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崇·賢宗法師:除夕布新時 光壽無量開

除夕布新時 光壽無量開

賢宗法師開示

楊柳整理

  各位同修

  大家好!農歷新年之際,除舊布新之時,香海禪寺祝各位菩薩心想事成,光壽無量。

  這些年來,我們一直都在致力於將傳統佛教思想與現代企業管理相融合,用簡單方式傳達佛家智慧。大家在職場上拼搏,常常會遇到工作上或心靈上的困惑,如何跳脫出種種塵事的痛苦這是每一個追求智慧的個體所渴望的結局。生活中的心靈建設很重要,而職場生活則是現代生活的精縮體現,因此,如何幫助工作的人們做好心靈建設,也是我所關心的問題。

  一、爭做「人上人」的觀念危機心靈建設

  佛教解脫智慧葯方常常放在大家的面前,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怎樣去運用,你們都有夙慧的心,所等待的只是靈犀一點。不懂生活智慧的人,常常會被事所牽引,被物所羈絆,被情所困擾,被自己內在的慾望所左右。

  這些痛苦真是這個世界所強加給我們的嗎,還是別人所強加給我們的呢?其實都不是的。這是為我自己的內心一直跳不出普世的價值,進而道路以目地認為每一個人都用這樣的價值觀在衡量著自己,這樣一來,就把自己關在了觀念的囹圄之中。約定俗成的觀念,實在是很強大的力量,一種思想,一旦被大眾所接受,成為普世價值,就可能使接受這種觀念的人受到無形的道德律令或神秘力量的強大約束。而實際上,這種觀念本身很可能就是愚痴的。比如說中國古代有裹小腳的習俗,建立貞節牌坊的習俗,殉葬的習俗,女子不接受教育的觀念等,在一定的時間內,它們都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現代人迴轉身來看一看,是不是都覺得這些觀念非常荒誕呢?那麼以後的人,看我們今天的一些觀念,實際上也是一樣的道理。既然這些觀念都是流變的,那麼你為什麼還要那麼迷信它們,而弄得自己也痛苦不堪呢?跳出你自己所在的地域,你所在的時間看一看,世界可能就不再是你現在所見的這個樣子了,所以又何必自尋煩惱呢?

  整個社會就像一個非常巨大的染缸,一隻無形的手不斷地在缸里攪動,他不斷地向一個方向轉動,使得缸里的每一個人都習慣性地思量:我要有錢,我要房子我要有名望等等。正是因為我們從小都向著這些方向去思考,從小被教育說,我們要好好讀書,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要去賺大錢,或者當大官,或者做大學問等等。所有的人都去擠一個金字塔,最後就會有很多很多人從狹窄的塔尖掉下來,掉下來的人就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價值可以用什麼東西去衡量,所以他們中的很多人就會迷失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進而開始抱怨這個社會,甚至自暴自棄。現在的父母都往金字塔的塔尖去教育自己的子女,你們是否想過,這個方向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

  我看到英國的一個報道,一對父母他們培養了一個優秀的孩子,這個孩子年紀輕輕就從著名的劍橋大學畢業了。可是他卻沒有像別人所想像的那樣去找一份高薪的工作開始自己的錦綉前程,而是到南非去當了一個義務支教的教師。他的父母也非常支持他,還經常把他在南非支教的照片給左鄰右舍一起分享。他的鄰居中有一個中國太太,就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她想,這個名校畢業的大學生不找一份正經的工作來做,反而去那麼遙遠的地方義工,來回的路費、伙食費都要父母倒貼,這真是個奇怪的人啊!你們說,是不是在中國民眾看來,那個年輕人不去追求金錢、名望,實在是很不正常的呢?其實,不正常的可能是我們自己的觀念呢。我們為什麼要為了別人認為有價值理想而去努力,為什麼要為了別人的眼光而去生活呢?隨順生命的安排,去做一些自己認為有意義事情,難道不好嗎?

  按照他人設定的理想價值生活,我們常常都會迷失自己。我們常常會問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去求取這份名?為什麼追逐這份利?佛教教我們的就是要「認識你自己」,從佛學究竟的智慧去了解我們人具體存在的價值。思考是了悟的前提,只有在你思考以後,你才會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麼?我從無量世以來的修行還欠缺些什麼?我要如何安住?我要往哪裡去?

  二、佛陀的非相智慧思維向度的轉換

  以我們通常的眼光看東西,老人就老人孩子就是孩子,男人就男人,女人就女人。你一旦看到的情況是這樣,就會理所當然地認為真相本然如此:以前如此,現在如此,將來必然如此。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常常會被命運的偶然性捉弄得團團轉。

  我們在《聊齋》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情節:一座雕梁畫棟的大宅一夜之間突然變成了陰森的墳墓大家都覺得這只是文人的想像而已。實際上,這個場景才真是突破我們肉眼凡胎之所見,是血淋淋的殘酷的真實。三十年前,你在路邊看見一個美麗的少女,三十年後,或許還會在路邊看到相似的情景,但是人絕對不是同一個了。在這世界上住過一段較長的時間老人,他告訴我有一女人,她年輕的時候,坐很高級的轎車,風光地在她最好的年紀嫁給了一個最好的人,轉眼五十年過去,他的丈夫死了兒子一個痴呆,一個因為貪污從監獄裡剛放出來,前幾年她與狗為伴,兒子被釋放以後開始和他一起踩著三輪車賣起了臭豆腐。這兩個月上,她突然中了風,現在正在醫院裡搶救。這是一個真實故事,你在一少女唯美的婚禮上會想得到嗎?命運本來就沒有被你猜度的可能性。

  現在大家總是說,「女嫁公務員,男娶女教師」,但是所有在時間裡的事物總是會遷流變化的,所以不要過於執著於今天你的眼所看到的東西。俗話說,「今日座上賓,明朝階下囚」,所有人都有轉為任何一種狀態的可能性。因此,別人得意時,不必去奉承他;別人落魄時,也不要去唾棄他。用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人,笑對生命中的任何一種可能,這才是我們所要學會的。

  《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佛陀告訴我們,一切的色相都是虛幻的。這句話乍一聽,很多人覺得就很荒誕。你們可能會說,我一步一步走在這座橋上,你怎麼說這橋是虛幻的呢?我的手觸摸著桌子的花你怎麼說花是虛幻的呢?我分明在這屋子裡,這屋頂、四壁為我遮風擋雨,你怎麼說這屋子是虛幻的呢?我說虛幻也就是說一切事物都是剎那流動,生滅無常的。如果所有的事物,像你所認識的那樣不是虛幻的,那它就是實有的,實有的就是固定的,固定的又怎麼會變化呢?你有沒有在這世界上看到一樣東西,一千年、一萬年、一億年、一萬億年,從來都不變化,始終如一呢?這是不可能的,就連我們認為是無限的宇宙本身還在生滅呢!那些你認為固定不變的物體都在改變,更不用說情感思想,這些本來就無本體可以捉摸的東西,它們就更加瞬息萬變了。既然沒有這樣永恆不變東西,那麼你還要去追求它,追求青春永駐、百年好合,一旦發生了變化或者是危機你就覺得不可以接受,那麼痛苦煩惱自然生了。我們所住房子、我們見到的山河大地,它們存在的時間比我們的生命要長,但是這並不能改變它們依然在變化生滅事實。單說人的一生,就有「少小離家老大回」,「兒童相見不相識」的巨大變化;更不用說是幾百年、幾千年的變化了。

  你今天開了一個公司,別人送來花籃,祝賀你開業,你就要在心裡默默觀想一遍當你有一天這個公司要結束的時候,我的心裡會怎麼樣去面對它?我如果做投資失敗的時候,我會怎樣面對它在這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世界上,你如果一味地急功近利,貪求好的結果,那最後只會患得患失

  《金剛經》里還有這樣一個故事佛陀有一次去給他母親耶夫講經說法,講了好久才回來。他回來的時候,眾弟子都爭相迎接他。為了第一個見到佛陀,一個比丘尼就變化成轉輪聖王的樣子去迎接佛。她以為變成轉輪聖王的樣子就可以第一個見到佛了,結果她的確第一個見到了佛。但是佛告訴她說:「你並不是第一個接到我的人第一個迎接我的人是舍利尊者。他知道以我的法身為我本尊,將我的思想貫徹到他的行動中去。所以他只是在房裡觀我所說的空相,沉浸在定境之中,這樣就可以隨時隨地和我在一起。」也就是說,只有「智慧第一」的舍利尊者真正悟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也就是說,只有把佛陀思想真正運用到自己的生活當中去,才可以得到正果。你如果想要得到法,也只有自己去體驗才能真正得到受用。

  當我們了解了這樣的規律,我們才能真正地知道,今天我所擁有的,就要好好珍惜明天即使失去了,我也不會感到難過。因為,萬事萬物無不是一個過程。今天這個人走到身邊,我就好珍惜他;每天他離我遠去了我也能夠放下這種掛礙。我這樣講,可能大家會感到很冷漠以至於無法接受,但是這世間真正的原理也就是這樣,你不接受,它也存在。

  緣聚則生,緣散則滅,這是不可以強求的。緣來的時候,自然而然,事就成了;緣盡的時候,再強求也是枉然。我今天在這里演講,如果有了發起人,有了場地,而沒有觀眾,那就是緣還沒有到,緣沒有到,演講就做不成,在緣的形成中,每一個條件都是缺一不可的。佛教要求我們不要從有相的角度來看問題,而要從生和死的大義上、甚至更深的層次中看透生命的本質。當你俯視問題的時候,問題的來龍去脈都盡在你的掌握之中。

  我們看到有些人現在很有錢,在你面前呼風喚雨,但是你對他卻沒有產生什麼好感,反而覺得他的舉動讓你很舒服。這樣的人,即使現在很有錢,很興盛,但是他福德不一定能夠使他財富維持多久。這是什麼呢?俗話說「厚德載物」,就是因為他德行還不具足,所以他表現出來的狀態可能會引起別人的厭惡,這樣的人財富即使跟著他,也不會久長。很多人都渴望中六合彩,但是你們知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一夜之間中了這一千多萬,而引來了殺身之禍,使得原本幸福美滿的小家庭遭到了毀滅呢?你再去看看那些一夜之間失敗的企業家,好好去了解一下他們的品行生活習慣思維方式你就是明白德行之於財富的重要性。所以我們根本沒有必要去羨慕那些比你有的人財富多未必是一件好事財富越多身上要承擔的東西也就越重,只有當他承載得住這些財富時,才能留得住。

  三、尋根的時代中華文化的傳承

  現在掀起了「國學熱」,大家紛紛投身其中,向中國傳統文化求醫問葯,希望它可以對治人們日益浮躁心靈傳統文化中最精華的是什麼呢?北大的一個教授將它歸納為陰陽五行、天人合一、克己修身、中庸中和四個方面。

  我特別欣賞的就是其中的天人合一、克己修身兩個方面。

  「天人合一」作為思想觀念,最早在莊子的《齊物論》中有所反映,漢代時由儒學大家董仲舒明確提出,這個觀念對於中華民族的思想體系影響之大,使其成為中國哲學思想中的主流。在這觀念中,「天」指的是自然,包括天空大地山川河流鳥獸蟲魚等等,「人」指的是我們人類本身。人生之於自然,而且最終也歸於自然,作為自然界中的一個成員,要尋求到「道」的根本方向就是要承認自身生命自然的融合。這種觀念其實在上古的神話中就可以找到痕跡。在漢族著名的創世神話——盤古神話中,我們就讀到過盤古死而化身山川河嶽、日月星辰的情節,我們的先民認為是與人同形同性的神在宇宙間進行幻化而有了現在的世界,這不就是「天人合一」的反映嗎?莊子提出心齋、坐忘,以達到離神去智、物我合一的妙境,這就是「天人合一」在哲學中的反映。漢代董仲舒提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號》),則更強調了天與人的一致以及通感。這種觀念與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提出的「神與物游」、「陶鈞文思,貴在虛靜」,禪宗的「心物不二」以及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的「有我之境」、「無我之境都有承續的關系,這些思想彙集成了中華民族傳統思想的一道主要根系,影響著現代人精神生活

  「克己修身」則是鍛煉「厚德」的重要途徑。人生來兼有善的品質惡的因素對於惡的因素,我們就要用德來對治它、克服它。比如你知道自己喜歡拖延,就要鍛煉自己每天從最不喜歡事情開始做起;你知道自己喜歡人是非,那麼每當說是非念頭一起時,你就要咬住自己的舌頭,控制自己的行為,只有這樣,才可以 「厚德載物」。我就常常以《周易》中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來勵人自勵。

  此外,我還特別喜歡諸葛亮的一句話:「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當我們無法安寧下來的時候,我們考慮問題就會散亂,急躁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每一個跟你交往的人都會感受到你的這種情緒,進而受到影響。當你的心安靜下來時你就專註地品味更多的東西,每一樣東西、每一個人都會使你感到珍惜,這樣你的性靈就會得到長養。

  四、起心動念之間的根本修行與證悟

  你們知道佛教裡面為什麼會有羅漢菩薩、佛的區別嗎?那些比丘經過修證得道的被稱為羅漢。得到羅漢這一果位的已經斷盡一切煩惱,不再經歷生死輪迴之苦佛教中原本的規定是,那些缺胳膊少腿的修道者可以受菩薩戒,而不能受比丘戒。只有那些相貌庄嚴,沒有殘缺,道行很高的出家人證得了果位的才叫做羅漢。但是為什麼現在的佛教造像中,那些菩薩都是相貌堂堂,衣冠華美,而羅漢則破衣爛衫,形容枯槁呢?這是因為菩薩中有一個重要的思想,所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他們不僅僅像羅漢一樣只追求自我的證悟和解脫,還要救苦尋聲,幫助世間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菩薩是佛的因,佛是菩薩的果。菩薩心動念,要發四種宏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就修行菩薩戒最基本的主題:芸芸眾生受苦,他要把他們度盡;心內的煩惱染污無窮無盡,他要把它們斷除;學習的方法、技巧無量無邊,他要把它們學盡;無上的人生願景,他要把它完成。一個菩薩想要成佛,他隨時隨地都要向這四個方向努力。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在人們的頭腦中,菩薩要比羅漢更加親切可愛一些。所以,現在的佛教造像中,菩薩像就往往比羅漢像要庄嚴

  如果你企業家或者一個企業的掌舵人,你就要學會像菩薩一樣,將所有的事情了斷在起心動念之間。如果今天有人害了你,你起了一個念頭想要報復他,就請你看住自己的這個念頭,因為邪念不凈因緣無盡,你今天報復了別人,不僅會招來接下來的冤冤相報,而且也會壞了你自己的修行如果你沒有看住自己的邪念,後面的修行就會更加困難,你的人生就會荊棘遍布、寸步難行。

  一個人追求事業過程與修佛的過程實際上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請你按照菩薩修行方法來修證自己。「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個觀念運用到你的修行之中,就可以這樣來認識:你的企業作為社會中的一個樞紐和齒輪,應該要推動這個社會的良性發展。它不是為你個人招財進寶的機構,而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一股力量

  當你真誠地為一切人服務的時候,一切人都會回到你身邊。只有全世界的人都認可你的產品和服務的時候,你才有可能富可敵國。如果你常想著訛人錢財的話,那你做一次生意封一條路,做一件事情少一種可能。你做得越久,路就封得越死。所以我們說,遵循天道人道,才會有商道可言。

  要不斷地把自己愛自己、愛朋友、愛家人的種種小愛輻射開去,擴大到芸芸眾生之中去,每一個人你都要想著去利益他,度化他,這才是正道如果你內在的局限不斷地困擾著你,使你無法前進時,那你就要想辦法斷除它。如果你沒有遠大的願景,而只關注企業中的一些細枝末節,那麼就要想辦法來不斷學習,打開自己的胸懷。只有這樣,你的事業才會走向輝煌,你的人生才會是一片坦途。

  我小的時候,看到路邊有一個很大的螞蟻窩,裡面住著成千上萬的螞蟻我用腳在螞蟻窩旁邊跺一下,那些螞蟻就感到地動山搖一般,紛紛從螞蟻窩里跑了出來,十分惶恐的樣子頭上的觸須相互碰撞,好像在問:「發生了什麼事情,是不是有災難來臨了?」我就笑著在旁邊看它們,覺得這些小傢伙真有趣,真愚痴啊,竟然連這樣的小小震動都受不了。後來它們感到似乎沒有什麼危險,就又慌慌張張地鑽回了窩里。後來有一次,我在山東遇到了四點幾級的地震,我好像感覺不明顯,但是次日看新聞報道,裡面說有好些人認為大地震來了,就從窗口跳了下去,摔得半死。我突然發現,我們人類的行為不是像螞蟻一樣好笑嗎?我們不就是放大一些的螞蟻螞蟻不就是縮小一些的人類嗎?

  我們認識事物狀態,就決定著自己的一席生命當我們看著眼前的利益得失的時候,我們的目光就像螞蟻一樣短淺,就會被眼前的事情所困擾。當你把心打開,專註地做你應當做的事情,不要急躁冒進,慢慢積累,遵循天道人道,那麼慢慢的,一切你想要的都會彙集到你身邊

  有一個一貧如洗的信徒佛陀:「我怎樣才能富有?」佛陀說:「你要布施。」他感到非常困惑:「我都已經那麼窮了,還怎麼去布施呢?」佛陀說:「你只要有布施的心,你的一切身體、行為都可以布施。」

  當你不斷地用布施的心去對待別人時,被布施那個人就會不開你。當他離不開你的時候,會變成怎麼樣呢?他可能會變成你的先生,可能成為你客戶也可能會幫助你推銷。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你給予他們的都是愛,而人是無法拒絕愛的。這本來就是世間簡單道理,但是為什麼我們就是會走錯路呢?這就是由於一個人最大的障礙是一個「我」,我執我見我愛、我慢、我痴,久久無法放下。「我愛」的愛,不是愛別人,而是愛自己,愛自己慢慢就變成一種自私。「我見就會認為這個身體是永恆的、不變的、固有的,所以如果你生病了,你就會無法接受、誠惶誠恐。我們的身體其實和一件衣服是一樣的,衣服穿破了,就要脫掉、換下來。

  所以佛的思想就是讓我們從更高的角度來看待這一生命

  五、種下豐足心靈的因,待它慢慢長成

  當我們內心不夠豐足、飽滿的時候,就會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別人罵你是畜生,你就會火冒三丈,覺得別人在侮辱你。事實上你本來就不畜生,那為什麼會受到別人的言辭的影響呢?我們看到古代戰場上會有罵陣的情況出現,敵人用言辭來挑釁,定力不好的將帥就會受到影響,而內心豐足、淡定的統帥依然能夠坐卧如常。

  那麼如何讓我們的內心變得豐足起來呢?有的人權力他會權力使自己變得自信有的人金錢金錢讓他感到自信有的人長相漂亮,外表使他們充滿自信。那麼如果你什麼也沒有呢?是不是就不能擁有一豐足心靈了呢?並不是的,如果你內心充滿智慧,對人生正確的認識,理想非常的高遠,那麼你也一樣能夠擁有圓滿心靈

  並不是只有出家人才需要修行,實際上每個人每時每刻都需要修行就好像我教大家呼吸吐納的方法,教大家打開心量,就是再幫助大家獲得一顆豐足的心,不受外界的干擾。無論你可以這個世界上還可以存在一百年抑或是一天,只要有一天,就讓自己好好地活著。我們都看過《2012》這個電影很多人都為世界末日感到恐慌。有人就問我師父,是不是真的有2012世界末日說法呢?你是不是會選擇去西藏或是其他的什麼地方避難呢?我就對他們說,不管未來是怎麼樣,地球是不是會毀滅,你在哪裡就安住在哪裡,好好地面對當下,積極地面對你每一天就好了。不要總想著消極事情,如果大家都消極的方面想,人心就會凝聚成一個強大的負能量磁場,影響宇宙的運行。不管外界怎麼宣傳,你的心就是應該時刻處在豐足狀態,這樣,你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黎明,因為你的心中時刻都有暖陽照耀。

  你們有沒有看過《我的青春誰做主》這部電視劇?我特別欣賞裡面那個老太太,她總是以非常寬容智慧態度教育她的子女很多人認為成功一定是獲得多少多少財富,而實際上,成功只是你在經過的那條路留下的車轍印,就好像雁過留痕一樣,只是一個過程而已。

  我在事情的時候,並沒有把目的作為一個非到不可的路標,相反的,只是想著把每一個過程走好,這樣一來,反而會發現自己所做早已經超越自己的想像,到了之前未曾預計到的樣子。所以,我們就要把內心格局打開,使自己的內心逐步豐富起來。

  佛教要求我們保持一顆喜樂的心,隨時去享受生活如果你生活一團糟,那麼你擁有再多的名利又有什麼用呢?一個病入膏肓的國王還不如一個健康乞丐

  很多人理所當然地認為幸福金錢、名望、香車寶馬、山珍海味有關,但是你去問問擁有這些的人,他們真的幸福嗎?所以我說,要感謝你所擁有的,也要感謝你所沒有的。你看那些明星,他們非常有名,可是有了名,往往也就失去了自由失去了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你願意嗎?再看看那些事業有成的女老闆事業上風生水起,但是很多人家庭不幸福,她們的先生每天都在外面賭博、泡吧,甚至包養小的。她們就過來向我哭訴,說自己一點也不快樂我就跟她們說,當你身體健康時,不要認為它會永遠健康當你在商場上打拚時,不要以為那些錢會永遠是你的;當你家庭剛開始形成時,你就應該要想到它可能會不幸福。所以,我們要感謝自己所沒有的。同時 ,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健康家庭朋友這就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關於什麼是幸福,怎樣獲得快樂我和大家分享一個臨濟宗無德禪師公案

  有一虔誠信徒,每天都從自家的花園里,採擷鮮花寺院供奉,一天,當他正送花到佛殿時,碰巧遇到無德禪師法堂出來,無德禪師非常欣喜地說道:「依經典的記載,常以香花供佛者,來世當得到庄嚴相貌福報。」

  信徒非常歡喜回答道:「這是應該的,我每天來寺禮佛時,自覺心靈就像洗滌過似的清涼,但回到家中,心就煩亂了,我們一個家庭主婦,如何在煩囂的城市中保持一顆清凈純潔的心呢?」

  無德禪師反問道:「你以鮮花獻佛,相信你對花草有一些常識。我現在問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鮮呢?」

  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鮮的方法,莫過於每天換水,並且於換水時把花梗剪去一截,因花梗的一端在水裡容易腐爛,腐爛之後水份不易吸收,就容易凋謝。」

  無德禪師道:「保持一顆清凈純潔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樣,我們生活環境像瓶里的水,我們就是花,唯有不停凈化我們的身心,變化我們的氣質,並且不斷地懺悔、改進陋習,才能不斷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糧。」

  信徒聽後,頂禮感謝說道:「謝謝禪師開示,希望以後有機會親近禪師,過一段寺院中禪者的生活,享受晨鍾暮鼓,菩提梵唱的寧靜。」

  無德禪師道:「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脈博跳動就是鍾鼓身體便是廟宇,兩耳就是菩提,無處不是寧靜,又何必等機會寺院生活呢?」

  這個話頭得多好啊呼吸、脈搏、身體、六根,就是佛法的所在,所以想要獲得快樂源頭,就要向內尋。

  當一個人離開這個世界他能帶走什麼呢金錢名譽,全部都不能帶走,帶走的就是善業與惡業。善業使你在來生得享天倫之樂惡業使你在來生遭受痛苦折磨。這個世界上,輕清者上升而為天,重濁者下沉而為地,我們想要向上尋求正向的果報,只有輕安、清凈的心能夠幫助你;相反,污濁、沉重的東西只能使你墮落、下沉。

  六、觀心如心,照見空性

  修行最好的方式是什麼?就是覺察,我們佛教里叫做觀照。觀就是看,照就是察。負面念頭起來,我們就將之壓制住;正面的念頭起來,就努力去推動它。這樣,我們也就能夠將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問題轉化到好的方面。在你的生活中,不遇到困難挫折這是不可能的,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如意情況,但是很多時候,是可以讓你自己去轉化的,所以古人說「禍兮福之所倚」,即使是不能轉化的絕壞的事情,也會有否極泰來的那一天。修行一是一個觀照的過程,第二就是一個轉化的過程。每一樣東西都有正面和負面清凈染污,只看你怎麼選擇,你選擇了壞的東西,那麼好的東西自然離你而去了。

  我時常說,成功的人生是一個光明積極的人生。哪怕現在生活再難再苦,他也能夠想到痛苦過去以後就是自在光明

  以前,報紙上常常會報道那些百歲老人如何養生的故事。我們發現其實長壽秘訣簡單他們的生活都有這樣的特性一是親近自然,與草木鳥獸為友;二是心平氣和,不與人爭世,不輕易動怒;三是積極樂觀,用寬闊的心量來面對人生煩惱;四是時時精進,即使是很大的年紀,也努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像張飛鳥一樣,一生都不要讓自己停下來。所以不要以為現在什麼事情不做,一心享受,就可以長壽;實際上我們發現工作才是保證我們具有充沛生命力的必要條件

  今天我的講課就到這里結束,最後將寂室禪師對於學佛者的十種開示分享給大家,祝各位都能夠在新的一年當中身心康健、精進勵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一者,須知生死事大,無常迅速,須臾不可忘失正念

  二者,須於行住坐卧,檢束身心,任何時刻不犯律儀。

  三者,須能不執空見,不誇自我精進勇敢勿墮邪戰。

  四者,須攝六根正念,語默動靜,遠離妄想拋開煩惱

  五者,須有求道熱忱,靈明不昧,魔外窟中施於教化。

  六者,須能廢寢忘食,壁立萬仞,豎起脊樑勇往向前。

  七者,須究西來佛意,念佛是誰,哪個是我本來面目

  八者,須參話頭禪心工夫綿密不求速成任重道遠。

  九者,須要寧不發明,雖經萬劫,不生二念紹隆如來

  十者,須能不退大心,洞然菩提,興隆佛法續佛慧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