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法師:度向究竟彼岸的智慧(定明法師)

度向究竟彼岸智慧

定明法師

一、來此何為?

正式開講之前,我要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來此何為?」大家是否清楚,來到這個講堂、跨進寺院山門目的是什麼?不論是從長遠目的也好,還是從當下的發心也好,每一個人的學佛動機非常重要。

六祖慧能祖師原來跟諸位一樣也是在信徒聽聞一位長者誦《金剛經》,就發起了出家意願,從廣東跑到湖北的黃梅四祖寺弘忍禪師那裡。當他徒行到四祖寺的時候,五祖弘忍問他,「爾這閣僚來此何為」?大家知道六祖怎麼回答嗎?「唯求作佛,不求余物」。那今天諸位來此求什麼?(眾答:作佛,開智慧。)六祖因有這樣一個心胸,才成就了他後來一生的修行、弘法、度生的事業

所以當我回想起這句話的時候,感觸非常深刻。六祖講「菩提自性,本自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這是佛教當中最為究竟的法義,每個人內心當中都有與佛無二的真如佛性,只要我們能夠深自觀照,佛性光明就得以呈現,所以修行用功就在於觀心。同時,六祖的教誡也說明一個問題:一個生命能否趨向於覺醒、能否成就於究竟的解脫,來自於我們每一個人對自我生命的擔當。「唯求作佛,不求余物」,那是一種何等的擔當?有了這樣一種擔當,我們就可以克服修道當中出現的任何障緣;有了這樣一種擔當,我們的生命歸途才是堅定不移的。

所以每一個人都要清楚「來此何為」?等你有了這樣一種生命擔當以後,我們才有可能進行下面的學習。

二、般若名義與意趣

般若」,梵文叫作prajna,翻譯成為中文的話叫作「智慧」,同時它有很多不同的名字,有的時候叫明、智、慧、正見、正觀、毗婆舍那。我們雖然把般若翻譯成為「智慧」,但它無法詮釋般若真實含義,在《大智度論》翻譯做智慧。這種智慧是「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窮盡到邊。」

佛法智慧尤其是大乘佛法所講的般若智慧,是世間的世智辯聰無法比擬的。世間的「智慧沒有辦法令我們的身心獲得安頓,也沒有辦法破解我們內在的煩惱,反而會把我們的生命引向煩惱,引領我們的生命六道輪迴中不斷流轉。而佛法智慧是從世間的世智辯聰中跳躍出來,全面地、深刻地審視生命真相,由此破解世間煩惱尤其是大乘佛法般若它是既超越於世間的世智辯聰、也超越於聲聞、緣覺二乘只求自己解脫智慧,是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有勝者

智慧象徵佛教見地見地不到位,修行不要談。有了見地就好象我們長了一雙眼睛一樣,能夠洞察身心的如實,觀照世間真相。我時常會開玩笑地說,我們雖然長了一雙肉眼,但是比較「缺心眼」,為什麼這樣講?我們這一眼睛只看外在世界,從來不觀照自己的身心,所以就比較無明

那麼大乘佛法裡面所講的般若波羅蜜,它到底為誰講的?我們來看一段經文,《摩訶般若鈔經·道行品第》卷第一:「欲學聲聞地道,當聞般若波羅蜜,當學當持當守。欲學辟支佛地道,當聞般若波羅蜜,當學當持當守。欲學菩薩地道,當聞般若波羅蜜,當學當持當守。所以者何?般若波羅蜜甚深廣大故,菩薩摩訶所學。」不論你是聲聞、辟支還是菩薩你必須要聞、學、持、守般若法,我們才有可能獲得解脫。後面提到「菩薩摩訶所學」是很關鍵的一點,摩訶般若波羅蜜,這種所謂的大智慧、究竟到彼岸的這種法,佛陀為什麼人而講?為我們來講嗎?是嗎?假如你有擔當,佛陀就是為你講的;你沒有擔當,那就不為你而講的。玄奘法師翻譯過六百卷的《大般若經》,這裡面的大般若法,不是為聲聞、辟支佛講的,他是專門為菩薩而講。

何為菩薩而講?因為菩薩有那種生命的擔當,他的生命可以承受般若法義的灌溉、加持。如果你不菩薩發心菩薩的擔當,佛陀給你般若法,破除一切空,很多人聽到一切法空的道理害怕得不得了,這個佛沒辦法學了,一切空了我可怎麼辦?沒辦法活了。那就說明你的擔當不行,你還不知道佛陀講一切法空、講般若波羅蜜原因

智慧一般來講有三種分類:第一種是聞慧、思慧和修慧;第二種是作世俗諦慧、勝義諦慧和饒益有情慧;第三種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和方便般若。我們側重於第三種分類的四種般若為大家介紹一下:

首先,文字般若,就是說語言文字可以啟發我們的智慧,能夠詮釋世間生命真相;觀照般若,是證悟實相的一種修持法,《瑜伽師地論》裡面講,修觀照般若要「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返照自身自心

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很好理解,第三個實相般若很難理解,因為它超越我們每個人經驗范疇。「離文字相、離語言相、離心緣相」(《大乘起信論》),「是離諸戲論唯證相應。」你只有去體證,才能感受得到什麼叫做實相。《法華經》裡面叫作「是法住法位,世間常住」的這種智慧,是你能夠洞察到的一種智慧。所以經典講實相的智慧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

第四個方便般若。方便般若是由證得實相般若以後的一種用。《般若經》說「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這是講實相般若的意思;「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是講已經證得究竟的空性智慧以後,去做莊嚴佛土、度化有情的善巧智慧,叫做方便般若

四種般若,實相般若為體,方便般若、觀照般若為用,文字般若為相。從我們眾生修學的角度來講,是先從文字入手,聞思;有了聞思以後,我們起觀照;有了觀照以後,我們不斷地去證得實相;由證得實相之後,去起度化眾生智慧之用。如果從諸佛菩薩角度講,他是有了般若之體,然後起用、顯相。

三、般若是正法眼

般若是一切佛法的眼目,沒有般若三藏十二部,都不成為佛法;有般若貫穿佛陀一代時教當中,我們才有可能感受到佛法的特質。

佛法世間哲學以及宗教的最大區別就是有般若智慧的洞見,佛教特別把般若智慧樹立在一個非常高的高度,這個叫做「正法眼」。有此「正法眼」我們才有可能辨別世出世間染凈諸法真實相,我們分三個方面具體來學習一下:

般若大乘道體、般若佛法中的地位、般若的譬喻。

(一)般若大乘道體

「深觀諸法畢竟空,從無礙般若波羅蜜生起大悲、方便力,起諸功德力,嚴土熟生,廣利群迷。」(《大智度論》)一個菩薩行者,如何才能生起無盡的大悲心,也就是所謂的菩提心?

菩提心是面向一切有情沒有任何的抉擇、分別。將菩提心、菩薩行落實在修道上,需要有般若智慧做指導。沒有般若智慧做指導,你發起的那個菩提心,就沒有辦法成為勝義菩提心,它屬於世俗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從某種角度來講它是不究竟的。大家有沒有發現當我們的內在缺乏般若智慧引導的時候,我們就無法平等的將菩提心呈現在每一個時空、每一個眾生身上,我們所發起的那個菩提心就都是有抉擇、有分別的,如果我們去修道就會感到內在動力不足。假如沒有智慧的人讓他持戒,那簡直是一種痛苦;沒有智慧人去布施,也是非痛苦的——因為我們的起點就已經有一個設定、抉擇一個對象,然後把這個布施出去,你自認為在修菩薩行、發菩提心,其實跟菩提心一點邊兒都沒沾上。真正的菩提是在般若智慧空觀的狀態下,沒有任何的抉擇、貪著、局限,是深廣無邊的。

(二)般若佛法中的地位

佛陀一生講法四十九年,而般若法就講了二十二年,在佛陀一代教法當中它是核心的法義。

大智度論》講:「一切所有善法、助道法

、若聲聞法、若辟支佛法、若菩薩法、若佛法,是一切法皆攝入般若波羅蜜中。」這是講世出世間的一切善法,皆攝入在般若波羅蜜裡面。

金剛經》裡面說,「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這是告訴我們一切諸佛諸佛所修的善法功德都是來自於般若法。

心經》裡面講道:「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眾生菩薩想要成就究竟的佛道,必須要有般若作為引導。你想世間的善法成為出世間解脫之因,你也必須有般若。有了般若見,在世間所做的一切善行,都可以升華到一種菩薩行的修行高度。所以,菩薩修持要「善用其心」,只有善用其心,我們才有可能轉化我們每日、每時、每刻的所緣境,成為一種修道的契機

正如般若經所講,「五度如盲,般若如導。」沒有了般若智慧,你所修的其他五度都是缺一雙眼睛。缺了一雙眼睛的人,即使他的行持動機很好,但結果可能挺可悲。如果把一個行者修行比喻成走路的話,他雖然在走,但是眼睛沒有辦法去看外在世界,結果會怎樣?不是絆倒就是摔倒,不管走多久、走多遠,他都無法走到目的地。

(三)般若之喻

正是般若這樣一個重要性,所以在《心經》裡面,有一比喻,說般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般若咒語嗎?(眾答:不是。)那為什麼又被比喻成一種咒語呢?那是因為眾生喜好。我們每個人,從骨子裡面都希望有一咒語,非常厲害的,你念一下,什麼問題都解決了、煩惱沒了成佛了。所以根據眾生喜好佛陀般若智慧比喻成為大神咒、大明咒。大神咒具備無限的力量大明咒具備無限的光明,「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呀。當煩惱來臨的時候,你稍加提醒自己:噢,煩惱生起了,我這個時候要觀照自己,煩惱當下就會化解掉。這就叫「能除一切苦」啊。所以佛陀經典裡面講「般若大火炬,四邊皆不可觸」,就好大火一樣,任何的煩惱來臨,只要般若火焰一燃燒,煩惱都徹底被瓦解。(《大智度論》「般若大火炬,四邊皆不可觸,觸之為火所燒。」)

四、般若見地與修道

在我們要進入這一堂講座的核心點:般若見地與修道。我們分五點說明:

(一)用般若智透視人類心靈問題

佛陀講經說法有一目的:就是要解決人類心靈的問題。

要有人在,就有煩惱在,就需要佛法。無量無邊的眾生沉沒在生死海中,這個世間如此的不安,眾生病在何處?其實,人類雖然有很多的問題,小到每個人心靈的不健康,大到這個世界戰爭與毀滅,若從般若智慧的角度來看,這么多病究其根源,不出我、法二執。有了我執就產生了煩惱障,有了法執就產生了所知障,斷我執涅槃,斷法執證菩提

(二)如何修學般若波羅蜜

般若既然那麼重要,那到底我們要怎樣去學?

首先一點,還是要發菩提心。不發菩提心,般若波羅蜜這樣一個法門你沒辦法修。

金剛經》里講到,「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解深密經》里也講到「唯為發趣修大乘者說」。所有大乘般若法,都是菩薩而講,發大乘心者就是菩薩。有了堅固菩提心,可以面對所有的一切。發了菩提心以後,具體要如何修習這個般若?在《發菩提心論》般若品里講到二十個方面,有二十種發心

這二十種實際上可以總結為六點:

第一點發菩提心。第二點要親近知識佛法講,萬善根本從師出,我們想要獲得般若智,你同樣要親近知識。這裡面主要講的是師徒傳承的問題。

第三點是多聞法義,多聽聞佛法。人的一生好多的煩惱都是來自於自我無明無知。有人跟我說掉了東西、把花瓶破了,說這個不好可怎麼辦呢?我就跟他講:「你生命的當下少了觀照,就會發生很多的事情,沒有觀照的生命之下所發生事情,你都會感到很奇怪。」很多學佛的人都變得神經質,就是因為聽聞佛法原因不聞佛法呀,你就不了解佛法在講什麼,然後把佛教神秘化、鬼神化。其實很多的問題,都是來自於我們的無知。在經典裡面講,「多聞舍無益,多聞涅槃」。(《瑜伽師地論》卷十九)你經常來寺廟來上我們培訓的課程,上完兩期我看你還有沒有,有的話,你再過來跟我講。

第四點,如理作意。聽聞到法以後,還要如理思惟很多人學了佛以後,覺得佛法特別好,但好在哪裡他講不出來,這就是缺乏思惟原因。通過思惟,我們把佛法進行貫穿、系統,在思惟過程中轉變我們的內心世界,轉化我們內在的種子,時常思惟佛法力量就會發生作用

第五點就叫恆常現觀。如理思惟以後,進入實踐的階段,在你的生活當中,時刻要將佛法的這種觀照精神落實在生命的每一個時刻,不斷地去起觀照。首先,煩惱起來的時候起觀照,第一時間覺察到煩惱生起,體認煩惱的存在;其次你要如實觀察煩惱生起、滅去的感受,你只要觀察它就會發現煩惱力量不斷地在削弱、削弱、削弱……一觀察煩惱沒了修行有時候就是這么一點點地下功夫。所以佛陀經典裡面講,「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覆輪迴」。(《心地觀經》)

第六點證真實相:在禪宗裡面講頓悟,在剎那之間,觀察、洞照生命真實,所謂的明心見性,是明了本心,見自本性,在剎那之間,而這個剎那之間境界的呈現,是來自於你恆常修持般若的觀照,你才有可能證得究竟的諸法實相。到時候不需要講了,相視一笑就好佛陀拈花示眾,只有大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法是傳遞生命覺醒的信息,你生命覺醒了,聖者跟你示笑一下,這個信息傳出去,你就知道怎麼回事了。假如你的生命是暗鈍的,他怎麼傳,這個無線電波達不到你那裡。所以你必須要有親證,要有修行,自己有修持以後,這個法傳出去,你馬上就可以接收得到,原來佛法如此而已。

(三)證真實以脫生死

我們修這個般若智慧要解決什麼問題?

第一證真實以脫生死眾生因為無明,執這個五蘊的色身為自我,起惑造業,輪迴生死。那麼如何來突破這個生死輪迴?《心經》裡面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你要觀照色、受、想、行、識,五蘊虛妄性、不真實性,它是屬於生滅緣起的。

我執是怎麼產生的?貪欲是怎麼產生的?我執的產生,就是執著這個色身為我執著感受為我執著思想為我執著「我的東西為我,這就叫執著色、受、想、行、識五法為我,實際上五蘊裡面哪裡有所謂的我呢?你所謂的我,都是你的意識流裡面創造出來的;同時這也是人類共同的無明,從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到今天,我們的問題都一樣。你之所以有生死輪迴,就是執著五蘊的色身為我,一旦執著了以後,你就要有佔有、慾望等等五欲、六塵所有的東西都出來了,所以你會執著,流浪於生死般若智慧的觀照就是要突破原有的這種虛妄執著,讓五蘊呈現出它真實的面貌,你所有的問題一下子就解決了。

(四)導萬行以入智海

第二是導萬行以入智海。這裡面就涉及一個菩薩行處的問題了。

大乘般若,不僅是為個人的解脫而服務,同時是側重於利他的萬行。般若綜合了智行與悲行,以空慧得解脫,以大悲為本的無所得為方便,策導萬行、普度眾生,以此萬行的因華,莊嚴無上的佛果。要通達法性空,方能攝導所修的大行而成佛。這裡面就告訴我們,菩薩道任何的修持,都必須以般若作為指導,沒有般若的指導,其他的五度就不能夠到彼岸,這在《大智度論》講沒有般若的攝持只能成為福田,有了般若的攝持跟指導,其他的五度才有能到波羅蜜

布施波羅蜜來講,沒有般若智慧的觀照,我們布施供養的任何一點點,都會執著這是我的,我要供養某個人,這是我在供養」,有執著就會痛苦、不究竟。信徒有個問題,而且這個問題蠻嚴重的:他經常會來寺廟裡面供養,對法師特別好。但這樣的人有時候有情執,一開始他是出於法、出於尊重來供養你,接觸你久了以後,他就會產生一種執著。然後有一天當他發現你旁邊有一個其他信徒在的時候,他就會排擠。有的時候你對他不關心,他又會怨恨。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你來寺院供養、修布施,不要帶有任何的情執,帶著情執來你會痛苦的,因為你一開始就是錯誤的。

(五)得十種自在

般若智慧指導五度的修持可得十種殊勝自在果報佛陀在《華嚴經》、《菩薩瓔珞本業經》、《十善道經》、《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還有《顯揚聖教論》等很多的經論都提到,依據般若修持六度就可以獲得十種自在

所謂命自在,就是壽命可以自由的延續長短。根據佛經裡面記載,釋迦牟尼佛的壽命,可以久住世間一個大劫,他之所以八十歲的時候就離開,是因為他已經觀察到能夠度化的眾生已經都度化了,其他未度的都已經種下了得度的因緣,他繼續留在這個世間沒有任何益處的,因此他就開了

所謂的心自在,就是他生死可以來去自由,可以進入甚深的禪昧。《法華經》裡面經常有講,諸佛菩薩一下子就進入種種三昧這就是自在其他的自在,因為時間原因,我們就不一一的解釋,大家可以去讀其他的經論。

五、結語

我們做一個結語:諸佛菩薩,知諸法空無所得,不厭不離,而恆修菩薩行;知無有眾生可度,而恆行大悲心;雖恆常行菩薩道,而不執著二邊,如空中映像,水中顯月,隨緣應現,湛然不動

這就是實相般若智慧的一個究竟呈現,雖然知道眾生可得、不可度,但還是發起了大悲心;雖然知道六度萬行是空不可得,但還是要發起菩提心行菩薩道,來實踐菩薩行,度化眾生成就自他圓滿。這個就是般若

輪迴是戰場,菩薩是勇士。在這個生死輪迴的戰場上,你想成為勇士,還是繼續輪迴?我希望每一個人,都是這個輪迴戰場中的一名勇士,可以突破我們的無明、可以莊嚴我們的生命、可以成就我們的聖道,同時也可以將佛法自利利他的智慧散播於人間

最後,我就用這兩句來與大家共勉——「願持一片光明種,散作人間無盡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