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惟傳)法師: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廿四章 修四念處

第二四章 修四念處                
 
  「戒律」本來是要息諍,但是「戒律」卻也最容易引起紛爭不斷、見諍不斷。我們要掌握一個重要原則,除非他要當你學生,有問題請教於你,你才跟他講怎幺樣去做,否則戒律方面,事實都是用來修正我們自己,不是去衡量別人。有關於名利心方面也是一樣,要回來檢驗我們自己,因為修行上有一些彎彎曲曲的岔路,都是要回來檢驗我們自己,我只是把我經歷過來的,所看到一些容易出差錯的分岔點,讓大家知道,因為有些它是很深,當你有修有證、有名有利之後,如果你走偏差了、都不知道,就很可惜。重要的是,我們真的都要息諍,回來凈化我們自己。

  (第一節)「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乘道,凈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身、受、心、法就是「四念處」,佛陀有一條能夠直接通達滅苦、息苦,究竟解脫的道路,這「一乘道」能夠「凈諸眾生,令越憂悲」,把你的苦、煩惱都能夠消失。「滅惱苦、得如實法」能夠真正去體悟到身心內外、宇宙人生的實相,了悟這些實相、真理,這個法門就是「四念處」。所以,在佛陀時代,以及當今的南傳佛教地區來講,「四念處」的修行法門,是最重要的主流,不管他們怎幺樣展現,都是扣住「四念處」的修行方法。在1989年,我一人到泰國去參訪,泰國也會問「阿彌陀佛」是什幺意思啊?當時大部分的泰國人,包括他們佛教出家人,都不知道什幺叫做阿彌陀佛,他們也大部分沒有聽過,就是一些時空的演變差異之後,他們不知道,因為在他們的修行法就是「四念處」,以及「出入息」方面。

  不過,今年年初有一泰國比丘台灣行腳,當時我還想說他們來到我們台灣,不曉得他們的口頭禪會用什幺,結果後來跟他們接觸,反而他們一跟我們見面都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可能就是因為他們一過來之前,我們這里跟他們交涉的人就跟他們講,我們這邊都是講這樣的一個佛號,反正遇到人家供養什幺,他們就是這樣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有一點就是入境隨俗。

  (第二節)「若比丘四念處者,則離如實聖法……」然後以此類推,如果一個人沒有落實在「四念處」的修行,就是離開佛陀所講的解脫聖道,「離如實聖法」就是離開解脫聖道,沒辦法真正體悟到法,就離開甘露法,然後「不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於苦就不解脫佛陀講得很坦白、很清楚,你的修行法門,如果沒有落實到「四念處」,只是在方便法上面繞。如果一個人能夠「不離四念處」,就不會離開佛陀所講的「如實聖法」,就不會離開「聖道」,不會離開「甘露法」。你能不離甘露法,當然就能夠脫離生、老、病、死,越憂、悲、惱苦。

  「我說彼人解脫眾苦」整個修行要離苦、滅苦,要出離苦海、邁向究竟解脫,一個很重要法門。【法義分享】四念處修法是綜合性的應用與全面性展開的完整修法那是二六時中,行、住、坐、卧、語、默、動、靜都在修行。所以,你必須要有前面聞思的基礎,否則修「四念處只會學到一些名相,學到一些技巧、學到一些皮毛精神核心很難學到。那是二六時中,行、住、坐、卧、語、默、動、靜都在修行,所謂「二六時中」就是24個小時的意思,一天當中都在修行,並不是說都不要睡覺,該睡覺的時候一樣睡覺,當你走路的時候、就好好走路,做什幺事情就好清醒覺知你的當下,包括要睡覺的時候,也清清楚楚的知道你要躺下來,然後你要觸到枕頭,這整個過程都清楚明覺。然後你要睡覺之前,內心裡面的起心動念,都能夠清楚明覺。但你不是說「好!我修行,都保持一個很高的一種明覺」睡覺的時候會睡不著,因為在睡覺的時候還在用力、沒有放鬆。如果你睡覺的時候沒有放鬆,沒有好好的睡覺,睡眠質量不好,隔天的禪修就會受到影響;除非你能夠放鬆,身心自然調整需要的休息量,如果自然的醒來就起來。並不是說二六時中用功,就是不可以睡覺,不是這樣!而是睡覺的時候就好好的睡,早上清晨醒來、眼睛一張開,當下的一切動作都清楚明覺。

  事實上,印度是以四個小時為一個階段,所以「四、六」二十四,他們把一天分做六個階段,所謂「二六時中」是印度的一種說法,其實就是二十四小時。於是有初夜、中夜、後夜。初夜是晚上的六點到十點,中夜是十點到清晨的兩點,後夜是清晨的二點到六點。白天也是一樣,六點到個十點是白天第一個階段再來就是中午的一個階段,他們是用四個小時來分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就是「六、四」廿四小時。如果以他們實際精進在禪修,因為佛陀所帶領的大部分是出家人,幾乎都是專業,沒有很多的雜務,大家的身心負荷不會那幺粗重,需要的休息量比較不需要那幺多。他們專業修行的,睡眠時間是「中夜」的時段--十點到清晨兩點,如果一般人把睡眠時間刻意減短,造成睡眠不足,一樣會影響爾後的禪修質量,這樣也不是很理想

  當然睡眠方面,睡眠量可以透過訓練而減少,因為我以前也經歷過,如果你睡眠減少不是自然的,而是刻意透過訓練,是不斷在透支你的生命力,長久下來身體的免疫功能就會衰退。要看睡眠是要自然的醒,然後精神很好而不是說人家只睡四個小時,我睡六個小時這樣不行啦!這樣太放逸啊!會比不過別人啦!我這樣不行……,你刻意從六個小時,然後就縮短兩個小時,但是在縮短這兩個小時之後呢?然後你在平常的時候,就會一直昏沉身體體力會透支,於是你用一些方法來對治,這樣慢慢的訓練、慢慢的訓練,可能你後來會真的就是睡六個小時。如果不是在正常的情況,而是透過人為的刻意造作,這樣是一個生命力的透支,久了之後,你的身體免疫系統功能就會出問題。

  有關於持戒方面,我們不用去論某人持了多少,我們要尊重每一個人的展現,他覺得這樣做比較好,我們也尊重,而且感恩他們的貢獻,至於我們個人可以參考別人的作為,我們要怎樣做,自己擬定出我們要怎樣做,不必去幫他們定位,因為這是尊重,我們是尊重這些的存在,我們自己要怎幺走,這是最重要的,你覺得說自己要怎幺走比較好你要持怎幺樣的戒,對你解脫有幫助,你就去做,「戒」事實上是幫助你解脫,所以我們不用去幫別人定位。

  【法義分享】起初要參加為期七天或十天的禪修,經善知識指導整套的修法,及如何去如實深觀、體悟身心內外及宇宙人生的實相。一方面也學習當下現觀身、口、意的沖動事實上,「四念處」是要進入到很微細的心行,要看到很微細身、口、意的展現,內心的變化。如果一個人有正知正見之後,採用四念處的全面修行那是隨時都有可能因為真修實證開悟、斷結、證果。但是,如果欠缺法義的聞思基礎,而急著修四念處,有以下的弊病:(一)只懂一些空殼名相。只學一些皮毛或只學到部分而沒辦法深入。這是很常有的現象很多人一聽到「四念處很好這是「一乘道」,很重要啊!結果就急著要去實修「四念處」。(二)、略有心得體悟之後,就背著一把銳利的寶劍,到處要找人較量,或到處要看別人之漏、挑別人的毛病,設法把別人比下去,以顯示「我的厲害」。這兩點都是很常犯的毛病

  修行,如果不是用來隨時反觀自己身、口、意的沖動與我慢,如果不是用來反觀諸結縛而斷結,那不管如何勇猛修行,都還在世間法裡面繞。修行真的就是回來看我們自己,覺得說我們要怎幺樣做,選擇一個覺得這樣走起來的路,對自己的生命意義能夠發揮出來,也能夠真正迴向世間我想這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的聞思基礎不足而急著修「四念處」,你會只懂一些空殼名相,或只學一些皮毛,或只學到部分而沒辦法深入,就像如果醫學理論基礎不夠,然後就急著要去當外科醫生,或是急著去找一位醫生來,在旁邊實習、在旁邊看,我們很容易常常只學一些技巧,只學一些外表,只學到一些皮毛,因為他跟你講一些重點方面的,你沒辦法體會啊!沒辦法體悟到啊!因為「四念處」的修行,等於是很銳利、很重要的一個階段它是全面性的修行,如果前面的聞思基礎不夠,你只是會學到一些皮毛,這樣而已。

  如果你的聞思基礎不夠,而且正確心態沒有建立起來,沒有慚愧心、沒有柔軟心,「修四念處」是以一種有所得、有所求的心在修。所以,以前我也看過不少人,他們也都是一樣標榜說用「四念處」在修,結果是怎幺樣呢?都著重在「守護六根」的關鍵上,就一直認為說怎幺樣看著他的身、口、意,然後根、塵接觸對境的時候,他怎幺樣去看啊!……不錯!這方面他已經有在看,在四念處裡面的「身念處」方面,覺得身體動作各方面他都在看、都在覺察,當他經過一段期間的訓練之後,不錯!他的明覺度、身體各方面的動作,已經比以前明顯進步了,但是再來呢?卻會用一種心態去看別人,當他自己覺得境界比較高之後,再來就是要看別人「你這樣不行啦!你這樣是漏啦!你這樣那裡漏啦!你這樣……」大家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我是遇過不少喔!

  當大家在共修的時候,他的耳朵就是在聽別人,看哪裡的有漏,等一下一把劍就砍過去;他會說你這樣就是不如法,這樣就是怎幺樣……,這樣就是沒有守護……,等於說他學了一些技巧之後,然後就是背著一把劍到處要去砍人,當然這砍的當下,一方面是說為你好,幫你指出你的缺點、你的漏,但事實上背後有一心態要讓你看看我的厲害,我比你厲害、我比你還高……,修行比高比低的心態很容易就呈現出來啊!所以,當我以前跟喜歡學禪的人在一起,一樣啊!看到大家參禪學佛之後,以為他開悟了之後,就是背著一把劍要去砍,要去比較、較量。當我後來跟一些學習「四念處的人在一起,一樣又是看到這樣,都是在比來比去、砍來砍去。

  所以,當你有一心得體悟之後,就背著一把銳利的寶劍,到處找人較量,或到處看別人的漏、挑別人的毛病,設法把別人比下去,以顯示我的厲害。不要認為說應該是修行較高的人才會有啦!我們初基的人應該沒有啦!事實上,這是很容易犯的毛病希望大家正確聞思之後,這些岔路就可以避掉,因為你慚愧心、有柔軟心,然後不斷的聞、思、修、證,這一解脫才會很快的上來,不斷這樣向初果、證初果,一路一直上來,才不會被種種枝枝節節岔路迷惑住了。

  本章的重點是放在第九節的《念處經》,北傳的經典裡面,在《中阿含》九十八經的《念處經》,在南傳《中阿含》跟《長阿含》都有《大念處經》,都是南傳裡面非常重要的經典。在國內的像葛應卡,他們有提到「四念處」的修法,也都是以「大念處經」方面為主,所有講「四念處」方面的,就是以「大念處經」為主,就是我們這里所講的以《念處經》為主要內容。因為我們這里有比較、對照過之後,發現北傳的《中阿含》裡面所講的《念處經》,講得很詳細,跟南傳的比較起來,重點都有把握住了,所以我們就把它歸納出來。

  上次在「持戒」單元有提到關於裹小腳的啟示,希望大家能夠從中去體會一些事情,但是大家要謹慎,絕對不是說不要持戒也不是說輕視戒律,沒有持戒、後面的定、慧不可能出來,「戒、定、慧」是一個環環相扣,而且是水漲船高,所以「持戒」才能「生定」,「生定」才能夠產生智慧。當你有智慧之後,又會回過來把原來不適當執著戒律那些,會慢慢調到「中道」,後來走到中道」上。希望大家不要漠視戒律,一方面也不要被戒條束縛住,形成綁手綁腳,這樣也不戒律精神原則。因此,重要的就是不要輕視戒律再來就是不要被戒律所束縛,我們要走在中道上。你要走在中道上,必須要有智慧,如果一開始走偏了,或是說走得礙手礙腳,沒關係!就是要從中才能夠去學習、調整成長,就是戒、定、慧,協助我們不斷這樣成長,大家要持到戒律精神原則

  (第三節)「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說修四念處。諦聽!善思!雲何四念處?謂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憂悲;外身、內外身觀住」「如是受、心、法,內法、外法、內外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調伏世間憂悲,是名比丘四念處」所謂「正智正念」的「智」,這時候算是正知正念,算是一種明覺、一種知覺、一種知,真正的智慧要在後面,後面經文已經改為「正念正知」。

  這一經有滿重要的一個啟示,我們以前以為「修四念處」,只有在身體方面而已,其實「四念處都有講到:內身、外身、內外身。「受」方面也是一樣有內受、外受、內外受。「心」方面也是一樣有內心、外心、內外心。「法」方面也是有內法、外法、內外法。【法義分享】因為這里的一些解釋,會有跟外面的解釋會有一些出入,外面的一些解釋我們可以參考。四念處是針對身、受、心、法,進行全面性的深觀。而且每部分又分為內身、外身、內外身,內受、外受、內外受,內法、外法、內外法。四念處實修分成幾個層次:第一、觀察內身、內受(觀察自己的身體及覺受);第二、觀察內心、內法。這是層次、步驟,一步一步這樣進來,一步一步的深入。第三、觀察外身、外受、外心、外法;第四、觀察內外身、內外受、內外心、內外法。在此,請大家補充第五點,第五個階段要到達無內無外。

  一般教導四念處實修的,大部都在第一階段的內身、內受方面下工夫,少部分能進展到內心、內法。但完整的四念處修法,要深入到第四層,事實上是要到第五層。修行視野,要從點→線→面→再擴大到整個虛空修行是要以個人五蘊身心為起點,但不要只侷限在個人五蘊身心上,否則會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林」,這與能否斷深層的我慢有很大很大的關係。因為自己曾經走過這樣一條路,後面這幾點都是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如果你沒有深入到後面的三、四、五這樣上來,很容易只見樹木、不見林。

  一般四念處分成幾個階段第一個是觀察內身、內受,觀察自己的身體及覺受。以前也聽過有些在教「四念處」的,因為《念處經》裡面有講到內身、內受,還有外身、外受,有的解釋認為「內身」就是身體裡面的內部,「外身、外受」就解釋為我身體的外部。但是當我後來深入經文再看,然後當自己這樣實際的走過來,發現這樣不是很理想的解釋。有的喜歡原始佛法的人,認為佛陀所講的,就只是在五蘊身心上面下工夫,像我們有時候會播放幻燈片,播到整個外面的世間這些,包括整個山河大地,有的又會認為這是播放身外的法、外面的法,這好像是外界,不是我們身體方面,沒有在我五蘊上面下工夫,認為這好像不是很重要,但事實那是錯誤的評估,因為我這也是走過來之後,才發現到外法方面,非常非常重要!如果我們「修四念處」,只有在五蘊身心上面下工夫,包括「四念處」,把外身、外受、外法,都解釋作我們身體外面,這樣在四念處裡面修,很容易形成一種「只見樹木、不見林」,而且深層的「我慢」很難很難突破。

  如果把內身、內受、外身、外受,都解釋成身體這一部分,認為修行是在我們五蘊身心上面下工夫,這樣深層的我慢很難很難斷,因為都是用「我」在修「無我」,也就這一把劍本身再怎幺砍,這一把劍本身沒辦法自己砍斷自己的。主要跟大家提出比較微細、精細的,修行是要從五蘊身心這個點開始是不錯,我們修行是要從這個點,然後擴大到線、再擴大到面,再擴大到空間。如果以我這樣一個心得整理出來讓大家參考,這個點比較容易了解,比較容易掌握,一般外面比較在教導、在著重的,都幾乎在這個點上面,也就是我們個人五蘊身心的「身」跟「受」兩個念住,很清楚在看你動作、你的經行、舉止,你的行住坐卧、語默動靜,一切都保持明覺,還有六根的出、六根的入,與身、口、意的出與展現,都是屬於身、受這方面的覺察,比較更微細一點深入的,就是包括個人的心跟法。

  真正「四念處」初步的階段,包括個人五蘊身心的身、受、心、法都要有,不是光清楚覺察你的動作,這樣而已,這個心就是當下你是怎幺樣的心態,有沒有貪?有沒有瞋?有沒有痴?都要清楚的覺察到。由心所展現出來的,叫做「法相」。五蓋--貪、瞋、痴、慢、疑,「四念處所要觀察的「法」,是著重在「心」所產生的法相身體所產生的是覺受,「法」就是心所產生的「法相」--你的貪、瞋、痴、慢、疑,有沒有精進走在七覺支上面?也都是屬於「法相」。因此,「法相」不是說不好的,它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你能不能如實的覺察到?因為這是微細的,這一定有它的次第、步驟。

  如果次第步驟的第一個「點」,你沒有清楚具體做到,第二的「線」,你沒辦法展現出來,第三要展現到「面」,再來又要展現到「空間」。像有的人喜歡從果地起修、從空性著手,認為說你在那裡修這些貪、瞋、痴,太慢啊!是小乘啊!只是小學生啊!因為你沒有扎實實的走,沒有一步一腳印的走。只要你有真正扎扎實實、一步一腳印的走,絕對不會認為那是小乘的、那是學生的,因為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基礎階段。如果沒有這些基礎階段你要談後面的空性,後面「空」的全體展現,只是變成「我慢」的展現而已。所以,一定是要點、線、面這樣上來,「四念處」有環環的結構,唯有你清楚知道自己身體的身、受、心、法,才能夠將身比身、將心比心去知道別人。所謂外身、外受、外心、外法,就是這樣。我們把它歸納到「面」的階段這是外面的身、受、心、法階段,所謂知己、才能夠知彼,你真正能夠清楚知道你的起心動念,你的身、口、意展現,有沒有我慢?能夠清楚的觀察到,你才能夠如實看到別人有沒有我慢。

  所以,如果沒有自知之明,不可能真正知道別人;如果能夠真正清楚知道你的身、受、心、法展現,你就可以將心比心、將身比身知道外面眾生他們的身、受、心、法,柔不柔軟?有沒有我慢?有沒有貪瞋痴?當你有一面平整的鏡子就可以如實照見世間,如果這個工夫能夠做得好,很自然就會有「他心通」,大家不要把「他心通」想的很虛很玄。但是,如果你沒有清楚如實知道自己,所謂「他心通」方面,是用猜測的,你只是在猜測,而且是用你的我慢在看別人的不如法,你以為別人不如法事實上是用自己的我慢在看。所以,如果沒有腳踏實地、好好如實清楚的,觀察到自己的身、受、心、法,外身、外受、外心、外法,沒辦法真正如實看到。

  點、線方面做好了,「面」就是包括自身以外的這些眾生都是,能夠清楚知道自己就能夠知道別人,這樣很自然就會有「他心通」的展現,如果你的心安詳、很清凈,這個人他有有我慢、他的心安安詳如果你本身真的內心安詳,別人內心安不安詳你很清楚就可以感受出來。如果你內心很祥和,對方只要內心有一些不安、不祥和、不柔軟,他的眼神、他的舉止、他的談吐,很自然都會流露出來,很自然會告訴你,以一般來講,好像說第六感,但是絕不是用猜的,事實上就是可以清楚感覺出來,他這樣的展現--內心安不安?有沒有貪瞋痴?有沒有我慢?所以,都是要從我們自己開始凈化起。第三個階段就是觀察外身、外受、外心、外法。

  第四個階段,觀察內外身、內外受、內外心、內外法,我們一開始等於說要慢動作分開,第一個動作先回來好好了解自己,再來就可以將心比心來了眾生,但是這時候還會有自己跟眾生的區分,然後慢慢的這兩個一起看,你會慢慢將心比心,跟眾生一起來看、一起來比較,很多有時候眾生呈現出來有貪瞋痴,事實上他呈現出來告訴你,他是提供一面鏡子讓你反觀,讓你照見我們自己。所以,要從外面的這一鏡子,也一樣提供鏡子給我們,讓我們照見我們自己。再來當你慢慢這樣熟練之後,然後越來越用功、越深入之後,才能夠到達無內無外,再擴大到「空」,一開始還是會有內有外,因為你還不熟練的時候,還會有內、有外的區分,到後面這個階段是無內無外,真正「身見」的完全破除。

  我們講證初果會有破身見,是不錯!但那還只是粗層的身見破除,微細的那些身見還是存在,只要你有無明、五上分結,無明、我慢還存在,你的身見或多或少都還有,所以初果是破比較粗的這些身見,但是微細的身見那些還是會有要在證四果阿羅漢的時候,才會真正「身見」的完全破除,跟眾生溶為一體。所謂「無內無外」,當你眾生溶為一體,不會有貪、瞋、痴的,也就是貪、瞋的止息,就是貪、瞋的清凈那是四果阿羅漢。像老子也有講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道別人是一種智慧知道自己者「明」、「自知者明,勝過別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你能夠勝過別人,是應用一種武力,是用透過一種暴力,但還不是真正究竟,你要贏過自己,才是真正的強者,而所謂強者就是佛陀所講的,能夠征服自己的人,才可以稱做「大雄」。

  所謂「大雄寶殿」,「大雄」就是大丈夫天人師,能夠端坐在「大雄寶殿」的人,要是一個解脫者,「真正調御丈夫」調御自己、勝自己,征服別人不算什幺,征服自己的貪瞋痴、我慢,征服掉「自我的人才是成為解脫者,才能夠夠資格成為「大雄」。所以,「大雄寶殿」就是一個完全貪、瞋、痴止息,完全能夠調御調御自己貪、瞋、痴、慢、疑的人。還有禪宗好像講到「獨坐大雄峰」,都是貪瞋痴止息之後,一個解脫者所展現出的一種氣勢

  現在再進一步深思、探討,外身的「外」與身外的「外」,有什幺不同?這不是在文字游戲,而是因為我體會過來之後,發現這裡面有很深的啟示,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所謂自身、身外與外身這方面,大家慢慢理解之後,有助於破身見,舉例來講,這是整個的大宇宙、整個的虛空這是人的身外。如果以一般眾生還在修行階段,身見還沒的人來講,他這個身是自己的身體,叫做自己,然後自己身體外面的這些,都是屬於身外的,自身外面的那些都稱為身外就像我是我、你是你,你跟我都沒關係,我們彼此之間沒什幺關係。所以,一般眾生把自我一抓緊之後,落入我、我所--我這身體,然後身體外面的,就好像不關我的事,身體外面的就變成是外面的,就是身體外面的。就像說反正你受傷是你的事,跟我關係;你受苦是你的事,跟我關係,就變成你自己眾生是一個隔開的,是外身的真正意思。

  所謂「外身」,一般在講,只能夠說是一個名詞,等於一個語言來描述,這樣而已。身體本身,我們稱作「內身」,身體的外面這些,包括所有的一切眾生,全部都是我們的「外身」。因為是我個人體會出來的,跟大家分享,對、錯?大家保留啦!你不要認為:「奇怪!怎幺沒聽過這樣的說法?!」身外與外身不一樣,再講具體一點,現在只要你自我自我意識存在,你的世界是在這個範圍,外面的這些是屬於你身體外面的,跟你好像沒什幺關係,這個是我,這個是非我,這個不是我的,沒辦法體會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一般有身見的情況當你身見消失、身見破除之後,單獨的個體還是存在,還是有內身,但是因為你的心是溶入空,你的心跟整個眾生是沒有阻隔,所有的這些眾生就是我們的外身,事實上也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這個比較深一點,其實就是說所有的眾生都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這是身見要消失、要破除掉,才有辦法進入到這樣的心境

  唯有你這個身見破除掉之後,才會跟整個外身溶為一體,這時候你會以愛己之心愛護每一個眾生這就是智慧。只要覺性慢慢的開發,從點、線、面、空,真正溶入整個空、體會到空,你的心胸無限、無邊、無際,真正的解脫就是沒有束縛、沒有那些牽葛、沒有那些界線,他就是以平等之心、以愛己之心來愛護每一位眾生。所以,為什幺他會貪、瞋止息?因為都是自己啊!如果有外身、就有身外之見,有我、有你、有他,有身見之分,貪、瞋就會有。所謂包容,是不錯!這當然是語言的一個指標,協助我們再進入,包容要自我真正消失,就是溶為一體,就是點、線、面、空,四念處實修到後面第五個階段--無內、無外,所謂內身、外身,只是語言的權說而已,事實上它是一個無內、無外,沒有眾生相,沒有人我相。

  這跟儒家思想是有不同的地方,我們就是協助大家逐步這樣契入,才能夠真正到達自我、、我慢破除消失與無明破除,前面階段還是要有為法的契入,到後面這些是屬於無為法。禪宗講說「虛空粉碎」,不要認為是打坐到一個階段,我看到光、虛空粉碎,不是這樣。真正的虛空粉碎就是你原來的界線,本來身見的這層膜,你的這個世界(每個人所構築的範圍),有一天到後來這一層膜消失了,你的虛空粉碎、無邊無際。如果還沒有體証到一個情況,講說永恆,又落入真常的恆。一定要徹証無常才能夠知道佛教所講的「不生不滅」的境界,《心經》講沒有苦集滅道,很多人就認為說沒有苦集滅道,所以不用修啊!這個就不一樣,因為《心經》所講的是後面的世界,「自我」消失的世界,要腳踏實地的這樣上來,好好深入體証苦集滅道,到最後才能體證到什幺叫做沒有苦集滅道,能夠真正體證無常

  怎幺樣斷無常火?你要真正去體證無常,因為本來是有一個「我」在體證無常,你跟這個法印還會有一距離,本來還有一個「我」在修,還有一個「我」在體悟,這時候你是體證無常、體悟無常,但是還沒有無常溶為一體、自我沒有消失,你沒辦法無常火,最後自我消失、跟無常溶為一體,這時候無常火消失,才能夠體會到永恆,也就時空消失。所以,我們要慢慢經歷過一步一腳印逐步上來,要深入體悟無常然後再才能夠來到體證方面的工夫。要真正深入去體證「三法印」的無常法印,然後慢慢越來越純熟,你能夠體悟到無常剎那生滅的現在,所謂「現在」只是一個權說,事實它是當下剎那一直在生生滅滅的,因此你要活在當下、現在這一點上面,當你體悟無常之後,你會坐在無常在這個法流上面,但是這時候還會有一個「我」坐在那個法上面。

  我們暫時權說當你坐穩的時候,可以到達二果、三果的情況,但是那個「我」、那個「自我還在,只是他的法作意很強他能夠體會到很深的這些無常,但是只要自我還沒消失還在這情況,當後面自我消失的時候,他會溶入永恆的現在。所謂「永恆」,不是一般眾生頭腦所理解的不變不滅、沒有變異的永恆,就是要經歷過這樣,才能夠來到永恆的現在,在這里時空消失,如果你還有時間相,記得!時間是個死神、它會逼著你。你還時間相,時間是個死神,你的生命只有幾十年,認為幾十年死了之後,哇!於是就會很怕這個死--時間相,你會被那個死神逼迫。像前面無常的現在,還在有為法,就是說還有在用力,還需要修,微細自我還在,到後面這是無為,才是真正無為,是沒有用力,也就是無修、無證、無所得的世界。如果沒有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走過,若要直接契入這里,是用「我慢」在講。你沒有真正如實回來面對自己的貪、瞋、痴,沒有真正如實回來看清自己身、口、意的展現,不可能真正了解別人;只要你還有「我慢」,就不可能降服別人的我慢,。

  (第四節)「於四念處多修習,當得四果」就是「四念處」,大家好好用功工夫,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可以一路上來。

  (第五節)「過去世時有緣幢伎師,肩上豎幢,語弟子言:『汝等於幢上下向護我,我亦護汝,迭相護持,遊行嬉戲,多得財利。』時,伎弟子語伎師言:『不如所言,但當各各自愛護,遊行嬉戲,多得財利,身得無為安穩而下』」結果這個伎師有所體悟說「如汝所言,各自愛護」「然其此義亦如我說這是佛陀補充說明的。「己自護時即是護他,他自護時亦是護己;心自親近,修習隨護作證,是名自護護他。雲何護他自護?不恐怖他、不違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護他自護。是故,比丘!當如是學!自護者修四念處,護他者亦修四念處」。

  「自護即護他,護他即自護」把每一位眾生都當作自己一般的尊重與愛護,但必須先照顧好自己,才有能力照顧到眾生。如果本身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怎幺會有能力去保護別人呢?所以「自護護他」最好的妙方就是「四念處」。這一經有講到一個重點,像我小時候在鄉下,有看到雜技團表演,就像這一經所講的,當師父站在地上,肩膀豎著較粗的竹竿,在上面綁著一個東西,他的徒弟就在上面作一些空中飛人的表演,一些高難度的動作。本來師父跟他弟子講:「你要好好照顧我,要好好保護我;我也保護你……」他這個徒弟反而比較聰明他說:「不是我去保護你,而是我好好保護我自己,你好好保護你自己,這樣我們才能夠互相保護……」這樣有什幺不同嗎?在這一經裡面,反而是那個徒弟比較有智慧

  本來師父跟他講:「你要保護我,我也保護你」但他的弟子講:「不是這樣!是你好好保護你自己我也好好保護我自己,這樣才能夠互相保護!」這樣有什幺不同?這樣才不會分心,徒弟就講:「我在上面,好好把當下的這些,小心謹慎去做我不要分心去看你把我工作做好!如果我還要分心去看你,這樣我本身會疏忽、會分心,危險就會很大。一樣,你把你的工作做好,把該做的這些,你站穩、固定好,你把你的工作做好,我上面的把我該做的工作做好,這樣彼此都會很安全」就是這一所要講的。

  「幢伎師」雜技團的師父,就跟他弟子講:「汝等於幢上」你們在竹竿上面,你要「下向護我」要看下面的我、要保護我,我也才能夠保護你,「迭相護持,遊行嬉戲」我們就可以到處去表演、多賺一些錢,「多得財利」。這時候雜技師的弟子就反而回答:「不如所言」不是這樣的,「但當各各自愛護」我們要各自好好把本身的工作做好,這樣「遊行嬉戲,多得財利,身得無為安穩而下」這樣我們才能夠都很安全,你把你的工作做好,專心你的工作,不要分心去看我,把該穩定的這些穩住,然後我在上面也盡心盡力的,把我該做的工作做好,這樣才能夠互相保護。後來幢伎師就說:對!你說的這樣對!

  於是佛陀做一個結論:「己自護時即是護他」,有的人不了解,就認為喜歡原始佛法或是南傳的,他們都是屬於只是照顧自己,只是為自己的自了漢……,這都不是正確的評論。當你真正能夠照顧好自己,你才能夠照顧好別人,在家庭裡面也是一樣,不管夫妻再怎幺恩愛,你的恩愛不是去依靠他,認為要依靠他來照顧你,才表示他愛你,不是這樣的。你真正愛他,要先好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不要讓他操心,所以我們先照顧好自己,不要讓父母親操心,不要讓家人操心,這樣就是真正一個愛的展現。我們在修行上也是一樣,能夠好好把我們自己先照顧好,不成為負方面的一種負擔,這樣才能夠進一步行有餘力,又可以反饋這世間

  所以,自己能夠保護自己,這樣就能自然展現保護眾生的。再來,當你在保護眾生的時候,也是一樣,彼此之間會互相迴向,又回來保護自己的。「心自親近,修習隨護作證,是名自護護他」能夠保護自己,自然能夠保護眾生,真正愛護你自己也會真正愛護眾生事實上,到後來是自他消失,「雲何護他自護?」怎幺樣才能夠真正照顧眾生、照顧自己呢?就是不去恐怖眾生不去危害眾生不去傷害眾生,「慈心哀彼」要有慈悲心,「是名護他自護。是故,比丘!當如是學!自護者修四念處,護他者亦修四念處」這里強調「四念處」的重要,才真正能夠從自身先照顧好,把「內身」照顧好,再進一步去照顧「外身」,到後來無內、無外。

  (第六節)「一切法者,謂四念處,是名正說」一切法,這里講的很簡單,但是它裡面有一很重要的含意。「一切法者,謂四念處」有的人認為只要好好看「四念處這一節就好了,只要好好看《大念處經》,這樣就好了!因為這是代表一切法,其他的都不用……!這樣又很容易掛一漏萬,或是只有執持其中一點,其他很多你都沒有看到。事實上,所謂「一切法者,謂四念處」八萬四千法門核心綱領,都是要導向四念處它是聞、思、修、證的一個綜合、總結,實修實證要證果的一個很重要法門,並不是只有「四念處這一節,如果沒有聞思基礎,「四念處沒辦法修得好的。如果要開悟、要證果,佛陀說離開「四念處」方面,這樣也是離開了解脫道,真正聞、思、修、證,慢慢一定會來到實修「四念處」。

  (第七節)是講舍利佛因病而涅槃,這里的「涅槃」,屬於比較狹義的肉身死亡,世壽因緣盡的意思,很多人都把「涅槃」,認為是死亡的時候,那是錯誤的,它狹義的是肉身的死亡,但是事實上廣義的是講活著的時候「自我」死亡。記得!真正「自我」的死亡、才叫做「涅槃」。我慢、我是我能、貪瞋痴的斷盡,才叫真正的涅槃煩惱的止息。所謂「涅槃城」,本來就是解脫世界,不是死後解脫是在活著的時候。如果貪瞋痴沒有止息,雖然身體死了,還是沒有解脫。記得曾經到某個地方,看到它們的靈骨塔寫個「涅槃城」,骨灰塔就寫個「涅槃城」,當然很多人因為不了解,一看到涅槃,就認為就是死的,跟死有關,但事實上真正的涅槃不是那個意思。所以,狹義講就是身體的死亡。

  舍利佛跟目鍵連兩個都相繼涅槃。「世尊!我今舉體離解,四方易韻,持辯閉塞」阿難聽到舍利佛病死、涅槃之後,阿難沒辦法接受,認為太殘酷了,這幺好的人、這幺優秀修行者,怎幺就死了呢?!於是很驚訝又悲傷、說不出話來,然後就去跟佛陀請示,佛陀就說:「雲何阿難!彼舍利佛持所受戒涅槃耶?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涅槃耶?」阿難白佛言:「不也」。阿難舍利佛的死亡這幺在乎,這幺依依不捨,我要問你:想想看!舍利佛所樹立的修行者模範消失了嗎?雖然他有形的身體是消失,但是他精神、模範,當然是繼續在影響著眾生。所以,他雖然身體死了,但是他精神還是一樣繼續影響著眾生,讓眾生看齊、學習,而且對舍利佛本身來講,他是溶入不生不死世界。「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並沒有因為他肉體死亡而消失。

  「佛告阿難:『若法我自知,成等正覺所說,謂四念處、四正勤……』」所謂「四正斷」就是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道支」「八道支」就是「八正道」,「涅槃」消失了嗎?阿難就講:「沒有啊!」。「佛告阿難:『汝莫愁憂苦惱。所以者何?若生、若起、若作,有為敗壞之法,何得不壞?欲令不壞者,無有是處!我先已說,一切所愛念種種諸物、適意之事』」「適意」就是很喜愛的事物,任何你所很喜愛的事情,「適意之事,一切皆是乖離之法,不可常保」再怎幺樣喜愛的東西,再怎幺樣喜愛的人,不可能長久永遠保有,他一定是生滅變化的。

  佛陀希望阿難能夠接受這樣的事實,因為他沒辦法接受,一直覺得很不舍、很可惜,但是佛陀希望他能夠接受這樣的一個緣生緣滅。「若彼方有舍利佛住者,於彼方我則無事;然其彼方,我則不空,以有舍利佛故」佛陀舍利佛非常肯定。事實上,佛陀在世時,有兩位弘法大將,就是舍利佛與目楗連,而且舍利佛本身展現出來的,就是解脫菩薩道並行的。因此,佛陀就說:「彼方有舍利佛住者,彼方我則無事;然其彼方,我則不空,以有舍利佛故」所謂「不空」的意思,就是只要舍利在那裡,就代表佛陀在那邊,等於說是非常肯定舍利佛的重要。

  「當知:如來不久亦當過去,是故,阿難!當作自洲而自依,當做法洲而法依,當作不異洲不異依」佛陀又再三跟阿難講:不要常常在我身邊當侍從,但是卻對我的依賴心不放、這樣會像長不大的小孩子你要長大啦!你不要身外去依靠別人,修行解脫要靠你自己。雖然你常常在我身邊,如果沒有好好回來凈化你自己有一天當我走了,你怎幺辦?還是沒有解脫啊!因此佛陀就告訴阿難:「當知如來不久亦當過去」我的色身遲早要消失的,「是故,阿難!當作自洲而自依」你要回到自依止,「當做法洲而法依」你要回到法依止,「當作不異洲不異依」不要心外去求法,不要去抱住一個人,抱住一個偶像,抱住一個大師。我們是要親近大師親近法師親近知識,透過他協助我們獨立、協助我們看到法,協助我們自依止、法依止,而不要捨本逐末,又是「見指不見月」的去依人而不依法,那是錯誤的。

  佛陀就藉此機會告訴阿難,一方面要看緣起、緣生緣滅,一切現象都是這樣緣生緣滅,舍利佛有來、也有走的時候,佛陀有出現、也有消失的時候。【法義分享】真正善知識不會一直強調他的厲害、他的重要,而讓你加強對他的依賴。如果有這樣心態的善知識,表示「自我」還存在著。真正善知識只是無我無私的協助你獨立,協助你「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自依、法依、不異依」的具體做法,就是以四念處為依止處。從有依再深入到無依。這一句話也是體悟過來的,如果沒有再從「有依」深入到「無依」,由於「四念處」本身就是一個渡河的竹筏,但是到後來不曉得要放下,會形成「法執」,「法」就不空。

  (第八節)「世尊觀察眾會已、告諸比丘:我觀大眾,見已虛空,以舍利佛、目楗連般涅槃故」佛陀觀察整個氣氛情況,告訴大家:「我觀大眾見已虛空」因為佛陀門下兩位大將相繼涅槃,如果以世間法的角度,對整個僧團來講,是非常非常大的損失。整個僧團裡面最活躍的兩位弘法大將,結果都相繼涅槃,大家心裡面難免有一種空虛、落寞,惆悵、不舍的一種感覺。「我觀大眾,見已虛空內心有一種空虛的感覺,因為舍利佛、目楗連相繼般涅槃佛陀就講「我聲聞唯此二人善能說法在我弟子之中,唯有這兩個人真正「善能說法,教誡、教授,辯說滿足」他們二位都是弘法的主將

  「有二種財,錢財及法財;錢財者從世人求,法財者從舍利佛、大目楗連求,如來已離世財及法財」佛陀心裡面也是覺得是世間因緣要接受,佛陀就講說:「汝等莫以舍利佛、目楗連涅槃故愁憂苦惱」不要說兩位弘法大將相繼走了之後,大家就這樣愁眉苦臉,要去體會哪裡會有生法、起法、作法、為法、壞敗之法而不磨滅」所有現象都是緣起法,都是因緣具足而生,所有緣生之法,怎幺會不敗壞呢?!一定也是隨順因緣而消失的,因此緣生緣滅,「欲令不壞,無有是處」不管再怎幺神通廣大,不管在修行境界再怎幺高,不可能去改變無常法印的,包括大目楗連是神通第一,就能不死嗎?不可能的。所以,無常法流是不可能改變,唯有你沒有真正了悟宇宙的實相法則才會要去改變無常法流,無常變成是你的敵人,還存在啊!

  當你真正了悟之後,跟無常溶為一體,才是真正溶入不生不死,「欲令不壞,無有是處!我先已說,一切可愛之物皆歸離散,我今不久亦當過去」佛陀也是跟大家講:再沒多久!我一樣要離開人間的。「是故汝等當知: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依,謂內身身觀念住」佛陀一樣勉勵大家要好好用功,否則常常總是要臨時抱佛腳,這樣沒用啦!一定要回到自依、法依、不異依。所謂「自依、法依」,事實上是要再深入到「法界依止」,佛陀就講「自依、法依」最好的方法,就是「四念處」。

  【法義分享】舍利佛、大目楗連兩位佛陀在世時的弘法主將兩位不但成就阿羅漢,又都積極的行菩薩道、入世弘法度眾。其他成就阿羅漢的聖者也都是積極入世度眾生。這兩經還含有不少的深義與啟示,行者要慢慢去體會。為什幺說還有一些比較深的啟示?我們眾生對於修行成佛都會有很多不切實際的一些幻想夢想,這里點到為止,希望大家回到如實觀,看事實、實相,去體會到法,體會到法印,要超越過佛陀法身佛陀手指,去看到真正的月亮,不是把目標鎖定在佛陀身上,這是一個重點的分享。

          《念處經》

  (第九節)《念處經》是從《中阿含》的九十八經摘錄出來,算是很齊全。在南傳經典裡面,除了《中部阿含》、《長部》兩部都有「念處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凈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非常有效而又能夠邁向究竟解脫的一條解脫道路,能夠協助眾生超越過憂悲苦惱、畏懼,還有「滅苦惱」,斷掉啼啼哭哭,內心的苦都可以消失,「得到正法」,就是「四念處」。

  「若有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過去的佛陀是這樣,走這一條「修四念處」的解脫道,才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未來佛陀未來的佛,也是如此,一定要經歷過「四念處」的修法佛陀就講:「我今現在如來」我今現在佛陀也是如此,一樣「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光是這一經文,就已經很坦白、很清楚告訴大家,真正成佛之道、要邁向究竟解脫之道,過去的佛陀未來佛陀、現在的佛陀都很清楚、很具體的告訴我們,「四念處這一條道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條解脫道。至於有的人,如果還排斥這些,認為這是小乘的、不了義,就隨便人家要怎幺樣講。

  如果他走其他方法,能夠邁向解脫,我們也祝福他、恭喜他;如果他還沒有邁向解脫,然後又一直排斥、攻擊這方面,問他還有沒有苦?還有沒有煩惱?問他解脫了沒有?還沒有解脫,還有苦、煩惱,然後又在那裡攻擊、排斥「四念處」,我們只能說隨順因緣,因為眾生本來就習慣於顛倒夢想如果你真正要解脫,會非常珍惜四念處」的法門修法

  「雲何為四?觀身如身念處,觀覺如覺念處,觀心如心念處,觀法如法念處」《中阿含》把「受」翻譯作「覺」,「四念處」的身、受、心、法,所謂「觀覺如覺念處」就是觀受--「觀受如受念處」。這是四念處」的一個說法有一經典提到「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與以上這兩者有怎幺樣不同的地?一是原始佛法說法,這邊是大乘比較常用的詞句。所謂觀你的身如同身念處,現在當下是怎幺樣的情況你是一個如實去看,這樣就好。另一邊則有一個預設的答案,然後從各方面要去找到這個答案。我們不是說是對或是錯,就像如果你有一個預設立場,有時候會失去一個客觀的立場,不是說這個不好,不是說不對,而是說我們如果能夠知道,包括預設立場,回來觀身如你身體當下的情況,來如實觀、觀你的受、觀你的心,也是一樣,如實來看你的心、你的感受,現在是很舒服,一樣啊!去觀察舒服有很多喜悅,一樣去觀察那個喜悅,你的當下身體覺受,它未必是苦,但是當下是怎幺樣的情況你去看它。再者,你要去看到它的無常剎那生滅變化,如果有迎有拒就會有苦,我們是盡量保持一個如實觀。

  「比丘者,行者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行、住、坐、卧、眠、寤,「眠寤則知眠寤……」行、住、坐、卧,一切動作之中,「四念住」就是當下身體的行、住、坐、卧,都清清楚楚的覺察、要活在當下,清楚明覺你的每一個舉手投足,每一個腳步、每一個動作,你都很清楚覺察到。行、住、坐、卧,都要清楚覺察。「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在一開始修行的時候,還是要把你的覺察力都放在本身的身上,不要去看外身、不要去看別人。你在禪修的時候,就好像在獨處,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專心,在當下身、受念處下工夫

  因為「四念處是從向初果、證初果,然後到四果,都要有一過程可以用四念處」,所謂「觀外身如身」。事實上,第一個階段、在證初果以前,都要以「內身」為主,當你真正見到法,明覺度也漸漸擴大、穩定之後,再進一步觀察「外身」,其他的後面也都可以以此類推。「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立念在身」就是把你的念頭、明覺都專註放在身體上,如實覺察當下的姿勢,當下所有的動作都清楚覺察,這是一般在「四念處」比較常見的覺察。開發覺性,「有明有達」的「有達」就是有覺悟,亦即「有明有覺」,因為有現觀,「達」是一種現觀,「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包括你的進出,都要清清楚楚的知道。包括在禪修的時候,事實上、嚴格講,是沒有禪堂內、禪堂外之分,不是說到打坐時間禪堂裡面坐的很端莊,才真正在修、真正在看,於是時間到了,一支過了,然後就下課,就全部放掉了,這樣就像一大桶的水,就是燒一段期間,然後再來就放掉了,又沒有在燒,這樣很難連串下來。真正在「修四念處」,沒有禪堂內、禪堂外之分,它是整個都要一起應用、一起現觀的。

  「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屈、伸、低、仰,都可以分開的,身體各種姿勢的變化,包括你要吃飯,「儀容癢序」包括穿衣、洗澡,這些全部都是。「善著僧伽梨」穿衣服也是一樣,都要清楚的覺察。「及諸衣缽」包括去吃飯要進的齋堂、觀堂,或是在用飯的整個過程你在盛菜、在夾菜,要送到口裡面咀嚼的整個過程都能夠保持清醒明覺。「行住坐卧、眠寤語默皆正知之」回到寮房要睡覺,在這整個過程,每一個步伐都很清楚。但是,記得要放鬆啦!盡量都是很放鬆的,不是綳得很緊,繃緊會很累,你要掌握到放鬆的要領,就是保持明覺。當你要睡覺、坐到床上,然後腳要抬到床上,身體要慢慢倒在床上,整個過程都很清楚明覺;你要翻身,也一樣清楚覺知;早上要醒來的時候呢,一醒、還沒有下床,開始一樣都有覺察到身體動作的變化,包括你要下床的整個過程身體要起來、頭要抬起來,這整個過程都保持一種明覺,就是「身念住」方面,全部的全程都能保持明覺。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不管行住坐卧、語默動靜,都要能夠清楚明覺,而且保持自然、不要造作、要省力。在禪修的時候,你的投手舉足都要輕柔,讓你動作慢下來,因為一開始的覺察度還不夠,如果動作快,很容易就是散心散掉的,當你走路稍微慢下來,你比較好觀察。「比丘者,生惡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斷滅止」其他的以此類推。在觀「身念處」方面,一樣都要配合「四正勤」,實修四念處。不管身、受、心、法,一樣都是要配合「四正勤」一起應用。

  關於出入息方面,「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不管當下是入息或是出息都能夠清楚明覺,因此「入息長知道入息長,出息長知道出息長,入息短知入息短,出息短知出息短,學一切身入息,學一切身出息事實上,所謂「學」,旁邊寫一個「覺」,比較容易理解,就是呼吸方面的全程,包括所謂呼吸的點、線、面方面,你擴大到這些,也都能夠全程的覺知。「學止身行息入,學止口行息入」所謂「止觀」,是有動、也有靜,前面「身念住」階段,在動態方面都要清楚明覺。如果在禪堂裡面靜態的時候,要深入更微細,更深入寧靜,出入息法方面可以帶領你進入到比較深的定,比較深的明覺都可以開發出來。所以,「四念處」方面,一樣要有前面「出入息念」的基礎,如果「修四念處」,沒有配合「出入息法」,進入比較深的方面,你的觀察還會很粗糙,因為出入息是要讓心的明覺度,帶入到更高、更微細的明覺。

  「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喜生樂」的區別?「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此身中」就是要有進入初禪的經驗,因為它會喜樂,在後面「修習禪定」的章節,還會比較詳細解析。進入初禪的時候,因為你有喜禪支、樂禪支,就會進入在法喜裡面,「漬身潤澤」是「離生喜樂」。「定生喜樂」是二禪最簡短的一個講法。「無喜生樂」是舍掉「喜覺支」,只有「樂覺支」跟「一心」,是屬於三禪的境界。「以清凈心意解遍滿成就游」是舍念清凈的四禪,禪定方面在後面的章節還會深入解析。「念光明想」是屬於對治昏沉的一種光明想。

  (182頁)「修出入息念」第三節,《雜阿含》八二二經,「聖弟子爾時身身觀念住,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當以前我在實修,以及後來又看到經文,才體會到「外身」,不是指狹隘身體外面,不是我們身體的外面,而是範圍要擴大。「身身觀念住,異於身者」事實上,「異於身」就是「外身」,「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你能夠將身比身、將心比心

  (198頁)「觀身如身。比丘者,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凈充滿」把我身體的內部,以南傳來講,叫做「三十二身分」,把我們的身體解剖分成三十二部分來看,事實上是要破我們對身的執著,一方面破身見,一方面破身體執著,它都是有對治的作用。所謂「不凈觀」方面,看到我們身體就像一個袋子裡面,裝滿了各種器官,就是要破對身體執著、破身見。

  「觀身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猶如屠兒殺牛,剝皮布於地上,分作六段」前面是由器官方面解析,破對身體執著再來把我們的身體,從它的組成元素,然後再把它分解,哪些器官是屬於地界,哪些是屬於水界,就像「猶如屠兒殺牛」就好屠夫殺牛之後,把器官各方面分開,骨頭歸骨頭,肉、還有血、大便,都把它全部分開,也都是屬於「界分別觀」。一樣要對治我們對身體執著、粘著,也是要破身見方面。

  這些是一種治病的葯,都是屬於對治法,對治法就是治病的葯,你如果病了、就要吃藥,你有病、就要吃藥。所謂「不凈觀」、「界分別觀」,包括後面的「死想觀」、「白骨觀」,都是我們實際修行過程中的一種治病的葯,本來就是要讓你的身體恢復健康為主,不要形成吃藥到後來上癮,又形成一種病態,叫做「法執」,形成「法執」的一種病。有病要吃藥,但是不要吃上癮之後,沒有吃藥、就會痛苦。因為像以前在行醫時,也都會遇到這種現象,有的人喜歡吃藥。

  「觀彼死屍屍體的變化,有這一種「死想觀」,跟「屍腫觀」的對治,裡面都還有「白骨觀」,就是看著我屍體的腐爛,它的腫脹、它的變化,都是對治我們對身體的偏愛、執著都是對治的葯。「死想觀」都是很猛的葯,不是自殺死亡、悲觀消極的那一種死,厭世逃避的那一種死,「死想觀」可以斷除很多你的放不下。如果有些事情你很在乎、很在意,一直放不下、很痛苦,一直的要抓取、一直放不下當你痛苦、其他葯沒有效的時候,吃下「死想觀」這個葯很有效,你要溶入如果已經死掉、已經死了,還有什幺放不下?!這帖葯很猛、很有效。再來,或是說你要溶入如果明天就要死亡,我還有什幺放不下?!當你面對很痛苦、不容易剎住,「死想觀」是很有效的對治葯,但不是悲觀消極自殺,絕對不是!而是說你真的能夠去把死想方面溶入你的修行裡面,溶入你的世界裡面,慢慢再來才能夠真正體悟到何謂「大死一番」,先初步要有這一種「死想觀」的溶入,你才能夠放下放下放下很多的執著,透過「死想觀」才能夠慢慢的放下。但是,因為「自我」不容易死,到後面要經歷大死一番,才能夠真正的活起來。

  白骨觀方面,「如本見息道骨節解散」什幺叫做「本見息道」?什幺叫做「息道」?你忙了一輩子,很難得有休息的機會,到最後要讓你大休息的地方,就是往墳墓、墳場的整個道路,所謂「息道」就是通往墳墓墳場的道路,包括到墳墓、墓場都是,一切的止息,讓你能夠真正在那裡休息的意思。以印度說法,把通往墳墓墳墓地方叫做「息道」,你會在「息道」看到什幺呢?會看到很多的骨頭「散在諸方」,因為是在以前的關係,像現在都不容易看到這樣,尤其我們這邊又很重視慎終追遠,因此我們不容易看到此現象。如果像印度或是西藏的天葬方面,都很容易看到那些骨頭「散在諸方」,看到各種骨頭,然後要溶入裡面。

  「各在異處,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這是重點,看到這些不要再麻痺、麻醉,或是逃避、不去看,怕去煞到,然後要逃、要避,這樣沒辦法去如實觀。一方面你要如實觀,一方面你要溶入裡面,對於貪、瞋、痴,對於放不下那些,對於很多的抓取,才會有一番的脫胎換骨。「我今此身亦復如是」要溶入裡面去體會,你本來打扮的花枝招展,一直很在乎你的容顏容貌,想想如果你死後,就是一副這樣的德性,這也是實相。所以,你要去看到你再怎樣打扮你的外身,但是你內心的苦、不安,到最後還是一樣,白骨一堆啊!這是白骨觀」。

  前面所講的是屬於「身念住」方面,後面這一段講的是「受念處」。「雲何觀覺如覺念處?」也就是「觀受如受念處」,這一段講的是「受念處」,這里的「覺」改成「受」。「覺樂覺時,便知覺樂覺」身心產生快樂的時候,一樣如實去觀察它;身體痛苦的時候,也是一樣如實去看它。如果你當下是不苦不樂,也是一樣如實去覺知它、覺知它,就是比較有彈性空間。剛才我們講的,不要一下子就設定一個「觀受是苦」,因為受裡面,它一樣有苦、有樂、有不苦不樂,你都保持一個清醒的覺知、覺察。

  「觀受如受念處」如實去觀察它,重要的是都要去導向到「無常」與「無我」,要去體悟到無常法印。不管是苦受,它是因緣而生也會因緣而滅;不管你再多高的樂受,也是一樣,要去看到它當下的情況,以及它的緣生緣滅。所謂「樂食、樂無食、樂欲、還有樂無欲覺……」大家看一下,最主要是苦、樂、不苦不樂,身體各種的覺受,都要能夠清楚覺察。經文這里提供很多的方法就像醫院裡面有很多的葯,不要一下子這個也吃、那個也吃,都抓了很多葯來吃,好像以為吃越多越好,不是這樣!而是說你現在當下,如果選擇在「身念處」方面,就好好在「身念處」方面覺察;如果你覺得現在要進入「受念處」的覺察,就選擇在「受念處」方面的覺察。

  「身念處」裡面又分成好幾種方法,有時候我們要隨著當下的因緣情況做一個適當的調整,不是說法門越多越好,一下子要看身體、又要看「受」,又要「白骨觀」,又要作出入息,打坐的時候一邊看呼吸、一邊作出入息,這樣沒辦法深入的,所以要看當下的情況,然後選擇一個方法逐步深入。但是,你可以在一方法體會到一段期間,然後再進另外一個方法再來體驗、再來體悟,最好各種方法都能夠體悟過。

心念處」方面

  「心念處」方面,「雲何心如心念處?」有欲心,「欲」就是貪,最主要是貪、瞋、痴,現在有欲貪心你有欲心,要清楚知道。「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現在有欲貪,要如其你現在當下的心態,「如真」就是如它的面貌實相、清楚的知道,一方面要有清楚的明覺,一方面不要欺騙自己,如實面對自己。如果沒有欲心、沒有欲貪,也清楚知道你沒有欲貪;你有瞋恚、沒有瞋恚,有愚痴、沒有愚痴,或是有穢污、或是沒有穢污,也都清楚的知道。所謂「穢污」比較抽象,就是現在內心有沒有染污、有沒有扭曲?當你在傳話的過程,有沒有加油添醋?我們要清楚的覺察。因為當你沒有清楚覺察,往往無意中在傳話過程,會加入我們貪、瞋的味素,傳話的過程就變質了。所以,當下我們的心有沒有穢污?都要清楚的知道。

  「有合有散」你的心現在是很散亂?還是有清楚明覺?「有合有散」都要知道。「有下有高」你現在是有自卑或是高傲,都要清楚知道。「有小有大」你的心量是狹小、還是廣大,也要清楚知道。「修不修你現在是不修行呢?還是認真在修行呢?要清楚知道。「定不定」你現在是心慌意亂呢?心猿意馬、到處飄盪呢?還是很定下來?內心寧靜呢?你都要清楚覺察。「有不解脫心知不解脫心如真,有解脫心知解脫心如真」你不要欺騙別人,要如實問自己,我現在解脫了沒有?如果沒有解脫,要承認自己還沒有解脫,好好虛心的學習;不要沒有解脫,然後又不了解,或是又強辯、欺騙自己,像這樣只會自誤誤人。

  「如是比丘內心如心,觀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見,有明有達」如果你能夠真正去了自己的各種心行、心態,包括你的潛伏心態都能夠清楚覺察,很自然就能將心比心,知道別人有沒有這樣的心態。所以,你真正要能夠了知別人,就會要有「他心通」方面,不是蓄意向外去修啊!而是向內去凈化。

「法念處」方面

  「法念處」方面,「雲何觀法如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