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禪師:開發自我

開發自我

   今天的主題,談的是有修行的問題。修行,如果不知道要領,會把方向弄錯;而修養是從修行慢慢累積起來,所完成的內涵。
   修行是什麼?修正我們的行為,談的是身口意,也就身體的行為,言語的行為、意念的行為。身體言語的行為,是外表的行為,人人能看得到、聽得到的;而意念的行為是內在的行為,別人很難理解的。可是,身體的行為、言語的行為,發起的力量,來自於意念也就是內在的意念,完成一種力量,使身體言語表現行為。
   人的行為表現,往往依於自己的意念,以自我意識去表現,在這中間會發現每個人知識經驗中,所完成的修養有多少就能確定,行為表現的好壞。因為,依於自我意念,使身體言語行為表現不理想,甚至於會造成傷害,所以才要去修行
   經典里談修行,是修正身口意的行為,可是太多學佛的人,把修行當成找個法門照著去作。昨晚,提到找些方法,不管是念佛、學密、學禪、學凈土……,找個方法是因為自己還不能做主,需要依賴,使身口意行為,不要有偏差、做錯、造成傷害。
   修行人,開始依賴這些是必須的,但是,絕不是永遠地依賴,就能修養,培養智慧、求得解脫,甚至於證得道業;而是要從身口意上面去著手,唯有身口意的行為能做得了主,不會犯錯,造成傷害,進一步還可以幫助別人得到利益;然而,幫助別人得到利益,首先,自己要先得到利益也就是說自己先要有修行,完成修養才行
   至於,求解脫證得涅槃解脫修行的整個過程,去表現的行為,它包括外在、內在的,而涅槃是最後的目的,先要把握這些。
   修行完成修養,為的是什麼?從上述的言詞可以發現,為什麼要修正身口意行為,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為人處世,像工作事業、學業,或多或少傷害別人,或使自己受到傷害,因此,才要去修行
   佛陀道理方法,教我們去調理身口意行為,使它不要出錯,不要造成傷害,反而能夠得到利益,久而久之,就會發現修行過程中,歡歡喜喜承受它的果報,不管是善的、惡的,或苦的、樂的,業報受完,清凈了,當然可以成就道業,在此漫長的過程中,才是修行的時刻。
   修行到達圓滿境界,就是最後的結果,要提醒各位的,不管你修什麼法門……,都只是暫時的依賴,這點要特別注意,不能夠,永遠都只依賴這些,不是常有這種現象嗎?譬如說你到寺院,聽佛法介紹,這時可以做主了,心裡面也很清凈歡喜,可是,一旦法會結束,當你在回家的路上,原來的問題還是存在,那是為什麼?
   因為,法會只是暫時心理目標上的轉移,除非在法會中能得到好處,所謂好處就是價值的問題,什麼價值?從道理方法中,發現平常所不知道的,去理解它,比平常知道的更深入、更增上,當法會結束,走在回家的路上,就會歡喜喜的,然而,不是參與法會時的歡歡喜喜,而是事後要能歡喜得起來,這種歡喜,就是你得到的利益
   所以,我們常說,學佛要去智慧,在現實生活中,才不會被迷惑、才不會起煩惱,最後就可以表現修養,可是,要怎麼樣去著手,我提出三多政策,什麼叫三多?多看、多聽、多問。
   多看,看什麼?不管是看經典,看別人的行為表現,或參與共修法會,都可以。在這里講多看,不是單一的看,譬如說經典經典並不容易了解,因為有太多的名詞、名相,所以,要去看不同的註解、不同的心得、不同的特色,看了還不夠,還會有問題,沒有關係,至少你已經收到很多的資訊,看完了有問題,要去問。
   一般講開示開示什麼?當你有問題去請教,不能只問一個人,而要問不同的人在這中間會搜集很多資訊,多看了也多問了,可是,還要多聽人家怎麼講。為什麼要多聽人家講?因為同一部經典,自己看了有問題去問,再聽別人講,在這過程中,就會搜集到更多的資訊,才有比較的機會,才能去選擇,但是,這種比較選擇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
   譬如剛開始你會從很多資訊中,比較選擇,選擇多了,還要再做比較,比較之後再選擇,最後才會找到你自己所需要的,講到這里,可能大家會有直覺的反應,那要花多少時間
   修行是一輩子的事,成就是在剎那間,也就是說剛開始必須要在多的前提下去接觸,才會有機會去認識、了解、發現,那並不表示,發現經典裡面的關鍵性,譬如說成就道業的法門,不是發現這些,而是發現自己究竟適合什麼?喜歡什麼?
   佛教經典那麼多,不是別人告訴你,什麼經典最好,就去研究那部經典,而是多接觸,從中去認識、了解,發現自己,真正喜不喜歡,如果喜歡,還要考量具備的條件夠不夠,這裡面就關繫到時間、空間,以及本身具備的根機、智慧喜歡條件具足,這時候就可以抓住它,不要再改變了。
   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的人,一開始就想抓住些什麼?或這抓一點,做一做不行;換一個抓一點,過一段時間不行,又換,抓來抓去,最後不知道自己做什麼這是學佛沒有得到要領;因此,多看、多聽、多問,是搜集資訊,充實自己知識經驗最好的方法。如此,是不是在這裡面,就可以發現自我、調理自我、改變自我?那又涉及到平常所講的法門法門從哪裡來?中國佛教十大學派你不一定統統要會,即使任何一個學派也不一定統統要會,至少你可以在裡面,抓住一樣,就可以找到方法
   譬如:法華經,一部法華經裡面有很多品,從中抓住一品就夠了,為什麼在日本有很多,依於法華經裡面的幾品,就建立起一宗;因為在家學佛,不可能有那麼多時間,可是一定要把握,剛開始千萬不要一下,就想抓住一點什麼?應該多接觸、多搜集資訊,在這中間慢慢地去認識、了解,然後發現自己,就像房子基礎好了,想蓋什麼樣式,都沒有問題,如果只想蓋房子,不在乎基礎房子漂亮也維持不久。
   接著介紹一些法門,首先要知道一些觀念佛教依於十大學派,只有兩個法門可以即身成佛也就是當生可以成佛一是禪宗,另一是密宗。可是這里所講的密宗不是日本的東密、西藏藏密,而是藏經裡面的密教部;在這里要解釋,學密絕不是說去學一個密法、念一個咒語、結一個手印,然後作觀想,一輩子守著這個東西,是不可能成佛的,最多隻能說依賴它,少做一些錯事而已,要見道很難
   因為,真正的密宗,有它的儀軌,而且相關的咒語也不是一個;就算密宗裡面的法,也關繫到很多的咒語,以及一些儀式的進行, 甚至關繫到戒律的要求,很多規範,絕不是時下所講的,教你一個咒語,結一個手印,去觀想,就是學密,要即身成佛,沒有那麼簡單
      其次,禪宗也可以即身成佛,但是,禪宗比學密還苦、還難,以密宗來講,以前西藏的密勒日巴,苦行到什麼程度?在苦行的中間顯現多少的因果感報,當然密勒日巴並沒有成佛。只是他無始以來的業,過去世已經清凈了,可是當生的業,因為作了太多的惡法造成傷害,所以,他沒有機會成佛禪宗裡面的苦比他更苦,禪宗的苦在哪裡?在你心性的磨鍊。
   布袋和尚彌勒菩薩化身,行修忍波羅蜜時,人家打他,他躺在地上,跟人家說:「我站著比你塊頭大、個子高,你打我很累,我躺在地上你用腳踢,會舒服一點。」話又說回來,這種境界不高,因為人家打他,他已經挨打了,真正有修養,人家一出手,不會先挨打,可以躲過去的;如果人家打你一個耳光,還摀著臉說你為什麼打我?那是沒有修養的,為什麼?忍波羅蜜的忍又在哪裡?
      忍波羅蜜講什麼?安忍,一般講忍叫忍辱梵文不叫忍辱,而叫安忍。 平安的安,安忍是什麼?首先人家打你,摀著臉還問他為什麼打你?已經不安了。依禪宗心性磨鍊,要跟自己過不去,要自己給自己麻煩隨時隨地都要照顧自己的心動念,感覺有一點點太過於安樂太多的空閑,這時候是精進的時刻,唯有精進才不會有太多的空閑,才不會懈怠、放逸。
   譬如:禪宗,除了心性磨鍊外,還要懂得許多的道理方法,至少要知道禪定修養。很多談禪定,都以為盤著腿,坐在那裡眼睛一閉,什麼都不想,入定了,叫禪定有一個名詞,土地木雕像坐在那裡,一天到晚不動,而且每個土地廟都掛布條子,「有求必應」。其實木頭和去祈求的人,一點關係都沒有,因此,禪定絕不是盤著腿,靜下來我就入定了。
      什麼叫入定?定,我們講四禪八定,先要從四禪天著手,然後進入到四禪定,四禪定成了,再進入到四無色定,最後進入到滅盡定,講了這么多,都只是些名詞。因為,修四禪天有禪定樣子,最多隻能到天道,甚至於你把禪定、四無色定完成了,還是在三界內,為什麼?只到達無色界的境界,並不表示就能成佛、成菩薩必須要到達第九定滅盡定。什麼叫滅盡定?於生不再起,於滅也不需要了,這是涅槃境界
      話又說回來,進入涅槃不一定就是佛,還得看你的願力世界這是依於成就佛陀條件,完成的法身,具備有變化身條件,佛也有定的境界佛陀定的境界叫什麼?如來「定」的境界叫「那伽定」。
      那伽定翻譯成中文是出入靜動自由不受限制。因為到達佛的境界就具備這種定的修養,從四禪天到最後一心到樂,什麼樂?也就是依於禪定思想,內在的包括想念跟意念,裡面充滿了全是樂,才能完成四禪天,到達了這種境界才有機會進入四禪定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禪定是從四禪天的基礎打好,慢慢提升的一種境界,這並沒有什麼了不起每個人隨時都可以做得到,只是能不能夠維持下去,偶發的四禪定境界,在生命過程中,都可以發生,可是以禪宗修養來講是不夠的,必須要進入到四無色定的空處定。
   空處定是什麼?就是把原有樂的境界,平靜下來,凡所有的有都已經進入空,也就是說意念中沒有我,沒有我,拿什麼去修呢?因為他在的沒有物質的、精神的,我的存在,而完全定位於法的我,可是,它還是空的境界
      所以,往往四禪定完成,進入到空處定,最容易著魔,著什麼魔?色受想行識的五陰魔,因為他在一皆空就會變成這樣子;因此,空處之後要進入到識處,就是我們講認識的識、或者唯識學的識;識是什麼?是了別,要明了辨別,即是要明辨是非,不參與是非境界。進入識處以後,可能局限於時間、空間,還是有一個範圍,要提升到遍一切處,不管什麼樣的地方、人、事、問題發生,都可以做得了主。如此,並不表示完成了,因為什麼?想,粗的現象可以做得到,還有細的,甚至於微細現象,能不能做得到?這裡面就要到達第八定,非想非非想。
      這里不作太多解釋,只是談禪宗禪定的基本工夫,至於禪,我們談到些觀法,譬如說不凈觀、白骨觀,談這些觀法,大家要了解,不要搞錯方向不凈觀一定是太過於執著漂亮、瀟灑、帥氣,或產生慾望,有這種慾望就是不凈,觀不凈是什麼意思?因為有這種執著,才叫你去不凈。如果這種執著,不會造成道障礙,也不需要不凈觀;譬如白骨觀也是如此,太過於執著執著自己的生命
   當然,觀法太多,至少在般若部里談到,除了有八種想觀,其實加起來應該有十六種想觀。在這里不談這些理論,只談一些概念,而禪宗也不是一般人所講的,修禪定就可以了。禪是什麼?外表是靜態的,內在是動態的,所謂外靜內動。因為,他必須要運用思想,發揮智慧,運用思想要有條件,就靠平常修養慢慢形成的,何況要把自己的心性,磨到你沒有火氣了,沒有自我了。
   至於修凈土,昨晚提了一些概念,只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不夠,必須要知道四十八願裡面的內容,還要搞清楚九品蓮台,以及帶業往生的問題,如果這些不搞清楚,只念南無阿彌陀佛,對西方極樂世界陌生,對阿彌陀佛都是陌生的,在這里要提醒各位,很多人念佛簡單愈好。
   譬如念阿彌陀佛,連南無兩個都不要了在那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告訴各位,你拚命的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直在問你,叫我做什麼?他一直在問,你始終不回答,因此,真正念阿彌陀佛,必須要加上「南無兩個字。「南無」什麼意思?親近他、依靠他;因此,有些人佛法濃縮到比現在的速食還快,那並非正確的。
   當然,佛法裡面涉及到的法門,有學理的,從學理中可以發現法門也有專門的方法,從裡面也可發現法門譬如說波羅蜜,翻成中文「到彼岸」,如果加上前面的字,講忍波羅蜜「忍」就可以彼岸;而忍到彼岸做什麼?從苦的方面,如果能忍就能到樂彼岸概念上是對的,可是要了解,忍是一種方法必須要懂得忍的方法,才能離苦得樂,才能到彼岸
   又說「忍」,照世俗的可以忍,如果說自己沒有搞清楚,佛法裡面忍的方法,別人毀謗我、傷害我,我忍了,但還不能講出來,講出來都不是忍;話又說回來,很多人會為我學佛,不跟你計較,我忍了,一次、兩次……,十次還可以,到最後會冒出一句,真不象話,我已經忍無可忍了,那叫忍的方法嗎?
   因為不懂忍的方法,只知道忍可以到彼岸,而忍是要安忍,如果自己的心性,或意念,不能安定下來,怎麼忍?那叫壓迫自己、抑制自己。六波羅蜜是六種方法,關繫到能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障礙用這些方法可以突破,離苦得樂,照著這種方法去做就會不以為苦,還能得到快樂,此快樂是法樂,佛法之樂,所以六波羅蜜,真正講的是六種方法,這六種方法可以幫助你離苦得樂,到彼岸要這么去認識。
   六波羅蜜,只是個基礎般若經裡面談到有十波羅蜜,九十波羅蜜……,從粗慢慢發展到細;像受戒,在家居剛開始五戒,慢慢受菩薩戒,又像出家戒律那麼多的戒,也是從粗的,基本的戒,慢慢愈來愈細。
   佛法由粗到細,譬如煩惱來了,有方法至少可以沉得住氣,因為它絕不會無緣無故生起煩惱,一定因人、事,而起煩惱,如果平常修行上面下工夫,具備了一些修養,當人或事,引發煩惱時就比較能沉得住氣。
   談戒定慧做什麼?戒是因為人會造成違犯、侵犯,這種侵犯是什麼意思?會造成傷害,所以需要有戒,翻成白話是不犯為戒,也就是不會去侵犯他,不會造成傷害,就是學戒守戒。
   定是不亂譬如說煩惱快起來了,首先要能定得下來,不要使自己亂了陣腳,而且不要馬上去反對或對立;所謂反對、對立是什麼?反對是去拒絕對方講的,像你錯了不可以這樣,不應該這個樣對我,然而,不能這樣就算了?需要有智慧去處理這些問題,煩惱才不會生起
   學佛是學戒定慧學了它,可以達到無漏的境界,可是,我們常常喜歡自作聰明,拿戒定慧對付貪瞋痴,這是昨晚所講的,戒定慧是武器,貪瞋痴是敵人,拿武器去打敵人,去消滅貪瞋痴,常常有人講,勤修戒定慧,消除貪瞋痴,這不是佛講的,而是人說的。戒定慧是從修行,完成修養而得到的;貪瞋痴是業,也是造作而成的。因此,戒定慧絕不是拿來當武器對付敵人用的。
   所以,修個法門學了法門以後,這輩子就守著這個法門,在家學佛沒有那麼啰嗦,他是簡單的,譬如說定慧,每天你的戒,不一定守得很嚴謹,可是,至少你每天都學著做,那就不得了了,像五戒,每天都學著做,就已經不錯了
   譬如定,如果在家居士,每天除了工作、吃飯、睡覺外,剩下來的時間,如果有三分鐘到五分鐘,能夠完全靜下來,不只是粗的沒有了,連細的意念都不會產生了那是位大修行人可能會認為太誇張了吧!三五分鐘不是很簡單嗎?如果不相信,大家回去試試看,讓自己靜下來,鬧鍾最好不要有滴答聲,設定三分鐘或五分鐘,為什麼?因為聽滴答聲,也可以聽個三五分,那就不是修行
   智慧的慧可以說是從,多看、多聽、多問,所慢慢形成的。佛法經典上談智慧它是兩個東西「智」叫闍那,翻成中文是知識經驗世俗也有智,也就世俗也有知識經驗,其實佛教里的道理方法,也是知識經驗,總括起來,世間的以及經典上的,都是叫做智。
   「慧」是般若它是什麼意思?運用已經有的知識經驗,使它表現出來,產生價值,而且這種價值肯定是利益的、好的,才叫做慧,所以,慧是以智為基礎,擁有的愈多,表現慧的力量就愈大,擁有的少,表現慧的力量就小。
   昨晚到現在,所講的都是智,把這些智,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去運用發揮它的效果,最後所顯現出來的就是慧,就是般若。所以,闍那、般若,不了解它的涵義,往往會把智跟慧放在一起,可是,它還是有分別的,這都學佛的基本觀念
   從前面談到這里,好像還沒有進入到這次的主題「開拓自我」,其實如果依照前面談的道理方法去做,現在你們已經有本事開拓自我了。怎麼說呢?
   學佛的人容易犯一種毛病,總認為自己身體多病、運氣不好或遇到種種困難是因為業重的關係。如果這么說,有誰業不重呢?說業障重,是善業重?還是惡業重?善業是樂,惡業是苦,可見談「業障」還得要知道業的成份、要說得出是善業或惡業呢!其實不論是善或惡,成障礙才是問題,否則善、惡不過是造作行為完成的「因」而已,當下歡喜承受可使之化解,將不致成為障礙,可是一般總將不好的歸咎於業障說是業障太重。所以平常若有問我:「老師父!是不是我業障太重了?我老是遇到阻礙……。」往往我會開他的玩笑說:「你是不是善業太重了?」他說:「可能是惡業!」接著我會問他:「既然是惡業太重,怎麼你還有這么多空閑去煩惱?」
   人生有苦有樂,這是沒辦法的事,畢竟無始以來人所造作的業實在太多了!但是既能造作成業,為什麼不能修行成道呢?這兩種不同樣是「行為」嗎?每個人的「我」,不僅僅是那個代表性的名字而已,人人各有不同的知識經驗、遭遇和因緣,犬其是我們個人的潛力!
   火災發生時,父母常不顧性命搶救自己的孩子那是種潛力!甚至也有在火災發生時,獨自在家的女主人不顧一切沖進房裡將貴重的東西一箱箱迅速搬出屋外的奇蹟,等到消防人員趕到滅了火,人家看她癱坐在那一大箱子上面就問她:「是誰幫你把這些東西搬出來的啊?」她說:「是我自己!」再問她能不能把箱子搬回屋裡去?她看一看搖搖頭說:「沒辦法!」這也是潛力!在最緊要的關頭顯現出來的潛在能力
   每個人都有他的潛力,這種潛力需要「因」與「緣」來引發,可是「緣」要我們去尋找,絕不可能坐在那裡枯等「緣」的來到;緣,有待尋找,但不是攀附,不是攀緣。尋找什麼呢事實上,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天,我們無不是在追尋!可是如果用僥倖、幻想理想主義的方式去尋找,那是什麼都找不到的,所以佛法告訴我道理方法,在「八正道」里也提示正念」,要我們返照自己的意念是不是正當?雖然意念正當未必就具足「緣」,不過,起而追尋,可能會得到機會;若只是等待,恐怕永遠也等不到機會
   緣,不會自動找上你;「尋找」,或將是個引發潛力的機會。再舉例一個有趣的事:花錢買彩券就會有中獎的機會,不是嗎?可是如果連彩券都不買,只希望中獎,那是不可能的事!當然,這只是譬喻,不是鼓勵,從生活上淺顯易懂的事來談,能使佛法道理方法更容易理解,可是現實生活中究竟要怎麼去開拓自我呢?人都認為自己最了解自己,其實我們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的那個「我」,為什麼?我們可以清清楚楚的看見別人錯在哪裡、有什麼缺點,可是自己的那個「我」,即便錯了仍一個勁兒的找理由掩護。
   佛法就是告訴我們如何去調理自己的那個「我」,將業我轉變為道我。當然這種轉變不會是像電源開關那麼的往左扳、向右扳,如此之簡單,這必須從修行上面下工夫,腳踏實地的從身體言語意念的行為上著手。
   佛法強調「自我的調理」,提示身體言語意念的行為著手,因為現實生活中的人與事,無不是從身體言語的行為發展出來的。身體言語的行為,來自於內在意念的推動。換句話說,意念是種「力量」,身體言語是「工具」;由力量推動工具,才有所表現。可見,現實生活不離修行,處處有發現自我機會,可是這很可能只是一種分別的自我意識,所以需要藉自我的調理來達到改變。
   調理自我,涉及五蘊的問題,需要進一步認識「我」的內涵,也就是「五蘊」──心的變化作用。例如人與事的問題一發生,引發了色蘊,從所看到、聽到、接觸到的種種,生起喜歡討厭的「分別」與「感受」,接著就會想到要怎麼做!做了之後,完成結果。
   「想」是五蘊的想蘊。想到「怎麼做」就是「行」,「想、行」的最後會得到「識」的結果,也就是經過認識而肯定的一個結果。
   例如口渴了,最好的方法是喝水。除了水以外,也可以選擇其他飲品止渴,但這些都是世間現象佛法告訴我的是:只要是能幫你止渴的方法都是對的!喜歡不喜歡是另一回事,這時候的目的是要止渴,喝什麼都可以。但是人就習慣作選擇,如果這時候倒一杯熱茶給你,你可能會生氣的說:為什麼給我一杯那麼燙的東西
   可是一個真正有修行、有修養的人,不會是這樣。口渴的時候猛灌冰水,冰水喝得愈多愈不解渴;這時心煩意躁,邊喝邊冒汗,連靜都靜不下來,意念中當然除了渴還是渴。相反的,如果喝的是一杯熱茶,就算再渴都得耐心的慢慢吹涼它,每次只能喝那麼一點點,邊吹邊喝,所以早將意念中那個「渴」的念頭在一旁了,眼前就只有「慢慢來,吹一下,喝一下」的意念
   這么來說,可能大家會想:這是佛法嗎?其實修行也是這么慢慢來的!所謂「十字街頭好參禪」、「平常心即是道」、「處處皆佛法」……,為什麼會有這些說法?那無非是要我好好的發揮自我的潛力。每個人其實或多或少懂得一些道理方法也有修養,但為什麼一面對緣境就不能表現出來?聽別人講,好像自己都會,也都懂,真正遇到了卻不是那麼一回事。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裡?這就是平常我說的:有智無慧!不能將「智」發揮成為力用,顯現出「慧」來。
   人的這個自我,要培養知識經驗,豐富「智」的內涵,才能在面對人與事時,問題發生煩惱生起的時刻,運用平常所累積的素材而化解一連串的問題。一旦問題化解了,顯現的就是般若、就是慧,原先的問題即歸之於價值饒益的結果。所以學佛要把握的大前提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論身體言語,還是意念的行為,都不要傷害別人,也不要使自己受到傷害。佛教徒一般來說幾乎可以做到不傷害別人,卻難保自己不受到傷害,甚至在別人虧欠自己的情況下還會一再找理由說:「唉,算了!就算是前一世我欠你的……。」這種表現只是佛教徒,談不上修養智慧
   有些人提出相同的問題來問我:「老師父!我參加了一個互助會,會頭垮了,會也倒了,我還要不要他還錢?」我說:「打會也好,借錢也好,發生這種狀況,對方怎麼說都欠了你,當然該還。」乍聽之下,他說不定覺得:「你這個老和尚怎麼那麼不慈悲!」其實他這么想也無可厚非,因為他的那個「我」在修行還沒有完成修養
   佛法因果、講求現實,也強調把握現在。有「欠」,就要「還」,不能自我安慰說「大概是前世欠他的,算了吧!」萬一前世你不欠他,該怎麼辦?這一類的問題關繫到佛法智慧修養
   如果現在對方沒有能力還,還是要告訴他:「有錢的時候一定要還。不能一次還錢的話,也可以採取分期的方式慢慢還,反正你欠我的,一定要還清!」絕不可任意推斷說:「算了!大概前世欠你的,不跟你要了。」「不要」,這看起來很簡單,可是如果有一天,你的修行到達某一境界,要出離六道、超出三界成佛菩薩去了,那個欠你的人卻說:「等一下,你還不能走,我欠你的還沒有給你。」那你怎麼辦?所以不要以為「不要了就可以解決問題,更不要任意的用「過去世、前一世」的說法搪塞過去。那些關於某生某世的事,是未達某種修養境界的我們很難去理解的。擺在眼前的、記憶中可以認知或做到的事,才是可以把握、肯定的。
   佛法因果,這之中少不了因緣;談因緣,也一定關繫到因果。一般人只談「一因一果」,談「前一世種什麼因,這一世受什麼果」,卻不知尚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的關係因果的問題非常復雜,這里暫且不談這個,但至少要知道「不要傷害別人,也不要使自己受到傷害」這個原則
   不傷害別人,這比較容易做到,如果還要使自己不受到傷害,就必須具備修養智慧。這些都是佛法的大前提,剛起步之初,難免不甚理想,或多或少有些缺點,不過,修行辦道是一輩子的事,當你缺點愈來愈少、身口意的表現愈來愈完美,以至最後能做到零缺點時,也就成了一個整體的「圓」。
     所以學佛要把握一些前提、原則。任何的法門,都只是暫時的依賴,真正的修行還是要從身口意的行為上著手。現實生活里,每一個「我」都不斷的在跟「他我」發生關係(這個「他我」包含人、事、物,以至於其他的),里邊涉及許多因緣法則因果關係。所以,如果只用單一的方式看,不能於其中普遍地深入認識,它的最後結果通常是「自我意識」或「盲目的聽信別人」,那個「我」仍不能成為修養,因為自己從不在行為上調理、修正,當然在這方面也就不可能成為修養。相對的,不能成為修養自然無從表現智慧
   於戒定慧,不也是如此嗎?很多學佛的人以為修行就是要「勤修戒定慧以消滅貪瞋痴」。可是為什麼我說可以用這種「對法」來處理問題?世間法是相對的,然而人的「貪、瞋、痴」的現象,若要有所改善、提升,唯有修養它!依戒定慧而從事修養!所以「貪」須依戒定慧修養,「瞋」也需要戒定慧,「痴」還是需要戒定慧。除此之外,人不只有貪瞋痴的問題,至少我們知道除了貪瞋痴之外,人還有慢與見。
   「慢」是什麼?就是傲慢;「見」有「我見邪見」的問題。所以絕不是拿一個去對治一個,學佛可以用「對法」的方式去面對,佛法也絕不是相對法!聽我這么說,可能有的人會這么想:「六祖惠能大師語錄後面不就有個「三十六對法」嗎?怎麼說沒有對法呢?」別忘了,惠能大師是人,不是佛。我們要學的,是佛法,不是人法。之前我也特別提醒了,不要總是談「某某祖師說……、某某大師說……」。學佛,就該要學釋迦牟尼佛的道理方法。即使是我,雖然我學佛這么久了,你們還是不能學我。
   有的人看我年齡這么大了,不怎麼顯老,會向我請教養生之道也有人因為我學佛很久了,希望我告訴他修行的簡易方法。通常我會說:「很慚愧釋迦牟尼佛從出生到出家,以至修行成道,都還花了那麼久的時間,更何況他本來就是佛呢!」如果我有簡易的修行方法我不會現在還同一般人一樣吃進去是香的,拉出來是臭的。所以有的電視報紙媒體報導或坊間傳說,談某人如何快速成就……,或說某人是菩薩再來、是現在佛……。聽聞如此,我只能說「唉!如果真是這樣,釋迦牟尼佛豈不是太笨了?相形之下,現在的人聰明?」 
   真是這樣嗎?就算是肚子餓,吃一頓飯也沒那麼簡單!即使有飯有菜,吃得肚子撐了,也不一定是「飽」。什麼是飽?又什麼是餓?關鍵在於營養。如果營養不夠,吃得再飽再撐,還是「餓」。餓了,是一種病態;「飽」也不是吃脹了、那個自我意識感覺,而是身體所需要的營養均衡俱全。
   一旦感覺身體有某個地方舒服,一定是某方面的營養不夠。所以有些中醫西醫醫師和我談佛法的問題時,我會建議他們:「不是有什麼病給什麼葯就好應以菩薩的心腸、佛弟子心態看待病人。要告訴病人,他之所以有病是因為營養不夠,並告訴他所欠缺的營養是什麼?提醒他補充這方面的營養。」如果醫師只針對某種病開葯,病人吃了以後,或許這個病好了,可是治好了這個病,可能還會出現另一種病,最後還是在病里打轉。但如果提醒有關營養的問題,告訴他怎麼吃才健康,他可以減少病的機會醫師行醫的目的,是希望他人有病時可以為他將病治好,並希望他不生病
   一般的醫師只能治療色身的病,但釋迦牟尼佛治的是不受輪迴果報的病,而且是徹底地解決,所以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大醫王。他告訴我們,生老病死生命過程里不可避免的現象,即使能離苦得樂也只是暫時的,還不究竟,除非不再到這世界上來受輪迴。談到這一點使我想起有些人佛教的質疑,他們說:「如果每個人都像你們出家人一樣,這世界不就沒有人了嗎?」聽著這樣的說法,有時候我會說:「沒有人不是更好嗎?!」
   其他宗教宗旨佛教不一樣,可是其他宗教認為人來這個世界上有種種的問題,而這個「人會來到這世界」的根本問題,最後還是要佛教佛法才能解決。他們質疑:「如果大家都出家人一樣不結婚,豈不是沒有後代子孫了嗎?」可是,每個人都能出家嗎?這是不可能的!更何況這世上除了佛教以外,也還有其他的宗教!如果佛教比丘比丘尼不結婚,會使人類絕滅,天主教不也有不結婚的修女、修士、神父?為什麼沒有人擔心他們?人類絕滅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佛法發揚光大了佛教也還存在有在家、出家制度
   這些現象,源於他們將「我」擺在自己的定位上,沒有好好的去開發自己的那個「我」。開發自我,在於如何不將「我」局限在狹小的範圍里分別、計較、執著不以強烈的自我意識面對人、事。這要靠平常於「我」的行為真修實養,修行是修自我的行為。
   禪門裡說「明心見性」。「明心」的「心」就是「我」,「見性」是能見佛性。「見」還有另一種涵義,即顯現的「現」。也就是說,如果於自己的「我」能夠明明了了,並如此地終其一生,最後佛性自然也就顯現了。
     經典中常有「佛性如明珠」的譬喻。這個譬喻的關鍵在於佛法,不是明珠,明珠只是個物質體。可是,既然佛性有如明珠,何以佛性不能顯現?因為無始以來所造作的業太多,猶如污垢覆蓋了明珠。
   如果說,明珠是佛性,污垢是業,只說對了一半。污垢的確是業,但明珠非佛性,明珠的光澤才是佛性,由於臟污掩蓋了明珠的光澤,所以佛性不得顯現,否則如果只是個珠子臟污覆蓋,與自己何干?佛性的本質、本體是「空相」,不是物質體,可空相不表示什麼都沒有,空要從「有」去發現它本質、本體的究竟。
   明珠,於佛性而言,指明珠的光澤。但為什麼以明珠的光澤形容智慧?如果沒有光,就看不見,將陷於無明、迷惑、煩惱之中。光澤顯現了,才明明了了、清清楚楚,覺悟之性由之顯現,而佛性也就覺悟之性。
   欲明心見性,須從自我著手,首先要做到冷靜、客觀。如果過於理智,不妨多增加些感性,太過感性,就增加些理性,但不是像世俗所說:在感性理性中間找個平衡點。天底下沒有這樣的道理感性理性之間像翹翹板,其間不可能有平衡點,即使是翹翹板的中間,也不是個立足點而已。
   人往往在某種環境下偏於感性理性,因此佛法提醒在這時刻好好的調適自己,調整偏執這就是修行。每一個人的「我」必然要與現實世界的人或事打交道,難免發生一連串的問題,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所以要調適「我」。
   欲明心見性,須「修心養性」,依以上所談的方法去實踐,不論是波羅蜜法或戒定慧、或五戒,從這些方法修行,但不能就此當作法門來修。數百年來,佛門中一直有個「某某大德一輩子就修一部金剛經或其他某部經典」的強調之說,似乎抓住了一部經典終日誦念、讀想、思考,以至於註解,就是修行法門了。其實,所謂的法門,先要從它的意義上了解:「門」是個障礙,想要打開它,看見裡面的真實面目,一定要有方法,這些方法就是佛法平時提到的一些重點,慢慢地學習它,自然可以愈來愈熟習運用;不過,要從身口意著手,才能形成修養。即使是個保險櫃的號碼鎖,都有它左轉幾圈、右轉幾圈的方法方法就是知識經驗,靠平常慢慢累積,不只有經典上說的才是
   世間知識經驗,或佛陀說的、經典里記載的知識經驗,都只是「智」而已,善用使之發揮成為力量,達到利益性的結果,從而顯現的「慧」才是佛法。所謂離苦得樂,不是逃避苦、害怕苦、拒絕苦;真正的解決之道是面對苦,最後能不以為苦,並化解苦。就像家庭派對或機關團體開舞會:事前的准備,興致勃勃;舞會中,得意忘形、樂在其中;舞會結束、樂完了,接著就是苦。舞會中吃的、喝的、場地布置的,都在短暫的快樂過後結束了,賓客離去、只剩主人慢慢的處理善後。
   不錯,它的過程是十足的樂,但整體來說卻「苦多於樂」。樂,很快就過了,剩下的是更多的苦。甚而事後如果聽到參加的人說:「哎,這舞會什麼都好,就是某些地方理想……。」聽到這樣的話,心更苦了,說不定你的心也跟著抱怨起來:「我費了那麼多的心思,還招惹了這樣的結果,真不劃算。」可是,人生本來就是如此!
   人生生老病死,「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誕生以至到死亡以前,接觸到一切都是「生」的問題,過程中少不了病與老死,種種現象都是苦。可是難道人生沒有樂嗎?的確,人生不是完全沒有樂,卻是暫短、非永恆的「世間之樂」,而佛法談的樂是恆永常性的「常樂」。
   或許會有人問,如何才能保持處於「沒有苦,只有樂」的狀態?可是佛法不是給個方法,照著去做,就解決問題、一切成辦了。佛教是提出道理方法為問題作分析,然後化解一連串的問題。如果不能把握這個重點,則學佛到最後,可能一輩子到處尋找法門、勤修法門,卻是不務正業。
   在家學佛者如果不能對自己的事業工作,應盡的責任義務,以及權利清清楚楚,生活將大打折扣。所以有的人將多半的時間投注在法門修學上,念佛修凈土、習禪學禪定,或行修密法,精進有餘,可惜不務正業,忘了應在身口意上自我修養。又即使在身口意上面下了工夫,可是周遭的人感受如何?如果自認為這么做對自己有幫助,對身邊的人有沒有幫助?
   世上有很多夫妻是一個學佛,另一個不學佛學佛的常掛在嘴邊說佛法有多好多好,可是另一半會說:「佛法好在哪裡?既然學佛這么好,為什麼你的脾氣還是那麼壞?習慣還是那麼糟?」可見,修行是修正身口意的行為,使「不好的」愈來愈少,使身邊的人感受到自己因學佛而變得愈來愈好,這才是真正的好!所以,與其刻意的在言語上告訴他人佛法有多好,倒不如從佛法上老老實實地行修,表現智慧修養,否則即使說得再多、一再強調佛法好,結果所表現的是一大堆問題,這叫周遭不學佛的人看在眼裡,看你佛學成這個樣子,等於沒有用。
   開發自我,不是自認為好就好了;能使身邊的親朋、同事同學感覺愈來愈好,進一步還想知道你在哪裡學佛、學些什麼?怎麼會變得愈來愈好?甚至想主動找你學佛才是修養影響了別人,這比口沫橫飛說一大堆還管用。這種修養從何而來呢?從修行上逐漸累積而來!別以為這么說好像是為了表現給別人看,裝模作樣只是一時的,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真正的修養卻可以隨時隨處表現無礙,即使在人事共處上遭遇考驗,也都能表現出智慧,所以真正的修養沒辦法誇張、吹牛的,因此我曾說世界上有幾件事永遠騙不了人:一者是財富你有多少財富?再者是修養,你的修養有多少?第三個就是智慧。這三者,騙得了自己,騙不了別人。
   不過,話再說回來,我對吹牛皮的人從不戳穿他,因為吹牛說出的話如果能夠長久地維持繼續,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同時這也是對自我的一種認識。如果一個人說他「有錢」,他能能做到經常維持「有錢」,甚至愈來愈有錢?有的人有過出國的經驗,聽別人談異國見聞也憑著平常媒體或書本中得來的一知半解和別人聊得天花亂墜,甚至吹起牛來,說:「這個世界我早就走遍了!」其實那個地方他從沒有去過,他不過是看了介紹當地的節目,或曾經對著這一的書本神遊。
   記得有一次我在談話中提到自己早期曾到美國、在黃石公園遊了七天還沒有玩遍,對方由於不曾去過美國,不了解黃石公園的情況,所以只聽到「公園」兩個字,就以一般公園的大小作揣測,馬上說:「這表示你沒去過美國哪有黃石公園玩七天還玩不遍的?」事實上,不論是哪一個國家的公園,隨便提出一個來,都沒辦法拿自家後花園或前庭院子的範圍與之相比擬,更何況是所謂的國家公園?!這剛好也說明了自身不具備這些知識經驗
   知識經驗,須從修行中完成修養,才能成為智慧,否則將是佛法中所謂的所知障,而「所知」之所以成為障礙,就是因為所知不完整,所以學佛行修要求解行並重。
   「解」就是知見,指知識經驗;「行」是將知識經驗付諸實行,於現實生活中認識、了解、體會、發現。可是,誰去認識、去了解?是誰要體會、發現?當然是學佛者的那個「我」!所以說學佛修行永遠是自己的事。但有的人盡要求別人是菩薩,自己卻不在乎當個眾生。他們對別人要完美,挑剔別人:「你是學佛的人還這樣子……,你看你這個出家人一點修養都沒有。」卻不反行要求自己,寧願停留原地當個眾生
   學佛是為自己,可是人都難免犯這種毛病,所以佛教才提醒「返照」。要學佛的人在看見別人缺點的時刻,反過來照見自己。有時候一件事處理得不理想,旁人會批評主事者笨,可是如果讓這個批評別人笨的旁觀者處理,結果又如何?說不定更糟糕,說不定他自己比別人還更笨。學佛是為了自己,直待自己具備了修養,則可以依這份修養適時地幫助別人,所以先要從自己的身口意著手,慢慢調理以成為修養
   所謂言教不如身教,平常不一定要用言語去對別人說些什麼,身體的行為卻可以影響他人。當然,除此若還能加上言語的表現會更好,但是否真能更好,關鍵在於內心意念意念不經調理,身口必然隨之起變化、生作用意念調理得愈好,身口的表現才愈理想
   意念,從每一個人的「我」,也就是所謂的「心」而來。心,是主宰主宰者是否能達到「好」,關繫到平時知識經驗中的了解體會,是否從中發現了自己,認識了自己?這就是學佛修行!有了修行、具備了修養才可以肯定是在「辦道」。修行目的,在於成就覺悟之道,而人之所以造業,是因為自身所具備的知識經驗不夠,依自我意識我行我素,不調理自己、改變自己,使自己愈來愈好。又由於將自己的「我」放在別人身上,所以經常衍生問題。因此如果平常遇到了一些看起來不是自己造成的問題、卻夾在中間蒙受傷害時,不要有所埋怨,還是要多想想:如果已經做得很好了,是不是還有缺點?能夠這么時時要求自己趨向完美自然可以慢慢變得有修養、有智慧,相反的,如果沒有這些工夫就不可能達到完美,這也是作什麼因、得什麼果的必然現象
   只談因果報應讓人擔心、害怕恐怖感覺日子愈來愈不好過,所以知道了這些道理以後就該時時警惕自己:要種「好」的「因」,以期盼將來得到「好」的「果」。人的世界太多的約束,彷如大大小小的框框將自己框在裡面不得自在。而學佛就是希望將這些束縛的框框逐一解脫,所以千萬不要錯了學佛方向,在行向解脫之餘又找個法門、設個框框,將自己框起來。所以我常說學佛如果愈學愈平靜安詳快樂,就表示學對了。如果未學佛以前本來很好學了佛反而不自在,表示學錯了方向
   之所以要開拓自我是為了要開發自己的潛力。潛力的獲得,有道理方法,但不能搞錯方向,所以學佛者要特別注意,學佛修養自己,不是修理別人。有些人稍懂一些佛法,就拿佛法挑剔別人,其實真正有修養的人看見別人的缺點時,一定反過來看看自己是否也有相同的缺點,絕不是希望別人當佛菩薩,自己永遠當眾生
   所謂「心」為主宰也就是「我」在主宰,因此於一切的行為,好的是自己,不好的還是自己,所以說造作是一種行為,可以成業,也可修行成道;即使是「道」,仍不離於「行為」,還是一種行為。既然如此,同樣是行為,為什麼要造業,而不行道呢?現實生活中,一切關係人與事者,不論是事業工作,或各階層的環境,處處可以修養「我」、發現「我」,處處有佛法;一旦發現了法在哪裡,「我」就有調適的機會
   所謂的覺悟,不是心灰意懶,不是像有的人自以為看透了,所以別人問他為什麼學佛時,他回答:「唉,這個世間我已經看透了。」他真的看透了嗎?世間是看不透的!舉個簡單例子來說,台灣有很多佛像的製造都不錯,所完成的佛像十分庄嚴,令人見了心生歡喜,可是我們未必看透了什麼,反倒是製造佛像人是否具備佛教正信的觀念才是關鍵,否則有的製造佛像的人佛像後面挖個洞,放進蠍子、野蜂、蜈蚣之類的五毒,再封起來,表面上如何看得透?看透的,只是表面上的金身,其實內里一塌糊塗,怎麼也洞悉不了。不過,也有荒謬的供奉者主動要求放進這些東西,認為如此才靈感佛家講求清凈放進了這些東西,豈不是希望凶惡、狠毒?所以說,人要看透實在很難
   又有的人有一口整齊潔白的牙齒,可是那一口漂亮的牙齒可能是付假牙,所以說人不可能事事看得透,何況人生中的「財、色、名、食、睡」五欲不是看不看得透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做不貪欲的問題;於欲,能不貪就很不錯了學佛須懂得如何把握,由貪欲而少欲,然後清凈欲;從貪欲慢慢學習以至少貪一些,最後做到不貪這就是修行
   修行,絕不可能一下子就看透了、可以不在乎了。即使只是尋常的三餐吃飯,看到某一道菜似乎很好都不要多幾次菜,但這也是貪的現象,只求自己的喜歡與滿足就是貪!自己喜歡的,難道別人不喜歡嗎?如果自己喜歡、別人也喜歡,卻不在乎別人,終將造成傷害。所以我一再提醒,學佛的大前提在於「不要傷害別人,自己也不要受到傷害。」因此最後要送給大家兩句意義相當的話,不妨從現實生活中去實踐──自己活得快樂一點,但也不要讓人不快樂

91年11月28日新加坡演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