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凡聖只在迷悟間(第一屆觀自在禪修營開示)

凡聖只在迷悟間  

——第一屆觀自在禪修營開示

濟群

  歡迎各位參加「觀自在禪修營」。這是西園戒幢律寺舉辦的首屆禪修營,招收的學員主要面心理學界。之所以這樣定位,因為這一領域的從業者對人類心靈有更多的了解和關注。而佛法修行所致力的,正是通過對內心的認識和觀照,進而調整心行,改造人生
  目前,整個社會最大問題就是人的心態失衡,並且到了危機四伏的地步。近年來,頻頻發生的各類惡性事件,正是向我們敲響的一次又一次警鐘。所以,對各種心理問題的疏導、調節和改善,不再局限於部分人群,而是全社會的當務之急。作為以自利利他為使命的佛弟子,我們對此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但僅僅這樣還不夠,面對如此龐大的人群,我們的努力不過是水車薪。更何況,很多人佛教充滿誤解與隔閡,甚至完全排斥。鑒於這樣的現實,有必要和心理學社會各界有識之士攜手合作,共同探討,以期找到最易為社會大眾所接受的,治標和固本相結合的改良方式
  我們目前所接觸的心理學,主要是西方心理學,至今不過百餘年歷史。而有著兩千五百多年歷史的佛教,自古也有心學之稱,因為它所關注的正是人類心靈。在佛典中,有大量關於心的教言,如「心生則種種法生」、「心凈則國土凈」等。僅《大正藏》中,提及「心」之一字的即有四十多萬處。可見,佛教正是以心作為認識世界修行解脫的立足點。
  當年,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見性成佛。他所成就的並不是外在的什麼,不是羽化成仙,亦非長生不老,而是對心性的透徹認識,對迷惑、煩惱的徹底解除。用佛教的話來說,是證悟了心的本質——也就是明心見性這是人類了不起成就。因為發展科技所改造的只是外部環境,而認識心性才是完善自身的唯一途徑。如果自身問題重重,即使有再豐富的物質條件,還是無法獲得我們所希求的幸福安樂。因為能夠感受幸福的不是其他,正是我們的心。
  佛陀成道後,一生致力於傳播真理為我們留下了大量言教,後結集為經律論三藏,流傳至今。所有這些經典經典開示修行法門都是教導我們如何開啟生命內在的智慧,解除無始以來的迷惑煩惱。換言之,就是啟動心的正向能力,以此對治負面情緒事實上,這種負面情緒正顯現出越來越不容忽視的影響和破壞力。近年來迅速蔓延的一些網路用語,如鬱悶、崩潰、糾結等,無不是負面情緒恣意生長、不斷侵佔心靈空間的表現。若不及時對治,就會出現失控的局面。
  對個人來說,心是幸福安樂的根本;對社會來說,心又是和諧安定的所系。所以,調心不僅是個人的需要,也是整個社會的需要。

見地和禪修——佛法的兩大內涵】

  佛教印度經過聲聞乘到菩薩乘的弘揚,後流傳各地,形成南傳、漢傳、藏傳三大語系及眾多宗派。雖然各語系和宗派佛教呈現出變化多端的面貌,但主要內涵無非是兩方面,一是見地,二是禪修。或者說,是理論和實踐。由理論指導實踐,又由實踐深化對理論的認識,使之逐步落實於心行。
  見地作用,是幫助我們正確認識內在心靈外在世界。人最大的問題,就是不了解自己。或許有人覺得奇怪,我們最熟悉的就是自己,難道還有什麼不了解的嗎?那麼,你知道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嗎?知道我們每天念念不忘的那個「我」是什麼嗎?知道「父母生前本來面目」嗎?知道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煩惱藏身何處嗎?如果不知道答案,我們不過是這個世界的茫然過客,除了隨業流轉,絲毫也不能改變什麼。
  改善生命關鍵,正取決於我們對自身的認識程度就像醫生要了身體的病變狀況方能對症下藥那樣,我們也要了解內心的種種問題,才能有的放矢地予以解決。但僅僅了解是不夠的,還須通過相應的技術來落實,使這些見地真正發揮作用。禪修的方法就相當於技術,這是幫助我們調整並改善內心一門特殊技術。否則,我們即使能認出煩惱,但沒有對敵的經驗和武器,依然會在和煩惱的對壘中束手無策,敗下陣來。
  不同宗派所建構的修學體系,正是代表它所立足的認識與改善心靈的見地,以及在這一見地指導下使用的禪修技術。這是一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完整體系,其深度,在於對內心的透徹認識和究竟改善;其廣度,在於契入角度的多樣性和針對性,能為不同需求的受眾提供幫助。
  近百年來,西方心理學界也逐步認識到佛法所蘊含的無量智慧,紛紛吸收佛法義理及禪修方法,運用於心理學的研究及臨床治療,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可以說,這既為現代心理學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也為弘揚佛法開辟了嶄新道路。有鑒於此,戒幢佛學研究所這兩年也在組織專業人士翻譯 「佛法心理治療譯叢」,希望將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操作經驗介紹到國內。一方面,可使更多大眾從中受益;另一方面,希望以此加強佛教界和心理學界的深度交流。
  作為心理學從業者,大家有心認識佛法並身體力行地參與禪修,是很有遠見的。我相信,這將是心理學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因為這是一個較為敏感和危險的職業,經常接觸形形色色的負面問題,如果自身沒有過硬的素質,沒有定期的檢修和充電,是很容易受到困擾的。

真心與妄心——修行的不同起點】

  佛教於心性的理論極為豐富,主要有兩大系統一是真心系統一是妄心的系統。這也是修行兩個不同起點。
  真心,即如來藏的體系,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是佛教和所有宗教哲學不共的觀點佛教中,《楞嚴經》、《楞伽經》、《如來藏經》、《涅槃經》等經典都在闡述這一思想
  禪宗也是建立在這一見地之上。《六祖壇經?序品》曰:「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悟此心,直了成佛。」菩提,即覺悟自性,即自體。惠能大師開宗明義,直接告訴我們:每個生命內在都具有覺悟的潛質,這就是成佛的潛質。所以,成佛並不是痴人說夢,不是遙不可及的幻想當我們體認到內心本具的覺悟潛質,在某個層面就與諸佛無二無別了。這句話雖僅短短十六字,卻振聾發聵——因為它為我們指出了生命的希望所在,出路所在。
  但我們還要知道,雖然有希望,卻不能盲目樂觀。我們不妨看看,現在的這個「我」是什麼?拋開外在相貌身份、地位,剩下的,無非是一大混亂情緒錯誤想法。我們每天都忙於滿足這樣那樣的渴求,實現這樣那樣的需要,但這些渴求和需要真的是那麼重要嗎?真的必不可少嗎?事實上,很多人從未考慮過這些,只是隨著自己的感覺,撲騰到這裡,又撲騰到那裡,終日忙忙碌碌。這顆心卻依然動蕩,依然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所在。我們甚至不敢閑下來面對自己,因為這種面對會讓那些貌似重要的追求變得不堪一擊,這將讓人多麼沮喪,多麼無所適從呵。
  所以說,雖然我們具有和諸佛同樣的覺悟潛質,但當下仍是活在妄心的世界。我們看到的並不是世界真相,而是被觀念情緒處理過的影像,其根源就是無明——這才是我們的現實也可以說,是我們生生世世面對的現實。因為我們雖有真心的頻道,但從未啟用,始終都在妄心的軌道中來來去去,生生不息。
  妄心的體系,正是立足於我們現有的心行,由認識它的種種表現,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造,轉染成凈,轉識成智。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唯識宗,重要典籍有《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唯識三十論》等。在這些經論中,詳盡闡明了認識和世界關係並以八識對心作了細緻剖析。
  通常,我們總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實,固有「眼見為實」之說。但這個「真實」究竟是什麼意義上的「真實」呢?比如,醉漢看到的是真實」嗎?色盲看到的是真實」嗎?雖然我們不是醉漢,不是色盲,而是彼此認同的正常人,但我們就看到「真實」了嗎?事實上,我們所看到的,只是世界呈現在我們認識上的影像而不世界本身。兩者雖然有關,卻不能混為一談。若能認清這一點,不再執著於我們所以為的那些「真實」,很多煩惱就無從而生了
  而八識則有意識和潛意識之分。其中,前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屬於意識范疇,第七末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屬於潛意識范疇。潛意識概念,由心理學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學》中提出。但早在兩千多年前,佛教就已認識到意識的存在,認識到意識活動不過是整個心靈世界中微不足道的部分。
  唯識宗認為,第七識代表的潛在自我意識時時影響著前六識活動。人為什麼會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為什麼會認同「人不為已,天誅地滅」的觀點?正是源於自私本性——這種本性就來自潛意識。而第八識則相當於超大容量的倉庫,儲藏著我們無始以來的一切生命信息生命是無盡的積累,在我證得解脫之前,這種積累是不會停止的。在漫漫輪迴路上,我們時刻都在第八阿賴耶識中留下各種信息佛教稱之為「種子」,這是影響生命未來走向的潛在力量,也是決定性的力量
  如果不從這些根本著手,我們對心理問題的解決終歸是暫時的。就像水流,必須從源頭堵住,才能阻止它的蔓延。同樣,我們也需要找到心理髮展的源頭,進而了解它的特徵、作用和活動規律並以正確方式進行引導,才能對心進行有效管理,從而阻止不良情緒,發展良性心理

匱乏與自足——生命的真假需求

  人最根本的問題,就是看不清自己。所以,修行的首要任務是了解自己——知道究竟什麼代表著你,什麼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我們每天都在關注自己,處處以自我為中心。那麼,我們現在認定的這些身份相貌想法等,究竟是不是「我」?事實上,這一都是無常變化的,也許現在與你有關,但並不是你的本來面目,不是生命真實寫照。可我們往往不了解這些,因為生命中除了覺悟潛質,還有另一種力量那就無明,就是不覺。
  覺與不覺,是佛法修行兩個核心概念禪宗為什麼會成為漢傳佛教最直接的修行法門?正是因為它的修行直接立足於覺悟本體這就極大縮短了凡聖之間的距離
  通常,我們總覺得自己是薄地凡夫業障深重煩惱重重,而佛菩薩則高高在上,耀眼奪目。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不敢想像自己是可以成佛的。但《六祖壇經》卻直接告訴我們:「前念迷即是眾生,後念悟即是佛。」換言之,佛與眾生差別是在迷悟之間,在覺與不覺之間。當你體認到覺悟本體,當下就是佛;當你迷失了覺悟本體,當下還是眾生
  什麼是迷失覺悟本性簡單地說,就是把自己丟了。
  佛陀菩提樹悟道發現:「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這一寶藏卻在重重無明煩惱的遮蔽之下,雖有若無,也就是佛陀接著所說的「只因無明妄想,不能證得」。這種無明,又使生命存在原始的匱乏感和失落感,使我們不斷尋找外在支撐,好讓這個「我」得到證明,得到肯定。問題是,我們尋找的這些支撐都是脆弱而無常的,每增加一個支撐,反而在增加一份垮塌的危險,增加一份不安定因素
  所以,這種匱乏絕不是增加什麼就可以填補的,而是要向內找尋。一旦開啟生命內在的寶藏,我們就不再需要外在支撐了。就像那些水邊林下的禪者們,雖然生活中一無所有,但不會覺得缺少什麼。原因就在於,他們已體認到圓滿覺悟本性。正如六祖悟道時感嘆的那樣:「何其自性,本來清凈;何其自性,本來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動搖;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能生萬法。」體認到這樣的覺悟本性就如寶藏在握,還會瓦礫動心嗎?還會塵埃追逐嗎?
  但我們迷失了本性,不了解自己的本來面目,所以要四處找尋存在的感覺。《楞嚴經謂之迷頭認影」——忘了頭就在肩上,卻把影子來當做是「我」。我們把這種感覺投射到身體上,投射到身份上,投射到家庭上,投射到名譽上,投射到事業上,總以為抓住什麼之後才會踏實。其實,我們抓住的只是一些虛幻而短暫的存在。更糟的是當我們抓住這些之後,會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依賴。
  人究竟需要多財物才能過日子答案是沒有一定的。因為所有需要都是逐步養成的,對感情的需要,對事業的需要,對地位的需要,對生活條件的需要……一旦建立某種需求執著於此,就會形成依賴。久而久之,依賴又會成為習慣,成為不可或缺的需求。其實,這種需求並非事實上的不可或缺,而是我們自己設定的不可或缺。
  當某種需求被滿足,我們會有滿足感;當某種需求不能實現,我們會有挫敗感。當我們和別人比較,感覺自己的依賴更為優越,就會自大;感覺自己的依賴不如別人,則會自卑。一旦我們對依賴過分在乎,會導致焦慮;而當這些依賴受到沖擊,則會引發嗔心……所有這些情緒都是我們自己一手締造的。
  我們製造了很多需求,同時也製造了隨之而來的不安全感。因為世間每天都有生離死別,有企業倒閉,有頻頻發生天災人禍。只要用心觀察,無常時時都在為我們揭示真相告訴我們,永恆只是一廂情願的幻想。這使我們的內心充滿恐懼,擔心失去這些就會失去自我
  那麼,我們所認定的這些構成「我」的部分,究竟是不是你?其實不是。因為無明,我們發展出很多心理,發展出很多情緒,這些心理情緒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而這個自我並不是真實的存在,只是我們的錯誤設定,所以就會發展出種種煩惱,如瀑流般挾裹著我們,使我們沉淪其間,身不由己。

心念與輪回——未來的發展方向

  《三主要道》中,形容每個生命都是「常被四瀑流所沖」。這四種瀑流,就是慾望煩惱、見和無明力量慾望,就是對財色名食睡的希求,對色聲香味觸的希求。煩惱,就是貪婪、嗔恨、嫉妒、自私等不良心行。見,就是左右我們的觀念想法無明,就是不覺的力量,令我們看不清自己,看不清內在的起心動念。
  對於沒有經過禪修訓練的人來說,每當念頭生起,心就會粘著其上,追隨不舍,進而把這個念頭當做自己。不知念頭只是因緣所生,它的本身並不是你。因為缺乏觀照,我們又會在不知不覺中陷入心念的瀑流,帶來種種喜怒哀樂,也帶來我們的生死和輪回。
  說到輪回,我們往往聯想到前生後世,以為那是玄妙而不可知的另一重世界。其實輪回的內涵不僅於此,從廣義上說,輪回就是一種心理重復。所以,我們不是此生結束之後才去輪回,現在的每個當下就處於輪回中。那些做事業的人,因為對事業成功的渴求,會百般努力,不斷追求,由此形成執著。這種執著又會繼續強化對事業的渴求,進入下一輪的努力、追逐、執著。對事業如此,對感情、地位、權力的追求莫不如此。
  每個人都在不同方面中重復某種心理。因為重復,就把心理能量不斷匯聚於此,使這個念頭得到強化,進而成生命主導。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對有些人來說,事業就是一切;對有些人來說,愛情就是一切;對有些人來說,權力就是一切。這個「一切」不是偶然的,也不是誰強加於我們的,正是我們自己發展而來。我們努力經營著,最後就像作繭自縛那樣,把自己織進一個不及盈寸的空間,卻當做了全部世界
  這就是輪回——它的起點在我們的心,終點則是我們執著對象。當然,這個終點只是暫時的,因為它還會繼續成為起點,展開下一執著。只要被某種心理抓住,我們就會不斷就範,不斷受其驅使。久而久之,這種心理就會形成相應的人生軌跡。有句話叫做:「世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同樣,心念也是在這樣的不斷重復中逐步定型,成為性格,成為人格。
  所以,修行要從起心動念處下手。因為每一念都在積累不同的生命信息,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遺憾的是,我們往往對此一無所知,只關注看得見的外在成果,卻忽略看不見的內在改變;只在乎擁有什麼,卻不在乎我是什麼。其實,是什麼遠比擁有什麼更為重要。因為外在結果和我們只有暫時的關係,而內在影響才是長期甚至永久的,才是決定生命走向的關鍵所在。那些不良心念,在沒有轉變之前,會生生世世纏繞著我們,就像如影隨形的魔鬼那樣,令我們不得安寧。如果聽之任之,輪回是沒有盡頭的,會不斷展現與之相應的生命形式這就是佛法所說的「業力無盡,生死無窮」。

正見——以觀念改變心行】

  未來在哪裡?我們稀里糊塗地來到這個世界,稀里糊塗過了一生,最後稀里糊塗地離開——這就是多數人的現實。我們不知道,一旦錯失今生,接著又是長劫輪回,很難再有改變命運機會學佛,就是幫助我們把握這一難得易失的寶貴人身,通過對自身的認識,來改造它,升華它。在此過程中正見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正見,即遠離顛倒妄想的如實知見。西方心理學認知療法,也是通過改變觀念解決問題佛法所說正見,不僅是要我們改變局部問題,更要幫助我們斷除無明,回歸生命的本覺狀態,這才是究竟解決一切心理問題的途徑。當我們體證無常就不再有執著恆常帶來的煩惱當我們體證無我就不再有執著自我帶來的痛苦
  前面說過,佛教有不同宗派,並有各自所依的正見。雖然契入的角度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就是從不同角度建立對世界的如實認知
  在阿含經論中,重點是建立無常無我觀念很多人佛教所說的「無我心存恐懼,以為那就意味著「我」不存在。其實,「無我」並非否定這個色身的存在,而是要否定我們附加其上的種種設定。正是這些錯誤設定的障礙使我們看不到世間無常的,看不到五蘊無我的。問題是,這種忽略並不能改變無常現實。我們習慣於有常、有我,一旦無常到來,將會構成突如其來的打擊。反之,若能如實了知無常就能坦然接受一切變化了——因為它本來就是世間真相,無須改變也無法改變。
  在中觀經論中,重點是講述緣起性空的觀念告訴我們,一切存在都是由條件構成,是因緣和合的假相,沒有絲毫自性可言。而我們對客觀現象賦予的種種判斷,如美醜、貴賤等,只是我們附加其上的標簽,和對象本身並無關係。但我們建立這套設定後,就會執著於此,將它當做真實。認為好看的確實好看,值錢的確實值錢,屬於我的就確實屬於我——煩惱便由此而生了。如果我們了知這些存在現象虛幻,那麼,附加其上的標簽就更是龜毛兔角,了不可得,還有什麼值得在乎和煩惱的呢?
  在唯識經論中,則是通過三性的理論幫助我們認識世界。所謂三性,即認識世界的三個層面一是意識錯誤認識的境界,為遍計所執相;二是緣起顯現的影像,為依他起相;三是諸法真實相,為圓成實相。比如這張桌子,我們以為它就是自己看到的樣子,千真萬確。但唯識告訴我們,我們所看到的桌子,只是被我們認識加工過的桌子影像,和實際上的桌子並非一個東西。這種區分,能夠幫助我們擺脫對現象錯誤設定和執著
  在佛法修行中,將見的作用比做眼睛——看清方向,才能沿著正確的道路前行。否則,即使付出再多努力也可能南轅北轍。但抵達終點的道路並不是唯一,我們可以從無常無我正見入手,可以從緣起性空的正見入手,也可以從唯識的三性理論入手,只要確立正見並加以運用,就能從改變觀念到改變行為,最終改變人生

【選擇——以智慧作出取捨】

  我們一生都在面臨各種選擇,從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到學業、家庭事業,每一次選擇都包含著取捨。這種取捨是取決於我們的需求,需要什麼,就覺得什麼很重要,必須爭取;不需要什麼,就覺得什麼不重要,可以捨棄。而需求又是取決於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
  我們對生命的認識達到什麼深度,對人生就會作出什麼選擇。其中,對心念的選擇尤為重要,因為它是左右未來生命走向的關鍵。從這個意義上說,選擇心念,就是在選擇我們的未來。如果一個人除了滿足慾望外沒有更高追求,就會走向動物生命形態;如果一個總是活在貪婪和渴求之中,就會走向餓鬼生命形態;如果一個人總是活在嗔恨和斗爭之中,就會走向阿修羅生命形態;如果一個人不斷發展慈悲智慧,以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為己任,就在不斷向佛菩薩靠攏。
  我們希望有什麼樣的未來,就要了解每個心念將發展出什麼結果。知道哪些心念會給生命帶來負面影響,哪些心念會給生命帶來良性作用。因為心念雖然無形無相,但它的每一次活動都會內心留下痕跡,成為儲藏在阿賴耶識中的種子。如果這個念頭不斷重復,就會種子得到滋養那樣,發展壯大,最終會成為我們的性格,成為我們的人格。如果開始就沒有作出正確選擇,結果將一錯到底。
  所以,佛教特彆強調發心一是出離心一是菩提心。由出離心導向解脫,由菩提心導向成佛。如果沒有正確發心,即使同樣在誦經、念佛、禪修,並不能得到佛法真實利益,和解脫也是了不相乾的。大家來這裡參加禪修,可能是希望了解一些禪修基本方法,可能是希望對自身修學有所幫助,可能是希望充電之後幫助更多的人發心不同,從中獲得的受益也是完全不同的。
  不要覺得念頭是別人看不見的東西就可以隨心所欲,放任自流。要知道,它的每一次活動都在對你生命產生影響。這種影響可能在當下發生也可能處於積累的過程中。良性的心念,會成為良性的生命信息,導向良性的生命結果;不良的心念,會成為不良的生命信息,導向不良的生命結果。這就是心靈因果,每一念都不會空過,不會被忽略不計。

【禪修——以技術管理心念


  我們了解到選擇心念的重要性,就知道如何取捨了。但是,從知到行並不是說一說就能解決問題的。很多時候,我們想靜,靜不下來;想放下放不下來,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就需要通過禪修進行訓練,讓這顆野馬般動蕩的心變得馴服,沿著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當然,禪修的作用不僅在於對心念進行管理,同時還能使心力得到極大增強。就像光,通常情況下只能用來照明,但以凸透鏡聚成一點後,卻能引燃火苗。心也是同樣,若能將能量匯聚一處就能「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禪修的方式很多。比如慈心觀,是幫助我們發展慈悲心理。佛隨念,是通過對佛菩薩功德的憶念和思維讓我們真理解脫生起嚮往之心四念處,是幫助我們培養內在的覺察力和觀照力,在念頭生起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
  每個念頭都有它的指向,賺錢的人每天想著利益,爭權的人每天想著權力,嗜酒的人每天想著美酒。我們從來沒有去審視,財富權力、美酒究竟是什麼。一個念頭來時,馬上就奔著這個念頭而去,滿足它的種種渴求。今天的人,比任何一個時代的人更忙碌。一方面,因為慾望被無限放大;另一方面,我們比以往更需要逃避孤獨。因為我們已經不習慣和自己相處,不習慣觀照內心。那麼,孤獨會因為我們逃避就消失了嗎?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貌似充實,貌似沒有時間孤獨,但這種心理還在,而且因為我們的刻意躲避,變得越發令人畏懼。
  如果我們能靜靜地面對自己,和孤獨相處,在觀照力的作用下,孤獨就會消失,它的能源就被收回到觀照力中。這種解決方式才是一勞永逸的,逃避只能將問題暫時擱置一邊。而且在逃避的同時,我們又會製造新的心理需求
  我覺得,今天的人解決問題能力很強,製造問題的能力更強。我們可能解決了一個問題,卻製造了五個問題;解決了五個問題,又製造了二十個問題。我們不是在管理心念,而是一個將主權拱手相讓的傀儡,在心念的操縱下疲於奔命。
  本次禪修主要以慈心觀、四念處觀為主。此外,佛教中還有更高的修行,如禪宗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就是直接幫助我們認識並開啟內在的覺性。當然,我們現在達不到這個程度,所以先從內觀入手比較穩妥。
  改變生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想,你們這次所做的選擇,將是人生最有意義的選擇。因為你們是心理學從業者,也是服務社會的,所以將你們作為優先參加對象。目前,國內像西園寺這樣能為大家提供修學條件道場還不多,希望大家好好珍惜在這七天中放下萬緣,不要拖泥帶水,將世間俗務背著不放
  學佛首先要放下放下之後,才能安住當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