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大乘無量壽經(第76-80集1998-2006年)

  大乘無量壽經  (第七十六集)  2000/1/1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76

  請掀開經本第二十一面,經文第二行,從第二十八願看起:

  【我作佛時。國中無不善名。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

  這是彌陀佛本願的第八段,「生獲法益」,說明往生極樂世界所獲得的利益。前面第七段,從第十八願一直到二十七願,一共有十願,為我們說聞名所得殊勝功德利益這一大段跟諸位介紹過了。今天接著我們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利益無比的殊勝往下總共有九願,第一就是二十八願:『我作佛時,國中無不善名』,名尚且都聽不到,當然不善的事、不善的果報決定沒有。哪些是不善?在我們這個世間,不善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像我們每天在報紙、廣播裡面,所看到許許多多的災難這是不善的果報。不善的果報怎麼來的?我們學佛同學常常讀經,世尊告訴我們,是不善業之所感。這些地方我們要特別留意,業因果報是宇宙眾生真相我說眾生不說人生,如果說人生,在十法界裡面只有人法界;說眾生,十法界統統包括了。種善因則得善果,這是真理,是事實真相

  西方極樂世界果報殊勝,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面都不能夠相比的,這裡面原因我們在經上也讀得很多了,西方極樂世界是個新興的國土,阿彌陀成佛以來才只十劫。由此可知,其他諸佛剎土都歷經無量劫極樂世界是新興的世界,是阿彌陀佛願力成就的。諸佛剎土一般來講,是眾生業力跟佛的願力這樣成就的,西方極樂世界彌陀願力成就的。十方世界這一眾生彌陀願力相應,這才能往生。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條件,我們這個經上世尊明白的告訴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歷代祖師大德根據經教告訴我們,「心凈則佛土凈」,這一句話跟經上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一個意思。由此可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真正的條件,就是心清凈清凈所感的是佛土,念佛果心清凈,不能往生,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這是我們要記住,千萬不能把佛在經上說的意思錯會了,到將來得不到這種殊勝果報千萬不要誤會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騙了我。我天天念佛,到最後為什麼還不能往生?是因為你不了解念佛的真正意思,你錯會了佛的意思,誤會了佛的意思,只能怪自己,不能怪別人。

  所以佛在一大乘經論裡面常常勸導我們,要深解義趣,可見得佛經我們讀誦是第一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熟記經文,修清凈心。我們在講席曾經說過多次,讀經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經讀熟了之後,第二個階段求解,不但要求解,佛教導我們要深解,解得淺還不行,要解得深。深解義趣,義是經中所講的道理,趣是經中所說方向、趣向。我們一般人學佛能夠做到讀誦就不錯了,深解義趣沒有做到。我們讀誦、念佛有沒有好處?有好處,不能說好處沒有,但是往生未必有把握。也有往生的人原因又何在?那是過去生中善根福德因緣成熟這一生雖然有讀誦、念佛,不解其義,他也能往生這是得力於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我們要清楚。因此不解其義,他也能專心讀誦,一心持名,他清凈心得到了。所以無論怎麼往生都是清凈。如果我們自己心不清凈,怎麼不清凈?妄想還是多,分別執著還是多,起心動念依舊是自私自利,依舊不能夠離開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那怎麼辦?那就要聽佛的話,深解義趣,你對於佛在經典裡面這些道理,你解得深,解得透徹,自然放下了。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這才能放下放下就能往生,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放下什麼?這個經上講的,「放下一切不善」,我們的善根福德具足了,就達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求的標準。凈宗諸位都知道,「帶業往生」,放下一切不善,這不就不帶業了嗎?給諸位說,還是帶業。你放下一切不善這是緣,你帶的是什麼?帶的是一切不善的習氣種子種子在,你沒把它消掉,所以還是屬於帶業往生。這個意思就是說明,帶業是可以帶習氣種子,絕不帶現行,大家千萬不要錯了我現在還造一切不善業,這個不能帶去,這絕對是障礙。雖然有惡業、不善業的這些種子習氣,有!種子習氣它不發作,它不起作用,這就能帶去;種子習氣要常常發作,發作是叫現行,那是往生障礙。所以「修行」,大家要特別注意這兩個字真正的意思,修是修正、是修理,行是錯誤的行為、不善的行為,這個佛家講現行,要把這個修正過來,我們念佛才能夠往生

  這個事情要怎麼個修法?我想我們的同修都非常關心。今天晚上我們原本要邀請一位天主教的老修女,她最近在看佛經佛經大概看了相當一段時期了,對於佛法非常敬仰。李木源居士邀請她來聽經,她今天晚上在上課教別人。這個修女今年一百零一歲,她是一九00年出生的,今天二千年,她今天晚上去上課了,她教別人。我聽說有這么一個人,因為她托李木源居士問我好,她在看我的書,聽我講經的錄相帶,所以我聽說有這么一個人,我去看看她。看了之後我非常驚訝,我看她不像五十歲的人,大概就四十幾歲人的樣子,所以要不把身分證拿出來給你看的時候,怎麼能相信她一百零一歲?所以她給我們大家說,她是一百零一歲的年輕人。聽說去年新加坡新聞界曾經訪問過她,在報紙上登了很大的篇幅報導她。我特別請她來幹什麼?來教我們怎樣修學永離一切不善,她做到了!

  她一生辦了十幾個養老院,在新加坡,在其他國家地區,連非洲都有,一生照顧老人,照顧病人。她是一個護士,她告訴我五十多歲的時候,將近六十歲的時候,她才到英國去學護士、學護理,這幾十年當中,她一天吃一餐,日中一食。她是吃長素的,她是生下來就吃素,聞到葷腥她就吐,這我們中國人講「胎里素」。一天吃一餐,她只吃生菜,因為她一個人生活,沒有人照顧她,她還照顧別人,生活非常簡單。有的時候就吃生菜,怕麻煩!有的時候生菜就用水煮,不吃油、不吃鹽、不吃糖,所有一切有味道的佐料,她統統不吃,完全恢復到大自然心地清凈一塵不染。

  我們問她,你發不發脾氣?沒有,從來沒有發過脾氣。她告訴我們,發脾氣,發一分鐘的脾氣,要三天才能恢復得過來。這個話我懂,我們這個身體實在講就跟地球一樣,喜怒哀樂都會讓我們的生理產生不正常的振動,我們現在講地震,不正常的振動。要讓這個振動恢復,是需要時間的,恢復正常需要時間。發怒這是最嚴重的振動,大地震;歡喜,喜是小地震。我們現在講的地震分級,那是一級、二級、三級,發脾氣大概總是八級、九級、十級,一分鐘的大地震,要三天我們身體才能恢復正常。你要是常常發脾氣,你永遠不能夠恢復正常,而且愈來愈嚴重,所以你壽命短促。我看了她之後,我才想起來從前李老師跟我們說,中國的醫學不是治病的,是講長生之道。按照中國古老的醫學醫書裡面,像《黃帝內經》「靈樞」裡面所講的,人的壽命至少是兩百歲,人活兩百歲是正常的,你會保養,你懂得養生之道,所以兩百歲是正常。活三百歲、四百歲、五百歲都有真有不是假的,那是完全懂得調身調心,懂得養生之道你要是活不了兩百歲都是你自己你自己身體糟蹋掉了

  所以我們一幫去訪問的人問她,那你見到這個社會上很多造惡的這些事情,造惡的人,你心裡頭怎麼樣感受?她告訴我們,她看到惡人、看到惡事,就像我們平常在馬路上走,看到一些陌生人一樣,不著心,一點印象都沒有。你們到馬路上走,馬路上來來去的人,你有什麼印象?沒有印象。她說她見到一切惡人、見到一切惡事,就像這個現象,完全是不落印象她做這一點了。看到好事善人,她會記住,為什麼?向他學習。所以這一位老修女,我們常常講經說心善、念善、行善,她圓圓滿滿做到。她非常嚮往佛法,她問我她有沒有資格作佛門弟子?我跟她講:「你三皈、五戒十善打了一百分,沒有一絲毫欠缺,你是一個標準佛門弟子。」佛家重實質不重形式,她雖然沒有形式,她是實質佛弟子,真正的佛弟子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守護。我們天天在這裡講,人家做到了,圓圓滿滿的做到,一點私心都沒有,真的如《金剛經》上所說的,「離一切相,修一切善」。

  一切相,《金剛經上講得很具體,「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她離了,她真正做到無我,起心動都是世間可憐人,如何去幫助他們?她告訴我們,自己幾十年沒有用過錢,錢對她完全沒有用,可是送錢給她的人很多,她說那些人為什麼送錢給我?是要我替他們做好事。所以她常常到外面去,看到有貧窮的人,沒有錢繳房租,沒有錢繳水電費,她就幫他繳。每天為一切苦難眾生解決問題,我們常講「日行一善」,她一日總要行十善以上,身心清凈生活那麼簡單!衣服,從來不買一件衣服衣服是撿別人舊衣服,人家丟掉了不要的,她撿來穿,真的叫糞掃衣。為什麼不去買一件新衣服?我問她,她說:「我要去買一件新衣服,我看到世間還有很多人沒有吃的,沒有穿的,我穿一件新衣服穿得很好看,覺得對不起那一些苦難的人。」人家存什麼心?我看她住的房子裡面,乾乾凈凈、一塵不染,自己整理的。喜歡讀書,書架上擺了不少書,整整齊齊。她是潮州人,她懂潮州話,懂廣東話,在英國念書的,懂英語、華語。我一定會請她到這邊來跟大家見見面,為我們來做證明,人確實可以活兩百歲。李木源居士說:再活一百歲,決定沒有問題。她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是上上品往生,善!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不善名,她現在已經沒有不善名。

  在養老院裡面,要跟這些同事們處不好,她總不說別人的過失,她說我自己不會做人、不會做事,做得讓別人不歡喜,絕不說別人過失,不是普通人能做到!六祖在《壇經》裡面講,「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是我們親眼看到這么一個人,不見世間過,不見別人過,只見自己過。我們在《壇經》上讀到的是惠能大師,今天我們親眼看到有這么一個人,不見別人過,只見自己過,心裡面沒有一絲毫不善的念頭,這是個真正修行人,熱心幫助別人。那一天給我們表演,表演翻筋斗給我們看,你看看,所以哪裡像是老人?她自稱一百零一歲的年輕人,翻筋斗給我們看,全身柔軟。我問她平常生活?她平常靜坐時間多,靜坐的時候一個妄想都沒有。

  所以我們今天讀到這一願:「國無不善」。她完全符合阿彌陀佛這個標準,只要想往生那就去了條件具足,我們應當要學習。怎麼學法?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只念別人善,絕不記別人惡;只稱揚別人善,絕不說別人惡。本經在前面序分裡面我們讀過,佛教我們修學,首先教我們善護三業,第一句話「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犯律儀。善護意業,清凈無染」,我們看到她做到了,五戒十善她真的是打一百分。我跟居士過了,我們要對她做一次訪問,我們給她出一個錄相的光碟,向全世界介紹。我們今天講佛法,有的人不相信,說長壽大家都高興,你們想不想長壽?想不想做一百歲年輕人?你要想做一百歲年輕人,你看看人家怎麼做的。所以我們在經上講學佛人不老,真不老;不但不老,還不死,一點都不假。她不怕死,她知道死了以後會有很好地方去,歡歡喜喜,一絲毫恐怖都沒有,自己有把握。也就是心善、念善、行善,純善之人,縱然不求西方凈土,決定生天,天人,不是凡人。我們真的是很有福報,在新加坡居然有這個見證在,這么好的證明!她今天晚上是上課去了,要不然她一定來,她去教人打坐。所以那麼大的歲數,她的工作年輕人一樣,還是很繁忙,這是我們說出一個明顯的證明,增長我們的信心

  也許有同學懷疑,《彌陀經》上講,「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西方極樂世界有眾鳥說法,那個鳥不是畜生道嗎?畜生是惡道,畜生惡名,與這一願有沒有抵觸?沒有,西方極樂世界的眾鳥,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不是真的,鳥是阿彌陀佛。所以在西方世界,正如《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即現什麼樣的身而為說法有一眾生見到佛感覺得很拘束,一定要規規矩在那裡聽經,不敢放逸,如果鳥在樹上講經說法他就可以躺在那裡一面欣賞,那個約束就沒有了,他就得很自在你看看阿彌陀佛多慈悲,滿你的願望。不但鳥說法,風吹樹梢也會說法流水也會說法,六塵都說法。西方極樂世界彌陀佛與諸佛如來,演說一切妙法,從無間斷。我們為什麼要到極樂世界去?原因就在此地。我們這個世間要想佛法,太難!太難!現在這世間說法的人少了,我們很想學習,遇不到這個機緣,所以我們要到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的緣第一殊勝,一切諸佛剎土都不能夠相比的。佛說法菩薩說法、善友說法,所有一有情無情統統說法,而且日夜都不間斷,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直接得佛的傳授,不是間接。這是我們要想往生極樂世界的根本原因

  第二個原因極樂世界壽命長遠,所以一生決定成就,不要等第二生。十方世界我們要想成就都要經過很長很長時間,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劫。我們在這世間,捨身受生不知道多少次,到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這個麻煩,到西方極樂世界得大自在這一都是說明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真的要求,我們一定要舍棄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東西業障,不但障礙我們修道,障礙我們開悟障礙我們種種善行。只要有這些東西在,我們一定造作一切不善業,造作一切惡業果報在三途。所以這又何必?天堂地獄就在一念之間,一念善感得是天堂,一念惡地獄就現前。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何必要作惡?你作惡,實在講,於別人利害很少很少,可以說是微不足道。如果是個覺悟的人,你作惡對他絲毫沒有妨害,就像這個修女一樣,你以種種不善的行為對待她、毀謗她、侮辱她、陷害她,她無動於衷,她絲毫沒有受到妨害,害的是你自己,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修道的人遭受別人侮辱陷害,不但沒有煩惱,心裡反而生感恩之心,為什麼?我無始劫來的業障就消了。他加害於我是替我消業障,我感激都來不及,我怎麼會以不善的念頭對人?所以真正修道人,無論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是有利而無害。為什麼?境界轉過來了,不會再受外面境界的影響,這個就叫自己得禪定,自己得一心,不再受外面境界影響,這一生的道業決定成就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無動於衷,也能夠效法佛菩薩應機說法,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入境隨俗,與一切眾生結善緣,皆大歡喜

  我今天下午五點鍾參加此地印度教的豐年節,因為晚上要回來講經,所以我六點鍾就離開了,他們六點鍾之後有表演,我沒有來得及看。他們豐年節做的點心招待賓客我也吃了,歡歡喜喜。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保持自己心地真誠清凈平等慈悲這叫修行,這才是正心無不善,感得的國土就是「國無不善」。所以我們一定要記住,西方極樂世界是純善的世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個個都是善心、善念、善行。我們學佛達不到這個標準往生就沒有把握;達到這個標準往生就肯定有把握。這是大家一定要記住的。

  其實極樂世界這些眾鳥,佛自己也說了釋迦牟尼告訴我們,「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這就說明了,極樂世界這些說法的眾鳥,它不是業報生的,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的,阿彌陀佛用這些方法來幫助我們覺悟,幫助我們提升境界。西方世界我們都知道,有四土三輩九品,我們這個世間眾生,生到極樂世界去了,我們的習氣還沒有斷,什麼習氣?聞法,這好的習氣,所謂是「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以我們全部的時間、精力在那裡學習佛法,等於上學讀書一樣,從聞法裡面才能達到大徹大悟,究竟圓滿覺悟這是依我們的根性。所以祖師大德說:「極樂世界眾鳥、六塵,都是性德之美稱」,這個說法說得好,說得妙!如來的性德也是我們自性功德的流露。

  下面一願二十九願:『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這兩句話要記住,從實報土上上品到同居土下下品,沒有例外的,『皆同一心,住於定聚』,一心是因,定聚是果。所以我們念佛目的在哪裡?一心不亂這是我們念佛所要求的。一心有淺深不相同,功夫深的,祖師大德註疏裡面告訴我們,理一心不亂;功夫淺的,事一心不亂。無論是事是理,各有淺深等級不同。我們念佛、讀經也一樣,要以「一心不亂」為目標說到一心,有一同學聽了害怕,為什麼?一心做不到,做不到不就沒指望了,那這個法門就不能修了,再去找別的法門。那你就錯了,完全錯了!深的一心我們沒有希望,淺的一心有希望。最淺的一心,我們常講「功夫成片」,要以這個為標準,所有一眾生念佛同學都能做得到,問題就怕你不肯做,你要肯做沒有做不到的。

  什麼叫功夫成片?這裡頭也分事理,理我們不談,我們講事,像許哲修女她得的是事,功夫成片念佛人一切時、一切處,心裡面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叫功夫成片,求願往生就決定得生。這一句話我們還要把它說清楚,同學們不能夠誤會,究竟這最淺近的事一心如何落實?也許你說家裡事情很多,我工作很多,我沒有辦法放下佛家放下,不是你所想像的,你的事情工作照做,事情做完之後,心裡就不要再想,不要再執著了,執持名號事情來的時候,名號放下專心辦事;事情好了事情放下,一心念佛,這個樣子佛也念好了,事也辦好了。不是說事都不做了,沒有這個道理的,那就與佛所說法相違背了。佛常講,「佛法世間不壞世間法」,世間法有沒有影響?沒有影響,特別是《華嚴經上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看這位許修女你就很清楚,你看她一天到晚忙得不亦樂乎,許多需要幫忙的人都找她,她很慈悲,從來不拒絕,總是盡心盡力幫助別人,心裡面一塵不染,那叫放下

  換句話說,放下什麼?放下妄想放下分別,放下執著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就是放下這些。放下妄念,她有正念,什麼是正念?為一切眾生服務,這是正念。換句話說,想自己是過失、是妄想;想別人是正念,念念為眾生,為眾生服務。為眾生服務裡面,決定不能忘掉幫助眾生覺悟,你與佛的心、佛的願就相應。世間也有為一切眾生服務的,但是服務裡面,幫助眾生覺悟疏忽了,你這個服務,你所得的是世間福報不出三界。如果幫助一切眾生覺悟那就是出世間福報,我們說功德,不是福德。出世間功德,幫助人覺悟覺悟能超越三界,不覺悟再大的福報你能夠生到欲界天、色界天,生到摩醯首羅天,這是世間福報,沒有開悟。沒有開悟,沒有離相,開悟的人離相。

  我們今天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世間放下放下什麼?決定沒有留戀的念頭。你對這個世間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還有貪戀,你就不往生。決定沒有這個念頭,一切人事物都是利益眾生的,與自己毫不相關,宗門的話常講「了無干涉」。我們的善心、善願、善行能夠做得圓滿眾生有福,自己不居功;我的善心善行做不圓滿障礙很多,眾生福薄,與我也不相干,我也有過失。做圓滿了沒有功勞,做不圓滿有過失,清凈自在這是佛法里頭常講的,「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做從來沒有中斷過的,天天在做利益眾生事業心地清凈,毫不沾染,這是佛教給我們的。

  我們去看許修女,她的房間裡面我們只看到一張照片,她母親的,其他的什麼都沒有。社會里頭不少人送了她很多紀念品,表揚她的,她從來沒有掛過,都收拾起來了,有的都丟掉了。她不需要這些東西,斷惡修善是我們自己本分事情,不是要人家表揚我才幹的,那人家不讚歎、不表揚,我就不做?不是的,與這些事情毫不相關。正確的,跟諸佛菩薩、古聖先賢的教誨圓滿的相應,這不是少分多分,是圓滿的相應。

  所以我們修行,一定要懂得我們到底修的什麼?我們修的是一心不亂。一心是真心,我們在講大經的時候,也曾經說過多次,一心是因、真因,一真法界是真果,一心才能證得一真法界。由此可知,華藏是一心所證,極樂世界也是一心所證;華藏是一真法界極樂世界也是一真法界三心二意不能證得。這樣說起來,標準是很高,是很不容易做到,但是凈宗妙就妙在我們只要短暫時間得一心就行平常你每天有個幾秒鍾的時間得一心不亂,你的功夫就算不錯了。慢慢這個時間就可以延長,幾秒鍾就可以到十幾秒鍾,二、三十秒鍾。這個短時間能做得到,長時間做不到,天天在培養,臨命終那個時候,那個一剎那,也是一心不亂,就往生了這是其他法門里頭沒有的,這是凈宗之殊勝要想臨終時候有把握,完全在平常放得下。所以平常對於世緣,不但世緣,法緣也不例外,要看得很淡,要看得很輕,不可以過分執著,我們容易得一心。要學著什麼?什麼都好,好事好,不好的事也好;好人很好不好的人也好。你的心才會清凈,於一切境緣當中,真的不起分別、不生執著,你才容易得一心。

  到西方極樂世界,證平等的果,一心才平等。我們在前面第五願裡面看到,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形狀、容貌都一樣,都沒有差別,「悉同一類」,為什麼同一類?心同。這個話我在年輕的時候,有過這樣的經驗,我講經的時候也跟諸位同學報告幾次。抗戰期間,我在貴州,我同班有個同學姓張的,個子小小的。抗戰勝利之後,我在南京念書,我們南京班上也有這么一個同學跟他是一個人,相貌長得一樣,動作也一樣。所以有一我就把他叫來,我說你有哪些長處,有哪些毛病。他嚇呆了,他說你怎麼都知道?你會看相?我說我不會看相,我猜想的,過去我有個同學跟你面貌相同,你的動作、走路的時候都很相像,所以我就想,我那個同學的優點缺點大概你也具足這一說果然沒錯。這就證明佛在經上說的,心相同,面貌就相同,業報也相同。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個個都是得一心不亂,就是得一心程度淺深不一樣,所以才有四土九品差別。換句話說,都沒有妄想,都沒有分別,都沒有執著,心同佛心那就佛心就是我們的真心

  所以心同了,果報就相同,果報是定聚。定聚是佛家的術語,佛說一切眾生可以分為三類: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這個三類說一切眾生,是講一切學佛眾生,不學佛的不包括在這裡面,一切修行人分這三類。定聚就是說決定得正果,為什麼?他的因正,因純正,將來果報一定是真實的,這叫定聚。此地講「皆同一心」,人已經到一心不亂了,不希求西方極樂世界他也證正果。什麼樣的正果?功夫高的得理一心不亂,他的果報法身大士;功夫淺的,果報次一等的,他證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的果位,因正。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要具備這個條件正定聚,決定證成正果。

  第二種叫邪定聚,邪定聚是他的因不正,我們常講「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因為什麼不真?四相沒離,再說得淺一點,自私自利念頭沒有斷得干凈。不管修什麼法門自私自利念頭還存在,夾雜在其中,這因地就不真了,果報那要打很大的折扣。他所修習的將來三界福報三界福報到哪裡去享不一定,那要看他的行業。善業在天上享,其次在人間享,如果他有惡業那就畜生道餓鬼道裡面享福,各個不相同,這叫邪定聚,他不能成正果。還有一類叫不定聚,不定聚的人也不少,那要看緣分,他要是親近知識他就變成正定聚;他要是親近知識,跟錯了人,他就變成邪定聚,所以他不定,要看緣分,這種人佔大多數。

  凡是不定聚的人,跟對了老師,學對了法門,修學凈宗法門,他往生極樂世界就變成正定聚,不定就變成正定。在西方極樂世界,一生決定證得無上菩提。本經所說的「皆是阿惟越致菩薩」,《彌陀經》上講的「阿鞞跋致」,這是梵語音譯,完全相同,意思是不退轉。這個不退轉,祖師大德註解裡面講的「圓證三不退」,這還得了嗎?圓證三不退世尊在一大乘經論裡面告訴我們,七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圓證三不退,這顯示西方世界殊勝,他方諸佛剎土不能為比。西方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生到極樂世界也是阿惟越致菩薩,說明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真正不可思議

  所以讀到這一經文釋迦牟尼佛明白的告訴我們,他老人家告訴我們,就是代表十方一切諸佛同時教誨我們,這話還能錯得了嗎?憑這個教誨我們就要發心,非到西方不可,非去不可!為什麼?太殊勝了,這個緣分到哪裡去找!我們今天講機會,這個機會別的地方找不到。哪一個法門要想作阿惟越致菩薩,在經上講的是至少要修兩個阿僧祇劫。兩個阿僧祇劫還是法身大士,從圓教初住開始,不是我們凡夫。我們凡夫不曉得修到哪一劫才能夠達到這個地位,可是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一生就成就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一定要清楚的。彭際清居士講,這一次的機會是「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唯有清楚明了他才會珍惜,才不會把這個機會輕易放過。諸位要知道世間種種法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我們要把時間、精力浪費在那個地方,可惜、太可惜了!不但追求世法你可惜了,追求佛法其他的法門也可惜了。為什麼?這一生不能成就,充其量得人天福報,不能出離三界,豈不是可惜嗎?末法時期眾生要想在一生當中圓滿菩提,只有這個法門,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當生成就世尊經典裡面,勉勵我們的話太多了。再看下面這一願:

  【永離熱惱。心得清涼。所受快樂。猶如漏盡比丘。】

  這一願是「樂如漏盡願」,第三十願,西方世界稱為極樂,意思在這地方顯示出來了。『永離熱惱』,熱惱是指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個世界眾生,不但人間天上也不例外,天上包括色界的四禪,甚至於再往大說,包括了四空天人六道所有眾生都有煩惱,只是煩惱輕重不一樣。身熱心惱,身有苦受,心有憂慮,所以稱之為熱惱。《法華經》裡面說:「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眾生的苦太多太多了!佛將一切苦分為三類,欲界的眾生這三類苦統統具足,八苦,八苦交煎,壞苦、行苦我們統統具足。到色界天人煩惱輕了,八苦沒有了,但是他有壞苦,因為他色相壽命終了的時候,這個色相要壞,壞的時候他就感到苦了。色身沒有壞的時候,他沒有苦受,色身將要壞的時候,他有苦受,所以還是離不開。無色界天人,身都不要了,所以壞苦沒有了,但是他有行苦。什麼叫行苦?他的境界不能夠永恆的保持。六道裡面功夫最好的是非想非非想天人,定功深,定的時間長,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八萬大劫,這個時間不可思議。一個大劫是我們這個世界一次「成住壞空」,叫一個大劫;換句話說,我們這個世界成住壞空八萬次,他的壽命才到,這是住無色界天人。八萬大劫我們看起來太長,可是在無盡的時空裡面,它還是很短暫,它不算長。定失掉的時候又要墮落輪迴,不究竟、不圓滿這叫行苦。

  所以佛在法華會上說,「三界火宅,三界統苦」。覺悟人要發心出離三界,出離三界,以我們的根性來說,最好的方法念佛求生凈土。只要我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萬緣放下,一心念佛。諸位要記住這個「念」,念不一定是口念,念是心上真有也就是說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事都不著心,你就得一心不亂你就功夫成片;換句話說,你就肯定往生什麼時候往生?我再給諸位說,隨意自在什麼時候往生什麼時候都能往生只要你功夫達到這個境界生死自在,沒有絲毫的約束了。想去,我這壽命還有、還沒有盡,不要緊,可以提前去;看到這個世間苦難眾生多,發了慈悲心,還想幫助大眾壽命已經盡了,不要緊,可以延長,這就叫生死自在。所以只要諸位得一心,生死自在生死自在叫「了生死」,生死你沒障礙了。你永離熱惱,『心得清涼』,這個清涼就是我們講的清凈心、平等心。

  今天我們祈求世界和平世界和平社會安定,自古以來一切眾生都在希求、都在祈禱,為什麼世界還是這樣亂?為什麼和平永遠不能實現?原因到底在哪裡?我們要追究、要反省、要檢點。我們祈求和平,天天喊和平和平的根沒有找到,所以和平永遠得不到。和平的根是什麼?平等,我們的心要不平,和平永遠達不到和平的定義:和睦相處,平等對待。我們所希求的大家能和睦相處,為什麼不能和睦?不平等。所以一定要平等對待,和平就落實了。佛家教我們,實在講第一堂課就是教人,我們一進山門、走進山門,面對的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就是教我們和平彌勒和平象徵你看和,一團和氣,滿面笑容,和!平是什麼?平等待人,表現的是什麼?大肚能容,能包容,平等就能包容。所以古德對彌勒菩薩兩句話教我們:「生平等心,成喜悅相」。布袋和尚造像,教我們這兩句話,我們要生平等心,自自然然流露出來是喜悅的相。常生歡喜心,常現喜悅相,我們這個把和平的根找到了,所以決定沒有高下、沒有分別。

  我對待其他這些宗教領袖們,我給他們和平的根,我怎麼說法?我說你們所崇拜上帝崇拜的神,我心目當中都是佛陀諸佛如來化身。我禮敬諸佛對你上帝對你們崇奉的神,我跟佛陀一樣的禮敬,我有根據。要從你的角度上來看,你敬仰的是上帝,佛菩薩也是上帝化身,我們不就擺平了嗎?我看你是佛陀化身你看我是上帝化身,所以平了,這是和平基礎這是和平的根本。如果我比你好,你不如我,永遠擺不平,和平永遠只是個口號,決定不可能落實。所以我們看所有宗教里頭崇拜神明,都看作是諸佛如來,他們看我們佛教里供奉的諸佛菩薩都是上帝神聖化身,擺平了。我們的禮敬、稱贊、供養決定沒有分別,決定沒有執著和平就落實了。所以我們常想和平,叫了幾千年,都還是不斷的在動亂,而且動亂一天比一天擴張。所以我們今天祈禱和平要把和平的根本找到,理論依據找到,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的來學習,糾正自己的錯誤

  什麼錯誤?貢高我慢的錯誤。以前總覺得我們學佛的人佛高,他們都是邪教;基督教天主是他們唯一的真神,佛教是魔鬼,這怎麼能擺得平?這個社會怎麼會不動亂?我們今天把這和平的根找到了,說佛也好、說菩薩也好、說上帝也好、說眾神也好,都是一個,我們每一個人叫的名字不一樣,其實是一樁事情,一個真理,一個真神,在佛家講一個自性,這不就擺平了嗎?佛法第一,基督教也第一,天主教也第一,伊斯蘭教也第一,印度教也第一,個個第一,沒有第二,我們有這個理念,這個認知這是和平有根,我們真的走向和平的道路。如果沒有這個理念、沒有這個認知和平還是一句口號,社會還是永遠在動亂,我們的日子是個日子佛教給我們要有智慧要去找根本,根找出來之後,依教奉行,心就得清涼了。清凈心生智慧,《金剛經》上說的「信心清凈,則生實相」,所以我們要生智慧,不能生煩惱。不平你就煩惱,心平了就生智慧清凈平等智慧,我們要覺悟不可以再污染,我們的污染已經相當嚴重。什麼是污染?自私自利是污染,貪瞋痴慢是污染,是非我是污染,所有一切污染要把它掃得乾乾凈凈,恢復到清凈清凈就是平等平等就是清凈,然後才能得清涼自在

  『所受快樂』,這是講你的感受。這個快樂我們沒有辦法想像得到,我們今天所講的樂,苦樂相對的樂,這個不是真樂。他們所說的樂,苦樂兩邊都沒有了,那叫真樂。我們這個有苦有樂,那個樂不是真樂,那個樂叫壞苦。必須苦樂兩邊都離開,這個樂才是真樂,所以極樂世界的樂是苦樂兩邊都沒有。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誤會,極樂世界很快樂,到那裡去享樂去,你錯了,那個樂還是煩惱你把極樂世界看成我們凡夫世界了。所以底下一句說得好:『猶如漏盡比丘』。漏盡比丘,漏是煩惱的代名詞,因為你煩惱,你的智慧掉了智慧沒有了,功德沒有了。所以佛用漏來做比喻,像我們這個茶杯茶杯如果有破損,有個洞的話,裡面裝的東西不都漏掉了?智慧功德、法財全漏掉了。無漏它是完好的,是比喻這個,你的智慧功德圓滿滿、沒有缺失,稱之為無漏。

  小乘羅漢無漏,見思煩惱斷了,這個稱無漏比丘。在大乘法裡面,我們在大乘經上常常看到大比丘,大比丘大乘的無漏,什麼地位?法雲地的菩薩,法雲地的菩薩也稱作大比丘。通常我們講十地菩薩,第十地的菩薩,他們享受的那個快樂,我們怎麼會知道?沒有法子想像。在《華嚴》裡面佛有過輕描淡寫,清涼大師也有給我們提示,我們總得細心去體會。清涼講無障礙法界:理無礙,世出世間萬事萬物道理,他完全通達沒有障礙了;世出世間無量無邊的事相,他也圓滿通達明了,事沒有障礙了;再深入一層,理跟事沒有障礙,理不礙事,事不礙理,理事無礙;達到落實到生活受用,事事無礙。是什麼境界?究竟圓滿和平境界,事事無礙,這個境界我們今天在經典裡面所看到的是法身菩薩。十法界裡面佛菩薩,我們講四聖: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裡面的佛,他們只能夠達到理事無礙,還不能夠事事無礙。所以他那個樂不是極樂,事事無礙才叫極樂,我們從這個地方稍稍能夠體會到一點。否則的話,極樂怎麼講法?法身大士到事事無礙才叫極樂這是漏盡比丘他的樂受。

  那我們要問,法身大士這個境界,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能不能得到?答案是肯定的,決定能得到。為什麼我說得這么肯定?因為佛說法妄語,《金剛經》上佛所說的,「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我們憑這個我們就能體會到,凡是我們這個世間修行不能夠達到的,佛決定不說,佛要說那是妄語,我們做不到。凡是佛在這個世界上所宣說的,都是我們可以辦得到,問題是我們肯不肯干。怎麼干法?依照《金剛經》上的教誨去做你就達到了。我舉《金剛經》,《金剛經》是中國人最喜歡讀的一部經,修學、讀誦最普遍的一部經。《金剛經》的宗旨是離相修善,「離一切相,修一切善」,你就能達到事事無礙。

  所以我舉的許哲這一位老修女,她縱然是沒有達到這個境界,我們可以說她達到了相似的境界天台大師講的六即,她是相似位,那我肯定。不是分證位,決定也是相似位,相似位是什麼境界?十法界裡面四聖法界境界,阿羅漢、辟支佛、菩薩的這個地位。由此可知,不是做不到,是我們不肯把自私自利放下,不肯一心一意為別人著想,我們的毛病病根就在此地。如果我們找到病根,把這個病根消除,從今而後把自己忘記,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為社會、為眾生、為佛法,我們很快就能夠契入這個境界,可見得這是事在人為。每天讀誦、研究、討論,不肯認真去做,永遠沒有辦法達到。總而言之,我們要真正發心。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  (第七十七集)  2000/1/29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7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今天晚上我們在此地聚會,李林長帶了一位一百零一歲的年輕人,到我們此地來跟諸位同修見見面,我們先請李林長跟這個年輕給我們講幾句話,然後我們再來講經,現在請他們上來。

  尊敬導師凈空上人、諸位法師、諸位同修我這邊這位小妹妹,她每次跟我講,她是一百零一歲的年輕人。可是你看,她沒戴眼鏡,眼不花、耳不聾。她每天為眾生做事,晚上看書看到一、二點,有時看到三點多。自己坐在那邊想:我看這些書看的是什麼?好的就留下來,不好的就當作陌生人走過一樣,完全不為所動。她早上起來要學瑜珈,還要去走路,下雨天拿了雨傘要走路。早上只喝一杯牛奶,中午吃一餐。從小就是吃素,沒有吃魚,沒有吃肉,吃魚身體會癢、會腫。她吃的東西沒有油、沒有鹽,沒有煮過。中午有時只吃一粒蘋果而已,有時候青菜攪水,有的時候青菜切了就這樣吃。晚餐就是一杯酸牛奶好了。她來這邊,剛才倒水給她,她不喝水的。整天為眾生做事,她頭腦的是:怎樣幫忙別人。人家給她錢,為什麼給她錢?說是人家看我做好事給我,所以我應該做好事。她從來沒有買衣服,以前是垃圾桶撿回來的,洗一下能夠穿;不能穿,改。她說窮人沒有飯吃,我們在這邊買衣服太浪費了。我們能夠做到嗎?她在今天還為眾生

  她目前在看師父的經,自己還在看經,《認識佛教》,她還堅持看中文。她五十歲才去學護士,辦老人院。目前還經常去幫忙一些窮人,她還去打聽,去看怎樣幫忙他,整天出門做事。而我們在這邊做事,我很累,我想睡覺。她沒有,她還在年輕,所以她做到這樣。那一天,我們跟師父去找她,她問師父我有資格做佛陀弟子嗎?師父說有。她說我給你學生,所以師父接受她,皈依師父這是千真萬確的。所以今天我請她來,她叫許哲,因為小時候很傻,所以她的父親叫她阿憨,現在我們請我們憨妹妹跟我們講一下,講她的行事。

  各位兄弟姊妹們:我很高興來這裡參訪。謝謝!謝謝!李先生要我說華語,我的華語很差。我今晚很高興來見你們,謝謝你們請我來。李兄弟要我說我每天做什麼事情,第一件就是說我一百零一,年輕不是老。我們不要老,我們想老就是老,我們想年輕就是年輕,一百多歲還是可以做很多事情假如腦筋要想老,你不會老的。現在我暫時還是照顧二十幾個很窮的老人家,她們在十幾歲、二十多歲的時候,到新加坡來。她們做人家的家庭工作一個月是兩塊錢的人工。同時不是說一個星期一天休息,是一年一天休息。她們的薪水就是一個月塊錢,那兩塊錢還是要送到中國照顧比她更窮的兄弟姊妹的兒子。現在我就覺得很需要照顧她們,一個月我送她們頂少就是給她們的需要的米、油、糖。她們很喜歡咖啡,就給她咖啡。有的不要的,就給她milo,這樣子的。同時給她們罐頭的東西給她們吃,假如是下雨了,還是一天覺得不舒服,她不要到外面去買東西她就家裡煮一點飯,再開一點的罐頭,就可以過一天。那就給她們多少的方便,暫時就這樣子做。同時假如有人捐錢給我我就給她們。人家問我,你送給她們多少錢?我說我不知道,有人捐多少,我就給她們多少,給她們付屋租,給她們還電費、水費。同時有的時候她們要去朋友坐車,還是要去醫生給她們付醫生金,同時買葯,需要的就給她們。給她們錢,給她們還。有的時候不夠,就沒有辦法。就是這么多的工作,謝謝!

  我看我用訪問的方式會比較適合,好不好?好。

  請問你在哪一年出世的?

  一九00。一九00,現在是公元兩千,所以華人一百零一歲。

  請問你貴姓?許。她姓許,言午許。

  早上你是幾點睡醒的?早上做什麼?

  早上幾點起來,不曉得!有的時候四點,大概是四點。起來的時候就會靜坐靜坐好了,就打瑜珈運動,過後就到外面去走,練腳力,去走來走去,走好了再回來,才喝一點牛奶就算了。

  你中午吃什麼?

  中午有的時候吃菜,就是不要煮的菜,水果蘋果這種不要煮的,因為煮的失掉它很多的營養。是不是營養?營養!就是這樣。

  為什麼你不吃三餐?吃很多很多,為什麼你不吃?

  一個人不需要那麼多。因為習慣你就吃三次、四次、五次,其實很浪費時間。同時你要去東西你要煮,你要洗,你要吃你要洗碗,這很多事浪費很多時間假如你吃生的,洗、吃就算了,其他的時間可以看書,做有益人的事情。不要浪費那麼多時間不需要的。

  晚餐有吃嗎?晚餐吃些什麼?

  晚餐有的時候就吃一點酸奶,有的時候不需要就不要再吃,所以晚餐有時候連酸奶都沒有吃。

  請問你這衣服是自己做的,還是買的?

  這是垃圾籃拿出來的。因為我從來沒有浪費一分錢去買東西,因為我照顧的人很窮的,我一定要跟她一樣的窮。這些東西都是人家不要給我的,丟掉了我拿來。

  目前你每天還在看書嗎?你現在看什麼書?

  我現在師父的書,《認識佛教》,暫時是在看一部書,就是《認識佛教》。

  你看這樣多書,看了以後,你對這些書的思想你有沒有留下來?還是怎樣?好像很多很多書你看過了你認為書好的東西怎樣?不好東西又怎樣?

  暫時我看佛書,我這個心就想要多學佛教,因為佛教的教訓很好我覺得很好我就要多學佛教,暫時。

  你本身每天打坐你是雙盤還是單盤?還是怎樣?

  雙盤。

  你能夠坐給大家看嗎?

  一百零一歲的骨頭。就是這樣嗎?可以!看得到!這邊看得到嗎?你看她坐下去,像不像個老禪和。所以本身就是整天在檢討自己,在懺!所以我們本身,我看有些年輕人,兩個就不能盤上來。而且一盤幾個小時自己的瑜珈術又是很高明,在教人家。你看她坐的姿態夠不夠直?好,謝謝!

  請問你這樣穿,來這邊會不會冷?

  不會冷,我不知道熱、不知道冷,不懂!

  所以你看,心沒有雜念也不懂冷、不懂熱,也不懂餓。只是整天你的頭腦是想些什麼?想阿彌陀佛。

  所以你看!你沒有想為自己做些什麼嗎?從你出世到現在,為自己做了什麼,還是為別人做?你每天想什麼?

  我自己不需要,我相信老天會照顧我,不需要我照顧自己,我就是照顧別人。

  諸位同修師父講的,我們心有雜念、有狂想,想自己,所以我們要吃很多。她吃要去買、要來煮、要來切、還要洗碗,從來沒有。她從出世起就吃素是嗎?

  吃素,我不能吃別的,因為假如我吃一點點的魚,還是什麼,我一身發紅的,我不能吃別的,就是吃菜,吃蕃薯、菜。魚、什麼海味不能吃的,我吃了周身會發紅的,不能吃。

  在你的心目中,什麼叫宗教?

  沒有宗教,就是愛人的宗教,大家都是兄弟姊妹,這種就是我宗教,沒有別的。

  老修女認識我三十多年,三十多年我認識她,因為我們拿一些東西去,有一同修年輕人,把那些糕果弄破了,她講一句話,你沒耐性,你坐在那邊,她放好好給老人吃,她對待一個窮人,像對待我們總統一樣,要非常高興的對待他。上個禮拜去見她,她還帶人去申請屋子,帶年輕人去。一百零一歲,自己不必戴眼鏡,不必裝耳機,耳不聾,眼不花,整天看書,晚上看到,有時候看到幾點?最遲。

  兩三點,假如好看的就忘記睡覺。

  已經到了忘我境界,所以師父說她清凈。今天我們邀請老修女來,也給大家知道,她心是多麼的清凈,她整天頭腦是為眾生,為大家服務,絕對沒有個我字。她自己有一姊姊,一個妹妹,一個弟弟弟弟是個神父姊姊校長妹妹校長,她們都往生了,她還在,她整天起來還在做什麼。目前她已經有十多所老人院,在南非是嗎?老人院在哪裡?

  靠近清水路大坡那邊。外國?外國就是我忘記了。外國印度也有印度很多,有的時候寄東西馬來西亞去,有的時候寄到尼泊爾去,還有一地方,那邊我們常常寄東西,那邊很多窮人,很多!印度也是很多窮人,我們有錢的時候寄錢去。

  她目前還有個願望,是不是想要辦一所老人院?

  我現在希望辦一個老人院,不是一個機關的家庭,好像是自己的家庭一樣。老人來到這邊,我們照顧她,好像我們自己的婆婆自己的母親父親這樣子態度,不是醫院、機關,就是自己的家庭。我們還希望有個很大的一個地方假如老人朋友外國、在聯邦(馬來西亞)來的,我們還希望有個地方,可以請他們過夜,是這樣子想的。

  她要的老人院,不是目前關著老人的,就像我們彌陀村的老人院,每個人來這邊休息,像自己兄弟姊妹一樣,外國來的也可以來掛單,就是家庭式的,像自己家人的。剛才我早一點去跟她談,她的心願跟師父的心願是完全一樣,一百零一歲還要創業。所以我們在座,你們別說老,如果你們說老,就對不起她。今天也要見證師父所講經的,師父的是真正的,說一個人亂想,要吃很多,她完全沒有,完全清凈。連這些衣服垃圾桶拾回來,洗一下能夠穿,不能穿,改,自己不去買。這是像我們地藏菩薩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窮人沒有解決困難我不衣服。她的睡覺房間,我們去看一個床低低的,一個比單人床更小,低低的,一張桌子,一個小風扇。她什麼電氣都不會,她上來這邊,東南西北,你問她左邊右邊,她分不清楚。她跟我講,她去樓上幾十次,左右邊她不會分,她不會,她很簡單很單純,只有一念頭,心清凈她說從來沒有發脾氣,如果發脾氣要多少天才能夠靜回來?

  三天.假如脾氣一次,三天才能平靜下來,那就很浪費時間,很浪費腦筋

  為什麼你不脾氣?發脾氣對你、對別人有什麼不好嗎?

  發脾氣傷害自己,傷害了生氣的人假如你告訴第三個人的話,說這個人很壞很壞,那第三個人也是受你的影響,這個不好的。因為生氣害自己,害別人,害很多人,不要浪費時間、浪費精神,不要!

  所以要發脾氣的人,我們檢討,不要發脾氣你不好,他不好,第三者看到或聽到,也會影響到第三者。所以為自己,不要發脾氣。發脾氣要三天才能夠平靜,所以她從來沒有。你知道新加坡有個男的老人院,「大悲老人院」,演培法師的「福利協會老人院」,都是修女幫他組織上來的,在那邊做義工,一分一厘沒有拿。她五十年前來廣慧肇,廣慧肇那時候人就是床上挖一個洞,放個面盆,一天倒大便一次,從來沒有人洗。她去幫忙,要給她薪水不拿,「我不病人的錢,我拿了我會麻煩」,她是這樣一個人。所以你們看,錢在她不重要,她做善事。為什麼人家會給你錢?人家給你錢,你拿去做什麼?人家給我錢,因為他看見我,錢我不是自己收下來的,他給我錢,我立刻拿去給頂窮頂窮的人,他知道我的工作,他們就很相信我,他就常常給我錢,我立刻拿去給窮人,我自己不需要。所以她褲袋不必放錢。

  剛才車上跟我講,最近去兩家很窮的,她不是聽他窮,就幫忙他,她去調查,有一個兒子女兒吸毒,在監牢,女婿販毒,判死刑孫子小小,她本身去。我說你調查,那你有沒有錢?她說我褲袋我不懂錢在那裡?我先去問他,當她需要錢的時候,就有人送來,所以那一天,有一個人送三百塊錢是嗎?

  對!對!那一天有一報紙的人,他剛剛給我三百塊錢。立刻有個人說有個老人家她五十六歲,她的三個兒子都是關在里頭,因為吃白粉;還有她一個女兒,她的女兒丈夫女兒二十八歲,她的丈夫也是賣白粉的,給政府弔死了,現在這女兒就沒有丈夫,三個小孩子,一個女的八歲,兩個雙生的才六歲。她說兩個小孩能到學校去,因為三個月還沒有交書金,她不能去,那錢就給她

  所以她做事情,沒有想後面有沒有錢。我們做佛教事情,她所說有一菩薩在幫忙,只要你要做,錢自動來,她從來沒有煩惱。所以今天來我們看得到,我們要生慚愧心,她真正是一位佛教徒,因為真正落實師父講經的。所以那一天她問師父我有資格做佛陀弟子嗎?我們聽了很感動。師父說有,她說好,這樣我拜你作師父師父很高興,還跟師父在一起拍相片,所以今天師父要把皈依證送給她。來!

  她說要跪,師父說不必,你看!她所信的是一個愛,「永遠愛世人」。這個送她,四好: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她完全做到了,如果打分數她得的是滿分。這是一些佛書,送給她看的,她很喜歡讀書。謝謝大家!謝謝!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二十一面第六行,從三十一願看起:

  【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這是第十五章最後的一段,「不貪計身願」。今天因緣非常殊勝,許哲她現在是居士了,正式受了皈依,她是修女居士修女居士來到我們講堂給我們做見證,證明不貪計身這一願,今天正好講到這一願。凡夫學道,無論學的是哪一種宗教,哪一種法門,他之所以不能夠修成功,毛病就是過分執著這個身相,起心動念都為這個身體這是迷惑、煩惱苦難的根源。在佛法裡面,這是屬於身見,身見是見思煩惱裡面第一條,身見要不除,決定不能夠入聖流,也就是說不能夠契入聖人境界。這個地方講的「聖」,不是大聖,是小聖,小聖是小乘須陀洹果,小乘初果。小乘初果已經將五種見惑斷盡了,我們在經上常常看到三界八十八品見惑,八十八品歸納起來有五種,第一種是身見,執著這個身是自己,這個事情麻煩了。不但是舉世之人,哪一個不執著身是自己?乃至於六道眾生,即使到大梵天、摩醯首羅天、非想非非想處天,身見沒有斷。所以他是六道凡夫福報雖然大,生到天上福報享盡,還要受輪迴之苦

  你要問為什麼會受輪迴之苦?執著這個身是自己。哪一天把這個身忘掉,身不是我;身不是我,誰是我?剛才許哲居士在此地跟大家說的話,你們仔細聽,仔細想想,她不執著身是我了。你問她什麼是我?一切苦難眾生是我。你看看她一百零一歲還想老人院,辦什麼樣的老人院?跟世間一般老人院不一樣,她辦的老人院是家庭式的老人院,把老人看作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兄弟姊妹,這樣的來照顧苦難眾生,她的我不是這個身,是一切苦難眾生。所以她發心要受三皈,我連五戒證書都給她。她問有沒有這個資格?我說你是標準的三皈弟子五戒弟子,三皈五戒都可以打滿分的。正式在佛前受過三皈五戒跟她比,比不上!她是實質上如來弟子

  她從小吃素,我們一般人講「胎里素」,她聞見葷腥,她就有不好的反應,所以從小就不葷腥,吃蔬菜,生活多麼簡單。我們今天生活要調味,色香味。現在我們體會到,色香味不是健康食品,為什麼?那是加工的,凡是加工都是有害的,違背自然法則,你所吃的味愈濃,害愈深,對身體決定沒有好處。她生活簡單飲食簡單,衣著簡單你看她穿得那麼單薄,有些人說講堂冷氣太冷,還要帶很厚的衣服,她不知道冷熱,她不曉得冷熱,天氣再熱她也是一件衣服,再冷也是一件衣服,她很正常。為什麼?不計身願,她不計較這個身是自己。我們過分重視這個身體,要怎樣去保養它,要怎樣去愛惜它,實際上是完全害了它。人家那一種生活方式,真正所謂是養生之道健康長壽

  她一百歲了,沒有生過病;一百歲了,沒有煩惱,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討厭過任何一個人。有人討厭她、嫌棄她,但是她不討厭別人、她不嫌棄別人,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她都做到了。這一兩年來看佛書,實際上她是其他的宗教的書,她都喜歡看,所以天主教的教友們,看她看其他宗教的書、看佛教的書給她講,你為什麼看魔鬼的東西?她回答得很好,她說「我看所有宗教是一片光明」,她沒有分別了,沒有執著了。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離開一切執著,就超越六道輪迴;放下一切分別,就超越十法界你想想看,她是什麼境界?她在這裡跟我們大家見見面,立刻就離開講堂,她還有很多事情要辦。什麼事情?一般苦難的人需要她幫忙,她沒有休息。一個人住一個小房子,沒有人照顧她,她要經常日夜不斷的去照顧別人,一百零一歲還沒有休息。她的身體狀況,我仔細看她就掉一個牙齒,看報紙不要戴眼鏡,耳目聰明,反應很快,這是不計較身相所得殊勝利益。我們今天講這一願,大家親眼看到了。

  我們看到很羨慕,長壽一定要健康才是福報長壽健康不是福。即使有許多人侍候你、照顧你也不是福報,為什麼?麻煩很多人你看看她一生不麻煩人,也不願麻煩自己,吃飯要去煮飯,要去炒菜,麻煩自己,不願意找這個麻煩。吃生菜,油鹽醬醋統統斷絕,完全恢復自然,生菜買回來洗一洗,就那麼吃。她穿的衣服,到這邊來是見客,穿的衣服,穿得很漂亮,就是那個樣子衣服從哪裡來的?她說垃圾桶里撿來的。有很多人送錢給她她說錢不是送給我享受的,是人家信任我,是救濟需要幫助的苦難人。她一分錢沒有自己用過,起心動念一切都是為別人,心地清凈,充滿了慈悲愛心

  所以李居士問她,你到底信什麼教?她的回答,她信「愛」的宗教。愛就是宗教,這個話說得一點都不錯,佛家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就是愛。她的天主教,「上帝世人」;基督教,「神愛世人」。我們今天與新加坡九個宗教往來非常密切,九個宗教教義裡面,如果說完全相同,絲毫沒有違背的,就是一個「愛」。她真的是抓到重點了,愛的宗教,所有宗教全部都包括在其中了,一個宗教都沒有漏掉。我們今天講多元文化,她是把多元文化核心掌握到了。所以她不想自己,她剛才講的「老天會保佑我」,什麼都不求。我在學佛的時候,我記得我二十六歲的時候,剛剛學佛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告訴我、勉勵我,將這個身心奉獻給佛教,奉獻給一切眾生,你的一生自然有佛菩薩照顧,你什麼都不要操心。我聽這個話很有道理這一生交給佛菩薩照顧,那多自在!可是世間人想不通,他要自己照顧自己,別人照顧不放心,要自己照顧自己,那個苦頭就多了,你這一生要受許許多多苦難,還未必把自己照顧好。許哲居士說老天爺照顧她,就是諸佛菩薩眾神照顧她。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就要覺悟。所有宗教我們仔細觀察,都能夠融通而沒有隔礙,沒有隔閡、沒有障礙。所有的隔礙是我們自己妄想、分別、執著造成的,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我們就看到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正如《大方廣佛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宗教的根是一,一個根,所謂是「本是同根生」。這個根叫什麼名字?在佛法裡面講稱為自性、稱為真心、稱為真如、稱為如來佛經裡面有很多這樣的名詞。在他們宗教裡面稱為上帝、稱為神,名稱不一樣,事實是一個。不能因為稱呼不同,我們就起了分別執著這就是執著言說相,執著名字相,執著心緣相,這樣才產生了偏差,產生了誤會。這個誤會愈來愈嚴重,於是矛盾發生,甚至於不幸而引起流血衝突戰爭災難,這個原因就是沒有更深入的一層去找根。世間人所謂是尋枝摘葉,到一個枝叉那個地方就終止了,不肯再往下去尋找,這是迷惑之所以然。

  佛法他們接觸之後,都能歡喜心。我這一次到美國,在洛杉磯座談會裡面,有一神父美國人,過去他曾經在台灣住過十二年,他的普通話講得還不錯,在輔仁大學教過書。看到我很歡喜,他知道我早年在輔仁大學後面,有一天主教「多瑪斯修道院」裡面教過書,他很清楚、很熟悉。凡是接觸過佛法的,對佛法都非常敬佩,為什麼?佛法找到根。如果我們對其他的宗教世間縱然作惡多端的人還存有成見,這個成見是見惑,你的見惑沒斷。你天天讀佛經,佛在經上講的意思,你沒了解。《普門品》哪一個學佛人不念?《金剛經》哪一個學佛人不讀?最普遍的這兩本書,許許多多同修都能背誦。《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即現什麼樣的身而為說法,你懂這個意思嗎?如果你真懂得、真明白了,你對於有一宗教成見決定化解。為什麼?應以基督身而得度者,如來就現基督而為說法;應以上帝身得度者,即現上帝而為說法這一家人!菩薩三十二應,那個菩薩如來,我們的見惑就斷了。《金剛般若說得更透徹,「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但是思惑斷了,塵沙無明也不存在了,這是真正將宇宙人生的根源找出來了。我們要懂得,要明了,這一生才不至於空過,才能夠契入諸佛菩薩境界。所以古德講「見惑不除,則不能入聖流」,這句話決定不能看輕了。

  怎樣破見惑?要依靠經典的教誨,還要深解義趣,依教奉行,才能突破這個關口。同學們都知道,我們每一位論修行無量劫前就種下善根,人人都有深厚善根基礎。雖有善根基礎,可惜身見不能放下,所以無量劫到今天還作凡夫還在輪迴里打滾,這個已經是很可憐了。佛在經上常常嘆息「可憐憫者」!不僅如此,我們一直到今天還非常容易受環境的誘惑,稍有順違道心就失掉了順境,貪愛的心起來了精進的心忘掉了;逆境現前,立刻就灰心退轉了,所以無論是順境逆境,禁不起風浪。小風小浪都禁不起,何況是大風大浪?古德常講的「八風吹不動」,我們今天小小的八風,已經就飄搖不定,這是無量劫修行到今天,沒有成就原因之所在。

  三十七道品裡面講的五根、五力,我們今天連根都沒有。這個五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