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說三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解六結,越三空。 第三

大佛頂首楞嚴經
圓瑛法匯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慧律法師主講
 
第10套
講題:說三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解六結,越三空。
日期:2009.7.12 - 2011.10.02
片數:共 8 片(本片為第3片)
編碼:095【dvd簡體版】
 
(大眾師父問訊)請坐下。
 把《楞嚴經表解》請出來,
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楞嚴經表解》八三頁,八三頁的中間,解一六亡,上個星期我們講到解六結,越三空。
中間,解一六亡,你只要針對一根,然後起不生不滅的返源,那麼,六根應時解脫。意思就是:同一個本性開悟見性,眼雖然叫做見性,也是本性;耳叫做聞性,也是本性,所以你從一根下手就很方便。那麼,根根有六結,結就是在外塵上起煩惱、起執著、起分別,在眼睛來講,明跟暗就是眼睛的塵結;動、靜就是耳根的塵結;通、塞就是鼻根的塵結;甜、淡就是舌根的塵結;合跟離就是身體的塵結;生跟滅就是意根的塵結。
(下附 《楞嚴經表解》「六解一亡」表格)
 http://read.goodweb.cn/pic/ly10_03.jpg">
什麼叫做塵呢?是因為它會染污我們的清凈自性
塵是對眾生講的,如果是聖人來講,就沒有這個了,真如本性無關於明暗,無關於動靜,無關於通塞,無關於甜淡,無關於合離,無關於生滅,因為說法都是針對眾生根器講的,才有這一些叫做塵;如果是聖人,就是應念化作無上知覺,就不叫做塵了。五陰如來藏,妙真如性;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即心就是凈土凈土就是心。所以在聖人,以佛的角度來講,就沒有這個所謂的塵結、根結等等、覺結、空結、滅結,結是對眾生位返流回去,要證入到如來地前,叫有結,叫有結;對究竟的佛來講,就沒有這個東西
所以,我們解一六亡,就是明、暗、根、覺、空、滅,這六結,就是眼根的六結;動、靜、根、覺、空、滅,這是耳;通、塞、根、覺、空、滅,這個就是鼻;甜、淡、根、覺、空、滅,這個就是舌;合、離,身,就是身根,合、離、根、覺、空、滅,這個是身的六結;生、滅、根、覺、空、滅,這是意根的六結。
 
好!那麼,我們簡單解釋一下:
眼睛在明,或者是暗處,迷失了本性往外,趣流奔逸,迷失了,心中打結,這個就是明暗。
耳根來講叫做動靜,在動態的時候迷失了,或者是在靜態的時候產生恐懼了。很多人自己一個人太靜了不敢住,怕鬼!這個叫做靜處裡面生恐慌,在動處裡面生迷惑。但是,如果悟道聖人,動、靜,他叫做一如,體用不二,性向一如。所以外塵的動跟靜,跟本性無關。
通跟塞,鼻子不是通,要不然就是塞,或者是我們對這個鼻子,就喜歡有通才能夠活,有時候;這個「塞」就是阻塞,或者也可以解釋說暫停。譬如說:呼進去、呼出來都要通,中間停頓了,也可以說叫做塞, 暫時停頓一下。那麼這個鼻子不是通就是塞,鼻子就是聞味道的,對這個主廚來講就不得了了,做這個素菜要香噴噴的,色香味俱全,就完全要靠鼻子。這個鼻子要是嗅不到味道的話,這個人很難廚師,因為聞不到味道
    再來就是甜跟淡,就是舌頭嘗這個味道,甜跟淡,這二個就迷失了無量無邊的眾生鼻子喜歡嗅香的,舌頭喜歡嘗這個山珍海味,這二根,就差不多迷惑了一切眾生。包括電視節目,沒有一個節目是叫你覺悟的,叫你說怎麼做才會好吃,怎麼做色香味俱全,怎麼做養生,怎麼做、怎麼吃,差不多都是這個節目。當然,這個有益身心健康,我們隨喜,不是說不好;我的意思是說:這些,單單鼻跟舌,就迷惑了無量無邊的眾生
    那這個身就更難了,合,身叫做觸塵,要合,譬如說這個身體要和合起來,才有感覺嘛!對不對?合,根,如果這個是根(師父左手為根),那麼這是塵(師父指右手為塵),(左右手相合)這個才有觸塵,對不對?根,這個塵,這樣才有觸塵。如果離的話,身體離開外面這個塵,沒有touch 到,沒有接觸到,這個身體沒有這個感覺,沒有感覺,風也要吹過來,一定要觸碰到身體。這個身體很難控制的,你不相信嗎?很簡單,你回去,今天晚上,你那個彈簧床你不要睡,你換一個木板,你睡睡看!這個觸塵你沒辦法,整個晚上你一定睡不著,你不習慣啊,不習慣。好!你不相信嗎?你那個棉被沾一點水,被單沾一點水,蓋起來,整個晚上不著!對不對?那個不是濕得很嚴重,就是一點點濕那個感覺,哎呀!就不舒服,整個晚上是為了那一點點濕濕濕,其實是不影響啦,但是,你還是睡不著!所以人對這個根身、色身的執著,是無以復加的,太難突破了,太難突破了
    那麼生跟滅,就是對外面落下來,緣起的話就生,緣滅的話就滅了。那麼,這意根有同時意識,還有獨頭意識,同時意識就是跟前面的五根起這個意識,叫做同時意識。那麼,跟五根脫離關係,然後自己一個,把眼睛閉上、耳朵閉上,內心裡面還是繼續想著過去、現在、未來,這個就是獨頭意識,這個意識非常可怕!當你產生一種強烈執著的時候,諸位!這個不是你用安慰有辦法的,也不是你勸導,你就是你一個個性就好,你一個個性,說:哎呀!這個個性人要聽得進勸。這個個性,你一帶上去的時候,無量劫來的個性,意根在強烈的執著。所以,簡單講:修行是從心中徹底的改變才有辦法,要不然沒辦法,佛來也沒有用!對不對?了解心法:喔!原來修行是對自己的心性負責,不是外面給我們上緣;外面給我們的增上緣力量有限,說要成佛,即心就是佛,就單刀直入放下。所以,這個意根太難修了,太難修了!但是,如果你方法對了,也不會很困難,了解諸法如幻,也沒有所謂過去,也沒有所謂現在,也沒有所謂未來諸法如幻,幻無實性,體性本空,直搗黃龍,直接就達到真如本性
 
所以這些動、靜、根、覺、空、滅,只是舉這個耳根為一根。所以修行娑婆世界以這個耳根修行最快的!換句話說:聽經聞法,比你自己看書更快,以娑婆世界根器來講,眼睛看不到的人,不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要聾啞,這個耳朵完全聽不到聲音,耳朵完全聽不到聲音,也沒有辦法語言來表達,啞巴只能發出啊啊......那沒辦法表達!簡單講:在這個娑婆世界,以聽經聞法的角度來講,眼睛看不到的不是最不幸,是耳朵聽不到正法的人不幸!那個用自己的眼睛來看,常常會誤解佛經;用耳根來聽,單刀直入,契入真如本性,一剎那之間,即進入修行狀態。所以,耳根的人,是最幸運的,最幸運的!

好!再翻過來,九○頁,九○頁中間,本經的結文,後面,有關本經成結會合表,看底下:
(附表)
 http://read.goodweb.cn/pic/ly10_04.jpg">
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目發塵。
心性就是真如;狂是指無明;亂是指業相、轉相、現相。
注意!《起信論》講的這個十相,跟《楞伽經》講的這個十相來配對,有一點點差異有一點點差異師父已經重複講了:看經典不是鎖死,他在每一個時間、每一個空間、每一個教義、每一個教理、每一個時空都不太一樣,每一本經典,所以,佛有種種的善巧方便。因此天台華嚴的判教就差距很大,包括唯識的判教,就差距非常大。所以,經典不是鎖死來看,說:這一經典講這樣,那一本經典講這樣子。不是這樣子是因為時空不一樣、根器不一樣,唯識判自己是了義教;但是在祖師大德判,認為唯識是不了義教,所以,這個判就差很多!因此你這都是叫做參考,參考。
 
   亂就是業相、轉相、現相。
   知見妄發就是智相,這個就是分別心跟執著心。
   發妄不息,就是這個執著就連續性,相續相。
   勞目就眼睛產生疲勞,這眼睛產生疲勞,就是真如本性被遮蓋了,往外拚命的執取相、計名字相;計名字相包括語言文字。執取相就是二六時中那種我執,是打不破的,太難了,執取相,我還有我所有。那麼,計名字相,就是我們看到的一切萬法,都給它一個名字,同時加上一層執著而不了解說:萬法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那麼,執取相再計名字相,接著就拚命造業了,就起業相了。發塵就是業系苦。
所以簡單講:在座諸位!為什麼修行人首重因果?你只要牢牢記住就是說:我們今天所作所為,因果到最後會回歸到自己,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逃不掉的!

底下,
起信十相配五陰來講,真如無明、業相、轉相、現相,這個都在第八意識討論,因為它太微細了,叫做識陰。
智相、相續相就是行陰,「行」就是剎那生滅的意思,剎那生滅
那麼執取相、計名字相就是想陰,無時無刻不想。所以我們修行人,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了解諸法但有言說,都無實義,那麼就放、就舍。
起業相就是受陰,就是說我們有苦受、樂受、憂受、喜受、舍受這些感受,這些感受的反應出來,為了生存,而不不去造業。所以,人實在是很可憐,叫做作繭自縛,就像蠶絲一樣,為了生存,為了一點點錢,為了一點點名,或者是男女感情,為了一點點慾望,就差不多造了無量無邊的生死業。
   發塵,業系苦相就是色陰。
  
   那麼,五陰配五濁來講,識陰就是命濁,行陰就是眾生濁,想陰就是煩惱濁,受陰就是見濁,色陰就是劫濁。
那麼五陰八識來講的話,就是識陰第八意識,行陰第七意識,想陰第六意識,受陰就是前五識,包括配合這個色陰。
那麼,這個見濁呢?有五識跟五根,劫濁是五根跟五塵。
    好!再看一遍:命濁是第八意識眾生濁是第七意識煩惱濁是第六意識;見濁是五識,還有外面的這個五根;那麼,劫濁是內五根,還有外面的五塵,內五根還有五塵。

本經六結,第八意識滅結,這個是大菩薩斷的,什麼叫做滅結?就是包括你在觀空,都不行,一定要妙性天然。說:我把它觀空,一切法盡皆空!這個就是生滅,但有能所,盡是塵,就是空執。
那麼,第七意識破二個結:空結、覺結,第六意識跟五根呢?就是根結。那麼五塵就是靜結還有動結。
所以這個動、靜、根、覺、空、滅,是舉耳根,六根裡面的耳根,這個耳根代表六根,六根講的都是一樣,所以舉一就是六。

本經的六結跟三執:滅結就是空執;空結、覺結就是法執;根結、靜結、動結就是我執。 
解釋一下:先從我執我執就是執四大為自我妄想為我的心,這個就是我執,認為這個妄想意識心就是我的心,不曉得這個是前塵分別影事,不知道!對這個色身不了解是緣起、是四大,父母親還沒有生我們以前,根本就不存在;生我們以後就變成緣起法,而這個緣起法,我們誤認為這個就是「我」,所以這個牢不可破,我執
    那麼,這個法執呢?諸位看上面:覺、空,這非常重要!如果你大眾說:我覺悟了!然後大張旗鼓的告訴自己:我大徹大悟開悟了!諸位!這個就是凡夫。真正悟道是默契而已,不能說!所以這個覺,一直說:我是大覺者!這個稱讚自己,就是對法上的執著。這個法執,再講具體一點,讓你更受用,當你崇拜某一個上人或者是法師或者是金剛上師,然後執著是說:全世界沒有比我師父修行的!這個叫做法執。或者是聽了某一種法,哇!持某一個咒,非常的好,然後否定別人的存在,這個就是法執。或者說:我念佛念得非常好!好像全世界不修凈土法門,就是全世界都是很可憐的,沒有救了!末法億億人修,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不念這個佛,可惜!然後憐愍一切的眾生,這個叫做法執。或者是你對某一種道場,有特別的偏見、關愛,這個統統叫做法執。
    我去台北的時候,有一信徒,女信徒在我面前講說:師父!我認為我們那個上人,某某人,修苦行是全世界最有修行的,我認為他是佛!嗯,我們也是默然,接下去也不曉得......因為這個劇本不知道怎麼接,接不下去!你不是別人,你怎麼知道別人沒修行你沒有跟其他的法師西藏上師或者是漢傳、南傳,人家修四念處你怎麼知道別人沒修行?所以這個對法上的一種偏愛,變成有:是法不平等,有其高下,這不懂得法!懂得法的人,連這一句不行,連動念都不行!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嘛!是不是?那我就問了:你們上人叫你怎麼修啊?我們上人叫我們觀空。我跟她講:諸法本來就空,你為什麼要觀它,頭上安頭?她聽不懂我在講什麼。我說:連我這一句你都聽不懂了,更遑論後面的真如。她也不曉得什麼叫頭上安頭,這個到底是在表達什麼。所以我們,凡是來講堂上課的,千萬不要犯這個過錯我對生滅無常世間,徹底沒有意見,我尊重每一個法師修行方式,也尊重每一個道場的道風,也尊重八大宗派各有自己的緣起時空性,和背景所依據的經典,用這樣的尊重,反而更貼近真如、更貼近平等心。所以當你欣賞某一個法師的時候,並不適合在其他的法師面前一直贊嘆,對方會不舒服,叫做不舒服。所以你一定要了解這個道理,這個道理。你跟我跟慧律法師有緣,僅止於此:「我跟法師的法非常的相應,我非常的受用!」僅止於此,後面就不要再稱讚。如果你要贊嘆師父,來到我的門前,我們把門關起來,你就可以開始盡量的稱讚,那個就可以沒人聽到,不要緊;公開的那個,這個不好修行不應該這樣子。所以我教導你的,統統叫做佛的心,修行人以此為我們的借鏡。
所以這個覺結跟空結很難突破!為什麼?他就自己覺悟了。或者是:我觀空,我能夠放得下一切!所以,有的人修行就說:慧律法師!我六根、六塵、六識一十八界,我統統放得下了!放得下,這一句也是多的,本來就沒有東西,你還在那邊多一個放得下,這個也是多的。所以,對法沒有執著,就是默契而已。
然後再最後一個,這大菩薩修的,叫做滅結,「我把生滅全部滅盡了!」這一念叫做生滅。知道嗎?我統統滅了,滅,就是真如相應,無可言說,沒有語言、沒有文字,只有內心唯是一心,唯有真如真如者不可說,默契而已,要體悟到這個,要相當的功夫
有一次,我年輕的時候,那時才三十二歲,我們在山上道場有一個老參,在用完了這個......有的持午、有的晚餐,時間過了,洗個澡,大家剛好聚著,老參跟我們三、四個,剛好往下看,風景不錯,那老參就說:
哎呀!今天皓月當空,微風徐徐而吹,微風拂來,特別的清爽。來!法師第一個法師你說說看,風吹這個樹清涼,發出沙沙的聲音你看看這個,你能表達一下你修行心境呢?
他說:風一吹,樹葉發出沙沙的聲音,無比的清涼;但是它在演說不凈、苦、空、無常無我真理
嗯!這個老參點點頭:嗯!不錯!第二個,你呢?你的體悟?
他說:萬法唯心現量,那有什麼不凈、苦、空、無常無我?這些都是相,相不可得,就是萬法唯心,萬法唯心,就是不可得,其實不可以在相上論斷。所以,所說不凈、苦、空、無常無我, 其實是唯心的現量,本不可得,無可言說。
他說:嗯!這不錯!第三個:慧律呀!你的體悟是什麼?
那時候來,不說第二句話,就直接進入寮房,一句話都沒說。
這個老參很驚訝,就跟著我後面來,他就問說:慧律!你是真悟還是假悟啊?
我就摸摸他的心臟,我用右手摸摸他的心臟,跟他講:我說你的心還有真跟假。
我三十二歲便能領悟究竟第一義諦沒有能所、涅槃實相的道理;但是,隨著這個時間往前推,三十二歲、四十二、五十二,一直到今天接近六十,我給大家一個名詞,叫做經驗第一義諦,那個體悟就更深入!

有一法師來到我的面前,說:慧律法師我覺得佛經講來講去,講的統統一樣,也沒有什麼好說。
我跟他講:法師!你對一半,佛經講的統統一樣,統統要開采涅槃妙心,你這一句話講對了;但是,經驗第一義諦的體悟就不一樣了!你今天你三十二歲,你講到這個實相,你的體悟跟十年後、跟二十年後、跟三十年後,你的體悟會更深,一直一直契入更深的地方,這個經驗第一義諦,各人體悟深、淺不同。這個麵包,對不對?這個麵包你看麵粉都是一樣的,機器、儀器都一樣,這個麵粉做起來,會做麵包跟不會做麵包就會差很多,有的做得很可口,有的焦頭爛額,對不對?有的香噴噴!是不是?你看這個。佛經都是一樣的,當你悟明心性的時候,從你本性流露出來的這個法,跟依文解義,那是完全不一樣的,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在座諸位!你今天你坐在這里,絕對功不唐捐,不會浪費你的生命時間的,因為每一次,你今天聽到的,也許你今天用不著,也許五年後、十年後,在一次的這種恍然大悟:喔!原來十年前我在文殊講堂上《楞嚴經》,師父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剎那間契入,那個法的喜悅不可言喻!但是你要十年後那種法的契入,就必需今天要吃一點苦。所以你今天來,講經說法,也許你不受用,你聽起來覺得很陌生、好吃力、聽不太懂;但是,這個沒有關係佛法就是要這樣子,就是要這樣子。只有堅持,唯有堅持、唯有精進的人——修行人,才能打開佛陀涅槃般若之窗,只有這樣子,沒有其他辦法

好!底下,
三執,我執就是我空,破了法執就是法空,連這個空也不能著,叫做空空。諸位看左邊,九一頁右上邊,色就是動跟靜,就是人空;受就是根;想就是覺,行就是空,識就是滅,動、靜、根叫做人空,(破我執);覺跟空,法執,法空(破法執);滅就是空空(破空執)。

好! 諸位請把《楞嚴經講義》請出來,666頁,這一段是講:
 
【丑二    決定從根解結脫纏入圓通義(分二)】
【寅初      教從根以解結      二   示脫纏入圓通
【(寅初分五)】
【卯初    決發增上勝心   二   法喻當知結處  三    確實指根是結    四   備顯六根功德   五   教其悟圓入一       今初】
所以問題出在哪裡?問題就是說:你要用對心,要用對心,從根入手,發不生不滅真如修行
666頁,中間,
    【第二義者: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菩薩乘,生大勇猛,決定棄捐,諸有為相。】
 
這個第二義者,這個不是第一義諦那個第二義諦,不是的,這個是根據前面的。好!諸位恢復一下記憶,翻開652頁,652頁。為什麼要翻來翻去呢?因為要恢復你的記憶。因為聽經,你們知道,初學佛法聽一聽,他回去放著,下一堂課,下星期六再帶來,聽完後就保持如如不動他不可能再去翻書,所以,他聽完就還給我......他聽完就還給我,聽完一定還給我,這很正常!聽完,他就一定會還給我,高興著中秋節快到了,他怎麼會記得這個?所以一定要恢復一下那個記憶
652頁,看大字體的,
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舍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繼續看左邊大字,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往左邊看,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阿難!汝觀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然終不聞,爛壞虛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終,無壞滅故。
好!翻回來,666頁,這樣知道嗎?第一義就是這個。
 
好!現在第二義者: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菩薩乘,生大勇猛,決定棄捐,諸有為相。諸位!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當你在舒服的時候、不愉快、起煩惱的時候,你要堅定說:只要是假相我就放下!只要是有生滅法,我就放下!諸位!這個世間你看到的,根、塵、識十八界,哪一種不是有為?哪一法不是有為?哪一法不是生滅?所以修行你看到這個是生滅法,你就放下世間只會為了一點小事爭吵不休;我們知道,這個是有為法、是生滅法,沒有什麼執著的,就放下。9——34:56
底下,
   【首句牒名。】【上科揀擇因心,此科承上揀擇既定,則決定從根解結,以為此科之宗,】所以,這一最重要的,就是決定從根解結,脫纏入圓通義。【方克脫纏,頓入圓通以為此科之趣。從根解結,是修楞嚴大定,下手工夫,前三卷半,佛開示真因地心,為最初方便,上科所揀之因心,即佛所示之因心,此科依此因心起修,為初方便,即入初發心住之方便。住前工夫,初學最關緊要,不得不詳細發明。既教舍識用根,】捨生滅,用不生不滅的根性修行。【尚要示以選擇圓根。】要選擇一根,因為六根同時修,凡夫沒辦法,不是佛,佛,根根都是圓滿的。【文雲:圓根與不圓根,日劫相倍,】就是說:圓根修的話,剎那之間見性;要是不圓根,修百千劫。所以要找對方式就像六祖講的:悟則剎那間,迷則塵點劫,就是這個意思。悟則剎那間,迷則塵點劫。【較之從(六)塵從(六)識從(七)大而修者,】從塵、從識、從大,就是六塵、從六識、從七大而修者。【其遲速何可以算數計耶?此為至巧至速之法門,故題中稱修證了義。】
    【此第二決定義,佛意汝等必欲發菩提心,必欲亦即決定義。菩提心,即大道心,】的眾生,【求成無上佛道之心,又即最上乘心,不求聲聞、緣覺,惟依最上乘,】最上乘就是佛乘。【發菩提心,此屬願。】
      【於菩薩乘,生大勇猛者:即依願起行,菩薩大道眾生,是已發菩提之人,而修最上一乘之菩提行,生大勇猛精進不退之心。】諸位!這個精進不退,就是敲開般若智慧的大門、關鍵。因此修學佛法,身體有一點不舒服,可是,心是非堅定的!
【決定棄捐(舍也),諸有為相:即舍權、小,所用生滅心,】生滅簡單講:就是意識心。【為本修因者。有生滅即是有為相。】簡單講:如果你今天生活在這個娑婆世界,被有為相所干礙、困擾,就表示說你沒辦法進入佛的領域也就是:今天你在你的四周圍所發生事情,其實都是生滅法;在生滅法徹底沒有意見,當體即空,就是不生不滅法,不用另外尋找,當下就是!
所以有的人問:師父!什麼是無為法?
我就跟他講:就是有為啊!
那什麼是有為法呢?
就是無為法嘛!
所以,有生滅即是有為相。所以在這個,諸位!要看開、看破,是生滅法,就是法,就是舍,就是有為相。
   【此文內具三種決定:一、決定發菩提心;】諸位!發菩提心的時候,就是不怕一切苦,這是真發菩提的人。一個修行人怕吃苦,就免談了,就免談!【二、決定修菩薩乘;】一切眾生都要度,所以我們最近這個 e-mail  很多,我都跟趙慧批示:不舍一個眾生,只要這個眾生有緣的;除非是很糟糕的、要來亂的,那就沒辦法了!只要這個眾生有一點點善根的,我上面都批示:不舍一個眾生。所以,決定修菩薩乘,就是一切眾生都要度。【三、決定舍有為相】舊版誤植為二(新版已更正)【(即決定舍識用根)。此種願行,實屬可嘉!故下示以決定從根解結,方能依因克果也。】

底下,
【卯二      法喻當知結處】
      【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
 
   【此承上欲捐有為,須離煩惱;欲離煩惱,須絕根本。】「絕」就是斷,「根本」就是根本無明
這個煩惱它難斷,就舉我媽媽的例子最明顯,她知道要念佛,可是,她煩惱一來的時候,我就勸告我媽媽說:哎呀!不要煩惱這個啦!然後她就會說:不是我要煩惱的啊,它自己跑出來,我有什麼辦法?她的意思就是說煩惱來,不是她能夠作得主的。從哪來?她也不知道!所以,這個在經教上不通,或者心性上不明,就會用了很大的力道要把佛念好;可是,就是怎麼念,念不好!因此,修行它是點滴的功夫,點滴的功夫。所以想要把一句佛號念好的人那就要聽經聞法。
所以,【故教以應當審察詳細,煩惱根本。煩惱生死苦果之因,別】分別來說,【則根隨等二十六法,】「根」就是根本煩惱,「隨」就是隨煩惱。根本煩惱加上隨煩惱,根本煩惱有六:貪、嗔、痴、慢、疑、惡見,這個在《百法明門論》就講過了。那麼隨煩惱分大、中、小,大煩惱有八,中煩惱有二,小煩惱有十,這個在《百法明門論》都講了。所以,這個「根」是根本煩惱,「隨」是指煩惱。那麼,根本煩惱有六,隨煩惱二十,六加二十,就是等二十六法,統統是煩惱法。【總則唯是六識,以六識對境分別,生諸煩惱,此屬枝末無明。】枝末無明就是見思惑,後面還有微細的,或者塵沙,還有根本無明。【根本即最初生相無明,和合八識之中,結滯六根之內,六根見聞等性,皆無明力,轉本有之智光,成能見之見分,能生枝末,】所以稱為......【故以根本稱之。】就像棵樹一樣,一棵樹,有樹根,它就會樹枝,慢慢的,微細樹枝再來就是長樹葉、開花結果等等。所以這個根本無明,是取用樹木比喻,那麼根本無明,當然就是最微細、最難破的了!【由是觀之,生死根本是六識,佛判真妄二本中雲: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諸位!那個「攀緣心」,特別注意!就是看了相著迷了;但是,全世界都是這樣,到百貨公司去,眼睛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全世界哪一個眾生不是這樣?你學畫畫,心也是這樣往外攀啊,然後再我想像,看怎麼畫。對不對?寫毛筆,雖然是說可以運作一下,但是它還是相,借相暫時使心靜一下。所以,無論你學音樂、你學服裝,對不對?無論你怎麼千變萬化,這個心始終定不下來,你這都是用外面的攀緣心,這個所有眾生都是樣子。用攀緣心,為自性者,【煩惱根本即是六根。】
【後諸佛異口同音,告阿難言:汝欲識知,俱生無明,唯汝六根,更無他物。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者:即審詳此煩惱,自從無始以來,如何謂之發業無明?如何謂之潤生無明?發業,即是造業之因,能發現行之業用,】我們現在的造作,叫做現行的業用,當下的造作。【如十二因緣,過去之無明;潤生是業之緣,三緣會合,】三緣就是:父親因緣母親因緣,還有自己的業力、業識。三緣會合,【能潤今生以受生,如十二因緣之愛取,即中陰身投胎時,一念想愛是也。此二皆煩惱。】
【誰作誰受:即推究根本,意顯六根,自作自受。不言六根,而言誰者,】那不是六根,那到底是誰呢?【即令審詳,自審自悟也。】所以,佛是我們增上緣,悟不悟,要看自己的心。所以因此,自己不改變自己,善知識在旁邊也沒有用!就是釋迦牟尼佛當時在世,也有人愈遠離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相應,不相應。有的人很敬佩釋迦牟尼佛,就像那一些證果的阿羅漢都是佛陀的入室的弟子,對佛十足的信心!可是,那一些沒有威儀的、毀犯戒律的,佛陀往生、一入涅槃你看看那個《大般涅槃》,看了就傷心掉眼淚,「那個髡頭沙門終於入涅槃了!」就是罵佛,就是佛在世的那一些不修行的、散漫比丘,因為佛制了太多戒律了,框住他,他受不了!所以佛入涅槃他說:這下可好了自由自在了!你看,佛當時在世,是聖人中的聖人,而有因緣跟著他的出家都有那一些不肖的份子,更遑論說我們今天這樣子的局勢呢?對不對?所以,人家來聽經聞法,我們隨喜功德。對不對?佛在世,有人離佛愈來愈遙遠啊!所以說:在講堂,同樣是在講堂,有的人離佛愈來愈近;可是有的離佛愈來愈遠......愈來愈遠啊,為什麼?這是心的問題。
    【此文煩惱根本是六根,意隱難明,】當知六根就是八識,(【當知根即八識,】)由裡面,【由八識引起六識,】由裡面最微細八識,引起對外塵分別的六識,【起惑造業,依業受生,推末由本,是第八見分,映出去而成六識,為生死根本,六根復為六識根本,】所以,【故令細推,發業潤生,實是八識自作自受。】
 
   【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處尚不知,雲何降伏,取如來位?】
    這個文字簡單就不用解釋了。
【此承上文。】【汝既決定發菩提心,修證無上菩提之道,必要斷除煩惱,欲斷煩惱,必先究其根本,故語之曰:設若不審詳觀察,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虛妄根塵,從何處而起顛倒。根指有情四大六根,】有情內四大之六根。【塵指無情】外【五大空界。】地、水、火、風、空,地、水、火、風、空,叫做五大的空界。【此根塵本非實法,】叫做依他起性,只要是依他起性,就是緣起自性,一切法無我。根塵本非實法,【故曰:「虛妄」。】
所以修學佛法,說難很難,說簡單,這太簡單了:離一切相,即名諸佛;離一切見,即名諸佛;離一切語言,即名諸佛;離一切文字,即名諸佛,就是一個「離」字!可是到達功夫成熟的時候,就是即,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即一切相,他還是佛,如智裡面,非離非即,沒有東西可以離,也沒東西可以即。為什麼?諸法本來就空相,空相哪有能所?哪有即跟離這種東西?所以說法一定是為眾生而說,講離、講即,都是眾生位講的,在究竟的如智裡面,沒有這個。
講一切法無生它是在形容真如;你著一個無生無生它就是生,眾生不曉得生即是無生佛性非生非無生,講一切法無生那是叫你體悟當體即空;你著一個無生,這個無生又變成有。佛法它難,就難在這個地方,體悟的功夫有深、有淺。他講一切法無生他還以為有一東西叫做無生,不曉得體性本空叫做無生體性本空就無可言說,不能講生,也不能講無生,生即是無生無生不壞生。為什麼?緣起就是不壞性空,性空不壞緣起
底下,669頁,第一行:【乃因顛倒而有,顛倒即本末無明。】根本,還有枝末無明。【此顛倒起處在根,佛不明言,但曰何處,要其自審,即究根本也。顛倒起處尚且不知,雲何降伏煩惱,取證如來正位此文與第一卷,】當中,【佛語阿難,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但要斷除煩惱,必先審得根本;】審得根本。【為國王討賊,必先搗其巢穴,除其首腦,使其無所依藏,則自離自散,自降自伏;】諸位!記得!修行要根本修,下手處就一定要對!這個就是跟對師父跟跟錯師父是有天壤之別!跟對師父,悟則剎那間;跟錯師父,迷就塵點劫,因為他從來不跟你講這個究竟義,就是怎麼都是善巧方便的相,搞來搞去,到最後死亡的時候,發現這些都用不上那就是怪自己的福德因緣了!【反言若不處所雲何降伏坐令太平耶?】
 
   【阿難!汝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結,雲何知解?】
   你看看這個世間人,要解開這個結的人,如果他看不到打結之處,處尚不知,如何知解?說:把那個繩子解開。他不曉得繩子的結打在哪裡啊!繩子還好比喻,心呢?心打結了,誰有辦法呢?所以,佛法的偉大,就是解決全世界沒辦法解決的問題,就是你的心的打結。
所以,在座諸位!一個人在很傷心的時候,你跟他安慰,沒有什麼作用的,你只要防止他不要去自殺,已經算不錯了!真的!那個安慰沒有用的,那個力道太小了,他的結在哪裡,他不知道的。所以,一個人碰到一件事情他就一直說自己受到很大的委屈,想起來就會哭泣,為什麼?他心中有結。如果他轉一個念頭就說:這個就是我的命,這個就是我修行階段,一定要去突破,逆境反而好。他歡喜去接受這個逆境或者是這個破碎的婚姻或者是破碎的家庭,這些變成他的增上緣,反而是好事。所以好事壞事,但看你不懂得轉你的念頭修行也是這樣子的,你能夠轉你的念頭,所有的壞事就變成好事,但看你的心。那麼,你的觀念轉不過來,就永遠困死愁城,跳不出來的,跳不出來的!
有一種是葯物傷到,那個葯物傷到就沒辦法了!因為我們年歲愈來愈大的時候,我們的腦部愈來愈退化了,如果那個帶氧量不夠、呼吸不順暢、糖尿病病得太嚴重了,長時間的服用西葯,這個你要很小心,這個已經不是觀照的問題,它是屬於葯物被控制了。你一開始依靠葯物,後來這個葯物控制你了,就變成你作不了主!尤其是消炎的、止痛的、安眠葯。許多的作家,還有電視的寫劇本的,還有這一些所謂的名人,他們忙到凌晨一、二點,一、二點,我看那個有時候在講名人他們的生活,哇!那種日子我們不敢過!他說:當我編劇編到很累、寫作寫到很累的時候,回家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抓了一把葯,安眠葯就往嘴巴裡面塞,就睡了睡了睡了一天、二天、三天,諸位!這個長年累月下來,是很可怕的,每天一點點少許的砒霜,少許的砒霜......再來,不吃就不能睡;不吃再不能睡的時候,你就作不了主。所以,立刻改掉安眠葯的人醫生說:立刻得重度憂鬱症!她身體立刻會發抖,而且會失控,中樞神經......她老是往負面想,破壞中樞神經的時候,她腦筋裡面想的,都是心悸、恐懼,不管任何事情,講的、想的都是負面的;誰要來害我了;誰要來霸佔我的財產;誰要來霸佔我的老公了!她已經不能控制了!佛當時在世的時候,沒有講到這個西葯的可怕;中葯當然也很可怕,最好不要用葯啰。這個是佛沒有講的,現在附帶這個,當你一個人長年累月用這個止痛劑、鎮定劑、安眠葯、消炎片,長年累月這樣用;當然,有時候你用短期間,這個當然是無所謂,長年累月,我指的是一年、二年。
有一個空姐,她生理期來的時候,她就痛到不行,她一次吃二顆止痛劑,最強的,市面都可以拿得到的。每次都是吃,每次都吃,生理期她還必需要飛,她的職業就是這樣子有一天,因為她服用了幾年了,生理期來,不管它了,一次就二粒,一粒還沒辦法止痛。就在飛機的時候,砰!倒下去了,在飛機上就倒下去了,這個空姐!怎麼樣?倒下去,爬不起來了,心肌梗塞,還沒有送到醫院走了,來不及了!聽說她用了那個止痛劑,已經用了幾年,而且量大,她的量用得太大
所以這個就講到說:身跟心是很重要佛陀當時在世,並沒有什麼西葯這種東西印度當時哪有什麼西葯?我們現代人的文明;我不是說排斥西葯,統統不好;但是西葯要用到恰到好處時間跟空間。如果你有心,你已經退休了,記得!那個止痛劑、安眠葯,一定要隨著你的年齡層,慢慢慢慢改變......以前,這是以前,我去看醫生的時候,醫生就加附帶一些安眠葯給師父他說:如果您睡不著,您就加這個。安眠葯一向不太吃。有一次這一次去彰化要演講,從八、九點這樣躺著,睡不著,到凌晨一點半,在木屋是不是空氣很好?對不對?很好,有時候那邊有青蛙叫,啯啯啯......。然後一點半了,一看:哇!一點半了!明天要彰化體育館演講,齋僧大會,那場面盛大,上萬的人啊,怎麼一點半了都還沒睡著?後來想到好幾年醫生說:那您用一點少許的安眠葯。好吧!那就四分之一吧!一顆四分之一,像鼻屎丁點大,吃了,有睡一會兒,結果第二天一起來,哇!那個頭痛到不行!所以現在師父體質完全 nature ,自然,不能沾到一點點的西葯,就是不行,就是不行!已經沒辦法了,早就不吃安眠葯了,安眠葯不吃了
所以這個就是跟大家勉勵,大家勉勵。師父從這個十年前,那最嚴重了,人生就像樣子,我最嚴重的、最高的血壓多高?十年前,五十歲的那一年,四十九歲、五十歲你知道血壓量的時候,e r r  沒辦法量!後來再量一次看看,血壓 212 / 175 ,心跳 112 ,瀕臨死亡,十年前!這一輩子量過最高的一次血壓:212 / 175 ,心跳 112 ,你們有量過這樣的血壓嗎?當然不可能了!那時候想說:大概會死了!老了有三種好:第一、顧家好,第二、帶孫好,第三、死一死好!(笑)老了有三好,老了有三好就是這樣,死一死好!知道說真的不行了!那麼今生今世量到最低的一次血壓,是在木屋,量血壓,最低的血壓,一看:89 / 52,這樣也是快死了,怎麼會才89 呢?那個大概就是空氣很好,每天都走路......每天都走路,吃得好,血壓。你有法相信嗎?從212血壓調整到剩下89,就是下定堅定意志:不行!我這孩子還小,這些居士還需要上人。為什麼呢?因為你都是下人,所以需要上人我不能死!那這個還是要......瀕臨死亡的時候,還是認為說我責任還沒有完成。這個就是告訴你:當葯物的時候,你用得太重,你已經不是降伏的問題,你失控!英文講:can  not  control ,沒辦法控制。不是說up   to  you  , up   to  you   就是你說了算;那不是你說了算:我要健康!那不是你說了算,那沒辦法控制的!那沒辦法控制的!
所以,今天這個跟大家,所有的法師居士互相勉勵,身體,這個當時候釋迦牟尼佛絕對沒有想到說,今天的葯是這么的可怕,空氣是這么的污染,化學的東西是特別的多!人家問說:師父電視報導什麼叫塑化劑?塑化劑就是塑膠啊,就這么簡單啊,你就是吃塑化劑,這塑膠啊!反式脂肪就是這樣子嘛!是不是?有一次被抓到了,人家那個飲料被抓到有反式脂肪,他標反式脂肪標零 zero, 然後記者就問他說:人家檢驗局就檢驗說你有反式脂肪,你為什麼標零?他說:我標反式脂肪標有,誰來買啊?你看,這個還公開的還在電視上,人家訪問他說你這個明明有反式脂肪,你為什麼標零?他說:我標有反式脂肪,誰會買啊?現在的生意人就是這樣子。所以你看了這個,只能感嘆得憑個人運氣好壞了。
底下,反言若不處所雲何降伏坐令太平耶?在座諸位!你要太平,要身跟心都一定要,身一定要健康,心要有正見阿難!汝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結,雲何知解?
【上法說,此喻明。世間解結之人,喻修菩提煩惱眾生。不見所以起結之元,喻不知煩惱根本,及虛妄根塵,何處顛倒。雲何知解者:以不見所以起結之處雲何而能知解?喻處尚不知,雲何降伏斷除,而取如來位?此文為下文,綰巾示結之張本,】綰巾就是把這個......類似我們把這個手巾打結,後面有講。【亦即從根解結之伏線。】伏線就是作未來講說的,這個伏線就是作未來講說的一個隱藏。【眾生中有六結,六結即我法等煩惱,】我執、法執等煩惱我執通常是眾生,而法執通常是修行人,就是:「我修什麼什麼,別人沒像我這么偉大!」這個叫做法執。「我們這個道場是怎麼樣怎麼樣好,其他的道場統統不如法!」這個就是法執。「現在末法時期,只有我們這個大悟,全台灣省沒有一個人悟!」講這個,這個叫做法執。【選根修證即解結。觀世音耳根圓通,即解六結、】所以,六結要背起來:動、靜、根、覺、空、滅。【越三空、】人空、法空、空空。【破五陰、】色、受、想、行、識不可得。【除五濁,】劫濁、見濁、眾生濁、煩惱濁、命濁。【與此二種決定義,若合符節。】
 
    【不聞虛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無形相,無結解故。】
先解釋一下:你沒有聽到這個虛空嗎?從來就沒有聽說這個虛空被你隳裂。隳(hui一聲)裂,「隳」就是毀壞。你聽說哪一個人去毀壞這個虛空嗎?隳裂。何以故?為什麼?空無形相虛空本身就沒有什麼形相的,更談不上什麼打結,或者是把這個結解開,意思就是:聖人沒有結,也沒有解的意思。無結解,談不上打結,更沒有說把這個結解掉。所以就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明本空,叫做無無明也不能說把無明斷盡,無明本空,你怎麼斷盡呢?就像虛空一樣,我們般若智慧,妙性天然,本來就存在,裡面根本就沒有打結,你不需要去解它。
670頁,【前四句喻妄,有結有解,須見結處,】需徹見所結之處,需見結處就是:你一定要徹見所結之處,叫做需見結之處。方能知如何來解,【方能知解;此五句喻真,虛空真性,並不聞世間虛空,被汝隳(音灰)毀破裂,】意思就是:本性是絕對的如同虛空,包容一切,沒有能所,究竟離一切相,一切相所不能毀壞虛空。【言從來無有此事。何以故?征其所以,下二句解釋。以空無形相,本來無結,亦復無解;喻真性無相,安有結解之可言哉?此又對上上根人說,如前雲:何借劬勞,肯綮修證,狂心若歇,歇即菩提矣!】意思就是:我們不要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拼了老命在拜佛念佛只要你狂心若歇,注意那四個字:狂心若歇,這個就是真修行人!如果你拜佛念佛,你的煩惱、狂心不歇,那個等於運動一樣啰!所以,拜佛是以佛為表率,用佛的心修行,這個才是真正的修行人。不是說拜佛念佛不好,而是說拜佛念佛的人,應當理解、體悟佛的心。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底下,
   【卯三       確實指根是結】
 
   【則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六為賊媒,自劫家寶。】
意思就是:你現前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以及身心身心就是意識心,身心。六,這六識為賊媒;我們說:媒人來介紹,二個人結婚;我們這個六識,就是在中間劫自己的功德法財。所以,我們認賊為父,就是什麼意思?認這個執著心、妄想心、分別心、無明心、顛倒的心為自己的心,所以,念念都起執著我執、法執、空執;念念都起顛倒,而誤認為那個就是我們的心,從來不能體悟,真如才是我們的本心。因此我們認賊為父,就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自劫家寶,自己劫走了家寶。
所以,在座諸位!你第一個步驟要怎麼學呢?
第一個步驟:當你要發很大生氣的時候,你的聲音就壓低,試試看,壓低。因為我們一生氣,嗓子就會拉高,你現在試試看,用柔和音來調整你的心。因為一下子控制不住,可是在0.1秒裡面發現這樣不對,馬上就縮回來。所以,柔軟身、柔軟心,這是修行的根本,就是這樣子,對每一個人都有禮貌,這樣你的個性慢慢的降伏,佛說這個是真修行人。如果你也放縱你的習氣,惡因、惡緣,那你想想看,你到現在碰到事情還會暴怒,看到事情還會覺得委屈晚上一想起來,又一直每天都在哭、掉眼淚什麼事情都看不開兄弟姊妹搞得不愉快!你一個老師,整個四周圍的人對你成見,那你這個要小心,這個離修行就十萬八千里了!修行人愈有修行就愈有修養;愈有修養的人他就愈有修行它是一體兩面的。所以你所要學的,就是改掉你的個性,這個每一個人,包括師父也要改掉個性
底下,
【此指根是結。】【即示虛妄根塵,顛倒之處。則字緊承上文,欲知結處,則(即也)汝現前此身,眼、耳、鼻、舌,及與身心(即意也),六精是也。此六精乃為鉤通】鉤通就是串通,家媒,因為六識心就是你家之賊,【家賊之媒,】你的煩惱根本就是六識心。【媒賊鉤通,自劫家寶,】為什麼?功德法財、真如本性完全喪失了。【所以損法財,滅功德,皆由此也。】【有指六塵為賊,其義非是,以塵屬無情,當指六識為賊。】所以我們這個分別心、執著心、顛倒見,很可怕的!【第一卷如來破妄識非心文中,問阿難雲:「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耀?」阿難答曰:「如來現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就是此非汝真心,你擁有的只有妄心,能夠分別前塵影事的,就是你的妄心。【阿難問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諸位!相就是所緣,想就是能緣,相想就是能所。【惑汝真性。】所以我們看到什麼就想什麼,就卡住了在這個真如。但是,當你破除了妄想就像六祖講的:惠能心中常生智慧。就是變成這樣,前念妄想不生,後念智慧不滅真心就現前了;不是像現在的,看到什麼就想、就分析。所以此是前塵虛妄相想, 惑汝真性。所以現在的太空科學家、物理學家,往太空,用這個太空望遠鏡一直往外看;當然我們也感謝這些科學家,但是,那找不到本性;任何一個星球,對不對?這個都是相。所以佛法把復雜的人生跟宇宙,回歸到單純的真如自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我們之所以有輪轉,就是妄想太重。【佛分明指六識為賊。有人以六根為賊媒,六識為外賊,外字亦復不當,識本在內,雲何說外?故今以六識為家賊,六根與之鉤通,由六根對六塵,引發六識,起惑造業,故根有媒義。】就像媒人。
 
   【昔有僧問善知識:「家賊難防時是如何?」答曰:「知之不為冤。」】我們解釋一下:家賊難防時是如何?意思就是:這六識的妄想很難去提防!為什麼?因為每一個人都卡在一個性啊,一動念,哇!那就是:我怎麼樣......我怎麼樣。這個識心分別太難了!家賊難防時是如何?答曰:知之不為冤。你只要了知,那個是虛妄的、是緣起的、空無自性的、是如幻的識心、是緣起的識心分別,不是實在的,你知道它,冤:就不被欺騙了。知之不為冤,「冤」就是被欺騙了,這個「冤」。簡單講:認識壞的就是好的,認識這個識心分別是不好,當體即空,沒關係,沒有關!為什麼?認識壞的就是好的,知之不為冤,你認識這個識心分別在欺騙你的,那麼,你就不會被欺騙了,不是壞事!意思就是:當下識心分別空無自性真如就顯現。
【斯言甚是。切勿認賊為子,自取其害。又保福禪師雲:「賊是家親。」】賊是家親,意思就是說:其識心分別當體即空,其實就是真如自性,本來是最至親的。賊是家親,它是跟我們最親近的,意思就是:賊其實是自己人。當體即空,就是真如本性的意思。【以是而觀,六識不可以外賊名。】

671頁,
   【由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於器世間,不能超越。】
解釋一下:由此無始劫以來,眾生世界妄生,這個「生」就是妄生,妄生纏縛,妄就是沒有因,沒有任何原因煩惱,沒有原因的起執著沒有任何原因的起顛倒見,就是莫名其妙的一直活在苦惱、輪迴裡面,而沒有解脫也沒有人跟他點醒,就妄生纏縛。妄生纏縛就是不實在的纏縛;說:了妄即真,對不對?如果你知道那個是妄想所生的纏縛,不可得,那麼,用真心活下來。所以,生纏縛故,於器世間,不能超越。
諸位!這個就是:聖者不為物累的意思,聖人絕對不會被假相所捆住,叫做聖人不為物累。我們這個物,變成我們內心裡面的負擔、累贅,就是因為我們不能了相即妄。所以,為什麼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以,如幻般的世界,根、塵、識皆是如幻、皆是緣起皆是空無自性、不實在的,我們就是活在這個不實在的世間,而被騙得團團轉,團團轉!所以世間人,你看看,小學的時候,他就會教你怎麼樣怎麼樣,你將來音樂家、科學家畫家,我將來要干到總統啊,怎麼樣子;絕對沒有人教你說:我將來做一個解脫聖人。沒有的!頂多教教你做做人,像弟子規,做做人,你要想佛的大般若空慧的思想,所有我們現在的現今的教育,沒有人這樣教,沒有人這樣教。
    所以有時候你看博士做那種行為,那報紙登的,那個博士做那一種行為舉止,讓你得很訝異!博士用那個針孔攝影機去拍攝,你看這個精神上是不是有一點問題?這個念到博士啊!他用那個針孔攝影機,放在、藏在一個特殊(處),後來被人家抓到了,是博士!那這個世間念到博士怎麼得了?對不對?你看,如果它今天讓你有正確的佛的概念:一切法不可得,那你這個對相上的妄想就會沒有。是不是?所以,因此學佛跟不學佛生命這個心靈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
 
【此指六根即是結處。】【自從無始,最初一念妄動以來,從微至著,】「微」就是微細,「至著」是顯著。【六根起結,故於眾生有情世界,攬四大六根為自體,執此身以為實我,妄生纏縛,】妄生。【將廣大圓滿之心性,變局於四大之中,】所以,在座諸位!你愈離相的人,你臨終你就愈有機會往生!所以為什麼聽經聞法不但不會障礙往生,反而會幫助你往生凈土?那你知道了,更看得開,每天都是這樣在大本的經典薰習,不得了!【埋沒於五陰之內,不能解脫;於外之五大六塵,器界世間,執此界以為心外實法,妄生掛礙,如鳥在籠,】我們這個心性,好像被這個我執、法執關在鳥籠裡面了,【不能超越,】所以,在座諸位!我們今天的心就像鳥,這個身體框住我們,我們是不是能夠打破這個五陰身,能夠翱翔在虛空自在呢?就看大家了!【即不能出三界,了生死也。我等真性,從真起妄,根結既成,遂於身心世界,皆不自在,迷者求出三界,悟者但除根結,根結若除,塵相自滅,不惟身得自在,即於世界,亦復無礙矣!】

672頁,
【卯四     備顯六根功德    (分三)】
【辰初     征釋眾生世界    二  涉成本有數量    三   顯示六根具缺     今初】
 
     底下講到六根的功德
    【阿難雲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
     阿難什麼叫眾生根身的小世界?這個「眾生世界」,諸位!看到這個「世界」,你一定要改變觀念眾生世界就是:現在討論的,只有有情的根身,這一點你一定要......聽經聞法,這個就是關鍵!所謂眾生不是眾生,「眾生世界」,你不要解釋說:眾生世界。喔!那就糟糕了!眾生世界就是:現在要討論的,就是有情的根身世界簡單講就是這個色身,來定位它,色身就是小世界的意思,這個千萬不能錯會。
   雲何名為眾生世界?意思就是:雲何名為有情的根身世界呢?世為遷流,「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為遷流。「界」就是處所,界為方位。
【此明六根數量緣起。】【上二句征問,下二句解釋。此世界,乃指有情根身,】所以要特別的注意,【非謂無情器界。】意思就是:這一段從色身來討論功德。【世約時言,有過去、現在、未來,】我們常念的:十方三世嘛!【遷流不住為義;】遷流不住就是時間。【界約處說,有前後左右上下,方位定在為義。】定在就是定位。

中間,672頁,中間,
    【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方位有十,流數有三。】
    好!諸位寫一下,汝今當知,一:東,二:西,三:南,四:北,東、西、南、北。好!再來,東南:五,西南:六,東北:七,西北:八,上:九,下就是十,為界。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上、下為界,指的是十方;過去、未來、現在為世,方數有十,十個方位,流數有三,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三」就是三世。就是方位有十方,流數有三,就是三世。如果你在「十」的底下加一個:方,「三」的底下加一個:世,哇!那就更清楚了!方位有十方,流數有三世,「三」的底下加一個:世,那就更清楚了!
 
   【此世界即指根身,】【有過未來,時時遷流不住為世;有前後左右上下,方位定在可分為界;如器界東西等,定位可明也。末二句結成,十方三世之數。】

   倒數第二行,
  【辰二    涉成本有數量】   
    【一切眾生,織妄相成,身中貿遷,世界相涉。】
     說:一切眾生織妄,就是身心世界都是妄,叫做織妄相成,三世十方均是妄,統統是妄!身中貿遷,貿遷就是變遷,世界就是相涉。
【一切眾生之身,乃由四大六精,】見精、聞精、嗅精、嘗精、觸精、知精。就是乃由四大——地、水、火、風,還有六精,【交相組織虛妄而成有情之根身,身本四大假合,四大屬無知色法,由有見聞等精,】見聞等精就是六精。【旋彼無知,】無知就是四大,旋四大無知變成有知,有知就會變成神經系統了。【而成有知,】的見聞覺知。【故稱有情眾生世界。既有根身,即有世界,在根身之中,貿易遷流,如世行商,】就像世間人在做生意跑來跑去。【貿易諸貨,遷流不停。界相則貿易不定,如轉前為後,轉左為右等。】這個都是可能的。【世相則遷流不停,】如轉過去為現在,或是轉現在為過去,轉未來為現在。所以說:【如轉現為過,】就轉現在,明天,今天就變成過去了。或者【轉未為現等。】我們等待未來,等到了。【世界相涉者:以世涉入界中,以界涉入世中,】以三世涉入十方界中;或者是用十方界涉入三世之中。【彼此交互相涉,為下疊成功德數量之基礙。】一疊就是一遍叫做一疊,轉變一次叫做一疊。

673頁,中間,
經文:【而此界性,設雖十方,定位可明,世間祇目東西南北,上下無位,中無定方。四數必明,與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轉十二。】
    解釋一下:而此這個界性,注意!再強調一次:而此有情根身來討論這個有情的界性。由我們這個根身,有情的來討論,無關於外在虛空。由有情世界,這個小的根身來討論,設雖......設定雖然有十方,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上、下,定位是可以明確的。
但是世間人,世間人只有標的清楚的;「目」就是名為,東、西、南、北。世間人只承認東、西、南、北有固定的方向,而上跟下呢,哪裡是上?哪裡是下呢?就沒有固定的方位了。
在座諸位!像我們樓上跟樓下一樣,如果你這個樓房蓋在北極,你的樓房101蓋在北極,台北101蓋在北極,那麼,樓下是樓下,樓上就樓上了。如果台北101蓋在南極,樓上就是樓下了,樓下就是樓上。你懂意思嗎?這個如果台北101,這個是地球地球地球,蓋在北極,台北101蓋在北極,這是樓下,最高點,樓下就是樓下,樓上就是樓上。知道嗎?這地球台北101蓋在南極,這個樓下變成怎麼樣?變成樓上了。樓下呢?台北101最底層,樓上變成樓下,樓下呢?變成樓上。你懂嗎?這地球台北101最底層是這樣,101是這樣伸出來的嘛!所以,樓上樓下就是這樣,分不清楚,傻傻傻傻,分不清楚。說:喔!原來這個佛法還真是科學!of   course  佛法當然是科學了,哪像迷信?一點都不迷信你看佛講的這些,哪有一迷信?完全是科學的。對不對?
所以,上跟下沒有位,中間沒有定方,四數必明,四數就是東、南、西、北,這一定的方位。
與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與世相涉,與過去、現在、未來相涉,三世乘以四方,三四十二,或者是四方乘以三世,宛轉十二。無論是三四,也是十二;無論是四乘以三,還是十二。
【此先辨定界性。】【而此界性,設立方位,雖曰十方。觀雖字,則十不定十,究其一定方位可明者,世間人,只目(名也)東西南北四方。】
【上下無位,中無定方二句,釋其只名四方之所以。以上下即四方之上下,離卻四方,無別上下,故曰無位。】
【中無定方者:中即四方交接,四隅之中,】隅就是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隅」就是角,東南角、西南角。結夏安居的法師比丘,統統念過這個,從東南角標到西南角,到東北角,這個都念得很清楚!結夏安居的比丘,對這個「隅」字是非常明顯的。「隅」就是二個方位的中間構成的,東南角是由東跟南;西南角是由西跟南;東北角是由東跟北;西北角是由西跟北。所以,這個「隅」就是角,那麼四隅就是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一隅乃合兩方所成,】譬如說東北角,就是合東方還有北方所成。【亦無一定方位。】
翻過來,674頁,【四數必明四句,惟取東西南北,】就是世間人強烈的觀念,只有取東、西、南、北,【四方之數,必定可以指明;與過、現、未來三世,互相涉入。】涉入就是相乘,加減乘除的乘。互相涉入。
     以前啊,因為《楞嚴經》(講義)這一本是八十年前寫的,八十年前寫的,所以他用詞跟我們現在有一點略為不同。八十年前所用的,這個幾乎都是文言文;現在人都是網路電腦、ipad、 iphone  一拉,一縮,哇!實在是很方便,真是很方便!年輕才會玩這個,老人家很少在玩這個。也很方便,哪裡有什麼加油站,哪裡有什麼咖啡館,一拉,喔!很清楚了,電話、住址,還真是方便,真是方便!現在還有gps衛星定位,衛星定位。結果呢?太相信衛星定位了,開開開......開到哪裡?開到懸崖的旁邊,gps啰!所以你看,前幾天報導一個新聞,說很好笑的現象,說現在的飛機,十次的飛機,有八次是人為因素,操作不當!說:為什麼?why? 為什麼?因為現在統統全部電腦,所以那個開飛機的也開久了,只要上那個電腦鎖上去,就一直飛到那個目的地了。所以開久了以後,變成不會飛,開飛機的人,竟然不會開飛機,因為它全部都電腦電腦有一點閃失,他就不用了!所以,我們現在不一樣,我這年代的人,全部不是用電腦的,上課一定要全部用筆記!所以,在我這一的人實力很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