育長大,王有天下,取諸國王萬八千人,至此五山中,統治閻浮提,故名王舍城。(2)過去有一國王學仙,殺生祀天,身墮地獄。其子繼位,一日外出打獵,見鹿疾走,王便追逐,至此五山中,其地平正,生草細輭,好華徧地,茂林華果,溫泉浴池,皆悉具有,王見此勝地,便於此中起舍安居,故名王舍城。(3)國王所住城,城中失火,連續七次,國民傷財失命,苦不言可。王即下命,再有失火,逐住山中,不得住此。後因王宮起火王,即自遷出城,來至五山環繞之中,即作宮殿,王於中住,故名王舍城。國王守法,就是老實做人。

  耆闍崛山,此翻靈鷲山,也有三說:(1)諸多聖人仙靈在此山住,故名。(2)山形與鷲頭相似,故名。(3)環城五山,此山最勝,多有鷲鳥棲止,故名

  我聞,是聞成就。如是,是信成就。一時,是時成就。佛,是主成就。住王舍城靈鷲山,是處成就。有了這五種成就,然後才有這次佛的說法勝會,所以經中首先敘述出來。

  上來五種成就。如以顯理來說:學佛修行,必須實事求是(如是)。都攝六根,反聞自性(我聞)。體用相融,能所兩亡,寂照同時,三世平等(一時)。這樣的話,自性彌陀佛,不離當處(五蘊山中),時時現身說法。高山平地,總是西方了。

  丁二、聲聞菩薩會集 分二

  戊一、聲聞眾 分二

  己一、舉數歎徳

  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

  「與」字,是表明說法主共聽法眾的關係。要共一處一時一心一戒一道一見一解脫,方成共義。「大」字,梵語摩訶,有大、多、勝三種含意。天王人所敬,故稱為大。超勝九十五種外道故名勝。徧解內外經書故名多。「比丘」,譯為乞士,就是外乞食以養色身,內乞法以資慧命的人。尚有怖魔、凈命、凈戒、破惡等義。大比丘,就是阿羅漢。「眾」是僧伽的意譯,也是和合眾的簡稱。四人以上,一處羯魔作法布薩,和合無諍。名和合眾。「一萬二千」大比丘的僧團,同住靈鷲山,所以叫「俱」。論事要具備六和合,論理要同得一解脫,這才可以稱俱。

  聽經大眾先列聲聞,後列菩薩佛經大多是這樣,其意有四:(1)近遠分別故。諸聲聞人,經常親近如來故名常隨眾,所以在佛之後先列。(2)威儀形相分別故。聲聞人形相如佛,世共尊敬,所以先列。菩薩形儀不定,故後列。(3)約教分別故。羅漢辟支同佛見思漏盡,須列在先。菩薩隨類現化,示為凡夫,故應後列。(4)多少分別故。菩薩人多,聲聞人少,故應少者先列。上來所舉,亦非限定,如華嚴經,就是先列菩薩

  「一切大聖」。所謂大聖,就是利根聲聞,無疑解脫阿羅漢,有勝德,證聖果。加了本際等,皆是究竟無學聖人,故言大聖也就是尊敬其德高望重。又本是法身大士,內秘菩薩形,外現聲聞身,參加法會,證此不可思議諸佛所護念經。其數非一,所以稱為一切大聖

  「神通已達」,這句經文,是歎德的略稱。神通的意思,是神妙莫測,通達無礙。一般說有六種: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盡。此六通又名六種智證通,揀別不是五通仙人所得,有定無慧的通。諸大阿羅漢所有六通,皆是依出世禪定,無漏智慧所起。已達者,已於小乘諸法中修學畢竟,已達涅槃彼岸。所謂:梵行已立,諸漏已盡,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這是無疑解脫阿羅漢,不同其他有聖人的。

  上來三句經文,如果由事相會歸到理性來說:一念心性,其大無外,所謂心包太虛此心原是真妄和合,所謂:元是一精明,分為六和合。而今聞法悟心,始本合一,理智一如,所謂:一根既還源,六根成解脫故名比丘眾。二乘人或聞三轉四諦法輪悟道,或觀十二因緣生滅而證果,一念法爾具有十如是十法界,輾轉相生,故曰一萬千人俱。比丘真如出纏,即是法身。了脫分段生死具足三明六通,成就五法分身,超出六凡法界,具名一切大聖神通已達。

  己二、略出名號

  其名曰:尊者了本際,尊者正願,尊者正語,尊者大號,尊者仁賢,尊者離垢,尊者名聞尊者善實,尊者具足尊者牛王,尊者優樓頻螺迦葉尊者伽耶迦葉尊者那提迦葉尊者摩訶迦葉尊者舍利佛,尊者大目鍵連,尊者結賓那,尊者大住,尊者大凈志,尊者摩訶周那,尊者滿願子,尊者離障,尊者流灌,尊者監伏,尊者面王,尊者異乘,尊者仁性,尊者嘉樂,尊者善來,尊者羅雲,尊者阿難。皆如斯等上首者也

  「其名曰」,是結集經的人所稱說。「尊者」,有得可尊,名為尊者,稱其是人天尊敬的人。如陳如作梵王師,迦葉為帝釋師。

  「了本際」。以下是列名,各經的次序不同。如法華經以行德大小為次第,如報恩經及本經,是以出家前後為次序。如維摩經是以德辯為次第。本經所列尊者共有三十一位,唐譯列二十九,或有列三十四、三十六,詳略不同故,了本際,即阿若憍陳如,憍陳如,此雲火器,是姓。因其祖先是事火婆羅門。阿若是名。阿即無義,也是空義。若即智義。無我眾生壽者,謂之自性諸法空性。以無漏智證得此空性,名為了本際,這是三乘聖賢皆同。但陳如最先證悟,得道第一,所以依此立名,首先舉出。漢譯名知本際,吳譯名拘隣,唐譯名憍陳如。

  「正願」,即馬師(勝),漢譯同名,吳譯名拔智致,唐譯名馬勝。威儀第一,五比丘之一,也是六群比丘中的一人威儀端正,舉止可觀,因污他家惡行,為佛所呵,即立願永不再犯,同時發願勸化大富長者,為僧建六十房舍,故名正願。

  「正語」,即離婆多,坐禪第一,亦名無倒亂第一。漢譯名不爭有無,吳譯名合屍,唐譯名離波多。因途遇兩鬼爭屍,請他作證,他即公正誠實而說,決不妄證,故名正語。

  「大號」,即摩訶男,是譯尊父系的親族,族姓第一。漢譯名大力,吳譯名摩訶那彌,唐譯名大名,也是五比丘之一。

  「仁賢」,即須菩提。吳譯名須滿日,唐譯名有賢,此是三個須菩提中的惡性須菩提。因是小龍臨終起一念仁慈賢善的心,得生人中,值佛出家證果,故名仁賢。

  「離垢」,即維末坻,此雲:凈除,潔凈第一。漢譯名無塵,吳譯名維末坻,唐譯名無垢。因打掃寺舍,願令心無塵垢,見思惑斷凈,故名離垢。

  「名聞」,即摩訶俱絺羅,此雲:大膝漢譯名能讚,吳譯名不迺,唐譯名摩訶俱羅。此是舍利弗的母舅,是一位精通四吠陀十八種經的婆羅門,因辯不如姊,發憤游學,誓不翦爪,亦名長爪梵志。與佛辯論,舉「我一切法不受」,佛問「這一句你受不受」?自知自墮負處,而捨邪歸正,隨佛出家證果。以其是當時最有名聞大智婆羅門,故立此名。由於他出家精勤辦道,得四無礙辯,隨問能答,故為答問第一。

  「善實」,即凡耆,此雲:善實。供養第一,吳譯名迦為拔坻,唐譯名善稱。因其過去世曾以最善的果實,供養維衛佛塔,感得九十一劫常生人天今世值佛出家證果,故名善實。

  「具足」,即樹提長者,得戒第一。吳譯名揭質,唐譯名圓滿。曾以旃檀缽置剎桿上,賓頭盧現神通取得,同為佛所呵,制在家弟子不得以七寶或木缽供養比丘。隨佛出家發願受持佛制的具足戒成沙門故名具足

  「牛王」,即憍梵波提,此雲:牛司,受天供第一。漢譯名牛司,吳譯名摩訶梵提,唐譯名憍梵缽提。因過去世輕弄沙門,感五百世做牛,今得人身,餘習未除,如牛雖然不食食物,而口中常作吃狀,故有此名。受天供第一,是因其雖證聖果,牛司未改,佛勒常在天上受供,以免世人譏嫌。

  「優樓頻螺迦葉」,迦葉是姓,此雲:龜氏,祖先學道仙人,有靈龜負之,故以為姓。優樓頻螺,此雲:木瓜林,是其修道的處所,因以立名,或說他胸前隆起一皰,有如木瓜故名。他與迦耶,那提,是三兄弟,他老大都是事火婆羅門。漢譯名是聚迦葉,吳譯名憂為迦葉,唐譯同此。他因見佛在其窟中,以神力降伏毒龍,捨邪歸正,隨佛出家證果,常以四事供養大眾僧,故為護眾第一。同時他的二個弟弟:「迦耶」,此雲:城,漢譯名上時,此雲象頭山。「那提」,吳譯名那履,此雲:江。漢譯名治恆,此雲河。皆是依住處得名,亦偕兄隨佛出家證果。連他們三人原有的徒眾,共有一千人,一時出家為善比丘,都證聖果,這是釋尊最初成道那一年的事。迦耶後來到最難教化,無人肯去的邊地,化導所有的人皈依三寶,故為教化第一。那提七日證果,故為精進第一。

  「摩訶迦葉」,此雲:大龜氏,龜氏是姓。因他既是大富長子,又為國王人所識,故以大來區別前面三迦葉。他的名是畢缽羅,乃樹名。又名飲光,因前世作冶金師,與一貧女,共同以金薄嚴飾佛像,感得多生身如紫金,光吞餘色,故名飲光。此名漢吳唐譯皆同。他是佛世弟子中,頭陀第一也,是禪宗的第一代祖師又是結集釋尊所說一代時教的最大功臣,亦為佛滅前後,僧團中的翹首。大迦葉年老,還是不捨十二頭陀行,佛讚歎有頭陀行在世,即是我的正法久住。可見他在佛門中的影響,是如何重大。

  「舍利佛」,此雲:鶖子,亦翻身子珠子都是連母稱名。鶖子的意思鶖是鳥名,即黃鶯,其眼最為明凈,因為他的母眼很美如鶖,故名鶖子。因他母身,端正無比,故名身子珠子,即取其母眼珠而立名。其他譯本無異。是釋尊的聲聞弟子中,智慧第一,無人超過的。又名優波提舍,此雲:論議。因為他在母胎時,已能令母辯論勝過其舅。八歲登座議論說法,十六大國中,無有一人可與相比,因此故名優波提舍。他隨佛出家七日,即徧達佛法,且能深人諸定,目連竭盡神力,不能動其衣帶。他證果後,常能代佛宏化,轉妙法輪,廣利人天,而且是使佛世僧團清凈和合的功臣。有一次提波達多破僧,就是由他的詞正言順,故得破而複合。

  「大目鍵連」,此雲:大采菽氏,或翻萊箙根。以其祖先是不吃煙火食的修道仙人,故得此姓。因他有神通,故以大稱之。其名是拘律陀,此雲:白楊樹,因他的父母禱告樹神而生他,因以為名,其他譯本無異。神通第一。例如佛昇初天為母說法毒龍障佛,諸比丘請佛降龍,佛不允許。此時目連化身大小,龍懼遂服,不再為障。又如外道移山,制之不動。一城釋種,舉上梵天。測佛法音,遠至三千界外,乃至止車、燒佛堂等,皆是神妙莫測。

  「劫賓那」,此雲:房宿,是二十八星宿中的第四。因其父母禱此星宿而有子,故立此名。另有一說,謂他欲從佛出家途中遇雨,寄宿製陶器家,忽然有一比丘來此共宿,此比丘即佛化現,聞其說法,便得證果,故以立名。漢譯名知宿命,吳譯名拘私,唐譯同此譯。他善知天象,是當時唯一的天文學家,故為之星宿第一。

  「大住」,即摩訶迦旃延,此雲:大扇繩,或翻大文飾,這是印度婆羅門的族姓。大住是大扇繩的意譯。其母喪夫,戀子不肯改嫁,如繩繫扇,便安住不會遺失了。其他譯本,都名摩訶迦旃。他是論議第一。例如外道說:人死不還,知無他世。他說:如是罪人,被繫牢獄可得歸嗎?此取人死以後,隨業受報去,安得在還。彼人再說:上天受樂,為何亦不歸?他說:墮廁得出,誰肯再入。增一阿含經中,佛讚他善分別義,善論教法

  「大凈志」,即賴吒和羅,此雲:凈志。漢譯名大賈師。吳譯名摩訶羅倪。閑居第一。所謂少事少欲,得安樂住,他是聲聞比丘的典型。

  「摩訶周那」,此雲:大路生。他是周利槃陀伽的哥哥。吳譯名摩訶波羅延,唐譯名摩訶注那。

  「滿願子」,即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此雲:滿願子,或雲滿慈子。漢譯名滿願臂,吳譯名分提文陀弗,唐譯名滿慈子。慈是母姓,滿是己名,他是依母而得名,也是父母最痛愛的兒子,可是他卻能割斷父母恩愛的繩索,拋棄世間的富樂,隨佛出家證果。在法華經中,佛常稱讚其為說法人中,最為第一,除了如來,誰都無能有其言論辯才,而且九十億佛以來說法人中,亦最第一。

  「離障」,即阿那律,此雲:無貧,或翻無滅,如意。漢譯名多睡,吳譯名阿難律,唐譯名阿尼樓馱。就是彌陀經的阿免樓馱。過去世因值飢荒,有一辟支佛,乞食無得,他以自己所食的粗劣稷飯供養,感得九十一劫生活充足,始終不乏,所求如意,由是得名。他是佛的堂弟,佛成道後,回國省親時,度之出家,但喜睡眠,被佛呵責,發憤精進,七日七夜,不卧不睡,雙目失明。佛乃教其修習見照明金剛三昧,遂發天眼,觀三千大千世界,如看掌中之果,故為天眼第一。離障的名,也是取其已得天眼,見粗見細,看遠看近,無有障礙的意思。

  「流灌」,即孫陀羅難陀,此雲:豔喜,是佛的胞弟。孫陀羅是他太太的名,此雲豔,國色天香,世無有匹。難陀,此雲喜。夫連妻名,故名艷喜。漢譯名多欲,吳譯名難提,唐譯名難陀,維衛佛時,他也出家比丘,在僧團中,負責浴頭,每日為大眾備辦沐浴的溫水及工具。以此灌沐如來及眾僧的功德生生世世,身相完美,端正健壯。佛有三十二相他有三十相。儀容第一,舉世無雙。以此因緣故名流灌。

  「堅伏」,即賓頭盧頗羅墮,此雲:不動利根,簡稱堅伏。不動就是伏,利根便是堅,堅是姓,伏是名。吳譯名滿楓螺,唐譯名住彼岸,他因樹提長者以栴檀缽置剎桿頂上,現通取缽,佛呵責他,勒令雖得聖果,不得入滅,留身久住世間,受人供養,作大福田,故為福田第一。

  「面王」,即薄拘羅,此雲:善容。吳譯名波鳩螺,唐譯名上首王。因面貌端正,世間第一,故以為名。他是佛弟子四種(法臘、學徳、生年、法性)長老,完全具有的長老,故為壽命第一,同時又是知足第一。他因過去生中嚴持不殺戒,九十一劫,長壽無病,今世壽年一百六十歲才入滅。又因前世布施一病僧訶黎勒果,感得今生不死果報出家後,少欲知足。滅度以後,阿育王巡禮其塔,呈二十供養,猶從塔中飛出不受,傳為佳話。

  「異乘」,即優婆離,此雲:近取,持戒第一。漢譯名氏戒聚,是譯尊在太子時侍者出家後,一向戒急乘緩,戒徳最庄嚴故名異乘。佛入滅後,就是由他與五百阿羅漢,結集毘尼藏,後人尊為律藏會上第一代祖師

  「仁性」,即屍利羅,此雲:施財。生性仁慈,樂善好施,救諸貧乏,濟諸下劣,故名仁性。在佛弟子中,他的布施心最大最多,故為布施第一。

  「嘉樂」,即牧牛難陀,此雲:嘉本或嘉樂。妙聲第一。因他與牧牛的童伴,以放牛十一事問佛,知佛實是一切智人,即隨佛出家證果。以其經常牧牛,橫笛高歌,音聲微妙,人樂聽聞。證果後,餘習仍在,常以妙聲讚誦佛徳。

  「善來」,梵音蔡揭,此雲:善來。漢唐譯本皆同,吳譯名蔡揭。因他也是佛世一千二百五十善比丘一人,故特別以此為名。善來者,來佛法中得大善利的意思。律中說,佛只一稱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袈裟著身,即得戒成比丘性,這是唯有佛世才有的。

  「羅雲」,即羅睺羅,此雲:覆障,或雲執月,本是阿修羅名。羅睺羅阿修羅,立於大海中,伸其兩手,可以到須彌山的半腰,執取日月故名執月。漢譯名王宮生,唐譯名羅睺羅。他是釋尊在俗的兒子,密行第一。是故佛在法華中說:「我為子時,羅睺羅為長子,我今成佛道,受法為法子,於未來世中,見無量億佛,皆為其長子,一心求佛道。羅睺羅密行,為我能知之,現為我長子,以示諸眾生。」為什麽叫覆障呢?因為他在母胎中,六年才降生,這是自己的出生。又因他未來投胎以前,佛的父王不允許太子出家修道,這是障父的出家。而且由於他在六年,人疑其母耶輸陀羅有非禮行為,這是障母出家。有此三障,故名覆障。

  「阿難」譯名阿難陀,此雲:慶喜獲歡喜,亦翻無染。他是佛的堂弟,白飯王的兒子,也是佛的侍者。出生於佛成道的那一天,可以說雙喜臨門,所以又慶又喜。漢譯名博聞,唐譯名阿難陀,他是多聞第一。佛在法華中說:「我與阿難等於空王佛所,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難常樂多聞,我常勤精進,是故我已得成佛,而阿難護持我法,亦護將來諸佛法藏,教化成就菩薩眾,其本願如是。」阿難也說:「世尊希有,令我念過去,無量諸佛法,如今日所聞。我今無復疑,安住於佛道,方便為侍者,護持諸佛法。」凡見其相,聞其聲,親其威儀,無有不生歡喜心,故名歡喜。難怪摩登伽女對佛稟告說:我見阿難,全身四肢五官皮膚毛髮,沒有那一樣我不喜歡。為什麽叫無染呢?因為他是佛的侍者,隨佛到天宮龍宮皇宮,但他對五欲之樂,心無染著,故名無染。阿難做佛的侍者,二十五年,對佛四十五年所說的法,卻不會遺忘一字。在他出家以前,所未聞法,佛為重說。所以大迦葉贊歎說: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佛入滅後,大小乘經,都由他為首結集而成。我們今日能得有佛經可以讀誦研究,這完全出於阿難的功徳,我們要知恩報恩尤其是釋尊的教法中有,女出家眾,完全是由他勸請佛陀允許的,他可以說是一切出家女眾的大恩人!

  「皆如斯等上首者也」。這一經文,是總結贊歎。如斯兩字,是結上所說三十一位尊者,等字是例於萬二千比丘都是當時僧團中的上首弟子。所謂上首,就是大眾的模範,舉出他們來代表參加聽經的聲聞聖眾。由此可以想見這次講經法會,是如何的希有難得,隆重庄嚴

  我們今聞諸大阿羅漢名號,應該生起三種心:一、是敬仰心,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響往之。」二、是效法心,所謂:「彼亦丈夫我亦爾,寧不自勉力修持。」三、是慚愧心,所謂:「我與聖賢本無二,塵勞妄想忽成異。聖人出世我沉淪,今得人身他滅度,慚愧自身業障重,不見如來羅漢身。」有了這三種心,那你也可以進入聖賢之列,否則成為說食數寶,於己何益?

  戊二、菩薩眾 分三

  己一、列名

  又與大乘菩薩俱,普賢菩薩,妙徳菩薩,慈氏菩薩等,此賢劫中一切菩薩。又賢護等十六正士,善思議菩薩,信慧菩薩,空無菩薩神通菩薩,光英菩薩,慧上菩薩,智幢菩薩,寂根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

  「又與大乘菩薩俱」,這句是標名與聲聞眾不同。「又」是再有大士也來聞法。「與」是共的意思。「大乘」,是簡別非小乘法華論說:「信大法,解大義,發大心,趨大果,修大行,證大道。」始名大乘。非一稱「眾」。「菩薩」,是菩提埵的略稱,意譯為大道成就眾生。此事上求下化,悲智雙運,自他兼利的美稱。菩薩兩字,有通有別,通則三乘聖賢,皆可稱為菩薩。如涅槃經說:「須陀洹亦名菩薩,同求無生智故。」法華經也說:「諸聲聞眾,皆非滅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學,悉當成佛。」約別義來說,則有三意不同,稱為菩薩。一就願心求果不同。已發上求下化大菩提心眾生,可稱菩薩,餘則無上求化願心,不得稱菩薩。二就解心悟理不同。凡夫著有,二乘住空,不會中道,不契實相,不名菩薩。唯有依大乘菩薩藏修習,信解現前,妙捨空有,契會中道實相,此人得稱大道眾生。三就依教修行不同。聲聞聞佛說四諦音聲悟道,緣覺聞佛說十二因緣,或自己緣生滅義理證果。唯菩薩聞說六波羅蜜,依此行於自他兩利,修集福慧兩嚴,究竟則名為佛,是故得稱大道成就眾生。地持經說:「聲聞緣覺,但能自度,菩薩不爾,自度度他。」今解菩薩,必須善知通別。如是等諸大菩薩,共集一處,稱為「俱」。

  「普賢菩薩」,又名徧吉。普即徧,賢即吉,字異義同。德周沙界曰普,位居等覺曰賢。最先列普賢,因他是諸佛長子緣故。如行願品說:「一切如來長子,彼名號普賢尊。」又表此經所說,行願為重故,修普賢行願,必得往生成佛故。如行願品說:「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我今廻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再因華藏海眾,同歸極樂圓滿佛果普賢啟發人,故先列。

  「妙德菩薩」,梵語文殊師利,此雲:妙德,妙首,又雲妙吉祥。此三名,妙首表信願為首,妙德表念佛功德,妙吉祥表念佛法門,行契中道,最為吉祥。如是三名正可代表本經宗要信願念行四門。在彌陀經中,稱他為法王子,佛為法王菩薩是真子,二乘是庶子,凡夫是外子。在一切真子中,文殊智慧第一,是過去七佛的老師,而且早已成佛,名為龍種上尊王佛。又是現在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佛的化身。為什麽叫他為菩薩呢?因為他是一佛出世,千佛護持之一,雖然是佛,隨機應化,倒駕慈航,到我們這個五濁惡世,示現菩薩,助佛宏化。把他列在普賢之後,是表示凈土法門的本經,非有如文殊大智,不能究竟信解。又表唯得根本智,才能圓滿普賢行故。

  「慈氏菩薩」,梵語彌勒,此雲慈氏,是姓。他的名字叫阿逸多,此雲無能勝。過去生中,遇大慈如來,願同此號,即得慈心三昧。是娑婆世界當來成佛的補處,菩薩現在兜率天內院,為諸根熟勝慧菩薩說法,以究竟嚴凈佛國為他的要務。為什麽慈氏菩薩列第三呢?是表示必須以唯識心圓明,得入圓成實,才能圓滿文殊智與普賢,轉八識成四智,成就凈土依正庄嚴故。智行圓滿極樂殊勝果,皆唯識現故。此與本經皆趣完全相合。又彌勒菩薩是當來佛,堪任付囑流通。故此經中,釋尊有幾處都是指名對他而說,無非要他擔荷大法,流通未來,普度群生。況此經在一切法滅後,仍留百年,龍華三會,必說無疑。

  以上是三位大菩薩都是普現十方世界,教化眾生;而亦常在極樂,輔助彌陀攝受眾生歸於凈土。此三位恰好顯示:稱性的定與慧,行與証,福與智,方便與般若緣起與性空,是相依相成的;究竟圓滿,就是佛(當來佛)。再說,此等深位菩薩,必皆求生極樂。何以故?生西方即生十方凈土故。見彌陀即見一切佛故。能自度即普度一切故。不離見佛,聞法,不離親近眾僧故。有此勝益,所以華嚴海眾,亦皆導歸極樂。這種事情,是成佛度生的大因緣。這種道理又是不可思議秘密藏,我們千萬不要忽視。

  「等」。等例其餘很多的等覺菩薩,不能一一詳列,故稱等。

  「此賢劫中一切菩薩」。此句是總舉此世界這一階段中一切菩薩,都來參加聽經。賢劫,就是現在這一個中劫,名為住劫,因為有千佛應現出世,故名賢劫,又稱為善劫。

  「又賢護等十六正士」。又以賢護等十六位為代表皆是求無上正等証覺之士,故名正士。賢護,梵語跋陀婆羅,與如下十五位都是同行同願,生生世世同為菩薩伴侶,所以共同參加聽經。

  「善思議菩薩,信慧菩薩,空無菩薩神通菩薩,光英菩薩,慧上菩薩,智幢菩薩,寂根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

  他譯本尚有慧辯才菩薩。賢護的意思,是善護身口意,而得三業清凈這是行修說。慧辯才的意思,以四無礙辯才,化度眾生這是約化他修說。其餘十四位菩薩,含意可分為七對來說明:

  (一)思法與信解-善思議菩薩,表善以思慧觀察教法。信慧菩薩,表信順教授而得了解。

  (二)證空與涉有-空無菩薩,表內證諸法空性。神通菩薩,表外以神通游化諸有。

  (三)大慈與大智-光英菩薩,表慈光炬英,徧照十方。慧上菩薩,表智慧最上,通達諸法

  (四)自利與利他-智幢菩薩,表修二道五菩提成佛,豎立一切智幢是自利。寂根菩薩,表威儀嚴肅,其心寂靜防護根門以利他。

  (五)法名與喻名-願慧菩薩,以法立名。香象菩薩,以喻立名。

  (六)福嚴與慧嚴-寶英菩薩,表無量寶藏自然具足福德最勝。中住菩薩,表常住中道智慧,於一切法而得自在

  (七)修行與斷結-制行菩薩,表依制化二法,定慧雙修,即是戒乘俱急。解脫菩薩,表既能戒乘俱急,定慧雙修,必得斷諸煩惱,而得解脫

  這十六位菩薩名號,正是一切菩薩行的始終綱要,誰能說無量受經不是菩薩行,不合菩薩道。

  己二、歎德 分三

  庚一、歎權實二德

  皆遵普賢大士之德,俱諸菩薩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游步十方,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以下是結集經的人,讚歎當時參加聽經的大菩薩,有什麽德行這是學佛很重要的事。共分三科,先歎權實二德,這是歎果。後歎八相成道,三祇修證,這是歎因。世出世法,皆不離因果,故一併讚歎。世人多喜自讚毀他,一般外道,則多自是非他。二乘人雖然聞菩薩法,見菩薩修行,但對他來說,並不喜樂,也就不會讚歎了。如法華經中,迦葉須菩提,目鍵連諸大弟子對佛自責說:「我等居僧之首,自謂已得涅槃無所堪任,不復進求無上菩提。……但念空無相無作,於菩薩法,遊戲神通,凈佛國土成熟眾生,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世尊我等出於三界,得涅槃證,於佛教菩薩求無上正覺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所以我們講到本經序分歎德一科,大家特別要生起難遭想,希有心,見賢思齊,隨喜功德,提起精進勇勐的道心來,修因證果。

  「皆遵普賢大士之德,具諸菩薩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之法。」這三句,可以說是總歎菩薩果德,也可說是讚歎菩薩的實德。第一句是總舉果德,次二句是說明內涵。簡單說,普賢大士之德,就是具諸無量行願,屬心生滅門。安住一切功德之法,屬心真如門。一心二門,法爾如此。約教來說,就是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約法來說,就是萬行一心,一心萬行。約人來說,就是諸佛長子,位居等覺的普賢大士

  約事來說,就是時空無盡的願行,也就是菩薩六度萬行,普賢十大願王,及諸佛的本願,行願相資,才成就功德。又依二道五菩而修,所以成就般若道的功德,名為實德,成就方便道的功德,名為權德。這二德含攝菩薩無量行願,無量功德;但歸納來說,不出生佛平等的一心兩門,這就是普賢之德,所以說「皆遵普賢之德」。普賢行是時空無盡的,有佛前普賢行,佛後普賢行,可以說是有始無終。這就唯有證法身佛性,或往生極樂,才能成就普賢行是不問何時成佛也不必問。

  有如普門品說:「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從圓教初住,至於等覺,為佛前普賢行。三祇行滿成佛,乃至盡未來際,是為佛後普賢行。包括了六度萬行,菩提分法,諸波羅蜜,神通道力,以及佛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

  有如愣伽經中所說:「知一切法,得般若舟,值智慧風,具善方便,度一切人,超大苦海,得菩提道,登涅槃山,入無為舍,得法性身。」此十種願行,都要圓滿具足。沒有一法、一願、一行,不在普賢行願之中,不在人人本具,靈靈覺覺的一心之中,這名普賢之德。真實不虛,故名實德。一切菩薩都應該遵行,隨順修習,不可違背,故曰皆遵普賢大士之德。不然,菩薩即非菩薩,是假名菩薩華嚴法華都在顯示普賢之德,就是本經,也是如此。何以故?無量光壽,不就是時空無盡的普賢行嗎?阿彌陀,不就是人人皆有的清凈平等覺嗎?不就是無量法、無量願、無量行、無量功德嗎?

  如西方合論說:「念念厭離即行於捨,念念清凈即行於戒,念念寂靜即行於忍,念念相續即行於進,念念專一即行於定,念念彌陀即行於智,六度皆由念佛流出。」豈可尊崇華嚴法華,而貶抑本經?!又豈可是念佛行人非是菩薩

  「安住一切功德之法」,即是契入性具萬德之心源,而證會心行理體一如的本覺,是名安住一切功德之法,這是讚歎菩薩實德。

  「游步十方,行權方便。」這是讚歎菩薩權德。步就是行,也就是示現。如華嚴經雲:「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垢凈,菩薩影現中。」

  也如法華普門品所說:「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此是菩薩的權巧方便,所以叫做權德。菩薩修行不離善巧方便,以善巧方便,故攝取凈土,得常見佛聞法,供養眾僧,成就福慧二嚴,得入佛法秘藏,究竟彼岸。所以說,權乃證會實德之權,實是不離方便之實,相依相成,必如此,才能證入三得秘藏,安住無住大涅槃念佛求生凈土,也是菩薩的善巧方便。

  如智者師說:「將入佛法,方便誠多,若以一行而具眾門,無過念佛。一切賢聖者皆由念佛而生,一切智慧皆由念佛而有。易入而證深,無過念佛。大哉世尊!善拔我等開示一道,直至菩提甚深法門,所謂念佛。」

  「入佛法藏,究竟彼岸」,這二句,是結歎權實二德。前句是歎菩薩有方便(權德)故,才能證入「法身般若解脫」三得秘藏。所謂秘藏即是秘密藏於一切眾生佛性法華喻為衣里明珠,見佛性必須有方便,有了因及緣因的方便,正因佛性始得顯現。法華喻為後遇親友指示,然後取出,這就是方便。菩薩的權德(方便)為能入,實德(三德)為所入。「入佛法藏」,就是結歎能所相資,權實雙行。

  如法華經說:「善入佛慧,通達大智。」也如華嚴經所說:「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究竟彼岸」,就是一真法界,實相,大涅槃。必須理事無礙,二諦圓融,體用自在空有相成,同異一際,性修不二,才能達到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中流的究竟彼岸。此亦是結歎菩薩的權實二德,也就是結歎等覺菩薩

  庚二、歎八相成道 分九

  於無量世界,現成等覺。

  這二句經文是總歎八相成道。此八相是約本師出現人間的化儀來說,也是別教初地,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示現作佛的境界。本經是約等覺菩薩說,故於無量世界,示現成無上正等正覺。此八種相,是由住胎乃至涅槃,經論所列八相,稍有不同。如起信論有住胎相,此經無。其他的經有降魔相,本經併入成道,相而另開童子相,納妻相,這正表示本經重視人倫之意。

  所謂「佛法世間不離世間覺。」讚歎菩薩八相成道,無非顯示諸菩薩願王無盡;即是「度生成佛成佛度生。」法爾如是。令見聞本經的人都能啟發無上菩提心,循此八相成道,修菩薩行,自度度人,同成無上正覺的佛。

  辛一、入胎相

  處兜術天,弘宣正法,捨彼天宮,降神母胎。

  「處」,就是住。「兜術天」又名「兜率天」或「覩史多天」,梵音差別而已。此雲:知足,喜足,妙足。是欲界的第四天,屬空居,分內外院。內院是一生補處菩薩住此說法,名穢土凈土。外院則是欲天,慧少福多生,此仍有男女五欲之樂。不見彌勒,又因耽樂故,不聞佛法,不肯修行,福盡仍然輪迴六道那就還不如人間,有憶念勝,勇勐勝,出家梵行勝,可以見聞佛法,能整心慮,趣菩提了。

  補處菩薩,為什麽不生別天,都是住在兜術天呢?涅槃經有說明,因為上天(色、無色界)者鈍,下天(四王、仞利、夜摩乃至化樂、他化)放逸,唯此天內院,處於中道,無有此過。再說有四種勝事:

  (一)壽命都是千歲,亦有深位菩薩壽命長短隨意,但不是無量壽,如彌勒菩薩

  (二)慧業若多,再加欲界思慧心中,修念佛三昧,則可生內院,親待彌勒,得聞無上大法,斷諸煩惱,發廣大心。

  (三)聖人俱會,能發凈緣不生貪染。

  (四)定慧漸增。

  因此近代的太虛大師慈航菩薩,都發願往生兜率內院。可是如西方極樂凈土比較,那就差得太多了。唐代窺基大師,將西方凈土彌勒天宮,共相比較,略名西方有十種優勝。唐、善道法師念佛鏡中,也舉出西方有七種勝過兜率。一、身相勝。二、徒眾勝。三、壽命勝。四、神通聖。五、果報勝。六、國土勝。七、受樂勝。況且生西方多是一生補處菩薩俱會,兜率內院只有彌勒是補處菩薩,那能相比。

  「弘宣正法」,就是宏揚宣說無上正等正覺大法。據庄嚴經說:「菩薩為欲證無上正覺,乃趣一生補處,從此(人間)命終,生兜率天,為彼天子諸天等,百千俱祇那由他數,大集法堂,圍繞菩薩,聽受所說無上大法。」這是入胎前的事。

  「捨彼天宮,降神母胎」。這才是入胎相。據庄嚴經說:「菩薩降生十二年前,便有凈居天子,下閻浮提作婆羅門,說韋陀論,預言十二年後,有勝人(菩薩)現白象形,入於母胎,具三十二大人相,若出家當得成佛。」菩薩從彼天宮下生入胎時,其母受持清凈齋戒,安穩睡眠,時有六牙白象,諸根圓滿,首有紅光,正念了知,於母右協,降神而入。菩薩降生時,放身光徧照大千世界大地六種震動,菩薩處胎,欲界色界無量諸天,如其次第,日日三時,為聽法故,來見菩薩菩薩慰問,為其說法,禮退而去。十方無量菩薩,於日入時,為聽法故,來見菩薩,互相問答。唯同行菩薩)能見,摩耶不能見。

  補處菩薩為什麽不由化生,而要受胎生呢?據涅槃經說,有八意

  (一)為表示與人同類,以便接引教化

  (二)為寄生人尊貴家,表示所積功德超勝。

  (三)為生作王子,以王力護持正法

  (四)為教人孝敬父母

  (五)為生在王種,可息世人的輕慢心。

  (六)為防止是人對化生的誹謗。

  (七)為留舍利,俾作後世眾生敬信得度因緣

  (八)為同三世諸佛皆胎生故。

  辛二、出生相

  從右協生,現行七步。光明顯耀,普照十方。無量佛土,六種震動。舉聲自稱,吾當於世,為無上尊。釋梵奉侍,天人歸仰。

  補處菩薩,住胎十月,然後出生,這是如一般人法。但生時,卻從她母親的右協而出,這就難免令人難以置信了。在此,我們就要從印度社會去了解。因為印度人原皆信奉婆羅門教,彼較把人類分為四個階段,所謂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而以婆羅門最為尊貴它是梵天的口中所生故。其餘剎帝利(王種),釋梵天協下所生。吠舍(士農工商),釋梵天臍中所生。首陀(賤民才是梵天產門所生。這樣說來,補處菩薩入胎於國王夫人,當然是從右協出生了。在印度人看來,這是天經地義,毫無問題的。再說已經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今日功圓果滿,來生人間作佛,那裡可以同世人一樣,生處是臭穢不凈呢!所以說「從右協生」,這也是理所當然。因此,菩薩的出胎情況,也與眾不同的。

  「現行七步,光明顯耀,普照十方,無量佛土,六種震動。」這五句,是說出生時身相奇特。據庄嚴經說:菩薩生下,身放光明,無量異色,照三千界,無量佛土,一時震動。菩薩便自行走,於東南西北上下六方,次第各行七步。舉聲自言:「我得一切善法,當為眾生說之。我於一切天人,應受供養。我於世間最尊為勝。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無有上。我當為一切眾生之所歸仰。我當降伏一切魔軍。」菩薩下足之處,皆生蓮華,表示我今如蓮華,出污泥(五濁惡世而不染。六方各行七步,表示我如獅子有奮迅之力,於十方世界獨尊無畏。身光普照,令人覺知。震動大地,使魔怯伏。

  六種震動。六動有三:

  (一)六時:佛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涅槃在此六時,無量佛土,六種震動。

  (二)六方:東、南、西、北、中、邊。於此六方皆有無量佛土,六種震動。

  (三)六相:動、涌、震、擊、吼、爆,此是大般若所說。動是前後左右擺動。涌是上下高低搖動或六方此涌彼沒。震是裂開崩陷,所謂山崩地裂。這三種是屬形相。擊、吼、爆,此三種是屬震動時所發出的聲音。此六相,每相又分上中下三級,如動、等動、極動、故有十八相。

  何故要有六種震動呢?勝思惟梵天經說有七因緣

  (一)驚怖諸魔

  (二)令時眾不起散心

  (三)令放逸者而自覺悟

  (四)令念法相無常

  (五)令觀說法

  (六)令成就者得解脫

  (七)令隨順正義。

  「舉聲自稱,吾當於世,為無上尊。」這三句,是說出生時口相奇特。無上尊,是佛的十種名號中無上士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人,為一切世間尊敬,名為無上尊。一般人,初生即哭,這是說明有生皆有苦。佛不如此,與眾不同,以證無生,示現出生,故無有苦,下生即自稱:於世最上。「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就是佛出生時自說的。其實如前所說,不止只說為無上尊,步行六方,都舉聲自稱如何,其聲普聞三千大世界,本經是略說。

  「釋梵奉侍,天人歸仰。」帝釋梵王,奉侍菩薩,先以輭衣承捧剛出生的菩薩。出生後在毘藍尼園中,七日七夜,人天歸仰,奏樂讚歎,婆羅門供養。梵王帝釋,化端正有智的婆羅門,於眾中坐第一座,而以吉祥微妙言詞,讚歎菩薩。色究竟天與凈居天,亦來設大供養,宣說此菩薩,定得作佛。七日已過,聖母命終生仞利天,菩薩還迦毘羅城,儀式十分庄嚴,五百釋種,各造宮殿,請菩薩居住,經於四月,始歸自宮。王請摩訶婆闍波提(佛姨母)為養育主,並派三十二養育母,養育菩薩。一佛出世,千佛尚且都來護持,天人大眾,歸向仰慕,那更情不由己了。

  辛三、童子

  示現算計,文藝射御。博綜道術,貫練群籍。

  菩薩嬰兒進入童年,便是鶴立雞群,出類拔萃,與眾不同,經中只以四句來形容它。如果依四十華嚴經第三十五卷所說,一生補處,則已具六十八種最勝功德,已入一切智智境,無所不知,無所不見,無所不明。世間小小的智識技能,那算得什麽?不過就一般世人所能了知的,菩薩示現,他都能如此。「算計」,就是算術,中國古時叫做數。「文」,即詩書之類。「藝」,即一切百工技藝,中國古時稱為禮、樂。「射御」,即射箭槍舞刀擊劍,及駕車騎馬等,印度稱為象、馬、步、車四種兵,中國過去統稱為御。禮樂射御書數,名為六藝。菩薩無一不是無師自通,可說是神童天才了。而且又能廣博的通達,當時印度九十五種外道的道術,對其所修所證,加以綜合,分析利弊,比較得失,決擇可否。不但如此,同時對於當時盛行的四吠馱十八種,一群典籍,都能貫通他的義理,練達他的作用。以現在來說,菩薩童年,便是科學哲學、天文、地理、政治經濟、乃至醫、卜、星、相的通家博士。也可說他是一部沒有文字的百科全書,顯示出多才多藝,博學深智,真值得我們讚歎敬仰。

  據庄嚴經說,菩薩年始七歲,其父王便帶他到學堂入學,十千童子菩薩同學菩薩日唱字母(即華嚴字母),演出無量法門之聲,令三萬二千童男童女,皆發無上正覺之心。此可謂「人小心不小」,這才是菩薩本來面目

  辛四、納妾相

  游於後園,講武試藝。現處宮中,色味之間。

  前二句是納妾前的事,後二句是納妾後的事。

  「游於後園,講武試藝。」後園,是指當時講武試藝的處所,即城後的試場。菩薩年既長,大父王欲為娶妻。有鄰國王執杖,其女耶輸陀羅,端正無比。父王即刺國師前往求親。執杖說:技能過人,始得以我女為妻。於是父王召國內青年,共集城後試場,共相比賽。五百釋子一時往試,角力相撲,共射金鼓,名為講武。試書、算術名為試藝。五百釋種皆所不及菩薩人天大眾無不歎為第一,故得執杖王以女為妃。

  菩薩久斷貪愛,無有淫慾隨順世法,示現納妻,與諸婇女,住於宮中,故名「現處宮中」。「色味之間」,就是過著男女飲食生活孔子說過:「食色性也,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愣嚴經說:「淫慾眾生之正性,一切眾生皆以淫慾而正性命。飲食眾生之助因,一切眾生皆以飲食而得存活。」世人莫不如此,菩薩既生人間,必須示現隨同人法。

  其實如涅槃經說:「如來非是雜食身,而是金剛不壞身。」何有色味之欲呢!世君子尚且坐懷不亂,況久經塵劫,斷貪去愛的補處菩薩。在他來說,富貴榮華,恩愛團圓,都是過眼雲煙夢幻泡影而已。

  有人問:那麽羅睺羅何來?我答:這可分二方面來說。一是如法華經安樂行品所說:「亦不分別,是男是女,不得諸法,不知不見,是名安樂行。」這就有如羅什大師,接受秦王十位美女之賜,但他還梵行清曰。臨終教誡其弟子說:我現在將一碗針吞食下去,汝等也能如我,便可學我與美女共處。另一方面說,人的中陰身投生,不一定要假父母交合,如禪宗五祖,神識(中陰身)附物受胎。何況羅睺羅非是凡夫,乃菩薩示現為諸佛長子。所以經中說,當時太子手指耶輸腹,謂:汝已有子,便有羅睺羅,此亦合理而可能的事。

  辛五、出家

  見老病死,悟世非常。棄國財位,入山學道。服乘白馬,寶冠瓔珞,遺之令還。捨珍妙衣,而著法服。剃除鬚髮,端坐樹下,勤苦六年,行如所應。

  「見老病死,悟世非常。棄國財位,入山學道。」此四句是說出家動機如本起經說,菩薩處於宮中時令諸婇女發無上菩提心,又令無量諸天,於無上菩提不退轉,諸天說偈勸菩薩出家這是遠因。近因是菩薩於春風熏得遊人醉的時節,出城逰觀。於東門見凈居天人所化的老人,南門則見所化病人,從西門出,又見死人。將人類己,覺悟世間一切,皆是非常,特生厭離。

  如法華經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俗話說:「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凡有智者,面對眾生的老病死當前,都會有所警覺,求其如何出輪迴,了生死就在此時,菩薩出北門游觀,見一出家沙門,便問:出家有何利益沙門答言:「處於空閑,修習聖道,調伏諸根,護念眾生,不染世間,求得解脫。」又說偈頌:「有為諸法無常,五欲財位皆不定,為苦所逼諸眾生,願速出家救濟之。」菩薩聽後歡喜還宮,決志捨棄財名位,入山學道學道。為什麽要入山,那就是前面沙門所說的「處於空閑,修習聖道。」

  經中說:「如昔諸佛,處山林間,得一切智,廣雨法雨。」過去現在的一切佛,都是出家後,入山學道修行成佛,得到世出世間的一切智會方便以後,才到城市聚落說法度生。古人說「真修實證,龍天推出。」決不是像一些出了家,怕入山,怕吃苦。愛惜身體,貪求名利。不修行,不學道那就沒有走上出家的正途。所謂學道,是學習三乘聖賢所修戒定慧菩提正道,不是叫你去道教。有絕少數出家人,雖然沒有去做道士道教。卻去學看風水、地理、算命、卜卦、看相、測字、畫符、收驚、驅邪、捉鬼、唱歌、國術、魔術、氣功、丹功、下棋、演戲、販賣、畜牧。乃至趕經懺,抽煙、喝酒、賭博等事,實在是太離譜了。

  「服乘白馬」,此以下八句,是說出家過程。今舉釋迦太子為例。太子出家時,先往白父王,父未允許,並勒釋種於城四門日夜防守。太子是夜對馬夫車匿說,為我備馬。車匿即以寶鞍及庄嚴具,佩於馬王乾涉身上,奉進太子。這時諸天相助,太子乘白馬,昇空出城,行六由旬(約二百四十華里)到彌尼園,仙人苦行林中下馬,對車匿說:我既至閑靜處,汝牽馬回宮去吧!並將頭上戴的寶冠,身上所有瓔珞庄飾品,都遺之令還,奉上父王。且托他人代告其妃,人生世間,愛必別離,今為斷此生死大苦,所以出家學道,望勿悲傷,此時車匿與乾涉,皆哭泣悲鳴。太子即取摩尼寶劍,自己剃除鬚髮,拋向空中,帝釋天人,承接還天,起塔供養太子又將自己身上穿著的珍妙衣服脫去,換上天人奉獻的袈裟真實成為一個出家人。重遣車匿白馬回國,去自己步行往拔渠(伽)仙人苦行林中,先向利婆陀及光明、調伏仙人參學。再至毗舍離城邊山中,阿羅邏仙人處,學無所有處定。證已,因非能了脫生死,便捨去,而到王舍城外靈鷲山,獨自修行。每日清晨,則著衣持缽,入城乞食。頻婆娑羅王,聞已讚歎,到太子所奉上飲食說:願大慈悲,於此國境,證佛菩提,最先為我,說微妙法。當時王舍城邊,有摩羅羅仙,常為弟子說無想定太子往學,端坐樹下,專精修習,即得世間百千三昧。於是又到尼連河邊伽耶山中,勤修苦行,經於六年,證入第四禪,名為阿婆婆定,常為天龍鬼神之所供養,故得身不失壞。

  「行所如應」,這句話是總結:出家修行,當如一般真實煩惱家,出三界的人,所應該有的行為,和所應做的事,才算真出家古人說:出家有三種:第一是出世俗家,第二是出煩惱家,第三是三界家。如果只有第一種,那就行非所應,不算真出家。蓮池大師出家有四料揀:一是出家而營營名利,無異俗人,此身出家心未出家也。二是處家而心常在道,不染世情,此心出家身未出家也。三是在家終身營作俗事,無一念求解脫,此身心皆未出家也。四是出家又終身精進辦道,無一念退惰,此身心皆以出家也。唯有第四身心出家的人才是真正出家人,堪為眾生福田,得受信施供養。問:為什麽出家修行,應該如此?答:為的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

  辛六、成道

  現五濁剎,隨順群生。示有塵垢,沐浴金流。天桉樹枝,得攀出池,靈禽異從,往詣道場吉祥感徵,表章工祚。哀受施草,敷佛樹下,跏趺而坐。奮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屬,而來逼試,制以智力,皆令降伏。得微妙法,成最正覺

  菩薩示現出生在五濁的世界(剎),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如彌陀經說:「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中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出現娑婆如有入大火坑,已是甚難希有在此成佛,更是難中,之難。可是釋尊不計任何艱難,終於在娑婆成佛度生。這無非是大悲心所驅使隨順群(眾)生,不能不如此。所謂:我不地獄,誰入地獄?這種大志節,大擔當,難怪諸佛皆稱讚他不可思議功德

  何故名為五濁呢?

  一、劫濁-在滅劫中,人壽自八萬歲減至二萬歲以後,便入劫濁,有刀兵飢饉疾病三災,而且有如後四種濁,這個時期(劫),非常不好理想故名濁。

  二、見濁-外道邪見熾盛,五利使(身、邊、邪、見取、戒取),徧滿世間,詳細則有六十二種邪見可說是一個知見非常複什、溷濁的時代

  三、煩惱濁-五鈍使(貪、瞋、痴、慢、疑),及其他煩惱普遍,是一個行為非常不善良觀念非常不正確,而又多苦多難的人世。為什麽?因為貪感飢饉,及大小水災。瞋感刀兵,及大小火災。痴感疾疫,及大小風災。慢感人多修羅,及國土粗惡。疑感人多詐偽,及山崩地震。現實人間,不就是如此嗎?

  四、眾生濁-既有前面三種濁,必然是人無善類,三惡道眾生充滿世間。為什麽?因為眾生果報體,煩惱知見果報因,因濁了,果那能清?如水源既濁,河流自然濁水滾滾。

  五、命濁-是指眾生的一期壽命說,既有上來四濁,必無福壽康寧,壽年日促,一代不如一代,一直減到人壽只有十歲,這就是命濁。而且眾生互相殺害,從小殺至大殺,由小戰至大戰,炮彈至氫彈,小中毒(食物)至大中毒(水、空氣),最後不堪設想,這不是命濁的結局嗎?

  到五濁惡世有些人不以為然。在他看來,這世界得很科技日新月異,人類已經登上月球。生活豐足科學萬能,要什麽有什麽;而且交通傳播工具普遍,真可說是天涯若比鄰,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民主自由制度普及,也說得上隨心所欲,葛天氏之民,帝(政治)力於我何有哉!可是他沒有想到:人心不古,道德淪喪,思想歪曲,知識偏差,物慾橫流,心靈空虛。除了殘酷、冷澹、凶暴、自私、悲傷、恐怖、失望等黑暗光景以外,沒有理想光明。必然把美好世界,帶往衣冠禽獸,行屍走肉,痛苦絕望,玉石俱焚的末日。五濁非五濁,完全以人類精神生活來論定,不可能以盲目的物質享受來轉變。

  所以經中說:一切唯心造,心造天堂、心造地獄這是不可否認的。難得有佛陀的應現世間說法教化,這五濁惡世,始有一線希望,轉變為清凈樂土。不然,那真是「人天長夜,宇宙昏闇。三界無安,又如火宅。」還有誰能給予光明,既以安寧呢?因此我們對於釋迦世尊的悲心、報復、作為,應既以萬分的敬仰與感恩

  有些大心菩薩,想要把此間濁世轉為凈土。在我想:五濁世界要想轉為清凈國土,只有兩個情況可能實現。一個是隨眾生業力因緣,否極泰來,等到過若干年後,人壽從滅劫,回復到增劫,人壽增到八萬歲時,那就轉為凈土了。到時彌勒菩薩便下生人間成佛說法,廣度人天。一個是佛弟子,能照佛所說,應止則止,如貪瞋痴慢疑惡見等。應作則作,如五戒十善波羅蜜等。同時都能至心信樂,修凈土法門成就上品上生,既生凈土,廻入娑婆有情。這樣的佛弟子,多多益善,那就不要等到人壽萬歲時,也可轉五濁為凈土。為什麽好比今日留學歐美的人越來越多,回國便能作種種現代建設,不幾年,不也可進入先進國家之列嗎!又如今日栽培改良種的水菓,必須把新的品種,在原來菓樹上接枝換新,下一代便成新品種了。

  以修凈土法門,來轉五濁惡世凈土,其原理亦復如是。就在五濁眾生的舊枝上,接上凈土新人的品種下一代便全是凈土的人物了。有些人,只知高喊人生佛教不講因果,不溯本從源,唯迎合時人所好,重享受、求欲樂,鼓勵眾生一味向物質追求,那是不可能有人間凈土的。國父也不說過:「國者人之積,人者心之器,國家之治亂興衰,繫於人心之振糜善惡。」當知:國土好壞,是眾生共業所感,佛菩薩有再大的慈悲智慧神通、道力,也不能代替眾生所作的業報,把壞的轉好。唯有眾生共同的轉惡業為善凈業國土自然就轉好的凈的了。

  俗話說解鈴還是繫鈴人。因果業力自作自受,法爾如是。因此,希望有心建設人間凈土菩薩,要實事求是,唯一的辦法,廣為弘揚凈土法門,自行化他,同生西方,乘願再來就好像留學、接種,才能把五濁世界轉變為清凈國土。捨此別求,容易嗎?有可能嗎?古德說:「願將穢土三千界,徧植西方九品蓮。」唯有這樣,始有可能把五濁世界,轉為清凈人間凈土啊!

  這一科降魔成道,共分五節來說。「示有塵垢,沐浴金流,天桉樹枝,得攀出池。」這四句是第一節,沐浴塵垢菩薩示現人世的,既然是父母生身,當然與眾人一樣,會有塵垢的。有了就要沐浴灌洗,以去除身上塵垢菩薩當時是在尼連河畔的伽耶山修苦行六年下來,不但垢穢滿身,而且只現薄皮包骨,那種形像很難看的。他想起一般修行人,難免有二種障。一是執著無益苦行不捨,徒苦其身,卻不能使人生死,得菩提。二是心著欲境,貪愛一切享樂,也不能斷煩惱,證涅槃。唯有不苦不樂,行於中道才是菩提因,能有菩提果。於是接受善生女乳糜供養,恢復體力,然後到尼連河去洗除身上塵垢。為什麽叫金流呢?因為尼連河是恆河的支流,與恆河一樣,河中的沙,都是金黃色的,所以稱為金流,亦稱金沙河。由於菩薩的福慧力緣故,食乳糜後,相好圓光,轉增顯赫。在河洗畢,正欲上岸,魔王作怪,把河岸變得非常高峻,岸邊有一棵阿斯那樹,此數有神(神亦名天),就把樹枝桉低下去,菩薩得攀樹枝,出離尼連河池,上到岸來,在樹下休息。

  「靈禽翼徒,往詣道場。」這二句是第二節,行詣道場菩薩沐浴休息後,正念要往道(詣),伽耶山菩提樹成佛。佛得到處,名為「道場」。這十三千大千世界的山與樹,無不朝向佛得道處的菩提樹。尼連河至伽耶山的道路二邊,欲界諸天又各化七寶多羅樹,一一樹間,各化有七寶池,池岸有迦陵頻伽,共命等鳥,出和雅音,讚歎菩薩菩薩行往菩提樹時,身放無量光明有無鸚鵡舍利孔雀等諸鳥,皆是諸天所化的靈禽,在空中飛翔,圍繞菩薩,出和雅音,有如國王出巡,百官翼從,極為壯觀。或說,靈禽是五百青鳥,隨菩薩後飛至菩提樹下,此說亦通,但不如前說。

  「吉祥感徵,表章工祚,哀受施草,敷佛樹下,跏趺而坐。」此五句是第三節,瑞草應聖。諸佛出現人間成佛度生,這是極大的因緣,也是極大的吉祥,必然會有感應徵兆,知道必會成佛。那麽有什麽徵兆呢?前面說的靈禽翼徒,這是一種。另外就是菩薩到達菩提樹下,剛好有一刈草的人名字吉祥,挑了一擔很清凈柔輭的吉祥草,在此經過。此草青紺色,如孔雀尾。所以後來密宗的灌頂儀式,多是用孔雀尾,這也表示吉祥,能證菩提的意思。此時,菩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