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圓法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第2講(共15講)

uploads/content/2022/june/e47177bb99f501e5b93b81a7efd6e98d.jpg" />

  諸位法師 諸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佛

  我們繼續來學習《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上一節課我們介紹了本經的五重玄義,今天我們就開始來正釋經文

  在上古的時候,講經就是隨文釋義,不分科判的,到了晉朝的道安法師他將經文分為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這三分,但是當時受到人們的非議,認為他是自恃聰明,直到後來玄奘法師傳來親光菩薩的《佛地經論》,一看《佛地經論》中也是分為三分,這樣就印證了道安法師的這種分法是正確的,從此以後都遵從道安法師的這種分法,把經文分成三分。我們大家平時讀的這部金剛經是由梁朝昭明太子分為三十二分,不是按照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這種的分法,但是他的這個三十二分讀起來簡潔方便。我們今天講解《金剛經也要遵從道安法師的分法,將經文分為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

  序分就是說這部經的緣起,講這部經的因緣,它的啟發,它的起點,緣起;正宗分就是說明經的要義,是一部經最主要的精神內容;流通分就是使這部經能夠流傳萬古,通達十方。《金剛經》的序分我們剛才講了,它的緣起就是法會因由分第一,法會因由這一分就是本經的序分;正宗分就是從善現啟請分第二到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就是最後一分的前半部分,也就是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到最後一分的這個位置是為本經的正宗分;從最後一品的後半部分,就是「佛說是經已,長老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這一經文就是本經的流通分。好,我們首先來看本經的序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我們曾經講經也講過,序分裡面分通序和別序,這一經文是本經的通序,什麼是通序?通序就是佛經中都具有的六種成就:信成就、聞成就、時成就、主成就、處成就、眾成就,一切經典具足的這六種成就,也叫六種正信,也叫正信。一切經典具足六種成就,所以它叫做通序,也叫做證信序,好,我們來一個個的解釋這六種成就

  如是,就是信成就阿難尊者在結集經典的時候,大眾他說,「如尊者所聞,當如是說」,阿難回答,「如是當說,如我所聞,故為信順」。所以這個如是是信順之詞,佛如是說阿難也如是複述,教人如是信。佛法大海信為能入,只有真信深信佛所說的法,這樣才能夠依教奉行,才能得真實的受用。《大智度論》中說:「無信如無手,無手人入寶山中,則不能有所取,無信亦如是,入佛法山中,都無所得」。我們有的居士曾經就這樣來找過師父,他也有這樣的困惑,為什麼學佛幾年了,每天也做早晚功課,也誦經也念佛,可是生活質量沒有改變,貪嗔痴的習氣也不見減少,心裡的煩惱也沒減輕,我們現在看好多現在這現象這就是因為對佛所說的法沒有生起真信和正信。雖然在行為上、表面上看他是在念佛是在修行,但是他用的還都是世間的心,沒用世間的心,還是用的有所求的心、生滅心,求名求利。學佛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用學佛方法來達到自己的慾望,不是信的佛的解脫,信的佛的這種真理,而是為了達到一種慾望,這樣學佛不但擺脫不了這種煩惱,能夠學到擺脫煩惱智慧,反而越來越愚痴,越來越貪婪。所以我們學佛一定要正信,一定要真信,要明白世間的一切境相都是虛幻不實的,都是因緣和合剎那生滅的,縱然你得到了也只是暫時的,決定不是永恆的,你就費盡精力使盡計謀,到頭來緣聚緣散,都是什麼?一場空。真信了,那你就能把貪婪慾望放下,處處借著學佛向佛看齊,來鍛煉我們的心性、鍛煉我們看破、鍛煉我們放下放下我們的執著放下我們的分別,漸漸的我們的心性、我們的自性顯露出來和佛等齊。像我們今天看破放下,把所作的一切迴向求生極樂世界,這樣你的心量就越來越大,不但能夠活得瀟灑自在,命終之後還能往生極樂世界去做菩薩一生成佛,所以信非常的重要。倓虛大師在《金剛經講義》中說:「佛說法四十九年,唯令眾生如是信,如是解,如是修,如是證,如是為究竟耳」,所以你信了之後看破放下

  如是又是指法之詞,從事相上說是指這一部《金剛經》,在這里的如是,從事相說是指金剛經》,從理上來說,它是指本經所詮釋的真理,詮釋的理事不二之中道理事不二的這個中道

  我聞,就是聞成就,第二個聞成就。我,就是指阿難尊者,聞,就是親聞,不是道聽途說的,是我親從佛處聽聞到的。阿難尊者在佛的大弟子當中被尊為多聞第一,阿難尊者出家以後被選為佛的侍者,以這樣的因緣他經常跟隨佛到各地弘化,親聞佛說法。大家都知道阿難尊者記憶力是非常的好的,一經於耳永不忘失,所以世尊的一代時教阿難尊者都能憶持,所謂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所以在佛滅度後能夠結集經典。可能有人就會問了,佛成道的時候阿難尊者才出生,佛成道喜訊傳到宮中,然後阿難者也在同時出生,所以阿難翻譯過來叫雙喜,第一,有喜得貴子,第二,佛究竟圓滿成佛,他叫阿難,翻譯過來叫雙喜,是在成道的時候,阿難出生。佛成道二十年阿難尊者才舍俗出家出家後十年才給世尊侍者,這么一個時間差,那麼也就有人問了,在他做侍者之前,這是三十年的時間差,佛所講的經怎麼能稱為如是我聞呢?《報恩經》中佛命阿難侍者的時候,阿難就求了三個願望,第三個願望就是請求佛為他講他曾經沒有聽到過的經。佛曾經講過的經,請佛再為阿難再重講一遍,所以阿難對於他做侍者以前從未聞的經也都能夠宣說無謬。這里阿難自稱為我,因為我們講的是般若般若經,這個我是隨順世間假名為我,並沒有我與我慢,與第一義諦不相違背。就像《天問經》中說:「有羅漢比丘,諸漏已永盡,於最後邊身,能言吾我不,佛答言,有羅漢比丘,諸漏已永盡,於最後邊身,能言有吾我,世界法中說我,非第一實義中說,以是故諸法無我世界法故雖說我無咎」。由此可知,阿難稱我,不是凡夫的妄執我們這個假我,也不外道妄計之神我,是聖人隨順世間假名為我是為了能把佛法弘揚,弘化傳揚下去。

  好,我們再來看時成就,一時,這就是時成就。佛在當時說法的時候有一定的時間,這樣聽眾依照時間去參加法會才能夠成就眾生。但是佛講經有時是在天上,有時是在龍宮,我們今天說,各個空間維次不同,有時候還在人間龍宮人間天上各個空間時間維次都不相同,比如佛在講般若經的時候,總共是十六會就是在四個地方講的,在王舍城鷲峰山七會、給孤獨園七會、他化天摩尼寶藏殿一會、王舍城竹林園白露池邊一會。人間天上時間不一樣,就像我們人間五十年四天王天是一晝夜,我們的一百年是忉利天的一晝夜,這個時間空間維次不同。就是人間,各個國家記載日期的這個記法也不一樣的,所以不能確定記載佛經的日期是某年某月某日,在結集經典的時候不得已就用了一時。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中這樣解釋一時,「今止取佛及弟子,師資機感相遇之頃,說聽事畢,便名一時」,弟子們善根成熟,感得佛說法,佛把法說究竟了,弟子們都明了了,這就稱為一時。說聽究竟就稱為一時,比如佛說金剛經》的時間,佛講《金剛經》,因緣成熟了講《金剛經》,弟子們聽明白了就稱為一時。講《地藏經》這個時間也稱為一時,說聽究竟就為一時。無論講哪部經,凡是佛與弟子機感相遇,說聽究竟,就稱為一時。大家能聽明白這個一時,因為這些都是讓我們對佛法生起成就生起信。

  好,我們再看下面的佛,這是成就,完整的音譯過來是佛陀耶,譯經的法師隨順我們中國喜歡從簡的習慣,所以簡單的就譯為佛,佛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覺者,含有三覺的意思,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聲聞緣覺雖然能自覺,但是他只能自了,不能幫助眾生覺悟,所以不能稱為佛;菩薩雖然自己覺悟了以後也能覺他,度化眾生,但是覺行沒有圓滿也不能稱為佛;只有佛,世尊,覺行圓滿也就是自覺行滿慧足,覺他行滿福足,就是我們說的兩足尊,福慧具足,所以超九界以獨尊,是人天導師,名之為佛。這里所說的佛是指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是成就。佛講經要有處所,依據《大智度論》中說在有四種,第一種在,是天在,是指六欲天人,六欲天人所感得的果報是因地中他們修布施持戒十善而感得的這個果報。由於他的心是很純善的,所以六欲天人是善心為在,這種叫做天在,以善心為在。第二叫梵在,梵行的梵,梵在,是指色界和無色界天人他們的果報是由因地修慈悲喜舍還有清凈梵行所感得的。色界天常修四禪八定而沒有欲界的染污,無色界天常修四空處定而舍棄有色有礙的這個形骸,這些梵天依梵而住,心裡沒有雜異的染污,所以叫做梵在。第三是聖在,聖人的聖,是聖在,這個就是指三乘人,三乘人所修的都是出世無漏聖法。比如聲聞緣覺斷除了界內的見思惑,菩薩斷除界外的塵沙等惑,這些聖者斷除煩惱,頓超三界,常在空、無相、無作、三聖三昧中住,所以就叫做聖在。第四種就是我們說的佛在,佛於首楞嚴諸佛三昧得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佛法、一切智等種種的諸慧,以及八萬四千法藏度人法門,種種諸佛功德,所以是在本無所住當中隨機示現,見有可度的因緣,我們說因緣成熟即住世說法,所以說佛所住之處稱為在,他的這個在是以無住為住。

  舍衛國,舍衛國並不是國家名字它是波斯匿王的國都,舍衛譯成中文就是豐德,豐富的豐,德行的德,豐德。因為國有五欲財寶之豐、人有多聞解脫之德而得這個名字舍衛國。

  祇樹給孤獨園,祇樹就是祇陀太子發心供養的樹,給孤獨園就是給孤獨長者發心供養的園林,以兩個人的命名,所以叫做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個是眾成就。與就是同的意思,大比丘就是大乘聲聞比丘前面加個大就是大乘聲聞,這些比丘內秘菩薩行外現比丘身,都是回小向大的比丘比丘梵語,因為有三義所以不翻,屬於五種不翻的多義不翻。第一種含義是乞士,外向施主乞食以養色身,內向如來乞法以資慧命。這個非常主要,我們雖說是乞,但是絕對是士,這個非常的主要,是內向如來乞法以資慧命的,乞討不是為了個人的慾望,而是長養我們的佛性比丘持缽乞食資養色身可以折伏傲慢,破除貪心專心修道。第二是破惡,勤修戒定慧三學,滅除貪嗔痴諸惡。第三就是怖魔,比丘發心具足戒,登壇白四羯磨成就,這時地行夜叉空行夜叉、還有天行夜叉輾轉贊嘆,就會傳到欲界的第六層天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波旬,我們稱為魔王,因為他是欲界天的天主,波旬聽了以後心生恐怖,他為什麼會恐怖?是因為一個人出了家了他就會要出離三界那他的欲界就會少一個子民,所以他害怕他的子民會減少。所以比丘有這三義,乞士、破惡、還有怖魔。大比丘眾,這里的眾,梵語僧伽耶,《彌陀經》中沒有翻譯成眾,是翻譯成了與大比丘僧,僧是和合眾的意思,有兩種和合:理合和事合。理合就是大家出家共同的目標是為了證無為之理,了脫生死。事和有六種,第一是身和同住。就是行住坐卧要有一定的規矩,一起吃飯、一起上課、一起休息,大家身體行動是一致的。第二是口和無諍。出家在一起的目的有一個,就是為了修學無為之理,平時講話要談論佛法,有不懂的相互討論,沒有爭論的地方這是口和無諍。大家都是為了學無為之理,不是為了個人的慾望都是為了學這個真諦,所以口和無諍,沒有爭論的地方。第三是意和同悅。彼此尊重,不爭名利,歡歡喜喜地修學佛法。口和無諍怎麼才能夠完全的體現出來?就是我們說的要看破,我們學的是覺悟,如果大家覺悟了,修學是為了覺悟而不是個人的這種名利、個人的慾望,你準是意和同悅的。第四是戒和同修。就是大家共同遵守戒律,以佛制定的戒律為我們的行為規范。我們比丘是二百五十條戒律,以戒律來作為我們的行為規范,大家共同遵守。第五是見和同解。見就是知見,大家依照佛經來研究佛理,知見都是相和的。第六是利和同均。大家所獲得的利益都是平均分配,平等受用,這個非常關鍵的,這樣才沒有矛盾,要利和同均。

  千二百五十人俱,般若會上聽眾無量,這里只列舉出了常隨眾。佛最初在鹿野苑度的憍陳如五比丘,這五比丘也是跟佛從皇宮里出來的,侍者,最後都跟隨佛出家。然後度的是迦葉兄弟迦葉兄弟不是我們看的摩訶迦葉,我們大雄寶殿上佛的兩邊的侍者,一個是阿難尊者,一個是摩訶迦葉、大迦葉尊者。在佛的弟子中有五位迦葉的,一個就是我們大雄寶殿上面的摩訶迦葉,還有十力迦葉,這里所說迦葉兄弟是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這三兄弟他們都是修拜火教的,因為有點神通有點能力,所以這個優樓頻螺迦葉皇帝把他尊為國師,當時佛觀察到作為國師的優樓頻螺迦葉他得度的因緣成熟了,佛就到他住的地方,現大神力來折服他的傲慢,於是優樓頻螺迦葉就歸依了佛,率領他的五百弟子依佛為師。他的兩個弟弟也各有二百五十人,也都隨佛出家。後面佛又度化舍利弗和目犍連,他們也各有一百人。還有耶舍長者子以及他的同學共五十人,總共是千二百五十五人,現在把零數去掉,所以是千二百五十人俱。俱就是同堂俱會不相舍離的意思,這些常隨眾,這千二百五十人感佛度脫的深恩常隨佛學,常侍佛前,與佛俱在一不離左右。還有一個意思,這千二百五十人,因為我們剛才講到了他們都是外道度化過來的,還有一定的習氣,他們為了降伏自己的習氣要常隨佛學的,來改正自己的習氣,修學無為之法,這就是本經的通序當中的六種成就這就是通序。我們再看本經的別序,大家請看經文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這一段就是本經的別序,別序也叫發起序,是敘述本經發起的因緣。凡是佛說法必定因緣成熟才說,每一部經都各有不同的發起緣由,發起的緣由就是作為正宗分的前導來引導正宗分的,每一部發起的因緣各不相同,所以稱為別序。這部經是怎樣發起的呢?本經不是借著他人所為發起的,是世尊自己發起,佛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在日常的行住坐卧、吃飯穿衣之處隨緣教化眾生,直顯真心本體全體大用也就是說,佛在和我們同樣的行住坐卧,在衣食住行當中,佛直顯真心本體全體的大用真心清凈本性顯露無疑。而我們在行住坐卧當中顯示的都是貪嗔痴,佛就用這個來教化我們眾生,以這樣無言來說法,讓一切的眾生在日常當中識得自己的本來面目也就是說在日常當中來鍛煉我們,發現我們的本來面目,識得自己與三世諸佛無二無別的真心本體,所以世尊借著這次乞食來發起此經。其實要會修行的,在行住坐卧當中、在穿衣吃飯當中能直顯真心,你的佛性都可以顯現的。

  爾時,就是機緣成熟之時。佛將要開示般若大法,先以無言說法默示住心無住,降心離相,給大家做示範,啟發當機者代大家啟請。世尊,是佛的十種稱號之一。《佛說十號經》中說:「天人凡聖世出世間,咸皆尊重,故曰世尊」,世間六道凡夫,出世間的三乘聖人也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九界一切眾生尊敬佛,所以稱為世尊。食時,就是到了吃飯的時間。經中講,早晨是天人食,你看我們齋天都是天蒙蒙亮的時候,早晨齋天;日中是三世佛吃飯的時間;下午是畜牲食;晚上鬼神食,鬼神吃飯的時間,像我們焰口都是在天黑的時候放焰口,沒有早晨放焰口的。按照佛制,比丘日中一食,所以這里的食時,是在日中之前,太陽在頭頂,我們今天說十二點以前,是日中之前。其實佛是根本不需要吃飯的,《法集經》中說:「諸佛如來,無有饑渴,大小便利,身乞裸損,疲乏病苦,為眾生故,示現乞食」,《涅槃經》中說:「為欲化彼,示現受用無量眾生所施之物令其具足波羅蜜」,為了度化眾生,令眾生具足波羅蜜,檀就是布施的意思。所以我們要知道,佛示現吃飯是為了眾生轉慳貪為喜舍,是去慳貪的,由於這個布施可以修到福報

  所以師父曾經講過,我們的苦怎麼來的?我們的苦就是因為慳貪,你有慳貪了,你這個貪嗔痴的心、慾望的心全都出來了,我們都是因為慳貪的苦,我們要是想舍這個苦怎麼辦?就是要布施。有錢的可以財布施布施,沒有錢的也可隨喜用心布施,來擴大我們的心量,這樣就是布施布施是幫助我們去苦的,千萬布施的時候不要高高在上,不能高高在上的,師父今天不是說教,而是我們共同來學習,所以能布施的人,說明是有之人,沒有福的人你想布施你都沒有機會布施,生不起布施的人,所以我們常說是真沒有福的人。我們看布施,就是說我們這種沒有福現象有的是不肯布施,你叫他多去做一點的事情,本來是幫助他去舍慳貪,幫助他去去苦,他反而斤斤計較,不肯多付出一點,哪有福報?連這個苦都不肯舍。還有的是布施了,然後高高在上,沒有真正舍苦的心,你高高在上,不是為了舍慳貪,沒有舍苦的心,那你的這個布施沒有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不是我們這里說的檀波羅蜜,到彼岸嘛,沒有從根本上去去根。我們今天講通俗一點,我們布施的時候一定要用慈悲心,還要感恩一切的眾生能夠接受我們的布施感恩三寶感恩眾生肯接受我們的布施,幫助我們去這個病。我們看佛在這里以身作則,和比丘們一樣每天入城乞食,示現同類大眾一樣,這樣讓比丘學習他的樣子來遵守托缽化飯的軌則規矩

  著衣,比丘有三衣:五衣、七衣和大衣,我們叫做袈裟。五衣也叫做務農衣,它是由五塊布縫製而成,在做日常雜物或者就寢的時候所穿的。七衣也叫做入眾衣,是用七條布縫製的,和大眾在一起的時候穿,比如和大眾一起誦經、打坐、過堂就穿這個七衣。大衣,梵語叫做僧伽黎,分三品下品是九條、十一條、十三條,這些都是用九條布片、十一條布片、十三條布片所縫製的;中品的是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上品二十一條、二十三條還有二十五條,現在我們所穿的袈裟大多都是二十五條衣,像師父這個就是二十五條衣。按照佛制定的戒律,凡是入皇宮見國王、升座講經說法、以及托缽乞食的時候都應穿僧伽黎,就是大衣。為什麼袈裟要分條呢?這就是仿照田的樣子形象就像我們種糧食的時候要種到田裡眾生要修福、要種福就要往福田裡種,比丘就是眾生福田。像我們講《地藏經》當中也講過,於佛法中修小微的善法,小微的善,所以我們修福要在福田中修,比丘就是眾生福田,所以又叫福田僧,這個大衣也叫做福田衣。佛要和大眾一起托缽乞食,所以這里的著衣二字是披上僧伽黎,袈裟,我們托缽的時候是要穿袈裟的。

  持缽,缽也是梵語的略稱,全稱叫做缽多羅,譯為應量器它是出家人乞食吃飯用的。佛所持的缽是在他初成道時四天王各獻一缽,佛以神力把這四個缽合為一缽,所以據說佛的缽上有四條明顯的痕跡。佛涅槃以後佛缽受到供養禮拜,據法顯大師記載,東晉時候,佛缽流傳到布路沙布羅國,就是現在的巴基斯坦的白沙瓦,一個省會,流傳到這個地方。曾有月氏國的國王,在字典上查是月氏,但是這個字應該念肉知,像我們到九華山去看月身寶殿,其實它是肉身寶殿,這個字念肉。月氏國的國王降伏了白沙瓦,就是我們今天說的白沙瓦沙布羅國,得到佛缽,他想運回他的國家,但是用大象、四輪車等這些大的載物都不能移動,於是就在當地建塔和寺院供養佛缽,稱為佛缽寺。雖然佛用的是石缽,但是因為石缽太重不太方便,所以佛制規定弟子們可以用石缽,只可以用鐵缽和瓦缽。我們下面在座的法師都有這個經驗的,我們在受戒的時候戒和尚會問,鐵缽瓦缽,都會問問的,這是缽,缽多羅。

  入舍衛大城乞食,佛所住的是祇園精舍,它在舍衛城東南五六里,由城外到舍衛城有五六里的路,所以說是入,入舍衛大城。就像我們今天說進京,進京叫入京,我們到滄州去都說入滄。舍衛城是波斯匿王的都城,地廣人多,城內居住九十萬人,在過去人口稀少,九十萬人是非常之多了,所以稱為舍衛大城,我們剛才講過了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這個次第乞是非關鍵的,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是不分貧賤、不分貴富、不分凈穢,以平等心挨家挨戶的去乞食。佛制托缽不可以超過七家,次第乞,不分貧賤次第乞,不可以超過七家,只能乞七家,如果到第七家托空缽,還沒乞到,那就好好的反思自己沒有福報的份,回去要好好的修行。所以今天我們出現種種的障難都是怨別人,你們一發生矛盾都來找師父師父師父這是兩個小和尚師父師父他誹謗我。你們都沒有好好的懺悔,如果沒有這個因緣,你自己的德行高,別人都應該是尊重我們的,即使有人誹謗我們,我們要找自己的缺點毛病,一定不要去指責別人。其實我們從佛經裡面要學到它的內涵,我們去行而不只是滑嘴而過,讀了。讀經是給自己聽的,不是給別人聽的,是給自己去做的,信解行證,你要去行,自然你就會得到佛所說到裡面的真理。所以說發生任何的問題不要去指責別人,反思自己,我們剛才談到了六和敬,任何的問題用佛法來反思自己。這個次第乞給我們講的是非關鍵的,就像托缽只能托七家有兩個意思,一是乞食不分貧賤,最多七家,沒有執著;二是教導眾生不去強求因緣,托不著反思自己,不要去強求給自己帶來痛苦。你一旦看明白了,看破了,別人罵你你沒痛苦,別人打你你也沒有痛苦你看明白了你反而高興,還帳想,你又了了一份債,又找到了自己的毛病缺點,趕緊進步。所以會修行的,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不會修行的,喊破喉嚨也枉然,在世間得不到,跑到佛法裡面搞迷信來增加自己的慾望,所以這個次第乞非常的主要。次第乞已,這個已就是缽已滿,比丘們托的缽有大缽中缽小缽,都是隨著自己的飯量而選用合適的應量器托缽乞食的時候,如果第一家沒有供滿,就再到第二家去,或者第三家去,一直到七家,一直到缽滿為止,到了第七家托不著,就托空缽,就要反思。我們剛才講了,佛以身作則,他來到舍衛城不分貧窮富貴,挨家挨戶次第乞已,這就隨緣。所以我們法師們一定雖說是乞,但是一定要隨緣的。當時的迦葉尊者,大迦葉尊者托缽的時候只向窮人乞食,他認為窮人今世貧困都是因為前世的慳貪,他向他們乞食幫助窮人去福田,免除他們將來貧窮。須菩提尊者做法正好相反,他是乞富不乞貧,須菩提見到房屋矮小破舊他不托缽,他寧可走遠路向富人家去乞食,別人問他這樣做原因,須菩提富人是由前世多行布施,所以今生獲福,如果今生不去布施只顧著去享受,那他將來福報享完了就會貧窮的。所以他們倆人雖然有慈悲心,但是這個慈悲心我們大家想想,不平等是不是?一個照顧富人一個照顧窮人,沒有平等心。所以世尊呵責須菩提和大迦葉阿羅漢心不均等。所以我們修行一定要修平等心,不但眾生平等,給大家說還要做到冤親平等對你的人你要生起慈悲心來,對你不好的人你同樣也要生起慈悲心來,因為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他們用種種不同的手法,種種不同的境緣來成就我們的,這才是我們修行人。

  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世尊從王舍城回到本來的住所,也就是祇樹給孤獨園,回到精舍,將所乞的飯吃完,然後把衣缽收好,洗凈雙足,展開座具,安坐下來。從表面上看,佛的日常生活大眾、和別的比丘和我們沒有什麼兩樣,其實我們剛才講了,卻和大眾完全不同,世尊在出入往返、行住坐卧、穿衣吃飯這些日常的生活當中都是隨緣任運自在,絲毫的不著不分別,不著相妄心就不起,這就是降伏妄心的方法。所以說你們都問師父師父我怎麼一念佛就老有妄想?就是你們這個心老向外攀緣,而沒有把心安住下來,老去著相。我們凈土宗祖師說的好,不怕念起就怕覺遲,妄起了不要緊,趕緊回過來接著念佛,不要想著我怎麼又有妄想了,這也是妄想。趕緊念佛念佛就是不著相,任運自在,妄心不起,你就能安住真心

  我們由於無量劫以來的習氣處處著相,穿衣吃飯,穿衣服特別的在意衣服不好看,衣服的質料好不好,甚至在意衣服的品牌,買一個大品牌的衣服,還故意走別人跟前把牌子亮亮,叫別人看到你這衣服名牌的,這都是分別心嘛,這都是執著的心嘛。吃飯也是這樣,好吃的、順自己口味的就吃的肚子撐,不好吃的寧可餓著,甚至不好吃的還會煩惱,生一肚子的怨氣這就是我們的生活這就是我們的心安在哪個地方。所以我們和大修行人和佛來對照一下,佛在日常當中不動心的,他是妄心不起安住真心的,我們要是想擺脫分別執著著相習氣,就是在我們點點滴滴當中鍛煉,這個習氣不是一下子就能斷掉的,我們要時時用功,要處處用功的。

  唐朝的時候,溫州凈居寺有一比丘尼名叫玄機,她住在大日山的石窟當中修行,也是苦修,有一天她突然生起一個念頭,法性湛然深妙,本沒有去住之相我這厭惡喧鬧,趨於安靜,應該算是通達法性之理的人了。於是她就去拜訪雪峰禪師,請雪峰禪師給她印證她到底通沒通達法性之理,我們說開悟了沒有,雪峰禪師見到她,就問她你叫什麼名字比丘尼回答我叫玄機,雪峰禪師又問了,「你一天能織多少?」這是禪機,你一天能織多少,玄機比丘尼就回答了,「寸絲不掛」,就是說心無掛礙,寸絲不掛,我心沒有掛礙了。用我們現在的話說,這句話回答的沒問題,不錯的,然後她轉身而退,才走了三五步,雪峰禪師說你袈裟掉地上了,玄機比丘尼連忙回頭去看自己的袈裟雪峰禪師哈哈大笑說好一個寸絲不掛,還是有相可著的,還是著了相了,袈裟掉了你不是寸絲不掛嘛。其實師父都沒有必要給你們解釋這么清楚的,反而失去禪味了,怕你們聽不懂,本來是寸絲不掛,沒有掛礙的,一說袈裟掉了,還是有多大的掛礙,所以我們看,人著相習氣很難擺脫的。有的居士找我,說師父我已經沒有執著了,我已經難捨我能舍了,我說把你的房子賣了,把錢捐了,臉一紅走了,這也只是一個考驗,笑話的,不是真的師父隨緣說法,不會叫你們賣房子的。你像在我寺院裡面,你們的捐款,大筆的捐款師父都要考察的,說真的不能給你生活帶來困難,因為要讓你們養好色身,還要好好的修行,還要完成世間的使命和責任的。我們寺院裡面,大家的比較大的捐款師父都是要看情況的,不是說師父叫你們去修,不能因為你們的修學會給別人帶來障礙,不能給家庭帶來障礙的,我們保持這個布施的心,有這個布施的法喜,能從心裡去舍也就行了,關鍵我們布施要從心裡,就像我剛才說的,達到什麼?舍慳貪,才為真正的布施如果你把房屋、把家裡都舍了去不了慳貪,這種布施作用也不是多大的,就像給你們說放生一樣,循序漸進不要斷,遇到了我就放,不要給自己規定日子,我必須幾號放,不是這樣的,隨緣去做。遇到了,我有這個能力順緣就幫助一次,不要今年一年我放了多少,這兩年三年都不放一次,我們為了長養我們的菩提心,循序漸進,遇到了就放一些,遇到就放一些。布施也是這樣,根據自己的能力不去攀緣也不能去危害別人。曾經我在一寺院我就見到過這種情況,一個老太太把家裡房子和她自己存的錢房子賣了錢她自己所有存的錢捐給了一個寺院師父曾經在這個寺院裡面做過住持,是接老和尚的班做過一段時間住持,最後這個老太太把所有的東西捐了,兒女們不理解,這個老太太沒有地方住,也沒有錢,就住在寺院裡面,沒有人管沒有人問,因為這個錢用的也不如法,沒有人管沒有人問,到了師父去了以後,師父就把這件事給承託了起來,只要師父這一天,師父就會負責你的修學,負責你的衣食,負責你的生活。我們說這個是什麼,不是說不讓大家去布施,不讓大家發精進勇猛心,而是布施也是要用智慧的,任何的事情都不能離開智慧的。

  我們看,人著相的這個習氣很難擺脫的,而世尊已經究竟解脫,須菩提尊者世尊的穿衣吃飯這些日常生活當中,他看明白了,了知了實相般若不離行住坐卧、穿衣吃飯處的,所以在下文當中贊嘆:「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須菩提悟到了世尊無言的身教,但是也有很多人沒有悟到,所以須菩提在後面才代大家啟請。到這里,本經的發起序我們就介紹完了,謝謝大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