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991/4於埔里佛光寺 佛光寺主、道成法師,諸山長老,各位大德、各位法師、各位居士:這個學習佛法是一切佛教徒,是正常的事情,但是末學學得不足,可能會講得有些不圓滿地方,希望各位大德慈悲指教。 我想先解釋本書作者,這個書上標出來是天台智顗禪師說,這個顗(ㄧˊ),也有地方讀(ㄎㄞˇ凱),「天台智顗禪師說」。 我先說他的俗家。他俗家是姓陳,他的父親叫陳起祖,是在梁元帝的時候作官的人,他的原籍是湖北華容縣的人士。他生於梁武帝大同四年,公曆上說是五三八年,這個五三八到五九七,這個天台智顗禪師正是六十歲,他的壽命這么多。 在他的傳上說呢,他降生的時候,他的家裡面有光明,這個鄰居為他家裡面起火了!那麼大家來救火,結果呢是生小孩了!有這個事情。那麼他到七歲的時候,歡喜到廟裡面來,歡喜到廟上來,那麼聽這個出家法師,口授〈普門品〉一遍他就能記住,能背下來〈普門品〉的。他歡喜到廟上來,他的父母不同意,不許他來,但是到了十五歲這一年呢?他要求要出家比丘,他父母也不同意。但是他自己得到一塊檀香木,那麼他就把它刻成佛像,他禮拜在這佛像發願要作比丘、要弘揚佛法。後來到十八歲這一年,有了很大的變化,就是梁元帝垮台了,這一段歷史我們不詳細說。這個是侯景之亂,梁武帝死了,那麼這簡文帝皇帝,那麼侯景把簡文帝掉了這個時候梁元帝派他的大將,王僧辯幾個大將,去破這個侯景。這個時候北魏,北元魏分東西,西魏就發兵來到荊州,就把梁元帝殺死了這個時候智者大師天台智顗禪師十八歲這一年,這一天台智顗禪師父母都不在了,所以他就出家了。 他出家的時候是在長沙果願寺,法緒法師那裡出家的。法緒法師為他授了沙彌戒以後,又領他到慧曠律師那裡學習佛法。這個慧曠律師在《高僧傳》上看他是真諦三藏學過《攝大乘論》的,是學唯識的一位法師。到二十歲的時候,這個慧曠律師給他授戒。這時候這個智顗禪師到大賢山,也是湖北的一個地方,是誦法華三經,是《無量義經》、《法華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用二旬的時間,二十天把這三部經都誦下來了。誦這三經以後,他歡喜坐禪,但是沒有老師,那麼就聽說這慧思禪師,在光州大蘇山那地方住,是一位大禪師,那麼他就到那個地方親近慧思禪師。他見到慧思禪師的時候,慧思禪師就叫他誦《法華經》,說這個四安樂行的法門,他誦《法華經》到誦了二七、十四天的時候,這一天誦到〈藥王菩薩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誦到這裡的時候,他身心豁然寂然入定。這個時候把他這個境界報告了慧思禪師,慧思禪師為他印證,說他入的定是法華三昧的前方便。他得到的陀羅尼是初旋陀羅尼。這個「初旋陀羅尼」就是〈普賢菩薩勸發品〉裡面說的。 這個「初旋陀羅尼」怎麼講法呢?智者大師的《法華文句》上講「旋有入空」,這么樣解釋這個「旋」的道理,說他是這樣的境界。慧思禪師讚歎智顗禪師:「文字之師,千群萬眾,尋汝之辯,不可窮矣。」這個「文字之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從文字上學習佛法,得到一些佛法知識他還沒能夠契入第一義諦;那麼這樣的法師「千群萬眾」這么多,「尋汝之辯,不可窮矣」,他要同你討論佛法不可以窮盡你的辯才的。這是讚歎這個智顗禪師。 智顗禪師他來親近慧思禪師這一年時是二十三歲。後來這個慧思禪師,要講這個《大品般若經》,慧思禪師他自己講這個《大品般若經》的玄義。講正文的時候,他就要智顗禪師代他講這個《大品般若經》,有這事情。智顗禪師到三十歲這一年,慧思禪師他宣布,他要到這個南嶽衡山來,他不在光州大蘇山這個地方住了。他吩咐智顗禪師,「你到南京去弘揚佛法」。那麼這個時候,智顗禪師就沒有隨慧思禪師南嶽衡山去,他就南京來了南京那個時候叫金陵。同時還有法喜禪師他們,同時有二十七個人,隨智顗禪師南京去。 到了南京的時候,當然這個時候,智顗禪師的名望並不高。那麼南京這個地方,當時有一位禪師叫法濟禪師。法濟禪師這個人也是歡喜坐禪的人他就對這個智顗禪師說他說:「有人入定,入定能聽到這個攝山地動。」攝山就是棲霞山,離這個南京不太遠的地方,知道這個僧詮法師在修這無常觀。這個僧詮法師在三論宗是很有地位的一位大德。那麼「聞攝山地動;知道僧詮法師無常觀,那麼這個人入這樣的定,有這樣的力量這是什麼禪定呢?」這是這個法濟禪師問智顗禪師。當時智顗禪師回答他:「是邊定不深邪乘暗入,若取若說定壞無疑。」說這么幾句話。 這位法濟禪師天台智者大師說這個定的境界這是問他:「這是什麼定?」智者大師回答他說:「邊定未深」。這個「邊定」這句話怎麼講呢?這個在《大毗婆沙論》上說呢?色界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個第四禪是邊定。第四禪是「邊定」,在色界四禪里那個第四禪是最高的定了。若是無色界的四空定呢,非非想定就是最高定,也算是「邊定」。那麼這上說:「邊定未深邪乘暗入,若取若說定壞無疑」,我酌量這個「邊定」不是那個「邊定」,不是色界四禪第四禪,也不是第四個非非想定,有人解釋說他是未到地定。我在分別這件事也不是未到地定,是什麼定呢?是欲界定。因為這個定由淺而深,這個欲界定是最下邊的,一開始的定,由欲界定進一步是未到地定,然後是初禪、二禪、三禪的。我是這樣解釋;「邊定未深」就是這個欲界定,你這個欲界定還不是很深。因為欲界定也很長一大段的,還沒到最後的欲界定。或者說欲界定就是不深,到未到定就是深了一點,色界四禪是更深一點。那麼就是說這個欲界定,這個邊定還不深。「邪乘暗入」,這個「邪」是什麼呢?就是有魔,這個「邪」就是魔。「乘暗入」呢,因為你入定這個人,你沒般若智慧你沒般若光明,你心裡面有「暗」,你雖然有這樣的定,但是你心裡面有無明就是「暗」,而這個邪乘著你這個暗,入到你的定的裡面去了,來愚弄你。「若取若說定壞無疑」,你若執著你這個定的話,或者你向人講,「定壞無疑」,你這個定決定是要破壞了,就失掉了。如果是未到地定,你向人說也不見得立刻會壞的。若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你向人說你這個也不會壞。若是無色界的四空定,也不會壞的,因為那個定力是很堅固的,不會因為你向人講,你得的這個定,你的定會破壞。所以我認為這個「邊定」,應該是欲界定。 智者大師這樣一回答他,法濟禪師,就很驚訝!他立刻說:「老僧以前得過這個定,我向另外一個法師說了以後,這個定就沒有了」。說是:「這可見你的功夫很高,能知道這個定的情況。」所以這個法濟禪師他就特別讚歎這個智顗禪師,也向外面宣傳,所以這個天台智顗禪師,這時候在南京這個名望就高起來,那麼就有很多的在家居土、出家法師跟他學習佛法了。這是智顗禪師金陵去,一開始有這么一段事情。 這時候這個名望一高起來,那麼當地的這些很多的法師,在別傳也有說出來,請智顗禪師講《大智度論》,又說《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說了很多的佛法。到了三十八歲這一年。智顗禪師三十歲到南京,到三十八歲這一年呢,那麼智顗禪師就當眾宣布,他不在這兒住了,要到天台山去。什麼理由呢?他說:「我初到建業來,初到金陵來的時候,有四十個人跟我學習佛法,有二十個人有成就。後來有一百個人來跟我學習佛法,有二十個人成就。後來有二百個人跟我學習佛法才有十個人有成就。再過以後,有很多更多的人跟我學習佛法,有成就的人少了。所以我不如自己去用功去了!」所以就離開了金陵,離開了南京,到天台山去了。那麼是三十歲到南京,三十八歲離開。到了天台山一共是住了十年,三十八歲去,四十八歲又下山了,在天台山住了十年。住了十年,在那裡講過《金光明經》,還做過這個放生池事情,還有其他的一些事情,不說了。 這個時候是南北朝的時代,南朝是陳。這時候是陳後主的時代,他又發動要請智顗禪師下山到南京來講經。最初智者大師不來,後來經請過多少次又有人勸智顗禪師,這時候才勉強的到南京來。到了南京的時候,就在這皇帝的殿上,又是講《法華經》的題,經題,又講《仁王般若經》,這個四十八歲。到五十歲的時候,在光宅寺講《法華經》正文。到五十二歲這一年,這個南朝陳垮台了,就是隋文帝派他的兒子晉王廣做總司令,還有是賀若弼,還有誰…就把南朝的陳滅了。 那麼智顗禪師開了金陵,到廬山去住了兩年,住兩年就是五十四歲了。這時候這晉王廣就是後來的隋煬帝,他又請智者大師到揚州為他菩薩戒。授菩薩戒的時候,智顗禪師為晉王廣起個法名叫總持。而這個晉王廣他又為智顗禪師讚歎他是智者。就從這么以後,大家稱智顗禪師智者大師,那麼這是五十四歲的時候。 五十四歲的時候授完了菩薩戒,在那裡可能住一個時期智者大師又回到廬山來,住了可能是一年多。五十五歲的時候,他就到荊州玉泉山,到那裡造兩個廟,一個是十住寺,一個是玉泉寺。五十六歲的時候講《摩訶止觀》,在玉泉寺講《摩訶止觀》,五十七歲的時候又講《法華玄義》,到五十八歲的時候就離開了荊州玉泉寺,又回到南京去。回到南京住了一個時期就又回到天台山來了。回到天台山這個時候,這個晉王廣他請智者大師為他寫《凈名疏》,《維摩詰所說經》這個疏,現在說是天台疏》。寫的這個疏,沒有完全寫完。那麼這個時候三論宗的嘉祥大師他來拜見智者大師,請他到他的廟上講法華經》,但是智者大師沒去。這個時候這晉王廣又要請智者大師下山為他講經,那麼就在六十歲的這一年的冬天,那麼智者大師下山了。下山了就是從這個天台山佛隴這個地方,那裡有個修禪寺,智者大師在那裡住。 到了天台山的…實在那是北部,就是新昌縣的城南邊有個山,叫石城山,那就是到那個地方。這個石城山的這個高岩上面也刻了一尊大佛,這個大佛是僧護法師、僧叔法師、僧佑律師,經過很長的時期才造成的。那麼智者大師到了那個地方就不走了,就說:「我現在身體有病,不前進了!」不前進就說:「晉王廣請我來,我也來了,但是我這個命就到這裡就停下來了我也不向前走了!」那麼這個時候隨著他一同來的法師說:「有病那麼可以吃藥嘛!可以找醫生吃藥嘛!」那麼智者大師說了這么幾句話:「葯能遣病留殘年乎?」說是這葯他能治病他能使令我長壽嗎?就這么意思。「病不與身合,葯何能遣?」這話是《維摩詰所說經》上有這個意思。這個病他並不與這個身相合的,合在一起,這個意思。要我註解的話呢?就是病是空的,沒有這個病和身相合的,葯何能遣?……(斷音)。當時智者大師是拒絕了,不看醫生也不吃藥。當時說了很多的佛法,然後就是結跏趺坐,就往生了! 這個智者大師往生這件事呢?是當時他的弟子,曾經問他,說是:「大師是到什麼地方去呢?」那麼智者大師是說:「觀世音菩薩和他師友南嶽禪師來了,還有其他的同學都來接引他。」智者大師就這樣回答,沒有明顯的說往生阿彌陀佛國。說這觀音菩薩來呢!好像也有這樣意思,可是看其他的智者大師學生的傳裡面看呢,可能是往生彌勒菩薩那裡去了智者大師可能往生彌勒菩薩那裡去了這是智者大師大概的傳是這樣子。 其中另外有一件事,我也想提一下。就是智者大師初到南京的時候,智者大師三十歲,離開南京三十八歲,這個時候三論宗的大德法郎法師還在。這個法郎法師是僧詮法師學生,是嘉祥大師師父。在《高僧傳》上看,他比智者大師大三十一歲。那麼智者大師三十歲到南京,法郎法師應該是六十一歲。智者大師在那裡講經,當時是愈來愈興盛,在智者大師別傳上,提到這法郎法師,那麼要是用我們現在人的習慣的稱呼,那麼這法郎法師應該稱是老法師了,那麼智者大師應該是三十歲的人,或者三十幾歲。而這位老法師,並沒有來見智者大師,但是他派他的學生來,提出問題難問天台智者大師。這在別傳上有這個記戴,但是沒有說出來難問什麼問題,只是說到提出難問,被派來的人提出來問題,經過智者大師的解釋就沒有再回去,有這種記載。 這是說這個修習止觀坐禪法要的這個說者,這部書不是智者大師寫的,是他說的。在這又有兩個說法不同。一個是說智者大師俗家哥哥,叫陳針,這個陳針這個人也是做官的,在軍隊裡邊做參軍,大概這個官可能不小,他到四十歲這一年,遇見一個相面的先生,叫張果老。這個先生說,你不超過一個月,你的壽命盡了你就掉了你這個面相上已經現出來。這個時候這個陳針就來見他這個弟弟,見這個智者大師,說這件事。那麼智者大師就說:「你可以止觀!」就給他說這個《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他修這個止觀,不知修多久,做一個夢,夢見到了天堂上去,那個天堂房子寫著「陳針之堂」,十五年後可以到這裡來,那麼就是延壽十五年,有這么一個說法。但是我看這《佛祖統紀》上,找陳針這一段,沒有這么說,說的什麼呢是說他遇見這張果老這個相面先生,說他四十歲這一年就要死了,還有的一個月壽命。那麼他來智者大師智者大師說你拜懺,拜方等懺,你拜懺就可以延壽了,那麼他拜了懺以後,就是做個夢,到了天上去看「陳針之堂」,十五年以後可以往生到這裡來,那麼不是說《小止觀》,不是這樣說的。這是一個說法。 另外一個說法,就是現在這個校訂本上,「天台智顗禪師說」,「慧辯記」。這是第二個說法。這個說法是怎麼一個因緣呢?就是智者大師他說這個《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這本書智者大師寫下來是法慎法師記的,這個法慎法師記了三十卷,後來經過章安尊者,再整理一下,就變成十卷。以後有一些初來隨智者大師學禪的人智者大師就命令這個慧辯,慧辯也是智者大師學生,就從這個《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這本書裡面,節錄出來的現在《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從那本書裡面節錄出來,從那裡提要成這一本書的。這又是一個說法。或者這個說法可能是比較可信。這是這個書的大概的一個緣起。 釋經題 現在我解釋這個題目。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修習止觀」這四個字可以念一句。「修習止觀法要」、「坐禪法要」,可以念成兩句。這個「修習」這句話怎麼講呢?「修」這個字,就是「習」的意思,或者修就是「學」,修習就是學習。在《俱舍論》上說,其他的《雜集論》上也有提到。「修」這個字聞思修三慧裡邊是修慧,是說你已經得到色界四禪了,得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了,你在禪定裡邊你修某一種法門,那個時候叫做「修」。這樣子這個「修」是一種很有程度程度高了的時候才叫做修。我們沒得禪定的時候,都是聞思的境界。沒得禪定的人,我們想要用功,都是在聞思的境界裡邊,不是「修」。這樣講,這是一種講法。但是本書似乎不適合這樣說。 就按一般的來說,這個修有兩個意思。比如我們造房子也可以說修造,或者是修改,也可說是修,這樣說這個不合適的地方把它改造了,叫做「修」。我們有不滿意的地方,我們重新創造。這樣說,我們在自己的內心裡面創造一種清凈功德,那麼那叫做「修」。我們心裡面有很多垃圾有很多污穢的地方,我們去掉它,那麼也叫做「修」,這也正好就是「修行」的意思,就是破惡生善的意思。這裡最明顯的當然就是修止觀。 這個「習」這個字,就是數數不斷地學習,一次又一次地重復不斷地這么樣去做,叫做「習」。修習止觀這件事不是一下子會成功的,也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會成功的,你要數數地去修習,不斷地這么樣去修習,才可以成功的,所以叫做修習。 這個「止」字,印度梵語叫「奢摩他」,翻中國話是「止」。「止」這個意思就是一心不亂、你心能專一而不散亂就叫做「止」了。或者是「明靜而住」叫做「止」。我們這個心,這是內心說的,這個內心裡邊有的時候,我們睡著覺了,睡眠的時候不做夢,這個內心裡面的境界就是無所覺知的,是昏迷的。我們睡醒了以後,我們能見色聞聲,能分別種種事情,這時候叫做「明」。現在說這個明,是在你沒昏沉也不睡眠,心裡面很明了的,叫做「明」。這個「靜」是什麼意思呢?沒有雜念,沒有雜念的時候。心裡面東想西想很多的妄想,那就不是靜,那就是亂。現在說這個「止」就是心裡面明了而沒有雜念,沒有雜念而心裡面又明了,那麼叫「明靜而住」。我們睡著覺的時候,心裡面是沒有妄想睡眠不做夢心裡面沒有妄想是靜,但是什麼也不知道,就不是明。我們不睡覺的時候,心裡面明了,但是妄想很多,明而不靜。現在說這個「止」就是又明又靜的這樣子繼續下去,那麼叫做「止」,這樣意思。 這個「觀」是什麼意思呢?這個「觀」是觀察、觀想,是思惟的意思。有人講心裡面明了就是觀,這個靜就是止,明而靜、靜而明就是止觀,這個說法我不同意。這裡說這個觀是思惟的意思,就是思惟真理,叫思惟。當然這個「思惟真理」,我們是根據佛說的經、法而思惟的,不是說自己隨便思惟,那個不是觀。修習這個止,也要修習觀;修習觀也要修習止,學習這樣的法門。這個文簡單就這樣解釋好了。 「坐禪」,這個「禪」這個字其實也就是止觀。我們說這個六波羅蜜裡邊,般若波羅蜜是最後,前面是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前面是個禪。這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第五個是禪、第六個是般若波羅蜜。這個次第,這個禪放在般若的前面,般若放在禪的後邊。我們怎麼樣解釋呢?這個禪裡邊也有智慧的,那麼禪後邊又有一智慧,這應該怎麼解釋呢?解釋是很多很多的解釋的,我們現在說一種。這個般若波羅蜜是聖人智慧,佛菩薩清凈無漏的智慧般若波羅蜜。這個禪裡邊的智慧就不是無漏的,在得無漏慧之前的這些智慧放在禪裡邊,這樣說禪裡邊也有智慧的。 這個「禪」中國話翻作「靜慮」。這個「靜慮」,「靜」就是「止」,這個「慮」就是那個「觀」,正好是「止觀」的意思。這個禪有世間的禪,有出世間的禪。現在說這個禪是佛法裡邊的禪,不是世間外道的禪,也就是修習止觀的意思。可是前面加個「坐」字,那麼是「坐禪」,就是修這個禪的時候,四威儀都可以修禪,行、住、坐、卧,你走路也可以修禪,你立在那裡也可以修這個禪,坐卧都可以修禪。但是初開始學習禪的人,坐的威儀比較好如果你在那裡修禪很容易睡著覺了,所以不如坐的好。這個走路的時候也可以修禪,但是初開始修行的人還不太合適。因為身體若動,心也隨著動,你叫他去修禪可能有困難,坐在那裡心安身也安,所以叫坐禪,這是為初發心學禪的人說坐禪。那麼前面這修習止觀也就是禪,這裡又說坐禪;那麼就是前面只是說你的內心裡面修習止觀,叫「修習止觀」。「坐禪」就把這個表現於外的形象也加上去了,那麼勸你坐在那裡修禪,這和前面只是這么一點不同。或者說「坐禪」和「法要」兩個字連起來念,「坐禪法要」。這個「修習止觀」這一句話可以包括全部的佛法在內的,是很廣也很深的,現在我們不要說得那麼廣,我們只是說修習止觀的「法要」,提要說這一少部分,那麼這樣講就不同於前面修習止觀的意思了。修習止觀是廣,坐禪法要是略,由廣而略,這個題目也就出了本書的一個形式、一個內容,它的內容就是這樣意思。這個坐禪的法門的大要,它其中重要的部份。其實「重要部份」這句話就是我們初開始修禪的人程度來說,這是最重要的。若是你已得無生法忍了,那麼可能就不同了,可能這個「坐禪法要」不是這樣了,可能另有別的說法了。所以就我們初發心修行的人來說,是這樣的「坐禪法要」。或者可以這樣解釋。 天台智顗禪師說。慧辯記。 是慧辯禪師記載的。這個慧辯禪師在《佛祖統紀》上也有他的傳,但是很簡單。就說他這個人的記憶力非常強,記憶力很好智者大師講的這個禪法,他能完全的記得住,一個字也不漏掉的。那麼這個人他必是修止觀修得很成功。後來他就是把這個木頭架起來,像樓似的,他坐在那上面就火化了。不是說有病;沒有病,就坐在那裡就這么火化了身體。那麼他的舍利很多。這個慧辯禪師他這個傳就是簡單的這么一個意思。沒有說記錄「修習止觀坐禪法要」這回事情,沒有。這是把它簡單的這樣解釋完了。我們現在就講這個正文。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這四句話,我們誦比丘戒本應該是常誦的,有這四句話的。是迦葉佛的略戒偈。這七佛之中最後是釋迦佛,這七佛每一位佛都有略戒的偈,你看戒本上都寫出來了,那麼這四句話,是迦葉佛的略戒偈。這個「略戒」怎麼講呢?就是佛成道以後,他各處弘揚真理教化眾生,隨他出家的這些修行人,初開始的時候大家都很勇猛都很清凈,佛沒有制戒,沒有制這一條一條的戒,沒有這樣制戒的,只是說一個略戒,就是說這四句話,佛對這隨他修行弟子,就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只是這樣子。所以也叫作「通戒」,就是一切戒法的通義。若是有因緣了制立一條一條的戒法那就叫做「廣戒」,或者叫做「別戒」。沒有制立那樣的戒的時候只是說這么四句話,這就叫做「略戒」。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若是根據這個略戒、通戒的意思來講,「諸惡莫作」,這一切破戒的惡法、惡事是不可以作的,這樣講。這個「惡」字怎麼樣解釋呢?什麼叫做「惡」呢?「惡」就是能感當來苦果報業,你這樣的行為,能招感將來苦惱的果報,它有力量使令你受苦,那麼那就是「惡」的意思。就是你動機是要傷害人,由這樣的動機發出來這樣的行為了,那麼將來就會有苦的果報,那麼那就叫做作惡。「諸惡莫作」,很多很多的惡都不可以做。當然「諸惡」在經論上說,就是這個身體的發出來的殺、盜、淫;殺害身命,偷盜,在家人邪淫,出家人說一切淫都不可以有了。那麼語言上這個妄言、綺語、惡口、兩舌,這都是惡。內心裡面的這個貪慾、瞋恚、邪知邪見,也都是惡。那麼就是十惡,三業裡面的十惡不可以做。 「眾善奉行」。這個「眾善奉行」如果是按出家人來說,當然我們也應該修學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慾、不說謊話、不要說離間語、不要說無義語,不要說暴惡的語言,不能貪、也不能瞋、也不能邪知邪見,可以說這是十善。但是在律上說又不止於此,十善之外,還有一個善就是告訴我們修學禪定,這個善裡麵包禪定在裡邊的,禪定也是善。這個眾善奉行,就是一切戒、定、慧的善法我們要修行。這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一般的,佛這樣教導我們,或者說是原來我們是個惡人,轉惡為善,那麼用這兩句話來解釋。 後邊這兩句,「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做惡事當然是心不清凈。做善事應該說是清凈了吧?我們不殺生、不偷盜、不做這些惡事,心裡面清凈了吧?那比做惡事是清凈,但是在佛教的立場,那還不算清凈佛法裡邊,說我不做惡事,我們做善事,或者說修這五戒十善,不管在家佛教徒是這樣子,我們出家佛教徒更是應該這樣子。不但是守戒,而且這個十善修行。可是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地方,就是這般若波羅蜜。前面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一般性的。底下「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就是特別的,就是般若智慧了。我剛才說我們做惡、心不清凈,我們若是做善,心應該是清凈的?是的,比惡事清凈。但是你若學習般若波羅蜜,你會覺悟到如果你沒般若智慧,做善的時候也還是不清凈。其中有一樣就是這個「取相惑」,這個取著的「取相惑」,就是取一切法相,不管看見什麼,聽到什麼,分別什麼,都認為是真實的。看見一個老虎來了,認為真有一老虎來了,那麼這就不清凈。怎麼知道這個是不清凈呢?因為我們所有的貪瞋的煩惱,都以「取相惑」做基礎的,如果你若不取相的話,所有的煩惱都沒有了。說這個「取相惑」是煩惱的根本了,我們就是做善法,這個取相惑還是在的,所以心裡還是不清凈的。所以佛又說了第三句「自凈其意」,你自己努力的修學這個般若止觀,除掉這個取相惑,你心裡才清凈,心裡清凈了就是聖人了。前面「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算是一個轉惡為善了,但是還是凡夫自凈其意就是證得聖道了,就是聖人了! 「是諸佛教」這不但是迦葉佛他這樣教導眾生,一切佛都是這樣教化我們的。這是在戒經上迦葉佛的略戒。 那麼這一本書,《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一開始說這四句話什麼意思呢?這就這本書的一個大意大意就是這樣子。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 底下「夫泥洹真法」這就是說這《坐禪法要》的緣起,說這個意思。「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這幾句話是說止觀是得涅槃的一個急要的一條路。「夫」是發語之詞,說話一開始的口頭語。「泥洹真法」,「泥洹」也就是涅槃」,是梵語,翻到中國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但是又有另一說法,「洹」是「臭穢」的意思,「泥」是「沒有」的意思,就是沒有臭穢。「泥洹」翻到中國話就是「無臭」的意思。「無臭」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的煩惱業力是臭穢的。修行人把煩惱業力都息滅了,再不得生死果報了,那就涅槃了,就是無臭,這樣意思。簡單說,人一剎那間死掉,第二剎那不生,這就叫涅槃」。我們凡夫掉了,前一剎那間,色受想行識滅了,第二剎那生起色受想行識,又生起來第二個果報那就是沒得涅槃。若是阿羅漢生命盡了,前一剎那色受想行識滅了,第二剎那不生這色受想行識了,猶如虛空不生不滅了,那麼這就涅槃,也正好是無臭的意思。這「泥洹」大概是這樣解釋。 「真法」,這「真法」怎麼講?這涅槃是大安樂住,是凡得涅槃的人,他心裡是安樂自在的,是大安樂境界,所以叫「大安樂住」。稱它為「真法」,這話怎麼講?真是對假說,真假是相對的,什麼是假的?就是我們人世間事情譬如說人間這個榮華富貴境界,我們認為榮華富貴快樂的,所以我們用了很多的精神時間用了很多的力量去求榮華富貴,認為它是快樂的。但是就算你成功了,你得到榮華富貴的的時候,並不感覺快樂你認為快樂,而實在不快樂,所以那是假的。若是得涅槃涅槃你認為快樂的,你得了涅槃真是感覺快樂,所以它是真的,沒有欺誑你。世間上的事情有欺誑性,不是真實的。人間榮華富貴是這樣,天上境界也是一樣,這天福的境界人間殊勝一點,但是得了天福的人他也是有苦惱。得了色界定、無色界的人,他也有苦惱。他有什麼苦惱呢?主要的苦惱就是他那個禪定境界,這天上福報境界無常的,他要破壞的,破壞的時候心也就苦惱了。天上的人死亡的時候很苦,沒有死的時候,他心裡面也是快樂,他要死了、同這如意的享受的境界要分離了,他很苦惱。若是生到天上,生到色界天、無色界的人禪定功夫,沒有死的時候他也自在,也很清凈。但是因為他煩惱沒有斷,使令他的禪定也是無常的,它也會破壞、會失掉的,失掉的時候也是苦惱。若是你得涅槃,就是永久也不會失掉了,所以是永久的安樂那是沒有欺誑性的,所以是「真法」,不是虛妄的。 「入乃多途」,你想要契入涅槃境界,那個道路是很多的。「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 」。這個「論」是選擇的意思。「入乃多途」,很多的路徑,我們在很多的途徑裡邊,選一種急要的,涅槃的道路,「不出止觀二法」。這「急」這個字,就是不慢緩,是緊急,這件事不可以緩;如果等到一百年以後再做這件事那就是緩了,現在就要做那就是急的意思。「要」是其中的精要,重要的部分。「不出止觀二法」,不超出一個止、一個觀,這兩種修行方法。由這止觀的二法,就可以得到涅槃了! 所以然者,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 這以下就解釋這個止觀功德止觀作用。前面只是說止觀能得涅槃,這底下就是再詳細的說一說。「所以然者」,這個止觀它能得涅槃,是什麼原因呢?「止乃伏結之初門」。我們眾生不能夠契入涅槃,就是因為煩惱關係,如果沒有煩惱就得涅槃了。而這個止觀,「止乃伏結之初門」。「止」是一開始它能降伏煩惱的一個門徑,一開始降伏煩惱,就是要用才可以的。這「結」就是用繩子結成個扣叫做「結」,就是不容易打開的。我們這個煩惱很難除掉它的,所以用「結」來形容它。「伏」是降伏住它,不叫它活動叫做降伏。譬如我們這個瞋怒、憤怒煩惱生起來了,我們自己把它降伏下來不要憤怒,那麼這就是「伏」,其他的煩惱也是一樣。想要把煩惱停下來,要用什麼方法呢?就是這個「止」,止是一個方法,用這「止」的方法,可以把煩惱停下來。所有的凡夫都有煩惱,有的人還不知道有煩惱是不對的。有的人知道我有煩惱錯誤的,但是沒有辦法把它停下來。所以佛菩薩大慈大悲告訴我們,調伏煩惱方法就是止和觀。一開始降伏煩惱方法是止,從這裡走進去就可以降伏煩惱了。 「觀是斷惑之正要」,這觀有什麼作用呢?它能夠除滅煩惱。「止」只能夠降伏住它。說現在有賊進來了,他要偷我們的寶貝,那麼我們把他抓住了,把他綁起來不能偷東西了,但是這個賊還在。「止」能「伏結之初門」,「止」是能降伏煩惱煩惱不活動,但是煩惱還在;「觀是斷惑之正要」,這「觀」它能把煩惱賊殺死了能把煩惱究竟的息滅了,所以斷除迷惑正要的方法。這個「惑」就是那個「結」,「結」表示煩惱不容易調伏的。這「惑」是迷惑、不明白。這件事真實情況,我們不太了解,這不了解就是個「惑」,這是煩惱的根本,就是「取相惑」。「斷惑之正要」,「正」是主也。這「觀」是斷煩惱的主要一個方法最重要的一個方法。能伏惑、能斷惑,那麼就得涅槃了。 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 這底下又有另一個意義,來讚歎止觀功德。「止」是「愛養心識的善資」,這「愛」是保護的意思,保護什麼呢?保護自己的心識。怎麼叫作「保護」呢?誰不愛護自己呢?若按佛法道理來說,凡夫不愛自己的。譬如一個人,另外一個人用一些種種引起他憤怒境界來沖擊他的時候,那個人就憤怒了。這憤怒一來的時候,那個人很苦惱,這瞋心一發動起來他很苦惱的。這瞋心,我若發怒、若有了瞋心的時候,就是自己苦惱自己。你若愛護你自己就不要瞋,你不要瞋。怎麼樣能不要瞋呢?就是要用這個止,用止把這煩惱停下來,你自己自在,這個瞋就不苦惱你了,這就是愛護自己。這個煩惱譬喻是箭,人家用箭來射你,感覺這件事是不行的,你傷害我。說那一個人用種種不如意事情,來觸惱你,你就瞋心就發起來的時候,你就是用你的瞋心來傷害你自已,叫你苦惱。現在你若有止的方法的時候,你心不動,不管怎麼樣不如意境界出現的時候,你心不要動,就沒有這瞋的苦惱,你就是愛護你自己了。 這個「養」字是怎麼講呢?養是長養、增長的意思。我們沒有禪定、沒有止的功夫的人,我們的心力不是太強,心力很軟弱。若是你得到「止」的幫助的時候,你這心力就增長起了,心的力量大。 我們說神通,說那個人天眼通、天耳通、有他心通、宿命通。實在什麼叫神通」?就是心的力量大就是神通。那麼這心的力量大,從那兒來的呢?就是由止來的,你若修止成功了,就能夠增長你內心力量。所以這止是愛護自己的一個方法,止也是增長自己力量方法。「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你若愛自己、能長養自己的最好的一個幫助的力量,這「資」當「幫助」、或當「成就」講。它能成就你愛護自己的你想要愛護自己的,想要使令自己進步,這止是最好的一個幫手,止能成就你這個願望的。 「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這個「觀」是什麼?觀就是智慧,這個智慧的觀察思惟是「策發神解」。這「策」字有「勉勵」的意思,或當「令」、「使令」講,這個觀能使令你引發出神妙的智慧。你修般若的觀慧,逐漸的逐漸的你的智慧微妙來了,就廣大了。觀是能令你發出來神妙智慧的妙術,觀是這樣的微妙的一種方法,使令你增長智慧的。 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他,法皆具足。 這是讚歎學習止觀功德這一節文的開始的「泥洹真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這是說為什麼我們要修習止觀原因。所有的佛教徒,不管是在家、出家法師涅槃是我們共同的目的,所有的佛教徒都希望到那裡去的。但是若不修學止觀是不能到的,所以要學習、要修行止觀法門止觀為什麼能斷煩惱能到涅槃那裡去呢? 「所以然者」這以下就是說明這個理由。「止是禪定的勝因」,「禪定這句話,「禪」字通常是指色界四禪,「定」是無色界的四空定說的。得無上菩提的時候是在色界第四禪裡面得無上菩提的。釋迦牟尼佛也讚歎這個第四禪最好,就是它裡邊也有也有慧,不同於無色界的四空定。無色界的四空定,尤其是非非想定,裡邊定得太過頭了,這個智慧太軟弱,所以不如色界的四禪,對修學聖道是最合適的。「止是禪定的勝因」,但是這禪和定是要經過長時期修行成功了,你才有四禪、才有四空定的。我們沒有修習過只是說空話了,但是我們若想要得到的話,就是要學習這奢摩他,要學習這個止。學習這個止就能得到禪定它是禪定殊勝的一個因由。 「觀即智慧之由藉」,這個「觀」、學習這個毗缽舍那它有什麼好處呢?它能令人開智慧智慧就是對事物的觀察,觀察得很正確。如果淺白一點說,對於一種事情有多少了解,也可說是智慧。但是到最圓滿的時候,當然是佛的智慧最高、最深,所以任何人都應該增長智慧。有了智慧的時候不會犯錯誤。我們若想得到智慧用什麼方法呢?要學習「觀」,由觀的學習就可以智慧,所以這個觀也是應該修學的。這個觀究竟是怎麼回事?那下文有解釋了。 前面這一共是分三雙解釋這個止和觀。第一雙是「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第二雙「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第三雙「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這是簡單的解釋止觀功德。 這底下把它結束。「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止就是定,觀就是慧,若一個人他肯努力的學習、修行。由止觀的學習,他能成就禪定成就聖人智慧了,他成就兩種功德的時候「斯乃自利利他法皆具足」,那麼這個人他就具足自利功德,和利益眾生能力了。自利功德利益眾生的方便,這一切法他都具足了。具足自利利他兩種功德,這應該是我們一切佛教徒,所希望成就事情的。 故《法華經》雲: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庄嚴,以此度眾生。 「故法華經雲」這底下是引證。「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庄嚴,以此度眾生。」這《妙法蓮華經》的〈方便品〉有這樣的話,這正是表示「自利利他、法皆具足」的意思。「佛自住大乘」,這《法華經.方便品》的文,它前文的意思是說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為聲聞弟子說這《阿含經》,小乘佛法道理,那麼到了今天說是那是一個方便法門,應該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得佛智慧才是佛的本意。什麼理由釋迦牟尼佛這樣子說法呢?在〈方便品〉說出幾個理由來,現在這又說出個理由來。「佛自住大乘」,說佛自己安住在大乘佛法境界,教化眾生的時候,給你一個小乘佛法利益功德,這個事不合道理嘛!所以佛把自己圓滿功德開示一切眾生,希望一切眾生成佛道,前後文的大意這樣子。 「佛自住大乘」,佛一方面教化眾生,一方面自己也是安住在大乘境界裡邊。「大乘」是對「小乘」說的,這個字應該讀(ㄕㄥˋ),就是車的意思,就是大車和小車的意思。這小車裝載的東西少,大車它裝的東西多,它能夠運載很多的貨物到另一地方去,那麼就叫大車。這是說佛菩薩都是大悲心的,他度化眾生是無盡期的,他能無窮無盡的、盡未來際的教化眾生得三乘道果,那麼度化的特別的多。這小乘佛法就指這個阿羅漢、辟支佛這些聖人,這些人他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了,他也聖人,(斷音)也是有慈悲心的,但他的慈悲是有限度、有限期的,就是不入無餘涅槃的時候,我們可以求他,可以同他來往,他也能說法教化眾生。但是他壽命到了,前一剎那他的色受想行識滅了,第二剎那就不生了這個時候一切眾生不能同他來往了,他也不同我們人間的人來往了,就不度化眾生了,就是他休息了。這樣說,他有慈悲心但是時間很短,時間很短教化眾生有多少呢?所以稱之為小乘。佛菩薩他不入無餘涅槃,他盡未來際度化眾生,他度化的眾生當然多了,所以叫大乘。所以大小乘的分別,就是慈悲心的大小,這是我學習佛法的理解是這樣解釋。當然也有他不同的地方,不過那個不說了。 「佛自住大乘這句話,就是佛自己安住在無窮無盡大悲心的境界。「如其所得法」,就像他自己所得到的法,這個法是什麼呢?這個法就像金剛經》上說的「如來諸法如義」,就是這個法。《法華經》說「諸法實相」,就是「如其所得法」,如佛自己所得的那個諸法實相的諸法如義,得到這個法。《金剛經》上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法也就是「如」義,「如」義的法在我凡夫見聞覺知,所接觸的色聲香味觸,也都是諸法如義。但是我們沒能得,我們一直不相應。釋迦牟尼佛是相應了,他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他把這個法完全顯現了,顯現了就叫做「得」。倒不是有能得所得,沒這個意思。 「定慧庄嚴在這個如義的法性上,還有定力庄嚴也有慧力的庄嚴釋迦牟尼佛和一切佛,他成佛之後得到的佛果有無量的功德庄嚴。但是那麼多功德裡邊,定慧功德是最主要的,所以就說出這兩樣。我們生死凡夫也有諸法如義,但是沒有得到,也沒定慧力的庄嚴,所以是個凡夫釋迦牟尼佛如其所得的諸法如義,他有定慧庄嚴。「以此度眾生」,佛的大悲心,他自己無量功德圓滿了,他也用這圓滿功德去度化眾生。他的定慧成就了,他又以此去利益一切眾生。《法華經》這一段文正好就是說「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他法皆具足」的意思,就是這樣意思。 所以知道我們若想得涅槃,得無上菩提,也應該學習、修行止觀二法,正是這個意思。 當知此之二法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若偏修習,即墮邪倒。 前面是說定慧具足了,我們可以得涅槃也可以得無上菩提的。這以下說若是不具足那就有所偏,那就功德圓滿了。「當知」,這是勸我們的話。「此之二法如車」的「兩輪」,這古代的時候這車是兩輪;現在世界上的車,都是四個輪了。車的兩輪,和鳥的兩個翼。「若偏修習,即墮邪倒」,車的兩個輪不能少一個輪的,鳥的兩個也不能少一個翼的,若少一個輪、少一個翼,就不能走、不能飛了。我們發心修行的人也是一樣,若偏修止、或者偏修觀,「即墮邪倒」,你就會錯誤了,就不佛法了,就走到邪鄙的地方去了,到那個顛倒的境界裡面去了就有錯誤了。 故經雲:若偏修禪定福德,不學智慧,名之曰愚。 「故經雲」,這底下是引證。「若偏修禪定福德,不學智慧,名之曰愚。」若是一個人不歡喜學習佛法,不歡喜學習般若波羅蜜,他只是一味的修這個禪定禪定就是福德三界裡邊,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個欲界天就是色聲香味觸的這些福報福德。若色界天以上,就是禪定的大福德禪定福德是高過欲的福德。偏修禪定福德他不學習般若智慧,就是不學習毗缽舍那,不學習這個觀,「名之為愚」,這個人就算他修禪定成功了,但是這個人還是糊塗人,沒有智慧。這可見佛法的意思,重視我們的創造。你若不創造,這件事就沒有,你要創造才能有。得了禪定的人,不能說這種人一點智慧沒有,你就世間人沒有學習佛法的人,他也有很多的知識;但是現在說不學智慧,是佛法裡面的智慧說的。 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不學智慧而學禪定的這個愚痴境界。我們在經論看見一種說法,說是在印度外道,有持牛戒的、有持狗戒的;就是這個外道向牛、向狗學習;為什麼這樣子呢?人的境界有多好呢?為什麼要向牛、狗學習呢?就是有個原因的。就是有個外道他得了禪定,他從禪定裡面他又得到神通了,得到天眼通了,有一他在禪定里用天眼通看見牛死了,生天上去了他在禪定天眼通看見狗死了,生到天上去了他就認為,喔!牛的這種行為能生天,狗的行為能生天,那我們應該學習牛、學習狗那樣子!因為他有了禪定又有神通,我們一般的凡夫,喔!看這是聖人,那麼他說的話一定是對的!所以就聽他的教導,去持牛戒、持狗戒,有這個事情! 這件事正好是說明這段文,「偏修禪定福德,不學智慧,名之曰愚」,就是糊塗的意思。我們學習這個名相說「三明六通」,這「明」和「通」有什麼不同呢?我們就說「天眼通」和「天眼明」。剛才說這個外道他在禪定裡邊,有「天眼通」的人,他一定是有禪定的,他要入定,他這天眼通才能發生作用。他一入定,用天眼通能看見這件事,這個人死了地獄了、這個人死了生天了,能看見這件事,這個牛死了生天了,能看見這件事,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所以這個外道認為牛死了生天,就是認為牛的行為使令它生天了;這是一個糊塗,不明白因果道理。若是「天眼明」就不同了,這個「明」就是有智慧;他又修禪定福德、他又能學智慧他在天眼通裡面、他知道這個狗死了、牛死了生天了,不是牛的行為、狗的行為使令它生天,不是。是它在前多少生裡邊,有一種生天的功德,那功德還沒果報,現在這業力發生作用了,所以生天了。這是天眼明」就知道這件事、若「天眼通」就不懂了。這就是「偏修禪定福德,不學智慧,名之曰愚。」 偏學智慧不修禪定福德,名之曰狂。 「偏學智慧不修禪定福德,名之曰狂。」所以是偏修禪定,不學智慧,有這樣的缺點。那麼如果我們偏修智慧,我們不修禪定福德,這樣好不好呢?是「名之曰狂」,這也不好。就是他不修禪定福德他不學習禪定、就沒有禪定,沒有禪定內心裡的煩惱賊就是在活動,你不能降伏它。雖然他學習智慧有很多知識有很多智慧,能夠講說很高深的道理;但是他內心煩惱還在活動,所以他還是個顛狂的人,還是一個凡夫。所以這還是一個毛病。 我讀這個臨濟禪師語錄語錄上面有這樣的話;就是另外有一個人問臨濟師說:「三乘十二分教,就是經律論裡邊,也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和禪宗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不是一樣的嗎?有什麼不同呢?有什麼高下呢?是一樣嘛!」這時候臨濟師說一句話:「荒草未曾鋤!」就說這么一句話。那麼這個話怎麼講法呢?我最初讀他的這個語錄我不知道這句話怎麼講,但是後來我就有分別心了。我認為這句話的意思,「荒草」就是煩惱賊,就是我們心裡的煩惱,心裡的煩惱沒有鋤掉。就是這些抱書本的法師、出家人,連我也在內,那麼這些法師也是學的三乘十二分教,也是說佛法嘛!你禪宗也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嘛!也是學習這個佛法嘛!大家都是一樣嘛!大家都是一樣?臨濟師說:「你們抱書本的人沒有修止觀,你的荒草沒有鋤!」你心裡面的賊還沒有安靜下來,你的治安不好。 那麼就是「偏學智慧不修禪定福德,名之曰狂。」就是你那煩惱還能在那兒發狂,有了什麼問題的時候,這個賊就活動起來,不能安下來。所以這個意思就是你「偏學智慧」;學智慧是對的,但是你偏了也不好。學禪定也是對的,但是你偏了也有問題。所以不應該偏,如鳥之二翼,如車之兩輪。 狂愚之過,雖小不同,邪見輪轉,蓋無差別。 這個不學智慧的愚,不學禪定福德就是為狂。這「愚」和「狂」的過失有小小的不一樣。是的,愚的過失似乎是大一點。如果沒有禪定、沒有神通的人,光是嘴巴皮講一講,也可能會受到人家的尊重,但是可能不是太尊重。若是這個人有了禪定、有了神通人對他的信仰會高一點,他說的話對也是有理、不對也有理,所以他的過失會大一點。所以「狂愚之過,雖小不同,邪見輪轉,蓋無差別」,但是因為實在他們都是邪見,不過,有禪定沒有智慧的這個邪見迷惑人的勁頭大一點,沒有禪定、有智慧的人邪見輕一點,但是他因為煩惱沒有斷,也還是輪轉生死的。說「蓋無差別」,從這一方面看是沒有差別的,都是生死凡夫都是生死凡夫我這么對比起來,若能廣學佛法,他沒有止觀修行,但是這個人終究有一天會得無生法忍的。 若不均等,此則行乖圓備,何能疾登極果? 說是我們發心修行的人,如果我們也有這種錯誤,我們不能夠平等的學習、修行,「此則行乖圓備」,我們這樣的行為,就違背了「圓備」的功德,就是不圓滿了。「何能疾登極果?」那能很快的能得聖道呢?這句話也是好!你學習佛法學習了很多,你是有些智慧的,但是你若不禪定你能「疾登極果」嗎?是不能的,是很慢很慢的。所以應該是學習佛法、學習了一個法門,然後就趕緊的修行,這樣是對的。 若是我們讀這個我們出家人戒律,從那上可以看出來,佛怎麼樣教導比丘修行的,我們可以知道。若按後代的佛教就是很難說,按佛在世的時候,這發心出家的人他來寺院裡面來,當然佛是大智慧,立刻可以決定,接受你出家了。出家、就給他受戒受戒、當然要學戒,然後就是學這個四念處法門四念處就是三十七道品了,就按這個法門,就是修止觀了。修四念處就是修止觀嘛!修止觀,我們看那個情形,從《阿含經》也可以看出來,在《瑜伽師地論》裡面看得更清楚,就是除了中夜要睡覺,初、中、後的中夜要睡覺,初夜、後夜、和白天就是修止觀。修止觀,有時候坐在那裡修,也可以經行,經行、又坐下來這樣修,再有時間就是出去乞食,再就是聽佛說法,就是這樣子。和我們現在的出家人修行法不一樣。我們現在的出家人就是上早晚殿,上個早晚殿完了還做什麼不一定。大概我們上早晚殿這個情形,可能是從元朝,這趙宋、南宋以後,宋、元,可能從元明這個時候開始這個法門。 故經雲:聲聞之人定力多故,不見佛性。十住菩薩智慧力多,雖見佛性而不明了。諸佛如來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見於佛性。以此推之,止觀豈非泥洹大果之要門、行人修行之勝路、眾德圓滿之指歸、無上極果之正體也。 這底下還是說定慧有所偏,有所偏就不圓滿。但是這和前面說那個偏可是不同了。「故經雲」,這是涅槃經》上的話。「聲聞之人定力多故」,這個「聲聞」就是聽佛說法音聲,聽佛說苦集滅道這個佛法音聲,或者說是小乘根性的人。「定力多故,不見佛性」,他也是有智慧的,但是對比起來他的定力多。他的定力多了的關係,「不見佛性」,這個佛性他還沒能夠顯現出來。這什麼是「佛性」?剛才說:「如來者,即諸法如義」,這就是「佛性」。這個佛性,一般如果不詳細的說,這個聲聞人也是見道了。這個初果聖人是見到我空的道理了,那麼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也是見到我空的道理。若是這個阿羅漢聽了《阿含經》,天台智者大師也說過,阿羅漢是斷除我執,見到我空的道理他對於法的執著也就掉了也會見到法空的道理的。這在《大品般若經》上也很明顯的這樣說。就是阿羅漢,若是聽佛說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他是我執、法執都是掉了都是空了的,也就是這個「諸法如義」,也就是通達這個「諸法如義」,那麼就是智慧了,為什麼說他定力多過智慧呢?這個原因在什麼地方呢?就是這個阿羅漢他沒能夠阿僧祇劫、阿僧祇劫地去親近十方諸佛,學習佛法的。他沒能這樣作,他就這一生、或者多少生以前,栽培過涅槃善根,現在遇見釋迦牟尼佛,或者遇見彌勒佛,遇見阿彌陀佛,他聞佛說法就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了。得了四果以後,在這個範圍內,時間不是很多,說利根的是三生、鈍根的是六十劫,那麼他學習佛法時間短,所以他的智慧不高智慧不高,他只是定力強,對比起來他的定力多,定力多、他對這個「諸法如義」還沒有像七地菩薩、八地菩薩以上、像佛那麼圓滿,所以說他不佛性。 「十住菩薩智慧力多,雖見佛性而不明了」,這個十住菩薩,這個菩薩他是見佛多,能親近無量諸佛,無量無量劫地去學習佛法,所以他的智慧多,但是定力少了。這因為菩薩的悲心強一點,他總是為別人忙,去教化眾生去,他自己用功時間比較少,(也不是說一點也沒有),因為這都是得無生法忍以上的大菩薩。那麼學習佛法、見佛多、聞法多,他智慧高,所以他是智慧力多,智慧多因為定力少了,雖然見佛性,但還不是太明了。 「諸佛如來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見於佛性」,十方諸佛定慧力等,他的禪定力量智慧力量平等了,所以他是明明了了的見到諸法如義了;諸法如義是完全明顯的顯現出來了。這樣說,沒得無生法忍之前的人凡夫時代,就是偏修定或者偏修慧,會有邪見輪轉的這種過失。已入聖位的這些阿羅漢、辟支佛和菩薩,他也有定慧偏失的這種過失,但是他都是聖人了,凡夫不能和他們相比的。可是因為有所偏,所以他還沒能成佛,若成佛的時候,就是定慧均等了。 「以此推之」,根據這樣的道理來推論,「止觀豈非泥洹大果之要門」,說是我們又修止,又要修觀,止觀雙運,那豈不是大般涅槃最重要的一個門徑嗎?我們從這裡可以得涅槃了啊!「行人修行之勝路」,這止觀豈非行人修因的勝路呢?最殊勝的一條路了,我們應該從這條路走是最安全的了。「眾德圓滿之指歸」,這是菩薩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他們都圓滿了,那麼我們若是學習的話,「指歸」,我們就從止觀這裡學習就可以成就無量功德了,都歸於止觀這裡。功德雖然是很多很多,無非是定慧而已,所以「指」者是意,意之所歸叫作「指歸」。很多很多的道理,但是他的中心點在那裡呢?就是在止觀那裡。我們修止又修觀,由這兩種功德成就就可以圓滿無量功德了,所以叫作「指歸」。 【斷音】有很多功德,還是一個定、一個慧,正是無量功德本體,就是定慧。所以我們若是修習止觀也就成就「無上極果」了,也就圓滿了無量功德了。所以應該止觀雙運,止觀雙修。 若如是知者,止觀法門實非淺故。欲接引始學之流輩,開蒙冥而進道;說易行難,豈可廣論深妙! 前面講過的這一大段文,是讚歎止觀的重要,止觀所得果是特別殊勝,勸我們修止也要修觀,修觀也要修止。以下這一段文,正式說明本書緣起,說明這個坐禪法要的緣起。 「若如是知者」,若前文所講的道理,我們若能這樣明了的話,我們會知道「止觀法門實非淺故」,修這個奢摩他、學習毗缽舍那這個法門,實在不是一個淺近的事情。這個「法門這兩個字,我們可以解釋一下。譬如這個房子裡面很好,可以遮風擋雨,我們坐這裡很舒服,但是我們想進來一定要有個門,沒有門進不來。現在說這個「法」就指無上菩提的這個「法」,眾德圓滿的「法」,就是涅槃和無上菩提了。這個「法」也是大安樂住的境界,我們也想到那兒去,但是也要有個門,沒有門,我們到不來。那麼什麼是門?止觀就是門了,所以止觀是無上菩提、大般涅槃的一個門。「實非淺故」,實在不是淺近的事情。 「欲接引始學之流輩」,這個止觀是特別深廣的,應該把它發揮幾百卷、幾千卷的文句才能或者說得周到了。但是「欲接引」,想要接引、想要栽培引導我們開始學習佛法這一類人,「開蒙冥而進道」,想要開導蒙冥的人修學聖道。這個「始學之流輩」,是蒙冥的,就是不大有知識知識未開的人,就是智慧低一點的人業障的人。若是開導這樣的人教他學佛法,那就不能說太多了,你說了幾千卷、幾百卷,這個是不行的啊!所以這個大部頭的經論,不容易流通,人都有點兒害怕。「說易行難,豈可廣論深妙」,說這佛菩薩說話也並沒有什麼難,像《華嚴經》看出來佛菩薩智慧,那恆河沙數的文句,恆河沙數品,那還了得。但是修行起來不是容易,這個話說出來容易,修行不容易啊!「豈可廣論深妙」,對我們這些始學的流輩,蒙冥的程度的人來說,那能廣論深妙呢?不能說太多了。 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階梯,入泥洹之等級。尋者當愧為行之難成,毋鄙斯文之淺近也。 「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階梯,入泥洹之等級」,所以現在不要說得太多,就簡略的說出十條來,十個意思。以開示我們初開始發心修行的人,我們根據這十意,「登正道之階梯」,可以向前進步。這「正道」就是聖道,就是入聖位,小乘就是入初果以上,大乘就是得無生法忍以上叫「正道」。我們根據這個十意,作我們的一個階梯,從這個梯子上進就可以得聖道了,是登正道的一個台階,是一個樓梯,像那樣子。「入泥洹之等級」,前面「登正道之階梯」,就是得初果、或者初得無生法忍,叫「正道」。這「入泥洹」就是最後了,到最後去,最後的一個等級。用它作方便,一個級、一個級的、一個等、一個等的,我們從這個方便就可以入聖道了,就可以涅槃了。 「尋者當愧為行之難成,毋鄙斯文之淺近也」,這句話就把那個說易行難,把它再多說幾句。說「尋者」就是學習者,發心修行的人,你要學習這個小止觀,這個不是大止觀。想學習這本書的人你要反省自己,要發慚愧心;我這業障很重,我的煩惱很強,我修行起來這妄想很不容易調伏,很不易成就定、很不容易成就慧,很不容易成就的呀!「毋鄙斯文之淺近也」,你不要憎惡、輕視這個小止觀這么幾頁,這很淺近的嘛!我應該修行這無上的妙法門嘛!不應這樣子你不要輕視呀!「說易行難,豈可廣論深妙」呢?這樣意思。 從這幾句話裡面,這可見這個「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就是給這個鈍根人,初修止觀的人準備的,是這樣意思。 若心稱言旨,於一眴間,則智斷難量,神解莫測;若虛構文言,情乖所說,空延歲月,取證無由,事等貧人數他財寶,於己何益者哉! 前面這話,「當愧為行之難成,毋鄙斯文之淺近」,這是扁了一下,這是發心修行的人,扁斥這個人。但這底下又讚歎一下,讚歎這個發心修行的人。「若心稱言旨」,若是你能發心修行,你一下子你那個止觀的心、和這個止觀的文裡面說的道理相稱了,相符合了,就是一念相應的意思。你這一天早晨起來靜坐的時候,一剎那間一下子「稱於言旨」,就是你見道了,見到「諸法如」義了。「於一眴間」,這個「眴」就是眼睛一動,(這個「眴」和這個「瞬」是相通的),就是眼睛一動,叫「一眴」,就是時間極短的,就是極短的時間或者是經論裡面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一剎那間」,你若能見到諸法如義了,「則智斷難量,神解莫測」,那個時候,你的智慧斷除煩惱了,你就聖人了,那個時候你的境界很難思量的了,那你就大人了。「神解莫測」,你那個微妙智慧發生作用了,都是不可思議的,沒有人能夠測量你了,你也是一個不得了的人了,不要因為說「當愧為行之難成」,這好像是扁斥你了,但是你若成功了,你和大智慧人一樣的。這樣意思。 「若虛構文言,情乖所說,空延歲月,取證無由」,這底下說「若虛構文言」,這個「構」字當什麼講呢?這個「構」就是牽引。若說我把《華嚴經》上的話、《大般若經》上的話、《寶積經》的話、《涅槃經》,這些大乘經論的話,我把它來了說了很多的妙法。那麼只是口頭上這樣說,你「荒草未曾鋤」,你還是嘴巴皮,所以叫「虛構文言」。「情乖所說」,你內心裡面的煩惱還在那兒活動,你和所說佛法是乖違的。這樣說「空延歲月」,那就把這個寶貴的歲月都空過了,只是在那裡言說戲論。「取證無由」,「無由」就是不能夠得聖道,你沒能下功夫修行,只是嘴在那裡講,這個不行嘛! 「事等貧人數他財寶,於己何益者哉!」這種事情就好像那個貧窮的人給那個有錢的人管錢,給那個富貴的人管理財物事情,去計算他有多少財寶,其實一個也不是他的。說是我們學習佛法學了這部經、又學習那部經、學了這個論、又學習那個論,學習了很多的佛法,實在自己只是把歲月就這樣過去了內心沒能與佛法相應,所以「於己何益者哉!」對你自己有什麼好處呢?自己這荒草還沒鋤掉啊!那麼說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