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惟傳)法師: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三章 深入體會世間苦難--老、病、死

第三章 深入體會世間苦難--老、病、死    

  書本第15頁的【法義分享】,有提到「老、病、死」都是偉大的「天使」,經常在刺激你、喚醒你--「醒來吧!不要再作夢了!」。由於觀察到「死神--黑洞」的厲害,所以悉達多太子無比的震撼!因而從太子王位跳下來,從此展開了覓道、求道、修道之旅。終於成道--解脫自在。記得!如果你修行還沒要去解開生死之謎,還沒要去面對生死大事,那幺你的修行沒辦法很扎實,會是軟棉棉的。佛陀能夠放下太子王位下來,用生命修行,就是因為體會到生命黑洞的厲害,體會到死亡的震撼,「老、病、死」讓他深深震撼。

  有的人會講說:「生、老、病、死」是正常現象,怕也沒用啊!我現在也覺得好像沒什幺可怕啊!……。很多是我們的一種「不知不覺」,再來是「後知後覺」。現在先來分析三種情況,解析第一段的經文重點。就是一位國王曾經聽過佛陀講經說法,於是就跟佛陀講出他的體悟。

  是故我說:「嶮惡恐怖卒起之時眾生運盡,人身難得,無有餘計,唯有行義、行法、行福,於佛法專心歸依」。

  這時候,這位國王就有相當多體悟,他說:哦!當「無常」現起,一些險惡恐怖天災人禍境界現起之時眾生都是無比的恐慌。「人身難得,無有餘計,唯有行義……」沒有其他的方法可避,還是要回來好好修行慈悲喜舍,好好回來修行才是辦法佛陀就告訴這位大王:「如是!如是!」不錯!你也有很深入的體悟囉!「經常磨迮,謂惡劫、老、病、死,磨迮眾生」,「磨迮」可以當作是折磨,「惡劫」就是一些天災人禍災難,「老、病、死」經常在折磨眾生。「當作何計呢?正當修義、修法,修福、修善、修慈,於佛法中精勤方便」唯有你真正的修義、修法,修福,也就是具有人天善法,再加上好好再聞思。

  當我們在聞思的時候,身心會漸漸柔軟下來,身、口、意沖動會緩和下來,原來開車很浮躁沖動,現在會柔軟下來,那一種沖動的減少,相對意外災害、意外車禍就會減少,就是真正的消災、真正的加持。所以,真正的消災加持,是來自於我們內心的祥和、柔軟沖動減少,能夠有「三妙行」的具體展現,這樣很多的災難會化於無形。你不會再騎機車去跟人家衝撞,意外災害就會減少很多,或是有時候遇到一些磨擦衝突現起,你不在那裡跟人家逞強,很多的意外災害就可以消失。所以,我們身、口、意的沖動柔軟下來,就是真正在消災,真正的受益。

  佛陀就再進一步分析:「有如大石山,高廣無缺壞,周遍四方來,磨迮此大地;非兵馬咒術,力所能防禦,惡劫、老、病、死,經常磨迮眾生」不錯!今天有這樣的體會,你就會比較積極要修行,很多的天災人禍無常這些,包括說更重要的老、病、死,這樣不斷在折磨眾生佛陀就坦白講:「非兵馬咒術,力所能防禦」注意這幾個字!不是說擁有千軍萬馬,就可以免於一死,不是說你位高權大、財大勢大,就可以免於一死。

  譬如秦始皇統一六國,但是秦始皇怕不怕死?很怕死啊!於是一方面去求長生不老的葯丹,一方面趕快建造兵馬俑,要預防他死後被人家報復、被人家圍剿,兵馬俑就是做為他死後的防衛體系,但是真的能夠防衛嗎?再譬如亞歷山大,他建造一個橫跨歐亞非的羅馬大帝國,但是亞歷山大三十幾歲就死了拿破崙也是建立一個大帝國,後來是怎幺死的?是被關在一個小島鬱卒之後,很快就死了

  所以,佛陀就講「老、病、死」,不是說你身為總統權高位大,有再大的財勢,所能夠解決得了。因為佛陀深透到這一層,因此體悟到縱然他當上國王也沒辦法擺脫「老、病、死」。再者,不是說我遇到「老、病、死」,然後一直催咒、一直唸咒,死神就可以消失,還是一樣、照死啊!不是說一直在持咒或是做很多的法術、大法會,就可以消災就可以真正把那些死神趕走,把那些惡運驅走?佛陀就講說這是沒辦法的。

  「非兵馬咒術,力所能防禦」,「力」是用武力,不是運用這些「兵馬咒術,力」所能夠對治的。所以,「人」最大的敵人是誰?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這個「自己」,你用千軍萬馬就能夠對治得了嗎?在「阿含經」裡面,佛陀也一樣提到,你要戰勝千軍萬馬容易,要成為一個將帥、大將軍,在戰場上縱橫千萬里、所向無敵,這還容易啊!但是這個「自己」,這個最大的敵人,你卻莫可奈何啊!為什幺說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我們在無明遮障的情況之下,在那裡貪、瞋、痴,起惑、造業、受苦,然後不知道,就在那裡一直輪轉。

  所以,是自己的知見自己的視野自己的框框把我們束縛住了,讓自己不能夠解脫自在。本來宇宙的存在、實相真理是「無常」,偏偏卻一直要去抓個「常」,跟實相真理一直拉扯、對抗,本來實相真理的存在是「無我」,但是眾生卻偏偏一直在抓「我」,於是跟實相一直在對抗、在拉扯,這都是苦啊!苦啊!因為不明了實相,就會背道而馳。

  「背道而馳」就是事實的存在是這樣,但是我們卻一直去一直在跟實相世界對抗,因為有這個「我」、「我所」,「我見」這些,於是形成自己在障礙自己,自己在束縛自己,然後不知道,就是愚痴修行就是讓我們從「背道而馳」的世界醒過來,去了無常、了悟「無我」法印,如果你不了悟,就會產生苦的結果。記得!「苦」是來自於在我們跟「無常」、「無我法則對抗,「苦諦」不是本來就存在,「苦」不是本來就存在,宇宙存在的實相是「無常」,「無常」是剎那生滅變化流動,「無我」也都是實相,但是我們不了解,然後常常在跟實相對抗,於是產生苦。

  我們就一定要「橫柴拿入灶」、在跟實相對抗,才會產生苦。解脫者就是去了悟、體證到實相,先體證到「無常」,身、心逐漸放鬆,「五下分結」斷除了,到後來再繼續用功,又把這個「我」做最後的大死一番,真正體證到「無我」。像佛陀35歲之後,就是體悟這些真理實相,成為解脫自在的人,從顛倒夢想世界醒過來,活在實相的世界裡面,跟宇宙存在的法則、韻律,一起流動、一起脈動,沒有任何的對抗、任何的用力拉扯,而解脫自在。他的一切所作所為,體悟「緣起法」,隨順緣起,不會去背道而馳,就是體道、悟道行道

  對於生死問題,一般人是「很怕死」,有些人是「不知死活」,認為「死」是正常現象、沒什幺,好像沒什幺苦,所以不會怕死,因為還沒有去觸到。就像小孩子嬰兒,很純真、很天真的活著,不知道死活、生死大事這方面,還沒意識到死活問題。當漸漸成長之後,一般眾生都是怕死,再有錢的人或是身為國王總統,一樣都是怕死

  再來說「不怕死」的,會講不怕死的有哪些人?一個是流氓,有正義感的人也會怕死再來有一種也會講說他不怕死,哪一種?很怕死、絕望的人也會講不怕死。流氓跟有正義感的人,裡面都有逞強的成份,逞強是用在負面,逞強用在正面就成為打抱不平的正義方面。「很怕死的人事實上是用說不怕死,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這裡面一樣有逞強的成分。絕望的人則是因為走投無路。曾經有人講說「他阿媽說她怕死」,然後問我像他阿媽這樣說,是不是屬於解脫境界呢?認為他阿媽能夠體悟到不怕死,好像境界很高,於是問我說是不是解脫境界我就跟他說是不是解脫境界?我們暫時保留,不去下論斷。但是站在一個客觀立場來分析,她的不怕死是因為這一條路已經一直走,走到怎幺樣呢?進退無路啊!怕也沒用,沒有選擇的餘地,她是要無奈的面對死亡,所以只好說不怕死,因為沒有選擇的餘地

  這裡的「不怕死」,不是真正不怕死。只有四果阿羅漢解脫者,才會沒有生死他是生死一如,裡面完全沒有逞強,他本身就是「自我」已經死掉的人,真正是體證、體悟到「無我」,又做到「無我」,才能夠真正沒有生死生死一如,這不是一個理想、一個口號,真正佛陀阿羅漢他們,都是做到這樣。

  (第八章的第一經,第35頁)「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這一句話就是證到阿羅漢的人,一個解脫者體證到之後,信心滿滿的一個宣言。「我生已盡,自知不受後有」已經沒有「生死」這回事了,有生有死還是凡夫啊!解脫者沒有生、死這回事,就是溶入體證到《心經》所講的世界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心經》的境界非常高、非常好,大家以後有因緣,可以實際慢慢逐步上來,就可以去體悟到。所以,學佛走在「阿含解脫道」上,真正有體悟、體證,沒有大、小乘之分。

  正義感方面的「不怕死」,他裡面多少都帶有逞強。流氓他會講說不怕死,但是他是真的不怕死嗎?因為他沒有因果觀念,認為說死亡之後,二十年又是好漢一條。但是,為什幺黑社會的人常常跟毒品、麻醉品合在一起?事實上,是他內心的空虛、恐懼、不安,然後他對外一個逞強說:「我不怕死!」但是當他面對自己,是沒辦法面對內心恐懼不安,只好透過煙酒、興奮劑、麻醉劑,來麻醉自己,掩飾內心的不安,掩飾內心的空虛,知道嗎?所以,不是真正的不怕死,而是逞強講出來的。

  但是我們一般人說怕死,覺得生死好像是很自然現象事實上有時候是因為我們的覺知很遲鈍,要學習從「不知不覺」提升到「後知後覺」,然後再提升到「先知先覺」。你要真正去面對它才會走在「出世間法」的解脫道上,不要自欺欺人,只要還沒有證悟到四果阿羅漢生死大事都還沒有解開,所以要有止觀雙運」,我們所有的修行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只是「方便法」,記得!所有的修行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只是「方便法」,讓我們的心澄靜下來,然後有深度的去反觀,有深度的去看現象界、實相界存在的實相,有深度的來看我們內心的不安、內心的苦、內心恐懼,為什幺不敢單獨面對自己?為什幺會怕黑暗?為什幺靜不下來?這些要如實面對我們自己,才會發現到我們內心恐懼不安。

  當你如實面對這些,才會發現自己的不足。所以,學佛很重要的就是要實實在在,不要自欺欺人,我們生死大事還沒有解決,就要承認自己還有不足、還沒有解決,不是說學佛之後,到處跟別人炫耀「我懂很多、我很行、我學佛,我怎幺樣會觀察我的身、口、意,我的四念處得多好,佛學知識得多少……」都不是的!那隻是在世間法」上面炫耀而已,一定要回來面對這方面有沒有徹底解決?問問自己就知道。你可以欺騙得了別人,欺騙不了自己;你可以欺騙得了一般人,欺騙不了明眼人。因為你內心安不安,一看都很清楚,你的眼神會如實告訴人家,你內心安不安都很清楚。

  所以,學佛就是要實實在在回來面對這些,我們的修行才不會浪費掉生命才會生命集中到解脫生死點上面來,不要浪費生命!?的朝這方面精進用功幾個月下來、一年之後,大家證初果的機率就很大。

  眾生常常是在一個趨樂避苦的世界,顯現趨樂避苦的心態,不斷在趨樂,不斷在避苦。「趨」樂就是不斷在抓,就會產生貪;「避苦」就是不斷在抗拒,就會產生瞋。於是不斷在趨樂避苦之中,一直在逃啊!逃啊!逃啊!沒辦法安下來,沒辦法停下來!往往會向心外去求法,去求一些能夠如願以償得到的樂,然後再祈求一些加持,舉辦法會消災,避開自己所不要的這些……。這種情況叫做「二元對立」,在「二元對立」裡面趨啊!避啊!都是沒完沒了的一直在逃啊!在跑啊!在抓啊!在追啊!等到有一天,你能夠透徹了解實相之後,這些幻相都會消失,於是就能夠安住於每一個當下、每一個剎那,不會再去趨樂避苦。因緣現起什幺樣的境界你會完全的接受、完全的溶入。

  所以,佛陀就有講到緣起甚深」,你不了解這些因緣法則,於是不斷在趨樂避苦。當你看到實相之後,就會接受一切,但是這個接受不是無奈的接受。如果是無奈的接受,你心裡面會有一種「忍」,這個「忍」是不正確、不健康的一種修行方法。為什幺「忍」會有很多的負作用事實上「忍」,內心是一種壓抑,會形成先傷害自己,第一個傷害的是自己。因為內心很多的憤恨、憤怒、不平,想發泄出來,但是又壓抑下來,想發泄出來又壓下來……,沒辦法宣洩。於是內心裡面就常常在拉扯拉扯,這樣第一個先傷害的是自己。

  再來,當他壓抑、慢慢的又忍,然後又壓抑,遇到境界又慢慢壓抑,心裡面的力量就像火山,醞釀、醞釀到一個情況,他就會爆發出來,於是就會傷害眾生。所以,修行方面沒有了解實相,才會用「忍」的;當你了解了實相,知道自己的貪、瞋、痴,於是就能夠去消化各種境界逆境,你一定要去消化、要去接受,這個接受是完全沒有抗拒,不是無奈的。慈悲心要從自己這個「點」開始做起,慈悲是需要從點、線、面擴展。記得!實際在行慈悲,以及我們的修行,一樣都是要從點、線、面開始,「點」就是從自己開始做起,你這個「點」做好了,才能擴展成為「線」;「線」做出來了才能夠擴展成為「面」;「面」建立了,才能夠進一步擴展到「空間」,亦即慈悲喜舍方面經文有提到從一方,然後擴展到二三四方,擴展到上下四維。「四維」就是擴展到整個虛空、十方法界,但是它一定要從這一點開始,從自己開始做起。

  我們原來是在看別人的臉黑,都在指責別人,看別人不順眼,覺得這個人不好、那個人不好……,都是在看到別人的臉黑。現在的修行是如實回來看到自己,修行很重要關鍵,要能夠看到自己的臉黑,看到自己貪、瞋的心態,真正有回來反觀自己。在歷緣對境的時候,隨時都會看到我們貪、瞋的現行。當你遇到一個境界生起貪心你有去看到。當你真正有看到,就是修行上一個很重大的轉折點,原來的心是向外看,解脫法是向內看,因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要把最大的敵人找出來,唯有你回來看,才能夠看到最大的敵人才能夠解脫自在

  所以,當你有向內在看的時候,就會看到自己的臉黑,看到自己的貪、瞋、痴。當你看到的時候,最初不太敢接受自己,會想說「我怎幺可能會有這種心態?我怎幺會這樣的心態?」因為我們原先把自己的形象包裝得很好,樹立一個形象、一個偶像,今天回來面對自己的時候,哇!會不敢接受啊!但是,如果你逃避,又是在趨樂避苦,這樣就沒辦法真正如實面對自己,沒辦法認識我是誰。如果你逃避,真的又是錯失良機。

  看到自己的臉黑,看到自己的貪、瞋、痴,再來呢?記得!你要先對自己慈悲慈悲就是要能夠接納自己、包容自己,接受真實的自己,這是慈悲一個很重要關鍵點--先能夠接受真實的自己。現在能夠接受真實的自己,才會走上如實之道才會做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寧願真的丑,不要假的美,回來面對真實的自己、接受自己,這樣才會把握當下,才會知道怎幺去扭轉、怎幺去改變、怎幺去凈化。如果不接受自己,你又逃避,就無法扭轉凈化,又錯失掉提升的機會

  不要說看到自己的臉黑,看到自己的貪、瞋、痴之後,就一直停留在很挫折、指責、沮喪……負面情緒,這樣又在傷害自己,都不正確的。我們看到自己的臉黑,看到自己的貪、瞋、痴之後,第一個慚愧心會先生起,因為我們今天還在造成世間的苦,造成自己的苦、造成家人的苦,因為慚愧生起,看到自己的不足,再來就是要給自己慈悲,接受真實的自己,給自己重新再來,就是「歸零」。唯有慈悲接受自己,才能夠「歸零」,如果你逃開、你掩飾,是不可能「歸零」的,又是不斷在趨樂避苦。

  所以,慈悲第一個點開始,就是先對自己慈悲,面對真實的自己,寧願真的丑、不願假的美,這樣才會有重新「歸零」、脫胎換骨的機會,就是慈悲的具體展現。當你能夠如此展現,就會將心比心。我們原來都是嚴格在批判別人,不容易接納別人,不容易接受別人,或者嚴厲指責別人,都是「寬以待己,嚴以待人」,對別人總是有很多嚴厲的苛責、批判。但是現在呢?當我們接受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及臉黑之後,會看到事實上我的臉沒有比別人白,我的貪、瞋、痴沒有比別人少,這時候就會將心比心當你接受自己的時候,也才能夠真正包容別人。記得!你真正接受自己,才會將心比心包容別人、體諒別人,這時候內心裡面的「忍」就會完全消失。

  「忍」是因為你都不知道這些過程、沒有去消化,認為自己很委屈,但是卻要展現出自己是一個修行者,這種「忍」是壓抑、不正確的。當你有這樣的心態就會將心比心接受自己,然後包容別人、體諒別人,這時候的慈悲才能夠真正從「點」來到「線」,從原來造成家人痛苦,會明顯改變、身心柔軟家人也會感覺到你的柔軟、脫胎換骨。所以,慈悲是要從「點」然後「線」,慢慢擴展到「面」,再慢慢擴展到我們在歷緣對境面對一切眾生再來就是擴展到虛空法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以,我們平常就可以實際去體悟、去做的,一個很重要關鍵和轉折點就是接受自己,先對自己慈悲才有可能真正對別人慈悲

    【幻燈片】

  這是我在去年到屏東佳洛水前面的風吹沙,所拍攝的日出系列。一方面也是欣賞,一方面是從中去體會法。禪宗有三句話代表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叫做「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第二個階段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到第三個階段是「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現在還沒有體悟到「緣起法」,還沒有體證到「無常法」之前,大家要先「見山是山」。如果你的體悟比較深,可以進入到「見山不是山」,然後再來,如果以後又繼續用功,同樣的一張幻燈片,你又可以體悟到「見山又是山」。

  現在一方面讓大家來看大自然生滅變化,每一個剎那都是不斷在變化,這一系列的幻燈片將近三十張,是我在拍攝日出的時候,同一天的前後約一個小時,大概二、三分鐘就拍一張,二、三分鐘就拍一張,讓大家去看一看整個地、水、火、風,它是一直剎那剎那在流動、在變化。一方面體會無常變化的法印,一方面去看看大自然的一種奧妙,更進一層大家慢慢去了解、體悟「緣起甚深」。

  「緣起」不是死板板的一些因緣條件,不是說一加一等於二,然後二加二等於四,不只是說一些條件湊合在一起而已,緣起的背後是非常深奧的,大家要去看到活生生佛法我們現在先以一種欣賞角度,然後看你能夠體會有多深。一方面先看風景、看整個日出的變化,我是幾乎從類似像懸崖的高處拍攝。這裡是海邊、海面,然後這是日出之前,一道曙光開始出來。這是第二張幻燈片,剛才的陽光、雲方面,跟現在已經不同了,大海在流動、雲在變動,然後陽光也不斷在變動,每一個剎那都是一直在流動、在變動,從中慢慢去體會「無常法印」,「無常」就是一個流體,還有慢慢去欣賞大自然的一種壯觀場面,大自然氣勢、氣魄。

  當我在欣賞這些大自然的景色,整個就是溶入在這裡面,然後去感受,真的就是「緣起甚深」,以及更體會到那種「空」,甚深甚深。有時候我們要多接近大自然,因為大自然會散發祥和的氣氛,以及一種大自然大氣魄,讓我們打開胸襟、打開視野事實大自然是處處在跟我講經說法當我們慢慢聞思具足之後,可以處處都是見到法,溪聲儘是廣長舌啊!都是不斷在訴說法,以後大家可以見到。不管你到哪裡,每一個當下、每一個現在,都可以見到法。如果胸襟鬱悶之時,多去看看大自然景色,可以幫助我們把心胸打開。

  拍攝的那一天喔、剛好這些雲層的變化很多,而且雲層那一種線條,看起來就像以前布袋戲中史艷文要出場前的金光萬道,整個都是這樣光芒萬丈,這是太陽出來之前的種排場秀,很精采!整個雲層是這樣變化,太陽到現在還沒有出來,每一張幻燈片都是不斷在變化、變化、變化!每一個剎那都在變動,慢慢去體會「無常」,它就是一個流動。所有現象界的存在,萬事萬物都是一直在行、在變、在動,諸行無常,一直在變化、變化、變化。所以,每一個剎那、每一張幻燈片,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不可能拍攝到完全相同的silde,因為每一個時空聚合的交會點,都是唯一的一次,一切都在流動、都在變化,每一張幻燈片都是唯一的存在,包括你現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唯一的存在,你能夠掌握的也只有現在、當下這一秒,修行就是把握現在。

  這張幻燈片的雲層有點像雕刻的,就像我們國內的雕刻大師朱銘,他有一個特色就是粗線條的表現方式,雲層就是這樣變化的。它的整個變化氣勢,我們是沒辦法用筆畫出它的生命,因為每一個剎那都在變化,大自然的那種真實感、整個變化,真的就是溶入法界裡面,跟天地合一,於是慢慢去體悟佛陀所講的「緣起甚深」。太陽已經出來了,在還沒有出來之前,剛好這些雲都很配合,好像很有力道的把它拉出來,展現光芒萬丈。一個日出畫面,可以體會到很多,每一張鏡頭的每一剎那都是不斷在變化、不斷在變化,而這些變化的因緣際會,每一個時空都是有一個交叉點,每一個時空所展現出來,都是只有唯一的一次,也是唯一的一張,你不可能拍到相同的第二張,這裡是要去體悟「無常剎那生滅變異,從這些比較具體、比較容易看得到,慢慢去體會到愈來愈微細的每一個剎那、每一分、每一秒,都要體會到無常法流。

  當你真正體會「無常」法流,你的身心一定是很柔軟的。這些幻燈片都是同一天一系列這樣拍攝下來。再來這是在慈蓮寺拍攝的日出,在太陽還沒有出來,是日出前的雲海,這是實際的兩道山,其他這些都是雲,看起來就像一幅國畫,也像一個海洋,這可以聯想到「海市蜃樓」,看看大自然的風雲變化,當你慢慢從經典上的聞思法義,然後慢慢的互動,讓大家看到活生生佛法。真正的佛法是展現在大自然,展現在你當下的身、口、意之中,要看到活生生佛法,所以處處都是講經說法,一直無常剎那生滅,而且這整個都是緣起,緣生緣滅啊!這就佛陀所講的緣起法則。要先知緣起法,體會「三法印」,體證緣起法之後,當因緣成熟,我們再體會到下一步的涅槃、無為、空,因為那又是甚深甚深。我們現要先看到活生生佛法緣起

  這是淡水夕陽,整個都是金黃色的海面,如果你會看的話,溶入每一個當下去看法這一張是太極花,含有很深的真理存在。整個宇宙運轉的法則太極圖用簡單的一些圖形,簡單句話標示出來,以後我們會慢慢來深觀、來解析。這個就是無極,在無極階段還沒物質存在,但是慢慢經過因緣具足的時候,慢慢凝聚形成出來,無極然後生太極太極然後再分裂生兩儀,兩儀又再分裂生四象,再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八卦出來了再來呢?八、二、十六,我以前也看不到這個,後來當我們的心寧靜下來,慢慢接近大自然,深度去觀看的時候,哇!處處看到法啊!處處看到這些啟示啊!這裡面還有著很深的啟示,以後我們再來分享。也是跟佛陀所啟示的涅槃、無為、空、甚深甚深,以及緣起、緣生、緣滅的緣起法則,一樣是非常深。

  包括老子道德經》裡面,也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萬法的代表,就是芸芸眾生、各色各樣。如果你沒有去看到這裡,沒有回來到這裡,你就會這個攻擊那個,那個排斥這個,這個排斥那個,這就是「身見」,認為我跟你不同,我跟你怎幺會相同?!就是所謂的「身見」。你要慢慢深入去看,就是要有深度的去看,你的胸襟視野越來越提升,越來越提升、越深度去看,看到整個大源頭之後,整個「身見」、「我見才會斷除,這時候才會溶入一體的世界

  有學員在問:「證了四果阿羅漢之後,他還有需要再輪迴嗎?」不是說他有沒有需要輪迴,而是他已經沒有生死回事了。「生死輪迴有一種情況是說我還有一種使命,認為我很重要,我智慧很高,眾生很需要我,於是我要生生世世常行菩薩道……,就是說有一種願力、願望。當然,以菩薩道來講,這個精神是不錯,這是很好!但是我們現在回到佛陀最初所講的解脫道來講,一個人證到初果,他有幾次生死輪迴?還有七次。二果呢?一次生死輪迴。三果呢?叫做不還果,他就是在往生的那一剎那,溶入不生不死世界。四果阿羅漢他是現世就己經解脫自在,沒有生死

  所以,一個人只要能夠證到初果,最多還會有七世的生死輪迴。一個人證到二果,是講說你往生那一剎那,證到什幺果位?如果說一個人在死亡那一剎那在這生前是證到二果而往生,以佛經來講會記錄說他往生兜率天,會像彌勒菩薩,他下一世來的時候,就是二果再來,然後他從小就會想要修行,因為那個種子一發出來,都會很快就要修行,像這樣他那一生那一世就可以成佛,可以證到四果。但是佛陀也不希望你是這樣往生佛陀是希望真的大家是要這一這一就能夠做到。

  佛陀本身就是成佛解脫者,佛陀本身就是阿羅漢,在佛陀的十個佛號裡面有一個叫做「應供」,原來的名稱就是阿羅漢,「阿羅漢」是音譯,它的意譯、意思就是「應供」,因為一個解脫者是可以接受世間供養。有的人會講說「證到了阿羅漢就不會來眾生,好像就一走了之、不理我們,這樣你成佛、證到阿羅漢有什幺意思?!……」一般人會從字面上來解釋,認為阿羅漢好像只是自了漢,只是為自己,你自己走啊!沒有像我們要發大願,生生世世常行菩薩道……。

  「生生世世常行菩薩道」的大悲大願之心這是不錯!這是很好!也是你要這一種心,才能夠真正來到證初果。因為那一種發願,是培養我們寬廣無限量的胸襟、心柔軟慈悲心,但是這些都是在培養善根福德因緣。當具足這些因緣之後,你生生世世常行菩薩道,目地是為什幺?還是為了成佛啊!因為證到這樣果位的人才是真正「為法做見證」,才是真正的「明眼」,才會成為一個明眼者。

  在三果之前,還有「五上分結」沒有解開。「五上分結」其中兩個結,一個是「無明結」,一個是「我慢」,無明遮障,嚴格講就是還沒有真正的「明眼」。你還沒有「明眼」,就在那裡發什幺大心,說要協助眾生,但是幫忙還是有限。所以,依據《阿含經》的記載,佛陀都是弟子成為四果阿羅漢才能夠出去獨當一面弘法利益眾生你要成為明眼人啊!

  所以,不用擔心證了四果,他就不來渡眾生當你真正能夠證悟到,是真正「為法做見證」,就可以告訴眾生一條真正解脫生死輪迴之路就可以真正幫助眾生脫離生死苦海這是究竟的法。

  所謂的「二萬劫復身心」,是後來的說法,《阿含經》裡面沒有這樣記載。所以,要證到阿羅漢難不難?不容易!也不會很困難!大家要對自己有信心,只要按照解脫道次第,這樣逐步的深入。現在最重要你要能夠證到初果,一定要先能夠體證「三法印」的無常法印。先證到「無常法印」,身心柔軟,貪、瞋、痴就會自然的淡薄,這樣就能夠證到初果。當你證到初果之後,二果、三果就容易上來,這裡就可以看你因緣看你努力情況而體證。

  所謂的「菩薩果位」是後來大乘佛教所制訂出來的,當初佛陀在世的原始佛法時代,是沒有所謂的「菩薩果位」,也沒有講那些「菩薩果位」,在《四部阿含》裡面不會看到「菩薩果位」字句,是後來大乘佛教慢慢再做的歸納分辨,因此是後來才講的。在《阿含經》後面有提到「菩薩幾個字,以及包括在佛陀的《本生譚》也提到「菩薩」,在原始佛法裡面有講到菩薩是說還沒有證到初果的前幾世,還是在家身、居士那時候就是多培養一些人天善根福德因緣,一些善法。所以,菩薩道就是常常在供養,然後禮佛、恭敬階段

  早期佛陀是很少講到菩薩方面,有提到就是代表還沒有專修、進入解脫道以前,是在培養善根福德因緣階段當你慢慢具足之後,你會走上解脫道,會回來如實面對自已,會來到證初果。所以,你要證初果,必須要具足一些善根福德因緣基礎。「菩薩果位」的這些說法,是後來大乘的說法,原始佛法裡面是沒有這些。佛陀就坦白講,阿羅漢就是佛陀佛陀本身就是阿羅漢啦,只是名稱上的不同。

  就像雞蛋你可以稱作是雞蛋,也可以用egg來稱呼,可以用英文、用日文、用台語……,都可以講啊!你不要在名相上,分別這個不同跟那個不同,不是啊!所以,佛陀本身、解脫者有十個名號,裡面其中一個是應供,就是阿羅漢。我們不要區分佛陀阿羅漢有很多的不同,還有幾力、幾力的區別,那隻是我們眾生在做分辨,事實上沒有必要,這樣就是沒完沒了。不要連初果都沒有證到,卻一直在計較這些名相。

  所以,重要是我們今天好不容易回到原始佛法,真是經過幾千年時空慢慢演變,加上現代的學者,包括歐美人士他們所發現的,發現回到原始佛法,把原始佛法找出來。上次我們第一堂課有講到佛教歷史方面,斯里蘭卡在後來十九世紀是被英國統治,歐美人士他們發現到東方文化的神祕學,有很多讓他們感到很驚訝,於是最初成立pts學會、巴利聖典學會,是英國學者所成立的,他們進入實際的考證、實際的求證,才把這些源流慢慢整理出來解析。當時中國還是大國,但是發現說:奇怪!中國佛教怎幺呈現這樣?於是去進行整個對比、考證,經典是在什幺環境背景下產生。

  如果以求?求證的精神來講,歐美是比東方人更重視求?求證,因此是歐美先發現之後,再來日本中國更早五十年維新,於是就開放胸襟視野跟國際接觸,具備國際觀。所以,日本發現原始佛法、《阿含》方面,又比我們中國早五十年。中國是到了太虛大師當時要宗教改革,但但太虛大師58歲就走了,很可惜!直到近代的印順導師才重視到這方面。因此,中國重視原始佛法是在五十年前,經過印老這樣默默耕耘出來。我們今天好不容易能夠珍惜、掌握到,也是因為有這些前輩們的默默耕耘,我們才有這種因緣契入到原始佛法

  今天大家好好下工夫聞、思、修,真正的原始佛法是屬於智能型的,我所講述的「無常」、「無我」法印,是否真是宇宙真理實相?大家可以保留,這不是要你用相信的,而是要你去求證。原始佛法就是讓你去求證、去現觀,都是每一天、每一個當下,都可以去現觀、可以去求證。當你慢慢去求證,你聞、思、修,然後漸漸體會到法義的珍貴,於是就會升起信心再來精進用功就能夠證到初果。你真的能夠證到初果,二果、三果就會一路這樣上來。

  (第15頁的第三節)「若見諦人舍離此內,從外求尊、求福田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舍離此內,從外求尊、求福田者,必有是處」。

  這裡有一很重要的比較,就是「見諦人」跟「凡夫」。「凡夫」是一般眾生、一般人,「見諦人」呢?以低標準來講,是指證到初果的人;若以高標準來講,是要四果阿羅漢,十個結都斷除的,才可以稱為高標準的「見諦人」。「凡夫」就是一般人,

  「凡夫人舍離此內,從外求尊求福田者,必有是處」凡夫是怎幺樣?向心外求法。而見諦人呢?他不會向心外求法,只有向內凈化。一個見諦人不會「舍離此內,從外求尊」,也就是心外求法或是依人不依法。「從外求尊」就是依人不依法的情況,對一個真正有證到初果的人是漸漸減少,真正不會依人不依法,是要到證阿羅漢果。「求福田者,終無是處」還著重在福田世間功德

  所以,一個真正有見法、證果之人,向心外去求法、「依人」,去找一個山頭、去找一個偶像,這一情況是不會存在、不會有的。但是對於一般人來講,這是很普遍的現象。「若見諦人舍離此內,從外求尊,求福田者,終無是處」沒有這回事啦!不會這樣!「若凡夫舍離此內,從外求尊、求褔田者,必有是處」都是習慣向心外求法

  「阿難,若見諦人信卜問吉凶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信卜問吉凶者,必有是處」這就是一個比較。

  「若見諦人生極苦甚重苦,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思、不可念乃至斷命,舍離此內,更從外求,或有沙門、梵志,或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令脫我苦,是求苦、集苦、趣苦、苦盡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舍離此內,更從外求,或有沙門、梵志,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令脫我苦,是求苦、集苦、趣苦,苦盡者,必有是處」。

  一個證果以上、真正有見法的人他不會心外求法也不會向外去求福田、求符咒、咒語,然後要消災保佑。真正一個見諦、證果的人,沒有這回事!但一般人、凡夫就會向心外求法,結果往往都是在很多的方便法上面,在執取、在抓取。佛陀就坦白講:有真正有見到法的人,絕對不會這樣做。當然,以今天的佛教型態,尤其是大乘佛教方面,很多的這些咒語,因為有它時空演變的因緣,我們也予以尊重,因為在時空的演變,也是沒辦法避免的。但是,我們要知道什幺是究竟法,什幺是方便法,一定要區分此非常重要的關鍵

  「必無是處」就是一個真正有見果的人,他一定不會這樣。「必有是處」是說一般凡夫還沒證果,就必然會這樣做,因為內心的空虛、內心的不安,他必須要向外,不知道要如何安其心必須要向外去抓取一個讓他能夠把心安下來的依靠,但是卻不知道他所抓取的依靠,只是一個方便法、無常法,只是向外求……,他不容易察覺到。

  「咒語」是屬於方便法,在原始佛法《四部阿含》、尤其是《雜阿含》裡面,都沒有所謂的「咒語」。在《四部阿含》裡面,可以找到一處有「咒語」,但是經過與南傳的考證、對比之後,發現同樣類似的這一經裡面,南傳的經文裡面並沒有「咒語」。由此就可以知道是後來北傳在流傳過程中添加進去的,也就只有《四部阿含》裡面有一句咒語其他的經文裡面都沒有。「咒語」本來大部份是來自於婆羅門教,但是在整個融合交流過程中,就像大家「互相交換禮品」,結果就慢慢溶合,如果我們不知道什幺是「究竟」,於是以方便為究竟,這樣就是本末顛倒。

  原始佛法裡面,佛陀的是怎幺樣才是真正解脫。現在假設你持百千萬句咒之後,真的能夠達到究竟解脫、達到心安咒語就是協助你到達究竟解脫的一個方便法。所以,方便法門有很多種,打坐也是其中一種,觀呼吸也是其中一種,修「身念處」也是其中一種,唸佛也是其中一種……。所以,種種法門有八萬四千種,但是這些都是對治的「葯」,只是要幫助我們治病,不是要讓你以吃藥為目的。種種方便法門讓我們靜下來,然後去看到實相、看到真理,唯有能夠「止觀雙運」,才能開智慧

  種種方便法門都是讓我們的心定下來,是一個「止」的作用而已,因為我們「心」猿意馬,如果心飄動污濁沒辦法定下來,就沒辦法看到實相。所以,因為凡夫內心的苦悶不安而不斷向外求,求取各種符咒、加持消災、保佑,有智慧者是向內凈化身心、如實觀察,如實了知宇宙人生實相真理,如果還在求取各種符咒、加持消災、保佑,表示都還在外在求。但是我們要清楚明了這些只是一些安慰劑呢?止痛劑呢?還是真正能夠讓我們從根本來治療?讓我們正覺醒呢?

  「愚痴無聞凡夫於此身生諸受,苦痛逼迫、或惱、或死,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長淪沒溺,無止息處」。

  「多聞弟子於身生諸受,苦痛逼迫,或惱、或死,不生憂悲、啼哭號呼、心生狂亂、不淪生死,得止息處」。

  「多聞弟子」就是有見諦的人、有修有證的人。注意這兩個對比,這是一般眾生解脫者的相異之處尤其是在面臨重大境界現前考驗之際。修行證果的檢驗不是在禪修中,而是在歷緣對境的實際考驗中。我們一般人都是「鐵齒硬牙」,很多人就是苦吃不夠,都不會覺得修行很重要,反而覺得名利很好、誘惑性很強!能夠滿足他的所需。在年輕時候就要積極學佛的人,究竟還是佔比較少數。所以,大部都是人生有相當的歷練、體悟之後,會要進一步去突破、進一步去追求,才會深入原始佛法。而一般人呢?有的還是在「不知不覺」,有的能夠來到「後知後覺」,像「不知不覺」的人還是很麻木,敏感度還是很遲鈍,當他遇到一些逆境考驗沖擊,這時候又不會去珍惜這樣境界的考驗,反而又是不斷在逃啊!在避啊!在怨天尤人啊!不是從逆境裡面體會生命意義在哪裡?生從何來?死往何處去?

  一般人、愚痴凡夫,遇到「生身諸受,苦痛逼迫,或惱、或死」的逆境沖擊,讓他憤怒,甚至在他瀕臨生死關頭,有的還會覺得說如果這一關能夠渡過,又可以活到120歲,感覺又沒事了,覺得說又逃過一劫,而沒有從逆境裡面去體會,從中去體悟、去學習,就是「鐵齒硬牙」般,有的又很不信,認為苦沒什幺啊!面對死亡也覺得沒什幺啊!一般人面逆境或惱、或死,結果到最後呢?「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長淪沒溺,無止息處」都一直在趨樂避苦,這一災難逃過、躲過了,又沒有醒過來,還是又繼續,於是災難又再起,就這樣一次再逃過一次,也是這樣一世、一世,再又逃過另外一世,一世逃過一世。

  「長淪沒溺,無止息處」都一直在趨樂避苦,一直在趨樂,然後避苦,一直在逃、一直在抓,也是一樣抓得很苦,然後一直在逃,也是逃的很苦。他不知道苦是一個天使,苦是天使在喚醒你,讓你能夠從「不知不覺」,然後提升到「後知後覺」,再提升到「先知先覺」。所以,如果會把握你現在種種的苦,就是在提醒你人生的實相、眾生的實相、苦海的實相,能不能從中去覺悟到?要不要走出這個苦海?還是繼續在苦海裡面繞呢?繼續在苦海裡面玩這些趨樂避苦的游戲呢?這樣因為「心」沒有一個止息處,「心」沒辦法安下來,也不知道如何安下來。

  但是,一個見諦人就不一樣,他不管遇到各種逆境、各種災難都能夠安住於每一個當下。注意喔!這是一個很重要關鍵。一個真正有證果的人,一個真正見的人他是安住在每一個當下,不是說一個修行證果的人就沒有災難,全部都是一帆風順,全部都是沒有災難。當然他是會大幅減少,但是並不是說都沒有,因為「無常法則就在運轉,問題就是當他面臨逆境災難考驗之時都是安止在每一個當下。

  有的人會擔心說,學佛之人會不會消極悲觀?絕對不會的。這是因為不了解什幺叫做「解脫」。一般人不樂觀、就是悲觀,但是真正學佛智能型而有證果的人他是什幺樣的人生觀?如實觀。一般人才是樂觀悲觀,一個真正有證果的人,他的人生觀是如實觀。有的人認為佛教文字看起來都是「厭」啦!「離欲」啦!「一切行止息」啦!「涅槃寂靜」啦!看起來好像都是一些負面字句,認為佛教悲觀,。事實上,是因為沒有了解佛法的深義,一般人是樂觀悲觀裡面趨樂避苦,當他在順境得很如意、很順利,就是樂觀的人生;當他處處碰壁,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就是悲觀的人生。但是學佛的人是超越這兩者,他是如實觀。怎幺樣才能夠進入如實觀,超越相對二元對立?等一下會再深入剖析。

  第五節經文佛陀一樣講出修行證果、邁向解脫的次第。「緣老死苦」事實上真正最重要、最核心的「苦」,就是老、病、死。所以,說緣老、病、死之苦再來「習苦,便有信」,「習」就是浸泡,不是說被苦折磨到麻痺,而是要常常浸泡在眾生苦海中。「習」也包括學習的「習」,你要去學習苦、去認識苦、去體悟苦。對於苦,如果你「後知後覺」,就從自己身上所遇到的苦來體驗,如果你能夠「先知先覺」,就可以從別人的苦去體悟,不必自己撞得頭破血流,不必一定要自已去踢到鐵板才會覺醒。

  自已去撞得頭破血流,自己去踢到鐵板,這樣才覺醒,叫做「後知後覺」。如果你的覺性比較高,可以從你的周遭一切人去體會,因為他們天天都在告訴我們,眾生是活在苦海之中。有的人外表雖然很會善於掩飾,但是只要你善於觀察,就可以看到他們內心的苦。「浸泡」就是要去慢慢觀察,不要逃避。如果你又在趨樂避苦,雖然苦的天使常常在示現,在宣說真理佛法,但是你都錯過很多機會沒辦法體會。

  如果沒辦法體會「苦諦」,佛教核心--苦、集、滅、道,「苦諦」就不可能建立。「苦諦」是眾生苦海中的一個真理實相,如果「苦諦」沒辦法建立,「集諦」就看不到,「滅諦」就不可能證。因為一定是「苦、集、滅、道」有次第的。所以,我們學原始佛法的人,從現在開始,不管是自已的苦或是眾生的苦,好好把腳步放下來,把眼光停留在這上面,多去體會、多去觀察,不要只是一直持咒,或是一直唸佛。如果只是一直唸咒或唸佛,你這個苦沒有去看,都是在逃避啊!或是說一天用多少時間打坐,沒有好好去體會、體悟世間的苦,縱使你打坐再久,都沒用啊!

  所以,種種方便法是讓我們的心靜下來,敢去面對世間的這些苦,然後浸泡在眾生苦海中,慢慢去體會、慢慢去消化。眾生內心的不安,自己內心的不安,要如實去面對,這樣才能夠漸漸去見到「苦諦」。當你見到「苦諦」之後,才會想要出離,才會去找出苦的原因在哪裡呢?「集諦」就是苦的原因,這樣你才能夠找出來。「苦」你不認識,就不可能去找出它的原因當你能夠真正去認識苦、找出原因之後,才會對症下藥,再來才會知道怎幺把「集」滅掉,而且怎幺樣才能夠真正對症治療,然後到達離苦得樂涅槃解脫

  「滅」就是解脫世界當你有這樣的一個體驗,知道苦是可以熄滅之後,就會老實走在「道諦」上,你就會老實實的修行,不會心外去求法。所以,以前別人會跟你講說「苦、集、滅、道」的修行,是二乘的、小乘的、不了義的……,都是錯誤的分辨,絕對不是那回事啦!真正要解脫,一定要回來見「苦、集、滅、道」,基本要在「苦諦」上多體會。如果修行動力還沒要用生命修行,就是因為「苦諦」見得不夠,一方面都還在趨樂避苦,還有自己的吃得不夠,因此修行動力還沒激發出來。

  所以,從現在開始,不管你在人生的旅途上,遇到多幺不順利、多幺苦難事情,記得!危機就是轉機,當你有去體會、有去消化,就可以見到真理就可以邁向解脫如果你還在逃避,那個苦、那個天使,你都還要白吃苦。「習苦,便有信」才會佛陀跟我們講的解脫道有信心當你信心之後,便會有正思維

  當你聽聞正法之後,才會去正思維,深入去思維。在你還沒有建立之前,都還是在世間名利堆裡面抓,覺得這個很甜、這個很好。「習正思維便有正念正智」就會建立起正知正見當你正確的聞思之後,便會「護諸根」,就是守護諸根,守護我們的六根。這已經是進入實修的階段,「三妙行」的應用,跟守護諸根的關係很大。當你在守護諸根的時候,我們身、口、意的沖動會明顯緩慢下來,不會再像以前這樣一直衝動。

  所以,「守護」不是捆綁抓得很緊,也不是用袈裟把自己捆綁得很緊,形成一個偶像說「噢!我是修行人!」不是這樣!「守護」是代表我們的身、口、意,我們的六根從原來的沖動習性,慢慢緩慢下來,讓我們身心展現出安祥柔和,具體的展現就是「三妙行」,你要有守護諸根,才會真正展現出「三妙行」。

  「護戒、不悔、歡悅」佛教講經說法裡面,都會提到「持戒」,再來才能夠「修定」,才能夠產生智慧。這裡戒跟定,都是佛陀所講「?世間法」的「八正道」,要真正要走上「八正道」,前面的「苦諦」方面,你要有相當的體會;前面的法義方面,要有相當的體悟。建立聞思基礎之後,才會真正持戒、守定。有關於「戒」,以後我們還會有專章來講述,如果對「戒」方面的觀念錯誤,反而會被戒條束縛得死死的、綁得死死的,要持到「戒」的精神核心,這樣才不會被戒條所束縛。如果你戒條所束縛,「戒禁取結」就沒辦法破了,要證到初果階段,「戒禁取結」是其中一項要打破的。我們應該持什幺樣的戒?怎幺樣才能夠又不受戒律、戒條所束縛,能夠破「戒禁取結」?以後我們還會再繼續深入探討。

  「護戒、不悔、歡悅」因為你持戒,「持戒」就是讓我們減少惡緣、增加善緣,「持戒」真正重要的目的就在「減少逆緣,增加善緣」,這樣才會有更好善的因緣。好好去修定,「定」是讓我們身心寧靜下來,才能夠進行「止觀雙運」,才能夠真正開智慧。所以,不要把目標放在持戒」方面下工夫也不要把目標放在種種禪定禪相裡面下工夫都是迷失在中途,變成「見指不見月」。

  能夠「護戒不悔」,就會「歡悅」。「不悔」是因為有這樣的善因緣,種種讓你後悔情況就會大幅減少。一個人的逆緣減少、惡緣減少,然後順緣增加、善緣增加,讓他後悔情況就會大幅減少。於是就有益於修定,當你的心能夠安定下來,加上你的心慈悲柔軟,很快就會產生「襌悅為食」,所謂「尋、伺、喜、樂」的喜、樂就會出來,就是「歡悅、喜」,就是已經進入禪定方面,有「止觀雙運」了,這樣你就能夠「止」,也就禪定的初禪成就。「止、樂、定」的「樂」,都包括禪定裡面的「樂」,以及見到法方面的「樂」,然後你內心就會「定」,這時候算是禪定方面,一種「戒」、「定」的成就

  當你「戒」、「定」方面有成就之後,就能夠「止觀雙運」,於是「見如實、知如真」,這是非常重要的幾個字。一般人是「見不如實」、「知不如真」,但是不容易覺察到,修行就是要把它調出來、找出來。你沒有覺察到,本來是「見不如實」,你以為是「見如實」,以為你所看的就是正確的,就會落入我們前面有講過的,為什幺說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我們被自己的知見所欺騙了,卻不知道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原來是「見不如實」,但是不知道。一個真正有「止觀雙運」的人,因為有「戒、定」這樣下來,才能夠真正的「止觀雙運」,才能夠智慧。「止」就是定,定力成就錯誤的「世間定」修到後來,心會變成硬梆梆的「定」。「世間定」是專註在「一點」的那一種定,專註在一目標的那一種定,都是屬於「世間定」。這樣的一種定法,有它的對治的作用,但是如果不知道去轉移,落在「世間定」,那一種「定」愈修,心是愈僵硬、愈僵化,因為他的心沒有跟整個法界的法流在流動,他的心是封閉的,閉鎖、鎖住在一點,心就會很僵硬。至於怎幺樣才是「出世間法」的「定」,以後我們會再跟大家來分享。

  你要建立這些基礎,然後才能夠止觀雙運」,當你「止」,就是讓我們的心,從原來的波動不安,變成一面明鏡你的心是一面清明的鏡,這樣才能夠「見如實、知如真」。上一次有分析過,同樣一件事情,但是不同的人,有貪、瞋、痴的眾生,所看出來的曲線就不一樣,就是因為「見不如實」、「知不如真」,但是卻不知道。知道就好辦了!記得!如果「見不如實、知不如真」,你知道的話,就好辦了!如果「見不如實」,然後又不知道、也不以為然,就是因緣還不成熟沒辦法

  所以,大家要慢慢進入聞思,隨時回來檢視、檢驗我們自已,是不是這樣?真的要「見如實、知如真」,不容易!當你從「見不如實」、「知不如真」,慢慢修正之後,真正能夠「心」止觀雙運,就是「見如實、知如真」,如事實本來面目來看待它,沒有扭曲、沒有染污所知道的也是如同事實真理實相般來知道它,沒有扭曲、沒有污染,這樣至少都要證初果以上,才有做到少分而已。真正要做徹底,一定是要證到阿羅漢,貪、瞋、痴的止息。

  一個人能夠「見如實、知如真」,就會「厭、無欲」,為什幺?如果沒有深入聞思、然後實修,是無法了解「厭」與「無欲」的真正深義,不管你的文學造詣、涵養多幺高深,或是文學碩士、文學博士,也只能夠了解到字面上的意思,還是沒辦法解開它真正深層的含意,一定要實修實證才有辦法了解「厭、無欲」的深義。《阿含經》的經文都是言簡意賅,但是很多人欠缺實修實證基礎,結果看到「厭」、「無欲文字之後,就認為是消極悲觀的人生,是小乘心態、自了漢,只顧自己、沒有大慈大悲之心……。這些都是文字所障住,形成「文字障」。

  「見不如實,知不如真」是因為在顛倒夢想世界,不該抓的一直抓,不該怕的一直怕,不該逃的一直逃。當有一天真正具足聞思基礎、「止觀雙運」之後,從原來的「見不如實」、「知不如真」,然後醒過來、覺悟了,看到實相,這時候顛倒夢想還存不存在?會消失啊!就不會再顛倒夢想。不會顛倒夢想就是「厭」,厭離過去的無知,厭離過去的顛倒夢想,厭離過去的染污扭曲,於是就會契入「無欲」。

  「無欲」就是不會再像以前一直在顛倒夢想,不該逃避的,一直去逃避;不該抓取的,一直去抓取。你會照見到自己很多的抓取,結果這些抓取都是在束縛自己,都抓來綑綁自己。當你照見到往昔的愚痴之後,就會厭離過去的愚痴與束縛,於是就不會再慾望去抓很多來束縛自己。舉例而言,以前總是把「百子千孫」當作是一句祝福語,表示很興旺。但是現在的人卻漸漸體會到子孫愈多,於是束縛就愈多,你的擔子愈重,不會再像以前要生十幾個、七八個,現在想要百子千孫的慾望就會減少。

  以上只是舉個大家容易了解的例子,其他大家可以類推。原來很多的抓取,你以苦為樂的,你抓得很樂的,當有一發現自己原來是在顛倒夢想,你就會放下就像小孩子在幼小的時候,因為內心常常不安而哭啼,於是大人就給他奶嘴吸,反正覺有個東西可以吸就好,因為造成習慣方面要有東西可以吸,就會比較心安,當漸漸長大之後,要他放卻不容易放。但是等到有一天當他上幼兒園,意識漸漸覺醒的時候,「奇怪!你們怎幺都沒有吸奶嘴?我卻還在吸奶嘴?」這時候慚愧生起,於是就會「厭離」吸奶嘴的動作他會厭離、會放下,不會再慾望要去吸奶嘴。

  這裡是講出「厭、無欲」的一個舉例,你慢慢去照見,然後再去推論其他。我們原來很多的抓取,就像吸奶嘴一樣,因為我內心的不安,然後要抓取一些,來讓我們自己安心。當有一天你發現到這些,原來是一種負擔、一種累贅、一種束縛,你就會放下就會「厭離」過去的顛倒夢想,然後對這方面錯誤的抓取,你就會無欲」。所以,字面上看起來是負面的,事實上完全是要有智慧才能夠做得出來的。《阿含經》很多的文字,看起來好像是負面的,但是都要經過實修實證之後,才能夠體會到。

  一個人能夠這樣,是因為他可以遠離顛倒夢想就像心經》所講的,一個智慧者、解脫者,就是遠離顛倒夢想,契入究竟涅槃,就是能夠解脫,「便得涅槃」。不能解脫、沒有解脫,是因為我們的抓取,記得!不是別人在束縛你,是我們自己不知道,然後抓取很多。本來以為是抓得很快樂,但是事實上卻會是一種束縛,結果讓你不能夠解脫自在。所以,當你真正進入正確聞思,就不會再去怪東怪西,不會再去怨怪境界怎幺樣,不會去怨天尤人你會照見到那些苦、那些束縛,都是來自於我們抓取,來自於我們常常在跟境界抗爭,來自於我們不了解「無常」跟「無我」的真理,本來真理實相就是「無常」,本來真理實相就是「無我」,這是實相、這是真理

  如果我們不了解,就是一直在跟「無常」對抗,然後要去抓「常」;不了解「無我」,然後就是一直怕「無我」,時時抓這個「我」。結果我們所抓的,跟實相都是相違背、對抗,就是所有「苦」的最根本原因事實大自然宇宙的運轉法則它就是這樣,是任何人改變不了的,但是卻不知道這樣的違抗就是愚痴無明。「無明」就是你不知道、不認識實相,這樣就會背道而馳,於是就會常常跟實相相反的背道而馳。當有一天體會到「無常」實相、「無我」實相之後,你會看到原來往昔都是在顛倒夢想,這時候當你真正「見如實」、「知如真」,看到「無常」的實相,看到「無我」的真理,這時候你會厭離以往的顛倒夢想,「厭、無欲」,然後就能解脫自在

  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關鍵,怎幺樣才能夠解脫就在你能不能去認識真理實相,有人說:「江湖一點訣」,重點就是在這裡。縱使你再跑去西方極樂世界你這「一點」如果沒有突破,也是絕對沒辦法的。因此,記得!束縛、苦海都不是別人給你的。

何謂「苦海」?

  什幺叫做「世間」?(第76頁第九章「六入處」第十節)。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言大海者,愚夫所說,非聖所說,此大海─小水耳。雲何所說海?謂眼識色已,愛念、染著,貪樂身、口、意業,是名為海。一切世間修羅眾……乃至天、人……」六道裡面的眾生,「悉於其中貪樂沉沒,如狗肚藏,如亂草蘊,此世、他世絞結纏鎖,亦復如是」。

  佛陀就講:一般所稱的「大海」,對佛陀解脫者而言,都只是小水池,不算什幺!那一種海很容易度過。真正的「苦海」,我們身、口、意所造成的「苦海」,卻很難很難超越!比如大西洋是很輕易可以超越,只要一萬多元的飛機票,就可以飛到美國去了。一張飛機票,就可以超越過大海,只要三萬元左右,就可以地球一周。所以,你要地球好幾圈,都很容易啊!心外的距離都沒什幺,如果解脫是向外求,那些向外追求的科學就可以解脫了。如果假設解脫是在月球,他們早就發明太空器,然後飛到月球上、就可以解脫了。如果解脫證明是在太陽繫上面的一個行星,科學就會趕快設法建造出火箭,然後把人類送過去那個星球。但是,那些都是不可能的。

  向心外求,是不可能找到真正的解脫佛陀認為有形的海洋還算是小case,都只是屬於「小海」而已,真正的大海是什幺呢?「聖所說海」佛陀所講的「海」、生死苦海,就是「眼識色已,愛念、染著,貪樂身、口、意業」,我們的六根跟六塵接觸之後,所產生的種種抓取、貪愛,這些就造成你的整個世界對於什幺是「世間」、「苦海」,很多人都還是停留在錯誤的認識,包括大多數在佛門裡面的講經說法,都還在錯誤傳導所謂的「苦海」。

  什幺叫做「苦海」?如果不了解什幺叫做「真正的苦海」,又怎幺會有可能超越「苦海」呢?一般所認知的「苦海」,都是外面的世界,有些經典甚至講說「這個世界就是娑婆世界這個世界五濁惡世,就是一個苦海』,所以我們要趕快,現在已經是……劫、……時期,已經快要如何……」都把外境形容得很醜,然後鼓勵大家逃到他方世界、鼓勵大家移民……。

  佛陀就坦白講,眾生就是這樣一世一世的,在那裡一直逃!一直跑啊!一直逃!一直跑啊!因為你跑到那個世界去之後,人家還是告訴你「這個世界娑婆世界這個世界五濁惡世,我們要趕快要到他方世界去啊!……」。其實真正的「苦海」,不是外面的娑婆世界

  (第九章第十一節)「世尊!所謂世間者,雲何世間?」什幺叫做「世間」?什幺叫做「出世間」?「世間」講的就是苦海,「出出世間」講的就是出離苦海。如果我們修行不知道什幺是「苦海」,就沒辦法真正出離苦海。如果錯誤認知苦海」,就不可能出離這個苦海。所以,要正確認識什幺叫做「世間」?什幺叫做「苦海」?什幺叫做「出世間」?什幺叫做「出離苦海」?今天如果能夠聽聞到這些,然後觀念能夠釐清出來,正確修行方向就會建立起來。

  佛陀就告訴三彌離提,所謂的「世間」就是「謂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是名世間其他的耳、鼻、舌、身、意都是一樣,佛陀稱這個叫做「世間」。「所以者何?六入處集則觸集,…………如是乃至純大苦聚集」佛陀是要告訴我們什幺叫做「世間」?「世間就是我們六根跟六塵相觸之後,產生「六識」的整個這些,就是我們的「世間」。佛陀所要講的「苦海」,所要講的「世間」,不是外面的世間,不是外面的世界你要出離的「苦海」,不是外面這個苦海。「六根」是我們的身、心,也就是身、口、意,「六塵」表示所有的一切境界,「苦海是指我們的「六根」跟外面的境界接觸之後,產生貪愛、瞋恨、苦受、樂受,我們的心和境界糾纏在一起,我們的心被境界牽著走,形成這樣的一個叫做「苦海」。

  所以,什幺叫做「世間」?你的「世間」、你的「苦海」,不會超過你的「六根」跟「六塵」接觸的範圍。因此,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