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共找到 1211 個文章

宣化上人:因心裡不吉祥,所以就遇著不吉祥的事情

在道場里頭,也不要講命運,不要批八字。  我們佛教徒不應該去信命運的,這個命運是普通一般人信的,
2023-04-12
165

大安法師:佛法所說的 空 應怎樣理解

問:佛法所說的「空」,具體應該怎樣理解呢?大安法師答:一切諸法——無論是心法,還是色法,它都是緣起的
2023-02-09
165

佛教所說的「因果」論有哪些特點?

佛法所說的因果法則,是遍通一切的,就是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大至整個世界,小至一粒微塵,無不籠罩在因
2023-02-26
165

夢參老和尚:持誦佩戴楞嚴咒,一切諸魔所不能動

【若諸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咒。若未
2024-03-22
165

菩薩調伏眾生時,如何觀察眾生的根機及所具有的主要煩惱?

問:菩薩調伏眾生時,如何觀察眾生的根機及所具有的主要煩惱?索達吉堪布答:眾生各自根器性相千差萬別,菩
2023-02-21
165

凈土法門法師: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中國之所以沒有滅亡,就是靠這個教育的落實

五倫存於心就是道,是性德,是天性;五倫是最基本、最堅固的團結。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中國所以沒有
2023-05-29
165

宣化上人:把佛經帶到廁所,這是最不恭敬最不可以的

切記,學佛的人一定要恭敬經典,不要出佛身血  供養法呢?怎麼供養呢?就要好好地保護這個法,看這個
2023-11-20
165

宏圓法師: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復次,復是又的意思,次是次第,凡是經中用復次
2023-04-09
165

因為業力所感,享樂時,嫌時間太短;受苦時,嫌時間太長(宣化上人)

因為業力所感,享樂時,嫌時間太短;受苦時,嫌時間太長。宣化上人慈悲開示:什麼是菩薩所修的現在施?這位
2023-09-09
165

凈土法門法師:《金剛經》強調『離相、無住、無所得』,如何理解

第三條他問:「《金剛經》強調『離相、無住、無所得』,《楞嚴經》所謂的『圓滿菩提,歸無所得』,與念佛求
2023-05-17
165

愚痴讓人一無所有

從前有一個貧窮的人,替人做苦工積下了一點錢之後,就去做小生意。雖然他一直在窮苦中掙扎,想發財很不容易
2023-03-02
165

禁止百姓損子墮胎,所獲的福報

【故事一】錢邦偉在擔任貴溪縣縣令的時候,因為當地的習俗生了女兒之後,多不肯養,就把女嬰溺死,於是錢邦
2023-02-24
165

虛雲老和尚:一切災禍皆源於往昔所造惡業

【經典原文】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相生。互來相啖。惡業俱生。窮未來
2023-08-26
165

信願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精解 捌、示所被通別

捌、示所被通別所被者,所攝受之對象也。通別者,通者廣通,別者別限,意謂四十八願,各願所攝依正,有通有
2022-11-17
165

凈土法門法師:宗教教育為和諧世界所必須(第二屆多元宗教與文化對話的國際會議)

宗教教育為和諧世界所必須第二屆多元宗教與文化對話的國際會議二Ο一Ο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孟加拉國達喀爾尊敬
2023-03-14
165

凈土法門法師:童蒙養正的重要性應該怎樣認識?其用意所在?

問:第一個問題,童蒙養正的重要性應該怎樣認識?其用意所在?  答:在中國儒釋道三家,包括世界上許
2022-07-01
165

如何理解《金剛經》的所謂布施者即非布施是名布施?

  今天有人問了一個《金剛經》的問題,《金剛經》裡面佛為我們說了六波羅蜜法,經常用所謂是非、即非、是
2022-06-08
165

仁清法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下面還有好多,這個魔境聖境勘驗法,就是說你遇到一種境界了或者是做夢了或者是境界當中看到了,怎樣知
2023-07-17
165

印光大師:小人之所以偽為善而實為惡者,意謂人不我知

小人之所以偽為善而實為惡者,意謂人不我知。不知其不知者,但止世間凡夫耳。若得道聖人,固了了悉知。
2023-09-06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