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明末佛教研究 第一章 明末的禪宗人物及其特色

第一章 明末禪宗人物及其特色    第一節緒言    佛教本以實踐為主,理論的思想,乃是為了實踐的目的。所以,佛教雖有浩瀚的教典,都是為了如何實踐佛的教法而出現。所謂佛教的實踐方法,大別不出三類:一是持戒,二是習定,三是修慧。可是,此三者,以戒為基礎,慧為目的,定為發慧的主要條件。自印度以至中國,乃至目前的佛教所到之處,無一不是基於這三項原則(注一),否則,雖名為佛教,卻不是佛教的本色了。    因此,佛教雖從思想的角度及教團的形態而言,分有南傳與北傳,北傳又分為顯教與密教,顯教又分為禪及教,教又分派,禪也分派。他們的主要修行方法,仍皆以戒定慧的三無漏學為依准。而且,自古以來,「從禪出教」(注二),「藉教悟宗」(注三),是相互為用的。唯有真的實踐,始能產生真智慧而為眾說出究竟清凈不思議法,也唯有依靠正確教義指導,始能實踐正法,而明其自心見其本性。因此,中國禪宗,雖以「不立文字」為其特色,它所留下的禪籍,反而是中國佛教的諸宗派中最豐富的一流。從禪宗上看,凡是一流的禪士輩出的時代,幾乎也是禪宗典籍的豐收之際,尤其到了明末中國,禪僧及禪宗居士們,凡是傑出而有影響力者,幾乎都有相當分量及數量的著述,流傳於後世。最難得的是,他們不僅重視禪宗語錄及史書的創作和編撰,而且從事禪宗以外的經律論的注釋疏解。所以我們若將明末視為中國佛教復興的時代亦不為過。    所謂明末,主要是指神宗的萬曆年間(西元一五七三─一六一九年),可是,有些人生於萬曆之前,活躍於萬曆初年,有些人生在萬曆年間,活躍於萬曆年間,有些人生於萬曆末期,卻活躍於萬曆之後。明朝亡於西元一六六○年,而本文研究的人物,以其生歿年代的起歿計算,則自西元一五○○至一七○二年,最遲的時代雖及清代,仍是生於萬曆年代的人。    禪宗重視修證經驗其所經驗的真偽及深淺,縱然已有自信,仍得經過先進禪德的勘驗與印可。凡是有能力印證他人的人,必是自己也曾接受過上一代禪德的印可。為人印證者,通常即是指導你修行的人也可能僅在一面之間,便承認了你的修證工夫。不論如何,你受了何人的印可,便算接受了他的傳承,而成為他下面的另一代傳人,稱為法嗣。    由於傳承的關係代表了法統的延續,也證明了修證經驗的可靠性;所以自宋朝的《景德傳燈錄》(注四)之後,有《建中靖國續燈錄》、《聯燈會要》、《嘉泰普燈錄》、《五燈會元》等諸書(注五),記述禪宗諸家的系譜,經元朝,迄明初,又出了《續傳燈錄》及《增集續傳燈錄》(注六)。正如明初玄極的〈續傳燈錄序〉所敘述的史實一樣:「吳僧道原,於宋景德間(西元一○○四年),修《傳燈錄》三十卷,真宗特命翰林學士楊億等,裁正而序之,目曰《景德傳燈錄》,自是禪宗寖盛,相傳得法者益繁衍。(宋)仁宗天聖中(西元一○二三─一○三一年),則有駙馬都尉李遵勖,著《廣燈錄》。建中靖國初(西元一一○一年),則有佛國白禪師,為《續燈錄》。淳熙十年(西元一一八三年),凈慈明禪師,纂《聯燈會要》。嘉泰中(西元一二○一─一二○四年),雷庵受禪師述《普燈錄》。宋季(紹定間,西元一二二八─一二三三年)靈隱大川濟公,以前五燈為書頗繁,乃為粹成《五燈會元》。」(注七)    以上序中所敘六種燈錄,除了《廣燈錄》之外,余均被收在《大正藏》及《卍續藏》的史傳部。然後,經過一百六十年,至明初(西元一四○一年),玄極輯出《續傳燈錄》,又過一百九十年,至明末的萬曆二十三年(西元一五九五年),瞿汝稷集《指月錄》。西元一六三一年,有《教外別傳》、《禪燈世譜》、《居士分燈錄》。西元一六三二年至一六五三年間,有《佛祖綱目》、《五燈會元續略》、《繼燈錄》、《五燈嚴統》,及《續燈存稿》等諸書(注八),相繼問世。明末僅僅六十年間,竟比任何一個時期所出的燈錄更多,而且此一趨勢,延續到清之乾隆時代西元一七九四年時,又繼續出現了《續指月錄》、《錦江禪燈》、《五燈全書》、《正源略集》、《揞黑豆集》等諸書(注九)。在明末及清的二百年間,如果不是禪者中的人才輩出,豈會產生如此多的燈錄?如果不是禪者們重視法系的傳承,豈會有人屢屢編集燈錄?那些禪者中的傑出者,不僅在修證的禪境上各有其突破處,在文字經教的修養上,多半也有相當的造詣。故自西元一五九五至一六五三年的五十八個年頭之間,新出現的禪宗典籍,包括禪史、語錄、禪書的輯集、編撰、註解等,共有五十種計三百八十六卷,動員了三十六位僧侶及十位居士,平均不到十四個月有一種新的禪籍面世(注一○)。    在明末禪宗的人物方面的考察,主要是根據明末及清初的諸種燈錄,最好的第一手資料,當然是明末禪僧及居士為我們留下的傳記、塔銘、行狀,相信這些文獻也正是諸種燈錄的原始資料,可是,除了傑出的僧侶,願意留下自傳或傳記資料,而由後人加以刊行或刻碑之外,多半禪者的事跡是不被後世所知的。所以諸種燈錄所錄的禪者,能有生歿年月可考,且有特殊的新觀念、新公案被記述者,那是不多的,故有好多禪者僅在燈錄的目錄中,見到他們的名字列於某派某世的傳承之下,卻不見有其事跡及語錄公案等備載於燈錄的內容之內。唯對研究者而言,仍是有其方便,至少可藉以了解活躍在當時的禪宗人物,到底有多少。雖僅被列名的人,也該都是有力於當時的禪者,否則,在百萬計的一般禪者之中,豈有多少僥倖而於燈錄中列名的人。    本文依據成於西元一六四二至一七九四年之間的九種燈錄及傳略集的資料,取其有名又有事跡記錄者,整理成表(注一一)。此表所記內容,凡一百七十九個年頭,一百一十七人,其中僅有六位是居士,且無一人是女尼。但是我們可以判斷,由於那些燈錄的編集者,均有他們宗派法系及傳承的觀點對於人物的取捨,也都有他們主觀的尺度。也可以說,正由於受了宗派立場的限制,被選錄的對象,就難免沒有厚此而薄彼的情形。故若僅就上舉的九種燈錄的資料所見者,尚無法說明明末禪宗的盛況。也可以說,明末禪宗之豐富,不是燈錄內容所能全部介紹,燈錄僅照傳統的模式,著重禪者們的參學過程語錄公案的編采。至於明末禪者們的禪思想及禪學以外的著述,則非燈錄的分內事了。因此,雖然在《續燈存稿》、《續指月錄》、《續燈正統》、《正源略集》(注一二)等諸書中,將正統的禪者以外,附錄了「未詳法嗣」者及「諸尊宿」的事跡,作為補救,但也只限於被正統禪宗學者視為與禪宗相關者,始被錄入。其他曾與明末諸尊宿如雲棲袾宏(西元一五三五─一六一五年)、達觀真可(西元一五四三─一六○三年)、憨山德清(西元一五四六─一六二三年)等人相關的僧俗弟子,均未列入,甚至與以上三人被後世並稱為明末四位大師之一的蕅益智旭(西元一五九九─一六五五年),在諸燈錄之中,竟未見其名字。可能後人將他視為凈土宗或天台宗的派下,故意捨棄。另在《居士傳》內所列明末的諸居士中(注一三),有十一位是以禪行為其修持法門的,然為諸燈錄所收者,僅得其中的一位(注一四)。足征諸燈錄的編集者們,均把法脈系統的門戶守得很嚴。    事實上,禪宗的重視傳承,本來是為了防止濫冒,所以要由傳承明確的明師,給予勘驗及印可之後,始得成為正統正式的禪法的繼續傳授印證者。但是,經過南宋末期、元朝及明初,一度衰微之後的禪宗,能夠把握佛法命脈的真修真悟的禪者,便寥寥無幾(注一五),往往是上一輩的禪者們,為了維系禪宗寺院形式上的世代相承,不致因了缺乏真正明眼人的接掌門戶,便趨於滅亡的厄運起見,對於尚未明眼的弟子,只要稍具才華,勉強能負起寺院的管理之責者,也就給予傳法的印可了。此種印可,被禪宗的門內人,評為「冬瓜印子」。也就是說,這種印可的證明,不是蓋上了皇家的玉璽,也不是蓋的金屬或石刻的正式印章,而是蓋的臨時用冬瓜肉偽造的印章。印章既是假的,用此印章印可的證明書,當然沒有實質上的意義。故到明末之際,禪者們尋求明師印可者,固然不少,有足夠能力自度度人的傑出僧侶,則未必將聞名於當時的禪匠看作尋求印可的對象;或者由於機緣成熟,不是碰不到面,就是碰到了面也不發生傳承的關係。比如蕅益智旭,曾經參謁曹洞宗青原之下三十五世的無異元來(西元一五七五─一六三○年),盤桓了一百十日,不但未嗣其法,反而因之而「盡諳宗門近時流弊,乃決意宏律」了(注一六)。但這並非表示看不起元來,元來倒是極受蕅益尊崇的一位禪者(注一七)。    事實上,不重視派系法統的師師相承,可說明末佛教一大潮流,蕅益智旭,不僅未求任何禪者的印可,甚至極端反對法派承襲的陋習(注一八)。此外如雲棲袾宏,雖曾參訪臨濟南嶽之下三十三世的禪匠笑岩德寶(西元一五一二─一五八一年),憨山德清除了也曾參訪德寶之外,還參訪過臨濟南嶽之下三十二世的雲谷法會(西元一五○○─一五七九年),卻都沒有建立法統傳承的關係。最足注意的是,因為曹洞宗青原之下三十五世的傳承者湛然圓澄(西元一五六一─一六二六年),也對求人印可之事,抱著可有可無的態度,而謂:「本分自心,如能得悟,豈有更欲求人證許,方乃消疑耳。」(注一九)    也許正由於明末曹洞宗的圓澄不堅決強調印可傳承的重要性,在臨濟南嶽之下二十六世的費隱通容(西元一五九三─一六六一年)所撰《五燈嚴統》凡例中,否定了他的法統(注二○)。問題當然不是這樣簡單,容在後面詳論。    從明末禪者們所留下的作述看來,臨濟宗的諸人,比較保守陳規,曹洞宗的諸人及法嗣不詳的諸尊宿,則比較能著重實際情況的效用適應。對於禪宗弊端的自我檢討,對修行工夫重視鍛煉的方法,也以此曹洞宗下及諸尊宿較為積極。至於臨濟下的漢月法藏(西元一五七三─一六三五年),雖屬臨濟南嶽之下三十五世密雲圓悟(西元一五六六─一六四二年)的法嗣,因他乃以自力參破,而得悟透,見解便比較獨立,作《五宗原》一書暢論其說,但卻引發了密雲圓悟的反對,編述了《辟妄救略說》一書(注二一)。漢月法藏的法孫,晦山戒顯(西元一六一○─一六七二年)承其遺風,撰有《禪門鍛煉說》一書,傳於世。此種敢於自我檢討並重視修證方法的風氣,也可算是明末禪宗一大特色。    此外,明末的禪者之中,既有不少勇於檢討、重視實際、思想獨立的人物,他們在自修及勸人修行觀念上,也有活用的方便,雖皆以禪悟目標為指歸,也不排拒念佛持咒等的雜行。    註解    中國禪宗的實踐,重在實際的生活,重在人格內心的鍛煉,不重禪定的習得,但在生活精進實踐中斷絕向內向外的攀緣心時,智慧之光芒,自然現前,所以較為活潑。然於省悟之後,依舊要求踏實的定力,來增長智慧力量。印順法師《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六一四─六一五頁(一九六八年六月台北慧日講堂出版)。印順法師中國禪宗史》三七─七一頁(一九七一年六月台北慧日講堂出版)。《景德傳燈錄》三十卷,宋之道原,纂成於西元一○○四年,現存於《大正藏》五一冊。    《建中靖國續燈錄》三十卷,宋之惟白集。    《聯燈會要》三十一卷,宋之悟明集。    《嘉泰普燈錄》三十卷,宋之正受編。    《五燈會元》二十卷,宋之普濟集,以上現均存於《卍續藏》之史傳部。    明初之玄極所輯《續傳燈錄》三十六卷,序於西元一四○一年,存於《大正藏》五一冊及《卍續藏》一四二冊。    明初之文琇所集《增集續傳燈錄》六卷,存於《卍續藏》一四二冊。    《卍續藏》一四二.二一三頁。明末諸種燈錄資料,請參閱本章第四節所附「明末禪籍一覽表」的「明末諸家禪宗史傳」表。以上諸書的資料,請參閱本章第二節所附「明末禪宗人物資料表」。參看本章第四節的「明末禪籍一覽表」。參看本章第二節所附「明末禪宗人物資料表」。    《續燈存稿》卷一二,有〈未詳法嗣〉編,錄有明末禪僧六人。    《續指月錄》卷二○,有〈尊宿集〉,錄選明末禪者十八人,其中有一位比丘尼、兩位居士。    《續燈正統》卷四一,有〈未詳法嗣〉編,及卷四二的〈補遺〉編,錄明末禪僧十三人。    《正源略集》卷八,有〈附諸尊宿〉編,錄明末禪者十四人,其中兩人是居士。《居士傳》共五十六卷,彭際清編成於西元一七七五年,現存於《卍續藏》一四九冊。明末的十一位居士資料,參閱本書第四章〈明末居士佛教〉一文。此一人是黃元公,為《五燈全書》卷六二及《正源略集》卷八所收,說他是曹洞宗無明慧經(西元一五四八─一六一八年)的法嗣,但在《居士傳》中,他也臨濟宗的密雲圓悟(西元一五六六─一六四二年)及費隱通容(西元一五九三─一六六一年)有關。宋末未出人,元朝僅出曹洞宗的萬松行秀,臨濟宗的雪岩祖欽、高峰原妙、中峰明本。漢月法藏的《濟宗頌語》有雲:「高峰、中峰以下,屢遭亂世,其間諸家傳法弟子,給侍不久,宗旨漸疏。」(《卍續藏》一一四.二一三頁)《靈峰宗論》卷首,「八不道人傳」。《靈峰宗論》卷一○,智旭(西元一五九九─一六五五年)作〈曹溪(西元一二六三─一三二三年)行呈無異禪師有序〉之中,有稱元來乃是一位「以禪治惑,一律扶衰」的人物。參看《靈峰宗論》卷五的〈法派稱呼辯〉及卷五的〈儒釋宗傳竊議〉二文。湛然圓澄著《宗門或問》(《卍續藏》一二六.三二二頁)。參看《卍續藏》一三九.七頁。以上二書現存於《卍續藏》一一四冊。 第二節明末禪者的資料考察    資料的考察,分成兩個方向一是依據明末禪者們自己留下的作述,探究其內容序跋及附錄的塔銘傳記,而得知他們的行實及思想。二是根據諸種燈錄所載、世代相承的禪史資料。若以重點性及重要性而言,第一類的資料,極為可貴;若以普遍性及系統性而言,第二類的資料,殊足參考。本文的重心,應該是第一類,本文的範圍,亦宜顧及第二類。    現在先將第二類的資料,整理成表,庶能一覽便知明末禪宗人物的大勢。    從以下表列的資料,可以發現幾個特徵:1.諸燈錄對於禪宗人物的取捨,雖各有其不同的標准,若遇重要的人物,則為諸燈錄所共認。2.《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及《揞黑豆集》是選錄禪林的重要人物;《錦江禪燈》是選錄四川一地禪林人物。3.《續燈存稿》、《續指月錄》、《續燈正統》的選錄尺度較寬,收錄的人數較多;《五燈嚴統》的選錄尺度,較為嚴格;《五燈全書》較略於前而較詳於後。4.各家對於人物所屬的宗派及世代,大致相同而略有先後的出入。5.《揞黑豆集》對人物時代的次序,往往顛倒。    

(一)明末禪宗人物資料表

人物書名及其作成或制序年代諸人籍貫
人名在世年代宗派及世代嗣法之師續燈存稿1642五燈嚴統1650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1667年以前續指月錄1670錦江禪燈1686續燈正統1691五燈全書1693正源略集1785年以後揞黑豆集1794
臨濟(南嶽下)曹洞(青原下)未詳
絕學明聰?-157232  本瑞卷10卷23 卷15 卷30卷60 卷3邵武
漢陽古岩 "  ""  " "  "漢陽府
大休實1514-1588"  ""  " "" "新鄭
大覺圓 "  智素"" " "" 卷4漢川
雲谷法會1500-1579"  道濟"" " ""  嘉善
東溪方澤 "  """ " ""  嘉善
浮峯普恩 "  法聚"  " ""  山陰
無趣如空1491-1580"  ""卷14" "" "嘉興
養庵廣心1547-1627  尊宿不明卷12  卷20 卷30 卷8 上饒
天真道覺 32  凈琴"卷23 " "卷60  建寧府
無礙明理 "       ""  汾州
彭州寶池 "  鑒隨    卷9    西鄉縣
了凡剛1550-1612"  "    "    邛州
笑岩德寶1512-158133  明聰卷10卷24卷14卷16 "" 卷3金台
廬山大安1510-1579"  古岩     "   襄陽
龍樹寶應 "  "" " ""  太原
五台楚峰 "  """ " "   太原
玉堂和尚 "  """ " ""  不明
古湛性沖1540-1611"  如空"" " "" 卷5蘇州秀水
暠山智秀1588-1657-?"  廣心     "   饒州樂邑
古卓性虛?-1615"  明理   "     嘉興
少室常潤?-1585 33 忠書卷11  卷18 卷37卷61  南昌進賢
廩山常忠1534-1588 " ""  " ""  建昌府
鵲山圓佐?-1585 " "   " "   順德府
興國如進  33 忠書   卷18 卷37   大名府
龍岡如遷1538-1598 " "   " "   懷慶府
古風通玄  " "   "     河南鄴下
大覺方念1547-1617 34 常潤卷11卷25 卷20 "卷62卷3卷3順天府
無言正道?-1590-? " ""  " ""  河南
實相善真  " "     "   保寧府
無明慧經1548-1618 " 常忠" 卷15" 卷38"""撫州崇仁
智空了睿1540-1624 " 常潤   "     內丘
鰲谷銀妙  " "   "     邯鄲
無疑真信  " "   "     蓬山皇親
於鍾英  " "   "     河南鄴下
幻有正傳1549-161434  德寶卷10卷24卷14卷17 卷31卷64 卷4溧陽
靈谷曇芝 "  """ " ""  江寧府
三際廣通 "  """ " ""  太原
幻也佛慧1536-1626"  "" "" "" "會稽
南明慧廣?-1620"  性沖   "  "  海寧
正宗悟 34  德寶"  卷17 "   鳳陽
高庵傑 "  "   "     京兆
天常經 "  "   "     天台
素庵智 "  "   "     武林
密雲圓悟1566-164235  正傳 卷24卷15卷18    卷5常州宜興
天隱圓修1575-1635"  " """ 卷31  "常州宜興
雪嶠圓信1571-1647"  "卷10 "" "  "鄞縣
抱朴大蓮?-1629"  """ " "  "臨安
鴛湖妙用1587-1642"  慧廣"    "   海寧
五峰如學?-163336  圓悟"" 卷19 "卷65  臨潼
漢月法藏1573-1635"  """ " 卷32"  

梁溪

(無錫)

破山海明1597-1667"  " " "卷9"" 卷6西蜀
費隱通容1592-1660"  " " " ""  閩之福清
石車通乘1593-1638"  " " " ""  金華
朝宗通忍?-1648"  " " " "卷66  

毗陵

(常州)

萬如通微?-1657"  " "   ""  嘉禾
山翁道忞1593-167236  圓悟 卷24 卷19 卷33卷66 卷6潮州
石奇通雲1593-1662"  " " " ""  浙江婁東
牧雲通門?-1671"  " " " "卷67 "常熟
浮石通賢1592-1667"  " " " ""  蘇州平湖
林野通奇1595-1652"  " " " ""  蜀之合州
介子 "  "   " "   毗陵澄江
林皐本豫?-1646"  圓修 "   卷34"卷2"江蘇崑山
玉林通琇1614-1675"  " " " "卷68""杭州
箬庵通問1604-1655"  " " " """"吳江
山茨通際1571-1608"  " " " """"邗之通州
松際通授1593-1642"  "   " """"浙之烏程
衡石悟鈞1613-1646"  妙用   " ""  錢塘
介庵悟進1612-1673"  "   " ""  嘉興
一初悟元1615-1678"  "     ""  嘉興
唯一潤?-1647"  圓信     " ""浙之梅東
徹崖宏歇1611-1657"  "       " 楚黃
形山宏淖1599-167436  圓信       卷2 楚安
山鳴弘璐 "35 "       "  
湛然圓澄1561-1626 " 方念 卷25卷15   卷65卷3卷4會稽
心悅慧喜1564-1639 " 正道卷11    卷38"  金台
無異元來1575-1630 " 慧經" "  """ 廬州舒城
晦台元鏡1577-1630 " ""    """"建寧建陽
見如元謐1579-1649 " ""    """ 建昌南城
永覺元賢1578-1657 " ""    """"建陽
黃元公?-1645 36 ""    ""卷8 江西
指南明徹  " 圓澄 "   卷39"  金華
麥浪明懷?-1620-? " " "   """卷3 越之山陰
石雨明方1593-1648 " " "   """卷5嘉興
三宜明盂1598-1665 " " "   """"錢塘武林
爾密明澓1591-1643 " " "   "卷63" 會稽
具足明有  " "     """ 會稽
瑞白明雪1584-1641 " " "   """ 桐城
柳湞居士  36 圓澄 卷25   卷39卷63  山陰
葉曇茂  " "     "" 卷5南昌
雪關智誾1585-1637 " 元來     卷40"卷3 廣信上饒
嵩乳道密1588-1658 " "     """ 泗州
宗寶道獨1599-1660 " "     """ 廣州
竹山道嚴1602-1661 " "     ""  西川
古航道舟1585-1655 " "     ""  泉州
雪礀道奉1591-1669 " "     ""  建陽
星朗雄1597-1673 " "     ""  閩漳龍溪
大成  " "      "卷8"桐城
覺浪道盛1592-1659 " 元鏡     ""卷3"建寧浦城
為霖道霈1615-1702 " 元賢     """ 建安
涵宇海寬  " 慧喜     ""  直隸
別山性在?-1651-? " "      "  順天豐潤
雲棲祩宏1535-1615  尊宿不明       卷8 杭州仁和
達觀真可1543-1603  ""卷12  卷20 卷41 " 江蘇句曲
無念深有   尊宿不明"  " 卷41 卷8 黃州麻城
儀峰方彖?-1592-?  ""卷12  卷20 卷42 " 達州
聞谷廣印1566-1636  """  " " " 杭州
無學幻   ""   "   "  
憨山德清1546-1623  ""   " 卷41 " 安徽全椒
顓愚觀衡1579-1648  """    " " 順天
元白可   ""       "  
大辯道焜   ""       "  
見月讀體1601-1679  ""       " 

滇南

(雲南)

徧融真圓1506-1584  未詳"    卷9"   西蜀營山
戲蘆澄心?-1604  ""     "   潮州海陽
古雪真喆 36 ""     卷42   甌寧
吹萬廣真?-1618-1639  ""  卷15      西蜀
說明1.臨濟宗自南嶽下三十二世至三十六世五代計六十人 2.曹洞宗自青原下三十三世至三十六世四代計四十二人 3.法嗣未詳之尊宿十五人 4.以諸人生滅年代計系自西元一五○○年至一七○二年 5.凡收一百一十七人(中有六位居士)歷明末及清共二百零二年 本書共12卷,現存《卍續藏》145冊,通問編集本書共28卷,現存《卍續藏》139冊,通容集本書共15卷,現存《卍續藏》137冊,自融集本書共21卷,現存《卍續藏》143冊,聶先集本書共20卷,現存《卍續藏》145冊,通醉輯本書共42卷,現存《卍續藏》144冊,性統編集本書共120卷,現存《卍續藏》140,141,142冊,超永編本書共16卷,原缺第一卷,現存《卍續藏》145冊,際源及了貞輯本書共9卷,現存《卍續藏》145冊,心圓及火蓮拈集 

 第三節 明末禪者的出生地域及重要人物    從「明末禪宗人物資料表」中,可以了解明末禪者們的出生地的分布狀況也可以明白地指出了哪一些是極端傑出而化度力強大的人物。第一點依據諸人的籍貫所在,第二點則依據諸人的法嗣多寡。且讓我們進一步,再制兩表如下:  

(一)明末禪者的地理分布表

省別人數人名
浙江31雲谷法會、東溪方澤、無趣如空、養庵廣心、古卓性虛、幻也佛慧、南明慧廣、天常經、素庵智、雪嶠圓信、抱朴大蓮、鴛湖妙用、石車通乘、石奇通雲、玉林通琇、松際通授、衡石悟鈞、介庵悟進、一初悟元、唯一潤、湛然圓澄、指南明徹、麥浪明懷、石雨明方、三宜明盂、爾密明澓、具足明有、柳湞居士、雲棲祩宏、聞谷廣印、浮峰普恩
江蘇14古湛性沖、幻有正傳、靈谷曇芝、密雲圓悟、天隱圓修、漢月法藏、朝宗通忍、牧雲通門、浮石通賢、黃介子、林皐本豫、箬庵通問、山茨通際、達觀真可
四川12彭州寶池、了凡剛、廩山常忠、實相善真、破山海明、林野通奇、見如元謐、竹山道嚴、儀峰方彖、吹萬廣真、無疑真信、徧融真圓
福建11絕學明聰、天真道覺、費隱通容、晦台元鏡、永覺元賢、古航道舟、雪礀道奉、星朗雄、覺浪道盛、為霖道霈、古雪真哲
河北11笑岩德寶、鵲山圓佐、興國如進、大覺方念、智空了睿、鰲谷銀妙、高庵傑、心悅慧喜、涵宇海寬、別山性在、顓愚觀衡
安徽6正宗悟、無異元來、瑞白明雪、嵩乳道密、余大成、憨山德清
江西6皓山智秀、少室常潤、無明慧經、黃元公、葉曇茂、雪關智誾
河南5大休實、龍岡如遷、古風通玄、無言正道、於鍾英
湖北4大覺圓、漢陽古岩、無念深有、廬山大安
山西4無礙明理、龍樹寶應、五台楚峰、三際廣通
廣東3山翁道忞、宗寶道獨、戲蘆澄心
湖南1萬如通微
陝西1五峰如學
雲南1見月讀體
不明7玉堂和尚、徹崖宏歇、形山宏淖、山鳴弘璐、無學幻、元白可、大辯道焜(《正源略集》雲:宏歇楚黃人,宏淖楚安人,此二地名考察無著)
合計117人 
    以上的地理分布,是依據「明末禪宗人物資料表」所標,原始資料則為諸家燈錄及其他的傳記,原標均系明末的地名,各資料間,亦偶有出入之處筆者經斟酌研判而作成選定,查對《中國地名大辭典》及《讀史方輿紀要》之索引,標示出現代所屬的省名,且將北京的列入河北省,南京的列入江蘇省,製成一表。    由表中的省別歸類統計顯示,明末的禪者,竟有七十三人出生於中國東南部的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之七省,而以浙江居首。華北部二十人,分別出生於河北、河南山西。西北部僅陝西一人。西南部以四川居首,佔十二人廣東雲南各佔一人大師的人物,出於浙江、江蘇、福建、安徽、江西、河北等六省,明末的禪者們,也即以此六省作為行化的國土。何以東南諸省,得天獨厚?此與政治文化的重心,向東南移動,有大關係。    上面的「明末禪宗人物資料表」,也很清楚地告訴了我們,明末的一百一十七人之中,有多少位是受諸燈錄所共同收錄的,又有多少位的嗣法弟子是較多的,在他們的嗣法弟子之中,又有多少位是非常傑出的。我們再從明末清初的其他禪籍之中,也可旁證那些位明末的禪僧是有力於其當時並且影響及於後世的。為求更加清楚起見,另立一表如下:    (二)明末傑出禪僧世系表     嗣法未詳諸尊宿:1)徧融真圓(1506-1584)    2)雲棲株宏(1535-1615)    3)達觀真可(1543-1603)    4)憨山德清(1546-1623)    5)聞谷廣印(1566-1636)    以上三系之中,除了具德弘禮及晦山戒顯兩人,用()符號,表示出於資料表的一百一十七人之外的附錄,其餘皆從資料表所錄的一百一十七人之中選出。共計三十三人,其中也不都是大師級的高僧,有的人是因在他們的弟子或孫弟子中,出現了偉大的高僧,故在溯及大師們的世系時,便得介紹他們,有的人則因他們留下了語錄等的文獻,所以被列入表中。不過不論如何,能被列人這三十三人之中的禪僧,無不具有代表性的意義對於這些人物的事跡和思想,將在稍後討論。 第四節 明末禪籍和禪者作述   (一)明末禪籍一覽表    1注、述、著、編、撰、集、輯  
書名卷數年代作者性質現存《卍續藏經
禪關策進11600祩宏一一四冊
宗門玄鑒圖11607虛一一一二冊
博山參禪警語21611成正一一二冊
永嘉禪宗集注21622傳燈編注一一一冊
五宗原附臨濟宗頌語11628法藏一一四冊
溈山警策11634大香一一四冊
禪林寶訓音義11635大建一一三冊
辟妄救略說101638圓悟、真啟編著一一四冊
叢林兩序須知11639通容一一二冊
禪林疏語考證41644-1657元賢一一二冊
溈山警策句釋記21660弘贊一一一冊
禪門鍛煉說11661戒顯一一二冊
慨古錄1不明圓澄一一四冊
祖庭鉗錘錄附宗門雜錄2不明通容一一四冊
千松筆記1不明大韶一一四冊
十牛圖頌1不明胡文煥一一三冊
普明禪師牧牛圖頌附諸大禪師和頌11662如念空一一三冊
小計17種33卷 17人 

  2明末編集之古德語錄

書名卷數年代作者性質現存《卍續藏經
溈山靈佑禪師語錄1不明圓信、郭凝之編集一九
仰山慧寂禪師語錄1" " """
洞山良價禪師語錄1" " """
曹山本寂禪師語錄1" " """
大法眼文益禪師語錄1" " """
雪峰義存禪師語錄21639林弘衍編次"
小計6種7卷 3人 
 3明末禪師語錄
書名卷數年代作者性質現存《卍續藏》
雲谷和尚語錄2不明宗敬、道傑、惟能、宗㞧、祖祿一二七冊
紫柏尊者全集30不明德清一二六、一二七冊
紫柏尊者別集4不明錢牧齋纂閱一二七冊
憨山大師夢游集55不明福善、通炯日錄、編輯一二七冊
無明慧經禪師語錄41616元賢重編一二五冊
湛然圓澄禪師語錄附宗門或問一卷8不明明凡一二六冊
無異元來禪師廣錄351643弘瀚、弘裕彙編、同集一二五冊
晦台元鏡禪師語錄11636道盛一二五冊
永覺元賢禪師廣錄301657道霈重編一二五冊
見如元謐禪師語錄11638道璞一二五冊
宗寶道獨禪師語錄61620今釋重編一二六冊
麥浪懷禪師宗門設難1 許元釗一二七冊
小計12種177卷 18人 
    4明末諸家禪宗史傳  
書名卷數年代作者性質現存《卍續藏》
指月錄321595瞿汝稷一四三冊
八十八祖道影傳贊41620德清一四七冊
建州弘釋錄21629元賢一四七冊
教外別傳161631黎眉一四四冊
禪燈世譜91631道忞、吳侗編修、輯一四七冊
居士分燈錄31631朱時恩一四七冊
佛祖綱目421632朱時恩一四六冊
續燈存稿121642通問、施沛編定、匯集一四五冊
五燈會元續略81645凈柱一三八冊
繼燈錄71650元賢一四七冊
五燈嚴統251653通容一三九冊
五燈嚴統解惑編11653通容一三九冊
皇明名僧錄1不明祩宏一四四冊
先覺宗乘5不明圓信、郭凝之較定、彙編一四八冊
先覺集2不明陶明潛一四八冊
小計15種169卷 15人 
總計50種386卷僧35人,俗11人,合計46人

  由以上四表的四十六位作者名字考察,屬於本章「明末禪宗人物資料表」所收的,僅得十二人,其餘僧俗三十四人,除戒顯(注一)、凈柱(注二)二人之外,均未見於諸燈錄中明末清初階段的資料。現將諸燈錄中列名及無名者,分別介紹如下:

    列名於諸燈錄的禪籍作者:雲棲袾宏、密雲圓悟、雪嶠圓信、湛然圓澄、憨山德清、費隱通容、漢月法藏、山翁道忞、箬庵通問、永覺元賢、為霖道霈、覺浪道盛、晦山戒顯、遠門凈柱。    未列名於諸燈錄的禪籍作者:虛一、成正、傳燈、大香、大建、真啟、弘贊、大韶、宗敬、道傑、惟能、宗㞧、祖祿、福善、通炯、明凡、弘瀚、弘裕、道璞、今釋、如念空、胡文煥、郭凝之、林弘衍、錢牧齋、許元釗、瞿汝稷、黎眉、朱時恩、陶明潛、施沛、吳侗。    在上述的兩個名單中,前一項的十四位禪僧,均可找到關於他們的或多或少的傳記資料。後一項的三十二人之中,僅僅傳燈、弘贊、錢牧齋、瞿汝稷之四人,另有資料可考。從資料所見,傳燈是明末天台學派的巨匠,弘贊的戒律學注釋很多,錢牧齋的《楞嚴經疏解蒙鈔》多達二十八卷,瞿汝稷《居士傳》卷四四介紹得相當詳細(注三)。    可見明末的禪籍,未必就是出於禪者之手,禪籍的作者,多半是禪門子孫但也有其他宗派的人或者是不屬於任何宗派的人,只是不為弘揚佛法,為了保全史料的流傳。     另外,被諸燈錄的作者,視為禪者的人物,不論他們的嗣法系統是否明確,既有禪門的作略,便算作禪門的禪者。可, 是,他們的興趣範圍,有些人則不僅是活動於禪宗的園地,所以也有不少禪宗以外的著述。未被視為禪者而有禪籍傳世者,則不算是禪者。    又有曾經留下語錄,並被編集成書,收於《卍續藏》中的明末諸禪者如:法會、達觀、德清、慧經、圓澄、元來、元賢、元鏡、元謐、道獨、明懷等諸人之中,也有幾人留下了不少禪宗以外的其他作述。    依據如上的標准,得稱作明末的禪者,且有禪宗以外的作述傳世者,則有十一位,六十五種書。他們是:(1)袾宏十八種,(2)真可六種,(3)德清五種,(4)圓澄五種,(5)元賢六種,(6)法藏四種,(7)觀衡三種,(8)道霈五種,(9)通容一種,(10)今釋一種,(11)戒顯一種。其中以法嗣未詳的袾宏、真可、德清、觀衡等四人,佔了全著作量的三分之二,共達四十二種。其次是曹洞宗的圓澄、元賢、道霈、今釋等四人,合計十五種臨濟宗的通容、法藏、戒顯等三人,僅得六種。從此著作數量的統計,可以明白明末禪宗,雖然戶門的保持緊嚴,派系傳承之爭激烈,人才則多出於被視為系外的諸師。臨濟宗的法藏,於身後被其法師圓悟痛斥,可能不僅為了法藏的《五宗原》一書。此外法藏尚著有關於瑜伽施食及弘戒法儀的各兩種書,顯示他除了禪之外,也重於密教法門及戒法的弘揚。此與當時臨濟宗的諸師相較,是頗為不同的。    禪籍之外的禪者著作,究竟是些什麼性質,不妨以統計方式列表顯示如下:    (二)明末禪者禪籍以外作述種類資料表    書籍人物現存作述類別種數卷數尊宿曹洞宗臨濟宗《卍續藏》冊數祩宏真可德清觀衡圓澄元賢道霈今釋通容法藏戒顯《華嚴經》類28111一三四冊,一二~一四冊  
THE END
書籍人物現存
作述類別種數卷數尊宿曹洞宗臨濟《卍續藏》冊數
祩宏真可德清觀衡圓澄元賢道霈今釋通容法藏戒顯
華嚴經》類2811 1        一三四冊,一二~一四冊
法華經》類39  2 1      四九冊、五○冊
圓覺經》類12  1        一六冊
楞嚴經》類7341 3111     一九冊、二二冊、二三冊
楞伽經》類29  2        二五冊、二六冊
涅槃經》類136    1      五九冊
金剛經》類44 1 1 1     三九冊
心經》類99 411 11 1  四一冊、四二冊
《佛遺教經》類11      1    五九冊
《四十二章經》類11      1    五九冊
《阿彌陀經》類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