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在菩提樹下究竟悟到什麼?

當年釋迦世尊在菩提樹下睹明星悟道,到底悟到什麼呢?  他悟出了諸法無常、緣起性空的道理。我認為最
2022-06-18
208

五逆和謗佛之罪不能往生嗎

問:“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
2022-06-18
166

禪宗的心靈之道

在道家和儒家之後,中國曆史又產生了以慧能的《壇經》為代表的禪宗智慧。禪宗作為佛教,不僅繼承了印度
2022-06-18
150

生命可貴 造業必慎

人類對一切事物儘管好惡不同,但對生命總是最愛好的。生命雖然有生滅的,但卻有三世相續性:向前看,它
2022-06-18
174

見地是修行的指導,修行是對見地的體證

《六祖壇經·般若品》主要講述頓教的見地及這一見地的殊勝。  見地是一個宗派的核心內
2022-06-17
206

真實不虛話「往生」

“往生”有活著時往生和臨命終時往生兩種。這方面的書籍和音像資料及親自見聞
2022-06-17
164

如何才算是真的禪修?

關於禪修,有條件找個安靜的地方靜坐當然好,不過並不是只有兩腿盤上靜坐才叫禪修。禪是靜慮的意思,能
2022-06-17
165

在家修行之如何處理婆媳關係

我的婆婆待我很刻簿,無論怎樣順從,總是不討好,師父有什麼辦法使她對我好一點?  六親眷屬,都是由
2022-06-17
172

理須頓悟、事要漸修

有人認為神秀大師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不及六祖“本來
2022-06-17
180

慾望少一點,快樂就多一點

有些人認為,佛門就是遠離塵世,不理會世間人情,這當然是一種誤會。從汶川大地震賑災活動中佛教界弘揚
2022-06-17
175

為什麼「吃茶去」公案是茶禪一味的思想基礎之一?

為何“吃茶去”公案是茶禪一味的思想基礎之一?  “吃茶去&rdq
2022-06-17
176

一歷耳根 即種善根

念佛一事,約現生得利益,必須要至誠懇切常念。若種善根,雖戲頑而念一句,亦於後世定有因此善根而發起
2022-06-17
157

南禪七日(11)

禪宗,我們都知道,在佛教裡頭標榜,教外別傳,就是一切佛經,經論,一切教理,佛教的經典的道理以外,
2022-06-17
155

看破財色,善用其心

夢參老和尚  我們再說色。好多人在情上自殺的,大家想想劃得來嗎?那時候,我住在廈門大學附近,這期
2022-06-17
146

禪宗「參話頭」的功夫應該怎麼用?

問:禪宗參話頭的功夫應該怎麼用?  明賢法師:禪宗的參話頭功夫非常關鍵,禪門的這一宗尤其是南傳禪
2022-06-17
157

是否可以邊工作邊念佛

很多學佛的人都喜歡一邊念佛一邊做事情,這樣很好也很不好。這就和功德天與黑暗女的問題一樣,有很多好
2022-06-17
219

怎麼樣把知見轉成證量?

有人問了個問題:“請問師父,禪宗說‘當下即是,即心即佛’,那
2022-06-17
193

大師不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嗎?

念著佛,就不要懷疑佛的能力。有人說:學佛要遇大師。師父聽後說:大師不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嗎?遇到了還
2022-06-17
154

如何是大乘入道頓悟法要?

問:“如何是大乘入道頓悟法要?”  師雲:“你先歇諸緣,休息
2022-06-17
185

在家修行之在家居士可否接受寺院的饋贈

依比丘戒及比丘尼戒而言,若以十方信施所供的常住物品,私自饋贈、取用,不論物件是誰、理由如何,均犯
2022-06-17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