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禪師: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文:白雲老禪師

繼續介紹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大般若經》里提了許多的道理方法,然在「觀」跟「行」上怎麼去著手?這里提出十個內容,前面曾提到「十喻」十種比喻,前後的內容是相同的,但是,前面談的是道理方法,這里講的是如何作觀想,如何著手。於「觀行」:我們知道「觀」有觀察、觀照的意思,「行」是修行或者行為;換句話說,觀察、觀照的修養行為就叫觀行。

《大般若經》所提的道理方法以觀行來講,基礎都是相同的,好比: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虛空、如響、如乾達婆城、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化,這十個內容道理方法是相同的;但是,在前面我們介紹的是法義,這里則是介紹它的修養方式。所以「觀行」最簡單的解釋就是「一種修養的下手功夫」,這十個內容,我們還是一個一個來介紹:

第一個「如幻」,「幻」是幻覺,不是幻想。於幻覺,我們要如何去作觀想?舉例來說,有時候躺在上看天花板,時間久了,天花板上會出現各種紋路,猛一看象是什麼......而且愈看愈像什麼,其實一切都是幻覺,是以自我意識編織而成的。為什麼既是幻覺還要來作觀行呢?這么說好了,好比有個皮膚很好,猛一看好像很漂亮,仔細一看卻不是那麼回事,問題在哪?完全緣於對皮膚白凈的一種幻想,把不好的都變成好的了,這是因為幻覺而產生出對好壞的分別;但是那些專門從事攝影技術的人,他們就不看一個人的皮膚與五官的好壞了,只看他不上鏡頭。其實有很多人可能五官差了一點,但輪廓分明,運用化妝技巧就可以讓自己很上鏡頭,可能卸了妝並不好看,好比觀眾遇到某位藝人,明星或歌星本人,說不定會有被騙的感覺。所以有一廣告詞說:咦!你這個人好像比電影上好看!電影上的怎麼不像你?其實他是不好意思說:電影中你那麼好看,事實上怎麼這么難看?這都是所謂的幻覺造成的。

再舉一個例子,人會有一種幻覺,尤其生活緊張壓力大的環境下,更容易產生幻覺。譬如腦袋瓜里聽到一種聲音或者有什麼聲音跟他講話,其實這都是幻覺;通常一個人會耳鳴,大部分是因腦神經衰弱,平常不去注意倒也無所謂,如果仔細去聽,真的好像有人在跟你講話事實上,不一定只有腦神經衰弱才會形成耳鳴的病態,有時太過疲倦或便秘也會耳鳴。造成耳鳴的原因很多,如果把這些病態消除了就不會再耳鳴了;尤其肝火和腎火最旺的人很容易使腦神經產生混亂,從病理學家的信息可以看到,差不多神經方面有點問題的人都是肝火、腎火最旺,而且最容易便秘,便秘時間最長的人也較容易產生幻覺。所以,觀想就是教我們去探討,好比人都有五欲「財、色、名、食、睡」,以財來說,有人認為自己有很多錢,假使我們以這種方式來看,在民國三十八年時,四萬塊錢的舊台幣只能換一塊錢的新台幣,在這情形之下,四萬元多還是一元多?是不是四萬元多?那為什麼反而會認為那一塊錢最好?甚至以後舊台幣都沒有用了,其實這只不過是人創造出來的幻覺。再看什麼叫做錢?是銅板、紙幣,還是塑料幣才叫做錢?提款卡不是也可以提錢?或者寫一個憑據或者開一張支票,統統都是錢,事實上一定要能真正兌換到錢才能確定它是錢,在未兌換之前可以說都只是幻覺,所以不是一個在那裡胡思亂想或者假設才叫幻覺,世間法幾乎都是一種幻覺現象

再看「情人眼裡出西施」與「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不也都是一種幻覺嗎?有的人雖然外在不怎麼樣,可是他內在很美,其實談這些都不能把握甚麼,可是事實大家都這么說。可見幻覺,原來是人為標准佛法就是教你在這種人為的錯誤感覺中去認識與了解,去觀照與察覺,從這上面著手,了解為什麼要這樣?譬如一個人的爭取地位、名位,我們看看多少人成為國會議員或者行政首長,在位的時候幾乎是不可一世,一旦下台了,真是夢幻一場。所以,「幻覺」事實上是依於人的錯覺而去認定它的真實,其實只是一種假相,所謂從幻覺上作觀行必須如此去探討。

再談第二個「如焰」,「焰」是講火焰,我們知道用柴火或一些燃料燃燒,會產生火,火升起來有焰,好比太陽有輻射,陽焰就是太陽的焰。「焰」其實是不實在的,如果你用手去碰火、撥火,手一定會灼傷,火焰則不會。焰雖然是存在的,因為「火」才會有,從中可發現一個問題──依於某一種能力而產生另外一種作用,但是不要以為那種能力就怎麼樣了,就以最近在電影電視上的「異能」來說,說人具有特異的功能,尤其最近從大陸來了一位氣功師,是我的皈依弟子,特別到台灣找我,在談話中我問:「你練的是什麼氣功?」其實他自己都說不出來,只說感覺自己可以使出一種力量;如果我們坐得太久氣血會遲鈍,站起來動一動就會產生一種力量,其實這是氣血流暢運動的現象,只是自己個人的感覺而已,不是什麼不得了的氣功。還有一氣功說是病人躺在床上,距離很遠,他手這么比一比,就可以病人治病躺著病人還真的感覺到氣功師的氣。甚至大陸上還有一位氣功師,寫「精、氣、神」三個字,而且還不能靠近那些字,否則產生一種反彈的力量很多人問我那是什麼?我說在台也有一位氣功師,就是跟那個人學的,目前在台灣也表現這一套。我告訴各位,假使這是一道牆,上面寫著三個字「精、氣、神」,你接近它感覺有一種氣的話,後面一定不是磚牆也不是塑料隔著的,很可能是一道木板牆,後面設了一個磁場,運用磁場作用磁場一受刺激就會產生力量,電的原理就是如此,把磁力線割切就會產生電,原理是相同的,其實這些秘密一拆穿都沒什麼,好像xxx說他會發光、分身,都是依於一些儀器、一些方法,所以那種發光其實很容易

這些現象是不是真正就沒有呢?在菩提寺你們不也陸陸續續發現了不少,這都不是假的,其中含藏的是什麼力量也不是所謂的三寶加持,而是緣於道德修養所顯現的,如果講「焰」,譬如說星光爍爍的明星真正的光釆在哪?其實只是衣著打扮光鮮,加上歌聲或演技展現出一種另外的作用而已,因此「焰」的本身是虛浮的,不是一個實體,所以必須用觀行的方式來看「焰」。譬如太陽有紫外線、紅外線,這些就是焰,雖說紅外線會灼傷皮膚,紫外線很好,但是曬久了也會灼傷皮膚,以現在醫學界的說法,如果照射紫外線超過時間,一樣會產生皮膚癌,可見,紫外線也不是那麼好,那究竟什麼是好與不好呢?其實都是不實在的,所以很難把握。如果講火焰不會灼傷人,你果真把手擺在火焰上一直不動,還是會燒傷,換句話說,這些都是虛浮的東西,不能說有或沒有,問題是當你內心有所執著計較時,用這種方式去觀,才能破除你的計較執著,這才是「如焰」的本義

再看第三個「水中月」,如果水裡面有月亮,那一定是天上也有月亮,可見水裡月亮假相,但是如果沒有實有相,能否顯現出假相?不可能!所以如果執著水中的月亮,忘了天上本來的月亮就會禪門中「戽水覓月」,把池塘里的水弄乾去找月亮,一旦沒有水,月亮也不見了!因為是水返照天上月亮,雖說這道理誰都懂,但是人就喜歡捕風捉影,在水裡月亮,這些不都在說明對假相執著?所以才會教我們要用察覺、觀照的方式去行修,以袪除缺失。所以講「水中月」,譬如天上一個月亮,假使你擺十個、二十個洗臉盆,臉盆里都有水,水裡都有一個月亮,那會令人起疑,天上明明只有一月亮,盆里怎麼會這么多月亮?不也是虛幻之相事實上這些告訴我們,人會執著於自己親眼所看、親耳聽到的,就認為是真的,其實都是假相!「水中月」教你怎樣去察覺、觀照假相,明白即使水裡有再多的月亮,也絕不是同一個水。譬如盆子,用不同的盆子;池塘要有不同的池塘,絕不可能一個池塘里有好幾個月亮。話又說回來,一個池塘里可不可以顯現很多個月亮?可以的!你扔一塊石頭池塘就會展現很多月亮,為什麼一個池塘里本來只有一月亮,結果竟出現那麼多月亮?緣於外來的緣故引發水波,產生不同的範圍而顯現月亮,而這些都還是假相

所以,人因為執著,認為是親眼所見應該沒錯,我們在電視電影上常會發現這種誤解有一個先生因為同事告訴他:「今天我在院門口,看到你太太跟一個小夥子一起去看電影。」這位先生聽了之後當然會懷疑,等太太回來見面時就生氣太太問他氣什麼?他說:「你自己心裡明白。」這位太太百思不得其解,丈夫就說:「你今天是不是跟一個男人去電影?」太太說:「是啊!」當然這丈夫就更氣了。太太卻說:「有什麼好氣的?我不是告訴你,今天我弟弟來。」原來太太是跟小舅子去看電影,等先生了事實就不生氣了。可是,那個講話的人呢?是不是以一個假相說出一件事來?這跟「水中月」有什麼差別?所以「觀行」告訴我們,不要因為別人的言語或自己親眼所見就肯定是事實,「水中月」告訴你觀行的目的是從實相顯現無相,或者是從察覺觀照中去突破、認識與發現,那才是它的主題。

再看第四個「如虛空」,其實這還是假相,「如虛空就像虛空一樣,虛空中會顯現「日月星辰」、「風雲雨電」,而事實虛空中間並沒有什麼!這說明人的「我」本來是清凈的,因為無始以來造作很多不同的業,而形成現在的我;事實上,我們的「本有」像虛空一樣,所以第八識叫「如來藏」或者叫「虛空藏」,說明其實佛性就像虛空佛性覺悟之性,從迷惑、無明煩惱中去突破才能顯現出覺悟,所以覺悟了什麼,一定是從無明煩惱中去覺的,絕不能說本來我就有無煩惱,本來我就覺悟

其實,我們的「本有」即「如來藏」,像虛空一樣,本來並沒有無煩惱的顯現,那為什麼會有?緣於無始以來的造作才會顯現出習氣,如果能從中去察覺、返照,著手去修行的話,就會發覺「眾生皆有佛性」,那為什麼不能夠清凈?因為無始以來造作的業太多了,把佛性掩蓋住了,如果用這一段話來談「如虛空」的話,就很容易了解,否則會覺得反正一切都空,又何必執著呢?問題是你空得了嗎?以吃飯為例,飯與菜是不是吃了還會排泄出去?等排泄出去以後,原來吃的就消失了,如果我們用這種死板的道理去看,既然吃了又拉,那我何必吃呢?但是它告訴你這就虛空一樣,並不表示什麼都不存在,因為你已吸收了它的營養,雖然物質消失了,但是它的營養價值被保留下來了,如果說營養價值看不見,那要怎麼去形容它?說像虛空一樣,並不是說什麼都沒有,虛空哪裡會什麼都沒有?如果說虛空真的什麼都沒有,你就看不見虛空了,譬如眼前的「空間」,你看得見嗎?你能看見的都是一些物體,對不對?但是如果捨棄了物體,你還能看見什麼?那麼是不是沒有呢?可見還有一虛空之相,假使我們用這種觀照察覺的方式去面對煩惱無明就不會受無明煩惱的影響了,因為如果你能夠修養到像虛空一樣,風雲雨電、日月星辰來來去去,一點傷害與損失都沒有!觀行就是用這種方式去看,所以「如虛空」不是否定它什麼都沒有,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繼續介紹般若的觀行,現在談第五個:「如響」。「響」就是聲音、聲響。為何說好像響一樣呢?譬如說一口鍾,如果沒有去敲擊它,它不會有聲音,對不對?鼓也是如此。其實任何一個東西,好比一張桌子你去它也會有聲音事實上,東西本身有沒有聲音?沒有!一定是有外來的東西去撞擊它。

我們再看另外一個現象,像山谷迴音。我們在山裡吼一聲山谷里好像有好幾個聲音在那裡回響,是否真有那麼多聲音事實上只有一聲音山谷本身有沒有聲音?並沒有!是因為有人在那裡發出一個聲音才產生回響。此中說什麼呢有一句俗話說:鼓不打不響,話不說不明。可見「鼓」要打才會響;「話」要說才會清楚。而我們用這種方式做觀行,目的何在呢?譬如有一句話「沉默是金」,「沉默是金」一定是不講話,那為什麼反而像金一樣的有價值呢?跟「響」不是違背嗎?其實沉默並不表示什麼都不知道,他心裡面明白。可見這里說響,並不是說於物體上有什麼問題,而是在乎人的起心動念,於 「響」上面產生計較執著

譬如這么說好了:「你為什麼要罵我?」他說:「我沒有罵你啊!」「你明明罵我!」這個「罵我是一個什麼?一定是個聲音,對不對?舉一個例子說明,譬如:「好小子」。「好小子」這三個字 ── 一個聲音發出來,可能有可愛的意思、有辱罵的意思、也有一般稱呼說法的意思;究竟怎麼去認定它?可見要看講話的人跟那個對象關係,所表現的就不同。有時候父親或者是長輩年輕的男孩子、晚輩會半開玩笑的說:「臭小子」。你說是罵他,還是歡喜很難理解呢!可見一個聲音,我們常常會以自我意識去分別,往好的地方想,它就是好;若往壞的地方想,就是壞的了。這里的「如響」就是這種意思。所以要把握「觀行」去察覺、去返照,並非要我們以自我意識去分別。自我意識分別是必然會有的,如何深入的、進一步的去做探討、認識,那才最要緊。所以,所謂的「在聲色中迷惑」,就是說這些現象

再看第六個:「如干闥婆城」。為什麼「干闥婆」不譯成中文呢?因為「干闥婆」有兩種意思:一是音樂一是香味。所以干闥婆城,可以說是香城,也可說是樂城。為什麼不翻譯?因為它有兩種不同的意義,干闥婆城是一個經常有香氣發散出來的地方,而裡面音樂不斷,所以它叫香城,也叫樂城。這名詞是來自香與樂,那城呢?如果有個城,是用磚頭或用鋼筋水泥建造的,是不是那些鋼筋水泥有聲音,有音樂或者是有香氣?不是!這么說好了電視廣告有一種產品叫做插電香,它有好幾種的香味道。為什麼一定要插電,香味才會飄散出來?可見其中有某一些成份,是利用熱量的關係才能散發出氣味,如果說是以水,或者說香水、或者是某一種固體,認為那就是什麼的話,就會造成一種執著。再舉一個例子來看干闥婆城,這個城是經常有音樂不斷的放送出來,是不是人為的?如果是人為的,這些人不累嗎?一天到晚在那裡音樂;如果不是人為的,那音樂又是哪裡來的?這個城本身會不會展現?在這中間如果去作觀行,就知道怎麼去察覺,怎麼去觀照!它有,你還要知道這種「有」是怎麼形成的?

好,我們再回到──有關修行道行,從觀行的道的修養上,來看人的問題。我們說人會唱歌,會講話,人也會流汗。可是,有一個問題,唱歌有唱得好聽與不好聽的;講話也有講得好跟不好的。再說流汗,汗究竟是臭的還是香的?通常男人流汗我們都說是臭汗,對女人流汗,說香汗淋漓,她的汗真的是香的嗎?這裡面究竟說明了什麼?就是人的一種執著!我們再看母親對她嬰兒的屎、尿,她不會去計較臭不臭,若是具有醫葯常識的母親小孩拉出來的大便臭臭的,她還會說:「哎!很健康」,對不對?她絕不會說:「好討厭,好臭!」不都是大便嗎?為什麼當孩子大便拉出來愈臭,她反而歡喜?因為那表示孩子健康,此中可以發現是一個人的分別心。所以,從現實活人的分別心上面,如何去察覺、去觀照,從中可以達到一種修養這就是所謂的觀行。干闥婆城,如同剛才所言,是香或是音樂,還是在乎人的執著認定,但不要只在香跟音樂上打轉,要了解它跟我們人的關係

第七個「如夢」,如夢的意思就好作夢一樣。「夢」是不實在的,譬如說:我們在夢中撿到錢,一醒來,兩手空空的;有時候做惡夢嚇得要死,醒來甚至於一身冷汗,事實上什麼都沒有。我們常常會夢到各式各樣的情境,甚至還有人專門解夢──解釋做什麼夢會怎麼樣、做什麼夢又會怎麼樣……。其實,學佛要學智能,不宜把一些虛假現象當成真實的,因為「夢」是虛假的,不要執著真實,也就是我剛剛說的,在夢里你發財了,有很多錢,當你醒來就真的會有很多錢嗎?只是做夢!所以也有人說人生如夢」──人的一生幾十年,就像做夢一樣的過日子,其實,都是不實在的;可是這種不實在並非要我們以消極方式去面對。因為此處講觀行──要察覺、返照,是從這一現實上面我們如何去把握?譬如說當你環境好,就是開進口車也無可厚非,但假使你的環境買進口車就會負債,家庭生活就會產生困難你也去買一部進口車,那就不應該了。如果說環境本來就許可,我用再好的車也不為過,因為不會造成負面的傷害,可見我們談所謂如夢,所謂不實在的不要太過於分別,也不要太過於不在意;此中道理在於你如何去察覺它、去觀照它,究竟跟你有什麼關係?所以我常說:一個修行的人必須注意自己的心動念跟生死有沒有關係!否則的話,一天到晚好像作夢一樣的,就不切實際了。就好像我們講八相成道你就發現十種好中,自己有多少種好?其實就算八十種都好難道你就是佛嗎?那就是等於說──做夢,甚至還有所謂的做白日夢。其實真正講起來,這都是一些妄想雜念,所謂顛倒,才會夢想夢想就完成顛倒。

第八個「如影」,「影」就是影像影子。我們知道,一個人的身體並沒有影子,可是當遇著某一些光線的時候,會反射出影子來。那個影子,如果說不是那個身體也不對;如果說那影子就是那身體也不對。此中說明什麼?彼此的因緣因果。所以談「如影」,好象是影像譬如說:「閉起眼睛回想從小到現在,所產生的影像,好像電影一幕一幕過去了,究竟你能把握多少?可見那些影像的本身還只是一個概念而已,它不是一個真正可以抓住的東西。好比我們看到一張照片:「咦!這個照片是我。」是你什麼時候的「我」?嬰兒的時候跟你現在就很不一樣;兒童時期又不同於嬰兒。一直要到所謂成熟階段,你的樣子才定型了,那就有一個「我」的樣子。可是我們看最近在大陸有一位專門演蔣介石的演員,他化妝以後真的太像蔣介石了。你說,那等於就是蔣介石的影子也可以,可是,他絕不是就等於蔣介石。假使說有一家庭不幸,譬如太太過世了,女兒或者兒子像他的太太他就會對那個兒子女兒特別喜歡或者特別偏愛,為什麼?他產生另外一種感情,是什麼感情呢?因為像他太太──就等於那個影子,其實講來講去還是一種分別、執著,所以說它像影子一樣,也是告訴我們不要分別、執著

再看第九個,「如鏡中像」,像鏡子里所顯現的影像。鏡里本沒有影像,外面有什麼就顯現什麼;為什麼要舉這個例?這么說好了,你如果坐在路邊,看著汽車一輛一輛從你前面過去,你的眼睛就像鏡子,那些汽車在流動,並不會停滯在你的眼裡不會消失。這是舉例,那說明什麼呢?鏡中的像,是不真實的,可是它不離於一個真實本體譬如說鏡子裡面有一個麥克風,一定是鏡子前面有一個麥克風,鏡子才會顯現麥克風。可見鏡子裡面是一個影像,這個鏡子的外面有一實體的麥克風,所以說「鏡中像」的意思,並不是像一般人所誤解的好像一個鏡框里擺了張相片,不是這個意思,是像那鏡子返照出來的影像,這跟前面的「影」是不相同的。前面的」影「,它的主題是說如影隨形,就好像我們一個人的業,只要有機緣就會引發出來,這里的影像就是要有所謂的色塵緣才會引發,沒有色塵緣境不可能引發,當然下面還會做一個整體的解說。

再看第十個「如化」。「化」就是變化、遷流變化,不是神通變化。我們可以這么解釋,就好蝴蝶漂亮對不對?那蝴蝶之前的毛毛蟲漂不漂亮?很恐怖!我們人喜歡毛毛蟲還是蝴蝶?一定是喜歡蝴蝶。但如果以化來作觀,你不能否定它。我們再看,蠶變成蛾,蛾生出卵來,再孵成為蠶,中間都是一些變化,對不對?你如果要執著於某一些,譬如說蝴蝶跟毛毛蟲,你就分別一個好,一個不好。其實,沒有毛毛蟲哪來蝴蝶你說毛毛蟲不好,那蝴蝶也就好不起來,因為連蝴蝶都沒有嘛。如果說像蠶,蛾。蠶很可愛,可以吐絲可以做成衣服、被子……的。那蛾呢?蛾沒有用嗎?蛾如果不產卵就不會再有蠶了。這個中間究竟說明什麼呢?「遷流變化」,是說沒有什麼東西是停留在那裡不變的,所以佛法中談精神的變化是生、住、異、滅;談物質的變化是成、住、壞、空,這都是「如化」,就是遷流變化的意思。

現在以觀行來談這十項,歸納起來,它的重點在哪裡?我們要從觀照、察覺上去修行。先看從這十種提出來的概念上,我們應如何去認識、了解?因為人會分別、會計較、會執著,如何能夠突破這種分別之心使我們的計較執著能夠淡化?進而做到不計較、不執著,這才是般若觀行的主題;我們必須把握這一點!否則的話,就會造成,「譬如……」,你只是在打「譬如」,然而「譬如」跟我有什麼關係?好比說,感覺累了你就去睡覺,難道只有睡覺才能夠不累嗎?其實拿把椅子,坐著休息一下、喝杯茶,也可以。所以你不能夠只說「譬如」, 「譬如」只是一個舉例而已,不能確定它是一個什麼東西就好比說「佛法」,你舉釋迦牟尼佛說道理方法,這是一個譬如;或者舉西方極樂世界──阿彌佛說的法,你能這兩個譬如並為一個東西嗎?不可能!所以才提出了十個比喻。其實,重點還是在於如何去察覺它,如何去觀照它,而後,從中間達到一種行修的結果。你如果能夠把握這個主題的話,才能夠談得上般若的觀行。以十種比喻來說,是告訴我們如何去察覺,如何去觀照才能完成修養。除此以外,後面還有十個是談到智的問題。因為前面談喻,「比喻」只是個假設;後面就談到智,這個「智」可以肯定,是屬於法智或者是般若智。

我們先來了解《般若經》中所謂的「十智」。前面介紹過十智,十智的本身,雖然是分別十種不同智的認識、了解,其實就是針對這十種比喻而來譬如說「如幻」,以「法智」去看,我們曉得要有道理方法才能觀行,好比說「幻覺」──是很多的事與理完成的一種法。我們如果用智去察覺、去觀照,就很容易知道這種幻覺如何不實,否則的話就會以幻為實,以為實實在在就是如此。所以,「法智」的本身,並不是以佛法去對付那些幻覺,是要我們依於佛陀的法 ── 一種智能之法,去面對這種幻覺,去認識、了解它,而不為幻覺所迷惑,就需要佛法的智才能夠去化解,是這么解釋。

第二個講「比智」。比智就是以如焰來講,比智跟如焰有什麼關係呢?就說火焰,燃燒產生火焰,燃燒一定要有柴火或者火炭,燒起來才有火焰,那瓦斯呢?瓦斯的焰跟柴火的是不是相同?比較起來於焰是相同的,可是於火而言就不同了。再看「陽焰」,陽焰是太陽的輻射,太陽的幅射自然又不一樣,所以以「比智」去看「焰」的話,還是有分別。我們再認識,如果說這個人氣焰高漲,是說他有種霸道之氣是驕傲?還是一種智能必須要用比智的方式去認識、去了解,這樣才能達到觀行的目的。所以我們談前面的十喻,捨棄了後面的十智的話,同樣沒有辦法去了解它分別說什麼?相互之間又說什麼?

再看第三個,「他心智」。其實「他心智」,就是等於去看水中的月亮一樣,為什麼?我們說人有他心通,你想什麼,我就知道,對不對?其實,如果什麼都不想,你能不能知道?此中有何意義在?就好水裡面的月亮一樣,如果天上沒有月亮水裡也不會有月亮,所以說他心智是依於有一個「他」的存在,才會產生一種現象這叫心智。一般人總是認為所謂的他心智是他心通 ── 你有任何一種內心想法,我都知道。禪門中有一宗公案,有位大耳比丘,是印度和尚中國有一位慧忠國師。大耳比丘向慧忠禪師說,他有心智禪師就問他:「你知道我現在想什麼?」大耳比丘說:「在想什麼……。」「對的。」禪師又說:「那現在知道我在想什麼?」大耳比丘說:「想什麼……。」「對的。」此時,慧忠禪師乾脆入禪定什麼都不想,靜下來,停了一會兒問他:「你知道我想什麼?」這個時候,那個有他心智的,他就沒有辦法了。可見,要有他的起心你才能顯現,也就水裡面的月亮一樣,要有天上那個「他」的月亮存在,水裡才會月亮。要以這種方式去察覺、去返照,才能夠達到「他心智」,否則的話,你就變成他心通──胡說八道了。你心裡想什麼,我都知道;那我什麼都不想,看你知不知道?你說水裡面有月亮,如果天上滿天都是雲彩,根本看不見月亮水裡會有月亮嗎?所以他心是因為自己以外的他所產生的一種起心動念,或者一種現象,用這種方式進一步去察覺、去返照,才能達到某種修養。所以「觀行」是從觀到行修,是必須有某一些色塵緣境,加上自己的修行,無論是道理方法方面,依於這些去作察覺、作返照,才能展現出你的一些修養這就是它的主題。

繼續介紹般若的觀行,前面已談十種比喻十種智力之前三個,現在來談第四──「世智」,「世智」就是指世間知識經驗。我們以觀行的方式來看世智跟虛空關係,一般看虛空不外就是說天空如何?或太空怎麼樣?或天上有一些什麼,這是世俗方式虛空,如果要談般若的觀行,那就要把原有的提升了。先看世俗是以什麼樣的方式虛空呢?譬如說黃昏,古人的詩句是這么寫:「夕陽、枯樹、老鴉」,顯現的是一個很凄涼的背景,對不對?可是一般人心裡並沒有這種感受,只是說天快黑了,鳥快要回巢了;「枯樹」乃老樹,並不是樹枯了,而是秋天、冬天的一個時節的現象。如果我們能夠以比較超越世情的眼光去看,這個夕陽、枯樹、老鴉,說不定就詩情畫意了,此時,你對虛空世俗知識經驗看法就會有所改變,對不對?若以般若的觀行,運用在此情況,我們去觀、去行──就是去察覺、去返照,就會產生什麼呢?夕陽,這是代表人的生命接近老年了,或是一個久病的人,快接近死亡了,此中就有這些生死現象。譬如像枯樹,至少我們曉得「枯」跟「榮」,代表活力跟死亡的明顯差別。以老鴉,這個烏鴉來講,通常烏鴉中國人的心目中,代表不好象徵,尤其當烏鴉在叫的時候,往往認為是一種不好徵兆或者將有兇險發生。我們把這三個 「夕陽、枯樹、老鴉」放在一起來看,超越了前面世俗看法,以及進入到人生的這種感受時,然後再般若看法──以智能作觀照,那就不是一種感慨而已了!因為世俗,不管詩情畫意或是無動於衷,或是有了一種生命現象的感受,都還只是一種消極的情識作用;而佛法是積極的,也就是說,我們要把時間,要珍惜生命即是智能方式去看所謂自然現象就不會說:你看天快黑了,樹枯了,不會只是在這種感嘆上面去打轉,而會產生一種力量,一種精進力量;比方「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於「夕陽、枯樹、老鴉」作觀行,就興起「我們必須要把握自己的生命,不要浪費掉了」,當這種精進心念產生之後,就可以發現:以世智去看虛空,從察覺到觀照上面,所產生的若是修養的話,就完全不同了!因為什麼?精進這是以道為前提,而不是耽於眼前的境況,去消磨自己。所以,世智對虛空即是依於現實的一個自然環境,引發我們本身具備的知識經驗,發展為智能,當然也還是要從察覺、觀照上著手,才能夠產生精進力量,否則還只是所謂的世智,對虛空不是感嘆,就是無所謂,最多了不起就是把它當成一種所謂的詩情畫意,如此而已。

其次再看第五、第六、第七跟第八個,這個五、六、七、八是以「苦、集、滅、道」來看。這「苦、集、滅、道」跟前面十喻的「如響」、「如干闥婆城」、「如夢」跟「如影」,我們要以何種方式去觀、去行?以下一個一個來談:

先看「苦集滅道」,此處的「苦集滅道」已不限於四聖諦認知而已,而是從二諦圓融進入到不是住空之相,是如何將苦、空、無我發展為不以為苦。我們也知道不以為苦並不能解決問題,所以必須要從道上面如何去清凈業,唯有業清凈了,才有機會。下面一一來認識:依於苦為什麼會產生智力?苦往往是不好受的,所以這個苦不是以眼前的苦來說,說它會讓我們產生智力,而是指曾經受過的苦,也就是過去經歷苦的時候,也不是指一生整個的苦,而是指任何一個苦的感果,每當感受一個苦果之後,就會有一知識經驗顯現出來,好比成語中說「前車之鑒」,或說「前事為後事之師」,這是說明什麼呢?因為承受苦而產生一些知識經驗,可以形成一種力量。那為什麼又以響而言呢?就是一個聲響、回響,為什麼要以響來看?任何一個東西,不管鍾也好,或鼓、桌子牆壁你不敲它,它不會有聲音,對不對?同樣的,苦呢?如果沒有色塵緣境或者外緣的引發的話,我們也不發生苦,所以,這是一個相應的道理。以響的比喻來看,這種苦的現象,我們如果能夠這樣把握的話,就可以進入到般若的觀行了。

也就是說,原來苦的承受是因為塵緣境的引發,同樣地聲響之起,也是靠外面色塵緣境的引發,才會產生聲音是一樣的道理,以此種方式去察覺觀照的話,自然就會產生一些什麼現象?不須等到一切顯現的時刻再來著急,在未顯現之前,我們就已經具備智能去面對它,如何作深入探討?如何作認識了解?而後去發現一些什麼!這是它的主題,就是不必要等到苦降臨了,或鍾鼓一定要敲響了,我們才知道,在此之前就能夠產生這種察覺觀照的修養。那麼苦發生的時刻,就不會因苦造成無明煩惱以及業作,反而因為苦還可以出離,為什麼?因為佛法強調的就是離苦得樂,依於觀行可以開啟智能故。

再看第六個,「集」跟「如干闥婆城」。前面介紹十種比喻的「干闥婆城」時,我曾說過為什麼不把它譯成中文意思的道理,因為干闥婆具備有香跟樂兩種現象一是香的氣味,一是樂的聲音,這也是一種集的現象是一種集合而成、累積而成的。這么說好了,假使有個範圍,我們要用一點香的氣氛的話,這個香一點燃,絕不會一下就使整個房子充滿香味,對不對?同樣,如果要使這個房子產生音樂的話,也不是說一個樂器,或者是一個聲音就能完成,這都是集合起來的。所以必須用這種方式去看,「苦」是無始以來累積而成的,不管是香也好或者是樂也好,人都會貪戀它,這是種形容,反應在什麼地方呢?反應在人常常有所謂的及時行樂,人生苦短,不要浪費了,趕緊怎麼樣去求得滿足自己的一些慾望這就是影射。談影射的意義還不夠,必須要般若的觀行方式去深入,也就要去察覺,去返照。因為「苦」是因「集」而成的,既然知道了是因「集」而成,如果能夠不使它集合再累積起來呢?也就是說不再有業的造作,不管是點點滴滴、多多少少,都不去造作的話,就不可能累積成苦了,這才是重點。當然,知道了這種概念,並不能解決問題,還必須要以道作支撐 ── 如何去消除這些苦?所以後面緊接著有「如夢」、「如影」的說法

以滅而言,滅就像做夢一樣,為什麼?夢裡面好像發生了什麼?一醒來什麼都沒有,不就是一種滅相嗎?再看影,為什麼可以道來解說呢?就像人往往只知道有個本體,可是忘了這個本體它形成的力量是在業,「業」隨時都有顯現的機會,這種機會什麼時候顯現呢?要有外緣,因為外緣引發你的業,才會顯現出來,產生一些是苦或樂的現象,而「道」就在其中,怎麼說?就好像人的影一樣,因為人的業,事實就好影像要有塵緣才會引發出來,我們就會有這種業的現象。所以以影來說,觀行是道,也就是說「夢」是生滅現象,「影」是一種道,其中有道的一種潛在力量──講般若也可說是認知產生的一種菩提也可以;依於「苦、集、滅、道」,以及「虛空、響、干闥婆城、夢跟影」的問題,其中皆可發現道。

四聖諦,在聲聞乘里說就是「苦、集、滅、道」四諦法,在菩薩法里,則是真諦跟俗諦,二諦圓融道理般若的觀行就是以聲聞基礎菩提為發展,是一個由小而大的道理,最後我們要從中間去察覺、去返照,那麼,你就不會為「苦集滅道」而只是在那裡分別、在那裡擔心害怕,反而可以從「響、干闥婆城、夢、影」上面去察覺、去返照,而得到利益。「苦集滅道」對般若而言,其實不只是般若方法如此,只要是佛法幾乎都是以「苦集滅道」為基礎。我們千萬不要認為苦集滅道是聲聞法,菩薩法難道就不談苦集滅道了嗎?所不同的是說聲聞」是厭苦、離苦、害怕苦,「菩薩」是面對苦而要能做不以為苦,那是唯一的差別。至於談到「道」,怎麼去消失這些業呢?同樣還是要以八正道做為個人的修養,可是個人的修養,僅僅以八正道方法是不夠的,為什麼?因為菩薩法講究自利還要利他,自度還要度他,所以菩薩法里的道,除了八正道個人的修養之外,還必須要有「六波羅蜜」、「四無量心」來維護,這就聲聞法跟菩薩法不同的地方事實基礎都是「苦集滅道」這四諦法。很多學佛者最容易做對立的分別,認為「苦集滅道」就是小乘法,「六波羅蜜」就是大乘法這是錯的。我們要了解,聲聞菩薩是由小而大的一種修養過程聲聞乘是希望能夠有一自我修養,希望能夠求得解脫,如果只是修養自我,能夠解脫就算了,對別人沒有幫助,所以南傳的佛法都是以個人為基礎,北傳的是除了自己還有自己以外的他。尤其我們在佛法中要特別注意,不要分別什麼小乘大乘,只能說有聲聞法、有菩薩法,聲聞法是小法,菩薩法是大法,所謂小法是個體的,大法是一個普及性的,如果我們要分別佛法流傳的過程來說,聲聞法是南傳的,菩薩法是北傳的,我們要以這種方式去看佛法

佛法分大小乘,可以說自古以來,因為對於梵文翻譯的差別而造成所謂大乘小乘說法。其實依於梵文來講,罕那衍跟摩訶衍,罕那衍是小法,摩訶衍是大法,所以才有小乘大乘事實上,一個是少數的,一個是大多數的,要這么去看,所以不是大小之大,是少與多的差別。其實我們真若如此去分別,於佛法也是不對的,只能說南傳佛法,是保有原始佛陀最初說法的那個定位於聲聞乘的修養,到後期佛陀知道眾生根器已經提升了,所以他就有所謂菩薩法的說法。但因為在印度也好、在泰國、在緬甸這些地區,可以說聲聞法已經定型,一下子要教他們回小向大,要提升的話,很不容易;所以,菩薩法北傳到中國,影響所及,韓國日本、越南這些都是,當然目前的影響所及,則是世界都是菩薩法了。雖然現在的泰國好像還是聲聞法,可是在泰國有很多華人的寺院,華人的出家人,他們行的是菩薩法,那也可發現菩薩是一個普及世界的法,所以是一個大法。這個「大法」不是大小之大,是一個多數的大,這是我們在談「苦集滅道」,相應於十喻的響、干達婆城、夢跟影之觀行,也就是察覺、返照,在修養上怎麼去把握的道理

當然,這看起來好像「這個不是很簡單嗎?」談苦集滅道,此中要注意一點,我們通常說苦集,苦是果、集是因,說道是因、滅又是果,結果只是造成一種 「苦集滅道」於因果的認識,那是不夠的。「苦集」是於業的認識,「滅道」是以修養如何清凈我們業的道理方法,不要只是在那個什麼因、什麼果上面去打轉。也就等於說吃飯只是在那裡講飽、餓是沒有用的,因為「吃飯」的重點是在乎吸收營養,如果不能這么把握的話,可能會造成什麼呢?造成所謂的斷滅相!

佛陀在世最擔心害怕的就是斷滅相,為什麼?一下就做了決斷,這一就可以解決問題了,也就是我們一般很多對佛法不太認識清楚的,就像提出一個問題就希望找到一個答案一樣的錯誤

佛法是當有了問題,絕不是尋找答案,而是如何去認識問題、了解問題、化解問題!能夠把問題化解掉,自然不需要答案了!比方吃飯是個問題,我們說飽、餓就是答案的話,那究竟它的法在哪裡?若只是一個問題、一個答案,一輩子不就是吃飯、飽、餓?法在哪裡?真正說來,「法」是營養問題,為什麼吃飯涉及到營養問題?營養問題是非常復雜的,人所需要的營養,不是每一個人都相同的,我們不要說別的,只就蔬果而言,有的涼性太大有些人就不能吃,有些人吃了反而更好,你能夠說這個東西是好或壞嗎?你說它的營養不同嗎?因為這里涉及到每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工作情況以及他的運動情況,種種生活上的差別,這說明什麼?就是人的業不相同,所以,需要用的道也就不相同。聲聞乘有八正道能夠提出來作修養就夠了,如果是菩薩乘,除了八正道之外,還必須要有六波羅蜜、四無量心,才能夠使小法轉變為大法才可以回小向大。

繼續介紹般若的觀行。前面談了八個,現在我們看後面的「智」。好像有十一個,事實上只有十個,最後一個可視為結論,也可說是一種告誡;下面一個一個來看:

第九個「盡智」。這個「盡」,就是盡絕,或者如口語說沒有了。這個「盡」究竟以什麼來說呢?我們知道苦、集、滅、道就是針對業而言,那麼如何去顯現道而清凈業呢?談到「盡智」就是說業既然已經盡了,是不是大事已辦了?於修養而言,是不是到此為止了呢?還是不行!為什麼?這里有一個如鏡中像──鏡子裡面的影像。若鏡子清清楚楚不要有影像,問題不就解決了嗎?鏡子本來就是干乾淨凈,裡面什麼都沒有嘛!可是有一個問題:人畢竟是人,即使有再高的修養,由色身到達圓滿法身境界你還是有生滅現象,還是要過日子。只要過日子,就離不開造作的行為,還是沒有到達盡頭。所以這里談「盡」是什麼?以鏡中像而言,有鏡子還會顯現影像,必須連鏡子不需要、不存在了,此時以鏡而言,才是一個解脫的最後。鏡也不要了,當然也沒有像可顯現了,以喻我們的業不存在了、都清凈了的話,道也沒用了,就是說到了盡頭。所以,盡智就是盡頭的意思──到達最後的一個境界。但這樣是不是修行的最後境界?不是!這並不表示就是大事已辦。是不是死了?更不是!所以這個盡頭不是說死了,而是說於業而言,業已經清凈了、道也圓滿了,所以後面還有一無生智。

無生是說沒有生命,或沒有生的現象。此處的無生什麼呢?前面談到,到達了盡頭還有生相、還有生滅。這里談的無生就是把這種生相、生滅都完全突破了那是什麼?無生是一個滅相。因為生不存在了,那一定是一個滅的完成,生才會不存在,也就是生的消失即是滅。所以無生的本身不是說沒有生,是「生」消滅了,原有的「有」突破了那是什麼呢?是「滅相」。可是有一個問題無生是不是就是滅?不是!「無生」的境界,從滅到寂滅,還是有層次差別

如何是滅?我們說有生就有滅,那如果「無生」就無有滅了,對不對?這里談無生什麼呢?於業也無生,於道也無生,所以才有一個完整的名詞叫無生法。其實,無生智就是無生法,無生法是什麼?可以說到達業也不生起,道也不需要了,一個從滅到寂滅的境界也就是說,連滅都清凈了,這就是一個無生

我們再以十喻中的鏡中像來看「盡」的變化。「盡」,如果說鏡子沒有了,影像也不顯了,那是一個盡頭,對不對?「無生」,就好像我們講蝴蝶和毛毛蟲;只要還有毛毛蟲,都會有化為蝴蝶機會;又像蠶跟蛾的關係──只要有蠶,還會有成蛾的機會;還有蛾,蛾就會生卵,又會孵出蠶來,這些都是變化的過程。說無生呢?是連蠶都不存在了,當然蛾也不會有了;蛾不會有了,也就不會再生卵變成蠶了,也就是這種循環性完全不再生起了。像蝴蝶跟毛毛蟲一樣,蝴蝶沒有了,毛毛蟲也沒有了。以人的業來講,假使說毛毛蟲是業,蝴蝶是道──這是假使,你們不要認定!──假使毛毛蟲是業,蝴蝶是道的話,這還是一種分別,為什麼?蝴蝶是毛毛蟲蛻化而來的,一種蛻變的現象。可以說,佛法告訴你這是一種生相。即使突破了,到達無生,這種無生也只是一個解脫現象,或者多少個解脫現象,不是究竟解脫。所謂究竟解脫才是真正的無生法。為什麼?比方說,他沒有業了,自然不需要道了,那麼所謂的清凈生滅對他而言都是多餘的了,於他可以說就是一個寂滅的境界在這里同時也要告訴各位,這個寂滅的境界或者無生法,另外有一個名詞,就是真如之道圓滿結果。以前已介紹過十種真如,類此就是到達了一個圓滿真如境界

再看第十一個「如實智」。書上寫如實「知」,不對!是智能的「智」。如實智是說什麼呢?前面談十智以及十種比喻是從般若的觀行上著手,從中可以發現如何去察覺、去返照而完成修養在此處可以說是一種警告的意思,或者說是一個結論。譬如說,我們有時候講了很多道理,最後作一個總合來說:最後怎麼樣……。如實智就是這種意思,就是做一個總合、結論。另外還有一種解釋,「如實」就是說前面講了這么多的道理,最後必須要能如實的知、如實的行。知道了這些道理方法,如果不實實在在去做還是沒有用。所以如實智就是包含了知、行所完成的一個圓滿也可以說就是把道理方法,從知見修養成了這是如實的兩方面的認識,可是還是很不容易把握。

通常涉及如實不妨這么說,大家知道《心經》從觀自在菩薩到最後「揭諦揭諦」,這個「揭諦揭諦波羅揭諦」就是一個咒語,之前都是道理方法。等於我們講十智跟十比喻,就是前面的道理方法,這個如實智是什麼呢?就是跟後面的咒語一樣的意思。大家知道《心經》後面的咒語說什麼?它說:前面那麼多道理,你都知道了,可是知道了不夠,要趕快去做;不僅僅自己要去做,還要告訴大家都去做;不僅僅要去做,還要做圓滿,有所成就這就咒語的意思。你們看看,這不就是如實智嗎?所以如實,以《心經》的咒語來解釋,最容易了解了。這是我們談到十智十喻,從般若的觀行為基礎,最後以如實智作為結尾來說明。

可是,我們要了解,這只是一個開始而已。如果前面只是緣起的話,後面還有過程,還有功德簡單的說,有了這些緣起,它的過程究竟說什麼?過程簡單。首先,一個學佛的人,先從法上去接觸;接觸了「法」,還要會分辨、作比較,為什麼?究竟這個「法」講的對不對?佛陀是不是這個意思?有了這些還不夠,還必須要在這些已經知道的,或者從中間比較得到之後,還要知道適不適合於自己或者別人。如果只是以人的自我說法那是人法。要知道那是不是適合於人我的法?如果適合於人我的法,因為佛法圓融的、沒有缺失的,所以一旦這樣,我們不能夠捨棄世俗智能,或者世俗知識經驗;到達了這種認知之後,就必須要進入到四諦法。於「苦集滅道」四諦法完成之後,那還不是一個最後,必須還要知道「苦」,等已經都了解該怎麼樣離苦得樂了,也知道「觀行」的下手處了,是不是就到達了盡頭呢?還沒有,為什麼?因為有苦,所以需要有道去消滅它,還是在那裡忙得一蹋胡塗,這還是在過程中間。那要到達什麼程度才算是到了盡頭呢?很簡單,苦已經不會發生了、道也不需要了,也就是「業」已經清凈了,當然「道」也就不需要了,這才是到達了盡頭。

只不過聲聞乘到達成就阿羅漢,還有微細惑,表示還有生滅之相,要到達「無生」的境界,這整個從緣起過程才算是完成。

功德呢?究竟什麼為功德?一般談功德總是布施功德,可是布施功德有財施、有法施。如果以財施而言,給人家錢是不是就是功德?教人家技藝,講經說法給人聽,是不是就是功德呢?概念上是。但假使有個吸毒的人,他沒有錢,好像很可憐,為什麼?你看又是眼淚又是鼻涕,全身發抖,好可憐,好像生了大病一樣。你如果認為他是病,趕快給他錢去治病,他只要買一點鴉片或者打點速賜康,他的病就沒有了,你這是幫助他嗎!?你是有財施的行為,可是有問題。如果說有人沒有飯吃,我給你飯吃,這個行為看起來也是功德,對不對?問題是,你現在給他飯吃,一旦你自己死了,或者你也沒有飯吃的時候,對方還要不要活下去?可見這都不究竟。所以功德要講究圓滿,如何圓滿?如果以財施而言,與其財施還不如教他一技之長,為什麼?如果他有了一技之長,可以自己去謀生,只要具備生存的條件他就可以活下去,至於你在不在、幫不幫助他都無所謂了。功德圓滿即是究竟;好比法施,講經說法,或教人家技藝皆是,但要懂得拿捏,與道相應;如果教人家去做小偷、教人家去搶劫,那也是技藝呢,可見要知道正、偏的差別

所謂「圓滿」是沒有缺失的,所謂「缺失」就是會造成傷害的。所以談功德,要談圓滿圓滿。如果捨棄了圓滿,只是說:我做了財施就是功德,我講經說法就是功德……尤其是講經說法佛陀道理方法你自己把握了多少?我記得在電視上,一位在台灣蠻有名的比丘尼,她說四諦法是佛法、八正道世間法;最後又改口說,不對不對,四諦法是世間法、八正道是出世間法。其實她怎麼講都錯了!因為她並不了解四聖諦跟八正道因緣因果關係。如果談四聖諦跟八正道,以功德而言,這是聲聞乘的一個道的修養功德,為什麼?「苦集」是講生命的諦義,「八正道」是講修養方法,這哪裡有什麼世間法跟出世間法?沒有這種差別

菩薩法而言,並沒有捨棄苦集滅道跟八正道,還必須增上為六波羅蜜跟四無量心,這樣才能夠使更多人得到好處。如果不能這么把握,那你是是在講經?在說法呢?最後你是自我意識在說,還說這是佛說的,那就不功德了,反而變成一種缺失、傷害。所以從緣起過程並不表示就算了,還要看結果是不是圓滿的?如果結果是圓滿的,那才是功德圓滿。所以談功德我也一直解釋:「功」是一種力量,「德」是一種修養,如何把這些修養發揮成為力量,才能叫做功德。可是,是不是圓滿呢?還得看你所表現出來的修養力量效果,是不是利益?必須是饒益性的才能談得上是圓滿功德,何況功德圓滿還有層次,即使你完成了,也圓滿了,還不是究竟,為什麼?那就像一個人很有錢,擁有很多錢,拿自己的錢去幫助人,如此而已。

真正功德的最後是什麼?要迴向功德!「迴向功德」是什麼?以一句俗話來講:「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擁有那麼多,留著幹什麼?所以要普迴向,做到普迴向才是究竟功德!普迴向是什麼意思?迴向不要說什麼回小向大,不要以這種方式去看。所謂迴向最簡單說法是,把自己既得的利益跟大家分享;跟更多的人分享自己既得的利益就是迴向。如果說究竟功德呢?還是以饒益性來說,所謂的「普迴向」就是普遍性的跟大家分享,否則的話,你還是有分別、有不平等,有這些差別相,雖然功德並不否定。所以說功德也有大小,其實不是大小,是指圓不圓滿、究不究竟?我們從般若的觀行上面,從十智到十種比喻,從它的緣起過程,還要考量它的結果是不是饒益性?肯定了,的確能解脫,能達到解脫目的,也的確能夠圓成道業。不只是自己可以如此,還可以幫助更多的人能夠做得到,那才談得上是圓滿功德。所以常常有一句這么的話,如何省視?譬如一位蠻有修養出家人,或者說高僧大德,當他入滅、圓寂的時候,如何看是不是功德圓滿?從這個上面就可以去分別他是不是真正究竟了?一般說功德圓滿是說他從生到死,一生沒有白活,可是這個中間他的業作有多少道行有多少?於自己的業是不是完全清凈了?他的道是不是成就了?他的最後,是不是一個究竟圓滿功德?這個「圓滿」是什麼?一個究竟功德圓滿是一種什麼境界那就涅槃!而且是無余涅槃才是圓滿功德,有餘涅槃都不是。我們從這上面知道了緣起過程功德的話,並不表示這十種智跟十種比喻相應觀行,以如實的智完成它的結果,就完成了緣起過程功德?那不是!因為後面還涉及到要使這些智成為力量。因為你自己擁有智並不難,能成為力量,才能夠機會說究竟功德圓滿功德,完成所謂的「饒益性」。

所謂的「饒益性」,並不是我們自己認為它有饒益,或者設定為一種饒益或者不饒益,不是如此,它還是以十種智的力量來完成的;以後會介紹到這十種智的力量怎麼去看,從緣起過程到完成功德,以後會一一介紹。

在我們只要知道般若的觀行,從緣起是講十種比喻,談過程是講十種智,當這個比喻跟智,從觀行上面達到了某一種修養或者是成了某一種結果,也就是說緣起過程功德整個的流程。當然,我還是要強調這個功德圓滿絕不是口頭講一講,或者大家認為是,這就功德圓滿了。最多了不起,如果在佛法上面給他來一個評語,還不錯或者很不錯了,如此而已;它絕不是完全沒有缺失了。真正究竟圓滿功德只有饒益性,沒有任何的傷害,那才是圓滿功德!否則的話,頂多「的確不錯了、很不錯了」如此而已。當然能做到不錯了,以一個學佛者而言真的很難要做到很不錯那當然就更難,要做圓滿功德的話,只有一機會──「般涅槃」,就是進入到涅槃的這種境地、這種修養,你才能談得上圓滿功德。否則的話即使成了七地以上的菩薩還是不夠,因為什麼?究竟涅槃是等覺的階段,可以說他所證得的果位應該是八地以上,才是等覺。這個「等覺」也可以說等於像佛一樣的,這種境界叫做等覺,也有稱為「等佛」的,因為佛就是覺的意思,以等覺來看是比較不容易誤會。這都是我們在佛法要把握的一些要領。

繼續介紹般若的觀行,這是談如何用智能力量完成圓滿功德。接著談第五種智力──知眾生種種欲;欲就是指財色名食睡五欲。為何要知眾生的種種欲以完成智力呢?知道了,又如何?我們不能用這種方式去看佛法尤其是般若經里談的道理。此處並不是說知道眾生於財色名食睡中他喜歡什麼,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要了眾生在五欲中,那一些是他執著得最厲害的,那一些是比較不執著的,如此你才可以著手幫助他,此謂之「知眾生種種欲」。我們曉得有的人好名、有的好利、有的好色、有的好吃、有的好睡。其實這些「好」就是貪,貪於財、色、名、食、睡,就是一種貪欲。因為眾生有貪,可能因為貪而造業、會受傷害、會出問題……你必須要了解他的問題;如果能夠發現任何一個眾生,他於貪欲現象或是什麼內容的話,就可以對他的問題去幫助他。那麼像好名的人,是否就捧他、讓他成就功名?不是這個意思。要了解,如果依於他本身具備的條件譬如說競選民意代表地方首長,他本身的條件夠,他去競選能當選,這是自然的,並不一定叫貪欲;問題是說他競選究竟是為了做民意代表、為民喉舌,還是為了地方首長能夠貪污?這就不一樣了!這是一種。還有一種,他本身具備的條件根本不夠,還拚命去追求名位,那叫做自不量力。「貪」,有一種是自己能力所及的貪,一種是能力所不及的還拚命的想貪,當然幫助這兩類人的方法就不一樣。譬如說能力所及,成了民意代表地方首長,如果說能夠度化他,幫助他如何多為老百姓做事、多為老百姓利益著想、多為地方建設、多為教育上怎麼樣……,在他的能力權力之內使他工作做得更好,使眾生得到利益的話,就不會有貪的存在了,這同樣還是有名位。所以說,有名位並不是罪過,而是有名位你不去發揮它的利益,才叫做貪。如果知道了這個道理,即可知道好名並不表示就是不好。先要知道,一個是他能力所及、一個是能力所不及,都有不同的他。如果能力不及的,我們如何去幫助他呢?告訴他改變方向,不要去追求這種名位。比如說,有個很喜歡計算機,對信息方面很感興趣,你鼓勵他往此方面發展,一旦他成為計算機專家,不也是享有名嗎?所謂各行各業,行行出狀元。所以這個「名」,不必把它當成是壞事,所謂五欲若成了貪欲才是不好。其實財、色、名、食、睡,於人是少不了的,人離開了五欲可以說就不能生存;我們若這么去看種種欲,就可發現,一個是他能力所及,一個是能力所不及;同樣都是欲,能力所及的,自然形成;能力所不及,勉強去追求、或者能力所及形成之後,反而利用機會去貪,那都不好。所以若不成為欲,當然就不會有貪,「貪」是因為有欲才會有貪,人沒有慾望,貪什麼?也可發現,所謂知眾生種種欲,要有智力才能夠去知,知了還要去幫助他,這是講知眾生種種欲的智力

再看第六個──性智力。這個「性」,是講本體、性質,或說業性、道性、佛性或講善性、惡性都可以。我們不要分別是哪一類,反正不是講本質就是講本體。於本體、本質上能夠去把握,而且還能夠去發揮它,就可以成為一種智能力量。從本質或本體上如何去看?如果於業的本質、本體而言,業的本體是身口意的一種造作行為;業的本質有善、有惡、有無記。業的形成是來自身口意,完成的結果是善、惡、無記,於「性」就完成了知的能力再來要如何從「知」上面進一步顯現成為一種智能力量呢?譬如說以業而言,我們曉得惡的業是不好、善的業是好的;可是於道而言,善的業也還是一種障礙,為什麼?善的業,最多在天道享受樂果報,如果執著於善業,還是在三界六道輪迴打轉。如果知道這種本質、本體道理還能夠去舍──不是舍惡業或舍善業。而是惡業太多的人,告訴他去做一些善的業,使惡的業愈來愈少;如果他本來就已經有善了,我們使他的善更好、更增上的話並不是就完成了,因為這還不能產生為智能力量。必須是:「善」最後也要清凈也就是連善也不執著了,所顯現的是什麼?只有道,就沒有業了。如果說只有道,那就成了什麼呢?道的性,就是道的本質、本體了。道的本質、本體又怎麼說呢?道的本質、本體是依於戒、定、慧而形成的,當然,還是來自我們身口意的修養。此中就會發現「業」也是身口意的行為,「道」,還是身口意的行為,唯一不同的是什麼呢?「業」是依於貪瞋痴而形成的,「道」是從戒定慧上去修養的。從業性轉為道性,到最後,道性是為了化解業、清凈業,如果業也清凈了,那麼道也就成了。所以,如果以業性轉化為道性產生一種智能力量,所完成的就叫做性智力

第七個是講「一切至處道」。這名詞需要特別解釋一下:一切至處道,如果以四禪八定來講是什麼呢?當修行人四禪定完成會產生法執著,所以要進入空處,進入空處之後,又怕淪落到空亡的境界,所以要進入到識處;這「識處」使我們知道,法也不可以執著不可以成為所知障,這就是識處的境界,但並不表示這就成了,因為四無色定里的第三個定是遍一切處,這「遍一切處」就同於「一切至處道」;這「遍一切處」或「一切至處道」究竟說什麼?最前面是以四禪定基礎,四禪定完成之後,依於行者的覺分,就是覺悟修養已經展現出來了的話,也可以說其菩提已經顯現。可是,又唯恐所認為這個菩提是好的,一遇業報就拿這個菩提去擋它,所以,又要趕快把這空掉,空掉的是所謂顯現菩提的一個成果;那空掉它是是說不要它了?不是!是說不能執著它,也就是不能產生拿著菩提去擋那個業報的空想。而空想之後又怕你變成空亡,認為業沒有了、道也沒有用,就乾脆變成一片空亡,這也不行!所以接著要進入到識處。這個「識處」是什麼?認識、了解、辨別。什麼叫認識、了解、辨別?知道煩惱菩提,業中有道,你必須於業顯現時要能夠從業里突破出來,展現出「道」才算。亦即必須要煩惱中間突破出來,顯現菩提煩惱要化解掉了,那才是所謂的認識、了解,所謂的到達識處。這只是說成了一種修養,這種修養是不是在任何時刻、任何的業報或者是煩惱顯現時都能做得到?這個「一切至處道」,就是講任何的時刻、任何的時間、空間,任何現象發生都能做得到,才謂之完成「一切至處道」的智力,否則行者智力是有限的。可見必須到達了一種超越的境界,超越了識處,可以自在。原來認識、了解只是局限於某一些層面,到達「一切至處道」的話,就好像什麼?到達了自在境界了。

再看第八個宿命智力。所謂「宿命」,「宿」是過去的意思;「命」是講業,過去的業。「宿命」,一般人的宿命論是什麼?認命叫做宿命,那不對!要如何使過去的業能夠成為智力?前面談過業報可以顯現智力,現在要談過去的業如何顯現智力。已知道一個業報的因果關係我們現在受報是過去所做,對不對?如果知道現在受報是過去所做也可以知道這是業報,你會想到,就可以成為智力。如果你認為:「我這一生從來沒有做過壞事,為什麼還要受苦呢?」那就是你只知道這一生,在此生此刻的過去,無始以來的過去你並不知道,所以「宿命」幾乎就是講無始以來的業。因為前面「一切至處道」告訴我們在任何一個業報顯現的時候,任何的時間、空間都可以做得到,「宿命」就提醒你必須是凡所有無始以來的、過去的業,於任何時候顯現時,你是都能夠歡歡喜喜的去承受、去面對,進而去化解?如果能,那麼就可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