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中法師:緣起的生命觀

緣起生命

智中

  生命意義是什麼

  人生不滿百,七十古來稀。其間有十歲是童年,糊裡糊塗,不能算數。最後十年又不免老病逼迫,嚴格說來,中間五十年才算數。而這五十年,黑夜又佔掉了一半;剩下的二十五年,又可能有種種不如意。在不知不覺當中,邁向生命的盡頭。究竟我們這一生應如何過?是寄託於神的旨意,聽天由命,還是任性無為,回歸自然?!難到我們自己就不能靠自己的努力去開創嗎?!

  您是思維過下述的問題:

  我們為何存在?為何生於此?死後又去哪兒?

  生命人生意義人生價值究竟何在?

  你這一生究竟要什麼?想要成為什麼?

  你活得意義,有價值嗎?

  你有為自己活過嗎?還是永遠只是求人認同(害怕被人否定),而隨波逐流的活著?患得患失嗎?害怕死亡嗎?有成就感嗎?你快樂嗎?你在這兒究竟做了些什麼?正在做的是所該做的嗎?

  老實說,這些都不是容易回答的問題。提出這些問題需要勇氣,而耐心傾聽自己內心答案往往需要更大的勇氣。但是,功不唐捐,未來每一天,你都將得到新層次的、平靜與啟示,那是你最大的報償。

  你是否把大多數的時間都花在幾乎毫無樂趣的事情上?當你生命終了,你會不會希望自己曾經以另一種方式過活?如果你只剩下一個月壽命你會做什麼改變?

  檢視你自己內心深處。你快樂嗎?有什麼東西是你覺得必須擁有才會快樂?你確定擁有那樣東西之後,你一定會快樂嗎?那樣你就滿足了嗎?

  真切正視你自己心靈價值。假設明天你突然死了,在回顧自己的一生時,哪些時光會是你最珍視的?你會最想念活著時候的哪一部分?

  重新認識生命意義重新規劃你的人生:心懷大志的人,願意當下接納成功和失敗。當你明白生命意義你就知道自己將往哪個方向走。找出這一生中什麼事對你最重要是所有計畫中最根本因素,要知道『緊急』是指加諸在我身上,應立即注意及回應的事件,『重要』是指關係生命意義人生目標整體方向的事,是一有時間就要去做的。至於其他的都是不相乾的對長整體方向的事要用心,請大家拿出時間避開干擾,靜靜地思考,重新規劃你的人生!!

  佛法之外對於生命意義觀點

  耶、回教等神教中的創世主、萬能的神,主宰人的一切,只要相信神,服從神的旨意,去侍奉神,自然幸福快樂死後天堂,享受永生。但如果這個人有品德,凡是事靠自己的努力,只是不相信神,就應該被消滅,就應該下地獄,永不超生了嗎?!

  儒家認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所以「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辛。」要有義利之辨、要懲忿窒慾,因為雖然『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但:「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士是讀書明理之人,要「見賢思齊」;而賢人還要效法聖人,無時無刻不在鞭策自己向賢聖大路上邁進。但是「聖人有所不知」,仍然要希天,而天究竟是什麼?

  在孔夫子周遊列國,經曹國前往宋國時,司馬桓魋(ㄊㄨㄟˊ)要殺孔子,而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這話的意思是:我是上天的使者,上天賦與我德行來教化人間仁義道德的,上天若不同意,桓魋是不能殺我的。

  (《論語》〈八佾〉也說:「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對照這兩段話,孔子之德似乎是上天賦與的,或者是自然有的,而不是自己修來的;但是其他的,上天沒有厚愛,他們要自己努力地學習、修行才能夠道德;唯獨孔夫子得天獨厚,這是不平等的,與佛法緣起教義不符合。

  而孟子思想也是:「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閑,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然而,大任是天降下來的嗎?天不降大任的人怎麼辦?究竟什麼是天,似乎沒有說明,而僅將形而上的、不可知的歸諸於天,與耶、回教的創世之天、萬能的神有所不同。

  道家則是認為:「天道法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者,即是依據宇宙萬有的自然法則,不用矯揉造作,任性無為,便是他們做人向上的目標。立身處世,若不遵循自然法則的發展,就會顛倒錯亂,一切的痛苦困難就接踵而來。但究竟什麼是自然法則?!面對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無可奈何,只能消極的放棄一切邁向死亡,回歸自然嗎?!

  佛法認為,基於因緣果報緣起法則,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道德、大任都是因緣有的,需要靠自己的努力的學習、修行才能成就的;絕不是自然有的,也不是天賦與的,也不是神的旨意

  儒家說「未知生,焉知死。」,孔孟之道對於做人處世、立功、立德,的確有他的好處,可是缺乏光明的願景,不能鼓舞一般人向前邁進。而道家認為死亡是回歸自然都是不談來生的。中國人對生死觀念態度,多將之視一種無奈的自然現象稀有深入探究其因者。如果一死就沒有了,完全沒有來生,我們心中會有一種空虛與幻滅的難過。事實生命是一期一期的不斷展開,生死未盡,會無限的延續下去的,而眾生都有生命延續的愛著(後有愛)。盡管你認為死了就完了,而下意識卻並非如此。年青體健的人,憧憬著未來,似乎對於死亡從來就不會重視;但是病重或衰老的人意識到死亡的威脅,總是想盡辦法,希望能轉好,希望生命又會延續下去。眾生生命的愛戀貪著,是超過一切的。當瀕臨死亡時,心中會有種種的不舍、放不下害怕失去,以及因恐懼疑惑未來會斷滅所引起極大的怖畏,悲哀。到了真的活不下去時,絕對會希望未來相續存在。

  在探討人生意義,如果不知來生相續而只想到遲早邁向死亡;或是因感覺世間無常是如此地令人沮喪,而不無常代表著無限的可能性,只是願不願意去改造自己。難怪所得到的答案,儘是消極放棄式的人生苦短,而只能不甘心地夢想抓住永恆,或者及時享樂,藉著縱情詩酒來麻痹自己。歷史上現成的例子李白

  有耳莫洗潁川水、、、、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春夜宴桃李園序: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陶淵明〈飲酒〉詩說:「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神釋〉:「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漢高祖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蘇軾「世事大夢一場,人生秋涼幾度」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至於天主教基督教與回教都宣說:信神的死後生天國,不信的作惡的墮地獄。他們著重由現世而到未來,是不談生前的二世論。不談過去生的因,現生的貧富貴賤、苦樂壽夭、千差萬別,只說這是神的旨意,是無法說明事實的。即使談來生,只是假想的永恆,仍然要看神的旨意

  然而許多的哲學家並不同意上帝賜予的靈性,更難以接受信我得永生的說法:心理學詹姆斯(william james)相信:「懂得掌握人生,渴望活得美好的人生命意義將與歲月同增。」

  派克醫生說:「生活是艱難的,但勇於改變,就能讓生命豐富。」

  愛因斯坦:「生命是最奧秘美好事物,唯有對它渴求與熱情,才能充實生活每一天。」

  弗洛姆認為人應該以生活創造力來使自己的生命富有意義,並運用理智與愛的力量來為自己做最完全的發揮(引自rainer,1995)。

  馬斯洛則認為人是透過自我實現來體驗人生意義,而一個能自我成長的人,能應用其創造力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並同時將自己帶進高峰的體驗中(引自lowry, 1973)。

  羅洛梅(may,1953)意義感的獲得是以個體為中心而創造出自我的最高價值,並且能夠體認到自己的意向,以及感受到自己有自由意志去做抉擇與愛的力量

  意義治療大師法蘭克(frankl,1963)認為人生的意義是展現在回應現實生活中隨處所預見的狀況,並且尋找與實踐自己所獨一無二的生活使命,進而藉此讓自我經歷其終極意義

  西方心理學家佛洛依德之說法

  本我-人類天生有追尋快樂,避免痛苦與不安的本能

  超我-循著本我而產生的行為常會不恰當,此時便會出現超我,就是將所受的教誨內化而成道德感。

  自我-在本我與超我之間會發展出自我,扮演調節兩者的橋梁,協助個人管理情緒使人能夠以適當的方式得到心理所想要的

  儒家也有類似的說法:《尚書》〈大禹謨〉說到人心與道心--「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大意是:「人心惟危」,人類受了情慾沖動,想求得肉體的安適,這種物質的貪求不已,可能發生種種的危險。「道心惟微」,微妙難思的道心,就是契合天理的心。中國一向重視這二者的協調綜合,「允執厥中」。以道心制人心,不偏向於情慾;以人心合道心,不偏重於理性。到了理學家,以為「人心即人慾,道心即天理」,而主張去人慾,存天理

  然而哲學家們再怎麼樣積極的創造自我自我實現,掌握人生,充實生命,追求人自以為是的成長;但仍然無奈地面對生苦,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乃至五盛陰苦。

  總而言之,不談心的唯物論,認為一切只市弱肉強食的天演進化,是一種違反道德庸俗的功利主義。而一世論,斷滅論,不講來生,會令人喪失人性尊嚴,產生幻滅的悲情。至於二世論,雖說來生,只是假想的永恆仍然要看神的旨意對於今生更無法圓滿解釋千差萬別的眾生相。佛法是三世論:眾生生死死生不已,是無始無終的生命之流,依於緣起法則,可以去開創改造的。

  為何今朝何處來,明朝去處可安排?人生所為何事,沒有佛法的人生就是:

  『茫茫生死事難知,碌碌終生何所得,孳孳行善復何益,逐逐此心安不得』

  逐逐此心安不得:人心不安,總是為著五欲六塵,聲色名利在向外貪求,以為物慾的滿足就是快樂的根源,但是有滿足的一天嗎?無財的求財來解決生活需求。但生活豐足後,他仍然是不滿足的,進一步又要講求享受,等到錦衣玉食,甚至奢侈浪費,心中還是不滿足。人心永久是這樣的,終日追求,卻永遠沒有滿足的一天。人不能獲得滿足,內心就永久得不到安樂,有他說不出的苦。

  事實慾望只會令我們心智軟弱,看不清真相而遠離真理慾望實在是無邊苦的根源,人心的不滿足,不是外來的給予所能滿足的。

  一般宗教的共同點是給人安慰,使人滿足,把人當小孩一樣看待,教人信就得救,得救了自然就會滿足,內心也就安寧,但是安慰劑或許可以作為一時感情的寄託,但沒有改造自己增長智慧,真的能解決問題了嗎?

  唯有佛法,教人先要了生死究竟是怎麼回事,碌碌終生究有何所得,行善復有何利益?如何才能獲得內心滿足和安樂。從這些問題去審察,才能把握住佛法核心,也才能真正獲得安樂。我們應該從完整而根本的角度去思索生命是怎麼回事?雖然這一期的生命看起來必定邁向死亡,但這並不是結局,來生還是會相續的。凡是有生命的,絕對不是死去了就什麼都沒了;而未生以前,也不是什麼都沒有。前一生命的結束就是這一生的開始,這一生命的結束就是下一生的開始。生命生生不已的如同流水一樣的川流不息。生命之流是無限的延續,但卻有一期一期的分段生死活動。但是三世相續生命流,不是永恆不變的,而是變化不息,繼往開來的。現有的生命,或苦或樂,或愚或智,或貧或富,種種不同,只是因為前生的栽培及今生因緣所成。過去生思想、行為的正確或偏邪,合法或非法,對人的有利或有害,無限復雜的活動,留下業力,影響現在。現生不是脫空的新生,而是繼承著過去,享受著過去,的果實。同樣的,現生的思想、行為,對人對己的一切活動,都留下新的業力(與過去未盡業力),等此生結束時,又開展新的一生。分段的一生又一生,看起來互不相關,而實在是由業力串起,相續不斷的過程。在生命無限相續中,目前所作所為都會影響自己的未來果報均須自我承受。

  我們為什麼要學佛法就是我們希望能夠成就一個更美好的人生。相信佛法了以後,我們明白這個人生前生業力果報,不滿意!那可以重新創造,重新好好地栽培善根將來得到一個更美好生命,希望我不老、不病、也不死,有更多、更多的微妙境界要我們去努力的改善自己都能辦得到的。學習了佛法,像是在無窗無門暗室中,開了一道大門,門外海闊天空,而不再無可奈何的活著,或是等待救贖!佛法三世相續生命觀,可說是最符合事實,最容易信受的。確定生命的無限相續生命價值才有了切身的依託標準

  佛法生命觀是建立在無常無我,本不生滅緣起觀上,依於緣起而呈現三世流轉的生命長流:今生生命是繼承往昔業力的結果,而現生的三業行為是開展未來美景的動力!所以應該接納承擔過去;而主要是把握當下,增長心智;開創未來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都是自己創造的。

  一期生命就是心智學習成長的歷程

  生命意義在於離苦得樂人生的夢是由一連串的尋求快樂及滿足而編織成的。一個嬰孩生下來就尋求食物及溫情去達到快樂及滿足;稍長後上學、讀書有尋求知識的滿足;生理成熟後尋求異性情感的滿足,因此交友、婚姻又有群居及歸屬的尋求滿足,因此組織家庭、參加社團;又有追求卓越的尋求滿足,因此努力求名求利,或著書立言等。尋求滿足感並沒什麼不好,而且是使人類努力的原動力,問題是什麼是真正的樂?每個人從小到大,受到親人學校社會等等這些普世價值、行為規范與習慣的影響,害怕與別人不一樣而妥協只知累積知識與計能,於是一輩子忙於解決尋求上述一般的滿足,人生就在療飢止渴的過程中溜走了,殊不知生命中有另一種更基本及深邃的尋求滿足--心智永恆的需求

  生命是學習的歷程,而學習的目的就是讓自己的心智不斷的成長。

  生命每經過一次洗禮,總會有經驗心得,不論碰到的是順境逆境,應該先自問,我的心智增長了么?而不是計較世間得失,或是命運的好壞。外來的境界都是因緣和合的,我們無法,也不應該去主宰或操控。境界及遭遇已是既成的事實,端視我們如何以智慧攝受。因此凡事反躬自省,自己的內心到底起了什麼變化?是隨著智慧的還是愚昧去反應?學到了什麼?心智提升了嗎?重要的是如何逐漸從中獲得智慧和邁向解脫,「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說得非常好。世間無常,並不是消極地不必去奮鬥;無常表示一切未定,充滿了希望與創造的機會。一個人若不願虛度此生,唯有開發智慧智慧生命的樞紐,人生的動靜語默、應對進退,行住坐卧全若都能隨著智慧而運轉,則不但當下安寧自在,終而了脫生死。不管我們願意承認與否,今生來到人間,就是來學習的歷程,生活的甘與苦都是珍貴的功課。既來之則學之,別到人間白走一回,活到老學到老,盡其可能地學習如何增長心智。等到命終那一天,打起經驗包袱,邁向新生,自己應該滿意一生的所學

  生死之緣

  業與果報→依業而有的輪迴

  業的本質:是身心的活動所引起的勢用,業力的引發是由思心所起審慮、決定,然後再依身、語而引發,而有招感果報的潛在能力。舉凡身、口、意種種的活動,有一種招感未來果報的潛在能力;這種潛在的能力,就是「業」。

  果報:由業力所招感的「果報」,業的潛能是一直存在的,即使經過百千萬劫,業力不失壞。只要因緣和合,業力就會招致果報。已作不失、未作不得。

  然而,並不是一造業,就會立刻感果。從造業到感果,需要一段時間,不過這時間有長、有短。有的這一生造業,當生就感果,這叫做「現報」;有的是今生造業,來世才受報,這稱為「生報」;有的是今生造業,隔一生或多生才受報,稱為「後報」。不過造業,也要種種的助緣才會結果,這個助緣是什麼呢?就是煩惱。如果我們把煩惱盡了因緣具足惡果也是不會成熟的。所以,修行的重點,不是在消滅這苦報身,而是不要造惡業最重要的,是要斷除煩惱

  從前生到後生之相續:在不斷的身心活動中,有無數的業力增長或消滅,由於這些業力的性質不同,彼此相攝、相拒,相剋制、相融和,成為有情內在極復雜的潛能。在一期的生命中,有其特別的業力──命根,而這期生命完結後,由於「後有愛」的熏發,當中佔有優勢的另一系類業起來重新發展,和合新的身心,成為又一有情

  佛教緣起的業感論,沒有輪迴主體的神我,沒有身心以外的業力,僅是依於因果法則而從業受果;如流水波波相次,如燈炷的焰焰相續一樣。所以自力創造非他力,機會均等非特殊,前途光明非絕望,善惡有報非懷疑。

  生死之本無明與愛:

  「佛告諸比丘:『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系,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譬如狗子系柱,彼系不斷,長夜繞柱,輪迴而轉。』」《雜阿含266經》卷十(t02,69b5~18)

  雲何無明。謂過去煩惱位,過去世無始之煩惱也。『真義心當生,常能為障礙,俱行一切分,謂不共無明』。無明確是對於通達真實義的智慧,起著蒙蔽障礙作用的,是一切煩惱的通性,最根本最一般的,如《般若經》說:『諸法無所有,如是有;如是無所有,愚夫不知,名為無明』。一切法是本無自性的,是從緣而現為這樣的。這樣的從緣而有,其實是無所有──空的真相;如不能了達,就是無明眾生見聞覺知中,直覺的感到一一法本來如此,確實如此。既不能直覺到緣有,更不知性空。這種直覺的實在感,就是眾生生死根源──無明。於業果、諦、寶,無智為性。此有二種。一者、俱生,二者、分別。無明──前際生死根本;具有發業功能

  諸愚疑者,要先愚於所應知事,次即於彼發起邪行

  雲何行。謂過去業位。依過去世煩惱而作之善惡行業也。行是造作遷流的意思,指依無明而起的身心活動。約性質說,有罪行、福行、不動行;約所依說,有身行、語行、意行。身心動作及引起的動力(業),名為行。行是業的別名行業,不是別的,只是與愛相應的,思心所所發動的行為。過去世煩惱而作之善惡行業是「無明」「所覆」,「愛結」「所系」,無明是屬於知的,是認識上的錯亂;愛是屬於情意的,是行為上的染著。由邪行故,令心顛倒。有了這兩大因緣眾生就感到了「有識身」──眾生自體,而「相續」的流轉生死。這也就是無明為父,貪愛為母,和合而生生死眾生的意思。從煩惱來說:無明是屬於知的,是認識上的顛倒錯亂;愛是屬於情意的,是行為上的染著。有了這兩大因緣眾生就感到了「有識身」──眾生自體,而「相續」的流轉生死

  雲何識。謂續生心及彼助伴。依過去世之業而受現世受胎。心顛倒故,結生相續。識是現在這一生的開始。當父精母血結合時,有識的剎那現起,因而結成有心識作用的新生命。這樣的有識結生的新生命,從何而來呢?這是前生的業種所引發的;業就是行支。當前一生的最後死亡時,雖然身心崩潰了,但過去所造作的業能,並未消失;等到因緣和合,就隨著業力善惡的不同,而得或苦或樂的果報體,成為一新的個體,新的生命行業的感果,是離不了煩惱的發業與潤生的,無明就是煩惱,是以我我所見為攝導的煩惱的總名。這樣,由於過去世的煩惱──無明有過去世的業──行;從過去世的煩惱行業才有現生的生命開始──識。從無明而行而識,說明了從過去到現在的生死歷程。識,是一期生命的開始。有些經典,從識支說起。這因為,推求現實身心活動,到達識的結生相續階段,已到了生死業報識的核心。後代唯識學者,以異熟的阿賴耶識為中心,來說明生死雜染的一切,可說是吻合佛意的。

  雲何名色。謂結生已未起眼等四種色根。六處未滿中間五位。謂羯剌藍、頞部曇。閉屍。鍵南。缽羅奢佉。是名色位。在胎中心身漸發育之位也。名者心法心法不能以體示之,但以名詮之,故謂為名。色者即眼等之身。「緣」此結生的「識」,就「有名色」支的生起。名是心理的,色是生理(物理)的。由於識的結生,身心就開始發展。照經上說:不但因識而有名色,也因名色而有識。這意思是說:我們的一切身心活動,是要依於有取識(唯識學中叫作阿陀那識)的攝取而存在。反之,也因為身心的活動,有取識才能存在。正像沒有領袖,就不能有群眾的組織活動;如沒有群眾,領袖也就去了存在的意義。但在十二緣起支中,著重在識緣名色。應解說為:名色是精血和合以後,還是肉團的階段

  生相續故,諸根圓滿

  雲何六處。謂已起四色根。六處已滿即缽羅奢佉位。「從」此名色而進一步的開展,胎兒漸長,有眼、耳等的差別,六根相現,尚未能與觸作所依止,六根具足這已到了形成人體形態的階段即將出胎之位也。

  根圓滿故,二受用境。

  雲何觸。謂眼等根雖能與觸作所依止。而未了知苦樂差別。亦未能避諸損害緣。觸火觸刀食毒食糞。食淫具愛猶未現行是觸位。等到胎兒出生,零至貳歲間(口腔期),與境相觸,引起身心的活動,名觸。對於事物未識別苦樂,但欲觸物之位也。胎中雖有眼耳等根,還不能見色聞聲等。一到出了胎,從此六「根」開始了與六塵「境」界「相」關「涉」的活動,根境相觸而起一般的認識,叫做「觸」。根境識三者,因觸而和合,也可說因三者的和合而有觸。

  認識開始,就到了重要的關頭。在觸對境界時,首先發生了合意的,或不合意的,或非合意不合意的反應,這叫可意觸,不可意觸,俱非觸。不幸得很眾生的認識,是不離無明蒙蔽的──『無明相應觸』。所以觸對境界後,就會自我中心的執取,起種種的復雜心理,造種種的善惡行為;生死輪迴,是不能避免的了。佛所以教誡弟子,要『守護根門』。在根境相觸時,如有智慧的觀照,就稱為『明相應觸』,那就能從此透出,裂破十二緣起的連鎖。

  雲何受。受是領納。嬰兒漸大,受用受學,貳歲以後漸對事物識別苦樂而感受苦樂等之位也,名受。

  謂能別苦樂。亦能避損害緣。不觸火觸刀不食毒食糞。雖已起食愛而未起淫及具愛。是受位。「從觸」的可意或不可意,當下就能「生於受」。可意的,起喜受樂受;不可意的,起苦受憂受;非可意可意的,就起舍受。如有智慧正念現前的,就不起味著,不為情感苦樂所惑亂;否則就危險了。受用境故,若耽著,若希求。

  雲何愛。謂雖已起食愛淫愛(十二歲以後到成人,性慾發動,而開始男女的染愛,名愛。)及資具愛。生種種強盛愛欲之位,而未為此四方追求不辭勞倦,是愛位。沒有正念正知的,都是依「緣」此或苦或樂的「受」味,生「起」深深的「愛」著:愛著自我,愛著境界。這時候,已以主動的姿態,對生命塵世,傾向愛戀而作不得主。此後,只有愈陷愈深,無法自拔。上面從識的結生,說明了身心的開展過程,以及對境而引起內心的活動情況。觸是認識的,受是情感的,愛以下是意志的活動了。愛───後際生死根本;具有潤生功能

  愛是煩惱

  自體愛→愛著色心和合的有情自體。

  境界愛→因我愛的活動,必然愛著於境界(我所)。

  約時間說(四愛):1. 愛──染著現在有的自體愛。2. 後有愛──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3. 貪喜俱行愛──現在已得的境界愛。4. 彼彼喜樂愛──未來欲得的境界愛。

  由希求故,於方覓時煩惱滋長。

  雲何取。到了壯年,為了生活,為了事業,爭名爭利爭權,追求外在的一切,佔有他,支配他,名取。取是攝取其它屬於自己,所以有攝它為自體,與執取不失(持)的意思,成人已後愛欲愈盛馳驅諸境取求所欲之位也。

  謂由三愛食愛淫愛資具愛,四方追求。雖涉多危險而不辭勞倦。然未為後有起善惡業。是取位。內心有了「愛」染,愛心的「增」強,就進展到「名」為「取」。

  取有四:執取自我,叫我語取。一般的追求五欲,叫欲取。而宗教哲學家們,不是執取種種錯誤見解──見取;就是執取種種無意義戒條苦行──戒禁取。這是從愛染生命塵世,進而作思想的或行為的取著,造成世間一切苦難的結局。

  煩惱滋長故,發起後有愛非愛業。

  十二緣起中,也特別著重愛與取。在生死流轉中,愛可說生死動力了。假使只說貪慾淫慾、五欲,那唯屬於欲界的貪;若說貪、染、著,那就通於三界了。貪與鎮,看來是對敵的,其實,為了愛著自己的生命世間境界,被自體與境界二愛所系縛;假使愛之不得,就生起鎮恨,鎮恨不過是為了要達到愛的目的而引起的反動。所以緣起論中,特重貪慾

  雲何有。謂追求時亦為後有起善惡業,在愛取的活動中,造成或善或惡的種種業,成為未來生命的潛力,名有。依愛取之煩惱,作種種之業,定當來之果之位也。有者業也,業能有當來之果,故名為有。愛與取,正是依著煩惱而有的一切活動。「因」此煩惱的活動,就起「集」成「後有」的業種。這在十二支中,叫有支。有,是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就是三界生命自體。但這里所說的,不是現實生命的存在(有),而是能起後世生命業力,也可說是未來生命的潛在。由所起業滋長力故,於五趣生死苦果生。有了這未來生命的潛在。,那麼現生死了以後,未來識又會結「生」。生了就不能不「老」不「死」。生老死的「相隨」而來,便是未來生相續的簡說。

  雲何生。謂依現生的煩惱發業(即現在識位),依現在之業於未來受生之位名生位。即因業力又有未來生命的開始,名生。苦果生已,有老死等苦。老死是由而來的,生起了即不能不死;所以生不足喜,死也不足憂。可見想長生不死或永生不滅,是永遠不可能的。

  雲何老死。謂即現在名色六處觸受位。在未來時名老死位。謂內身變異,所引老死苦;及境界變異,所引憂嘆、苦、熱惱之苦生了,無論如何,跟著來的,是老是死。這樣,在生死過程中,因果鉤引,展轉相生,充滿了憂慮、悲哀、苦痛、熱惱。生死相續,只是無限苦惱的大集合而已!「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惱苦」,這不就是「五陰熾盛苦」的說明嗎?有支之前有愛、取二支,這是惑、業,是集諦,是追尋有、生、老死等痛苦來源發現的,它是引發五蘊的原動力

  (<<毗曇部t27>>p.119.1)

  雲何十二支於三際建立。謂前後際各立二支。中際八支。故成十二。無明行在前際。生老死在後際。所餘八在中際。

  其中無明與行二者,即惑業之二,屬過去世之因,識名色六處觸受五者屬緣於過去惑業之因而受之現在果,是過現一重之因果也。又愛取二者為現在之惑,有則為現在之業也,緣於此惑業現在之因而感未來之生與老死之果,是現未一重之因果也。此為三世兩重之因果依此兩重之因果,而知輪迴無極。蓋既見現在之惑(愛、取)、業(行、有),由現在之苦果(識乃至受)而生,則知過去之惑(無明)、業行亦從過去之苦果而生,既見現在之苦果(識乃至受)生現在之業(有),則亦知未來苦果(生老死),生未來之業。上溯之,則過去之惑業,更從過去之苦果而來,下趁之則未來苦果更生未來之惑業,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此為無始無終之生死輪迴。觀之,一以厭生死,一以知無常實之我體,遂斷惑業而證涅槃也。依生觀順觀二者,則十二因緣為苦集之二諦,即無明行愛取有之五支為集諦,餘七支為苦諦也。若依生滅二觀順逆二觀,則其生順二觀,為苦集之二諦,滅逆二觀為道滅之二諦也。

  緣起所攝無明愛取,名煩惱道。行有二支,名後有業道。識乃至受及生老死,名當來苦道。如是三道差別應知

  『緣起甚深

  十二支為何名為緣起呢?經上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簡單說:緣起就是因此而有彼的意思,緣起法則,說明諸法是互相依待而有的。有此法的存在,才有彼法的存在,有此法生起才有彼法的生起世間一切因果法的存在,都是這樣的。如推求為什麼而有老死?結果知道老死是由於有生。凡是有生的,就必然地要有老死,雖壽命長短不一,死的情形各殊,然死的結果一樣。我們現見事物的存在,不過因某些條件在保持均衡狀態罷了,條件若是變遷了,事物即不能存在。有生必有死,所以基督所說的永生,道教的長生,都是真理而永不兌現的誑話。生又是從何而有的呢?佛說:有緣生。有,即是已有當生果法的功能,如黃豆有發芽長葉開花結果等功能,近於常人所說的潛能,有生起的潛能,即有果生,無即不生,故推求所以有生的結論,是有緣生。如此一層層的推求觀察,達到無始以來的無明無明即沒有智慧,即障礙智慧通達真理的愚疑,執一切法有自性。這種晦昧的心識,是一切錯誤的根本,愛取等煩惱都可以包括在內。但這不是說推至無明,我們的生命就到盡頭。有生死身,所以有無明的活動,所以無始來的無明招感生死,依生死身而又起無明,如環的無端。此是流轉生死的十二過程生死流轉,即是如此的。佛菩薩解脫生死苦已,就在了知十二緣起法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把握其流轉的原因,才能轉變他。

  此緣起法也可說事實,如老死、生、有等都可是事實現象,然緣起法重在說明諸法的彼此依存性,前後程序性,即重於因果理性。這種理性,是一切法的必然法則,如生緣老死,生與老死之間,有一種不變不移的必然關係,佛在復雜的現象中把握它彼此與前後的必然法則,於是對流轉的雜染法與還滅的清凈法,能正確的悟解它,進而改善它。緣起意義很深,所以佛對多聞第一的阿難說:『緣起甚深』。「佛說緣起,因隨機不同,所以有不同的開示。如說集與苦,也是緣起。或說三支:煩惱,業,苦。從煩惱起業,由業感苦果,又依苦果而生煩惱。或說五支,這是《阿含經》中常見的,就是:愛,取,有,生,老病死。或者說十支,是: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識,是一期生命的開始。有些經典,從識支說起。這因為,推求現實身心活動,到達識的結生相續階段,已到了生死業報識的核心。後代唯識學者,以異熟的阿賴耶識為中心,來說明生死雜染的一切,可說是吻合佛意的。

  「十二支」說,只是說得更完備些,成為佛教緣起說的典型而已。有情生死流轉,即在這樣──十二支的發展過程中推移。這十二支,可以約為三節:

  一、愛、取、有、生、老死五支,側重於「逐物流轉」的緣起觀。有情都要「老死」,老死是由而來的,生起了即不能不死;所以生不足喜,死也不足憂。可見想長生不死或永生不滅,是永遠不可能的。有情為什麼會生起呢?即由於「有」。有指過去業力所規定的存在體,三有或者五有。既有業感存在體,即不能不生起,如種子得到水、土、溫度等緣力,即不能不萌芽一樣。何以會有?這原因是「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取是攝持追求的,由內心執取自我,所以在家人執取五欲,出家者又執取種種錯誤見解,與毫無意義的戒禁。人類的所以執取趨求,又由於「愛」。這即是有情特性,染著自體與境界,染著過去與未來。因為愛染一切,所以執取趨求,所以引起業果,不得不生,不得不死了。從愛到老死的五支,說明了苦與集的主要意義

  二、識、名色、六處、觸、受五支,是在逐物流轉的緣起觀中,進求他的因緣,達到「觸境繫心」的緣起有情的染愛,不是無因的,由於苦、樂、憂、喜等情緒的領「受」,所以引發染愛。染愛不但是愛著喜樂的,凡是感情掀動而不不愛,不得不鎮,戀著而難以放下的一切都是。論到情緒的領受,即知由於(六)根的取境、發識,因三者和合而起的識「觸」。沒有觸,反應對象而起的領受,也即不生。這十二支中的觸,專指與無明相應的觸。這樣,即是不能沒有「六處」的。六處即有情自體,這又從「名色」而有。名色是嬰胎初凝,還沒有完成眼等六根的階段這名要有「識」的執持,才能不壞而增長;此識也要依託名色,才能發生作用。所以不但識緣名色,名色也緣識,到達色心交感,相依互存的緣起。如《雜含》(卷一二?二八八經)說:「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從識到受,說明現實心身的活動過程,不是說生死流轉的根源。

  三、進一步說:無明緣行,行緣識。這一生命中的情識──「有識之身」,即有識的有情的發展,即是生。所以識依於行的「行」,即是愛俱思所引發的身行、語行、意行,也等於愛取所起的有。「無明」也等於無明觸相應的愛等煩惱。由於無明的蒙昧,愛的染著,生死識身即不斷的相續,不斷的流轉於生死苦海。苦因、苦果,一切在沒奈何的苦迫中,成為「純大苦聚」,這即是有情的一切。從緣起而緣生,約流轉門說,有兩個重要的意思,不可不知。一、無明緣行到生緣老死,好像有時間前後的,但這不是直線的前後,螺旋式的前後,是如環無端的前後。經中說此十二支,主要即說明惑、業、苦三:惑是煩惱,業是身口意三業。由惑業而引生苦果,依苦果而又起煩惱,又造業,又要招感苦果,惑業苦三者是這樣的流轉無端,故說生死是無始的,有情一直在這惑、業、苦的軌道上走。人世間相續流轉,有前後的因果相生,卻又找不到始終。像時鍾一樣,一點鍾,二點鍾,明明有前後性,而從一到十二,十二又到一,也不知從何處開始。佛在這環形的因果相續中,悟到了因果間的回環性,所以說生死無始。故因與果,是前後必然而又無始終的。如十二支作直線式的理解,那因更有因,果還有果,非尋出始終不可。佛說生死無始」,掃盡了創造的神話,一元進化等謬說。

  二、依緣起而有的緣生,佛法是在彼此關涉的和合中,前後相續的演變中去體會的。這是組織的、流動的因果觀。這和合相續中的因果必然程序,與一般所說的──從豆生豆、從瓜生瓜的因果不同,佛沒有說無明緣生無明,而說無明為緣行。如人的構造是很復雜的:生理方面,有眼、耳等的差別心理方面,有貪、鎮、疑等。人是眾緣和合成的,在這和合的相續中,觀察前後因果的必然關係,所以說為十二支。如由父精母血的和合而起情識的活動;由識能執取名色;名色能漸漸生長,發展到六處完成;有了六處,就有六觸,不過在胎中的觸相還不大明顯,等到出生與外界的五塵相觸,這才有顯著的識觸。因此,古人傳說緣起因果,是「約位」說的,這就是在和合相續的一一階段上說,名色階段也有識,六處中也有名色,每一階段都可以有(不一定有)其他的。不過從一一階段的重心、特色不同,分作多少階段。這不過依人生和合相續發展中──佛法本來是依人而立的去說明不同的階段罷了。知道了這一點,佛法因果觀,才會契合於組織的、流動的,即無常無我的;否則容易流為庸俗的自性因果

  什麼是修行,首先要學佛法認知真理,打破過去的成見,認清自己的不足,到勝解真理,豪不動搖的地步,而成自己的思想知見,並依此導引思惟模式,進而自我突破,改善身口行為,乃至積之成習,習而成性。

  然而千年沉痾,非一日之艾能濟,無始劫來的無明亦復如是,千萬不要好高騖遠,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修行這條路非常漫長,不是說你想怎樣馬上就可以怎麼樣,唯有依於對佛法的信願及道次地,相信修學佛法是我唯一的選擇,我沒有第二條路可走。因此按部就班地,努力充實自己,積聚資糧,去除障礙,改造自己(修),朝著自己規劃的目標邁進(行)。雖有遠大的目標,但理想現實的差距越小越好,所以一定要老實的面對自己,要對自己要有耐心,失敗我就承認失敗,因為我發心嘛,一定會有失敗,但要從失敗中成長,避免犯同樣錯誤。至於外面環境影響我的,要觀一切是因緣和合,「事來則應,事過便休」,若操之在人,做不了主,凡是我不能去改變的,跟我修行沒有關的,就隨他去吧

  就是這樣的累積,我今生做多少算多少,腳踏實地去用功,只問耕耘,做到那兒,那兒就算完成。

  從「知道」到「行動」是段遙遠的距離,但臨命終時不會問我們讀了多少、知道多少,而是看我們做了多少,與真理相應的智慧,不會毫無因緣自然現前,而是由聞思修的實踐中,慢慢培養出來。

  莫到人間白走一回。除了修學佛法,你還有什麼願沒滿?!千萬不要虛度這暇滿難得的人生!

  如何正知正念?隨時觀察自己的行為,語言心態思想尤其是碰到引發自己情緒境界時,最好先藉由調雲呼吸而氣和心平,或轉移所緣,千萬不要立刻做出情緒反應,最好先遠離這個境界,看看這個因緣能令我得到什麼?如何藉此而增長智慧

  最起碼 1、不會傷害任何人,包括自己。觀一切無我無我所,一切法畢竟空,不受第二箭,就不會傷害自己;而不能善觀緣起,必因境界之順違,而起貪鎮煩惱,想要改變外境,其實首先就傷害了自己。

  2、不但隨緣了業,不造新殃,反而因此能增長自己的經驗智慧

  眼前一切都是因緣和合剛剛好的,過去一切都已如過眼雲煙,而未來一切也不一定如我們所期待的,憧憬與憂慮都是多餘,顧戀與追悔更是不必要的。審慎、安祥,如實的接納現況,放下所有的對立、敵意、執著、貪求、擔心、憂慮恐懼,心平氣和的活在當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