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師:五停心觀 3

7月22日 雲何風界?風界有二:一內、二外。 「雲何風界?風界有二:一內、二外。」這是差別觀: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前面地、水、火說過了,這底下說風界。風界有二種:一種是內,一種是外。內風界是什麼呢? 內風界者,謂此身中內別風性,風飄所攝,輕性動性,非親附、非執受。其事雲何?謂內身中有上行風、有下行風、有脅卧風、有脊卧風、有腰間風、有臗間風、有小刀風、有大刀風、有針刺風、有畢缽羅風、有入出息風、有隨支節風。如是等類,名內風界。 「謂此身中內別風性」,我們身體裡面,有風的這種事情,有風的這種東西。「風飄所攝」,什麼叫做風呢?就是能飄動,飄,屬於這一類的叫做風。風有二個意思:一個是輕、一個是動,它沒有重量,所以叫做輕。它能飄動、能夠流動,從此至彼。「非親附非執受」,這個風因為它是飄動,所以也不是親附,也不是執受。前面那個地、水、火是有親附、有執受。這個風沒有,風是非親附、非執受。 「其事雲何」,這個非親附非執受的風怎麼樣情形呢?「謂內身中有上行風」,這個身體裡面的風,有向上活動的風,有向下活動的風。「有脅卧風」,「脅卧」就是睡覺卧在床上、卧在地上,用脅著於地,脅卧,脅卧這也有風。「有脊卧風」,「脊卧風」就是脊著於地,那也有風。「有腰間風、有臗間風」,臗,我們前面解釋過。「有小刀風、有大刀風」,這是說有病了,風就像刀似的能傷害這個身體,有大小之別。「有針刺風」,這也是有病,風像針刺的那樣子。「有畢缽羅風」,這個「畢缽羅」,佛在菩提成道的那棵樹,叫畢缽羅樹,現在這裡用這個名字作風的名字。在《瑜伽師地論》的《遁倫記》上解釋,說是有這種風病,就是在臉上面生這黑點,那個形狀像畢缽羅樹似的,所以叫畢缽羅風,這么解釋。「有入出息風」,入息、出息也是風。「有隨支節風」,就是遍身支節也都有風。「如是等類,名內風界」。 外風界者,謂外風性,風飄所攝,輕性、動性,非親附、非執受。其事雲何?謂在身外東來風、有西來風、有南來風、有北來風、有有塵風、有無塵風、有狹小風、有廣大風、有毗濕婆風、有吠藍婆風、有風輪風。有時大風卒起積集,折樹、頹牆、崩山、盪海。既飄鼓已,無所依憑,自然靜息。若諸有情慾求風者,動衣、搖扇及多羅掌。如是等類,名外風界。 「外風界者,謂外風性,風飄所攝」,也是輕性、動性,「非親附、非執受」。這樣說,外風性非親附、非執受。 「其事雲何?謂在身外」,身體以外,「有東來風、有西來風、有南來風、有北來風、有有塵風、有無塵風、有狹小風、有廣大風、有毗濕婆風」,「毗濕婆風」翻到中國話,叫種種巧庄嚴,也許這個風便是有這種作用,有種種巧妙的庄嚴。「有吠藍婆風」,「吠藍婆」翻到中國話,就翻個旋風。這個和台風不同,是旋轉的風,說這是須彌山裡面有這個風,是特別猛的。「有風輪風」,「風輪風」就是大地就是依靠風輪而住,或者就是大氣層叫做風輪。 「有時大風卒起」,忽然間生起了,生起「積集」,這個風一直地在飄動叫積集。能夠「折樹」,能把樹吹斷了。能「頹牆」,把牆吹倒了。或者能「崩山」、能「盪海」。「既飄鼓已,無所依憑」,就是沒有什麼憑藉,自然地就靜息了,就沒有事了。 「若諸有情慾求風者,動衣、搖扇」,就出來風了。「及多羅掌」,也就有風了。這個「多羅掌」,說是印度有一種樹,這樹葉一部分切掉了就像個掌似的,你一扇動就出來風了,是這個意思。「如是等類,名外風界」。 雲何空界?謂眼、耳、鼻、口、咽喉等所有孔穴,由此吞咽,於此吞咽。既吞咽已,由此孔穴便下漏泄。如是等類,說名空界。 「雲何空界?謂眼、耳、鼻、口、咽喉等所有孔穴」,在我們的身體裡面。「由此吞咽」,因為有這個孔穴,所以我們可以吞咽東西。「於此吞咽」,也在這才可以吞咽的。「既吞咽已,由此孔穴便下漏泄」,就排泄出去了。「如是等類,說名空界」。在這裡沒有說內外,沒有這么說。 雲何識界?謂眼、耳、鼻、舌、身、意識。又心、意、識三種差別,是名識界。 「雲何識界?謂眼、耳、鼻、舌、身、意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又心、意、識三種差別,是名識界」。心、意、識的三種差別,從《俱舍論》上的解釋倒是很好。它說:識是向外的,識是向外,就是了別色聲香味觸法,識是向外種種分別。識的生起要有所依,就是意。這個意是依止意,以意為依止生起了識,識了別色聲香味觸外面的境界,然後就有心,心就是向內的。識了別了以後,它就把識所了別的種種種種情況把它集聚起來,叫做心。心是向內,識是向外,意是作依止的。《俱舍論》上有這樣的意思,這樣講。心是把識所了別的收集在裡邊,然後又作依止,生起了識;但是作依止的時候,就名之為意了,名之為意,這樣解釋。這樣解釋和大乘佛法解釋的也是相合的。 前面說六個識,眼、耳、鼻、舌、身、意是六個識。這底下說心意識,也應該包括阿賴耶識。可是,這個地方說這五停心,它是在〈聲聞地〉。《瑜伽師地論》有〈聲聞地〉、有〈菩薩地〉。〈聲聞地〉就是全面地按照次第來說明小乘佛法修行,各式各樣的法門。這樣說,這心、意、識就按照小乘佛法的範圍解釋。是名識界。 若諸慢行補特伽羅,於界差別作意思惟,便於身中離一合想,得不凈想。無復高舉,憍慢微薄。於諸慢行,心得清凈。是名慢行補特伽羅,由界差別凈行所緣。 「若諸慢行補特伽羅,於界差別作意思惟,便於身中離一合想,得不凈想。無復高舉,憍慢微薄。於諸慢行,心得清凈。是名慢行補特伽羅,由界差別凈行所緣。」「若諸慢行」,就是特別高慢的人,高慢心特別強的這種人,這種眾生。「於界差別作意思惟」,我們的生命體就是這六種界組成的這個生命你這樣去思惟的時候。「便於身中離一合想」,就會對於自己生命的六界裡面,就不會有一合想的我可得了。 我們凡夫從無始以來習慣了,就是執著有一個我。執著有一個我,但是,如果是由於自己一個時期歡喜學、歡喜栽培,有多少福、有多少慧,然後在人天世界富貴久了,幾百生做國王、做有學問的人,於是乎就會成了慢的這種習慣,看見別人都不當一回事,拿別人不當人,就是不尊重人權,自己特別高慢,我慢、高慢心特別強。 在我中國哲學上,不十分明顯地說到這裡。印度外道說到這裡。我們的身體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有這么多的因素組合起來的,但是其中還有一個不可分離、不可破壞的我在裡面,就叫做「一合想」。 現在,佛教徒相信了佛的話,去修界差別觀,這樣修的時候,就感覺到生命體裡面只是地水火風空識而已,另外那有一個不可破壞的我呢?所以叫「離一合想」。這和《金剛經》說的那個意思一樣,就是破除去我的執著了。沒有我了的時候,這是一個成就,修界差別觀的第一個成就,就是感覺到無我。 第二個成就是「不凈想」,身體的地水火風識都是不凈。識也是不凈,地水火風也都是,發毛爪齒、心肝脾肺腎、大腸小腸這些東西都是不凈這樣子就不會再生高慢心了。「無復高舉」,不生高慢心。無始久遠以來所養成的憍慢的習慣就微薄、就微小了,就薄了,不會那麼多了。 「於諸慢行,心得清凈」,就沒有高慢的染污心了。「是名慢行補特伽羅,由界差別凈行所緣」,就會有這樣的成就了。 這個界差別觀,在《大毗婆沙論》上有一個故事,我講一講。在《大毗婆沙論》一百多卷,將近二百卷,不到二百卷,一百七十九卷、是那一卷的最後面,說到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是說佛在世的時候,一個大富豪家的一個年輕人,名字叫做因儒童。這個人的性格非常的直,很直的、不諂曲。他這一天要結婚了,就請來很多的婆羅門參加他的結婚典禮。這一天的早晨,太陽還沒有出來,沒有出來要出來的時候,佛就招呼阿難尊者說:「現在隨我去。」 就是到因儒童的家不遠的時候,這么多的婆羅門就遠遠地看見佛來了,這些婆羅門說話了:「今天因儒童結婚,非常的吉祥,瞿曇來幹什麼呢?」說這個話。佛天耳遙聞,就對阿難尊者說:「你到婆羅門眾中,你說:『三界大師吉祥中最,汝不欲見吉事豈成?』」三界內一切眾生以佛為大師,世出世間一切的事情以佛是最吉祥的,吉祥中最。你不歡喜看見佛,吉祥事情怎麼會成就呢?你就對他們這么說。阿難尊者就到大眾里像獅子吼,就把佛的這幾句話對他說了。 其中還有一句話:「今天是因儒童結婚,今天決定是隨著佛出家了的,看你有什麼辦法障礙這件事?」還說了這么一句話。阿難尊者說完這個話的時候,這些婆羅門就鼓掌大笑:「瞿曇這個人真是奇怪,今天要結婚了,怎麼可以放棄這件事,不結婚,跟你出家呢?怎麼會這樣子呢?」其中有一婆羅門就說:「瞿曇的預言都是很靈的,那有可能!」那麼這些婆羅門說:「我們有這么多婆羅門,我們圍繞因儒童三匝,看他怎麼辦法能度他出家!」就這樣子過了會兒太陽要出來了,漸漸就出來。因儒童這個人是太陽的,他就房子上面去向太陽磕頭,磕了幾拜以後,就看見從太陽那裡來了一個人。穿著鹿皮衣,用黃金繩子,金繩絡體,金繩掛在身上,手拿著金杖,就從天空落下來,因儒童當然是趕快拿個座位來招呼他。這些婆羅門一看:「因儒童真是大福德人,今天能召感梵天來了,來參加婚禮。」 這時候,因儒童因為這是梵天王嘛,就向他磕頭。這時候這梵天王就說話了:「今天你有什麼事情,這聲音這么多啊?什麼事情?」因儒童說,一面說話臉就紅了,說:「我們人世間事情,我今天結婚。」說這樣的話。「你今天結婚,你怎麼樣來做這件事呢?這件事怎麼做法的?」這么問。這時候因儒童說:「我今天預備了三十千黃金,三十千金(印度好像沒有這個萬字,十千是一萬,三萬兩金,應該是這么說,他是說十千),用三十千金來做這件事。」梵天王就說:「三十千金做這件事你怎麼分配法呢?這么多的金。」說是:「我用十千金請這么多的婆羅門來,給他們吃飯,另外用十千金就送給這么多的婆羅門,另外十千金就是送給未婚妻的,送給她。」 這時候梵天王就說:「哦!這樣用法,你請這么多的婆羅門來吃飯,你又送給他們這么多的黃金這件事是有功德的,也是好。你給你未婚妻十千金,你的意思是何在呢?是不是就是用十千金來買她呢?等於是這樣意思嘛!」因儒童想了一想:「也是的!是的!是這樣意思。」也就是心直,他就是這么承認這件事。這時候這個梵天王說:「你用十千金買你這個未婚妻,能值那麼多錢嗎?」這時候因儒童默然。這時候梵天王就說:「你這未婚妻若是吐痰,吐了一口痰,這個痰能值多少錢?」因儒童說:「這也不值多少錢。」說:「她的手指把它剪下來,這個手指甲能值多少錢?」「也不值多少錢。」說:「把她的頭發剪下來,能值多少錢?」「也不值多少錢。」說:「她若出汗了,這個汗水能值多少錢?流這鼻涕能值多少錢呢?」就是說這三十六物,愈說就是愈污穢了,所以也不值多少錢。說到這裡的時候,這個因儒童就是沒有欲了,欲心沒有了。 沒欲這個地方,《大毗婆沙論》說到這裡的時候就說,因儒童在迦葉時代出過家,做過比丘的,他修界差別觀修了十千歲,十千歲是多少?就是一萬年,修了一萬年。迦葉時代人壽是二萬歲,如果一出家就開始修行,那麼他出家應該是十千年,修行差別觀,修行了十千年。因為過去有這種戒定慧修行,所以現在經這個梵天王,其實是佛,梵天王這么一問,他以前界差別觀的善根就出現了,所以欲就沒有了。欲沒有的時候,他再一注意這個梵天王,原來就是佛,這時候現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佛在那裡坐著坐著的時候,佛就為他說苦集滅道的四諦他就證得三果阿那含。證了三果阿那含以後,佛這時候就是站起來,就是拉住因儒童的手,就從虛空中飛了,就走了。 《大毗婆沙論》說到這個故事,那個文的意思,是說因儒童那個人心性就是很直,說:「你用十千金來買你這個太太?」他就承認這件事:「是,我是。」如果性格不是那麼樣的人,可能不是這樣回答的,可能是另外有個說法了。 我們看現在界差別觀這個文,就是這么說,我們感覺到好像也沒有什麼。但是,你真實這樣去修的時候,從因儒童這個故事上看,就是不可思議,會栽培了那樣殊勝善根。從迦葉佛那個時候修行,但是都是富貴境界,雖然那時候沒得道,以後可能在生死里流轉,還是大富貴境界,現在見到釋迦佛就成功了。所以,這個界差別觀還是不可思議的。 雲何阿那波那念所緣?謂緣入息出息念,是名阿那波那念。此念所緣入出息等,名阿那波那念所緣。 「雲何阿那波那念所緣」,五停心,這是最後一個──數息觀。數息觀,但是在印度話,梵語叫做阿那波那念。「阿那」翻到中國話,是持息來;「波那念」翻個持息去。持就是受持讀誦那個持。持息來、持息去,來就是入息,去就是出息。持息,持這個字應該怎麼講呢?應該是持息念,這個法門名字叫阿那波那念,就是持息念。持息念就是念入出息能攝持我們的心,叫它不亂,應該是這樣意思。這個「持」是攝心不亂的意思。 它的所緣,這個所緣境是什麼樣子呢?「謂緣入息出息念,是名阿那波那念」,它的所緣,就是我們的入息和出息誰是能緣?就是念。念是能緣,入息出息是所緣。這就叫做阿那波那念,這是簡略地解釋這個名字。 「此念所緣入出息等,名阿那波那念所緣」,就是這樣意思。 當知此中,入息有二。何等為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間入息。 「當知此中,入息有二。何等為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間入息。」這底下解釋入息和出息,解釋這個。這是解釋得非常微細。 「何等為二」呢?「入息有二」,有二種入息。那二種呢?一個是入息,第二個叫做中間入息。 出息亦二。何等為二?一者出息,二者中間出息出息也是分二種。「何等為二?一者出息,二者中間出息。」這加起來,就是四個。這底下要解釋這四個息。 入息者,謂出息無間,內門風轉,乃至臍處。 怎麼叫做入息呢?「謂出息無間,內門風轉,乃至臍處」,這個入息就是出息無間,也就是前面一個出息、一個中間出息。「無間」,中間沒有間隔,這個時候「內門風轉」。「門」就是我們的鼻,或者口,這是二個門。從門這裡面向內,這個風向內入來,這個內門風生起來,叫做「轉」。從鼻或者從口入進來,乃至到臍(肚子上,腹部上那個臍),到這裡,這就叫做入息。入息是這樣意思。 中間入息者,謂入息滅已,乃至出息未生,於其中間在停息處,暫時相似微細風起。是名中間入息。 「中間入息者」,「中間入息」怎麼講呢?「謂入息滅已,乃至出息未生,於其中間在停息處,暫時相似微細風起。是名中間入息」。 中間的入息是怎麼講法呢?就是「入息滅已」,由鼻或者由口入到腹部的臍,滅了,停下來了,不入了。「乃至出息未生」,這時候出息還沒有生,沒有向外呼出去,還沒生起。「出息未生」、「入息滅已」,在這中間,在停息的時候,這時候也不入、也不出,就是停止的時候。「暫時相似微細風起」,就是不是很長的時間,很短的時間,相似的微細風起,就和那個入息的風、出息的風是相似的。但是它微細,並不像入息出息那麼粗,它是微細的風生起來,這個時候就叫做中間入息。 我們靜坐的時候,你可以觀察自己,觀察的時候,就知道中間入息的相貌是那樣子。當然,你靜坐時間久了,我們浮動的心多少的能平靜了多少。能平靜的話,他入息的相貌會明顯的現出來的。 在這裡沒有多說,在其他的地方說,說到人年大了的時候,年紀老了,像我的年紀大了,入息短;小孩子呢,他的入息長。但是,你若常常用功修行功夫高了的時候,它也會變化的。這是入息的事。是名中間入息。 如入息、中間入息,出息、中間出息,當知亦爾。 「如入息、中間入息,出息、中間出息,當知亦爾」,也是那樣子出息,就是由臍至鼻,呼出去了就叫出息出息滅了的時候,入息還沒生起,這中間的時候,有暫時相似的微細風起,那就叫做中間出息。 年紀老的人出息長,入息短、出息長;小孩子呢,出息短、入息長;壯年人是相等的,但是也看你身體怎麼樣,身體健康健康也有分別的。當知亦爾。 此中差別者,謂入息無間,外門風轉,始從臍處,乃至面門,或至鼻端,或復出外。入息出息有二因緣,何等為二?一牽引業,二臍處孔穴,或上身分所有孔穴。 「此中差別者,謂入息無間,外門風轉,始從臍處,乃至面門,或至鼻端,或復出外」,此中的差別什麼呢?謂入息無間的時候,「外門風轉」,就是入息和中間入息「無間」,不間隔,沒有間斷。這個時候,外門風起來了,還是鼻或者口為門,風從門里出去,就叫「外門」,「外門風轉」。「始從臍處」,從肚臍這裡開始,這個風從這裡出來,到「面門」,「面門」就是我們的口。乃至「鼻端」,或者從鼻端出去。但是,修行人不管你修什麼,當然這口應該是閉上的,是用鼻來呼吸,是這樣子,「或至鼻端」。「或復出外」,這個息如果微細了,它就鼻子里就滅了,好像還沒有出去似的。但是,若是初開始用功的人,會感覺到這個息是從鼻出去的。「或復出外」。 「入息出息有二因緣」,有入息、有出息是有二個因緣的,才能有出息的。「何等為二?一牽引業,二臍處孔穴」,這二個因緣。 「牽引業」是什麼呢?就是過去世你造的業力,現在能得到你的壽命,這個業力。由過去的業力,能牽引出來這個入出息的。這業力為因,也就是你的壽命。如果壽命盡了,這個入出息就沒有了。 「二臍處孔穴」,第二個就是肚臍這裡有孔穴。「或上身分所有孔穴」,或者是臍以上的身體裡面,臍的部位以上所有的孔穴,這也都是有出息因緣。 入息出息有二所依。何等為二?一身,二心。 「入息出息有二所依」,還要以二個事情為它的依止。「何等為二?一身,二心」,要有身,還要有心,才可以的。 所以者何?要依身心,入出息轉,如其所應。 「所以者何」,為什麼要這樣子呢?「要依身心,入出息轉」,要有身,還要有心,這個入息、出息才能生起來的。「如其所應」,還有一個「如其所應」,也是它的所依處,依止的地方。 若唯依身而息轉者,入無想定、入滅盡定、生無想天諸有情類,彼息應轉。 「若唯依身而息轉者」,假設說不依於心也不「如其所應」,也不靠那個如其所應,只靠有身體就有出息生起的話,是不對的。怎麼知道呢? 「入無想定、入滅盡定、生無想天諸有情類,彼息應轉」,因為這個「入無想定」,我們人間的人修這個定,修定的時候,你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得到四禪的時候,在第四禪裡面再修無想定,成功了,但是人還是人間的人他不天上的人這個時候這個人入了無想定的時候,就是沒有心了,他是沒有心的,沒有心這個時候,是沒有入出息了,這無想定這個人沒有入出息。 入滅盡定的這個人,就是得了無色界天的四空定以後,這要到三果聖人以上,才能成就滅盡定。成就了滅盡定,也是沒有心的,沒有心識的。他這個時候身體的存在。「若唯依身而息轉者」,滅盡定的人也應該有息,但是,滅盡定的人沒有息了,沒有入出息的。 「生無想天」,生無想天就是在人間得了無想定,人的壽命結束了,他就生到無想天上去。生到無想天,當然他也是入無想定,入無想定的時候,他沒有息的。如果是「唯依身而息轉者」,這個入無想定的、入滅盡定的、生無想天的諸有情類,「彼息應轉」,他們的出息應該要生起來才對。但是,他們沒有,他們沒有息了。 若唯依心而息轉者,入無色定、生無色界,彼息應轉。 「若唯依心而息轉者」,前面說「唯依身而息轉」,這是不合道理。「若唯依心」,而這個入出息能活動,可不可以呢?也是不可以。 「入無色定,生無色界,彼息應轉」,因為入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得到這個定的人身體就沒有了。比如說在人間得了四空定的人,他一入定的時候,他也感覺到他沒有身體了,但是事實上,身體是在。他若生到無色天上去呢,就沒有身體,只有受想行識,沒有生理組織。「彼息應轉」,這個入無色定、生無色天上的人,他們沒有身而有心,所以,「若唯依心而息轉者」,這二類人「彼息應轉」,但是實在是沒有。 息的不轉這件事在我們沒有得色界的人,得色界定,得初禪……。比如說得欲界定、未到地定、初禪、二禪、三禪,都是有息的,都有出息。到第四禪以上,就沒有入出息。但是得欲界定的人,得未到地定的人……,當然得色界的人,他也有息,但是息是非常慢的,很慢。比如說由臍至鼻、由鼻至臍,這個地方也並不很遠,但是,他很久很久這個息才到,才能由鼻至臍、才能由臍至鼻的,要經過很長的時間能到。若是我們現在沒有得定的人,很快,一下子就到了,就是很快。 可是我們若用功修行,有的時候,也好像沒有息似的,好像沒有息。也類似沒有息那樣子,實在是有息,並不是沒有息。可是,為什麼我們感覺到沒有息呢?我們心粗,才發心靜的人,心粗。就是他息稍微慢一點,我們一注意,感覺沒有息。我們本來很快的就是由鼻至臍、由臍至鼻,現在怎麼感覺到沒有息呢?其實就是慢,慢了一點、微細了一點,不感覺到有息。所以有人寫文章他說他沒有息了,啊!說第四禪沒有息,他現在已經得到第四禪了,因為沒有息了。其實,不要說得四禪,得到初禪,不要說得初禪,得未到地定那個人,和我們一般人都不一樣了。但是,你對定的差別相不那麼熟悉,知道多少,但是不是完全知道,就會有這樣的誤會,會有這個誤會。而這上面說的,也還沒有完全說,有的地方說得更清楚的。 所以,「若唯依心而息轉者,入無色定、生無色界,彼息應轉」。 若唯依身心而轉,非如其所應者,入第四靜慮,若生於彼諸有情類,及羯羅藍頞部曇閉屍等位諸有情類,彼息應轉,然彼不轉。 「若唯依身心而轉,非如其所應者」,這說第三個理由。前面說是唯依身轉也不可以,唯依心轉也不可以。那麼「若唯依身心」,又依身、又依心而轉,「非如其所應」的話呢,那也有問題。怎麼知道呢? 「入第四靜慮」的時候,色界天第四靜慮,第四靜慮這個時候也有身體也有心,它也有心、也有身,那麼就是唯依身而就有息,第四靜慮有身也有心,應該有息,但是它沒有息。所以,「如其所應」,包括這個意思。 「入第四靜慮,若生於彼諸有情類,及羯羅藍頞部曇閉屍等位諸有情類,彼息應轉」,這三個:羯羅藍、頞部曇、閉屍,這是我們做人結胎的時候,第一個七天,叫「羯羅藍」,「羯羅藍」翻到中國話,翻個凝滑(凝結的凝,滑潤的滑),凝滑如酪,像酪那樣,也翻個雜穢,就是污穢的一種東西這是在結胎的第一個七的時候,叫羯羅藍、叫雜穢。「頞部曇」,翻中國話,翻個皰(水泡的泡),就在那凝滑如酪的那種境界上,生出個皰來,叫做皰。這是結胎以後第二個七天時候的境界,叫做頞部曇。「閉屍」,是第三個七天時候的境界相貌,翻到中國話,翻個「肉團」,這和皰不同了,翻個肉團。「等位」,就在這個繼續下面還有個「鍵南」、「缽羅賒佉」,一個七一個七,有三十八個七,一共。 這個時候這些階位,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時候,「諸有情類,彼息應轉」,這些有情也有身、也有心,但是他們沒有息轉的,「彼息應轉」。若是沒有「如其所應」,只是依身心而轉的話,他們應該有息轉,但是他們沒有,他們沒有息轉的。「然彼不轉」,可是他們沒有息生起來。 是故當知要依身心出息轉,如其所應。 「是故當知要依身心出息轉,如其所應」,所以,我們這個息的生起,要這么多的條件的,就是要有牽引業,還要依身心,還要如其所應,這時候才能有出息的。有這么多的差別的。或轉或不轉的情形,這么多的差別。 入息出息,有二種行。何等為二?一者入息,向下而行;二者出息,向上而行。 「入息出息,有二種行。何等為二?一者入息,向下而行;二者出息,向上而行」。入息,是由鼻或者由口,向下、向肚臍而行,就是向下行。「二者出息」,是向上而行,就是由臍向上面,向鼻、向口,這樣子出,這樣子行。所以,有上下行的不同。 入息出息,有二種地。何等為二?一粗孔穴,二細孔穴。 「入息出息,有二種地」,還有這樣的不同。「何等為二?一粗孔穴,二細孔穴」,這底下有解釋。 雲何麤孔穴?謂從臍處孔穴乃至面門鼻門,復從面門鼻門乃至臍處孔穴。 「雲何麤孔穴?謂從臍處孔穴」,臍這個地方有孔穴。「乃至面門」,就是我們的口,還有「鼻門」。「復從面門鼻門乃至臍處孔穴」,這都是粗孔穴。 雲何細孔穴?謂於身中一切毛孔。 「雲何細孔穴?謂於身中一切毛孔」,一切的毛孔,這是細孔穴。 你若常常靜坐如果你注意的時候,如果入息的時候,就感覺到周身稍涼一點,那就是毛孔也是入息的。若出息的時候,周身就稍微溫暖一點,它有這個分別。當然,只是有個溫暖或者稍微涼一點的感覺,還不是明顯地知道毛孔在出入息,那要你的定力再加深才能知道。 入息出息,有四異名。何等為四?一名風,二名阿那波那,三名入息出息四名身行。風名一種,是風共名。余之三種,是不共名。 「入息出息,有四異名」,有四個不同的名字。「何等為四?一名風,二名阿那波那」,「阿那波那」這是印度話。「三名入息出息四名身行」,「身行」就是身體動作,你一定要有出息,身才能動,沒有入出息身就是不能動了。 「風名一種」,是風的共名。這四種其實都是風,但是,第一個名字「風」,是共同的名字。「余」的,其餘的三種是不共的,是別名別名為阿那波那、名為入出息、名為身行的,是這樣意思。 修入出息者,有二過患。何等為二?一太緩方便,二太急方便。 修入出息者,有二種過患。「何等為二?一太緩方便,二太急方便」,這是二種過患。怎麼知道是過患呢? 由太緩方便故,生起懈怠,或為惛沉睡眠纏擾其心,或令其心於外散亂。 「由太緩方便故,生起懈怠,或為惛沉睡眠纏擾其心,或令其心於外散亂。」「太緩方便」,這個「方便」在這裡看,就是行動。就是你修入出息,阿那波那念的時候,你太緩,就是用心用得太慢緩,就是不是特別的用心,用的心力太少,就是這樣意思。「由太緩方便故,生起懈怠」,你念入出息這個念力不夠,這個度數太少,這個時候會有什麼過患呢?就「生起懈怠,或為惛沉睡眠」,惛沈睡眠來了,纏擾你的心。或令其心於外邊的色聲香味觸上散亂這就是不能安住在入出息的所緣境上了,就會有這樣的過患。 由太急方便故,或令其身生不平等,或令其心生平等。 「由太急方便故,或令其身生不平等,或令其心生平等。」「太急」就是你用心用得太過頭,用的注意力太強了。太強了的時候,你修入出息這個法門的時候,就令你的身體生出個不平等來,或者令你的心生出個不平等來。 雲何令身生不平等?謂強用力持入出息,由入出息被執持故,便令身中不平風轉,由此最初於諸支節皆生戰掉,名能戰掉。此戰掉風若增長時,能生疾病。由是因緣,於諸支節生諸疾病。是名令身生不平等。 「雲何令身生不平等?謂強用力持入出息」,你這個注意力特別強,來持入息出息的時候,就出來毛病了,你要聽其自然地入出息才可以。但是,你用力用得太強,你持入出息,就是你來控制它的時候就不行了。「由入出息被執持故」,被你控制的關係,「便令身中不平風轉」,就使令你身體裡面有個平等的風生起來了。 「由此最初於諸支節皆生戰掉」,這個不平等的風生起來,會有什麼問題呢?就使令你一開始的時候,使令你周身的支節「皆生戰掉」,就是動,就是掉動、不自主的動。有的人身體有風病的時候,或者頭不自主的動,或者手不自主的動,周身各部位會有這個問題,「皆生戰掉」。「名能戰掉」,就是你這個風使令你這個身體會戰掉。 此戰掉的風若增長的時候,「能生疾病」,就會生出各式各樣的病痛來了。「由是因緣,於諸支節生諸疾病,是名令身生不平等」,所以,修阿那波那念的時候,你要聽入出息自然地入出息你不能夠去控制它,不可以雲何心生平等?謂或令心生散亂,或為極重憂惱逼切。是名令心生平等。 「雲何心生平等?謂或令心生散亂」,心就不安了,身不安,心就不安,就散亂了。「或為極重憂惱逼切」,這時候感覺到,我修入出息本來希望有好的成就,現在反倒是有病了,心裡面就是有重的憂惱逼切,「是名令心生平等」。 又此阿那波那念,應知略有五種修習。何等為五?一算數修習、二悟入諸蘊修習、三悟入緣起修習、四悟入聖諦修習、五十六勝行修習。 又此阿那波那念,應知略有五種的修習方法。何等為五?一、算數修習,二、悟入諸蘊的修習,三、悟入緣起的修習,四、悟入聖諦的修習,「聖諦」就是苦集滅道四諦。五、十六勝行的修習。這是有這么多的不同。 雲何名為算數修習?謂略有四種算數修習。何等為四?一者、以一為一算數,二者、以二為一算數,三者、順算數,四者、逆算數。 「雲何名為算數修習?謂略有四種算數修習。何等為四?一者、以一為一算數,二者、以二為一算數,三者、順算數,四者、逆算數。」 雲何以一為一算數?謂若入息入時,由緣入,出息住念,數以為一。若入息滅,出息生,出向外時,數為第二。如是展轉數至其十。由此算數非略非廣,故唯至十。是名以一為一算數。 「雲何以一為一算數」,以一為一這個算數法,怎麼演算法呢?「謂若入息入時,由緣入,出息住念,數以為一」,就是入息在入的時候,你要有一個念,用念來緣這個入息,這時候數之為一。入息在入的時候,出息在住,出息就停在那裡不動,沒有出息的時候。這時候,你這個念念這個境界,數一為一,計之為一,數這個數算是一。 若入息滅了出息生出來了,這個出息向外的時候,由臍至鼻的時候,數為第二,這是第二。也是個一,加前面那個一,就是二了。「如是展轉數至其十」,數到十,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由此算數非略非廣,故唯至十」,這樣的計算這個數,數這個息的數,也不是略的少,也不是廣的多。如果你超過十,就是多了,如果不夠十,就是略了。現在到十,就是非略非廣,故唯至十。「是名以一為一算數」,這樣子,就是也數入息,也數出息雲何以二為一算數?謂若入息入而已滅,出息生而已出,爾時總合數以為一,即由如是算數道理,數至其十,是名以二為一算數。入息出息說名為二,總合二種,數之為一,故名以二為一算數。 「雲何以二為一算數」,「以二為一算數」是怎麼計演算法呢?「謂若入息入而已滅」,入息入的時候,入、入,就不入了,入息就停下來了。「出息生而已出」,入息完了,出息就生出來,生出來已經出完了,不出了。「爾時總合數以為一」,這時候總合起來,入息和出息總合起來,數以為一。 「即由如是算數道理,數至其十」,把它一二三四五六,數到第十。「是名以二為一算數」。 這個事情是這樣,我們初開始修這個法門的人,因為我們心不是那麼寂靜,我們的入出息很快,入息很快就完了,出息很快就完了。如果你又數入息,又數出息,就是很忙,你心裡面很忙的。所以,數入息不要數出息,數出息不要數入息,這樣子是可以的。那麼就等於以二為一,這樣數。 或者是我也講過,就是數一四七,這十個數,就數一、數四、數七,其他的都不數,也是可以。若是你的功夫進步了,假設出息是由臍至鼻,大概要二十四小時,才能從臍至鼻,這個息慢,要經過二十四小時才到鼻。由鼻至臍,也要二十四小時這樣子,經過二十四小時,才數一。這時候,出息也數,入息也數,也是可以。但是,那個時候不是我們現在那是要初禪以上的境界那是非常慢的。 若是初開始就這樣數,出息也數,入息也數,也是可以,就是太忙了一點。所以,也可以你數出息、不數入息,數入息、不數出息也可這樣子數。今天就講到這裡。 7月23日 雲何順算數?謂或由以一為一算數,或由以二為一算數,順次展轉數至其十,名順算數。 「雲何順算數?謂或由以一為一算數,或由以二為一算數,順次展轉數至其十,名順算數。」阿那波那念在這是說五種的修習方法:第一種是算數修習,第二種是悟入諸蘊修習,三、悟入緣起修習,四、悟入聖諦修習,五、十六勝行修習,一共有這么五種。第一種算數修習有四種:第一種是以一為一算數、第二種以二為一算數,這兩種昨天過了,現在是說三種,是順算數。 這個順算數,修這個數息觀的時候,謂或由以一為一算數,或者是以二為一的算數。這二種,隨你自己的方便,你感覺到那一個合適,你就選那一個去數息,這樣做。這樣的做法就叫做順算數,就是隨順我們日常計數的次第,就是由一開始,一二三四五,這樣子計算。 雲何逆算數?謂即由前二種算數,逆次展轉,從第十數,次九、次八、次七、次六、次五、次四、次三、次二、次數其一,名逆算數。 「雲何逆算數?」就是不順於日常的這種計數的方法,謂即由前二種的算數,「逆次展轉」,不順於那個次第,展轉地計算數目。 怎麼樣逆法呢?「從第十數,次九、次八、次七」這樣子,從一開始就數這個十的數,然後再數九、數八、七、六、五、四、三、二、次數其一,這樣子修數息觀。這樣子修數息觀有什麼特別呢?因為它不順於日常計數的習慣,所以你在這樣子計數的時候,你的注意力要加強才可以。加強,你才能計這個數,十、九、八、七……這樣計。注意力加強有什麼好處呢?就妄念不容易生起妄念不容易進來,你就容易心裡面一心不亂,明靜而住,就容易這樣子。所以,逆算數有這樣好處,但是若計熟了,也是一樣。 若時行者,或以一為一算數為依,或以二為一算數為依,於順算數及逆算數已串修習,於其中間心無散亂,無散亂心善算數已,復應為說勝進算數。 「若時行者,或以一為一算數為依,或以二為一算數為依,於順算數及逆算數已串修習,於其中間心無散亂,無散亂心善算數已,復應為說勝進算數」。這又有一個不同的方法。這不同的方法,不是隨便可以用的,要到那個程度才可以。 「若時行者」,假設這個時候這個修行人,他或者是以一為一的這樣修數習觀,依止這樣的方法修行。「或以二為一算數為依」,依止這樣的方法修數息觀。「於順算數及逆算數已串修習」,就是長時期地這樣連貫,「串」就是連貫連貫不間斷地這樣修習。修習到了什麼程度呢?「於其中間心無散亂」,就在修的時候,你這個順算數或者逆算數,你這一坐裡邊或者經行裡邊,你心裡邊一點不散亂,這個數一計起來的時候,一點雜念也沒有,「心無散亂」。「無散亂心善算數已」,因為計數而不散亂,所以也就用不散亂心來善於算這個數。這樣成就了以後,「復應為說勝進算數」,這個時候呢,就應該為這個修行人說勝進算數的數息觀,就是更進一步的、更殊勝的數息觀。 雲何名為勝進算數?謂或依以一為一算數,或依以二為一算數,合二為一而算數之。 「雲何名為勝進算數?謂或依以一為一算數,或依以二為一算數,合二為一而算數之」,把這二個合在一起算數之。看底下的解釋。 若依以一為一而算數者,即入息出息二合為一。 「若依以一為一而算數者,即入息出息二合為一」,這叫做以一為一。這樣講。 若依以二為一而算數者,即入息出息四合為一。 「若依以二為一而算數者,即入息出息四合為一。」這裡說這個一、二和前面不同,和前面不一樣了。這裡說一,是入息出息,是二個息,合而為一,叫做一。若以二為一而算數者,這個二和前面的二不一樣,是入息出息四合為一,四個入出息,數之為一。 如是展轉數乃至十。如是後後漸增,乃至以百為一而算數之。 「如是展轉數乃至十」,這么繼續這樣數,數到十。就是你在靜坐的時候,這個息的一出一入四次,你再數一。數一以後,又經過四次,這回數二。再經過四次,數三。這樣一直數到十,這樣數法。這個數法也很有意思,你不妨試一試。「如是展轉數乃至十。如是後後漸增,乃至以百為一而算數之」,就是這樣子向前增進,到後來,又到後來,你的功夫進步了的時候,你可以增加你的數目。前面是四合為一,現在可以八合為一,也可以十合為一。十次的出入息,你數一,再十次出入息,再數二,也可以這樣。乃至到一百為一,這個出入息經過了一百次,再數一。 這裡邊有個什麼事情呢?如果你修數息觀,當然這是指息諸緣務,把所有的雜事放下專心修行這個法門專心這樣修行的人,你長時期這樣的修行,他一定會有進步,這個道理這樣子,一定是會有進步的。 譬如我們這個煩惱,你天天常常起煩惱煩惱就大,天天的熏習,煩惱力量就增長。那麼修數息觀,你天天這么訓練自己,它這個清凈力量也就增長。道理是一樣的。 「後後漸增,乃至以百為一」,這個增長,這裡面看出來什麼呢?因為你定力增長了,你的記憶也就增長。記憶在這裡就是念,念就是記憶力,就是心裡很明了地現出來。你想要念的事情,很明了地顯現出來,那就叫做念。 我背一段《古文觀止》的〈陋室銘〉,我心裡一動,「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心一動,它就現出來。我念《阿彌陀經》、我念《金剛經》,把它背熟了,也是一樣,但是你不常背就忘了。我們凡夫這樣子,一熟了念力就強。但是,現在這是經過心的不散亂,經過不散亂訓練出來的念。我們平常也與不散亂關係,但是不全是,有的人記憶力強,生來就是這樣子。現在這是與生來也有關係,但是,是經過佛所說法門訓練出來,多少有點特別,訓練出來這個念力,他就從一數到一百,他心裡不亂,數一、數二、數到九十九、數到一百,他心裡不亂。我們平常如果沒有經過訓練,你一下子就這樣數,到時候精神恍惚,現在是九十七還是九十八,就是弄不清楚它就是不對了。可是,因為你這個定力增長了,它就很清清楚楚的,一點兒也沒有疑問,那是有這個事情的。所以,乃至以百為一而算數之。 可是這修行事情,有的時候,有的人就是很順利地就成功了,也有人是進進退退的,這個情形是有。若是專心用功修行的人每一天吃飯還有關係,吃飯吃菜還有關係的。所以,有的地方也告訴常常靜坐的人,你每天吃什麼東西要做記錄。我今天吃的是……,明天吃的紅蘿卜,你吃什麼你都記下來。記久了,你就知道那一個菜,什麼樣的飯對你修行有幫助,有的是障礙,不一樣的。吃牛奶,有的地方說吃牛奶能幫助靜坐,但是有的時候又不盡然的。所以,用功修行有時候進、有時候退,也有這個情形。「乃至以百為一而算數之」。 由此以百為一算數,漸次數之乃至其十。 「由此以百為一算數,漸次數之乃至其十」,以百為一,那麼數到十,就是一千了,就是這樣數。 如是勤修數息念者,乃至十十數以為一,漸次數之乃至滿十。由此以十為一算數,於其中間,心無散亂,齊此名為已串修習。 「如是勤修數息念者,乃至十十數以為一,漸次數之乃至滿十」,這樣子精勤不懈怠修這個數息觀,修這個念,數息念。「乃至十十」,就是一百算是一,以百為一,乃至十,「乃至十十」,這樣子,那麼十十就是一千了。「以為一」,乃至一千為一,數到十,乃至一萬為一,數到十,「漸次數之乃至滿十。由此以十為一算數,於其中間,心無散亂,齊此名為已串修習」,這就是可以給你這個名字了,叫串修習。 又此勤修數息念者,若於中間其心散亂,復應退還,從初數起,或順、或逆。 「又此勤修數息念者,若於中間其心散亂,復應退還」,若是在中間,本來都是很好忽然間這個時候又不對了,又數不好了,還是這樣子還會這樣子,那怎麼辦呢?「復應退還」,那你還是回頭來,「從初數起」,或者以一為一,或者以二為一,這樣子數,這樣子慢慢慢慢這樣修行。「或順、或逆」,由一到十是順,由十到一就是逆了。 若時算數極串習故,其心自然乘任運道,安住入息出息所緣,無斷無間相續而轉。 「若時算數極串習故,其心自然乘任運道」,若是你這個時期,你用這個算數的方法修數息觀,「極串習故」,已經達到極點了,不間斷地這么修行。「其心自然乘任運道」,這個時候因為功夫特別久了,加上你不懈怠,所以你那個心還自然的,就是不用勉強的,不需要特別注意的,「乘任運道」。乘,比如說坐車,乘車,這個時候為你時期用功修行,他這種境界,心裡面記數的方法,這樣用功修行,好像你不需要特別地去控制它,它自己就是自然的,任運也是自然的意思,任運的就向前進,就是達到了這個程度這條道路就是這樣子自然的向前進。以百為一,或者以千為一,數至十,它自然就能數到那裡,不散亂。若我們現在由一數到十,由十數到一,你都要特別注意才可以,你一不注意,這十個數你數不完;就數到三,四就不知道了,不知道數了。或者數到七,到時候八九十不數了,就打妄想了,是這樣子。可是,到了那個時候,你用功夫久了,就是「任運道」,那個道路是任運就向前進,就把數字數完了,數到幾十、百、千、萬,它不亂。所以,「安住入息出息所緣」,你心裡面那個念,安住在入息出息上,入出息就是你的念的所緣,安住在那裡,「無斷無間相續而轉」,它不間斷,相續這樣子數下去。 佛在世的時候,或者正法住世的時候,這出家人,他一出家,當然,多數是拜聖人師父他就當然按照一定的程序,要受戒受戒要學戒,學戒然後就給你一個法門,就是這樣修,自然就是這樣子,和我們現在完全不同。我們現在比較好的呢,還算是叫你佛學院去學一學,不然的話,就是學學南無、唱念的事,就是做佛事我不是說佛事不好,不是這個意思,就是這樣子出家生活就這樣過一生,能力強一點,再造一個廟,然後也照辦,就是這樣子生活。至於得定慧事情,沒有,定慧事情根本不沾邊,什麼叫做定?什麼叫做慧?只是聽到個名字而已,只是聽個名字。所以我們出家人,誰得聖道了?不要說得聖道,得禪定都很少。沒得禪定,那兒來的神通呢?根本不是那麼回事這件事,就是佛法流傳到現在,也就個月、一年,由多少多少年以前,一直地就是這樣子,變成這樣子了。但是,我們也不能夠忽略現實,沒有飯吃也是不行,你沒房子住也是不行,衣食住還是要維持。但是修行這件事,多少你要知足,要少欲知才可以,不少欲知足,修行很難的,不容易。可是你初開始,什麼事情開頭難,初開始這個困難過去以後,心情快樂,你修不凈觀也是一樣,修這個數息觀也是,修緣起觀什麼都是,初開始的時候難一點,等到我們的狂心被折服了以後,就自在了,就感覺到快樂就會感覺到好了那時候修行就容易,就是初開始的時候難。 先於入息有能取轉,入息滅已,於息空位有能取轉。 「先於入息有能取轉,入息滅已,於息空位有能取轉」,這個是說修行的,數息的時候心裡面微細這一部份的相貌。「先於入息有能取轉」,就是你修數息觀的時候,你先要對這個入息有能取的轉,就是你的念取這個入息的相貌你做這件事的時候就叫做轉。息入的時候,你要注意息入的情況,叫做有能取轉。 「入息滅已,於息空位有能取轉」,入息是由鼻至臍,到臍這時候,入息就不見了這個時候有一個「中間入息」,中間入息叫做「於息空位」,在這個位,「有能取轉」,你還是要認識它,要認識這個息空的這個位,就是中間入息這個位置你要認識它。所以,你常修數息觀的時候,就會感覺到自己入息的時候是什麼樣子,中間入息怎麼情形。 次於出息有能取轉,出息滅已,於息空位有能取轉。 「次於出息有能取轉,出息滅已,於息空位有能取轉」,就會知道自己情形如果你年輕的時候就開始修,你就知道你年輕的時候息是什麼樣子,壯年的時候、老年的時候,就知道怎麼樣變化,就會知道。不修觀的時候,不修數息觀的時候,這個息是什麼樣,你一盤上腿坐下來以後,又是什麼樣,就會知道,你才會知道的。「有能取轉」。 如是展轉相續流注,無動無搖,無散亂行,有愛樂轉。齊此名為過算數地,不應復數。唯於入息出息所緣,令心安住,於入出息,應正隨行。應審了達於入出息及二中間,若轉、若還分位差別,皆善覺了。如是名為算數修習。 「如是展轉相續流注,無動無搖,無散亂行,有愛樂轉」,就是像前面說的,你長期地精進這樣子用這個方法來調心、來攝心的話,展轉地相續不間斷。「流注」,就像那個水一直地向前流,或者房檐的水向下滴,叫注,就是一滴一滴相續不斷的滴。我們的心剎那剎那相續下去,也就是這樣子。「無動無搖」,外面的境界怎麼樣變動,你心裡面不搖動。「無散亂行」,心裡面不會說我不修數息觀,我看看是什麼事情,我出去走一走,沒有這個事情。你長期這樣做你就會有成就了,有什麼成就呢?「有愛樂轉」,歡喜這樣修行就會歡喜這樣子修數息觀,有歡喜心,而不是勉強的不高興修,勉強地修,不是那樣子。這後面有說到這就是由欲界定向前進一步,到未到地定這個時候會有愛樂轉,他就是有歡喜心,因為有輕安樂了。你若不這樣子,你一出定你不數息,這個輕安樂它就慢慢地慢慢地就沒有了。你若一盤上腿,用這個數息的方法攝心不亂呢,這快樂來了。所以,「有愛樂轉」,就歡喜這樣做歡喜修行。這和初開始修行的時候沒有什麼味道那是不同了。 「齊此名為過算數地」,這個時候,到此為止,是超過了這算數地,就是計數的這個境界去了。「不應復數」,你不應該再計算這個數目了,不應該了。「唯於入息出息所緣,令心安住」,你只是對於自己息的入、息的出,入息出息是念的所緣境,「令心安住」,使令自己明了靈明的心,就安住在入息出息上面就好了,不再計數了。「於入出息,應正隨行」,對於入息它又出息出息以後它又入息,就是心裡面明靜而住,你應該這樣子正確隨順修行。 「應審了達於入出息及二中間,若轉、若還分位差別,皆善覺了」,「應審了達」,這表示雖然這個時候不需要計數了,但是你還要注意的,還是要注意,就是這個入息出息你要審諦地明了它,明了這個入出息情況,明了什麼呢?「於入出息及二中間」,入息和出息之間有一個中間入息,出息和入息之間有一個中間的出息這是中間。「若轉、若還」,若轉呢,就是前面說過,計算數的時候有順數、有逆數,那是轉還,那叫做轉還。「分位差別,皆善覺了」,你要都能夠明明了了,要這樣子才可以。「如是名為算數修習」。 前面說是不應復數」,「齊此名為過算數地,不應復數」,過了算數地就不應復數,你在算數地的時候你還是要數的,數當然就是有轉有還的,是這樣意思。「如是名為算數修習」。 又鈍根者,應為宣說如是息念算數修習。彼由此故,於散亂處,令心安住,令心愛樂。若異算數入出息念,彼心應為惛沈睡眠之所纏擾,或應彼心於外馳散。由正勤修數息念故,彼皆無有。 「又鈍根者」,這底下……。前面是約算數來說明這個情形,這底下約人來說。 約人來說有二種。一個是「又鈍根者,應為宣說如是息念算數修習」,說個白話,就是笨的人、比較笨的人,遲鈍的人你應該為他宣說如是息念算數的修習的法門,或者以一為一,或者以二為一,這樣修習,進步了,再勝進的算數的修習。 「彼由此故,於散亂處,令心安住」,彼那個鈍根的人,由此算數修習的法門對於散亂境界就不散亂了,能使令自己的心安住下來。「令心愛樂」,若能安住不動,就算是這時候沒有輕安樂,也感覺到舒服。所以「令心愛樂」。 我曾經說一句話,這句話能有人不同意。如果你修數息觀,或者修不凈觀,修這些法門,你得個欲界定,不要說得未到地定,好過你拿博士學位,我的看法。因為你得到欲界定,欲界定是什麼呢?就是《瑜伽師地論》說那個九心住,最後那個等持的境界那就是欲界定。你一靜下來一到那個境界的時候,心裡面一點壓力也沒有,就是能夠明靜而住。能明靜而住,我們或者說這個話,我們沒能得欲界定的人,可以說他心裡面的世界是大亂,天下大亂的境界。你得到欲界定,就天下都是太平的。大家同在一起住,不是一個世界,你一入定,一坐下來的時候,世界太平的,心情快樂的。 你常常的訓練自己,你不要說有大修行,小小的,常常天天坐、天天坐,你有那麼一點訓練心叫它不亂,天天要坐,有那麼一點不亂經驗的時候,這個人忽然間和誰有什麼糾紛,有煩惱有很多煩惱,但是你若這個時候,自己提高警覺,把腿子一盤,把這個所緣境在心裡面一現,立刻沒有煩惱,立刻一切的煩惱都沒有。如果你沒有這樣訓練過,不行,你臨時來不及,你這個就會煩惱所惱。當然,拿到博士學位,到什麼地方去講經或者是有什麼,人家一介紹,啊!什麼什麼博士學位,這也是很好,也是不錯,的確現在這個社會上,的確是有什麼什麼樣的文憑,還倒是不同一點,說是你沒有這個學位,你就不及格,我就不用你,這也是真實的。所以,這個世間法,有博士學位也有好處。 這裡邊說到「鈍根者,應為宣說如是息念算數修習。彼由此故,於散亂處,令心安住,令心愛樂」,你用這個方法不斷地修行它就會有這樣的成就,就使令心不散亂,當然也要精進懈怠,常這樣訓練自己才可以。所以,有這樣的方法,但是不肯做、不肯修行,也是不行。 「若異算數入出息念,彼心應為惛沈睡眠之所纏擾」,「若異算數」,異就是離異,你若離開了「算數入出息念」這個法門,你不修這個數息觀的話,「彼心應為惛沈睡眠之所纏擾」,那當然就是原來樣子嘛,原來樣子就是二個相貌,一個是惛沈睡眠,就是要睡覺,再不然「或應彼心於外馳散」,在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上東想西想。沒有這樣修行的人,他內心裡面的相貌就是這二個相貌,一個是惛沈睡眠的纏擾,一個是打妄想,就是這二個相貌。 「由正勤修數息念故,彼皆無有」,這個鈍根人雖然是鈍,他若肯這樣子修這個法門,能夠努力地勤修不懈怠,「數息念故,彼皆無有」,那個「惛沈睡眠於外馳散」的事情都沒有。當然要有成就成就了,他就心裡面能夠明靜而住,他就是能這樣子。但是你用功修行這件事,你常常用功修行你就會知道是不是打瞌睡,你會知道。身體稍微有一點不對,就要打瞌睡了。你常常用功修行習慣這樣子,你保持正常,它不打瞌睡。忽然間客人來了你要客人去充充殼子,辦一點事,你再回來靜坐,就可能會打瞌睡。你今天忽然間吃的飯裡面有點不對,那個東西就會使令你打瞌睡,也會打瞌睡,很多很多的原因的。久了,你會知道,今天要打瞌睡。等到功夫高了的時候,那又不同。 但是我們看律上,我們出家戒律上,是一個羅漢去一個地方有一毒龍,使令那個地方農夫種的田、長的莊稼都受到傷害,毒龍在這裡做這些事情老百姓沒有辦法,聽說有個羅漢神通,就請這阿羅漢來降伏這個龍。這個阿羅漢,有的地方說就是盤陀尊者他就去把龍降伏了。降伏了以後,那麼那些人就感謝他,請他吃飯。我們現在佛教送你紅封什麼什麼的,那個時候沒有這個事情,就是請你吃飯。吃飯呢,給他飲酒了,這個阿羅漢不知道是酒,就喝了很多酒。喝了很多酒,等到回到廟上,還沒入到廟門,就在廟門口就倒地了,就是醉了,缽丟在一地方,這個東西在一地方,到那裡就是什麼都不知道了,阿羅漢也會被酒醉。所以,你吃東西在你生理上起變化,各式各樣的情形會有這種事情。 所以有的時候有的東西令你起淫慾心,能夠使令你起瞋心,會有這個事情。容易使令你有雜亂的掉舉,有很多很多事情。你長期的靜坐,你常做記錄,慢慢你就知道,知道這個事情你能努力修行,有了成就的時候,「由正勤修數息念故,彼皆無有」,都沒有了。 不過按道理來說,譬如我們平常的人,惛沈或者是掉舉,凡夫境界就是這樣子,或者喝酒是怎麼怎麼的。聖人羅漢應該說生理上那樣的變化,他的內心應該不受影響,內心應該還是明了清凈的,應該是這樣子內心還是清凈,還是和凡夫不一樣的,應該是這樣說。 若有利根覺慧聰俊,不好乘此算數加行,若為宣說算數加行,亦能速疾無倒了達,然不愛樂。彼復於此入出息緣安住念已,若是處轉、若乃至轉、若如所轉、若時而轉,於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隨行、能正了達,如是加行,有如是相。於此加行,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為因緣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證一境性,於其所緣,愛樂趣入。 「若有利根覺慧聰俊,不好乘此算數加行,若為宣說算數加行,亦能速疾無倒了達」,前面說這個鈍根的情形,這底下說利根。 利根的人「覺慧聰俊」,利根的人智慧高,非常的敏捷,「聰俊」,聰敏過人;俊是過人的意思,超過一般人。「不好乘此算數加行」,他不歡喜。「乘」在這裡說就是當個因講,因此算數這個法門,去努力修行。「加行」就是努力修行的意思。他不歡喜這樣子。或者「乘」是當個憑藉講,就是依靠的意思,依靠這個數息的法門,計這個數這樣修行他不歡喜。「若為宣說算數加行」的法門,「亦能速疾無倒了達」,他也很快地、很正確地,沒有錯誤地了達這個法門的。「然不愛樂」,然而這個聰明人他不歡喜計這個數。 「彼復於此入出息緣安住念已」,雖然不歡喜,但是他若用這個法門修行,「於此入出息緣」,緣這個入出息,安住在這個正念已。「若是處轉、若乃至轉、若如所轉、若時而轉,於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隨行、能正了達」,他也是能修成這個法門的。 「若是處轉」,這個「是處轉」就是把前文的意思再重說一遍。比如說這個出息出息是從臍這裡開始,出息是由肚子這個臍這裡開始,「轉」就是開始的意思。若是入息,就是由鼻處開始,由鼻開始入,叫做「是處轉」。 「若乃至轉」,出息從臍輪這裡開始,「至」就是到,到鼻這裡,出息是到鼻,或者是由口到這裡,就是由臍至鼻,這樣轉,這是出息。若入息,就是由鼻至臍,就是乃至於臍,這樣轉。這叫做「至」。 「若如所轉、若時而轉」,這個「若如所轉」呢,就是入息是由鼻至臍,是向下轉,向下行,出息是向上。所以叫做若如所轉。「若時而轉」,就是你長時期用功,或者以二為一,或者以一為一,乃至以四為一、以八為一、以十為一、以百為一,以千為一,就是這樣長時期不間斷地這樣修行,那麼就是若時而轉。 「於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隨行」,這個利根的人對於這個法門一切的情況,由於他能安住其念,能正隨順這個法門修行,能正了達,知道怎麼樣用功,怎麼樣修行,不會太急太緩,就是這樣。 「如是加行,有如是相」,你若這樣努力修行,就會有這種相,你若那樣修行,就會有那樣的形相就不會太急太緩的事情。 「於此加行,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為因緣故」,由這樣努力修習這個法門,於這個法門努力修行,「若修、若習、若多修習」,開始修叫做修,繼續不斷地修,叫做習,或者可以這樣分別,「若多修習」,就是長年累月這樣修行。「為因緣故」,以此這個原因關係,「起身輕安及心輕安」,這個修行身體感覺到快樂安樂,心裡面會感覺到快樂,就會有這件事出來。 在欲界定的時候,沒有身輕安,也沒有心輕安,你最多就是沒有雜念,明靜而住而已,只能這樣子。但是,你若繼續不斷地用功,慢慢地到了未到地定的時候,就開始有輕安樂了,開始有輕安樂的。開始有輕安樂身體上的感覺也不一樣。我們沒有修行的人,就感覺到這個身體有五百磅那麼重,就是感覺這樣子。但是,你若到了欲界定的時候,到最後那個等持的時候,就感覺身體很輕,不是這么重。盡管這個人身體很魁偉或者很胖,他一樣,他的感覺不一樣,感覺輕。這是內心事情,他感覺輕,感覺到就像……到什麼樣子呢?如雲如影那樣子感覺到樣子,不是好像真實一大塊,不是這樣子。可是如果你懈怠了,不要說是到欲界定,到欲界定的最後,欲界定的中間也是,你天天靜坐,你也會感覺到身體輕快。但是,有什麼特別事情你這幾天沒有靜坐,就感覺身體不是了,身體粗重就會不同,也是有感覺的。 欲界定最後的這個階段感覺身體如雲如影那樣子,但是沒有輕安樂。到了未到地定的時候,就有快樂出來,心裡有快樂,有心輕安,有身輕安,後面有文會說出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