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

《楞嚴經》,著名佛教經典。又稱《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錄

  楞嚴大勢菩薩念佛圓通章講錄

  徐醒民 講述

  慧安、宜倫 整理

  各位大德,各位同修,先將經文念一段: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念佛三昧。”

  現在念的這段是楞嚴經的大勢菩薩念佛圓通章。這段經文這部經里非常重要,為什麼呢?楞嚴經前面用了很長的時間,教我們眾生明心見性,將如來藏的理,說明白了。說明白後,便須依理修行。雖然修任何一法都能成就,但是要選擇。先將諸法簡化為二十五門,即二十圓通

  在這二十圓通中,前面已講完二十圓通,現在是第二十四圓通大勢菩薩念佛圓通章在這二十圓通中,本來每一門都是能得到圓通的,但是,只有這個圓通特別。它對於我們所修的凈土念佛法門,非常重要。念佛,是怎麼念法?這裡說得非常詳細。同時在這也要特別了解,其餘那些法門,都是通途之法,佛拿來做比較,叫我們選擇。只有念佛圓通這一章,最適合我們修行。因此我們研究這章的時候,要多花一點時間來了解。

  念佛三昧

  上回講到大勢菩薩起身之後,頂禮佛足,然後稟告釋迦牟尼佛說:“我回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在那樣長遠劫前,有佛出世,名為無量光。十二尊佛,在一劫里相繼出世。“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念佛三昧。”可見那個時候,是很長久的。

  那尊超日月光佛教大勢菩薩念佛三昧梵文三昧”,翻成中文叫做“正定”。佛法無論那一宗,都要修定功。修成功了,得了正定,都叫做三昧。而在這裡是講念佛法門,所以叫做“念佛三昧”。修“念佛三昧”,是如何念佛呢?怎麼樣修才能得“三昧”?這裡就必須多花點時間來研究了。

  “彼佛教念佛三昧”;現在一念佛的人都知道,念佛說很容易很容易,只要肯照這個方法念,當然很容易。但是說不容易就非常不容易,為什麼呢?要是這麼容易的話,大勢菩薩經過那麼長遠時間,為什麼還要超日月光教他念佛三昧啊?可見念佛當然不容易!談到三昧,任何一宗要把心定下來,都很不容易的!在這圓通之前,就是唯識講的,彌勒菩薩所學的“唯心識定”─從唯識修得圓通。修唯識也要三昧的,那多麼難啊!但是你能念佛,就能得到三昧!

  事念理念

  現在講念佛三昧。講表上講念佛四法”,念佛四種方法。先看念佛這兩個字。

  古注念佛有“事念”、“理念”。

  事念。就是從事實來說,有能念的心,有所念的佛。能念的心,就是念佛的人自己的心。所念的佛,就凈土宗而言,指的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能”有“所”。事實上,從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經過十萬億佛土,在西邊有一個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有那個世界,也確實有那一尊佛。我們念的就是那尊佛。我們能念的心就要心心念念的不離開我們所念的那個佛號,那叫“事念”。

  理念這就要懂得佛性本來就是靈明覺知的真我,但凡夫眾生對此真我皆是而不覺。現在你自己佛性,也就是真如本性。能念佛就是開始覺悟了。覺悟什麼?覺悟自己心中有佛,本心就是佛。你開始覺悟就叫“始覺”,那個在自己心中的佛本來就是大覺,就叫“本覺”。用開始覺悟智慧,念本覺的理體,念成功了,就是“始本合一”。那叫“理念”。

  這兩種念法,“事念”,不論任何人,只要念得如法,都能成功。“理念”,只限於上等根器的人,中下等根器都不會念。而且理念必須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不發生西之願,就不是特別法門,而是普通法門了。今日之下,有很多人說:“念自性彌陀,生唯心凈土。”這就是指理念”。如果純粹講理念,而不發願往生極樂,就不是我們凈土宗的念法。

  觀像念佛

  念佛有好幾種方法,後來定為四種:第一“持名念佛”,第二“觀像念佛”,第三“觀想念佛”,第四“實相念佛”。這四種,在表上所列的是持名在前面,但為了研究方便,先從觀像說起。

  什麼叫“觀像念佛”?就是建立一尊佛像,同時必須明白只能就此一尊佛像來觀。例如:西方有“三聖像”,你只能觀阿彌佛像,不能同時觀觀音、勢至二位大士。若一起觀,那心就亂了。而且觀的時候,是有一定次序的。比如說,觀阿彌陀佛,先從兩眉中間的白毫觀起,觀成功了,再從其他一部分一部分地觀,這是不能亂的。觀像的目的也是要得一心不亂。觀像的方法在觀經上講得很清楚,因為我們學的、修的不是這個方法,這裡就不必細講了。

  觀想念佛

  接著講“觀想念佛”。觀想就是用自己的心來想佛。古注說,以我心觀想彼佛。觀經說:“諸佛如來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觀想念佛,就是依照觀經所說方法,一心去想你所想的佛。一心想佛,就要注意了!想佛,心就不跑到別處,也就是不能亂攀緣,必得成天地想。在不做事時,一有時間就想到佛。在我中國文化里,講修道行道,也與此法相似。孔子曾說:“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周公聖人,孔子欲行周公之道,所以想周公,也像是觀想白天觀想,夜間睡眠時就夢到周公。在夜間有作過夢的人就知道,白天用心,在夜間睡眠時,那個心還在作用,於是就作夢了。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以功夫還帶到夢裡去。孔子早年一入夢就夢到周公,到了晚年,夢少了,很久都夢不到周公了!自己感嘆“吾衰也”!可見他是平時常常觀想周公的啊!

  佛法上講的,用觀想念佛法,就是要用觀經所說:“想彼佛者,先當想像。”去想佛。必須心無二用,心不能攀緣到別處去。

  持名念佛

  “實相念佛”。實相就是真如,實相念佛純粹是理念,不是事念。即純粹是由理念三昧的。什麼是理念呢?現在先回來看看“持名念佛”,它有“事念”有“理念”,表面看起來“持名念佛”好像是事念,實際上它含有理念,所以表上持名這個方法有包含“事念”、“理念”。

  談到持名念佛,這能持的一方是我們念佛的人。持名的持,就是執持不放的意思。“名”就是所執持的名號,名號代表佛,念佛的人念佛名號,執持名號不放棄,這就叫“持名念佛”。持名就能得到念佛三昧,其中含有秘密之義,很難解釋,但在四種念佛方法中,是易行之法。所以持名就是“事念”,也是兼有“理念”。事念的方法,看講表(如前期所附)上解釋─有能念的心,我們念佛的人都有此心。有所念的佛,我們現在所念的佛就是阿彌陀佛。而在大勢菩薩那時所念的佛不是“阿彌陀佛”。要知道,在阿彌陀經里;釋迦牟尼佛說:“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才十劫,而大勢菩薩,遠在恆河沙劫之前,所指的當然不是阿彌陀佛。我們現在所念的佛,就是阿彌陀佛。而念的方法是,用阿彌陀佛這一佛號從心裡起來,用口念出聲音來,再用耳朵(耳根)聽進心裡去。心起、口念、耳聽;聽回心又再起,又口裡念、耳里聽,這樣三處循環轉動,這就是“心口耳相續循轉”啊!

  我們凡夫世間所以生死不斷,而且又迷惑顛倒,不小心就墮入三塗裡面去,是為什麼呢?皆是由於造生死業,造惡業。憑什麼造業?就是憑身、口、意三處。身用肢體動作造業;口用言語造業,而身體言語所造的業,都是從心裡出來的,也就是從“意”里出來的。我們凡夫眾生的身口意隨時在那裡造業。念佛時,則從心裡發起萬德庄嚴佛號;口裡念的也是萬德庄嚴佛號;耳朵聽回心裡的也是萬德庄嚴佛號

  凡夫眾生的心,無始劫以來,即一念不覺,妄起無明,蒙蔽真心,熏染惡習氣;一生一生的熏染,使無明更加黑暗。現在用萬德庄嚴佛號,在身口意三處來回的運轉,蒙蔽真心無明,就一層一層地被轉、被凈化。轉著轉著,轉成功了,自然三業就清凈了。而正在轉時,心無二用,只由佛號引起凈念。凈念起時,妄念則伏。轉的時候,三業就是清凈的。所以古德講“一念相應一念佛”。三業皆凈,與佛號相應,此一念就是佛念。就普通法門來講,這個“佛”,是指自性佛”,他就出現了。

  我們持名念佛感應,你“自性”的佛跟西方極樂世界的佛感應道交,就能感應了。為什麼呢?“名以召德”,你以清凈心稱念佛名,佛就應念而來。比如平常你叫某人的名字,他馬上就答應了。名,即代表那個人啊!要不然叫那個名字做什麼呢?當我們持名念佛時,持到三業都清凈了,就能感應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到我們心中來啊!自性佛與極樂世界的佛交相感應

  身口意三處用佛號在轉,必須專心一志,不要間斷。在此說個比喻:“如貓捕鼠”。貓捕鼠,在城市裡難得看到,在鄉下有較多的人家養貓,為的就是要捕捉家裡老鼠。貓要捉老鼠時,便在鼠洞外面屏息以待。老鼠一出來,馬上就抓到了。這個叫“如貓捕鼠”。

  再舉一喻:“如雞抱卵”。鄉下養的母雞,生了一窩蛋,以後就伏抱在蛋上,飲食渾忘,用身體的暖氣不斷地來暖蛋,那些蛋得到暖氣,就逐漸孵化,孵成功了,小雞就破殼而出。這便是“如雞抱卵”。我們念佛的人,就持一句佛號,就要“如貓捕鼠”、“如雞抱卵”那樣全力以赴,必能成就往生之願。如此念佛雖是“事念”,亦能悟理。一旦悟理,就是理念。所謂理念,就是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融為一體。能所雙亡,心佛一致。持名念佛,一旦由事念而達理念,即通實相念佛

  實相念佛

  實相就是真如本性,就楞嚴經來講,就是如來藏,也就是“妙真如性”。實相念佛,就是念自性法身佛。自性法身就是自己的真心,此心就是佛,所以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佛就是心,所以,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無能無所,所以,能所雙亡,心佛一致。

  “實相念佛”純綷是理念,是無相之念,不像持名念佛有一個“名”,有名就是有相,而“觀像”、“觀想”也都有相。“實相念佛”既沒有相,怎麼念呢?沒有相,就是沒有念,一念不起,怎麼念?還是會起念頭的!只是起念時,不要起分別的念頭,因為分別就是妄念,所起的,若不是分別心,就不妄念,而是清凈念頭,也就是凈念。

  凈土宗祖師常講:“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這兩句話,就是解釋實相念佛。實相理體,如如不動,一念不起,可謂無念。不起妄念,只起凈念,可謂有念。無念是寂,有念是照,寂照圓融。寂而常照,是無念而念。照而常寂,是念而無念。這是純粹的理念,最難領悟。

  既然實相純粹是理念,而持名念佛為什麼包含“事念”與“理念”呢?各位注意!看看在講表上“事念”那第一行:“心口耳相循轉”。你只要按照祖師這個方法去做,光是佛號從心裡起來,口裡念出來,再聽回心裡面去,又再從心起來,就是一心在這作用上,沒有其他作用,這就是心無二用。你在念佛時,不能想到別的事情。例如你現在念佛,同時又在想:“我什麼時候可以見到佛?”或是想:“我往生有沒有希望?”你這念頭都不容許出現的。你只管把這句佛號從心裡起,由口出,聽入耳,再回到心裡!只有一心這麼轉。你在轉時,有沒有其他雜念?這時你還會分辨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嗎?能念所念的念頭打成一片,這樣就與理念的“能所雙亡,心佛一致”一樣了。所以,持名念佛也把理念包含在其中。

  凈念相繼

  可是,像這樣念,對我念佛人來說就感到為難了!講表上,“事念”下面說:“如貓捕鼠”、“如雞抱卵”,那我們豈不是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時,都得佛號從心裡起來,再口念、耳聽、再回心裡”這麼做?如果不這麼做,就不行,那我在世間還能什麼事情啊?那該怎麼辦呢?這一點業師雪廬老人過去講這章經的時候,就特別要我們注意。

  念佛這“念”字,不是專門用口念。當然我們在做朝暮二課或在打佛七時,都是用口念出聲音來,但在二課或佛七以外的時候,口念佛號斷了,那你就不念佛了嗎?那“凈念相繼”要怎麼相繼啊?所以我們不要誤會口念才是念佛,口不念,就是不念佛。昔日雪廬老人說過四種念佛,除了“持名”是用口念佛以外,“觀像”、“觀想”、“實相”,都不用口,但也都算是念佛。這麼說來,我們持名念佛,就只有用口念佛嗎?當然不是。怎麼說呢?做任何事情有根本有枝末啊!持名念佛的根本在那?在心。

  為什麼要心起來、口念出聲音來、耳朵聽回去,還再聽到心裡去?心是根本啊!口念只是枝末。只知道用口念,而不知道用心念的話,那是只知枝末,不知道根本啊!那要求一心不亂就難了!必須注意,其他三種念佛,都不用口念,也叫做念佛,當然都以心為根本。我們持名念佛也是以心為根本,持名當然不能不用口念,但是,用口念佛有間斷的時候,因為除了早晚功課念佛與在道場共修念佛以外,平常是沒辦法一天到晚佛號都口念個不停。但是只要心不離佛號,這還是念佛。後面經文講的“憶佛、念佛”,這憶佛,就是把佛號放在心裡,清清楚楚,不要忘記。口念,你要教它不斷是辦不到的,而“心念”就是要繼續不斷,是可以辦得到的。

  或許有人會疑惑:我們吃飯的時候,心就是在飯上面,做事的時候,心就在事情上面,這佛號如何提起?怎麼能想到佛呢?雪廬老人過去就曾針對這個問題說了比喻。比如一個小孩子,離開了母親,這孩子有一時一刻不想念他的母親。吃飯的時候也想,做事的時候也想,什麼時候都在想,他這想念的心可以不間斷。但是想的時候,並不妨礙他吃飯、不妨礙他睡覺、不妨礙他辦一切事情。他想母親的那個念頭與他日常做的事情不相妨礙!這就好比儘管心裡有佛號念頭在,仍照常做事情,並沒有妨礙的。

  用心念佛

  學持名念佛,懂得用心,就把握到持名念佛的根本了。懂得用心來念佛,平常每日早晚功課,或在道場共修念佛時,心起口念,耳朵聽。其餘時間,不用口念,則用心念心聽。

  心念佛號,好像沒有聲音,但心裡只要起個念頭,你用功的人,當心思用得很細密的時候,就會聽出聲音來。雪公曾經解釋:“心念者,不出聲而默轉佛號。雖默,而字字清楚,便是心聽。”所以“心念心聽”就能“凈念相繼”了。再進一步就是“神念神聽”。雪公也曾說過:“神念者,心不默轉佛號,而起念皆不離佛,神與之化。”(見雪公佛學問答類編下)這更難了。這不是普通人一開始念佛,就能神念神聽,甚至念佛多年,也辦不到。但在開始念的時候,只要老老實實的心起口念耳聽,念到熟了,就能心念心聽”,一切皆不離心,最後自然能“神念神聽”。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現在繼續研究《大勢菩薩念佛圓通章》。講究用功夫的話,這一章是最重要的。前幾回已把大勢菩薩原來的因緣都說過了。今天所要的是比喻

  前面的諸位大菩薩,他們過去從十八界等諸法各入一圓通。而大勢菩薩是由念佛而入圓通的。在大勢菩薩那個時候修念佛三昧也不容易,要是容易的話,何必從那個時候一直念到後來才能成就呢?我們現在學“念佛三昧”,就比大勢菩薩那時容易多了,因為大勢菩薩那個時代是在阿彌陀佛之前啊!我們現在念佛,念的是阿彌陀佛,和大勢菩薩是不相同的,這一點必得了解。

  持名普被

  上回講到超日月光佛教大勢菩薩念佛三昧。“三昧”是梵文,譯為“正定”。念佛得了三昧,即是入了正定念佛正定,才能夠得一心不亂。而要怎麼念法才能入正定呢?表上有扼要的簡說︰第一段是“一心二說”。在這章之前我們已了解到念佛四種方法:觀像、觀想、實相、持名。平常我們講念佛法門是三根普被,但如果就用功夫的方法來講,“觀像”、“觀想”、“實相”這三種念佛法,都不普通人能修的,都是中等以上根器才能學!尤其是實相念佛,那談何容易啊!那是上上等根器才能修的啊!

  所以真正談到上、中、下三根普被的話,只有我們現在學的這個持名念佛。為什麼呢?因為持名念佛講到容易處,簡單句話,一學就會,雖是下等根器,只要肯這麼念,就能成功。可是,若要把道理說明白,別說是下等根器了,就是中等根器的人,也不是短時間就能明白的。若要再講到究竟處,那些大菩薩也未必瞭然。因為祖師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啊!佛佛道同,講到最高境界,唯有佛才能了解!所以只有持名念佛是三根普被的。既然這個法門下等根器都能修得成功,那麼中上等根器的人,豈不是成功得更快?基於這個理由,所以不論那一種根機,都要修這持名念佛

  口念心念

  所謂“一心”,指的就是一心不亂。根據祖師註解,以及過去雪公恩師在世講經的時候,也特彆強調要大家注意“心”字。他老人家曾說過,觀像、觀想、實相這三種念佛,都不是用口念的,而是要用心觀的。因此我們修持念佛,如果只是專門用口念而忽略用心念的話,那用功就用錯了!必得口念時,也不離開心,名號要從心裡起來,念出聲音來,然後聽入耳朵,再回到心裡去。但持名念佛時間地點種種的限制,因為任何一個念佛的人,不能整天在那裡念佛,你還得做別的事情。或是在公共場所,要出聲念佛很不方便。那就要“憶佛”。憶佛就不是用口念,而是用心念,那就沒有聲音了,完全是由心思在用功

  《大勢念佛圓通章》,教我們念佛要用“凈念相繼”的方法。所謂“凈念相繼”,即清凈念頭不能間斷,要相續保持這個凈念。而要維持凈念相續的話,那就要知道,用“心”是非常重要的!雖然我們不是在功課,也不是在道場集會念佛,但在不是用口念的時候,我們就要用“心”來憶佛,這樣就能凈念相繼了。

  講表上的“一心二說”,是講一心念佛兩種解說。一種是“事一心念佛”,一種是“理一心念佛”。

  事一心念佛

  事一心要怎麼念呢?表上講得很清楚。事一心,就是把一句佛號,不論六字也好、四字也好,按照各人的習慣,都要念得句句分明、念念相續。“念念”是一句一句相續地念下去,中間不能間斷;“相續是指念頭裡面,除了念“阿彌陀佛”外,沒有別的念頭,這就是“更無二念”。

  不過,如果不明了用“心”念的話,就很難明白這“句句分明、念念相續、更無二念”的道理了!我們除了早晚功課可以這麼做以外,其餘的時間,比如要到學校上學的、教書的、辦公的、做生意的,各人有各人的事業,就是在廟里的,也都各有工作,不能夠全天候的念念相續啊!那麼,念念相續又是如何做到呢?就是佛號若受時間地點種種限制,不能用口念的話,就得憶佛。什麼叫憶佛?一有念頭起來,就與佛號結合在一起,不會跑到別處去,所以叫做“更無二念”。

  一般不念的人,或者不是學佛的人,他所起的念頭,大多是在跟人家爭名奪利,即使不跟人家爭名奪利,也是在為自己設想,他是不會把念頭放在佛號上面的。所以念頭不清凈,都是妄念,才造成一個人的生死不斷。若依普通法門一定要把見思惑斷盡,才能了脫分段生死。把塵沙惑、根本無明等種種煩惱斷干凈,才能了脫變易生死。而我們念佛法門呢?就是換換環境在這娑婆世界,念佛當然能斷煩惱,但是無法在這一生中完全斷盡而證果的。也就因為這個關係,我們要發願極樂世界去。一到極樂世界,很快就能把種種煩惱斷得乾乾凈凈。所以只要我平時能夠把煩惱壓伏得住,不起現行,這叫做伏惑。平時有伏惑的工夫,臨命終時,也就能伏得住,就能夠帶業往生念佛法門的特別就在這裡。

  要怎麼伏惑呢?請看講表︰“事一心念佛、更無二念”。眾生念頭清凈的、有虛妄的。虛妄念頭亂跑,就造惡業;清凈念頭起來,就是功德。要怎麼樣讓清凈念頭起來呢?一般人要做到並不容易,但我們是知道念佛法門的啊!心中一提起佛號來,口裡念出聲音來,就算是沒有念出聲音來,只要那念頭、跟著佛號結合在一起,那個念頭就不妄念,而是凈念了。當凈念跟佛號同時起來時,妄念自然然的就消失而伏得住了。所以,要了解“念念相續、更無二念”,最重要的就是當念頭一起來,就是要跟佛號結合在一起,那就是凈念。當凈念一起,妄念自然就伏下去了,這就是“凈念相繼”。而能夠這樣“念念相續,更無二念”,接下來的功效就出現了── 不為內惑外境所亂了!

  所以,知道這個方法,對於“念念相續”、“更無二念”就不會有疑問了。再說,起這個凈念,對於我們做生意也好、上學也好、辦任何事情也好,是沒有衝突的,不但不衝突,而且以凈念為主導來辦事,一定辦得好!因為用凈念作主,一切都是理性出發的話,智慧就出現了,處理一切事就會非常恰當啊!

  不為內惑外境所亂

  “內惑”就是我們每個凡夫眾生心內的種種迷惑顛倒,那太多太多了!最主要的就是貪求的心理,貪不到,嗔恨心就出現了。不明了種種道理就貪就嗔,這就愚痴啊!有貪嗔痴三毒,再加上傲慢疑惑、惡見,這是六個根本煩惱。而由這根本煩惱再細分出來的隨煩惱太多太多了。

  內惑重的人,即使自己一個人在家裡,沒有外面的事情來勾引,也是連坐都坐不住,而且心裡亂糟糟的,都靜不下來,惑都往外發了,更何況還有那些外境的勾引!外面有什麼境界呢?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所對的色、聲、香、味、觸這五塵。這些外境不管是好是壞,一旦跟我們的五根相對的話,就被五根吸收進去了也就是說,五種外境一出現,它就引誘我們內在的那些煩惱出現。比如我們內心的貪念本來就很重,再加上外面那些人、事、物一再出現,兩者一結合,很快地就把我們的貪心引出來了

  我們凡夫啊!平常成天就在為那些事情煩惱,為它所亂,從生到死,都是內惑外境一直在擾亂,不能安靜。不過,境界來,沒關係,只要我們能夠把佛號“念念相續,更無二念”,令那些內惑起不來的話,那就儒家經典所講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外面那些勾引人做壞事的外境,看是看了,我卻“視而不見”── 雖然“視”,但是我心不在焉!所謂“心不在焉”是什麼呢?就是妄心不起來。那麼一切外境就引誘不了我們了!像這樣不為內惑外境所亂,心就不散亂了,心不亂就可以得到一心,這就叫“一心不亂”。以上是“事一心”。

  理一心念佛

  其次,講“理一心”念佛,這“理一心”就比較難解了。經文里有祖師註解的,就用比喻的話,如“寂照雙融”。講到這個“理”,“理”就是“本性”。本性又是怎麼樣的呢?要怎麼樣了解自己的本性呢?本性在那裡呢?祖師就用“寂照”這兩個字。“寂”,指的是如如不動真如本性,它是一種靜態的。“照”是觀照,就是由靜態的本體發出的作用

  雖然,“寂”是“體”,“照”是“用”,但這“寂”、“照”是雙融的,是一體的。這就本性。雖然它是最安靜的,但是要知道,這最安靜的體,卻是無所不在的。也就是這部經里講的:“清凈本然,周遍法界”。沒有一處是在自己寂靜本體中,不單是台灣,就是這個地球,也都涵蓋在我們的本體里。別說整個地球,就是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整個三千大千世界,以至十方恆河沙那麼多世界,都包含在我們最寂靜本體之中。既然本體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們一念佛,“照”的作用就發出來了。如此一照,便知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以外的極樂世界,就在我心中。理一心念佛,必須了解這個理。

  心佛見泯

  我們本有的性體就是“寂”;從心性清靜念頭時就是“照”。所起的凈念,與這寂靜本體是雙融而不可分。講表上這“寂照雙融,心佛見泯”怎麼講呢?“寂”的時候同時就有“照”;“照”的時候同時就有“寂”;寂照同時,沒有分開。

  既然是同時,就融會一體,而“能念的心、所念的佛”這種能所分別的知見就泯除了。若懂得這個理的時候,則“我念佛就跟念自己的心是一樣的”,“念心也就念佛是一樣的”,心念、佛念的分別知見就不存在了。若有了分別知見,就沒有辦法明心見性,因為心性是沒有分別知見的,所以要將心與佛的分別知見消除掉,這就是“泯”。

  無念而念

  消除分別知見就能“無念而念”。講表上的無念而念,詳說,還要加一句“念而無念”。怎麼叫“無念而念”?就是“寂而常照”。“寂”是無念,雖然是無念,卻又長時間有“照”的作用,所以“寂而常照”就是“無念而念”。反過來講,“照而常寂”。“照”是有念,“寂”就是無念,所以“照而常寂”就是“念而無念”。

  “無念而念”的“無念”是就寂然不動本體而講的。“念而無念”的“念”是就本體所起“照”的作用而講的。此念不同於凡夫妄念凡夫不覺而有無明,使其本體不起照的作用,因此起念皆是虛妄,皆是亂動。此念既是由體而起照的作用,則和寂靜的體是融會的。所以,照的時候,是安靜的,沒有亂動,就是“照而常寂”。也就是不管你怎麼用,都在大定之中,這就是“無念而念,念而無念”。這個“無念而念”就是“不動常住”啊!那就入了“體”,就證了“真如本性”了!

  由事而理

  不過,講的時候,雖然是事、理分開來講,有事念,有理念,但用功夫的時候,不管是否懂得這個理,通通要從“事”方面來念。這個理,說實在的,我們真是不懂,雖然祖師註解,我們只懂一點名相,真理實在是不懂。懂此理者,必定是大覺之人

  例如孔夫子,他是菩薩再來聖人,他就懂得這個理。當知這“寂照”二字就是孔夫子講的。孔夫子周易繫辭傳里說:“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翻譯經典註解經典的人,就借用這幾個字來表示真如本性孔子是東周時代的人,佛法尚未到中國來,他就能講“寂然不動,感而遂通”這兩句話,令人覺悟太極,也就是令人覺悟真如本性。足見孔子明了此理。

  凈土學人了解寂照雙融之義,雖未真正明理,但從事念,即通理念。蕅益祖師阿彌陀經要解里,解釋持名念佛,就有事持與理持二種念法。所以只要我老實執持名號,從事持下手,一但功夫到了,理就通了。

  念佛譬喻

  下面的經文就講念佛比喻︰“譬如有人,一人專憶,一人專忘”。譬如有兩個人,這兩個人中有一人專門在“憶”,“憶”就是想念。專心想念,無時或忘,這就叫“專憶”。“一人專忘”,但是另外一個人並不想念,有時偶然想起,轉眼就忘記了。要知道,這兩個人是關係的,如果沒有關係,就談不上“憶”,也談不上“忘”了。現在就以代號作比喻:比如甲、乙這兩個人吧!甲這個人專門想念乙,而乙呢?就專門忘記,他就是不想念甲。“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如是二人,這甲乙二人,甲專憶,乙專忘,因此,若逢不逢,或見非見。這二句經文,昔日雪廬老人曾經列表解釋

  甲他終日在那裡想念乙。想就是因,有因則有果。因是什麼狀況,經曰:“若逢不逢”。甲專心想著想著,就有現象了。比如說我們想念某一個人,日夜都在想,或許夜裡就夢見了,或者是在白天,眼看花了,也遇見了,這就是想出來的現象

  現在把“若逢”這兩個字分開講,“若”是相似,“逢”是不期而遇。“若逢”── 好像遇見了,如同在做夢,又如在日間出現了幻影,並不是真的遇見。“若逢不逢”講的是因,是講甲造的因。下面這一句“或見非見”是果。“或”是“或然”,講的是事實。甲想念乙,隨時想見,或者是真見到了。“非見”又是什麼呢?甲在遠處望見乙,遠遠地向乙打招呼,但乙專忘,不想念甲,未見到甲。甲有心,乙無心,以致當面錯過。所以結果還是“或見非見”。

  若逢或見兩句中的“逢、見”二字意義不同,“逢”是假想所現幻象,“見”是事實所見其人。所以前句是因,後句是果。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念佛圓通章

  方才念這一段是大勢菩薩念佛圓通章里的一段經文。這圓通章在二十圓通里非常重要,為什麼呢?我們這裡是凈土宗的念佛道場,這二十圓通本來是每一個圓通都能成就的,那些大菩薩各人講他們自己是從那一方面得到成就,但是,在這些之中,最好的、最適合修持方法,就是大勢菩薩念佛圓通章

  圓通章的好處在那裡呢?它講念佛方法,講得非常詳細,這對於我們修念佛法門特別重要!因此,凈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特別把這章經書列為凈土宗的一部經。本來凈土宗有三經:大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小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這是凈土三經”。印光祖師加入這一章(念佛圓通章),及普賢菩薩行願品,就成為“凈土五經”。由此可以想見這章經是多麼重要,所以我們就要多花一些時間來研究。

  經文分成以下幾段。從“大勢法王子”開始到“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是第一段。這是用“作禮”這一段作為這一經文的開始。第二段是從“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到“超日月光佛,彼佛教念佛三昧”。這是大勢菩薩楞嚴會上,說他過去修行的歷史。從“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一直到“母子歷生不相違遠”,是第三段。從“若眾生心,憶佛念佛”開始,到“此則名曰香光庄嚴”,是第四段。最後從“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一直到“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是第五段。

  念佛譬喻

  今天開始就接著上回講的第三段,這是比喻。要記住,這章經講的是超日月光佛教大勢菩薩念佛三昧,是講“正定”。不論那一宗,都要修“正定”。就這部經來講,叫“楞嚴大定”,也就是要修楞嚴三昧

  念佛三昧是指得了“定”,得到果了。換句話說,要得到這個正定,前此提到的二十三個圓通都各有方法,而大勢菩薩從超日月光佛得修正定方法,是由念佛入手的。也就是說,他是念佛得到了三昧

  譬如上回講的一段:比如有兩個人,以甲、乙為代表,當兩個人分開沒有在一起的時候,甲專門想乙,而乙卻專門忘記。提到“忘記”,就要注意了,這說明乙和甲是有密切關係的人,如果沒有關係的話,乙怎麼會忘記呢?乙之所以會忘記,可見他們原來就認識,因為若不認識就談不上忘記。要知道這個“忘”跟“記”是相對的,普通人對於一椿事情,有時候會忘記,有時候會想起來,經上講一人專忘”,“專忘”就是一直沒有想起來。

  “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若,作“好像”講。逢,是遇見。不逢,其實未遇見。這兩個人中,甲一直在想念著乙,想著想著,就出現相了,好像就看到乙了,而實際上並沒有遇見乙。如果我們研究一個人的心理,當他對某一個人時常在想念時,想著想著,好像想的那個人就出現了,這叫“若逢”。實際上是“不逢”。也就是根本沒有遇到。這說明了甲是“專憶”,專門在想,而且想得那麼懇切。至於“或見非見”的“見”跟下面那句的“逢”是不一樣的,“逢”是想出來的,是想像的,而“見”則是有時候真的見到了,但是卻又“非見”!為什麼真見到卻又“非見”?甲看到了乙,但是乙卻沒有見到甲,這兩者當面錯過了,叫做“非見”。上回講到這裡為止。

  二人相憶

  今天開始講“二人相憶,二憶念深”。這跟上回那一段情況就不同了,怎麼說呢?前面講一個人專門在想念,另一個被想念的,就專門忘記,這是一個憶、一個不憶。現在這個“二人相憶”就不同了。甲乙兩個人,甲想念乙,乙也想念甲,互相想念。“二憶念深” 兩個人不但互相想念,而且念得非常深沉,不只是膚淺地在想而已,而是一有了念頭,就相互想到對方,這樣彼此就能夠見得到。而前面經文說到一個憶,一個不憶,這樣是碰不到面的;“或逢不逢”那是甲一個人想出來的;“或見非見”,那是甲真想到也見到乙了,但乙還不認得,所以那樣的狀況,還是沒能見到。而這“二憶念深”,是說就能見到面了。這個“念”字,是指只要甲乙兩者互相憶念的話,一念之中就能見面的。

  這裡還只是講比喻而已,到後面講到就會知道了經文講的“如是”指的是“二憶念深”。這兩個人只要彼此都想念得很深刻的話,不但現在能夠見到面,而且“從生至生” 從這一生到來生,以至於再來生,生生世世都“同於形影”。形,指我們的身體、形狀。影,指的是什麼呢?譬如我們站在這裡,日光或燈光把身體一照,就有一個影子變出來了,而這影子身體是不能分的,所以說“如同形影”。

  不相乖異

  “不相乖異”是說這兩個人只要互相都能夠想念的話,從這一生到來生,生生世世就像一個人的身體跟他影子一樣,不相乖離,是分不開的。“乖異”是“分離”的意思。為什麼這樣呢?世俗人不也常常講“三生有幸”嗎?三生是指過去、現在、未來,若三生都能在一起就是很幸運了。但講歸講,普通人並不明了是什麼道理。就佛法來說,“三生有幸”就是三世都有緣分

  一個人和他家人朋友以及一切人相處,都是緣分啊!尤其是家族家庭關係,就中國文化來講是天倫,就佛法來講是最親密的一種緣分啊!不管是好的緣分,是不好緣分,總而言之,緣分就是在這裡!從這一點看的話,世間很多“冤家”總是碰到一起,好的緣分也碰在一起,總之都是一個“緣”字。

  這一經文所說情境跟前面那一段不同。前面一段是不見的,這一段是能夠見了。而所以能見就是因為能夠相互的憶念。要知道“憶”就是“想念”。想,是思想。我們修持念佛的,對這個要注意了!這非常重要。怎麼說呢?一般而言,我們念佛,是用口念出聲音來,然而除了口念之外,心裡也要念啊!心要用在上頭啊!若只是口念,沒有心在那裡思想的話,念的就不實在。以“念”字來說,中國人造這個字,根據說文解字:“念,常思也”。“常”是經常的常,不間斷地。“思”就是思念、思想。要知道,“思”就不是用口,而是用這個思想,即一般人所說的用“腦力”,以佛法來講,就是用“第六識”。思想在起作用,在思維,這才是“念”啊!對這一層,我們念佛人要特別注意!假如我們只注重口出聲念佛才叫念,口不念佛的時候就是不念的話,那我們一天能念多少佛啊?必得要懂得這個“念”字,心裡要時常掛著、想著。所以祖師開示︰“佛號必得要從心裡起來,口裡念出聲音來,然後再聽回心裡去。”這個意思就是教我們要用心,不用心的話,念佛功德不知要減多少!所以,念佛要得“一心不亂”,要得“一心三昧”的話,必得要用心。

  如母憶子

  下面經文接著說:“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前面經文比喻過了,現在就要講事實了!“十方如來”指十方世界的佛。“憐念眾生”,“憐”就是憐憫。“念”,是我們念佛,佛也念我們眾生這叫做“二力法門”。

  為什麼“念”這個方法好呢?要知道其他的那些圓通,必得是用工夫的人,自己非常的精進,而且學習的能力非常好,才能夠證得那些圓通啊!為什麼呢?因為那些都是自力”,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才得到圓通。而這個“念”是“二力”,除了自力外,另一個力指的是十方如來,十方如來憐憫我們,憶念我們這些眾生啊!這就是前面經文所講的“一人專憶”。而十方如來“憐念眾生”,憐念到什麼程度呢?“如母憶子”,就如母親想念他的孩子那麼樣地深刻!這個比喻就重要了!

  講到十方如來,必得要先了解一個事實我們現在念佛,所念的佛是阿彌陀佛,是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經文這裡卻講“十方如來”,這是什麼道理呢?

  前面經文一開頭就講,大勢菩薩在恆河沙那麼多劫數以前,有一尊佛名無量光,他與阿彌陀佛同名。共計有十二位如來相繼在一劫里出世。其中最後一尊,名超日月光佛來教他念佛三昧。要知道在那個時候,西方極樂世界還沒有造就成功,換句話說,他修念佛法門,是跟超日月光佛學來的,所以他念的是十方佛,跟我們現在不一樣,我們現在的是阿彌陀佛。這兩種念佛方法,那一個最容易呢?那一個最難呢?難的是念十方佛,最容易的是念一尊阿彌陀佛。為什麼?這一層我們要了解。因為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中說:“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 從阿彌陀佛成佛釋迦牟尼佛講阿彌陀經那個時候,有十大劫。但十大劫還有個數目字可數,而恆河沙那麼多劫,那是無數劫的。由此可知大勢菩薩念佛法門是在阿彌陀佛之前。

  如來憐念眾生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為什麼十方如來都憐念所有的眾生呢?先講什麼叫成佛”。“成佛”就是把我執、法執,這些凡夫虛妄執著通通破除了。就唯識學來講,所謂“萬法唯識”,有“識”在的話,就不能開智慧,不能明心見性的。這部經講如來藏,如來藏是“真妄和合”的。“真”是真如本性;“妄”是由無明形成的。唯識學講“轉識成智”,把識一轉,就成智慧眾生有八個識,轉八個識成四種智慧。而根本智慧在那裡?就是第八識所轉成的“大圓鏡智”。所謂大圓鏡智的“圓”,並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像圓球那樣的圓。大圓鏡智是比喻的話,這種智慧無所不在的,十方世界任何一尊佛的大圓鏡智都可遍至任何一個世界

  了解這個理,我們就知道,阿彌陀是無量光,阿彌陀佛的光是可以照遍十方世界任何一個世界的。就佛的法身來講,這法身是遍一切處,是無所不在的。這部經前面曾講到,佛問阿難尊者︰“你的心在那裡啊?”心不在內,也不在外,也不是在中間,然而,那裡都是,無處不是這個心,也就是無處不是法身華嚴菩薩問明品說:“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已經成的佛、現在的佛、未來的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法身沒有兩樣,唯是一法身。了解這個道理,就了解十方如來為什麼憐念眾生了

  “如來這兩個字,在金剛經,同一部經里,有時候講“佛”,有時候講“世尊”,有時候講“如來”,它是有分別的。講如來是指法身。十方如來法身跟十方世界凡夫眾生是同一個法身,既是同一個法身,他自己是已經證到佛果,成佛的人,已得了大自在、大成就,而看到那些眾生還在六道三途生死不斷,他就特別的關懷他們,來憐憫他們。為什麼呢?因為同一個體啊!就如父母子女關係,為什麼父母子女那麼關心呢?一體的啊!

  現在人不懂的。子女生了下來,雖然家裡非常貧窮,沒有能力養活他,但是要知道,父母生下他,恩德是不能否定的。沒有父母,何來兒女身體呢?這身體就是父母給你的,所以是一體的。因此,就父母來講,他的子女好,當然他心裡是歡喜了。若子女不好不孝,甚至壞到極處,這父母還是憐念他。子女離開的時候,父母還是掛在心裡,還是放不下。為什麼呢?因為一體的啊!十方如來眾生,就像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一樣。凡夫父母子女關係,在生理上、情感上是一體的;而十方如來眾生法身一體的。

  有這個理,所以舉這個比喻說:“如母憶子”。這比喻佛有法身,凡夫眾生也有法身,法身是完全的。佛的法身非常清凈庄嚴,而我們凡夫眾生現在的法身,既不清凈,又不庄嚴,被污染得連一點光明都透不出來。為什麼會發生這些污染呢?世間一切眾生皆因一念不覺,而有無明,時時刻刻都在那兒起惑,對於任何事情,看不到真理,得不到真相,於是把假的身體當作我,一切都是以假當真,而且為這個假我來造業,造了種種的惡業,一切都是損人利己,造了惡業後必得要受苦報。於是生生世世就在那兒起惑、造業、受苦,輪轉不停,在六道生死不斷。

  以上是說“如母憶子”。十方如來就如同那個老母親看這些凡夫眾生

  若子逃逝

  經文接著說︰“若子逃逝”,我們凡夫眾生為什麼逃逝?就是被這個惑、業、苦所障礙。起惑的時候固然認不得自己的法身,造業的時候更認不得,受苦報的時候還是認不得!就像很多犯罪的人,他自己造了惡業受了苦,還在怨天尤人,一點都不知道反省。而且十方佛來關懷(念)他,他卻認不得十方佛,也認不得自己的法身了。這樣的情況,就是“若子逃逝”。

  凡夫眾生要逃逝,不認得十方佛的話,“雖憶何為”?“何為”,是說有什麼用處啊?無能為力啊!我們念佛的人這就要特別注意了!前面講“憶”,什麼叫“憶”呢?“憶”就是“明記不忘”。明明白白地記在心裡,而不遺忘。“念”是什麼呢?念是“念茲在茲”,你心就在那裡。“明記不忘”也是心在那裡,不過念的時候加上口念,不論你是口念還是心想,都要用心,才能跟佛感應。如果只是十方諸佛在那邊掛念我們,我們卻一點都不念佛的話,佛雖然憶念我們,那有什麼用處呢?這是“雖憶何為”。假使我們只是有無心地在念佛,想想看,這樣要到幾時才能念到一心不亂?幾時才能夠阿彌陀佛相應啊?

  所以我們念佛時,不只用心念,還要明這個理。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善知識教我們念佛時要“放下萬緣,一心老實念佛”,就是要“放下萬緣,把心放在佛號上不要亂跑”。心與佛號打成一片,才能夠將心與佛結合在一起,這才是“一念相應”。

  經文所說的“逃逝”,是指我們平常不念佛,心裡亂想,想這個想那個,這固然是逃逝。還有那些沒有學佛的人,不必說,當然也是逃逝。他們所做事情都是違背自己的良知、良能。而良知、良能就是出於自己的本性啊!違背自己的本性就是逃逝,而且越逃越遠。佛就像老母親在那兒呼喚著:“孩子!回來啊!”雖然母親叫他回來,可是他卻跑得遠遠的。怎麼個遠法呢?不但在別人家那兒,而且還墮入三途里去。就像我們念佛時,念著念著,念頭跑了,這就是所謂的:“口裡念佛散亂”,心一散亂,心也逃逝了。所以佛雖然在那裡念我們,但卻像老母在那裡找不到他的兒女一樣,“雖憶為何”?這裡講的就是那麼重要啊!我們念佛的人,必得要了解這個道理

  這一段就是照應前面那一段“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非逢,或見非見”。下面一段“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就跟前面第二段“二人相憶,二憶念深”照應起來了!

  子若憶母

  “子若憶母”這句話,是說逃逝的這個兒子覺悟了。怎麼覺呢?他想到︰“哦!我現在離開家,離開母親。”他想到他的媽媽,就開始覺悟了!這是“憶母”。以前怎麼不能夠覺悟呢?如果你跑到街上去問人說:“你覺悟了沒有啊?”而對方連“覺悟這兩個都不知道,怎麼覺悟啊?這非得聞法、研究佛法不可!不聞法怎麼覺悟?

  “覺”這個字有“本覺”、有“始覺”。“本覺”指的就是我們的“法身”。“法身”本是大覺,無所不知的。我們雖然有本覺,但是我們都不知道,都迷了!比如在正法道場里,你聽佛法也好,自己私下研究佛法也好,這就是“聞法”。聞了法,你知道了,了解自己有“法身”了,然後如法修行,就是開始覺悟這就等於知道、認識自己有母親,也知道想念母親了。

  禪家教人蔘究,參什麼?參“父母生前本來面目”。這就是問你知不知道你的法身禪宗是不許講的,他只教你參。我們研究教理的人,憑佛講的教法,了解這個理了,這是“始覺”。始覺之後就開始要“憶”了,要時時刻刻想著:“唉呀!我為什麼還是凡夫,還是在六道生死不斷?”、“我應該歸家了。”回什麼家?回到自己本性上去啊!把自己一些跟人爭名奪利的一切都放下,世間再好的東西寶物都要放下,你才可以找到回家的路。從一開始覺悟到最後整個學到究竟處時,就把“本覺”全部開發出來,這就成功了!

  經文講的“子若憶母”,就是告訴我們要開始覺悟,一開始覺悟你就要知道“憶”,時時刻刻就要想到佛。並不是早晚功課的時候才會念佛,不做功課時,就將佛號放一邊,還是照樣起惑,那怎麼行啊?那就是我們雪公老恩師在世時講的:“一邊掃地,一邊撒灰” 你用右手拿掃把在掃地,左手又再抓一把灰在那兒撒,你幾時才能把地掃干凈啊?所以一開始覺悟時,心就要時時刻刻地想到佛,心就在佛號上。

  如母憶時

  “子若憶母”── 我們凡夫眾生想到要“憶佛”時,要怎麼憶法呢?就要“如母憶時”,要倒過來講。母親想念他兒子,是無時無地不在想啊!你這個兒子的,只要用母親兒子的那種想法來想母親,就一定成功。能夠這麼做的話,就是“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母子歷生”是照應前文的“從生至死”,無論那一生都“不相違遠”!“違”是分開來,“不相違遠”是不但不分開來,而且離得並不遠,生生世世都是在一起的。這點必須要講清楚,不然各位後來會起疑惑的。怎麼說呢?我們念佛法門是當生成就,那裡還要生生世世“不相違遠”呢?生生世世都在世間嗎?

  這點前文已講過,因為大勢菩薩念的佛是十方如來,是本性佛。而那時候阿彌陀佛還沒成就極樂世界,所以從恆河沙數劫以前一直到後來,生生世世地學,他就這樣學成功的。而我們現在學的不是念十方如來,是念阿彌陀佛,而且要發願極樂世界去。我們比大勢菩薩學的容易得多,而且幸運多了,因為我們一生就能成就。如果各位在外面遇到別人,要講的話,這點必得要講清楚。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庄嚴。”

  以上是本經的第四段經文,這是比喻。上回經文說到十方世界的佛都是憫念眾生的。怎麼個憫念法呢?就如母親想她的兒子那麼樣的深長。假使母親那麼樣地念著兒子,而兒子不念她,逃家逃遠了的話,母親雖然一直在想,又有什麼用處呢?另外,就她兒子這方面來講,經文說︰“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假如這個兒子想念他的母親,就如同他的母親想念他一樣,兩者互相想念的話,就是“母子歷生,不相違遠。”母子生生世世都是在一起的,這就歸到這段經文的本意上來了

  若眾生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這是把上回講的那個比喻說到事實上面來。假若眾生的心一直在憶佛念佛的話,“現前”現在就能夠見到佛;或者是“當來”現在以後的時候,必定能夠見佛。這樣,“去佛”距離就不遠了。

  在這經文里,我們要注意的是眾生心、憶佛、念佛”這幾個地方。什麼是“眾生心”呢?我們都是凡夫眾生,我們的心理又是怎麼樣的呢?念佛的人就知道,正在念佛的時候,往往口還在念,心卻散亂,到處攀緣。即使心不散亂,也會掉舉。就像有一東西在那裡,上上下下的,心定不下來!所以我們眾生的心,不是散亂,就是掉舉。有了這兩個心理,你想,要怎麼入定?念佛都不能夠入定,就是其他任何一個法門要入定也都很難的。

  再說,我們眾生不起念頭則已,一起念頭就脫離不了貪、嗔、痴這些煩惱,這些煩惱就是迷惑顛倒的“惑”。我們凡夫眾生有一時一刻不起惑的啊!起了惑就貪圖這個、貪圖那個,無論是貪名或貪利,都是“惑”。有惑就造業,搶著跟人家爭名奪利,而造了業就要受報。我們凡夫的心都被惑、業、苦所纏繞,而得不到自由

  那麼,不造惡業,做些善事,如何?要知道,雖是做善事,但大多數人都想要得福報,得了福報以後就可以享福。不過,在享福的時候又是在造業了。所以不只是我們凡夫,就是到了欲界的第六層天(魔王波旬之他化自在天)也是一樣。既然如此,要解脫輪回,乃至於成佛,要用什麼辦法呢?就是要把這個眾生心變化過來。怎麼變化法呢?在這經文裡面講的方法,就是憶佛、念佛

  憶佛念佛

  “憶佛”是什麼呢?憶佛就是起了“想佛”的念頭。想佛為什麼叫憶呢?這個“憶”字,就表示並非一直在想,而是有時候停止不想了,過一些時候又想起來了,也就是回憶起來了,這叫做“憶佛”。

  什麼是“念佛”呢?念,就是明記不忘,念茲在茲。正在念的時候,即是制心一處,將散亂心定在佛號上。如此念念相續,而不間斷,即得念佛三昧,即是正定。亦如儒經所說的克念作聖。“憶佛”與“念佛”這兩者有什麼不同呢?

  “憶佛”是用我們的第六識在那裡念佛。而這個第六識,本是生滅無常,忽然想到這裡,忽然想到那裡,它的雜念很多。平常我們往往一做事情就把佛號給忘記了,不憶了!過些時候才又想起來。

  念佛,當然也是第六識在念,但是如果你制心於一處,即將第六識散亂心定在佛號上,相續不斷,散心即轉為定心。第六識轉變,帶動第七識轉變,此即後文所說的“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所以要得念佛三昧的話,必得要下功夫念佛

  那麼還要憶佛幹什麼呢?因為我們任何一個人,不論在家、出家,只能在做早晚功課、打佛七,或者是在道場共修念佛的時候,才正式念佛,除此以外,我們誰也不能夠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念佛。因此,在不念佛的時候,我們就憶佛,以彌補這個空檔。因此必須“憶佛”、“念佛”兩者都使用,才能夠凈念相繼。

  以上這段經文是說:“眾生心”就是輪回心。由於此心起貪嗔痴等惑,起惑則造業,造業則受苦。若能夠以眾生心來憶佛、念佛的話,那眾生心就變為佛心了。眾生心一變的時候,“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現前”就是眼前以及今生。“當來”就是將來,以及來生。眼前或將來,必定能夠見到佛。

  現前當來 必定見

  也許有人要問:“我們念這麼多年的佛,我們有沒有看見佛呢?”這要把教理說一說。此理是古時候祖師註解的。我們所見的佛都是法身佛。法身無相的,只有一光明,整個大光明藏。比如說阿彌陀佛,“阿彌陀”就是無量光。我們眾生自己每一個人都有法身。再講“報身”,報身就是“贊佛偈”里那句“相好光明無等倫”,即萬德庄嚴相好身。報身佛有形相,也有動作,也有言語。還有“應身佛”。“應”是由我們眾生感應來的。既然是感應來的,就不一定了。或者他是跟我們人的身體一樣;或者是其他的物體;或者是我們在道場看見的佛像佛像木頭雕的,有金屬鑄的,有泥塑的、紙張畫的,這都是應身。

  佛有三種身,我們見佛是怎麼見呢?入了定即能見佛。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得到念佛三昧的時候,就見到法身佛,也見到報身佛。念佛功夫的人,念到寤寐一如,白天憶佛、念佛都非常精進,到了夜間作夢的時候,也可以見佛。夢中或者是見報身佛,或者見應身佛。除了定中、夢中以外,在平常的時候,也可以見到佛,但只見到應身佛,而且是信佛人才能見到。例如見道場里的佛像,即起恭敬心,就是見到了應身佛。不學佛的人,雖見佛像猶如不見。比如說在敦煌石窟里,有很多佛像菩薩像,一般人也見到了,但是他把它藝術品來看,不把它當作佛,這就是見如不見。而我們佛教徒見到佛像的時候,一心恭敬即是見佛。

  印光祖師告訴我們,念佛要存恭敬心、真誠心。我們念佛的人,有恭敬心、真誠心,看見佛像就是看見“應身佛”。所以經文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眼前就見佛。功夫好,真得一心不亂的話,就可以見到報身佛。至於法身佛不必說,法身佛就是光明,光明就是智慧,你一念佛,心就發現光明,就有智慧!世間任何問題、任何事情都能智慧來解決。開了智慧了,法身佛的光明跟你本性光明能夠感應道交,就見到佛了。所以,工夫都能見到。我們平常寺廟道場裡面,見到佛像就是見到應身佛。但必須要像印光祖師所講的,以至誠心── 至誠恭敬心來佛像,比如見到釋迦牟尼佛像,釋迦牟尼佛就在這裡;見到阿彌陀佛的佛像,就是阿彌陀佛在這裡,那你就是見到佛,見到應身佛了。

  “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所以“去佛不遠”。“去”,作““距離”講,距離就不遠了。前面那段經文說:“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果然這樣的話,就是母子兩人互相憶念,就一定能夠見面而不會違遠的。前一段就跟後面這一段“去佛不遠”相照應。只要肯念佛,當下就離佛不遠了。

  不假方便 自得心開

  下面經文說:“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是指念佛法門,不需假借各種方便法。一般人都說念佛是正助雙修,“助”是助工夫,正工夫就是念佛。如果照這個方法來念的話,不需要方便法,就能夠證到念佛三昧。這怎麼說呢?如蕅益祖師所著的阿彌陀經要解就講,善根福德因緣,皆是念佛都不能少,而且還要多呢!蕅益祖師註解告訴我們,持名念佛就是多善根,也是多福德只要你如法持名的話,就是正助雙修。祖師這麼註解是有依據的。他就是根據楞嚴此處“不假方便”而說。

  “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果能這樣持名念佛,就不需要一切方便的方法。方便的方法是什麼?比如說三十七助道品、四加行等,那些都是念佛法門的助道。經文講不要一切方便,是指一切方便都沒有念佛直截了當。不假方便,念佛即能破迷,故雲“自得心開”。不過,有一點必須了解,我們研究楞嚴經時這麼講是不錯的,因為這就大勢菩薩教的念佛辦法。我們雖然了解這個方法,但是用於正工夫能力還不足,因此,還需要助工夫。果能這樣憶佛、念佛,就“自得心開”。

  前說“眾生心”,眾生心就是起惑、造業、受報,由種種障礙使真心無法顯露。如果能這樣念佛的話,眾生障礙一撤除了,便“自得心開”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