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照法師:永嘉禪法 第六章 五種方便行

第六章  五種方便行

我們學習了以上的內容尤其是調五事的要領以後,就應該掌握入禪定方法了。但在實際打坐上,即使我們偶爾能感覺舒服,但下次再想進去就進不去了也就是我們把握不了入定和出定的技巧,無法出入自由找不到進入禪定狀態的那個門檻。有一本書叫《你是做夢大師》,教我們如何通過訓練,找到進入夢境關鍵處——門檻,找到以後,我們就能隨時通過這個門檻,從沒有夢的狀態進入夢境之中。而一個修習禪定很有受用的人,他完全可以編織自己的夢,希望在夢里見到誰,都可以如願,因為一般夢境就是妄想的延伸和具體化。定力差時,我們的妄想就很模糊,很散亂;如果定力好了妄想專註,這個妄想就會夢境中出現。所以我們修學禪定,就是要把握如何進入禪定,如何保持禪定,如何從禪定中出來這個過程,這個過程關鍵點,就是要認識進入禪定之門的門檻在哪裡。

如何進入禪定之門呢?我們首先要調五事,把環境身體呼吸心態依此調整好了,心不再浮躁也不再暗沉,清清楚楚又不散亂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進入禪定,進入的時候要掌握三個方面的要點:

第一,對我環境,我的身體,我的呼吸等等身體狀況很清楚,是坐著,站著,還是在走路,在禪堂,在念佛堂,或是在家裡。這個清楚裡面不夾帶任何價值判斷,比如太吵了、太安靜了等等,不必判斷好壞,只要清楚地知道就行了。

第二,對身體的感受也要很清楚地知道。感覺身體是重是輕?哪裡癢、那裡麻、哪裡不舒服這個時候的手和身體不要亂動。即使想動,也要緩緩地動,動的同時對自己的動作,包括動的幅度、感覺都要很清楚,比如走路,腳踩在地上與地面碰觸的那個感覺你要體會到,並要很清晰的把握它。一開始修行最好不要動,開始的時候定力不夠,就難以把握對身體清晰的感受。

第三,對自己的心念要很清楚,沒有妄想或者起了什麼念頭都要知道。

如果環境身體心態都能很清楚,就可以進入禪定。所以禪定入門處就是清楚明了。如果不清楚了,那就兩個原因,第一是妄想紛飛,第二就是昏沉掉舉,這就開了清楚明了這個門檻,更入不了禪定之門了。所以我們要通過訓練,讓自己一步一步地從這個正規的門進來,然後再從這個門出去。否則偶然進去了,也只能是欲界的散定,或者是別人把你扔進去的,你自己根本就不知道。但我們掌握了這個入門方法後,就能將身、心、環境這三個方面觀察得清清楚楚了,哪怕是一句佛號,都可以跟念佛三昧相應。

所以修行四禪八定最重要的一點,首先是觀身體感覺而不是觀心,對身體感覺越清晰越容易進入禪定這就是逆方便。不管是什麼感覺,我們都很清楚,但不要判斷它是好還是不好。比如哪個地方酸痛,我們知道就可以了,既不去討厭也不喜歡這就是比較初級的「止」。先把粗妄想,比如分析、判斷、攀緣的心止住,身、心、環境這三者就都清晰起來了。這時我們再用任何一個簡單法門,比如觀心、觀息、或者念佛都會是靜靜的,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態,比如舌頭動的感覺講話感覺念佛聲音都會很清晰,除了清楚,一個妄想都沒有,住在一阿彌陀佛的定中,身心沒有絲毫的波動。

感覺就如同把門窗都關好後,在房間里點一盞燭燈,因為沒有風,火焰不會晃動,光明就能均勻地照耀整個房間,我們就很容易感受身體狀況的每一個細微變化。心裡沒有妄想就是定,一句佛號清清楚楚就是慧,這就是住在禪定里邊了。當罄聲一響,禪修的時間到了,我們就要從禪定里出來,出來也是三個條件,就是把身體放鬆,身體呼吸妄想都不再管它,不觀照了這個時候我們就出來了

凡夫妄想太多了,像洪水一樣無法抵擋。學習禪定就是不停的訓練自己的思維,熟悉進入禪定方法。如果這個訓練不熟悉,那就需要大家共修的環境,相互切磋,彼此鼓勵,這樣就容易進入禪定修學。剛一開始進入時,我們一般定力會很差,每次進入禪定時間可能連幾分鐘都沒有,就開始煩亂、難受,有人就覺得這樣出來就行了,其實這樣對禪修沒有任何好處。如果我們想要真正的修習禪定,不管過程長短,都要讓自己能如法地進入,再如法地出來,比如閑下來時,我們就可以閉上眼睛靜靜地感覺一下:環境是怎麼樣的、呼吸怎麼調整,身體有什麼特別感受?我們只是去觀這些感受,不去評判和選擇,這樣就可以進入禪定定力差時,也可能就只能進入一分鐘或半分鐘,這都沒有關系,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定在那裡的時候,有事情了,不經過出來的過程,馬上就跑去做事情了,如果這樣,以後再進入的時候就會越來越模糊。

所以禪定並不神秘,把握了入、住、出三個要訣,隨時都可以訓練、熟悉和運用這個過程。沒事情就靜一下,有事情了就提醒自己:現在不入定了,先去作事情。這樣訓練幾次就會知道它的妙處了。一個想真正了脫生死的人,他的意志力一定很強,一天應該有四十次提醒自己進入禪定禪定時間也會慢慢增長,並漸漸擴散到生活中去,無論走路、吃飯、日理萬機都會處在禪定中,一切變得很清晰,人生就會充滿智慧

「智」字是上面一個知,下面一個日,禪定中的這個清清楚楚的「知道」,像太陽一樣照耀著我們整個身心就是「智」。如果你定力足夠強,這個太陽足夠亮,就不但對自己的環境身心非常清楚,對他人的起心動念你也會清楚地知道,甚至任何事情的前因後果都清清楚楚,這就是佛法講的智慧世間聰明不會明察因果,所以聰明人常會做糊塗事,以計謀取勝雖然暫時會得到些利益,不久可能就會遭到惡報。而智慧的人雖常在定中,沒有絲毫的起心動念卻會將任何事情處理得恰到好處這就是通過禪定把我真心神通妙用啟發來了

禪定雖然如此之妙,可是確實需要堅持不懈的訓練。我們學習了調五事後,就算掌握了禪修的方法,但如果你沒有什麼志向動力,修修停停的,或者不按部就班地訓練,也體會不到禪修的妙處。所以我們下一步就要學習行五法,也就修行准備工作的最後一項,發起偉大的志向動力,才能進入正修行也就是見道位、修道位和證道位。

這就比如我們想進山采寶,首先就要准備路費、糧食和衣物這些外在的資糧;還要看身體能否達到進山的條件,不至於路途疲憊,中途而退,並對身體進行必要的鍛煉和檢查。正修行就如同進山采寶,二十五方便可以消除障礙、增加福德就如同准備資糧和鍛煉身體,所以在佛法里將二十五方便稱作「資糧位」和「加行位」的修行。通過資糧和加行的修行,首先要「見道」,知道什麼是寶,才能進山采寶。如果只是准備資糧和加行,卻不上路,見不了道,那就永遠也采不到寶物很多人在幾十年的學佛過程中,見道位的正修行一直沒有開始,只是做了些修行的准備工作,就是因為行五法的修行比較欠缺,沒有樹立起志向信念,最終導致時日荒廢,兩手空空,這就非常可惜。

那麼行五法是哪五法呢?就是欲、進、念、慧、定。一者欲,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欲得一切諸禪智慧法門故。亦名為志,亦名為願,亦名為好,亦名為樂。是人志願好樂一切諸深法門故,故名為欲。如佛言曰:一切善法,欲為其本。第一就是欲。無論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善是惡,都要先具備完成它的慾望,否則就無法啟動,修學禪定也一樣,我們首先要有獲得禪定慾望,才能開始修行,前面剛剛講了要呵五欲,這個欲怎麼又成了五種方便行法的第一了呢?因為前面的五欲是貪求世間法的慾望,而行五法里的欲則是善法欲,也就是脫離世間顛倒妄想,得到一切禪定三昧神通智慧法門慾望或者願望,所以欲本身並無好惡,就看你如何去用了

善法欲亦名為志,也可以稱為志向世間法里的志向太多了,我們都很熟悉,而佛法兩種最根本的志願,第一種是我們希望能得到禪定解脫智慧解脫身心的束縛和煩惱;第二種是自己解脫後,還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解脫這是菩薩菩提大願。總的來說學佛法就要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志向。上求佛道是希望自己解除痛苦具足無量智慧;下化眾生是把這種慈悲心運用到生活中,幫助眾生解除痛苦

兩種願望志向是我們修行最重要動力。亦名為願,願就是願望。亦名為好,好就是愛好,以修行為興趣、愛好,所謂「學之者,不如好之者」 。認真學習的人不如好學的人,如果沒有興趣、不愛好,遇到一點困難就會退縮,有了興趣,無論如何都會堅持下來,肯定會有成就。亦名為樂,以修行為樂趣,做其它的都沒有意思,就是修學禪定才有快樂,那怎麼可能修不成呢?志、願、好、樂是欲的由淺入深的四種表現層次,無論哪一種都能使我們走入佛法寶山。所以佛陀說,一切善法,欲為其本,慾望是一切善法的根本。

其實欲也是一切惡法之本它是一切生命行為最重要動力。一切眾生皆以淫慾而正性命,如果沒有了慾望生命也就不可能存在;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了慾望,沒有人去勞動、去做事情它就是一片荒蕪的沙漠。慾望就如同汽車的引擎,凡夫觀念就如方向盤,因為無明緣故凡夫觀念有善有惡,因此慾望也表現出善惡的區別,在方向盤的指揮下,慾望就會帶著人向各種方向駛去。

在貪嗔痴指揮下的慾望就是惡欲,滿足惡欲的過程使我們增加痛苦,墮落三惡道,就像飲鴆止渴,或用鹽水止渴,結果是越喝越渴。在戒律指導下去追求定慧慾望,就是善法欲,滿足善法欲的過程使我們得到清涼,真正的解除饑渴,使生命層次得到提升,上升到三善道。但因為還未擺脫無明的糾纏,仍舊不免輪迴。擺脫無明之後,凡夫就轉為聖人聖人中的佛菩薩還會到這個世界上來生活的,他們的生存動力就不凡夫粗重慾望了,而是一種清凈無為的願力,他們生活目的也不再是滿足慾望,而是滿足自己救眾生苦海願望

所以慾望事實是一種嚮往,凡夫依靠虛幻的第六意識創造出各種時髦的價值觀,誘惑著人們不斷地為之奮鬥。因為凡夫都在無明夢里,不了解萬法的真相,所以任何價值觀都不可能是真理生命力註定不會長久,各種觀念輪番登場,變換得很快,一旦新的價值觀被創立出來時,舊的就會被推翻,以前所有努力全部付之東流,導致人類幾千年的文明歷史,完全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循環過程,發展到現在依舊在輪迴里顛倒。

人們被世俗價值觀所左右,就如同狗追骨頭一樣,骨頭扔到東就跑到東,扔到西追到西,咬過來卻發現不是,骨頭永遠在別處。比如許多人在追求名聞利養的過程中努力、很充實,一旦真的有了錢、有了地位後反而變得消極無聊愚痴的人甚至去做害人害已的事,世間法就是這樣的負面重重。而佛法就完全不同了,它是亘古常存、永恆不變真理,但對凡夫來說沒有實際意義,因為凡夫很難理解佛法的奧妙,更體會不到涅槃的美妙,所以就不可能接受,也不會產生追求解脫慾望

為了方便接引眾生走向解脫法,智慧慈悲佛陀就根據眾生追逐價值觀習性,創立了一種建立在人間福報基礎上的人天價值觀讓我們初步感受得到佛法的博大、精深和受用,生起佛法信心後,再引導我們走出輪迴,走向解脫

比如現在我都是凡夫,追求財色名利慾望充滿了整個身心,我們不想受慾望的支配去毫無意義地奔忙,卻一下子又找不到無欲則剛的清凈,怎麼辦?這中間有一個重要的步驟,就是要先樹立人天乘的價值觀念,把所有慾望轉化為善法欲,我們就具備了出離三界的重要動力

四禪八定就能通過禪定讓我們暫時擺脫凡夫之欲,體會到深層次快樂認識到世間的煩亂可厭。世間讓我們變得糊里糊塗,不知所措,佛法使我頭腦清醒,富有理性世間人都以或大或小的我執為中心,比如為國家、為集體、為家庭、為個人等等,其實真正的核心還是為自己。哪怕相愛中的情侶,為了對方可以付出一切,也是因為去了對方自己會更痛苦,所以也還是為自己。只要是凡夫,起心動念就逃不出我執這個魔掌,因此我執所派生的煩惱無窮無盡的,世間快樂都是有副作用的,相比之下禪定無我的,能清凈煩亂的心,因此快樂的覺受會更加深入、更沒有副作用

有了這種比較以後,我們自然就會把對世間法的慾望轉化為追求禪定慾望,至少覺得應該讓生命進入這種狀態去嘗試嘗試,這就是善法欲。這個轉變可以使我放下生命中的妄想顛倒、黑白不分混亂狀態,轉而去追求禪定,進入一種擁有智慧定力生命狀態,這種過程因為願望的不同會分幾個層次凡夫的心就如同從山頂一直不停地往下滾的石頭世間智慧就像被業風吹動的微弱燭燈,搖晃不定,對所處的環境無法看清楚,結果只能滾到哪裡算哪裡。人、天、二乘注重禪定,進入禪定以後就住在里邊不出來了也不眾生就像自己這塊石頭找到了一個安穩不動了,其它石頭愛滾就滾去吧,所以二乘人雖然能有智慧安穩自己,卻因為缺乏願力,生不起安穩眾生的後得智慧。只有佛菩薩才像一盞沒有動搖的燈,能夠照耀周圍的一切,引導眾生最終走向光明

智慧是我們本身就具有的,只是因為心搖來晃去,才會無法把握自己的身心狀態,修學禪定就是要把這種搖晃的心態穩定下來,回歸智慧的本來。打個比方說就像射箭時,如果想把箭射到最盡頭,就先要把弓拉滿,然後再一放,箭就會射向目的地了,如果我們不拉弓,箭根本就射不出去,如果拉滿了不放,箭一樣也射不出去。善法欲就相當於我們掌握了射箭的方法,箭如同我們的生命,弓相當於善法欲,把弓拉滿後再放箭而去生命自然而然地捨棄了三界輪迴的一切痛苦

所以禪定功夫修得好、具備正知見的人,到一定的時候自然就會解脫。但如果我們缺乏聞思經教的智慧,雖然修了四禪八定,有了拉滿弓的力量,卻沒有解脫生命的渴望,那就像拉緊了弓,卻最終也沒有把箭射出去一樣,那就非常可惜了。因此我們不要讓自己的願望志向受到局限,覺得我能得個初禪、初果、阿羅漢就不錯了,我們要生起希望得到一切出世間甚深法門願望。實際上我們的身心完全具備了佛菩薩品質能力,只是被妄想顛倒覆蓋住了,無法顯發出來。我們現在通過一切出世間甚深法門禪定修學,慢慢把自己內心的這些慈悲智慧能力都給開發出來,然後心量就會打開。

諸深法門的這個深,是針對淺而言的,也就是不能只追求淺顯表面的東西,比如神通,如果沒有培植高尚品質也就是正知見,只去追求神通都會麻煩,甚至被妖魔鬼怪附體。佛法告訴我們禪定神通自然而然有的,共有六種神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通,前五通我們不要輕易地去求,我們要求的是六種叫漏盡通。漏就是煩惱,漏盡通就是斷除一切煩惱智慧。漏盡之後,其它神通自然就有了,再沒有任何作用;如果煩惱沒有斷盡,卻去追求其它的五種神通,肯定會有作用,因為煩惱沒有斷盡,就有無明迷惑,神通在一個有迷惑的人手裡,就會成為危險的工具。

比如呂洞賓通過外道修行得到了五通,可他沒有漏盡通,我執煩惱還在,因此會很想炫耀自己。在炫耀的過程中,還感覺自己很慈悲善良這對修行人來講是很要命的,他會因此破除不了我執就像弓拉滿了,卻不知道射出去,功虧一簣。相傳有一次呂洞賓微服到岳陽樓去玩,因為沒有人認得出他是神仙他就感到很委屈和失落,但神仙不會做壞事,所以他就神通洞庭湖上飛來飛去,飛了三次,顯示了一下,還吟誦了一首詩「朝游北海暮蒼梧,袖內青蛇膽氣粗。三入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好像很瀟灑、自在、清高,其實這就是我執的表現,沒有我執哪裡還會這樣去炫耀呢?

所以洞庭湖旁邊的亭子里貼了幅對聯,上聯說:呂道士無聊,八百里洞庭飛過來飛過去。是啊,我們坐在洞庭湖的亭子里喝茶聊天,多好的事情,他卻弄個神通在那裡飛來飛去,唯恐人不認識,這不是太無聊了嗎?不過呂洞賓是個很有善根的人,所以後來能得到黃龍祖師的點撥,他聽了祖師開示後就開悟了,然後又寫了一首詩:

拋卻瓢囊摵碎琴,

從今不鍊汞中金。

自從一見黃龍後,

始覺從前錯用心

從前是用錯心了,現在終於能把箭射出去了

所以我們修行佛法願望一定要深,也就是希望自己能得到甚深法門,不要浮在表面,淺嘗輒止。最深的願望什麼呢?就是要成就菩薩大智慧和大慈悲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去修學世間、出世間的一切方便法,就會成就一切甚深法門;如果沒有這樣的善法欲,我們即使修學了四禪八定,也無法引導自己走向真正的菩提大道

二者精進,堅持禁戒,棄於五蓋,初夜後夜,專精不廢。譬如鑽火未熱,終不休息,是名精進道法

精進,精是精純不雜,用心很無瑕、很純粹,則無懈可擊,不會被污染;進是進而不退方向明確,只向這一方向走,就是進。這個方向就是堅持禁戒,棄於五蓋,將心念安住在持戒的善法里,沒有五蓋的夾雜,特別是在坐禪的時候,要讓自己的心念能夠延續這種定的狀態在這種純粹的狀態中,只是去感受身體的輕安、空曠,其它一概都不管。在這過程中,由於陰陽失調導致的各種身心健康狀態,都慢慢得到調節,地水火風這四大調順後,身心自然愉悅、健康

初夜後夜,專精不廢。專業修行的出家人理當如此,因為出家人不務世間事務,只以修行為正業,所以不分初夜、後夜都要認真修行。在家居士沒有這個條件但也不能須臾忘記修行。所以初夜後夜的意思其實是告訴我們要有空,就盡量不要讓睡眠因緣耽誤自己對甚深之法的修學,有個偈頌說:

學道如鑽火,冒煙未可休。

直待金星現,歸家方到頭。

這是說,想要得到法的受用,就要像鑽木取火一樣,火不出就不能停,一停下來就白鑽了。

比如沒有禪定經驗的人幾次坐下來後有點受用了精進上往往會打折扣,結果一次受用後,要停好長時間才能再進步。這都凡夫心造成的,比如懷疑、恐懼、忐忑不定、沾沾自喜等等,禪定的感受和心態反而使他不知所措,甚至因為願力不深、善法欲不強會導致退轉。「學道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修行是不可能保持原狀的,除非對於所修的法達到了一定的境界也就是火星鑽出來了,我們可以暫時安住其中。比如我們得到了初禪,就可以暫時安住在初禪里。但如果我們的願望是達到四禪,在初禪就不能安住了,即使有了初禪的感受,也要馬上出來,再進入二禪繼續用功,不斷地努力精進。當然,如果我們的願望成就佛果那就永遠不會退轉,心永遠會在善法的相續中。有個偈頌說:

學道猶如守禁城,

晝防六賊夜惺惺

中軍主帥能下令,

不動干戈定太平

修道猶如以精進心守著禁城,誰也不能進到禁城裡來,白天要防著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賊,眼睛不貪外在美色,耳朵不執著好聽的,六根不追逐六塵;夜裡還要清楚、明白、不昏沉,這樣就能把城守好,不動干戈也太平。當精進的善法欲生起來後,保持六根清凈,那麼即使不去磕頭、拜佛、誦經,行一大佛事也會受用無盡。

三者念,念世間為欺誑可賤,念禪定為尊重可貴。若得禪定,即能具足,發諸無漏智,一切神信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是為可貴。故名為念。

念是念頭,指念念不停的每一個具體的心念也就是指導我們具體行動的思想。前面講的欲是大意向,就是自己願意做這些事情,並沒有具體到心中所生起的現行。修學禪法必須要具備什麼樣的心念或者信念呢?就是要具備「世間為欺誑可賤,禪定為尊重可貴」這樣的心念,而且念念不停,無有夾雜,欺誑就是虛妄不實,可賤就是可輕視的,也就是說世間都有作用,不值得去珍惜。比如得到了名利和各種享受的同時,也會相應地產生很多負面東西名利也會轉瞬即逝,所以不如早些拋棄世間法,去追求能開發無漏智的禪定。無漏智,就是斷除見思惑和分段生死智慧,沒有副作用智慧。修習禪定,會使我們在輪迴世間充滿解脫自信力量,不會被世間的八風所吹倒,最終成等正覺也就成佛,並能度化一切眾生脫離苦海,因此禪定和無漏智是非常可貴、非常難得的,我們要在心中要樹立起這樣的觀念這是禪定法門正念

一般法門都要有一正念,比如凈土法門裡,就以「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為念,念念不忘佛陀慈悲、西方極樂世界殊勝,從而生起強烈的感恩和覺受。修學禪定也一樣,每次禪坐入定之前,我們先要回顧一下這種觀念,再讓自己進入禪定,念力就會比較堅固,如果沒有如此專註念頭,開始禪修還挺認真,時間一長,就容易像應付功課一樣鬆懈掉。比如很多人發願准提咒大悲咒,一開始發心勇猛,念得很用心,也都有感應,再到後來就像是還願,像完成功課一樣強迫自己去完成,沒有了心念力量感應也就沒有了。所以這個念,這種從心底里生起的想要成佛的強烈信念,是我們很重要修行動力,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

四者巧慧,籌量世間樂,禪定智慧樂,得失輕重。所以者何?世間之樂,樂少苦多,虛誑不實,是失是輕。禪定智慧之樂,無漏無為,寂然閑曠,永離生死,與苦長別,是得是重。如是分別故名巧慧。

第四是巧慧,善巧的智慧。巧慧不同於世間聰明聰明只是對於世間法反應比較快,很伶俐;而巧慧則是通過聞思,能把生命正負兩面的作用看得很清楚。比如巧慧的人會發現,正面的智慧禪定安祥快樂和悠閑自得,這些都絕然沒有不舒服感覺,能遠離生死無常世間法,而生命過程中真正需要的,並不是去追求那些虛幻的榮華富貴,而是扎扎實實去感受一切的心態。換句話說,有了智慧禪定,無論世間的榮華富貴還是貧窮潦倒,都會轉化為一種清凈庄嚴;否則,榮華富貴貧窮潦倒都能使我們喪失生命快樂和悠然自得,誘惑我們輾轉於永無盡頭的輪迴中。

看清了生命中正負兩面的作用,巧慧的人會認定出世間禪定智慧、悠閑自得心態,實在是比什麼都重要,進而去闡揚正面的作用負面自然就沒掉了,更加榮華富貴,而且庄嚴清凈,沒有一點副作用,所以佛經里說,世間、出世間一切都沒有比佛陀凈土庄嚴、更寶貴、更榮華富貴。要說名聞利養,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名聲有多大?他們的受用又有多大?借用佛經一句話:算數譬喻不可得知。多得不可勝數,無法說盡。所以只要抓住正面的東西,那些附帶的作用都是生命妙用,如果沒有智慧的指導,生命本來的妙用都成為輪迴顛倒,巧慧就是辨別這些的智慧

五者一心,分明明見世間可患可惡,善識定慧功德可尊可貴。爾時應當一心決定修行止觀心如金剛,天魔外道不能沮壞,設使空無所獲,終不回易,是名一心。譬如人行,先須知道通塞之相,然後決定一心涉路而進,故說巧慧一心。經雲:非智不禪,非禪不智。義在此也。

第五一心,一心就是定,一心要跟巧慧聯合起來用。巧慧是智慧,一心是禪定。沒有智慧的定不是真正的定,沒有定的智慧也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說「非智不禪,非禪不智」,定和慧兩者要合在一起。沒有智慧的人,進入不了真正的、正確禪定;沒有禪定功夫也不可能生起真實智慧智慧就像眼睛禪定就象腳,有了眼睛和腳,才能走向正路,也不會摔跤。沒有眼睛光有腳,很容易走錯或者摔跤,光有眼睛沒有腳則一步也走不了,所以把禪定智慧結合起來,定慧等持,一切天魔外道、一切有為法才影響不了我們的修行,才能直入佛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