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金剛經講記

>

金剛經講記》

自序

緒言-介紹《金剛經


一、《金剛經》的地位-諸經中之最高
(一)從有我煩惱,到無我解脫
(二)從現實生命,知究竟的存在
(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我無相功德無量

二、《金剛經》的目的-廣度一切眾生
(一)不住於相而行布施
(二)應無所而生其心
(三)內以智慧基礎,外以慈悲作表現,福慧圓滿,同成佛道

第一講 《金剛經》與心靈環保

一、環保的層面
(一)保護物質自然環境
(二)保護人間社會環境
(三)保護自我的內在環境

二、《金剛經》的心靈世界
(一)凈化人心
(二)發菩提心
(三)保護初發心
(四)降伏煩惱

三、《金剛經》的心靈環保
(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二)「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三)「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不應住色布施」、「菩薩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四、從有到無的心靈環保
(一)普通人心理活動-住於過去和未來
(二)大修行人的心理狀況-住於現在的活動
(三)解脫者的智慧反映-不住於過去、未來、現在

第二講 《金剛經》與自我提升

一、《金剛經》的自我
(一)自我層次
(二)執著自我
(三)假名自我

二、《金剛經》的自我升華
(一)認識自我
(二)化解自我
(三)提升自我

第三講 《金剛經》與凈化社會

一、《金剛經》的社會環境
(一)自然環境中印度舍衛國的只樹給孤獨
(二)社會環境的接觸層面

二、《金剛經》的社會建設
(一)只陀太子的事跡
(二)給孤獨長者的事跡
(三)人間社會互動關係
(四)以布施行與忍辱行建設人間、關懷社會
三、《金剛經》以法布施心靈環保來凈化社會

第四講 《金剛經》與福慧自在

一、福報智慧是一體的兩面
(一)福報的定義是:過去種福現在有福,現在種福未來有福
(二)智慧的定義是:當做的事要恰到好處去做,當說的話要適如其份地說

二、《金剛經》的福慧雙修
(一)修福當與修慧配合
(二)修慧是從修福中表現

三、依智慧福德才能無礙自在
(一)戒定慧三無漏學
(二)行布施而不住相
(三)法布施功德最大

附錄
金剛般若波羅蜜

---------------------------

金剛經講記》

自序

金剛經》在中國受到普遍和持久的重視,不僅佛教徒喜歡讀誦,一般知識分子也都喜歡閱讀。文字簡練優美,並且富有超越及空靈的哲理。雖然經義深奧,卻又能讓讀者感到清新和親切,故在許多的佛經之中,除了簡短的《心經》之外,《金剛經》是最能深入中國文化環境佛經了。

佛經的流傳史上,自從第五世紀初,鳩摩羅什將《金剛經》譯成漢文以來,歷代均有注釋,迄於明朝即有《金剛經五十三家注》的匯集本,到《卍續藏》編成之時為止,已搜集了六十九種,比起其所搜《心經》的註解數量六十種,還多出九種。

以往凡是註解經典,或是講解經典都是順著經文的次第進行,逐句解釋,往往使得聽眾在聽完一座經後,尚無法明確其主題所在。因此我於一九九三年二月一日至四日的四個晚上,假台北巿國父紀念館大演講廳,演講《金剛經》時,便以每晚一個主題的方式講述,命名為「《金剛經生活系列講座」。我從《金剛經文中摘錄出與主題相應相契的經句及段落,配以主題及子題的標示,做了四場專題演講︰1.《金剛經》與心靈環保;2.《金剛經》與自我提升;3.《金剛經》與凈化社會;4.《金剛經》與福慧自在

我一向主張「古為今用」,佛經不是僅供信仰持誦的,更當「如說修行」,應用於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金剛經》雖是佛法中的最高境界,如果能把修行經驗層次釐清,也不發現其切入現實生活的著力點了。例如,經中的「雲何降伏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是心靈環保的指導原則;又如《金剛經》的「無相」,是以精神的「信心」及物質的六塵為基礎自我的提升,是從有相的假我來體驗無相解脫。《金剛經》所強調的布施忍辱,便是凈化社會、凈化人心的最佳方法。經中有六次講到福德」二字,並以般若波羅蜜」的智慧成就為其經名,所以這是一部特別重視修福修慧的經典,同時也告訴了我們,唯有全心力地福慧雙修,始能速證解脫自在的無上佛果

為我將《金剛經生活化實用化了,所以講述之時,深受聽眾的歡迎,便委請青年作家梁寒衣,將錄音帶整理成文,出版問世,我要在此一並致謝。

九九四年元月十八日釋聖嚴自序

緒言-介紹《金剛經

佛法認為萬事萬物皆是因緣所生,例如,建造一棟房子,必須有許許多多的條件因素配合,不是一根柱子或一根梁木就可以完成的。我,聖嚴,今天不過是佛教界社會所襯托出來的一個人。我就像一個箭靶或箭cb01819,許多的功德並非是我的,而是跟我有關的周遭的所有弟子信徒朋友們,因為大家有共同的理念和相同的認識,所以成就出相同的事來,我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因素而已。所以對我的美言、榮譽,應該不是我的,而是屬於所有大眾的。

諸位已經看到這四個講題的題目:第一天是《金剛經》與心靈環保;第二天是《金剛經》與自我提升;第三天是《金剛經》與凈化社會;第四天是《金剛經》與福慧自在

金剛經這部經非常深奧,也非常抽象,很不容易懂,也很不容易講。要配合著我們實際生活來講,是非困難的。我這次是一項大膽的嘗試,如果嘗試失敗,還請諸位原諒。

首先介紹《金剛經》,這部經在佛教中的地位相當高。佛法分成好幾個層次基礎佛法稱為「人天佛法」,即是以人為標准、以生天的道德律為標准或者是以「生為人間」的要求,以及「生為天界」的要求為基準。

人天佛法」特彆強調因果,即「如是因,而如是果」,是「有漏」、「有為」的,也是有目的的,是「為了什麼目的做什麼事,必定會得到它的結果」,至於不為什麼目的而做了什麼事,是不是會得到結果呢?一樣會得到結果。很多人好事期望有好報,做壞事希望不得壞報,沒有這樣的事!所以,以人、天的標准來講,都是「有為」的,「有為」就是有我的,以自我利害為出發點,人間就是如此。

人間如此,那麼天上呢?任何一個宗教都主張在人間福報可升至天上佛教也不例外。這是第一個層次

第二個層次是出世的。很多人佛教是「出世」的,出世是什麼意思呢?出世就是逃避現實、厭離現實。我們的世間充滿了煩惱苦難和種種不合理的現象。生在人間是非不幸的,即使最有福報的人生人間,也並不是很舒服。所以,無論生在人間天上都不究竟,都希望能脫離這個現實世界,抵達佛家所謂的「涅槃」、「解脫」。但是光停留在這層次,認為自己離開苦難就夠了,至於其他人在苦難中怎樣呢?不管他!這種「出世」,其實是「厭世」或「逃避現實」。

第三個層次是真正的入世,叫作「世出世」,在世間而不世間的束縛困擾。雖然也生活在我的人間,也接受這世間的一切環境,但是心中沒有煩惱、沒有厭憎,這就是菩薩精神,也正是大乘佛教精神

大乘佛教就是要我們學習菩薩精神菩薩精神即是世間而不世間煩惱困擾,在世間沒有自我執著自我煩惱就像心經》中所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羅蜜多」即是智慧」的意思,以無我智慧來勘破、透視我們所處的「五蘊世界五蘊世界即是我們身、心所處的環境。從般若智慧的立場來看,五蘊世界是由因緣聚合而成的,只是暫時、臨時、不斷變化的,因緣聚則聚,因緣散則散。所以,不必把五蘊身心環境當作牢不可破、永恆不變的存在。遇到好的,不會興奮過度,遇到壞的,也不必太難過;花開,自有花謝,冬盡,自有春來。環境現象皆是無常的,好好壞壞皆不必太認真,這就叫看破、看透、看穿。能夠這樣,就是有智慧的人。《金剛經》的全名是《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即是智慧來幫助我們看清這世界是空的,既然一切是空的,我們還要執著什麼呢

但是要知道,觀念上可以「空」,可是事實上我們還在生活。而且,只有一部分的人有這樣的觀念,許多的人還沒有這樣的觀念。即使有「空」的觀念的人說得也不一定做得到,想得到也不一定能夠實踐。所以,如實修行是不容易的事。

眾生不論聽到佛法或沒有聽到佛法,都還在煩惱苦難之中,因此我們要在苦難中幫助所有苦難的人使人人皆能得自在、得解脫。當到達那樣的程度時,就是凈土的顯現、佛國的出現,這就是菩薩心、菩薩行,也就是金剛經》的要旨。所以《金剛經》是諸佛經中最好、最高的經典

一、《金剛經》的地位-諸經中之最高

(一)從有我煩惱,到無我解脫

凡是「有我」,一定不離煩惱假如不把「我」考慮進去,煩惱就會離你而去,即得解脫。「我」是什麼?很多人不清楚,以為有個真正存在的「我」,認為所謂的「我」,大概就是指我們的身體事實上,我們仔細分析、考察一下,除了身體之外,還有心理層面的我、精神層面的我,那是非常抽象的,簡單地說,就是「心理及超心理的活動」。

心理活動是什麼?我們的身體從出生開始,就漸漸地在增加心理活動的頻率剛開始心裡一無所有,懵懂、無知,然後自渾蒙中慢慢開始有學問知識,有種種自己的、他人的,我們的、他們的,個人的、大家的,對的、不對的,有利的、無利的……等的想法觀念,這些都屬於心理的活動。由於心理活動的表現,進一步就出現了超心理精神層面

精神層面什麼呢是從我們身心的行為而產生的影響力。說得更抽象一點,離開我們的身體以外,我們還有精神生活,例如,此刻諸位在這里聽講便是一種精神生活

很多人認為精神生活就是娛樂、藝術思想,其實,這些都不出乎我們的心理活動。精神層面應該是更高於心層面,高層次精神活動是非語言文字思想所能表達的,它只能意會,不能言宣。凡是能夠以想像抵達的狀態,還只是心理層面,不是精神層面

所謂意會,也就是體會,只能發出:「啊,我感覺好美!感覺好偉大!」究竟偉大到什麼程度?美到什麼程度?無法說出,也無法形容,只知道感受如此,這就是精神層面

精神層面的我、心理層面的我,以及身體肉體生活層面的我,都叫作「有我」。活在這層次的我,可以說是通常的、世俗的,是高等動物本能

最近,我有一個徒弟開了我,而且有他自己的發展。

好多信徒對我講:「你的徒弟離開你,還把你另外的幾個弟子也帶走了。」

我說:「正常的。」

為什麼?

母雞生蛋,蛋孵成小雞。小雞找東西吃是母雞教它的,吃完後,小雞是否需要再生一個蛋給母雞呢?不需要;小雞需不需要告訴母雞,這里有東西吃或那裡有東西吃呢?不需要現實世界中「物性」就是這樣子的,也就是說,物質層面是這樣子的。

小鳥孵化後,母鳥需要抓小蟲喂它。喂飽,羽毛豐滿,翅膀硬了,小鳥飛走,會不會找蟲來喂老鳥?多半是不會的。聽說有「烏鴉反哺」這樣的事,我沒見到過,只是有人這么說。

我們大部的人只活在物質層面上,還不到心理層面,在心理層面即有知識學問道德倫理觀念出現,可以透過教育而完成;不過,透過教育而完成的倫理道德,在能做與不能做、應做或不應做之間,並沒有一定標准

印度佛陀時代不許做的,到了中國、到了我們這個社會非要你做不可,還是得做;古代的中國人不準許的,現代的中國人可能就沒有禁忌了,也就是說,時代不同了。物質環境、物性的層次,大家普遍都是共通的,但是心理層次,卻沒有一定的公是、公非,沒有絕對的對和錯。這是由文化背景、風俗地域的不同,倫理道德標准也就不一樣。

從一個學佛人的立場來看,這一切的現象都能接受。我看到人們在物質層面的活動,覺得是正常的;看到他們在心理層面的活動,也覺得是正常的。人家說這個人不道德,沒有倫理觀念,我都覺得是正常的,也都能接受。也可以說,對一個佛教徒而言,沒有什麼事是不能接受的。

即使到了精神層面也沒有一定的公是、公非,因為其實這都是「我」的問題。哲學家講理性理念,以及最高的原則,但是東方哲學和西方哲學琳琅滿目,不同的思潮和派別分庭抗禮,各自擁有不同的大師。每一個宗教都宣稱自己的神是唯一、最高、最究竟、最好、最偉大、最根本的「神」。所以有一次,一位西方人問我:「師父,今天世界宗教發生這么多的問題,如何能夠解決?」

曾經,在印度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發生戰爭。一直到現在,在中東,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發生戰爭;甚至兩個伊斯蘭教國家,伊拉克和伊朗,也爭戰不休。更奇怪的是,原本是一個國家,後來一分為二,成為伊拉克和科威特兩個國家,也打個不停,都紛紛宣稱「神--阿拉站在自己這一邊」,對方那邊是「假的阿拉」。

所以,從宗教層面精神層面講「我」,也都還是有問題的。因為凡是「有我就有煩惱,不管是最低的物質層面心理層面,乃至於精神層面。只要有我,就有煩惱,只有「無我」,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金剛經》中的「無我」就是《心經》中的「五蘊皆空」,就是不把個人的存在當作永恆不變最重要、最可貴;同時,也不要把環境中你、我、他的存在當成永恆不變的。如果能有這種認識,對自己的問題就不放在心上對於他人帶給你煩惱也就不會看得太嚴重。

有一件事是實在不變的,一切的事皆如同花開、花謝。花尚未開的時候,是不是一定開得出花來?不一定。許多花尚未開放就已雕謝,許多的果實尚未成熟便已壞去。任何一件事皆是因緣所生也就是說,沒有一件事是真的、是我的,從物質層面精神層面,皆然。

但是大多數人都以為精神層面是最高的,所以許多哲學家為了他的思想觀念拚命與人爭,認為「人可以死,但是思想一定得堅持到底」,這就是有我」,那是痛苦的一件事。

站在佛法的立場來看,今天的思想很好,可以給人用;到了明天,當自己有更好的思想觀念出現,就用來取代昨天的;如果別人的思想觀念更好,那就用來取代我的。如果能有這樣的想法才是無我」。但是,許多哲學家為了爭論思想上的「真」,至死方休,甚至延至徒子徒孫仍爭個不休,所爭的無非我所「見」,這都心理層面精神層面的問題。爭,即有煩惱,如果懂得《金剛經》,就能無爭,也就能解脫。但是無爭,是不是就是一個失敗主義者呢?不是!而是不堅持己見,不認為自己一定是最好,最高明的。

(二)從現實生命,知究竟的存在

現實生命雖然是假的,但仍是非常可貴的。因為,若沒有假的現實,我們不可能知道真的究竟。真的究竟是什麼?真的究竟就是「空」。「空」是什麼?空是絕對的存在。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會被破壞,只有一東西不會被破壞,那就是「空」。

空的意思有二:一是空間,一是什麼也沒有,即「空無」。佛法里所講的空,不是「空無」的空,而是「空間」的空。

「空間」存在於什麼地方?存在於「我」與「我」之間-你我之間有空間,細胞細胞之間有空間,原子與質子,乃至最小的物質物質之間都有空間。空間本身能形成「有」的存在。如果沒有空間的活動餘地世間現象就會變成一片死寂、暮氣沉沉,因為有空間,所以有迴旋的餘地

因此,佛法講的「空」,不是空無的空,而是空間的空,也才是心經》所講的「色不異空」。色的意思就是「物質」,物質現象的存在皆在空間之中,世間現象就是幻起幻滅,從現實生命,從你、我、他的活動,我們可以認知到究竟的存在是什麼。

究竟的存在,就是無我解脫解脫以後的無我,必須給它一個假的名字,還是叫「我」,那是一個沒有執著的我,但其功德智慧、悲願仍是存在的。存在於哪裡呢?哪個地方佛法功能,就是佛的慈悲、佛的法身的存在。

(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我無相功德無量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前面已經做了一些說明,進一步談「有相」這個「相」是什麼?《金剛經》中提到四種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果用現代的名詞來說,就是我們的生理現象心理現象,以及環繞我們環境社會現象什麼叫作「社會」?凡是人和人的關係組織,以及彼此的互通有無就叫社會」。

我們的生理現象心理現象,加上環繞周遭的社會現象,就形成我相、人相、眾生相和壽者相。

壽者相是什麼?並不是鬍子很長、頭發很白就稱為「壽者相」。壽者相是「時間相」的意思,是生命時間過程所做的活動。而生命的活動是在社會之中進行,社會關係是什麼?是你、我,以及由許多的你與許多的我,加起來形成的眾生。《金剛經》提及的「眾生」,主要是指人,許多人生在一就叫眾生環境

然而這些有你、有我、有環境的存在,都是虛妄相」,因為這些都是經常在變異更動的。因此,「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的意思,是暫時的、臨時的,跟演戲一樣,演什麼戲就扮什麼角色,這角色不是永恆不變的。

我現在請問諸位,今天我是主講人,諸位是聽眾,然而,剛剛主持人在台上講時,我卻只是台下聽眾的一員,我現在在台上,等一下我下台,換另一位上台,譬如司儀,那麼我就變成聽眾他是主角;所以是互為賓主的,沒有一定的立場,主角與配角經常在互動、在替換。又譬如,一對夫妻兩人家中究竟誰是主人?不一定,有的時候太太主人,有的時候先生是主人。如果總是太太或先生當主人,那麼,這個家庭一定有問題。必須互為賓主也就是為什麼夫妻相處必須相敬如賓-即是「你將我當貴賓,我也將你當貴賓」,如此,才能相處得好。如果老是認為自己是貴賓,自己是主人,一定有問題。

是有我,便煩惱無比,付出多少,就想回收多少,甚至想連本帶利的回收。付出一塊錢,則期待個月回收一塊一毛,擁有一毛的利息。付出一塊,如果下個月仍回收一塊,心裡便想:「啊,倒楣透了!投資錯了。」如果投資一塊錢,回收兩毛錢,便覺得蝕本了,很煩惱

又譬如,我收徒弟,栽培了幾年,最後還是離開了。養一條狗,狗走時還會搖搖尾巴,收了一個徒弟,走時卻可能倒打一釘耙,如果我因此煩惱不已,從此再也不徒弟了,這是有我呢?還是無我

是有我。

所以,我經常這么想,人家對我如何,我是不管的。我應該對別人怎樣,卻很重要,我必須先盡到自己的責任。我常常反省,我究竟像不像一個師父?像不像一個法師?是不是對得起我的徒弟?對得起我的信眾?至於,我的徒弟對我怎麼樣,那是他們的事,我已盡了我的心,如果徒弟信眾對我不好我還是要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無德無能,無法教育、感化他?是不是自己盡的心力不夠,所以無能教好他?這是自己的責任,不能怪他們。如果有人批評他們,我會說:「你不批評他們,這是我自己沒有盡到責任。」

我並沒有得解脫,所以還是「有我」,當有人批評我的時候,我心裡還是會動一下,像是「指南針」一樣。指南針靜止時原是不動的,但是,稍微將它晃動,指針就會動一下,然後再恢復為原來的狀況。所以,在動一下之後,我會馬上調整自己,對自己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我動什麼啊?」

世間要永遠付出慈悲心、關懷心,不要有怨恨心,也不要對任何人失望,這才能功德無量。否則,做了一點點功德沒得好報,便不做好事了,這還有功德嗎?如果好心不得好報,這也是正常事,不必太過在意

二、《金剛經》的目的-廣度一切眾生

(一)不住於相而行布施

「不住於相」,「相」的意思在《金剛經》中講得很清楚,即不住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而行布施。拿什麼來做布施呢?

有錢可以布施,沒錢也可布施,有學問可以布施,沒學問也可布施,甚至是一名乞丐也有東西可以布施

有錢可以用布施,有物可以用布施,有知識、技術,則可以用知識技術布施。如果什麼都沒有,也可以用歡喜心來布施,或說一句贊嘆的話,用言語布施。譬如,人家做了一樁壞事,你原本可以罵他,但你不罵他,只是念一句「阿彌陀佛」,但願他以後不要再做壞事用心力量、口的力量,多多少少也可以影響這個人。心有誠,物有感,頑石也能點頭,何況是人?因此,只要誠心祈求、祈禱,希望他不再做壞事,或用柔軟語來勸導、感化他,那也很好,也是布施

如果人家做了好事,我們就應該贊嘆他,雖然只是一點點好事,但是,也應該加以贊嘆。人都是希望受到鼓勵、贊嘆的,而不希望被指責、謾罵。所以,不論是財布施言語布施布施如果得當,我們的社會就會非常和諧,非常祥和、幸福。人人布施自己而成就他人,我們的社會有什麼理想、不滿意的事呢?

但重要的是,要不住於相,住於相就麻煩了。住於相的意思就是說布施時一定要布施給某一個人,布施給某一個特定的對象,並要求獲得一定的回應。

譬如,過年時在農禪寺,好多人來向我拜年。我算是什麼人物,值得人家這樣拜?他們拜的時候,我念著「阿彌陀佛」,心裡想,他們拜的是彌陀佛,不是我。而拜年的人呢?有的是來看看「聖嚴法師」是什麼樣子,有的是恭敬心來送紅包給我,來讚揚我,這兩種都有

但是,曾經有一個人告訴我:「師父你看,那些人來了,又不送紅包,只會眼睜睜地瞪著你看,這些人真是罪過!」

我說:「阿彌陀佛!不可以這么說。他們來見我,我都以平等心祝福他們早日成佛,早日得解脫。我平等地祝福他們,他們紅包里有多少錢,我根本不管,也不管他們究竟有沒有送紅包。他們能來,便是不容易!他們沒有去看電影而來我這和尚,就算是抱著好奇的心情,也是好的。」這就是一種「無相」的態度,就是不要以差別心、差別態度來看待眾生,而以一律平等、無差別態度來接待他們、祝福他們。

但是我們都還在凡夫階段,怎麼可能完全「無相」呢?至少我知道什麼人給了錢,什麼人沒給錢。但是,我會時時警惕自己,要「無相」,要平等的給予祝福。而且既然聽了金剛經》,念了金剛經》,何況我還在講《金剛經》,當然更要練習著具備這樣的態度

布施無相,我們受布施也要無相受」,心裡才不會覺得有愧於他們。

(二)應無所而生其心

無所住」,是對「住相」而言。前面已經講過「無住」,很多人誤解佛教消極、逃避現實的,一講到無我」,好像這個人已無可救葯,不為今生,也不為未來。一講到無相」,更覺得這個人大概沒希望了,因為他什麼也不要,什麼也不管了。

究竟「無住」的「住」是什麼意思?用現代的名詞翻譯,就是「在乎」。我不「在乎」、我「在乎」,就是「住」的意思。凡夫心理活動,都離不開「在乎」--我很「在乎」他講我,我很「在乎」股市今天跌了,因為數字下跌與我財產息息相關,這便叫作「住」,心「住」於股票,「住」於某一樁事、某一個人。

人常常喜歡在人前表現,人後表功。有沒有這種人?有!多多少少,每個人都有這種毛病。如果不求表功,似乎即無表現,想要表現自己的能力這是十分正常的。表現給誰看?表現給別人看,職員表現給老闆看,民意代表表現給人民看,政府官員表現給長官看,這都是正常的,但這都是「在乎」。但是,真正懂了佛法以後,會在心裡清晰知道自己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該做則做,不該做就不要做,不在乎利害得失,不在乎自己好不好這就叫作「無住而生心」,但這個心已不是煩惱的心了。有住而生心,生的是有我的心,是煩惱心;無住而生心,生的是慈悲心,是智慧的表現。

(三)內以智慧基礎,外以慈悲作表現,福慧圓滿,同成佛道

智慧就是離開主觀的自己,也離開客觀的對象。不考慮客觀的對象也不考慮主觀的自己,才是真正的智慧

有一些人或許能做到不考慮主觀的自己,但是卻沒有辦法做到不考慮客觀的對象。一個慈母可以不考慮自己的利害,但是,她一定會考慮到自己的兒女

我曾經見到一位小兒醫師,他的兒子害了重病,結果他把兒子送到另一位小兒醫生那裡醫治。我問他,為什麼不自己醫治?

他說:「這是我的兒子。葯下重了,我怕他受不了;葯下輕了,又怕醫不好。所以,只好硬起心腸來將他送去外面醫治,不管如何,由別的醫生來負責,我信任那醫生就好。」

所以,父母可以放下主觀的自己,卻放不下客觀的兒女。這算不算「智慧」呢?不算!真正的智慧,必須放下兩邊-主觀的自己和客觀的對象事情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只看「事」的本身,而不考慮「個人」的因素

常常有人認為,我是一個慈悲法師,似乎什麼人都能幫忙到底。今年春天,就有人找我要錢,我不給,他便說:「你是法師,為什麼不給我錢?」

我問他:「你為什麼找我要錢?」

他說:「因為我沒有錢,而你是法師,所以向你要錢。」

我說:「我沒有錢,有錢,也不應給你。」

他說:「哪有這么不慈悲和尚?」

給錢必須有智慧,我並不隨便給錢。這個人身體滿好,年齡也不大,明明可以工作,為什麼跟我要錢?我的錢,是人家做工賺來的,是人家省下買菜、家用的錢來捐給我們的,我怎麼可以給他拿去喝酒、抽煙、看電影或做其它更壞的事?所以,這錢我絕對不給

於是,那人對我講:「師父慈悲啊!我這的人你要錢,你竟然不給。」

我說:「我不能濫慈悲請你原諒了。」

智慧,才能真正行慈悲智慧就是沒有個人,也沒對象,只有「事」-這件事應該處理、應該做、必須做、值得做,就去做,沒有特別一定為誰而做。

內在以智慧基礎,外表以慈悲來表現,慈悲的意思,就是救苦、濟貧、救難、救急,這些也需要有智慧。貧,可以救,但不能只是去救貧,要更進一步幫助他,教他如何變得「不貧」,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救「苦」-病苦、老苦、種種的苦,我們要用物質的、觀念的、關懷的、安慰的方法,幫助他「離苦」。救「難」,是他人有了災難,我們要立即伸出援手;救「急」,當對方處在危急之中,我們要立刻幫助。

慈悲」是幫助所有的人。我們法鼓山有一句共勉語:「慈悲沒有敵人」-心中沒有仇恨的人。這有兩層意思:

第一,雖然他是我的敵人,現在他陷入困境要死了我要不要救他?救起來之後,他可能仍是我的敵人,那麼,到底還要不要救?站在佛法的立場,救的並非敵人,而是一個有危難的人。我們救難、救急,並不做敵人想,所以,一定要將他救起,這是第一層意思。

另一層意思就是,如果你慈悲心的話,敵人也會變成你的朋友,變成你的道侶、你的善知識。我們不要對任何一個眾生失望,以慈悲心待他,必定能感化對方。

至於以什麼方法感化他們?一是教育,二是關懷,兩者都必須仰賴智慧。我們常常聽說「金剛怒目,菩薩低眉」。菩薩低眉,是慈悲;金剛怒目,也是慈悲。所以在寺院之中,常見四大天王站在山門,英姿威武,喝阻妖魔鬼怪接近。三門正中,又見彌勒菩薩笑臉迎人,歡迎大家光臨,二者都是慈悲。因此有時候,師父也會罵人,仁王也會用兵。

「福慧圓滿,同成佛道」就是《金剛經所說的,唯有慈悲智慧圓滿,始能成佛也就是希望一切眾生能有智慧,也皆能有慈悲,以智慧慈悲,繼續不斷地直到成佛為止,這就是從菩薩道」進入「佛道」的修行

第一講 《金剛經》與心靈環保

一、環保的層面

(一)保護物質自然環境

包括生態資源的保護以及物質資源的保存。所謂生態保護,包括對於所有野生動物以及植物的保護。

要將所有動、植物生存的環境,都看作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沒有這些動、植物人類也無法單獨生存。這些共同生活生物環境,相互之間都有它自動、自然的調整作用,如果人為加以破壞,使自然生態環境失去平衡,也會為人類帶來災難。例如,撲殺麻雀,結果蝗蟲一來,即釀成蟲災。麻雀固然吃米榖,但也吃蟲,也幫人類避去了蟲害。麻雀吃了農夫辛勤耕種的穀物,把麻雀撲殺,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對的,但卻因此破壞了生態環境的平衡,會為人類的生存帶來災難。又例如砍伐森林,目的在於增加耕地面積,擴大農民生產,不過一旦森林砍伐殆盡,一片童山濯濯,成為光禿禿的不毛之地,勢必引起旱災,亦引來水患。

台灣是個彈丸之地,如果任意破壞自然生態,我們很快便會受到報應。許多先進國家,例如美國日本在國內講環保,卻到印尼、南美洲去砍伐原始森林,這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我們這個世界,現在已經是「地球村」,彼此息息相關,聲氣相通,樹木在本國和自己有關係,在南美洲、印尼,又何嘗沒有關係

除了生態資源的保護,物質資源的保存也很重要,現在我們對物質資源的浪費,很快就會帶來災難;譬如,對石油及水資源的浪費,石油及水,有如人體的血液,如果將油料燒盡,地下水抽光,會為人類帶來什麼情況?後果或許會可怕的不堪想像

目前,我們雖然生活在非常富裕的物質環境中,但是人類健康狀況愈來愈壞,科學文明愈昌盛,人類苦難並沒有因此而減少,我們的快樂幸福未必超越五千年前的老祖宗

佛教來說,佛教主張要愛護一切眾生。因為愛護所有動物,所以不殺生;因為愛護所有物質,所以要惜福。對所有一物質,都應該好好愛惜、好好運用,一用再用直到不能用為止,這樣才能把我們的環境保護好。

佛法說,我們的身體是「正報」,生存的環境是「依報」,因為我們必須依靠環境而生存,所以叫作「依報」。如果我們繼續不知節制地破壞、浪費而不加以愛惜,不僅我們的子孫無法享有這樣的福報,我們自己的來生,也因此而無往生凈土了。

(二)保護人間社會環境

保護社會環境包括對家族倫理社會倫理,乃至於對職業政治倫理的保障與維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必須要有倫理倫理的意思,就是尊卑、高下、長幼和先後有一定的次第。例如,我們今天聽講的座位,如果每一個人都有他的位置,進入會場的時候,一定井然有序,不會你爭我搶;如果會場的座位安排沒有對號,一旦很多人同時進來,就可能產生你占我奪、爭先恐後的狀況。所以,人與人之間,必須有倫理的規範;如果不遵守倫理,或許一時間彷彿自己佔了上風,他人遭殃,事實上,自己就在其中,根本難以豁免,到頭來還是反受其害。

有一故事是說有一個惡媳婦虐待她的婆婆,每天用同一隻破碗盛飯給婆婆吃,吃完了也不洗,第二餐再用同樣的碗盛飯給婆婆吃。終於有一天,這個惡媳婦自己也娶了媳婦,但是她對婆婆依然故我,仍是老樣子。一次,這位惡媳婦拿了這只破碗隨手一扣幾乎打碎,她的媳婦馬上把這只破碗搶過去說:「婆婆,不能打破啊!」

這位惡媳婦問:「打破有什麼關係?」

她的媳婦答:「不行啊,我還准備將來給你用哩!」

這雖然是個笑話,卻是值得警惕的,一代看一代,你如何對待上一代,你的下一也會如何對待你;就算你的下一代不如此待你,以佛法的眼光來看,你仍然得承擔起因果。所謂「惡有惡報,善有善報,若有不報,時辰未到」,這一生不報,來生也會報。佛法中有「花報」與「果報」,「現生報」也叫「現世報」,現世報僅像是開花一般,並不是全部,來世的報才是更厲害的結果。

此外,既得遵守家族倫理,也須遵守社會倫理社會倫理是什麼?每一個社團都有它的倫理關係,譬如,組織法中規定負責人和成員,以及他們彼此之間的運作方式,否則,這個團體就變成一群烏合之眾。而宗教更是重視倫理,師徒關係信徒出家人的關係都是倫理;有職務的倫理、職位的倫理,甚至還講戒臘的倫理,誰先受戒,便應受到尊敬

倫理」如果用佛教語言來講,稱之為「法住法位」,也就是說,每一個現象都有它一定的位置。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環境中,都有他不同的位置;每一樁事物,在不同的時間情況下,都有不同的立場和位置,我們要加以尊重,這就是倫理

例如,有時候我是老師,有時候我做學生。做老師的時候就要像老師,做學生的時候就要像學生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各有其軌跡、地位;違者相互衝突,順者彼此輔助。

雖然說要隨順因緣,但佛法也鼓勵人要積極促成因緣因緣沒有成熟,要促成它。如果怎麼樣也做不出來,那就暫時擱下。譬如說,我計畫到國父紀念館演講,但是場地怎麼也租不到,那到底還要不要講呢?如果怎麼也租不到,便放棄演講計畫。因為我知道「諸法因緣生」,別人也需要用場地,並不是只有我才能用,所以不需強求,只要等待以後有因緣好了

(三)保護自我的內在環境

自我的內在環境,包括心理活動和精神活動。

佛教指出,心有「染」和「凈」,「真」和「妄」之分。「染」是煩惱,「凈」是智慧;受幻境迷亂,就是「妄」,證得諸法的實相無相,就是「真」。

一般人的心理活動,無非是虛妄煩惱相,無我無相精神活動才是解脫自在智慧功能

前面我們已經大致解釋過有我執著、以自我為中心的意思,那便是染的、妄的、煩惱的;相對地,無我的、無住的、不以自我為中心,便是凈的、真的、智慧的。

二、《金剛經》的心靈世界

一共有四個層次

(一)凈化人心

心靈環保便是人心的凈化,由人心的凈化,推展到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的凈化,始能落實、普遍、持久。

所謂「心靈環保」,是一個現代的名詞。其實,佛教很早就主張,要把我們的心清凈,必須將煩惱心凈化,成為智慧心,這就是心靈的環保。

心靈世界包括心理的活動和精神的活動。如果我們的心理環境精神環境常常困擾我們,心靈就不健康了。為了保護我們的心靈環境,變得有智慧清凈自在,就必須從人心的凈化做起。

(二)發菩提心

人心的凈化,必須放下自私自利確信利人便是利己,故當如《金剛經》所鼓勵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什麼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呢?這是金剛經》中非常重要的一句話,就是要發成佛的無上菩提心

要發成佛的心,必須先學菩薩精神菩薩精神就是「以利他為利己」,菩薩發願並不是急著想要自己先成佛,而是希望先度眾生。諸位一定聽過地藏菩薩發的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就是菩薩精神,是以利益眾生利益自己,也就是不為自私自利只為利他。這種觀念正是我們現在社會,以及永遠的人社會所需要的。如果人人都不為私利,而致力於利他,這世界當然就不有什麼紛爭了。

利他行,並不等於做濫好人。必須智慧慈悲兼顧,方能使我們的世界真正的凈化。

(三)保護初發心

發了無上菩提心,應當知道如何時時保護此一「初發心」,是故《金剛經》說:「雲何應住?」

這個「住」和前面的「住」不同。前面提過的「住」是「在乎」,這里的「住」是不要離開、不要退心、不要忘掉。要住於無上菩提心不要忘記自己最初所發成佛願心。要時時提醒自己,不可忘記自己是一個發願成佛的人,如果能夠這樣,便能時時以利他為利己。

(四)降伏煩惱

住於無上菩提心者,必須知道如何處理心猿意馬虛妄煩惱心。《金剛經》說:「雲何降伏其心」,如何使我心猿意馬煩惱心、妄想心、自我執著心平伏下來、化解開來呢?這就是金剛經》的內容,也是最重要的主旨。

三、《金剛經》的心靈環保

(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就是「不在乎」,不在乎自我利害得失;「生其心」,就是以無私無我智慧,處理一切事物

(二)「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當我們布施、做好事、發起慈悲心的時候,不要有一定的對象。「色」就是一定的對象,紅的、綠的、方的、圓的、長的、短的、親的、疏的……等一定的對象;「聲」就是各種聲音;「香」就是諸般氣味;「味」就是酸、甜、苦、辣等味道;「觸」是感觸、身體官能的接觸;「法」是自己心裡的想法觀念,一切屬於心理或精神部分的,宗教哲學上的最高原則或「神」。色、聲、香、味、觸、法這六種合稱為六塵,都應該全部擺脫,這樣心靈才能得到清凈,這樣行布施才不會生煩惱心。

(三)「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不應住色布施」、「菩薩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意思是說,如果心仍然執著於色聲香味觸法,就是「非住」,就是「不住於菩提心」。菩薩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應該以「無住心」布施,這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四、從有到無的心靈環保

(一)普通人心理活動-住於過去和未來

一般人總是常常想著過去、想著未來,能夠想到「現在」的已經不錯了。我們通常會記掛著過去的對錯毀譽,以及幻想未來的期許:下一次的好運,是不是輪得到我?如果只想到過去、未來,「現在」又如何做得好呢?

成功的人不能沉醉在過去,也不幻想未來,唯有努力於現在,才是最可靠的。

(二)大修行人的心理狀況-住於現在的活動

學佛修行的人不要老是擔心「我如果犯了戒,就要下地獄了!」也不要老是渴望:「阿彌陀佛!你什麼時候拿金台、銀台來接引我?什麼時候會來呢?我死的時候你來不來?」這樣空想是沒有用的,現在趕快精進念佛才是最要緊的。

這就好像有人看到一顆蘋果快要熟了,他便站在樹下想:「這顆蘋果是我的。」於是,就站在樹下張著嘴巴等,他老是在等,而不去蘋果,結果蘋果尚未掉下來之前,可能就來了幾隻鳥把蘋果掉了。這就像是只幻想美好未來,卻不把握現在及時動作這是沒有用的。

我們常常就像那位樹下蘋果的人,以為等著、等著一定能等到。等待是不會有結果的,只有努力才會有成果,有時候可能努力都不一定能夠得到,但是,還是一定要努力才會機會;如果努力過後仍得不到,也可以問心無愧了。以摘蘋果例子來說,也許當你還沒上樹去,它就被鳥吃了,或掉下來跌壞在地上了。但是,在爬樹的時候不能擔心:「反正蘋果一定會被鳥吃去,算了!我不爬樹了。」而是要重視現在的努力,大修行的人、成功的人都是這樣,不會老是怨天尤人,不會因為別人的得意失敗,而在一旁空歡喜、徒悲哀。

(三)解脫者的智慧反映-不住於過去、未來、現在

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是解脫者已經心無所住,不住於現在,也不住於過去、未來的一切相,這叫作「無相」、「無我」,也叫作「解脫」,就是一個大智慧的人了。

我們大家都還是凡夫,雖然還做不到,但知道有這么一個境界,希望有一天能夠做到這個程度,所以要修行。至少要能做到「住於現在的活動」,不要停留在第一種「住於過去和未來」的狀況

第二講 《金剛經》與自我提升

在未進入正題前,要先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真正的佛法是無法可說的,也沒有一定要說什麼法,因此「法無定法」,跟不同的對象、在不同的時代、針對不同的環境需要,就說不同的法。只要對當時的人、當時的社會有用、有利益,就是佛法

以《金剛經》來說,經中所提出的主要觀念即是「空」,「空」就是無所執著,沒有一定要說什麼、要告訴人家什麼。所以,佛法並不一定非講什麼不可。

如果一定要講什麼,就不佛法就好像說,有人喜歡吃辣的,有人喜歡吃臭的,有人喜歡大蒜,有人喜歡酸的。如果他們每一個人都想把自己喜歡吃的給別人吃,那麼,這時候必定會有爭執。

每個人性格不同,年齡層次生活環境不同,需求也不一樣,因此就佛法來說,尊重所有人的需求,尊重一切眾生的需要,只要對對方有益,就是佛法

一、《金剛經》的自我

(一)自我層次

自我層次有三種自私自我博愛自我、實相的自我

1.自私自我-小我

自私自我,一般人稱為「小我」。因此,為自我、個人的利益而追求、努力,就是「小我」。我們經常聽到這么一句話:「人不自私,天誅地滅。」這是正常的,一個人如果不為自己的福利努力他還有生存的餘地生活的可能嗎?所以「小我」非常重要。自私的我並非壞事中國有一位哲學家叫作「楊朱」,主張「拔一毛以利天下不為也」,聽起來十分小氣,可是如果人人都能為自利而奮鬥、努力,我們這個社會不是都能自給自足,不是都能非常富裕了嗎?所以,小我不能沒有。

我有它不同的範圍,首先是個人的小我,其次是夫婦兩人的小我,然後是家族的、團體的、宗族的、民族的、國家的、人類的我,這些都是小我的層層擴大,不是大我。例如,人看到毒蛇猛獸,覺得是可怕、可恨的,應該被消滅,這是站在人類的立場而說的,因為人類的自私,而沒有想到我們有權利生存,毒蛇猛獸為什麼沒有權利生存?它們在世上和我們一樣都在求生存,為什麼它們不對,而我們是對的呢?

2.博愛自我大我

博愛就是對一切人施以平等的待遇、平等的關懷。所謂「犧牲個人的小我,完成全體的大我」。許多革命家、宗教家、哲學家們都有這種胸懷不為一己之私,不為個人家庭而為國家、為民族、為全人類、為整個世界和平,將自己奉獻出來。如將士的殉國、宗教徒的殉教、哲學家的殉道,這種為大我而犧牲的愛,稱之為「博愛」。

但是對於有一眾生平等待遇,除了佛法之外,其他的哲學宗教很少把低等乃至高等的一切眾生,都平等看待。中國儒家也有民胞物與」的主張,但仍然不脫以人為本位,以人為尊。

很多人認為大我就無我,但是大我還是有一個我,還是有一個主體佛教認為不但一切人是平等的,一切眾生平等的,並且進一步指出所有眾生所以為的「我」,都是不存在,都是空的,既然都是空的,當然也就是平等的了。所以,佛教眾生平等觀,其實是從無我」產生的。

3.實相的自我-以無我自我

前面已經解釋過《金剛經》的「空」指的是時間、空間的空;所有時間上的變動及空間上的移動,一切現象都在變動之中而存在。佛法講「無常」、「無我」,是因為一切現象都在變化之中,沒有絕對的、永恆不變的自己或「我」。一般人所以為的我,乃是假相的我,不是永恆的存在;而哲學家和宗教家所認為最後的、最高的「神我」,其實是一種觀念信仰的存在,並非真實不變的本體

佛法認為,實相即空相,空相即無相。以「空」為自我即是放棄自私的、自利的、以自我為中心或以功利主義為出發點的種種觀念執著,這才是實相,才是無相才是解脫

解脫」一共有三個名字:「空」、「無相」、「無願」,合起來稱為「三解脫門」。如果我們希望從煩惱痛苦業障的束縛中得到解脫,就必須親證「空」、「無相」、「無願」。

空就是無相,從字面上,就很容易懂,但是無相為什麼就是「無願」?可能就不是那麼容易理解了。

「願」的意思是志向的原動力。從佛法的立場說,凡夫眾生之所以浮沉生死大海、流轉生死,都是由於造了善業和惡業緣故。造善業,即生人間、天上,造惡業,便為他眾生。造的善業不夠多、不夠好,生在人間就會受比較多的苦難

已經解脫菩薩聖人,他們也在我的人間廣度眾生,也以父母所生肉身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陪著我們受苦受難,可是他心中已得到解脫,所以苦難並不會為他們帶來煩惱

凡夫眾生在生與死中浮沉,是由業力菩薩們於生死中往來是「倒駕慈航」,是由於願力。這個願力便是來自最初所發的「成佛的心」、「無上菩提心」和「行菩薩道的心」,依此願力,生生世世菩薩道,及至解脫之後,仍留在人間廣度眾生,但這時候不是以業力,也不以願力,而是以「無願」。

「有願」並未真正解脫,還算是凡夫菩薩。像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立個志願,准備做什麼,希望做什麼,計畫做什麼。到了「無願」的程度解脫菩薩和佛,便不需計畫、不需再立願、發心,因為他們本身已在「願」上了,正如車子在下坡時,只要一啟動,自然就會往下滑,不需再加油,這就是「無願」的意思。

如果還有願,就仍是凡夫,到了「無願」,才是解脫菩薩和佛,故稱為「三解脫門」。「三解脫門」即是金剛經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雖無相而仍在人間廣度無量眾生

法鼓山不僅僅是位在台北金山鄉的一個地方,而是一個「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凈土」的理念之具體實踐。我們希望世界上每一個人都能成為法鼓山理念的信奉者和實行者這是不是心太大了?不大!菩薩是說眾生無邊誓願度」嗎?我這一生度不了幾個人,連我本身是不是已經得度都是一個問題,但是,我們的理念和使用的佛法卻是無限的。所以,我們不以時間、空間作為我們的範圍,唯有如此,才能稱為「實相」、「無相」。

二十幾年前,我在美國時,有一美國跟我一起修行禪法、打禪七。當時我介紹「無我」的觀念,說:「開悟之後,就會自我中心融化,沒有小我,亦沒有所謂的大我。」到了第三天,他打坐得很好,幾乎連自己都快要沒有了,沒有手、沒有身體、沒有頭,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哪裡。

他很恐懼,於是來找我,說:「師父我想家了。」

我說:「為什麼?」

他說:「我坐得非常好。」

我問:「你打坐得很好,為什麼要回家?」

他回答:「我還有女朋友,如果變成了無我』,我是不是還要結婚呢?我可以不結婚,但是我的女朋友她可不能不結婚。所以,我不能再坐下去,再坐下去就要變成『無我』,變成和師父您一樣了。因此,我不坐了!」

後來,我把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照片給他看,問他:「他們有沒有頭發?像在家人還是出家人?」

他說:「有頭發,像在家人。」

我就說:「做為在家人也可以是大菩薩。」

他說:「真的?那是不是可以結婚呢?」

我說:「你准備要幾個太太?」

他說:「只要一個就夠了。」

我說:「沒有問題,你打坐開了悟,如果還會想結婚,還是可以結婚的。」

他將「無我」、「無相誤解了。所謂「無我」、「無相是指心中不要執著。前面講到「無住」,是不要在乎的意思,有太太,卻不在乎太太不愛我、罵不罵我,而只是把太太當成太太,扮好先生的角色這就好了。因此,如果真正能做到「實相的自我」,那就是大解脫了。得大解脫時,不在乎、不計較是在家或是出家,但這是菩薩層次,一般凡夫是做不到的。

(二)執著自我

1.四大五蘊的我

「四大」不是一般人所謂的酒、色、財、氣,佛法所說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風等構成物質的主要元素。主要出自於人的身體的結構分析,自然界的物質世界也可依此類推。印度哲學中除了佛教,其他幾派的哲學也談到物質世界分為四大類。

在人的種種執著中,以對身體執著為最重,因此,佛法指出最難放下、最難破除的就是「身見」。「身」是我們的命,什麼都可以不要,但命不能不要,一切都可以放下,但命不能放下

雖然,也有人愛財而不要命,但是到了真正要他命的時候,還是會把財放下,因為命最要緊。人沒有了身體,就無法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所以,身體是非常重要的。

身體是由四大組合而成,所謂的「四大」是什麼?血液、鼻涕是「水」;骨胳、經絡、皮膚是「地」;體溫是「火」;體內的許多空隙和呼吸是「風」。

但如果將四大分開來看,我們的身體就不存在,而且四大本身也不斷在變化。喝水、尿液,是「水大」的變化;吃飯、排便、洗澡、漱口、刷牙、剃頭、剪指甲,是「地大」的變化;呼吸、換氣,是「風大」的變化;吃東西產生熱能,熱能化為力量、能源散發掉,是「火大」的變化。四大常常變換,所以,身體是暫時的,非永恆的。

五蘊」是什麼?「五蘊」-色、受、想、行、識,同時包括了精神物質心理生理兩部分。

「色蘊」的「色」翻成英文,是「form」,不是「color」,它或是指有形狀的東西,可以看得到、摸得到、接觸得到,或是可以用耳朵聽到的,甚至無法以感官接觸到微細物質,都稱為「色」。

其他四蘊:「受」是接受、感受的意思,感受是心理作用;感受以後便「想」,想自己剛剛接收到的是什麼、是怎麼回事;「行」是產生反應,該怎麼辦?

譬如,有人罵我:「師父,你胡說!」

我一聽到有人罵我胡說:首先,「聽到」就是「受」;其次,知道有人罵我就是「想」;接下來,我怎麼辦?我該怎麼反應?該答辯呢?或一笑置之?這種心理准備要反應的活動或心態便叫作「行」。

受、想、行加起來就是「識」,識包含兩種意思-一種是認識的「識」,是了解、分別、認知作用;另一種是指更深一層的精神作用。我們所有身心的種種反應,會變成一種「能」或一種「力」,儲藏在我們的「識」中,然後形成「因」;經過一段歷程後,在「緣」的促發下,就變成受「報」的結果出現。所以,這一生做了壞事下一生還有果報,就是由於「識」是一種精神作用

我們這一生的認知,到另一生已經不存在,只有一種「能」、一種「力」的作用存在著,這就叫「識」。所以,「五蘊」不但包括生命肉體部分、心理部分、精神部分,也包括從此生到彼生的連結過程中的生命體的存在。

「我」,這一生的我、現在的我、這一念的我、下一念的我、一直到來生的我,都是由四大五蘊完成的。以四大為我五蘊為我,都是有執著的我。因此,《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以般若慧觀照五蘊皆空以後,才能得解脫、得自在

2.功過果報的我

世間,大多數人都希望人家贊嘆、希望人家鼓勵;做好事希望留名,希望留芳百世、名垂千古、名揚四海。

目前,我出版了不少書,中文、日文、英文都有。如果我希望寫更多更多的書,而能被翻譯成各國的文字,讓世界所有國家的人都認識我,認識「聖嚴」這個人,如果只是為了這個目的而寫書,我就是為了「我」,而不是為了眾生

不過一般人存有這種心,也是正常的。鼓勵一個人使他好事,表揚他使他做更多的善事,讓更多人見賢思齊也能受到表揚,也是很好的。所以任何一個團體或政府,對於優秀、成績好、貢獻的人士要加以嘉獎。但是,如果受表揚的人是為了受表揚而努力那就有問題了。

又譬如,一九九一年我曾經接受好人好事的表揚。其實,對我來講,我並不是那個「好人」,「好事也不是由去做的,我只是認識了很多想做好事好人因緣俱足之下,幫忙他們做了好事成就了這些好人。如果只有我一個人,能成就的就很有限了,一切的事,都是由許多人共同完成的。只要這么一想,自我就會淡化、減小。

爭功的人必定諉過,很多人為了爭功,喜歡把別人的功勞搶來據為己有,一旦有過失則把責任給別人,上推、下諉,不是說上面交代得不妥當,就是下面的人做得不對,只有自己是無辜的。我們不要做爭功的人,應該把功勞給人。至於「過」是不是我的?如果沒有人承擔,是我的又有什麼關係?如果有人承擔,我也不需要硬把過錯攬在自己身上

佛經中有這么一個故事:曾經,有一和尚傻乎乎的。一個少女未婚懷了孕,在情人的唆使下,跑到廟里和尚說:「和尚啊,我肚子里孩子是你的。」

和尚說:「噢,是真的嗎?」

少女說:「你忘了嗎?當然是你的!」

和尚說:「噢,好,好,那就是我的吧!」

後來,孩子生了少女就把孩子送去說:「這孩子是你的,你應該養他。」

和尚說:「好,好,那就給我吧。」

四周的人紛紛罵這和尚六根不凈。本來還有信徒供養他,如今沒有人願意再供養他,和尚成了乞丐,卻仍抱著孩子四處要飯吃

孩子一天天長大,和尚便准備把他留下來當小和尚

結果那位少女在和情人結婚後,夫妻兩人跑來找和尚說:「和尚你知道這個孩子是誰的嗎?」

和尚說:「你們不是說是我的嗎?」

「不,這個孩子是我們的。」

「是你們的?那就帶回去吧!」

就這樣,孩子被抱回去了大家都罵這個和尚:「你怎麼這么傻呢?」

和尚說:「我是個和尚,沒有人要小孩,當然是給我啰!既然有人要那就抱回去啰!」

大多數人都只希望得好的果報,不希望得壞的果報。例如,很多人害了病就怨天尤人,說:「我這一生沒有做壞事,為什麼偏偏要我害病?那些做了壞事的人,為什麼他們不害這種病,而叫我來害這種病?」好像是老天不公平。從佛法的立場來看,一切的果報必定有原因,受報之時不必再問:「為什麼我得到這樣的果報?」重要的是,如何改善現在已經得到的果報

已經得到的果報,應該無怨無尤的承擔,同時想辦法扭轉、改善既有的命運環境。經由我們的努力改變既有的事實環境,這便是改變果報-從不好變成好,希望自己能夠更好;不過,這仍是有我的,是有我的執著

很多人講:「你不執著你不要那麼自私啦!」不需要用句話罵人,自私是正常的,自私而害人才不正常。自私而不害人,自私而能使他人因他的自私得福,不是很好嗎?

(三)假名自我

1.聞法者的假名

金剛經》的第一句即雲:「如是我聞。」很多人問,佛法講「無我」,為什麼經典里開頭第一句就是講「我」,是不是佛教也講「我」?「如是我聞」的「我」,指的是阿難尊者,是當下聽法、聞法的人阿難尊者聽到佛陀說法之後,回想、覆誦給以後的人聽,說:「當時,是我親自聽到釋迦牟尼佛這樣講的。」

用以表示有證人證明這是事實,因為「當時我在那兒」,以「我」取信於後來的聽法者,因為「我是親自聽到的,請你相信我,我是這樣聽到的……。」

這個「我」是假名的我,代表聽法者。

2.說法者的假名

金剛經》又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是金剛經》中很有名的經句,它重復講著:「不要住於色聲香味觸法、不要住於色聲香味觸法……。」

有一些人認為佛有三十二種大人相,三十二種大人相即屬於「色」,是形狀、顏色的表現。《金剛經講到,如果以三十二相來見如來,這個人是不是真的見到了如來?不一定。佛雖然有三十二種大人相,但是,除了佛以外,還有一種人也有三十二種大人相,那就印度神話傳說中的「轉輪聖王」。傳說有一種統一天下而不用武力,雖有武力卻可以不用武力的理想社會即為轉輪聖王的境界

佛雖以聲音說法,但是如果用佛的形象或佛的語言,希望能見到佛的話,這個人是見不到如來的,這個人行的是邪道。這段經文中用的兩個「我」,都是假名我。佛陀經典中常常自稱「我」,這個「我」不是凡夫執著的我,而是假名。因為,他如果不說我對於說法人來說,就沒有辦法呈現,沒有辦法表達了。凡是需要表達,尤其是語言文字表達的時候,一定是有對象,有對象,即有你、我,所以會出現「我」字。但是,這個我,是假名我,並非真實我。也可以說,是色相的我,不是真實的我,是如來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