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佛教經典,亦稱《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簡稱《壇經》。禪宗六祖慧能說,其弟子法海集錄。是禪宗的主要經典之一。

《六祖壇經》懺悔品的思想內涵和現代意義

  《六祖壇經懺悔品的思想內涵和現代意義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廣東佛教協會會長明生

引言

  宗教的現代詮釋及其現代意義是一個十分有探討價值的問題。就以“懺悔”而言,懺悔是各宗教所共同具有的重要內容之一。佛教說“罪業”,基督教說“原罪”,伊斯蘭教說“悔罪”,有“罪”唯有“懺悔”才能得到心靈解脫人生的救贖。佛教懺悔思想有著與別的宗教不同的理論特色和修持方法。《地藏菩薩本願經》雲:“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佛教指的“罪”是我們凡夫在過去無始劫中的貪瞋痴造罪,認為“罪”若不懺除,福德便不能積聚,道業更不能成就。但是世俗的人們,普遍認為“罪”是一種恥辱,以不認罪為原因,絕對不懺悔。如果要懺悔,無疑等於承認自己已是“罪人”。其實,人本身就是充滿貪瞋痴等毛病缺點,如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欲、瞋恚、愚痴這“十惡”是人們很容易犯下的過失錯誤,有過失或犯錯就需要懺悔,以此得到清凈身心

  佛教修行是從懺悔開始的,所謂“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佛教懺悔思想不但體現了佛教主張的反省過失恭敬寬容的處世觀,同時體現了佛菩薩大慈大悲精神人類是有思想動物,有想法就會煩惱,有看法就會見解,得不到思想上的解脫就會給自己身心加重負擔,甚至會患上焦慮、憂郁、恐懼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造成種種的煩惱困擾。“懺悔”是佛菩薩教導我們,以清凈心的智慧,化解自身的煩惱與不安,從而達到解脫自在目的佛陀開示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人們在犯錯後如能真心發露懺悔,完善自我就能證得菩提成佛菩薩。《六祖壇經》的懺悔品中講述的“五分身法香”、“無相懺悔”、“四弘誓願”、“三歸依”等懺悔思想,為佛弟子和普羅大眾提供了用“懺悔”以伏滅罪業和對治煩惱方法,同時指明“懺悔”是求證解脫、從凡夫成佛的重要途徑。這些思想不僅對於佛教修持價值,而且在現代社會中能起到勸人積極向善,塑造理想人格,提高社會倫理道德、乃至關注心靈環保、人文關懷都有重要的作用。它在一程度上引導人們認識自己,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己,消除貪瞋痴慢疑等不良習性這對減少或緩衝社會矛盾,創建和諧社會都有著重要意義

一、懺悔品的思想內涵

  1.懺悔與“五分法身香”的功德

  在《六祖壇經懺悔品中,六祖首先開示:“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此事”是指生死解脫大事,或是指明心見性這件大事。換句話說,要明心見性必須從凈心開始。如何凈心呢?當從懺悔開始。比如,一個瓶子要裝純凈的水,若瓶子不幹凈,再純凈的水倒進去,都會變成污水一瓶,所以首先就要把瓶子洗干凈,再注入清水。“懺”是對過去所犯過失,從前所造的一切惡業,愚迷、驕狂、嫉妒等罪,完全懺除盡凈,今後永不再起;“悔”是決心以後不再犯從前的錯誤。兩者合起來就是懺悔。因此在懺悔品中,六祖先為大家傳授自性“五分法身香”,這“五分法身香”是懺悔修行的具體細則,也可說是綱領。所謂“五分法身香”即是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種功德所構成的功德智慧之身。

  第一是戒香,是指自己通過守戒而沒有過失罪惡,沒有嫉妒、貪瞋的心理,沒有慳貪瞋恨的念頭,沒有劫殺、偷盜、邪淫妄語的意圖和行動。有戒香就能得到因戒律而得到的清凈功德。我們就可以看到諸善惡境界自心不亂能把意念專註修行的一個境象上,擺脫那種心猿意馬式的散亂昏沉、掉舉、攀緣的不安狀態這就是定香,是第二。歷來的祖師大德都在上面下深工夫,如:雲門文偃禪師用功17年,做到“心猿罷跳,意馬休馳”;趙州和尚用功30年,做到不雜用心,打成一片。有了戒香、定香,第三的慧香就進一步了,戒香僅是教我們防心離過,慧香就不同了。慧香就是自心清明,沒有障礙,常以智慧觀照自己的真如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亦不執著,真正達到一種絕對圓融無二的境界這就叫慧香。第四是解脫香,就是心不攀緣外境,不思量分別善惡身心自在無所掛礙。第五是解脫知見香,就是自心對於善惡無所攀緣,待人謙虛和善,隨順眾生,不妄自分別人我,但也不死守空寂,多方參學,聽經聞法,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從初發心直至圓滿菩提時,真如自性毫不變易。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知見”,不是世間知識,而是一種無漏的智慧,其中,解脫香偏重於從個體的解脫,而解脫知見香則偏重於利濟眾生。前者重在歸體,後者重在妙用佛教修行講究懺悔,皆因懺悔學佛之人自凈身心明心見性必經的重要階段,只有自己內心至誠懇切的徹底自省與改變,才能真正達到“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的目的

  “此香各自內熏,莫向外覓”。傳授完“五分法身香”後,六祖還特彆強調“五分法身香” 是用來熏修自心的,千萬不能離心而向外尋求,自性本自具足,這既是學佛修行的前提,又貫徹學佛的始終,直向“心覓”至證得菩提。由此可見,這“五分法身香” 的利益是從懺悔得來的,也就是說,我們只有通過真心至誠懺悔思想行為的種種過失妄想執著和罪業,就能得到“五分法身香”的清凈功德

  2.“無相懺悔”與明心見性的證悟

  六祖教導了“五分法身香”後,接著再傳授“無相懺悔”,以使我們滅除三世罪業,使身口意三業得到究竟清凈。上面說懺悔要從“五分法身香”開始的,這裡再說“無相懺悔”,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如果“五分法身香”針對已造惡業的有形事相的懺悔,再通過持戒、修定、開慧、解脫解脫知見等次第修行來得到清凈功德利益的話。那麼“無相懺悔是從意念這個根源入手,是體性上的懺悔緣起性空,它破除的是由人的妄念而生成的有相的虛幻目的是為了明心見性,活在當下。

  《六祖壇經懺悔品指出:造諸惡業的動因就是貪瞋痴等六根的煩惱。“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驕狂染,從前所有惡業驕狂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惡業中造罪最重的主要有愚迷、驕狂、嫉妒。愚迷擺在第一,愚是愚痴,迷是迷惑。也即是無明,指人們迷惑或不了解萬事萬物緣起性空的真理,對外境幻相妄執不休,就會起貪瞋痴等煩惱惡業。驕狂可以解釋為傲慢這是一切眾生無始劫以來的俱生煩惱。人們自以為是地球主人,對自然環境肆意索取,就是人類傲慢最淋漓盡致的表現。第三是嫉妒,仔細觀察,嬰兒也有嫉妒心”,這也是眾生無始劫以來的惡業煩惱。六祖在這裡是用“無相”打破無明,我們愚迷、驕狂、嫉妒都是為我喜歡攀緣外境,對外境執著無相懺悔主要是破除人們對事相的執迷,要我們深刻理解懺悔的空性,當我們明白緣起性空的真理,對外境的事相不執著內心也沒有了分別,“前念”、“今念”及“後念”均不起伏,念念平等清凈,這種懺悔才是真正的懺悔,是無相平等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所以真正的懺悔就是性空的懺悔,是使自己心裡沒有一切的是非,沒有一切的善惡。當自己出現貪、瞋、痴、慢、疑等不合戒律心理行為時,即能用智慧灼破無明,諸惡不作,廣修眾善,而心不執著,保持內心的平穩與祥和。

  六祖說“菩提自性,本來清靜,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我們因無明妄想執著蒙蔽了自性,通過無相懺悔使我們覺知自性清凈,並能保任內心清明而印證菩提佛果,這也是“自性是真佛”的實質所在。六祖並強調“要在一切時一切處,念念自凈其心,自修其心,自度自戒”,這裡的“念念自凈其心”是學佛修行的根本法門是指在一時空、一切的事情上面都能無相,能夠自凈其心,念念觀照,念念自覺,舍妄歸真,背塵合覺,從而達到明心見性。因此,無相懺悔實體現了禪宗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的根本精神

  3.懺悔菩薩的“四弘誓願

  一般人認為認罪、懺悔身心獲得自在解脫就行了,但是六祖這裡再進一步,教導我們下真工夫,真在修行,認為獲得清凈身心還要發菩薩的“四弘誓願”,以表“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決心。因為懺悔清凈後,要想不為外境所轉,最好的方法是發四弘誓願,令心永不退轉。

  《六祖壇經懺悔品雲:“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六祖說的四弘誓願強調“自心”和“自性”。這是六祖要大家返觀“自心”,始知法界無邊眾生不是外在的,而是自心眾生心中眾生,就是所謂的邪迷心、狂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種種不善的心,都是心中眾生,是極為剛強難調伏的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就是將自己心中邪見煩惱愚痴眾生,用正見來度。如果有了正見就能運用般若智慧來打破愚痴迷妄的眾生,各各自性自度。邪見來時能用正見度,執迷來時能用覺悟度,愚痴來時能用智慧度,惡念來時能用善念度,這樣來度心中眾生就叫做真度。同時,即是度己及人,當我們看到芸芸眾生也受痛苦煎迫的時候,就要想方設法度化他,教導他們用正見覺悟智慧、善念等來自性自度,見清凈自性,離苦得樂。而“煩惱無邊誓願斷”是要我發願運用自性般若智慧來去虛妄分別的心,就叫做真斷。正是因為眾生是自己,也是別人,所以六祖這裡是教導我們一定要恢復自己清凈平等,以清凈心、平等心、慈悲心來對待眾生,這才是真正斷掉煩惱

  前面兩個弘願強調“自心”,後面兩個弘願強調“自性”,“自性”就是指我們的真如本性,在真如本性中,本來具足無盡法門,本來具足無上佛道。“法門無盡誓願學”就是必須見自本性,常常實踐正法,行無上正道精進無間,這就叫真學。“無上佛道誓願成”就是常能心存謙卑實踐正法,又能遠離迷妄而又不執著覺悟內心常生般若智慧,非有非無,真妄俱除,就能見到自己的佛性,也就能在一言之下悟道成佛,才能得自在。這裡六祖教導我們要願學、願成,悲智相應。我們有了悲心還要有智慧隨緣隨機度化眾生,如果沒有智慧,我們就不知道哪個眾生哪種根機,我們應該用什麼方法來度他。有了智慧,我們就可以了解,這眾生是屬於哪一種根機,他現在存在哪些煩惱?哪些問題?需要我們用智慧去化解。悲心和智慧,相依相成。

  從中可知,懺悔罪孽發願的第一步。要知道,在一個充滿煩惱和罪業的心中是發不起願力的,純凈的願力必須在三世清凈心中才能生根、發芽。若只是懺悔罪孽,卻不能將自己的功德迴向給無量的眾生,那還不能算作廣發四弘誓願自然也不能修成真正的圓滿自性無上的佛道。唯有發四弘誓願,像地藏菩薩發的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我們才有悲智雙運的功德,力行踐願,普度眾生利益眾生懺悔功用才能生起最大效果發願功德才能圓滿

  4.懺悔與“三歸依”的圓滿佛果

  如果說“五分身法香”是懺除妄想煩惱,“無相懺悔”是見清凈本心,“四弘誓願”是用懺悔後的清凈心去發願度化眾生,那麼“三歸依”就是懺悔的最終目標——圓滿佛果。斷煩惱與度眾生是一不是二。《六祖壇經》(懺悔品)雲:“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凈,眾中尊。”這與普通所說的“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是不同的,但道理是一樣的。“佛”就是覺,一般人講到歸依佛,總是想到心外有一個佛,如: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十方諸佛。這裡的“歸依覺”是自身心性中的清明本覺,福慧具足,名為“兩足尊”。“歸依正”是平等正直平等正直就要遠離五欲六塵,所以稱為“離欲尊”。“歸依凈”即是三業清凈,三業清凈之人在一眾生中是最尊貴的,稱為“眾中尊”。這個說法與“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自性三寶完全相應,為真正智慧開示。“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凈,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六祖在這裡以善巧的開示,從名稱上教導我們自悟自性、自修自性,這與我平時的歸依是不同的,它是在見自身清凈的本心上自性歸依,這樣的歸依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是修學佛法的根本,內可調適我們的心性,外敬他人,這也是真正的自性歸依。

  懺悔品的思想內涵分析到這裡,我們對懺悔作用目的就不言而明了。懺悔修行的最終目的是真正歸依三寶,自歸依者,必須除卻自性中一切不善,因為我自性清凈。一切不善之物、一切不善之心都不真性,而我們妄想心中物,必須將它懺除去。六祖說:“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從中可見,懺悔學佛修行殊勝法門。六祖的懺悔思想的意旨是自悟自性三身,見自性佛,才能成就自性無量功德。真正的三歸依是自悟自性,能親證見到“一體三身自性佛”,即“歸依清凈法身佛”,“歸依圓滿報身佛”,“歸依千百億化身佛”。第一是清凈法身”,世人心性本來清凈無染,一切萬法都由自性而生。如果心中思量一切惡事,會產生惡的行為;如果心中思量一切善事就會產生善的行為。一切萬法無不從自性中生,只要自己除去迷妄,內外自然明徹,這就自己的清凈法身。第二是“圓滿報身”,念念圓明,無二實性,清凈平等,非有非無,這是說自受用身,從初發心一直到成就無上菩提,念念之間自見本性不失正念這就叫做報身。第三是“千百億化身也就是利益一切眾生成就一切善法。三身具足於一體,這就說明我們只要用真心懺悔,就一定要能做到念念都是清凈無染,都是光明圓滿也就是諸佛菩薩境界,常樂我凈了,功德不可思議

二、懺悔的現代意義

  《六祖壇經》中的懺悔品傳授的“五分法身香”、“無相懺悔”、“四弘誓願”、“三歸依”,都是教導人們潔凈自身,自凈其意,達到明心見性,頓悟成佛。“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六祖的懺悔思想是一種自覺精神之提升,是經由道德實踐,轉化為理想人格的要素。這些思想落實到具體的生活中來,就是在與人交往時,經常反省自己的過失,除卻“邪迷心”、“狂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此等心,涵養成“清凈心”、“恭敬心”、“直心”、“真心”,與人相處時,慈與眾生樂,悲拔眾生苦,成就博大包容、圓融無礙的胸襟。這些寶貴的思想在當下社會能建構理想人格,提高社會倫理道德,推動人文關懷、心靈環保等方面的發展,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大的意義價值。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五分法身”建構理想人格

  在《六祖壇經》中,六祖並沒有明確而系統地指出,什麼是理想的人格。但是六祖強調的“人人皆有佛性”、“人成即佛成”已為理想人格出了標準和指引,佛教中的諸佛菩薩就是理想人格福德圓滿完美形象的體現。那麼人怎樣才能實現這種理想人格狀態圓滿完成自己的佛道呢?《六祖壇經懺悔品中提出的“五分法身”是建構理想人格的主要途徑和善巧方法

  雖說“人無完人,孰能無過”,但是人天就有追求完美自性,並且佛教為人自性本自具足。人為什麼需要懺悔那是為人為了減輕罪惡感之外,同時人們不滿足於自己的缺點,肯積極努力地學習和改變,奮鬥不息。因此由“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這“五分法身香”而得到的懺悔功德,可以使人們守“五戒”、修“十善”,懂得自我珍重,自尊自愛,體現了人的有意識、主觀需要和自主能力,這也是理想人格的重要體現。例如有些人,染上了抽煙、喝酒、嫖賭、吸毒、奢侈等不良惡習,在通過懺悔否定自己的不足的基礎上,下大決心不再抽煙、喝酒、嫖賭、吸毒、浪費,能夠嚴持戒律,改變了這些不良惡習,用智慧內觀返照,清除心靈的弊障,滌除奢欲與雜念,把自己的內心打掃干凈,這樣就接近於佛道了。懺悔作用是在否定自己的同時又不斷肯定自己,從而獲得新生,它是我們達到自我凈化、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內在動力和主要途徑。

  從六祖的懺悔思想中看出,人如果能夠根據“戒定慧”來過修行生活就能夠從紛擾的社會生活和對功利的追求中解脫出來,使人重新獲得已經失去的“解脫”和“解脫知見”,即自由自在,心無攀緣,真正地認識自己本來的真心通達諸佛所證的真理,因此過上一種自在無礙、安樂祥和的生活。如此,人格也可以達到理想境界也就是人成即佛成。

  2.“無相懺悔”重樹社會倫理道德

  倫理道德中國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論語》的解釋,“道”意在指人人應遵循的最高行為準則,而“德”則指人們在認識和實踐了道之後所導致的主觀收獲和體驗。倫理道德兩者之間關係密切。“倫”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關係;“理”意指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關係時所應遵循的當然原則倫理二字合起來聯用,是指人們處理相互關係時所應遵循的行為準則。古人所講的道德包含著倫理的意思。

  懺悔能重樹社會倫理道德是因為當一個人連最基本的羞恥之心都不在乎時,道德他就毫無意義;而法律也只能對那些既成事實的犯罪行為進行制裁,對於如何從根本上防止犯罪的產生也是無能為力的。“無相懺悔”主要是懺悔罪業清凈是為了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是摒息諸緣、莫生妄想、一切放下,於相而離相,於念而離念。這些思想突出表現在道德意念上,強調善行要發自善心,出乎自覺,順乎自律。也即符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就恰好作為社會規範的總綱領。佛即眾生眾生即佛。如果人能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就能成佛。而這三者是做人的三個層次,尤其前兩者是做人的根本。真正的人應該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人在否定自身以往錯誤的同時,修行向佛必然加強個人道修養,眾奉善行。因此,“無相懺悔”使人不會明知故犯,動機不善。所以說,“無相懺悔是從動機和起因上解決現今社會道德淪喪動因和起因的問題,它不單是從善惡因果報應上來分析行動的,皆因深信因果報應的人絕對不會懷著僥幸的心理違法犯罪,更為重要的是無相懺悔”是建立在我們與外部世界融為一體的基礎上,認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我父母基礎上眾生既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同時也是我們的慧命父母,那麼我們對內心就沒有分別、沒有對抗、沒有矛盾,只有平等了。這樣的倫理思想結合於現實就把佛性世間化、人性化,強調個體道德的完善,從而把道德的自律所帶來的情感意志因素突出地表現出來,合乎道德本性

  有必要指出的是,“無相懺悔”特別注重提升智慧慈悲,它必然能給社會帶來正能量,像無量光明,能除黑暗,扭轉社會歪風。從這裡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出“無相懺悔”對重樹社會倫理道德,以致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3.“四弘誓願”建立人文關懷

  佛教就是“以人為本”的宗教,“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是區別於其他宗教人文精神最突出的展示。在《六祖壇經懺悔思想中,六祖通過教導發“四弘誓願”來強化這種標志人文精神大圓融,慈悲一切有情眾生教義內容。“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這裡的“自心”和“自性都是關鍵,六祖強調的是立足於現世人生,以人自己本身為中心,要解脫煩惱就要從自己出發,人人都缺點煩惱,但人人也有佛性,只有把握現在,不斷完善自己,用功修行,即可成佛

  “四弘誓願”是通過懺除自己過錯之後,以推己及人的悲憫心利益他人,關懷眾生道德體現,是建立在“慈悲”的基礎之上,使心靈超脫塵世,不沾帶於外境,也就是處世而又超然的境界,無疑是擁有了一顆禪心一顆進取之心一顆慈悲之心,具有一清凈精進精神,內化成了一種曠達的性格,就是禪宗的這些內在的、精神上的、思想的人文關懷,讓他思想進入更高的境界,讓生命融入更多的智慧力量,融入無量的慈悲之心,對待有情眾生都能慈悲為懷,放棄惡念,實踐善行。有了“四弘誓願”的仁心,就能自己的所能,幫助所需之人,盡自己之力,幫助眾生離苦得樂,了脫生死。因為我眾生融為一體,自己能轉為清凈高尚的人也要努力度化他人成佛,真正成就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道業。

  “四弘誓願” 揭示佛法實踐不離世間的重要特質,其對社會眾生關懷的本質是人文精神的體現和具體實踐;同時反映了中國佛教對個人道德完善和自我價值實現的追求。人重新審視自己,提升人格,完善自己,更是建立現代社會人文關懷的要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是市場經濟的實用性與功利性特徵,導致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消解,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漠視,生態環境的破壞等問題的突顯。佛教的人文關懷除了關懷人的精神情感,同時關心人的生存狀況,以及對自然環境的關懷。值得注意的是佛教的人文關懷由人類推而廣之涵蓋於一切有情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眾生”,都深切關懷它們的生滅苦樂,這也是佛教教義人文精神的體現,體現出深刻的人文關懷。

  4.“三歸依”建設心靈環保

  人是社會的人,總有不凈地方,如何回歸於一塵不染的本心本性禪宗的根本宗旨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就是超越妄想執著,回歸於一塵不染的本心本性。回歸於纖塵不染的本心自性,就是覺悟。《六祖壇經懺悔品中宣揚的“三歸依”具有心靈覺醒和洗滌人心功能。“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凈,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六祖引導我們,“自心歸依清凈”能自性不染著,就是眾生中最最尊貴者,因眾生都是染著,若想出類拔萃,與眾不同,就要離欲。能沒有慾念才是真正的大丈夫,真正學佛法當我們面對一切所有的塵勞——社會上所有的境界不被欲流所轉,不被社會潮流所腐化,慈悲於一切,教化社會、教化眾生

  事實上,六祖強調的“三歸依”是把外在佛變成了心內佛,“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覺性不在於向外追求,只要反求諸己,識得本心,便是覺性,換句話說就是要認識自己,人的自性本來清凈,只要反觀自心就能夠“即時豁然”而頓現“真如本性”此即所謂:“明心見性,自成佛道。”“三歸依”是把向外覺悟的大千世界外在超越變成向內反求諸心的內在超越。而“三皈依”和“唯心凈土”是相同的妙理,要求皈依自覺悟、純正、清凈自心凈土不在西方而在自心自心清凈即是凈土。這樣內心清凈,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必然是清靜世界

  “三歸依”思想不僅對於佛教修行價值,而且在現代社會中能起到勸人積極向善的作用,它在一程度上引導人們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己,消除貪婪等不良習性,為自己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當我們每一個人從觀念想法都往“心凈”的方向轉化時,“心凈則國土凈”,外現為社會行為時,就不會破壞別人,不會破壞自然環境,有利於凈化社會環境,減少或緩衝社會矛盾,對創建和諧會有重要意義

結語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教戒律以戒殺為第一,既然犯殺孽者能夠真心至誠懺悔,仍然可以完成最圓滿境地的高尚人格,即人成即佛成。《六祖壇經》中的懺悔思想一方面體現了諸佛菩薩為救度眾生慈悲無盡,故懺悔無盡,菩薩不僅要為自己的過咎懺悔,也代眾生懺悔。另一方面體現了佛教大慈大悲、寬大包容的思想凡夫能在造下各種罪業或者過錯時,在佛法義理的引導下,懺悔過往,彌補過失,回報社會,回報眾生,能求得自己內心的平衡。我們通過解讀《六祖壇經》“懺悔品”,可以得到以下啟示:第一,懺悔是關注自身、認識罪業的良心;第二,懺悔是棄惡向善、完善自我人格方法;第三,懺悔是凈化身心、潔凈社會力量;第四,懺悔大乘佛教的重要修習內容和實踐方法,值得學佛之人同學習和關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