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出自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卷》,是唐代罽賓國的三藏法師般若翻譯。

《普賢菩薩行願品》開示

  普賢菩薩行願品》開示

  妙峰法師

  誦經主要是為了讓我們的心寧靜下來,在誦經時我們的心應盡量不要有雜念。歷史上有很多修學佛法的人把《普賢菩薩行願品》作為日課每天讀誦,誦持經典是一種修行方法,像大家熟悉的本煥老和尚每天就誦持《普賢菩薩行願品》十二遍以上。

  誦持《普賢菩薩行願品》的功德是很大的,其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動力,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也是佛教人生觀世界觀、財富觀。所有眾生會有生有死的,每一個人都要面對臨終的那一剎那,我們的身體將要四大分家,地、水、火、風各歸其位,將要向家屬親人告別。在臨命終時,無論你多有權勢或是富貴、還是很貧窮都是一律平等,你擁有的一切物質財富都不會隨你而去。我們這一生是隨因緣而來,如果我們一生能誦持《普賢菩薩行願品》,那麼這種善業就會引導我們去極樂世界,相反,我們就會隨著自己所造的業走向該去的世界,我們的歸屬是由自己的業力所決定的,也就是“萬般皆不去,唯有業隨身”。誦持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就是為了我們聚集清凈的業,讓這清凈的業引導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目的成就無上佛道

  在《大方廣佛華嚴經》里,善財童子到處參學善知識,共五十三參,參到了普賢菩薩這裡,普賢菩薩就告訴善財童子和諸大菩薩要學習、成就諸佛如來殊勝功德,就必須修十種廣大行願。今天在座的各位來參加夏令營學習佛法,誦持《普賢菩薩行願品》 ,和這個道理是一樣的,我們要了佛法,就要隨佛學修,要想將來成佛也可以從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入手。

  (二)

  《普賢菩薩行願品》經題的全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解脫境界普賢菩薩行願品》 ,“經”的含義帶有貫穿、攝持的意思,佛經是佛在不同的場合、對不同的人說的法。“華嚴是一種萬德庄嚴比喻,指菩薩在因地修六度萬行來庄嚴他的法身法身是每個眾生與佛一樣平等佛性也就是我們生命實體,以種種的行願、功德庄嚴成就的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相好。“大方廣”是該部經典要解釋的內涵,比喻它的量是廣、體是大,法身遍滿法界無相,在虛空里有眾生生存的星球是很多的,而我們的心是沒有離開這個虛空的,學佛是要達到與之相應,最終得到解脫。我們平常講的心念是依心而起的幻覺,它不是我們生命真相,可以說我平常真心是沒有一點的感覺與體驗。普賢菩薩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同稱華嚴三聖,在娑婆世界裡,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輔佐釋迦牟尼佛來教化眾生。“願”就是一種理想,“行”就是照著理想去實踐,普賢菩薩的行願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我們之所以要修普賢菩薩十大行願,目的在於要解脫我們的生命,從三界輪回中求得解脫,要解脫就必須成佛,要具備成佛能力就要修十大行願。行與願必須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有行無願,則沒有方向;有願無行,則只是空想。“不思解脫境界”指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境界,包括認識與修養學佛的人所達到的目的也可說是他的一個境界。從人、聲聞、緣覺、菩薩到佛有著不同的境界,比如聲聞乘的境界要比我們高得多他不再有煩惱、貪嗔痴與生死的輪回,已脫離了三界,但他不管別人;而菩薩解脫以後不會安住那裡,他知道絕大多數眾生還在三界火宅里不知危險,或在遭受煎熬,於是,他要幫助每一位眾生去知道真相,趕緊跳離火宅而不受輪回之苦菩薩羅漢都知道三界如夢如幻,沒有一真實可得也沒有什麼恐怖就像禪宗大德講的“夢中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因此,他們都不執著菩薩更是對來娑婆世界不覺得恐怖,所以菩薩不思解脫境界

  什麼是解脫?四祖去見三祖時,請三祖為他解脫,三祖問誰把你捆住了,四祖一想沒有人把我捆住,當下就開悟了。我們總覺得有煩惱在糾纏著當我們修學佛法以後去好好觀察時,就會發現它是了不可得煩惱來自於我們的執著,由於有我執就產生了喜怒哀樂等等感受。其實,煩惱是無自性的,所以煩惱菩提生死涅槃,要解脫就是要把我們的煩惱認識得清清楚楚,修行也就是一個認識的過程。《普賢菩薩行願品》不僅教我們解脫生死,而且要我們去幫助他人解脫生死

  在十大願王里,一者禮敬諸佛諸佛包括過去已經修成的佛,像釋迦牟尼佛就已滅度了;現在佛,像阿彌陀佛還沒有滅度,正在極樂世界說法未來佛,指的是所有眾生。在《法華經》里,有一位常不輕菩薩能夠持之以恆地禮敬眾生,對任何眾生都不輕視,見到每位眾生頂禮並講你們都是未來的佛,常不輕菩薩通過這樣的修行,內心得到了徹底的凈化,這位常不輕菩薩是在因地修行釋迦牟尼佛的一世。我們一般人看到順眼的人無所謂,當看到討厭的人煩惱就會生起,這與菩薩們的心就差得太遠。當代社會人的感情比較冷漠,鄰居之間少有來往,人與人之間相處也很難融洽,為了利益大家只顧自己,因此,學習佛法對我的人生會大有益處。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尊重,子女要對父母孝順同事領導之間這些關係都要處理好。

  (三)

  昨天已講了十大願王的第一大願,就是要我們在修學佛法時要清凈我們的身口意三業,通過禮敬三世諸佛讓我們身心始終堅持在清凈當中,使我們本有的佛性得以顯示出來。我們平常的心是染污的,無論是善念,還是惡念都是一種染業,是一種輪轉三界、流轉六道的業。通過這樣的方法使我們的身口意三業得到凈化,讓我們覺悟到本有的佛性。我們禮敬三世諸佛,特別是未來諸佛,因為在我們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尊重別人是一件很難事情尤其是對那些所謂不如自己的人,別說去尊重,能做到不輕視、不傲慢就不錯。從生命的本質看,眾生平等,十方法界眾生都是平等的,沒有高貴、貧窮之分,因此,佛教不允許殺生,這與禮敬諸佛有同樣的意義。我們把禮敬諸佛落實到我們生活當中,就是要多尊重別人、多包容別人,要多開發自己的佛性讓我們生命得到徹底地解脫

  第二大願是稱贊如來,在寺廟裡作活動或誦經時,都要稱贊佛、菩薩功德,這個功德從身口意上得到體現,比如稱阿彌陀佛金色。佛的相好是從無始劫以來一直修出的庄嚴,在經典里,對三十二相是如何修出的都有說明,比如佛的牙齒有四十顆,佛的舌頭很長。從口業上講,佛不說無意義的話,佛講的每一句話都對人有益的。從意業上講,佛的心是徹底清凈的,沒有我們這麼多雜念妄想。佛圓滿三種功德以後,剩下只有利益眾生, ? 梵網經 ? 講,釋迦牟尼佛來此世界已經有八千次,用種種不同的方式利益眾生。一般人開始學佛,可能對禮敬、贊嘆佛菩薩不太經意,所積累的功德也就少,當我們領會了內涵以後,就會覺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凈化我們的身口意,是集聚三業的資糧。現代人都很我慢,通過禮敬、贊嘆,能把這種習氣降伏下來。佛是沒有這種喜歡禮敬、贊嘆的分別心,我們也應以一顆平常心對待別人的禮敬與贊嘆。

  第三大願是廣修供養,這種供養不是要拿出很多的東西,而主要是法的供養平常我們看到很多信徒拿著鮮花水果供養佛,要達到心的清凈,我們就必須無所求,心量是廣大無邊的,供養一尊佛的同時,我們要想到無量無邊的諸佛。法的供養包括很多,聽聞佛法以後,我們要如理思維、法隨法行,要利益眾生,要代眾生受苦。有人會問能代別人的業嗎?這要從發願心態轉換過程來理解,別人的業可能替代不了,而你自身的功德卻得以增長。

  (四)

  誦經時不要看標點,要保持較均勻的節奏,誦經的效果不在快慢,主要是我們的心有沒有清凈。第四大願是懺悔業障世俗認為命運是不可抗拒和改變的,佛教業力、業果,由業因感下的果報,業因成熟後的業果是沒辦法改變的,人跟人的差別很大,是由每個人的因業不一樣,所以我們要從現在著手,把握自己的三業。因果論是佛教非常重要的觀點,有幾句話講:“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很好地說明了三世因果關係力量最大的莫過於業力,但業也是由心造的,每一個念頭都會帶來一種業,業有善業與惡業它是非常微細的。我們所面臨的一切是過去已成熟的業所感的,但還有很多沒有成熟的業,潛藏在我們的第八識里,因此必須要懺悔。通過懺悔,使業種子的緣發生改變,使重的果報減輕,或使一些果報不再現前,就好一顆稻種,如果切斷它的水、肥等生產條件它就生長不出來。一切業由心生要想懺悔也得從根本上入手,從心上功夫,修任何方法,也都是把心給清凈下來,這樣才能達到懺悔效果。業是沒有形相的,只有功能作用唯識宗對業果的關係講得非常清楚,大家不妨去看看這方面的典籍,如《成唯識論》、《攝大乘論》等,了解了因果,就了解了整個生死輪回。

  第五願是隨喜功德當我們看到所有眾生做的好事,我們都要隨喜而不要在內心生起嫉妒。一般人很嫉妒別人,特別是在同事同學之間,常常由於嫉妒引發許許多多的矛盾,甚至產生不少人間悲劇。所以,隨喜功德很不容易,這也要通過對佛法的學習,提高自己的認識與境界,通過修行使我們的內心發生徹底地改變。

  (五)

  今天特別安排這個時間,把前四次沒有講完的部分,作一綜合性的補講。《普賢菩薩行願品》的第六願是請轉*輪,據記載,釋迦牟尼佛在人間成道時,是大梵天王和帝釋天向佛陀請的法,由於佛法是很珍貴的,所以非請莫說。當時的人還不知道請法,大梵天王和帝釋天因壽命很長而知道請法的因緣,由於他們的啟請,佛法得以在人間傳播。聽聞佛法有一個好的態度,具體的要求、儀軌在《菩提道次第廣論》里講得非常清楚,大家有興趣可以去學習有關書及錄音帶。總的是要以一個接受、不抵觸、放下過去的成見態度。“信為道源功德母”,修學佛法要從信上入手,信使我們走向對佛法的體證、體驗,信的力量可以使我們戰勝疑慮、懈怠而得以真正地解脫每個人知見都很多,學習佛法就要放下自己的知見,去思維、觀察事物真相聽聞佛法還要身心專註,使自己種下較強力量種子

  第七願是請佛住世,佛在滅度時一定要有人請佛留住世間,佛滅度也是為了度化那些因容易親近而不精進眾生,請佛住世可以進一步引申到對那些高僧大德、善知識們,我們也要經常向他們請安、請他們多住世間

  第八願是常隨佛學佛法的傳播是來之不易的,佛的功德大於須彌,我們要學習佛的偉大精神。在經典有很多地方,描述了佛陀在因地修行時為法捨身的事例,歷史上也有很多高僧大德是這麼做的,說明剝骨為筆、刺血為墨不是虛假的。在現代科技發展的今天,書寫經典依舊有其功德,大家以後可以去試試抄經。

  第九願是恆順眾生經文里列舉了所有生命形態的很多種類的眾生眾生平等,皆有佛性,但由於我們對它不認識,以致我們迷惑、顛倒、流轉輪回。其實,依靠我們心在活動的那些識,都是虛妄的,就像我們昨晚道別的場景與話語,無論是多麼感人,但都不可得諸佛如來世間眾生,是隨緣不變無所障礙的,是很自在的;不像我們受著業力束縛,沒有辦法自在。各類眾生都是一種假名,其形狀、相貌、壽量、威儀、吃住等事相上差別都是很大的。修菩薩道就是隨順所有眾生,令眾生歡喜,即令諸佛如來歡喜,因為佛來世間是為了眾生,我們來幫助眾生,就是替佛分憂,荷擔如來家業,佛當然高興歡喜馬祖講“即心即佛”,這個心不是妄想、分別的心,而是那個不生不滅、無形無相的那個心,諸佛如來大悲心為體故,大悲心是因眾生而起,因大悲而生菩提心,因菩提而成正覺經文里對離開了眾生就沒有辦發修行講得非常清楚的,大乘佛法是在利他當中完成自利,但當我們不具備眾生條件時,有必要去靜修,該住山的時候就住山。

  第十願是普皆迴向,對前九條所做功德都要迴向迴向先是回迷向悟,我們修學的目的覺悟人生,我們要把修學的功德回迷向悟,把所做的一切善事迴向自己開智慧。其二是回自向他,人一般是自私的,不願意把自己所做功德迴向給他人,這是不懂功德的內涵,功德迴向對象越多功德就越大。當我們功德迴向給無量無邊的眾生,我們心量也就會擴大到無量無邊,我們的本心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法界”,這是修學佛法的一個善巧理念,整個修行就是回歸自心過程。還要回因向果,我們所修為因,根據我們心量大小的程度,將會感應不同的果,所以我們要把迴向到無上的佛道才會成為圓滿果報而不要把拜佛功德去乞求發財、保健康等上,心有所求,修的業即使滿了願,那也是有福報,這種人果報總有用盡的時候,因此我們要把很小的因迴向到無上的菩提正果。再就是回事向理,大家對理事之間是很難把握的,我們布施了那些很困難的人如果你掂記著以後的回報,那麼這種果報便落入了有漏;相反,你幫助完了就放下,一點都沒有執著就可以達到三輪體空。所以,我們在做一切功德時,要放下分別、妄想執著的種種事相,放下自我,而與空性的實相相應,理就是本來如此的道理無所得是人生世界本來面目

  對《普賢菩薩行願品》的講解就到這裡,真正需要的是大家在平常生活中去體驗。

  課堂提問

  問:我們開始學習佛法,應該早晚讀什麼樣的經典

  答:這是常見的一些問題,有人說早上不可以讀此經、晚上不可以讀那經,其實不是這樣的,佛法不受時空限制的。開始讀經最好是讀原經,如《普賢菩薩行願品》、《金剛經》、《地藏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藥師經》、《法華經》等,對讀不懂經典,也要多多地讀,要相信三寶加持力量,慢慢地就會明白些。我們念的時候只管念,而不要分別,自己的力量不夠,就會得到法的加持,久而久之,我們的智慧將會增加。我本人沒什麼文化,只讀完小學5 年級,13歲參加勞動,16歲去當兵,轉業後就出了家。我非常感恩三寶,因為當初出家時,我深感自己不認識繁體字,更不懂經意,那時遇到的善知識又少,就向佛菩薩那裡去乞求,無數遍地去念經、持咒而不問念的結果,確實得到了很多的感受,我深知佛法真實不虛的。大家的機緣很好,不僅有很高的知識,而且還有條件親近知識,一定會在讀佛經的時候有更大的受益。目前,有關經典註解較多,魚目混珠的現象不少,有些文章讀後更讓人迷惑,對初學者難以辨別,這種辨別能力來自於對原經的學習。所以,大家應讀原始的經典,什麼經典都行,看自己對哪些經典喜歡

  問:法師您本人是否誦持《普賢菩薩行願品》?您對一門深入和廣學博聞是如何看待的?

  答:《大乘起信論》講,會有一類眾生以佛的經典而得開悟會有一類眾生菩薩的論典而得開悟會有一類眾生以廣聞而得開悟。這說明每個人是應該一門深入,還是廣學博聞,那是不一定的,比如六祖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句就開悟了,這要各隨因緣。我開始是較多專一持“往生咒”,曾得到過很大的受用,對 ? 普賢菩薩行願品 ? ,我專一地誦過幾年,在福建辦培訓班的時候,我要學員每天晚上休息前都要誦《普賢菩薩行願品》。

  問:網上問只念“阿彌陀佛”,不讀經典不可以

  答:當然可以,問題是太難了,別小看“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別的都不要,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夠了,這話最早是蓮池大師講的,他那時拿著一個木魚在田間路上念佛號,身後就會跟著下雨,有著這樣的境界。所以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如沒有最上上的善根,專念下去是很難做得到,這樣的現象太多了,很多人麻煩,以為念佛簡單。因此,只念“阿彌陀佛”是可以的,關鍵是自己能否長久地堅持下去,並達到臨命終時,一心不亂。一般修學凈土的,也應讀誦一些經典

  問:人的生命形態有六道,為什麼只有在人道才能修行成功?

  答:如果對狗講佛法,比如說你要它發菩提心,你要覺悟人生,它恐怕是不懂的,就更別說它會修行了。至於經典里講那些大菩薩會去地獄餓鬼畜牲道度化眾生那是他們有可以契機境界,不是我們這些凡夫所能做得到的。有關這方面的講解,大家可以從《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暇滿人生部分得到詳細的內容

  問:法師多次提到《菩提道次第廣論》,我是從聽日常法師講的《菩提道次第廣論》錄音帶後,受到了很大的法益,請法師能否介紹一下學佛的道次第?

  答:《菩提道次第廣論》是中興藏傳佛教的宗喀巴大師所著的修學顯、密二乘共同的道次第,他把道次第分為下士道、中士道與上士道,之前還有一個道前基礎。在沒有接收佛法之前,道前基礎教你如何進門,每一個道次第都非常明確,概念也非常清晰,如理如量地告訴了我們如何一步一步地修學。這本書是法尊法師在去藏地留學後,把它翻譯成漢文,本來法尊法師是要弘揚這部論,但被文革給耽擱了。台灣日常法師這部論進行了講解,他第一次來大陸是我請的,我聽過他的錄音帶我不僅自己學,還到處講過廣論、略論的一些大意,並組織過一些法師之間的研討。這部論確實是非常的好,但有人有些偏激,認為漢傳佛教入門沒有基礎、次第不夠明顯,必須要學道次第。其實,漢傳佛教也許對學習佛法的次第比菩提道次第還有更清楚、更微細地方,問題是兩者之間有一個差距,有的人喜歡菩提道次第廣論》。漢傳佛教的一個特點是先明理,然後因理起行、因理攝行。藏傳佛教開始是不講緣起性空、眾生平等這些理論的,依止善知識時,要有嚴格的規矩,修到最後才講道理,這樣下手比較容易,因為一般人難以一下子明白那些高深的理論,從事相上去理解比較容易。整個《菩提道次第廣論》講的就是緣起性空,一切次第是沿著清凈緣起去修,最後在中觀正見里告訴你緣起是空性的,一切是無所得的等等。我想大家有因緣,不妨去讀一讀,這部論的中文文體,既不是古文體,也不是現代文體,可能讀起來有些困難

  這次對《普賢菩薩行願品》的串講就到此,謝謝大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