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詩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的意思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唐.惠能  這首詩偈是中國禪宗史上一樁很有名的公
2022-06-16
239

我們念佛怎麼用心呢?

還有就是關於用心。  我們念佛怎麼用心呢?佛不需要用心。很多人說修學佛號要用心,‘口
2022-06-16
210

人生有三不,事繁莫懼,無事莫尋,是非莫辨

《禪林寶訓》裡面記載,有位禪宗的密庵和尚說,一個寺廟的住持要有三種“不”
2022-06-16
225

聖嚴法師開示:瞋心與慈心

有人說現代人的瞋心很重,所以我們的社會才會充滿了暴戾之氣。所謂瞋,是個總名稱,它的內容包括不滿意
2022-06-16
203

永信法師:頓悟法門也是日常功夫

後人讀《壇經》,一般都很在意《壇經》裡面的頓悟法門,實際上,六祖的頓悟法門是建立在“
2022-06-16
154

為什麼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問題:  為什麼我們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方海權:  賢文說:早起打掃門前雪,不管他人
2022-06-16
189

傳正大和尚:來時糊塗去時迷

人為什麼都是糊裡糊塗的?  因為他們一點也不曉得自己的本來面目,不知道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誤以
2022-06-16
182

容人之過

容人之過  孔子曰:“攻其惡,無攻人之惡。”又曰:“躬自厚,
2022-06-16
198

力度大了就不是「疑情」

問:師父好!參話頭時,能夠有一段時間停留在不去思維的類似於“不明白”的狀
2022-06-16
259

《佛遺教經》大旨

《佛遺教經》文字簡潔,但內容豐富,意趣無窮;自從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344年—413年
2022-06-16
171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問:禪修打坐時是睜開眼睛好,還是閉著眼睛好?  寬容法師:坐禪的目的是為了把心定下來,明確坐禪的目標
2022-06-16
210

淫慾心重,會影響往生嗎?

問:請問師父,弟子學佛已多年,但淫慾心很重,並且還常常去色情場所,發生邪淫之事。請問這會不會影響
2022-06-16
177

吳言生說禪:自家寶藏

其實在禪學里一直主張自省與自悟,歷代的禪師們說,誰也救不了你,只有自己救自己,寶藏就在你自己的身
2022-06-16
217

王母汪太君往生記跋

往生西方,注重信願。仗佛力故,雖素不信佛者,直至臨終,一經善知識啟迪,果能生信發願,稱名求生,悉
2022-06-16
151

臨濟慧照禪師關於禪宗的三問?

禪宗源於印度,展開在我國,盛行於隋唐,到慧能大師時全國身教皆為禪,寺為禪寺,幾乎成了佛教的代名詞
2022-06-16
182

佛祖成道紀念日開示

佛祖成道紀念日開示  印光大師  今日是釋迦佛成道之日,亦是我等成道之日。何以故,釋迦佛今日成道
2022-06-16
163

禪觀呼吸「念息」應認識那些常識?

禪觀呼吸“念息”應認識那些常識?  禪觀呼吸,以細長、和緩為妙,但初學不可勉
2022-06-15
177

人壽有古延今促之異

人壽有古延今促之異  經雲:增劫之時,從人壽十歲後,每過百年,各增一歲,如是增之又增,至八萬四千
2022-06-15
160

妄念來了當如何?

《五燈會元》中記載葯山惟儼禪師的一個公案:一日坐次,有一僧問:“兀兀地思量什麼?&r
2022-06-15
171

在家修行之在家菩薩戒淺問

問:受菩薩戒後,則斷絕正淫,若人人受菩薩戒,則人類豈不滅絕?(蒿石)  答:出家者斷淫,在家者只
2022-06-15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