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雲老禪師
每天你們都會看得到「清凈、莊嚴、淡泊」這六個字,這是千佛山佛研院的院訓。「清凈」的主題是談「修行」,首先要知道一個大前提,談清凈總是離不開「學佛求解脫,能夠證果位」。這「清凈」誰都會念,也很容易解釋,但是究竟要怎樣去清凈?又從何下手?為什麼要特別提出清凈呢?緣於要修行才能到達清凈,可以說清凈是修行的一個目標,那麼該怎麼著手去修?通常教界里有一個誤解,以為談修行就是念經念佛、拜經拜懺或修個什麼法門等等,其實修行不只是如此而已,那樣做只是自己做不了主,暫時找一個什麼做擋箭牌。真正談修行是談怎樣去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也就是如何調整「身體、言語與意念的行為」,而意念是指思想觀念。通常,我們身體的行為難免會有偏差,言語的行為、思想觀念也是如此,就因為有偏差,所以才要去修正它,因此修正「身、口、意」的行為才叫做修行。
另外有一個名詞「修養」,其實修養是由修行慢慢累積起來而完成的一種力量,我們說這個人脾氣好、修養好,是由修行慢慢累積出來的。舉一個例子:在一個公司行號、機關做事,有時人家會挑剔你的不好,這時你就必須忍耐,為什麼?因為不忍耐就會被炒魷魚,至少你會產生一個依賴心理:擔任這份工作有一定的收入,看在收入的份上,我只好忍耐了!在社會上幾乎人人都可以做到這一點。可是,想不透的是,一旦走進佛門學佛,反而做不到,究竟是為什麼?原因在於他會說:我又沒有拿你的薪水,我又沒有怎麼樣....好像變成自我意識的自由了。往往許多學佛者,剛出家時,一副誠惶誠恐的,惟恐自己有一點點做錯,經過十天半個月就變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走在前面的那些人也是這么過的,後來者有樣學樣,形成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的現象!
這就是為什麼佛教里特彆強調要親近「善知識」?因善知識能幫助你,指點你的缺失及更嚴重的「無明迷惑」,讓你學佛能得到好處,這是親近善知識的可貴,絕不是因為那個人的名氣大、地位高、有錢,或者每天在電視報紙媒體曝光才是善知識。看看那些知名度高的人,尤其這些年在媒體上的報導幾乎都是負面的多,影響所及,弄得社會人心不振,產生所謂的骨牌效應。
其實學佛也是如此,往往寺院不可能像一個家庭或者像一個單位,成天有人盯著你,人就是這么一個奇怪的動物,如果寺里有先出家的,剛開始很謹慎的過日子,時間一久,假使自己有一點點不對,沒有人管,下一次就會多錯一點,再繼續沒人管,就有更多的不對,日積月累整個人就變得亂七八糟了!一旦成了習氣再去管他,他會感到不耐煩,言語稍一不順耳,聽了就會冒出無名火!其實這種種現象都是身口意不清凈導致的,為什麼身口意會不清凈?因為從來沒在修行,一味的任由自己的身口意去行,自我意識的結果不是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所以為什麼要以修行來談清凈?就是因為沒經過修行就不可能清凈!不清凈是因為人是帶著業來的。
講到「業」,我在這里順便提一下,什麼叫做業?翻開佛學辭典說:「善、惡、無記,這種種造作行為叫做業。」猛一看好象是對的,但是講得不夠清楚,其實身口意行為造作完成,任何一個結果都叫做業!正在做的時候,也就是還沒有結果之前那不能叫業,務必造作完成,才會有一個結果。譬如你造作的行為是好的,當然就是善業,不好的就是惡業,還有一些弄不清楚的是無記業;這是站在一個佛學的范圍之內來談業。真正的業,我剛剛說過:「凡是任何一個造作行為完成的結果,都叫做業。」譬如讀書有學業,從事各行各業各種職務都叫做業,都會有一個完成的結果。所以不要把業只看成佛教裡面提到的業,不是害怕就是造成對自己的威脅,說是會得到什麼報應....就像有些人常常一旦身體不好、運氣不好就會說:「大概我業障太重了!」
往往遇到這樣的人問我:「我是不是因為業太重了,所以才會身體不好,運氣不好,什麼都不好?」我會反過來問他:「你在好的時候,你認為那是什麼?」好的時候也是一種業哩!所以不要把什麼都歸之於業,尤其都把業擺在不好的那一面,難道不好的稱為業,好的就不叫業?!如果你說業重,那你是惡業太重?還是善業太重?佛法一向特彆強調,「不可以表相來論問題」,佛法講求外表跟內在要相呼應,才能去談論,為什麼如此肯定?因為佛法是從相對中去認識,然後怎麼去突破,最後顯現絕對。通常我們都知道,提到表相與內在,常常有一句這么的話「面惡心善」,說的是表面與內在不一樣,也有所謂「笑面虎」的,表面看似很好,但是內在壞透了。
佛教肯定談「不可以從相對中去分別選擇,而是要從相對中間去認識、突破,顯現出絕對」,絕對是什麼?不外是「表裡都是一樣」!經中有一句話:「直心是道場」,什麼叫做直心是道場?就是表裡一致!如果嘴講怎麼樣,內心也這么思考,身口意行為合一,才談得上是在學佛。尤其身為一個佛弟子,於中國的佛教,是講究菩薩道並不是聲聞乘,基於聲聞乘是講究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菩薩乘除了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外,還可以幫別人化解問題。中國佛教跟原來印度的佛教,最大的差別就在這里。原來印度的佛教,可以說早期佛陀談「四聖諦」「八正道」,都是停滯在聲聞乘,到了後期,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時,現場就有幾百個聲聞弟子當場離席,那是因為釋迦牟尼最早講的是「四聖諦」「八正道」,而今「四聖諦」變成了「二諦圓融」,「八正道」變成了「六波羅蜜」,再加上要發「四無量心」──「慈悲喜舍」,所以那些聲聞弟子就離席不聽了,因為他們已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但是釋迦牟尼佛並不在意,甚至還說以後那些聲聞乘弟子會再回來。
講到這里,可以發現佛教為什麼強調「要從相對中間去認識、了解、發現,然後去突破,最後顯現它的絕對」!我們常常不是說要離苦得樂、要出離,其實念這些名相跟我剛剛講的是完全一樣的。做為一個佛弟子,雖然我們是帶著業來到這人世間,會有很多問題,但這不是太重要的問題,問題是一旦成為佛弟子,是不是每一天都在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口意!讓身體的行為不致形成偏差,言語上怎麼樣不會造成傷害,思想觀念又如何去慢慢提升?如果業的習氣總是不肯改,一直讓自己停滯在業的范圍里,那即使學了一些道理,往往原來業的習氣,還是高過於道的千百倍,甚至於自我意識表現業的習氣時,還會強調我沒有錯、我講的都是對的、我是為大家好……。
其實不只是佛弟子不可以有這樣的行為表現,連世俗的人也不行!因為這樣只會造成在社會上處處難行!一個佛弟子最可怕的敵人就是自我意識,有這么一句話:「最可怕的不是別人,是自己那個我」。我今天講這些話,其實不只是指在場的,甚至包含教界其它的佛弟子,所謂的大師、長老、法師、老和尚…這些身份的,也未脫離這個范圍,為什麼?很簡單,就是會常常忘了自己是個出家人,忘了自己是佛弟子,永遠把自我擺在前面!以為所學的道就是佛法,其實佛法不是綿密沒有空隙的,佛法本來就是一種無定法,空間非常大,也就因為這個原因,一個人如果業的習氣太重,自我意識只要有機會,一下子就會冒出來!
我們談清凈,是清凈誰啊?當然是清凈自己的那個我,不是去清凈別人!我以前常說一個笑話,做一個佛弟子不要去開洗衣店,為什麼?洗衣店專洗別人的臟衣服,做為一個佛弟子,是自己要清洗自己穿髒的衣服。想想連釋迦牟尼佛都不夠資格開洗衣店呢!釋迦牟尼佛也有「六不能」,他絕不能說,某某你衣服髒了,拿來我幫你洗!這些都是修行上的關鍵性問題,要達到清凈的境界,如果不從自我的身口意下手,眼睛、耳朵拚命地看別人怎麼樣、聽別人怎麼樣,有沒有反過來想一想?如果你站在對方的立場,你會怎麼樣?如果好,你會不會跟他一樣好?甚至比他更好?如果不好,是不是自己也犯了同樣的毛病呢?或者還比別人嚴重?我常常說修行就是修理自己,人家一聽我講「修理」,以為就是要打、要罵,但是「修」是修正,「理」是整理,有偏邪的把它修正,散亂的把它整理一番,那不就是修理嗎?其實,把佛教的名相,翻成世俗的語言,不也是佛法嗎?難道說世俗的語言是世間法,佛教的語言才是佛法嗎?!
譬如我常說「功德迴向」,什麼叫功德迴向?大家都會念:「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法界有情眾,皆共成佛道。」你有什麼東西給人家?功德迴向是自己要有功德,才能把這份功德給予更多人一起分享,才叫做迴向。往往談功德迴向,我們都是用佛教的語言,譬如說我念了多少經、我做了什麼的好事,以為就有功德,然後去迴向西方極樂世界或迴向什麼地方,但是,你真正有功德嗎?須知「功」是一種「力量」,「德」是一種「修養」,要把你已經具備的修養,表現出來成為一種力量,而且這種力量肯定是饒益性的,沒有任何一點點傷害,那才談得上是功德。這樣的功德才夠資格迴向。所以,將自己的修養發揮成力量,給予更多的人一起分享,就是功德迴向,現在你們不妨閉起眼睛思考一下,你每次的功德迴向,是不是符合這種內容?
就好像很多學佛的人去「懺悔」,一旦做錯了什麼,會跪在佛前說:「啊!阿彌陀佛!我要懺悔……」好像你就沒有錯了,就把那些不好的都推給了阿彌陀佛。如果是在三寶殿懺悔,懺悔完了,人一走,是不是就把你的爛攤子交給那三寶佛了,這叫懺悔嗎?還搬出經典做為理由:「「懺悔得安樂」嘛!我已經懺悔了嘛!」,其實你「懺悔」,一定有不對的地方,你只想把錯的交給誰,那就是不懂得懺悔!所謂「懺」是檢討,「悔」是改錯,為什麼懺悔要跪在佛前?至少你的身口意心念是在很莊嚴之下,會去認真的檢討自己,然後去修改自己的錯誤,可見懺悔也是一種修行的方法!其實佛教經典講八萬四千法門,哪一種法門不能化為一種修行的方法?!但如果只是依賴,那永遠都不是在學佛。
學佛是處於任何環境,關係到人與事,都有機會讓你修行;譬如人家挑剔你什麼,講一點不好聽的,你不要一下子就讓那個自我冒出來,先不妨冷靜想想:第一個,他講的是不是事實?第二個,你從中就可以發現,他是誤會了?還是你真正錯了?第三個呢?你就可以把它當成修行,把偏邪的修正,不好的調整,那就是修行。所以我常說,做一個出家人,如果自己去搞一個小精舍,或者住在山裡遠離人群,那根本沒有修行的機會,反而一天到晚都是在那裡妄想雜念。假使生活清苦的,也許會想到高僧傳記里提的,那個天神大概會幫我送米飯來,那不是幻想嗎?!再不然,「哦!因為在這里修行,感動了護法神,大概就有護法來這里供養我!」這都是怎麼形成的?都是受了以前的修行人他們修行故事的影響,可是當他們真正在體會、體驗、在承受的時候,你完全不知道。就好像我寫《雲水悠悠》,大家好羨慕,都想去試試那種生活,可是一旦真正面對那些環境,連三天都待不下去!為什麼?現實是現實,看別人很容易,真正自己要去做,談何容易啊!所以我說修行是要修理自己的我,這個我如果不能達到清凈的目標,那你完全只有依賴你的業的習氣在那裡過日子,最多了不起有善有惡、有好有不好,可是道在哪裡?能不能得解脫?問題就很大了!
所以說修行要清凈,不是一個口號、一句語言,而是要從身口意上面踏踏實實地去做,如果還涉及到業,肯定都是不清凈;當然我們剛開始需要依賴道,但是道並不是一種所謂的武器或者擋箭牌,而業也不是敵人,不是一個壞的東西,為什麼?因為道與業的關係,是要我們從業里去認識了解並發現,最後能突破業顯現道!道又怎麼顯現?當然需要學佛陀的道理方法,然後怎麼樣去約束自己、要求自己、改變自己,久而久之就可以達到清凈!只不過這種清凈,還未臻佛法上講的究竟完整的「究竟清凈」,為什麼?
那種境界太高了,高到什麼程度?必須是業也不會發生了,當然道也不需要了,那才是「究竟清凈」;如果還需要道幫助你去調整你的業、化解你的業,即使能夠達到清凈,那隻是一些不同的點、一些面,絕不是一個結果。但是學佛不是三級跳,一下就可以到什麼程度,剛開始還是得一點一點慢慢累積,累積到某一種程度,你的修養就到什麼境界,累積得愈高,修養就愈高!要知道,修養是從修行上下工夫,慢慢完成的內涵,這種內涵還要能表現出來,不管是對自己或者是對別人,都絕不會有任何的一點傷害,必須是完全的饒益,能達到這種境界,才是真正的清凈。道理上是如此,可是修行人,先不要好高騖遠,一下就想「究竟清凈」,可沒那麼容易!但只要你慢慢去行,就好像我們衣服髒了,沒關係,洗!洗乾淨了再穿,千萬別說:「我衣服洗乾淨了就擺在那裡,我不要再穿了,因為一穿又髒了....」那就不是修行,修行就像吃飯一樣,肚子餓了要吃,吃飽了,慢慢又會餓,這就是所謂的修行。絕不可能說:「我一頓吃飽了,以後就不要再吃了。」不可能的!因為人是帶著業來到這個人世的,這些問題永遠都跟著你。
所以,我常說學佛是一輩子的事,尤其是出家,等於判了無期徒刑,絕不是我念了幾本經或者我做了什麼法門,就自認為開悟了,好像自己就是一位活菩薩。經典常提到:「想從文字上求得佛法,最後是一無是處!」所以,由文字印成的經典只不過是些印刷品,一切得看你在現實中,能不能把這些文字化為道理方法,對你才有幫助。就像《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很多人以為可以什麼都不要讀了,什麼都不要做了,好像他就是六祖惠能大師,只聽了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悟了。其實想學六祖開悟,就一定能開悟嗎?與六祖相比,起碼他還少了些行為,第一個他家沒有飯吃,第二他要挑柴去賣,你是不是有同六祖一樣的環境?就像大家認為學佛就是學釋迦牟尼佛,我說如果你想學釋迦牟尼佛,那先要做到「八相成道」,但是第一個你就做不到,因為你得去找一個國王,降生為他的太子,你做得到嗎?其實那叫做學人不叫學佛!佛是「覺悟」,我們人帶著業來,有無明迷惑煩惱,怎麼樣從中去覺悟,那才叫做學佛!所以要學佛就必須從身、口、意上面著手,於行為上面去打點,這樣才有清凈的機會。
其次談「莊嚴」,就是談「功德」,經典上不是常有一句「功德莊嚴」、「莊嚴佛凈土」,不都是談「莊嚴」嗎?其實,重點是在於「功德」。講到功德,我們千萬不要只是談布施、談供養,那是最大的錯誤。因為往往有布施、有供養,卻不一定能夠形成功德,必須功德能形成,才能得到福報。其實得到福報也沒什麼了不起,最多到天道享受去。如果做一個佛弟子,戒行莊嚴就夠了,你就可以到天道;因為戒行莊嚴,你就不會造業,不會做錯事,至少保持自己的清凈,也不會傷害別人,自己也不會受到傷害。
剛剛說「功德」,「功」是一種力量,「德」是一種修養;你的修養能夠發揮成為力量,又肯定是饒益性的、利樂性的,沒有傷害沒有後遺症,是不是這樣就能莊嚴了?但這是一個概念,教界常常有些笑話,譬如看到一個比丘尼,長得很美,不敢說她長得很漂亮,都說她很莊嚴;再看連插一盆花,也是講好莊嚴,簡直糟蹋莊嚴兩個字。
話又說回來,我們人是帶著業來到人世間,難免有業的習氣。我們常說:「處處是道場,處處都有佛法」,打開始我講的,人都執於表相,其實在乎表相是很自然的,連釋迦牟尼佛也談表相呢!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不都是談表相嗎?那你一定要了解,釋迦牟尼佛談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說從你的修行完成修養,慢慢改變形成的,不是跑到整容醫院一點點給它整出來的。在十幾年前,因為我是單眼皮,就很多人說去割成雙眼皮,眼睛會大一點,照相會好看一點;現在人老了,滿臉都是老人斑,是否應該去把這些統統點掉,弄得乾淨一點?那我就會說,如果把這些都去掉了,就不叫老和尚而叫做老怪物!因為這都在表相上打轉,只不過人對錶相的分別心並沒有罪過,問題在這種分別心生起以後,不要太過於去計較執著它,如果能保持一種「自然性」,至少世間法也這么講:這個人長得不怎麼樣,可是他內心很好,有所謂的內在美;那內在美誰看得見?看他的表現不就可以看見?!
常常世俗的一些話,不要只是當成語來念,什麼」紅顏多薄命」、」蛇蠍美人」,那都是從表面上看,要想看到他的內在,其實不容易了解,所以有時候,有些來參訪的在家、出家的佛弟子,見著我說:「人家說老和尚有神通,你知道我現在正在想什麼?」我說:「我絕不會告訴你,你在北京的天橋看猴戲。」因為這裡頭有很多典故;很多人都是拿後人寫的祖師大德的故事去問別人,可是我會告訴他:「我不會這樣,因為你心裡在想什麼,跟我有什麼關係?」如果我告訴你:「你現在滿心都是佛心」,你就歡喜了嗎?你就成佛了嗎?假使我講一句教訓的話:「你滿腦袋瓜里都是妄想雜念」,你會怎麼樣?!
從以上可以發現,即使你能將修養表現出一種力量,佛法論「從因到果」,中間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過程中間,還涉及到「因緣」的問題.如果我們把世間法放在一邊,只是害怕逃避,拚命地去尋找佛法,我問各位,真能找到佛法嗎?世間沒有佛法,世間只有世間法,必須知道怎樣從中去突破、出離,被綁住了能得解脫,有煩惱能夠不煩惱,就是出離,如此一來,「五欲八風」對你而言,一點關係都沒有,那才是真正有修養!可是有修養並不夠,修養要能夠化成力量,產生能幫助別人的「效益性」才是。
所以我們不要到《大藏經》里去找佛法,而是要把大藏經當成知識經驗,具備這些知識經驗後,面對現實的環境,不管人也好、事也好,能夠分別你所計較執著的不是「業」而是「道」,要能達到這種程度!但是,這還不是很高的境界,可是能做到這樣也就不容易了;因為分別心生起,總是有兩端的對立,想從世間法發現它的絕對,把握一個原則就能一下子抓住要領:在人與事這種環境中,沒有什麼應該不應該,沒有什麼對不對、是與非,如果還有,都是一種分別的相對法,如果能夠突破這種「有」,就可以到達「無」的境界!但是「無」不是沒有,你們如果看我的cd、vcd或者dvd,應該可以發現我總強調「無不是沒有,無是從有的突破,可是在某一個時刻,可能還有不一定的意思」的法要;所以這原則一定要把握。當然有些經文里說的「無」肯定是指「沒有」,那就要看是哪一部經,在哪一品、哪一章?談的是什麼?但是只要涉及到「有」,肯定那個「無」不是「沒有」。
剛剛說沒有什麼應該不應該、對與錯、是與非,那是什麼樣的境界?就是一個「絕對」的境界!只要還「有」都是「相對」的,是相對的都是世間法。現在我們可以想一想:「煩惱跟菩提是不是相對法呢」?好像是相對,為什麼?煩惱是世間法,菩提好像是佛教里的東西,但是我告訴各位,菩提還是世間法不是佛法,這么一講,煩惱跟菩提都是世間法,那什麼才是佛法?這問題就嚴重了。首先須了解:為什麼「煩惱即菩提」?因為煩惱里有菩提!只是你能不能從煩惱中間顯現出菩提來?如果只談「菩提」,肯定是指「覺悟的道路」,或者是「覺」的意思,那還是些文字,一些含意,所以它還是世間法。你要如何從煩惱中顯現出菩提?這就需要佛陀的道理方法幫助你!但要知道:如果煩惱消失了,你的菩提也不存在了,為什麼?就好像一件衣服髒了,是煩惱,是不是洗乾淨就是菩提呢?衣服髒了我們說是臟,洗乾淨了是乾淨,這都是世間法;要了解:是誰在那裡煩惱啊?衣服髒了穿在身上不自在是煩惱,我要去洗也煩惱,是那個「人」在煩惱,不是衣服起煩惱,你穿得再臟它也不會煩惱,你洗得再乾淨它也不會歡喜,這一切是因為那個「我」去分別!我剛剛不是說過,於業於道的分別中都有我,問題是:「誰」在那裡煩惱?「誰」在那裡菩提?是誰在那裡分別?是你那個「我」!
所以說在分別心之下,難免會有計較執著,但是要搞清楚,「你計較、執著的是業還是道?」如果是業,是世間法,如果是道,還是世間法,不是佛法,為什麼?因為煩惱是需要方法去化解的,方能顯現出「不煩惱了」,憑什麼不煩惱了?因為搞清楚了、覺悟了!那你說現在不煩惱了,可以抓住一個覺悟不放嗎?所以說煩惱沒有化解之前,菩提還是存在的!煩惱化解了,菩提也不見了,這一點你們一定要多思考!如果煩惱化解了,認為還有一個菩提,我告訴你,你還是分別心,還是執著與計較,一點都不清凈,那就談不上修養。因為功德的「德」,是從「修養」來說,修養是依於清凈的修養完成,才能夠談到功德的顯現,一旦有這種功德,那要怎麼去顯現?就要發揮它的效用,不只是自己得到利益,還能幫助別人得到利益。可是很多人把一部《維摩詰經》搬出來跟我抬杠,《維摩詰經》不是講「自尚未度而度他者,即是菩薩」?緣於他把那個「度」當成化解問題,其實化解問題不是度,是叫「解脫」!「度」是什麼?「出離生死」,「離苦得樂」那才是「度」!這個苦不是一個單獨我們講的「生老病死苦」或「五欲八風苦」,而是講這個生命「一期生死」的「苦」,完全脫離了,得到了樂,才叫離苦得樂,才叫做「度」!度什麼?在人世間假使你修凈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那你就得度了!或者是說,我在人的世間,能夠成就「聲聞乘」,到達「阿羅漢」;或成為「菩薩」,從「因」到「果」的完成,才叫做「得度」;這個果不是我們一般講因果問題的果,是講你在菩提道上,修「解脫之道」,最後怎麼樣證得結果的果。所以我們對佛教經典里的很多名相,常常混淆不清,尤其談到「解脫」認為就是死,談「涅槃」認為就是死,簡直叫人發笑。其實一個問題把它化解掉,就是一個解脫,而解脫的最後還有「究竟解脫」呢!究竟解脫是什麼?那是連問題都沒有了,不需要道理方法幫助你了,只要還有問題都需要道理方法!所以說莊嚴,莊嚴什麼?表裡一致!而且肯定是依教如法。依於佛陀所教、佛陀所談的道理方法去修養而完成道業,這才是莊嚴的真諦。
最後談「淡泊」,也可以講「心識」或「心志」,也可以濃縮起來就是一個「願」字。淡泊就是一種願,而且是一個願的完成。什麼叫淡泊?是吃苦耐勞,去忍辱或者拚命地壓抑自己,承受一切?不是的!用白話來說,「淡」是沒有任何的味道,「泊」是一個范圍,這個范圍不一定是指哪裡或一個什麼范圍,也就是說不論「無明、煩惱、迷惑」、「五欲、八風」,甚至「十惡業」,任何一個范圍,如果停滯在那個范圍里,你的心志能達到淡然無味的境地,那是要靠「莊嚴」、「清凈」來完成的,所以說「淡泊」是一種願,是一種「理想」與「目標」,絕不是說我不穿太好的衣服,穿破爛一點,那個不叫做淡泊,也不是所謂粗茶淡飯,因為如果落到營養不良的地步是會生病的,愈來愈嚴重還會死,這並不是講怕不怕死,而是你的生命價值,你修養了多少?發揮了多少?談生命的價值,你來人世短短幾十年做了什麼?對自己怎麼樣?對別人怎麼樣?如果我們給自己立下一個願,那還得不能搞錯方向,就像一般人講的:「我發願死了以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不是個很好的願嗎」?但是,如果做不到「莊嚴」與「清凈」,去得了嗎?!憑什麼去?!發願之後還要去行,如果做不到的都不叫願,那叫做「大妄語」。
尤其對於生死大事,我們常常會發一個願,以前我在行腳的時候,偶而也會遇到一些出家人化緣,我問他化緣幹什麼?「我化緣將來要蓋一個廟。」我說:「你蓋廟幹什麼啊?」、「我要供養很多的出家人」、「你供養出家人幹什麼?」、「發揚我們佛教啊!」哦!蓋廟供養出家人,發揚佛教,我對他說:「那很不錯!那你自己呢?」他一腦袋瓜擺在幻想上面,把蓋廟、供養當成願。後來他就問我:「我該怎麼辦?」我說:「怎麼辦,那你有沒有師父?」他說當然有,我說:「你師父有沒有寺院?」他說有,我說:「你為什麼不待在寺院里好好修行辦道,盡一份心幫助你師父呢?」他回答我一句很妙的話:「他跟我意見不同!」我就問他,既然意見不同,你為什麼要跟他出家呢?他說:「他都是都靠信徒供養哪!」我說:「出家人如果沒有信徒供養,怎麼活下去?你現在化緣不也是信徒供養嗎?」他回答:「我是化緣,不是他們來供養我。」我告訴他:「那你是討飯!那是乞丐!」尤其很多人都是用一個自我去想,可能都是一些妄想雜念或幻想,我常說真正的願不是把它擺在遙遠的未來,真正的願只是一個概念融合,而後必須真正腳踏實地去做,一點一滴去行,最後完成你的願。如果只是擺在一個遙遠的未來,就好像有很多出家的、在家的弟子跟我說:「師父!來生我還要跟你出家。」我說:「你這一生都搞不好,還談來生哩!你來生真有本事跟我出家嗎?如果還能找到我跟我出家,來生應該我拜你做師父,因為你的修養比我高!」因為他完全不知道什麼叫做「因果關係」與「因緣法則」。就像這次過年,有一位大陸新娘,她是浙江人,來這里皈依,第一天皈依後就沒有再看到我了,第二天看我下來,就跪在我面前說:「師父!我找你是要向您要一樣紀念品結緣。」我就叫人帶她到福利社,我說:「那兒掛著很多念珠、手珠,你自己看喜歡哪一串,你就拿那一串當作結緣吧。」她很歡喜,拿了以後拜託我加持,我說:「讓我加持是不是念起來就會好一點?」她說:「是啊!」我說:「那我就給你加持了....」她不了解什麼叫緣,就把它當成緣,學佛、談修行,我們一定要了解,清凈是在修行上著手,要完成功德才能莊嚴,最後於你的心志、願力要有什麼樣的認識?我說心識要能做得到的,千萬不要變成妄語,尤其成了大妄語!真正想普度眾生,必須本身要有修養,自己都不能度了,怎麼度別人?因為《維摩詰經》講的「度」字,剛剛跟大家講過,那是「究竟解脫」,真正能夠究竟離苦得樂,那才叫做得度!自己還沒有得到究竟解脫之前,自己還沒有入涅槃之前,把自己已經有的修養去幫助別人,這叫做菩薩,這幾句話是這么解釋的。他們把這種引導或者影響,或者我們講勸告人家,認為這就是度人。佛教談度,是要能夠「了生脫死」的。就好像開一個大巴士,如果你坐在駕駛台,是一個駕駛者,即使一部車你開得動,也會前進、後退,也會拐彎,並不表示你就能夠把這一車人送到目的地,為什麼?還有路況的問題、交通規則以及意外事件等種種問題,令你意想不到的實在太多了!
所以,常常有很多人舉例,說小乘如騎腳踏車,大乘就是開大巴士,從表相看起來很像,其實有沒有想過,騎腳踏車也可以坐兩三個人耶!開巴士,我們常常看到,有一些城市公車,就只有司機一個人跑空車,所以我們不能夠只看錶相,還顧及它實際內容的問題。花了這么長的時間,大家看這六個字是不是這么簡單?我可以告訴你「信佛、學佛、成佛」也靠「清凈、莊嚴、淡泊」,這六個字誰都會念,大概的意思也知道,但是真正要談到它的知識經驗,所謂的道理方法,因果關係與因緣法則,那所涉及的就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