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
各自就座以後,就要行出家正業,先“聖講說”,由佛給大家上課。佛有十個大弟子是最傑出的,各自都有個什麼第一,其中一位叫做須菩提,意譯善業、善吉、善現、善實、善見、空生,舍衛國婆羅門之子,舍家入山,在山神指引下,去見佛陀,依法修行,證阿羅漢果。他在佛陀十大弟子中被譽為“解空第一”,對佛說的空理解最為透徹,因為出家很早,僧臘(當僧人的年歲)長,在僧團中德高望重,故稱長老。這個經整個就是說空的,因此由解空第一的須菩提來發問。
偏袒,即袒露,將袈裟搭在左肩,袒露右肩,是佛教比丘著衣的禮儀,在見佛、禮佛、問訊、入眾、坐禪、誦經等時,要偏袒右肩,表示恭敬及莊嚴。為什麼要偏袒右肩呢?因為印度以右為陽,身體右邊陽氣盛,不怕受涼,所以右肩不披衣服,在炎熱的印度也是防熱的一種措施,至今印度、斯里蘭卡人還有這種習慣。右膝著地,即右腿單腿下跪,稱為“胡跪”,為古印度人見尊貴者、師長、長輩時的禮節。
須菩提先贊嘆佛稀有難遇,稱讚佛善於護念諸菩薩,善於付囑諸菩薩。希有,即稀有,“希”與“稀”古代可通用。護念,即經常憶念、護持,相當於今所言“關心”,念,為憶念之意。經中說,眾生雖然未必念佛,而諸佛常念眾生,如母憶子。如來,梵語多陀伽多,今譯達他嘎打,為佛的德號之一,意為從真如中來、乘如而來,或從真如中出現,如,即真如,意為絕對真實、與本來面目一模一樣,即是佛的法身。菩薩,為梵語菩提薩埵音譯之略,意譯覺有情,即求大覺並自覺覺他的眾生,或稱大心眾生。
然後,須菩提向佛請教,他提的問題,是這個經述說的主題:“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
善,是好的意思,善男子、善女人,是佛菩薩對佛弟子的尊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譯“無上正等正覺”。菩提的意思是覺,所謂覺,就像我們睡覺從迷夢中醒過來,原來什麼都不明白,現在明明白白了,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如夢初醒,完全明白。眾生都是在夢中,只有佛一個人醒過來了,他對宇宙人生的真相看得非常清楚,叫做大覺。梵語“佛陀”,意思是“大覺者”、完全覺悟者。
他的覺悟完全正確,一點也沒有錯誤,叫做正覺。無上正覺,就是說這種正覺是世間最高的,沒有比它更高的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簡稱“菩提心”,又譯為“道意”,是想要修學大乘道,將來成就無上正覺,也就是成佛的志願。大乘佛教認為,所有的眾生都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性。
只要發了菩提心,誓願修學大乘道,最終要成佛,並且要普度眾生皆成佛果,發了這種菩提心並為此而努力的眾生,就叫做菩薩。修習大乘道,必須先發菩提心,比喻為射箭必須先擺好姿勢,經中多處盛讚發菩提心的功德,它是修行菩薩道的動力源,是將來成就佛果的因、種子,《大日經》說大乘以“菩提心為本”。
須菩提請問的是:發了菩提心的善男善女,應該怎麼樣住?怎麼降伏自心?雲何,即如何。住,就像人住在一個固定的地方,這裡指如何來安頓自心,具體指如何增長菩提心,降伏自己不符合菩提心的各種煩惱妄心。
佛法認為,我們所造的一切業,所得的一切果報,所承受的一切痛苦,歸根結底都是由自心造成的,把心比喻成怨家,比喻成虎狼猛獸,因為眾生的心是異化了的,並不完全受自己主宰,要受各種條件的限制。所謂修行,就是自治其心,自己能夠治理自己的心。
我們眾生都不能做到這一點。能夠完全自治其心,須先明白自己的心,叫做自知其心。自知其心、自治其心、自凈其心,是佛在《阿含經.》經中多次所說。
自治其心,就叫做降伏。因為心有強大的力量,有本能性的慾望,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煩惱,多是天生的心理反應,必須要戰勝它。戰勝別人並不難,最難的是戰勝自己。戰勝自己,最根本的就是戰勝自己的心,使這顆心變成自己完全能夠主宰的,這件事是非常難的。
因為人心生來就不是自主的,你要把它完全變成自主的,必須經過激烈的戰鬥。現代心理學、腦科學發現:人在起一個念頭、作出一個決定之前,他的大腦中先就編好了碼,所以人的心思實際上是不自主的,或者說是被大腦編好的碼所控制的。佛教唯識學講,人起念生心,以自己心識底層阿賴耶識中的種子為因,種子,又稱習氣,是一種心理勢能,由此前的心理活動積澱而成。
種子為因,決定所生心念,所以心念實際上也是不自主的。佛經中佛講他多生多劫與自心斗,終於取勝了,所以佛也叫做“大雄”,或者“雄猛大丈夫”。
此經的玄奘、菩提流支、義凈譯本,須菩提所提問題有三問,前後兩問同羅什譯本,中間多一“雲何修行”問。羅什譯本應是將這一問題省略,“住”與“降伏其心”也就包括了修行,所謂修行,無非是修正自心、自治其心。“降伏其心”一句,玄奘譯作“攝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答應回答須菩提的問題,稱讚他說得對,問得好,如你所說,佛是善護念、善付囑諸菩薩的,你認真聽吧,佛將為你說善男善女發菩提心者應該這樣住、這樣降伏其心。善哉善哉,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好啊,好啊”。諦聽,即注意聽、認真聽。須菩提答言:是,世尊,非常想聽您解答這一問題。唯,為發語詞,相當“哦”,然,意為“是的”、“是這樣”。
原標題:傳承|陳兵:如何讀懂《金剛經》(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