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方法師:體方法師《雜阿含》講座精選

方法師《雜阿含》講座精選

解脫並不難,關鍵方法

————摘自體方法師《雜阿含》講座

真正解脫的人,是生命全然的展現,不是在語言的表達!你的身心在這個人間,你得大自在——不偏不倚、不染不住、不取不舍,萬法對你都沒有妨礙。「若能無心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精進修行,現在的社會只能用如實觀照的方法: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加上一個觀照。開始我們的習性很強,容易散亂,容易被外境轉,所以辛苦一點;專註力較強以後,跑掉了,抓回來,跑掉了再抓回來,如果你慢慢地把這個觀照力加強的時候,你就不用再起心動念的把它抓回來,它不會跑掉的。我們只要時時「繫念在前」,習慣了,路熟了,那個時候的觀照力不用起心動念的,你覺得:你活著,從你意識清醒的那一剎那開始,你就開始觀照了你不會離開觀照的。當你能夠做到這樣時,其實,你就會發覺:其實修行也不難!當你在覺照中,那個習性不能作主,覺照本身就是一種力量,覺照的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功能!那個探照燈一打開,犯過錯機會就不大了。我們就是在失照無明才會隨著習性而轉。如果你時時刻刻把那個燈開著,黑暗自然不來;但是,你把燈關掉,黑暗一定會到的。所以,我們只要保持著覺照這個覺性,它就會產生自然功能這是法爾如是的功能,它必然有這個功能的。第一可以防患於未然;第二觀照力強了,你就可以發覺我們的身心真實相。一旦明白了,你就不再顛倒了,你知道什麼叫「法性」、「 法爾本然」?什麼叫「本自空寂」、「 寂滅」。真的明白時,你就不再顛倒了,你有一個安住處,時時刻刻不會離開的,那時,你就會安然修行,不是一下子山洪暴發,要細水長流,要持之以恆!所以,如實觀照就是居士在這個社會中時時刻刻攝心的方法

什麼叫正智正念?「覺諸受起,覺諸受住,覺諸受滅,正念而住,不令散亂;覺諸想起,

覺諸想住,覺諸想滅;覺諸覺起,覺諸覺住,覺諸覺滅,正念而住,不令散亂,是名善男子

難陀,正念正智成就」。時時刻刻觀察我們的身心變化,它的起、住、滅的過程都清清楚楚

地覺知,這個叫「繫念在前」,這個叫「正智正念」。師父的如實觀照其實就在剎那中,一個「看」字中間讓你發覺什麼叫正智正念,這個就是師父的善巧處!在「看」的時候,不迎不拒,不取不舍,不判斷,不下結論,千萬不要干擾它!為什麼?為了發現真相你在正智正念中只有當下,你看到的只有當下的生命現象:當下不會落到過去,當下不會落到未來,當下就是清清楚楚、不動不搖,生命真相就是只有當下!一個當下有正智正念的人,當下就不顛倒:你不會再落入過去的影像中、過去的記憶裡面,不會受它的左右,不會落入過去的影像思維的一個模式中,前際就會斷。那麼,前面的影像不再影響你時,未來的種種,你也一樣不會執著為實有不變的,後際就會斷。活著,只有眼前——當下,因此,無所取、無所求,自覺涅槃涅槃是正智正念進一步地體會——貪瞋痴永滅,煩惱永盡。如果我們沒有正智正念(如實觀照的「看」),我們會隨著習性而轉,我們現在思維模式裡面,我們的意識裡面,潛在的是什麼東西?過去的經驗!尤其是痛苦的、煩惱的,呵,染著最深!被那個「受、念」的感覺束縛了,總是在真實不變的實有感裡面,沒有看清楚受起而後受會滅,不知道想起、想會滅的真相。如果是真的實有,起了,不會滅。既然起了,又滅了它是永恆的嗎?它是實在的嗎?但是,我們卻會把那個感受留在我們的意識里,儲存為一種影象,時時刻刻拿出來,以為是真的。我們從來沒有認識過我們的念頭,不知道念起念滅,受起受滅的真相,而被虛幻的受和念拖著走,帶來的只是憂悲苦惱!而正智正念的功效:念、受起,知道起;念、受滅,知道滅……一直看,一直看,明白了,就體會到「念」的虛幻性,明白「受」的非實如幻。當你在念起、受起看著它時,你會發覺到它當下就滅了,這樣的虛幻非實!我過去為什麼被它騙了這么久,乃至生生世世愛取有?是因為受!這個受有多重要啊!不僅生生世世的輪迴是因為它,而且,這一生為了這個一時半刻的苦、樂感受而作牛作馬,造業無邊,真是糊塗透頂了!所以正智正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沒有建立深刻的緣起正見,如何產生正智正念?因此,必須把我們腦子裡原有的錯誤知見慢慢地修正,依止緣起正見把它變成我們思維原則和根本,我們從這個正見思維模式中出來的,就是正智正念,唯有這樣,你才能護持在所謂的「正智正念」上。正智正念進一步體會進去,就是涅槃當你時時刻刻在觀照中,「繫念在前」,「 正智正念」,你的定力會加強,你會散亂;隨著定力的加強,你的觀察力、洞察力、明白度會越來越清楚,忽然間,你整個問題解決時候,你就知道它的奧妙。當你明白時,你才知道什麼東西在明白:今天學的正見——在裡面的軟體程式會發揮作用。你們才知道:哦,原來這才叫作相應!這個軟體程式慢慢、慢慢地建立穩固時,當你在觀照中、覺照中,忽然間「啪」一下子相應了!什麼相應?那個正見出來相應!你會發覺奧妙:原來不過如此!鼻孔都是向下的,你就沒事了,解脫了!所以我們學法不要以為很深很深,其實,法是非常普遍的、很如實地,時時刻刻的展觀在時空中,每一個當下你都可以了解它。只是由於我們無明無知,故而看不到。所以,學法要有悟性,要去體會,要當下去明白、提取。懂了,所有問題都解決了;不懂它會再來

我們都活在幻相中,而不知道那個是幻相;當下找不到的,那個是真相。所以,師父

什麼在如實觀照時用一個「看」字?「看」就是找,「看」就是覺知,「看」就是注意它,「看」就是觀察它。當你「看」的時候,絕對找不到!為什麼用這個作為你們的下手處?為什麼要你們從這里進去,去體會它的奧妙?一切的奧妙都在這個「看」字之下會現出來,就在這里,這是下手處。體會到了它的奧妙,進一步才能體會什麼是法性。體會到法性的本然,你們就有位置了,就站在法性上了,不再顛倒了!這個是過程。入手處不明白它的奧妙,後面的成果是不可能出來的。這是我一所學體會最重要關鍵所在!拿來給大家作個入手處,也就是為什麼我要弘揚如實觀照的原因

活著時,每一個行為、起心動念,我們加上一個覺知,加上這個覺知就能慢慢地體證到

「正智正念」 、「 繫念在前」的重要,你才會活到真正的生命裡面。你不是活在過去,也不是活在未來,如實地活在生命的當下。這個生命的當下,我們都忽視了。人真的很奇妙,都活在過去與未來,眼前沒有真正活過。什麼叫活著?什麼叫生命?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叫活著嗎?未來的,還沒有到,叫活著嗎?什麼叫生命身心當下能作用的,才叫生命!過去,已經沒有了,未來還沒有到,什麼叫生命?如果我們真的落入時間相、相續相,就被時間相迷惑了,就落到過去和未來。其實,生命只有當下,離開當下,沒有生命!為什麼?一剎那前已經過去了,已經永遠不再來了;一剎那還沒有到,你怎麼樣也體會不到。活著只有當下!

有一很重要觀念:到底要修多久?到底要定多久才叫禪定師父禪定只有當下!當你們在聽我說話時,你們不顛倒,正智正念現前,這個當下就是定!當下沒有貪瞋痴,當下沒有煩惱,懂嗎?當下沒有隨波逐流,當下沒有被妄想束縛,當下身心安自在,這個就是定!那人家問:「師父:這個很難保持啊」!我說:要怎麼保持?生命只有當下,還要保持什麼?正是因為落入時間相,才要保持!生命沒有時間相,生命只有當下,那還要保持什麼?所以,你只要能夠當下不顛倒,當下不貪瞋痴,當下不隨煩惱走,那個就是定!那生命只有永恆的當下,所以,保持當下的清凈難嗎?要修禪定難嗎?只要保持這個當下,真的很難嗎?修行只有這個當下,很難嗎?禪定只有這個當下,很難嗎?只要有正智正念,當下一個正智正念就好。注意聽?正智正念不要很久,只要當下有正智正念就好生命只有當下,只要你活著,有覺知時,保持這一念覺知就好,不要二、三十年修行,不要幾生幾劫的修行哦!修行只有當下,那當下明白,不是當下頓超嗎?什麼時候能超越?在你沒生命的時候呢,還是在過去、未來超越?當下明白就是在當下超越。既然是當下超越,是不是頓超?注意聽!這個也是一個入處哦,要明白!如果你聽法的當下,沒有體會到,你現在還沒有超越;如果你現在明白了,當下就清凈。當下就清凈,不是頓超是什麼?當然沒有超的就沒有超,一超就是頓超,這樣明白意思嗎?

什麼叫現法?現法就是當下的現象,當下的身心狀態。所謂見法,就是見我們內心變化的過程當我們六根接觸六塵時,要看清楚內心的受、想、覺(見、聞、覺、知)的起、住、滅,,你只要是看著它,一定是起、住、滅的過程,不外如此變化而已,並沒有其它的,這就叫「見現法」。即使身心執著貪欲中,只要能看清它在起貪念,就叫見現法。只有見現法的人才有後面的功用——見滅。這個滅,不是我們把它滅掉的,而是法性自爾的滅,一切法必歸於滅。這就是真相!滅熾然,不待時,當下如實知,當下即是離熾然——熾然就是痛苦煩惱。所以,只有在當下才能發覺我們生命真相,能觀察的就是當下的生命狀態,那麼我們要離開痛苦煩惱和顛倒執著,也只是當下,因為生命只是當下!當下不能見法,下一秒種還是糊塗死後更困擾!所以,佛陀說:如實知者,當下見現法,當下離熾然,而不待時!並且教我們「方便禪思,內寂其心,這樣如實知顯現」。當你內心在禪思寂靜中,外面的觸緣所引起,或是內心的起心動念,它自然顯現,那份明白和了解是自然地顯現出來的。我們為何要如實知?要讓自然顯現,要看透它的真相,不再被它迷惑,把問題從根本上解決。如何讓它真正地顯現?方便禪思,內寂其心,這樣如實知就顯現出來了。如實觀照為什麼用「看」的方法?一切奧妙就在這里:只有「看」,才能真正達到如實知,如實知才能顯現,達到如實知就一定會發現「必歸於滅」!你要「如實知」,就要讓自然顯現。你用意,用作意,用種種有為法,反而看不到。為什麼?因為你在作意中,在顛倒中。只有內寂其心,只有一個「看」字,這個如實知才能自然顯現,所有的奧妙就在這里!因此,必須嚴格遵守六個原則,使你的意識不起作用(指的是意識的分別作用而不意識功能)。一切的心法,一切修行的奧妙就在這幾句話:「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是,如實知顯現」。這就是師父的如實觀照中一個「看」字的奧妙!這「如實顯現」四個字,也是師父一生學法最重要地方!如果不是這樣,就會落入有為的造作、有為的修行里,那都是在實有感、自性見裡面,要解脫就非常非常困難!這里的「如實顯現」四個字,涵蓋著法性的奧妙,是法爾如是的法性的功能,不是人為造作的功能,要明白啊!那麼,我們怎樣發覺六根以及六根觸緣所起的受、貪等諸法無常、有為、生滅的呢?怎麼會顯現出來的?就在寂靜的當下,你「看著它」,它就自然顯現。自然的體現中,你就知道它是無常,它是有為,它是生滅的,不要再起一個念頭的。如果起念就不是了,看不到了,而是讓它如實知自然顯現,最奧妙就在這里!修行能把握到法要,抓住重點,才能很快地真正受用。這個「如實知顯現」很重要,你們要在這里下功夫這是師父三十年最深的受用處,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大家要體會,很奧妙!這里非常非常重要!也是最重要心法所在!體會到了,修行就會很輕鬆,而且很快!不待時,離熾然!這不是修來的,是法爾如是,法性本來就是這樣的,所以,當下契入法性,當下就解脫,才能照見五蘊皆空!不然,你要解脫是不可能的。這個「看」字,是從法性下手,直接契入法性空寂就不再受迷惑了。你不用對治,自然顯現法爾如是,還其本來面目。法是普遍地存在,是必然如此的。明白的人隨手拈來都是;不明白,隔著一層膜,生生世世都不能了。所以,當你們真的依法奉行,體會到這個法性空寂時,看到法性自爾時你要貪、染、住都辦不到!這個就是法性如此。是不是你境界很高?不是。那是法爾如是哦!法性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哦!即使師父今天有所體會,也沒有什麼了不起這是法性本來的功能,是法性法爾,本來就是這樣子的!你們要體會這一點很重要!明白了,只是隨順法性而已!它本來就是這樣子的,所以,見法其實不難!只要見了法以後,再加功用行,就一定會證初果。

師父的如實觀照是基於實相的立場來談的。在指導禪修時的主題就是觀察「受、想、

覺」的起、住、滅。一切法是緣起的,「念念不住」,「 受受非實」,「 即生即滅」,一切法無自性,如幻非實,這就是要得的法——緣起正見。這地方就是下手處、入處,明白了,才能談到進一步不受它束縛,就叫本來,叫解脫

關於「受」的如實知: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時時刻刻不停地在與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相接觸,而產生了六識,俱生受、想、行,這就是我身心活動的變化,它是起起落落,千變萬化的。由於觸的因緣而產生苦、樂、不苦不樂受,也必然由於「觸」緣的消失而「受」滅,這是緣起的必然法則――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這是真相。但是,更重要的是:當因緣滅,受也跟著滅時,這個滅的當下就是「止、息、清涼、永沒」!這個就是真相,就是法爾如是的本來寂滅性。我們眾生看到的,最多了不起就是能看到苦、樂二受,很少人看到那個「滅」。好比,眾生看到虛空,看到的是飛鳥、飛機、下雨、狂風大作、雲彩變化、閃電等種種的相,這些相是隨因緣而有,隨因緣而滅,它是剎那變化的,它是必歸於滅的。既然是必歸於滅,它的寂滅性,你們有沒有看到?虛空虛空性你們有沒有看到?所以,眾生看到的是生生滅滅的幻想,而聖者看到的就是它的滅相;現象生生滅滅的,而滅相是不生不滅的。生生滅滅是我們常看到的現象,從現象中體會它的不生不滅

因緣苦樂因緣滅、苦樂就滅」。下面為什麼連接的是「止、沒、清涼」?這個消滅的現象是「止、息、清涼、息、沒」,我們有沒有發覺這幾句話過程和最後的歸宿?要好好用心體會!我現在問各位:「有苦受否」?「沒有」!「有樂受否」?「沒有」!那麼,當下是什麼?體會這個當下的,明白了,不離開這里難不難?即使我今天觸到一個緣,起了苦、樂二受,它還是要滅,也是要回到這里!注意聽!明白這個,你站的角度就不會顛倒了!任它風起雲涌,是苦是樂,它還是「必歸於滅」,「 滅」的當下就是本自空寂,就是不動不搖。知道那個感受、情緒、想念是來來去去的,非實的,你就能如如不動,因為了解真相――就是這個「滅」字。眾生執著在那個生滅相,而聖者體會的就是這個滅相。如果大家聽得懂,生活中當下每個身心都能體證,每一個剎那都能法相應,清凈不染,那麼,我們就真的要辦禪修了。禪修的目的,透過很多過程和體驗也是要體會這個而已。楞嚴經講:來來去的是客人。客人不可能永遠住在這里,他總是來來去去。我們看到的現象界,外在虛空中的浮雲、飛機、飛鳥……就象客人一樣來來去去的。如果你是這個旅店的主人,你一定都是在櫃檯的,你不會一天到晚來去去的,只有客人是來來去去的。觸境生情,觸境起受,就象人來來去去,隨著來來去去的客人而走的,它息息「必歸於滅」,「 必歸於滅」的當下就是不來不去主人。但是這個「主人」,不要把它當作有一個「我」,注意聽!不是這個意思,是講法爾如是的本來寂滅性。對其它的心理狀態,如喜、憂、舍等,也要明白清楚、如實知。

舍受也是有因緣條件的:「舍受因緣生舍受,滅,止、清涼、息、沒」,這個就是必歸於滅的必然性,而在「滅」的當下悟入本自寂滅的法性!我在這里挑得更明,講得更細,大家一定要好好體會!把這個問題當作你生命最重要的事!這個地方是要相當用心的,不止要用心,還要用生命去體證:在事事物物中,時時刻刻的接觸中,從身心動態去發覺,有沒有與正見相應?是不是真的緣起自性?是不是真的念念不住、受受不住?是不是即生即滅?是不是不生不滅本自空寂?能不能做心中不動不搖、如如不動?點點滴滴要用心哪!

我們現在很多人學了一點緣起法,學了一點空義,以為「我」是不可得的,「我」本來沒有,還要修什麼?快樂就好生活過得去卡拉ok快快樂樂過日子。這樣叫修行嗎?那個我執能斷嗎?那個習性能斷嗎?他以為「我」沒有了,所以也不修行了,而不知道那個俱生我執(思惑)深細到什麼程度你不它就沒事了嗎?你以為知道沒有「我」就沒事了嗎?潛在的那種執著如膠似漆,談何容易把它去掉!我看到那些人,我真的心裡很痛!喚不醒,自以為是,耽誤了。我個人覺得自己很慚愧用功不夠,用心不夠,內心恐懼微細處,越細膩、越微細地方,你越發覺,你才知道不容易啊!破我執,談起來很容易,實行起來很難。要破這個俱生我執,唯有在實踐中才能破除。實踐六度是在破除俱生我執的部分,布施就是利他,利他才能舍我。眾生總是希望佔有,實有感的佔有,你的我執怎麼破?!破我執,唯有從利他中,你那個「我」才能淡掉!慈悲是破我執最好的葯方啊!真的要破我執,必須去「舍」!從利他中超越那個我執、我慢!

建立緣起正見思維模式:我們不管發生什麼事,任何一法的產生,我們直接的反應是什麼:「誰在做,某某人在做,誰誰誰怎麼樣? 是誰造作的」?我們很少有因緣觀念哦!很少有緣起正見。如果有緣起正見的人他不會說:「那是某某誰做的」,而是說它是什麼因緣發生的」。我們要反省、反思、比如說,你家裡親人做了某一件事情不好事情,你就會質問他、責備他,馬上就相對。我們看到一件事情不順就會去遺責,在我們的觀念裡面,就是實有一你在造作:「你為什麼這樣?你為什麼那樣」?其實在這時候,就有一個相對你而存在的實有的「我」了。如果你在責備那個對象時:「你怎麼樣,你怎麼樣」時,是不是在講:「我就是這樣」!一樣的意思哦,要明白!但是一個緣起正見的人他會問:「什麼因緣使你這樣做?什麼因緣而造成這一事情」?你看看,有緣起正見思維模式與我有我深重思維模式是完全不一樣的哦!這個地方關繫到我們平常心動直覺的反射作用,因為我們潛在很深的觀念裡面,總是在實有感裡面,總是在我執我見裡面。我們今天如果緣起正見沒有建立得很透徹、很明白,只要還有那麼一點我執影子還在,你的思維模式和應用出來的地方,一定是不離開這種實有的直覺感覺!這跟我們的生活的是息息相關。我們在生活中,離不開人事的接觸和外緣的接觸,當你跟人接觸時,言談之中,你的反應,你的言語之間,是不是有這樣的傾向?這個地方很重要!我們要修行,要悟道,如果不是在這里發覺這個問題你是沒有辦法解脫的!也就是說,你每天在犯,每天在我見執著的慣性中,你不知道。那不知道就沒有辦法發覺哦!要悟道,就要在這個地方看清楚。一般來講,我們起心動念,我們不知道;我們直接的反射、反應,我們不知道;我們已經落入那個自性見的慣性中,我們還不知道。緣起正見真的建立得很清楚的人,那麼,你就會善於觀察:每一法、每一件事情,當它產生的時候,你反射出來的反應的那個起心動念的模式是什麼?你要觀察這個,就是在我們直接的、很自然的反應這個中間去觀察;另外,在觸受之間也要去發覺。我們要修行,在哪裡修行?我們要觀照,在哪裡觀照?就在生活中,在我們的起心動念,在觸,在發動,在言語,在產生那個作用的時候,就是要發覺:你到底是跟緣起正見相應的思維模式呢,還是執著有我執的那種思維模式?自己都要很小心地去發覺。這個才叫修行,這個才叫用功

關於時間:因物故有時,離物何有時?時間依存在的運動而顯現。一切萬法有生、住、異、滅,由於萬法的息息流變,好象有一個運行過程,才產生了時間感,現出前後相續的幻相。諸行無常剎那剎那的變化不居,在這息息流變的遷流中,而現出三世——過去、現在、未來,此一剎那為現在,前一剎那為過去,後一剎那未來時間與萬法相依相存,沒有獨存性,故無實體時間依存在的運動而顯現,所以,此以為極長,彼不妨以為極短。這在物理上也可以明白,如果速度非常快時,與我地球上的時間是有差別的,因為時間感不一樣,所以,佛法說:「一念與無量劫,相攝相入」。又,過、未是觀待現在而有,現在是觀待過、未而有。三世是互相觀待而成立的,因此,沒有一個單獨的現在、過去、未來可得也就時間的常性不可得,所以,雖然現為相續相,又是沒有前後相的實體可得——法無自性,法無我

什麼叫現在?當你說「現在」時,現在已剎那地成為過去了,所以,我們不用時間不講現在,也不講剎那。而只講「當下」。「 現在」是觀待過、未而有,就落入了時間相,它是遷流不息的。師父講「活在當下」,不是講當下的實在性、永恆性,而是說:只有在當下才能看清真相,只有在當下才能破除過去、現在、未來的實在感。現在,整個社會都在講「活在當下」,注意聽!活在當下,要有內涵,不是隨便講話在當下,幾個人懂得活在當下的意義內容是什麼?這個要扶擇的!今天沒有中觀正見,沒有緣起正見,不可能了解這個真相。坦白講:哪一個人能不活在當下?!活在當下,不是功夫,不是境界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只是你不知道!生命本來就超越時間相的,只是你不知道,落在時間相而已!明白了,看到了,你就知道時間相的虛幻什麼叫活在當下?「當下」就是超越時間相!

俗諦是一種假名施設,用時間來彼此了解溝通,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們的心與外面的一切境相是相依、相緣、相應的,而且是自識他識展轉相資的。認識到哪裡,那裡即是一切;觀察前後到哪裡,那裡即是始終。追尋萬法的第一因實不可得,僅能從相依相待的世俗去了解它,也就是一切法唯是假名施設。自他的認識、展轉而變成共同的認識,並且通過語言而交流、溝通,大家知道意思就行,並不是有一個名字就有一個實體緣起佛法最重要觀念,一切法是相依相待的,沒有絕對的東西,相對又相攝,相依又相成,這是最難了解的。我們說「明」時,暗是不存在的;說「暗」時,明是不存在的,這是相對的。但是沒有暗,明能顯出來嗎?如果沒有明,暗能顯出來嗎?這是相攝的。因為明,所以顯暗;因為暗,所以顯明,這是相攝的、不離的、遮它顯自的。但是,明不是暗,暗不是明,這是相對的、不即的。這個道理要慢慢去體會,這就是緣起的幻相:相依、相緣、相成,又相對而相攝。如果你落於實有的明、暗,那你就根本不懂緣起!所以,中觀就是要破除兩端的執著,兩邊都不可得,都非實,只是相依相緣而相生,又展觀出不同的體性,所以,變成相對。緣起難了解就在這個地方,就是不即不離,離兩邊又不著在中。

關於動靜:眾生由於潛在自性見的太深,不是落於「有」,就是落於「無」,總是把動靜有無看作不同的兩邊,然後各行其是,執取一邊去了這個地方體會不到,我們要見法也很難哪!體證真相就不容易啊!清楚了,明白了,世俗生生滅滅就是真諦不生不滅就能即俗即真,而不須厭離人間無常生生滅滅是緣起的幻相,由於其「實」性不可得,「常」性不可得,「我」性不可得,而顯示空寂,顯示它的不生不滅。如果我們不能從現象生生滅滅,體證到它的空寂性的不生不滅,那你就不能即俗即真,真俗無礙就達不到,你就不可能解脫,這個很重要

又此所謂「滅」,系指無常滅,與性空寂滅不同。無常的滅,是緣起的,依因緣而生,生而即滅,所以,這是現象是有為的。如誤會了,把那個生滅的「滅」,看成性空寂滅,這即會說:滅,即諸法歸於本體寂滅;生,是從寂滅本體起用,那是見了這是一個主要問題,千萬不能混淆!這個點點滴滴的微細處,都要很仔細、很明白的!中觀者以無常滅為緣起的幻滅,幻滅非都無——無見,則不失一切行業。它不但不會離開緣起的萬法,更不會去破壞它,反而成立了一切行業。滅與無,是緣起幻相的一種姿態,非是都無斷滅。滅,是生的消滅;無,是有的消失,所以,滅與無,是緣起幻相的一種姿態,非是都無斷滅,滅,是生的消滅,無,是有的消失。所以,滅與無,都不是什麼都沒有。如:抗日戰爭已過去了,沒有了,但歷史曾有此抗日戰爭,此項戰爭的影響仍在。業力也是一樣,即生即滅是過去了,但是產生的影響力確實存在,所以,即生而即滅,有而還無,與都無斷滅不同。雖念念生滅剎那不住,如石火電光;過去的行業已滅,而能不失,於未來仍感生死。這個業力佛法中最難解釋的,也是最重要的問題:「有業力而無作者」。

這樣,從即生即滅的觀點說:諸法是徹底的動,徹底的靜。從生與有而觀之,即是動;從滅與無而觀之,即是靜。即生即滅,即有即無,即極動而極靜,即新新不住而法法不失,此是佛法的諸「行」觀,變動觀。這個變動是當體即靜:我現在在這里說法身體在動,嘴在動,意念也在動,這一般來講就是動相,但是,即動而靜,當體即靜,你們體會得到嗎?「動中有不動」在講什麼?你們要明白,就在講這個:即動即靜,生滅即是生滅緣起就是空寂!動與不動你就瞭然於心要讓一個人明白這個很困難,因為真的明白了,真的了解了,你就大受用了

望文生義的盲目修證者,有以「見鳥不見飛」為見道的,這誤解即動而靜的緣起如幻觀,以為親證法性寂滅了。依佛法說:見道乃體見法法寂滅無自性,哪裡是不見飛(動相)而見鳥?從即般若起方便智,那應該了達無自性的—即生即滅的如幻行相,應該即法法不失而見鳥之飛動才對。故見鳥不見飛,不過是從自性妄見中幻起的神秘直覺,其實,那個是定境。見道乃是體見法法寂滅無自性,法法就是動的,是即生即滅的,是緣起相續相的,但是,卻是寂滅無自性的,這個才對呀!不是法法不動忽然間靜止了,大地平沉,虛空粉碎,身心脫落。我們懂緣起,懂中觀,才能真正見法:到達一切緣起相是即生即滅的如幻的行相,確實是空無自性的。真的明白了,那麼法法不失,沒有一法可以去掉的,沒有一法可以破壞的,沒有一法可以排斥的,這個叫法法不失。鳥飛,就是鳥飛,怎麼會不飛呢?應該這樣才對啊!

有沒有懂緣起法?緣起真的明白,真的透的人,當下就解脫。一定要回到生命中去體驗,如果真的明白,你怎麼會見不到空性寂滅呢?你們聽到我說話的當下也是啊,為什麼見不到呢?就是沒有用生命去真正體證,所以才見不到。我們的心嚮往解脫,但是不夠投入,不夠用心,你當然體會不到?知見明白了,做不到,那就更要反省了:我如何實踐而能體證?這是我對大家的期望和鼓勵。能體證的很好,發發心,為佛教,為眾生付出一點,好好把這個法弘揚出去。不能體證的,發心猛勇、精進用功,把這個法學透,一定要受用。觀念的修正到實踐的清凈,確實要靠我們自己生命去體證,還要去行。我們今天理聽了一大堆,我會講會論,自己還是貪瞋痴一大堆,那請問你:這些觀念要做什麼?難道當作你語言的工具而已嗎?比別人會講話的那種優越感而已嗎?我們講要生生世世來度眾生,用什麼來?如何能隨願而來而不是隨業飄流?如何能在這樣的世間不會沉落?要有內涵哪!不懂緣起不懂無我,你處處都是陷阱,怎麼能超越?所以,我們要用緣起無我正見,來修正自己的內在,提升自己的人格,凈化、超越,了解生死如幻,不再執著,不再恐懼。明白生死如幻,涅槃也如幻哪,不執著才有那一點自在來的,真正說,無所畏、無所得、無所著,知道生命如幻無我,才能把生命布施眾生。真正六度布施,最要緊的是把那個「我」布施出去,可是要做到卻比死都難!不知緣起而已!所以,我們要善用因緣,善用心力,要分清輕重緩急,把學法、見法當作生命最重要的一件大事!我能給大家肯定的是:這個法只要你真的願意學,真的非常用心,每一個人都能受用,都能解脫佛陀的聖弟子們為何這么快就解脫佛陀告訴他的是真相,是佛陀體證的。所以,你只要根據他正確方法,一體證,當下就是,有何難?

一切法的真相叫法性,一切法的實相叫法性。一定要談這個叫自性的話,那就是一切法

自性即一切法的自性

一切法因緣生,因緣滅,那麼,一切眼一切時滅無余,還有眼觸因緣生受嗎?然而,我們無明眾生對每一個觸緣都會記憶很久,它好象一直存在,不會消失。其實那個是記憶,是留在我影像中的記憶而不是觸緣的當下。觸緣已經過去了,難道還會苦樂受嗎?一切眼一切時滅無余——當下!我們一直強調即生即滅,但是我們不知道,從來沒有注意發覺,也就是在這個地方 而已。如是耳鼻舌身意一切時滅,永盡無余,還有意觸因緣生受嗎?

一切法是新新不住的流行,不是過去的復活,後起者並不是前者的再現,因此,一切法是剎那不住而又一期相續的。延續不變,是相對的安定,實是剎那變動的。果事的幻相,依於因緣因緣無常的,依因緣而有者,即使是延續,實際也還是剎那變動的。由於主因疏緣不息地變,不離因緣而有果事,果相也不能不在剎那變化中。由於果相的不即因緣,所以在主因的相對安定下,果相能一期相續剎那即滅與長時相續,毫無矛盾這一段非常重要而極其深刻,貫穿於一切萬法的無自性而如幻的緣有相。 

你說人間到底什麼是真實不變的?被那個「受」迷惑而已啊!被那個感覺迷惑而已啊!每天爭啊、取啊,染著很深,以為是真的,是永恆的。就好比爭取到一個大冰塊,抱在懷里:哇!我得到這么重的一塊冰塊!請問:你那個冰塊能抱多久?很快就融化了,表面上有所得你能得多久?人間慾望都一樣,我們活在五蘊功能里,五蘊維持多久?了不起一百年。不要說死後,即使是麻醉針一打,那個感覺都沒有了,你跑到哪裡去了?我們就是被那個感覺迷惑!所以,佛陀開示:「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識以識為量」。見聞覺知,只是見聞覺知。見,只是見,色只是色;見不是色,色不是見,也不是在中間,破二不著一,沒有一個見者。見聞覺知,只是見聞覺知,不超出範圍,後面不再相續起分別,起貪愛。這個是重點哦!佛陀接著告訴你:見是此,色是彼,此非彼,彼非此,也不是在中間。如何離二邊?這樣明白的人就能解脫這是啟發式的,你還要有悟性,才能體會。如果我們的眼睛看到外面的色塵,起了愛著,心就會被它系綁著,被它束縛了,而起種種的愛念、貪欲、瞋恚,永遠離開了涅槃境界涅槃是眾苦(貪瞋痴)的止息消滅,是離系(束縛、纏)之樂

想蘊扮演的角色眾生習慣的就是「想」,每天胡思亂想。有事情時被事綁住了,一沒事,一靜下來,馬上就開始動了,那個自動功能來了,這個是最習慣的。但是,一個正念而住的修行人,當「想」起來時,馬上就發覺:哦!這個「想像」又起來了,這個「想念」又起來了你看它,嘿,一下子又滅了。那麼,那個想蘊到底在扮演什麼角色?它的事實真相是什麼?平常為什麼不起?我們一靜下來它才起?為什麼起了,馬上就滅?如果它是實在的,為什麼又會滅?稍微有體會的人,馬上就進一步去探討這個問題。用想,永遠見不到法!

真正懂得緣起的人,知道第一因不可得本體可得,不會說:「我過去到底是怎麼回事?沒有生我以前到底是有,還是沒有?我過去是哪一道」?也不會希望:「我未來世要到哪裡去,絕對不想入三惡道」。我們每天都在懷念過去,希冀未來這就是有情特性。甚至還有很多忌諱,被世俗知見所束縛,什麼是吉祥的,什麼是不吉祥的,被我見、實在感所束縛。當真正明白緣起法時,不求前際,不求後際,斷其邪知邪見

心、意、識:我們根、塵「觸」一念之下產生的作用就是「識」。識生後剎那即滅,留影像而充實於心。那麼,我現在看到各位是什麼?注意聽!是影像而不實體噢!如果這個功能不明白,要解脫也不容易!我們常常是實有化的感覺:「我看到的都是真的,我聽到的都是真的……」現在告訴你:我們六根接觸六塵產生識,俱生受想行,那個感受、認識、行為都只是影像而已!那個影像在哪裡?我們把它叫做心,不是講意,也不是講識,我們把它名為心的原因就在這里,因為我們現在留下來體會的其實是影像。比如我們的眼根看到外面境界時,就象相機一樣,留個影像在那邊。但是,我們的意識產生以後,就產生了分別,那麼這個影像就會留下來,留在我們心裡面,所以,我們所看到的其實只是一個影像簡單講:意、識、心三者,其實是同一個內涵的不同角度的功能性來談的。生的不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但是,從不同的功能作用上來講:對外面的境界就用識;對內在的根身,就用意;對種種的心所就用心。「心是種種的積集與統一,心與意為內心兩種特性一是六識所引生的,一是六識所從生的」。意根能生意識,也能心靈影像裡面產生出意識,「流出又流回」。我們要了心靈作用,才不會被這個幻相及許多虛幻影像而迷惑,不會執以為實。這個關繫到觀照時,對了解真相有很大幫助,所以十分重要!

六受身:六根的每一根與塵相觸都會產生受,所以叫六受身,眼見色,耳聽聲,鼻嗅味,舌嘗滋味身體外緣意念起,對法產生的分別……都會產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你只要任何一受能明白它的真相,你的我見就會破,無我就會生起,就個就是我們的下手處!我們活著的每一個當下,根塵不可能不觸,不可能不受,隨時可以用功就是在這里。我們在世間的作為之中,有得有失,這個得失的受也是一樣的,也是我們觀察的對象。我們跟人接觸,喜歡不喜歡,這個也是受。在每一個受的當下,看清楚它的真相它是真實的嗎?是永恆不變的嗎?是不是常?如果是常,就有我;如果不是常,我在哪裡?慢慢去體會!根塵觸起識時怎麼樣?當下即滅。注意聽!這個很重要!要明白!不然,對你的觀照會產生極大的影響。我們現在認為它很實在,其實,那個「實在」感是留在心靈上的影像而已,不是真的,要明白!識產生的「受、想、行」也是一樣,都是即生即滅的。我們有沒有發覺這個問題?其實,要證明這個問題簡單:當下觀察就知道了。苦、樂二受的本質即生即滅,如幻非實。但是,我們被幻境迷惑了,沒有看清真相。同樣的,聲音也是如此,那句話過來就已經消失了,生的同時也就是滅的時候,生滅同時,即生即滅,留下的只是影像。但是,我們把那個影象認為是真的,在那裡起苦、樂二受。其實,樂的一剎那當你觀察時,那個樂已經消失了。然而,我們的意識傾向一個影像,以為它一直存在。所以,有時,我會告訴各位:「你們在聽法的當下,現在有痛苦煩惱生死問題嗎」?「沒有」!那我們不是一直想滅煩惱嗎?想斷貪瞋痴嗎?那你現在不就斷了嗎?不就滅了嗎?你說:「怎麼可能?我離開了又有了」!但是,你們有沒有深思啊:為什麼現在沒有,離開會有我又問:「你們現在既然沒有痛苦煩惱,沒有貪瞋痴,那這樣的身心狀態下,當下你能看清楚嗎」?「我知道」。「那維護這樣子難嗎?「不難」。生命就是時間的幻相,我們感覺生命之流的一種流的過程裡面。其實,生命到底是多久?什麼叫生命?你們現在聽我說話的當下叫生命,注意聽!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未來還沒有到,那都不生命生命活著就是當下而已!注意聽!如果明白這個,注意聽!明白這個的話,修行要多久?禪定要多久?注意聽!聽懂的人很快就受用啊!你能全心全意聽我說話的當下,有沒有煩惱痛苦?「沒有。」有沒有定?絕對定!沒有定,你怎麼聽得到?那我現在要問各位:這個定真的那麼難嗎?那修定的定是要修什麼定?什麼樣的定叫定?你們現在解脫了,對不對?(師父爽朗地笑)但是,為什麼又會回到不解脫地方去呢?因為你們落入了時間幻相!你們沒有活在當下。生命只有當下,注意聽!那修行只有修當下,注意聽!定力只有當下在定,你就不會被時間的幻相迷惑了,那修行就不難!有時候談這個很好玩,但是很重要!盡量點點大家。

學佛要找到根本,斷貪愛執取之根本:當看到顏色、聽到聲音、聞到香味,吃到味道,身觸滑軟,意想法塵時,用緣起正見思維模式去觀察,一切法非實,如幻的有,非我非我所,知道受的虛幻性,就不會執取貪愛了,而非壓制忍耐的方法。我們一般人在根塵觸產生受時,只看到集起(生),注意聽!沒有看到滅!問題就在這里。如實觀照的人集、滅當下明白,那還會不會相續?由於不明白而相續,注意聽!由於如實知,知道它的真相而不相續,注意聽!這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們今天不管是看到一個現象,聽到一個聲音,感受一個味道,我們把苦受、樂受的六受身都當為是永恆的、實在的、不變的,注意聽!這個就是我們不如實知而引生的執著,那個我執我慢就會相續不斷。如果知道集、滅只是當下的現象,注意聽!看清楚這一點,你就不會隨波逐流,以為是真的了,隨著六根門頭產生的六受身就在那邊顛倒執取了,而且還相繼不斷。你們如果能觀察、能懂的人,當下就明白!看到集滅的「滅」,當下明白了,這個明白叫如實知。在六根觸六塵產生六識,俱生六受、想、思,都是如實的即生即滅,你能「看」清楚的話,哪一個如實知的當下不是清凈解脫?問題是要這個如實知是這么難!而且,我們一直有一觀念,這個觀念是潛在我們一直很深的:「師父你現在說的我沒有,但是我回去就會有」。注意聽?你們現在注意聽!你們回去真的會有嗎?當下把這個觀念搞清楚的人,回去馬上要注意哦!回去真的有嗎?回去跟現在不同嗎?你們回去以後生命的每一剎那跟現在不同嗎?注意聽!那好,現在的功課就是保持這樣的覺知難不難?回去的功課就是保持這樣的覺知難不難?這個叫修行用功,你們現在起有功課了!一個當下真正明白的人,真的如實知已,不但現在沒有事,回去以後,不會又說:「我回去以後又有了」。不過,如果真的還不明白,也沒關系,回去以後,每一個當下,每一個剎那還是要觀察它,去注意它,去覺知它,每一個當下都有因緣讓你明白的機會!只要你在覺知,只要你在觀照中,你時時刻刻都有發覺它真相機會。這個機會要如何去把握?靠師父去推動你嗎?要不要都由你自己啦!

修行地方在哪裡?就在我們生命活著的當下,每一種因緣都是。「佛法世間不離世間覺」,就在我們生活的當下,待人接物,根塵觸之中。如果在一個沒有事、沒有外緣情況中,你如何去發覺你自己的根塵觸產生的作用?去發覺它的內涵與真相?而且正好相反,你最恐懼的、束縛最大、最害怕的、最不敢面對的,就是你的修行第一要目就在那個地方!不然,如何去超越它?如何發覺真相當你痛苦你要面對痛苦,把痛苦的本質看清楚;你恐懼,跳進恐懼,把恐懼真相看清楚,其它沒有辦法學了這個法,就能觀察,就能發現真相它是不是真的自性?真的無我?真的如幻非實?真的即生即滅?注意聽!這個都要很明白地觀察它。我們的根塵觸產生的苦樂受和不苦不樂受,它的幻相非常深細,要好好看清楚它。還有,我們的意識可以產生「千百億化身」的幻相,心靈作用是很微妙的,我們不了解這個心靈,被它騙得很慘,生生世世就在這里輪迴哦!馬丁在表演催眠時,他暗示你是什麼身份,你就會出色地表演起來;很酸的東西,他告訴你是水蜜桃,你吃得津津有味,但是當不再受暗示時,看到那個酸東西一口也咬不下去。那麼,我們的意識虛幻虛幻?是不是真實不變的?每一個人不明白當下的意識狀態,都認為自己是清醒的:「我所看到的,我所聽的,我認知的,我很肯定的……」,真的嗎?我如果告訴各位:你們都在夢中都在受催眠中!沒有一人會相信。有人說:「我昨天做了一個夢」。夢中潛意識,是深沉的部分;現在是表面意識,是表面的部分。只是我們覺得夢中是假的,現在是真的。我告訴各位:當你們認為「我」的時候,就是在夢中、催眠中;當你們離開那個「我」時,真的明白無我,真的超越它,不再執著時,才叫「醒」過來。我今天跟大家結緣,就是要呵醒眾生無明。真正要呵醒你的人絕對不會討你喜歡而已,會殺你的,把你那個「我」想盡辦法把你殺掉的!你是恐懼的,很怕的,你會逃避的,你會難過的。真正愛你們的人是誰?要搞清楚啊!

現法見,滅熾然,不待時,緣自覺:現法,就是當下的身心狀態。怎麼看到呢?「若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如實知者,是名現見法」。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就是說當你的眼根見到外面的色(自己身心也是),你會覺知,你知道你現在看到外面的色;然後覺知色貪:「哦,我內在的眼識對這個色起了貪愛、喜歡了」!這個叫現法見。注意聽!這是第一步。師父的如實觀照其實要達到就是這個第一步:一定要發現自己內在的現象作用眾生哪裡不明白?不知道自己的身心變化,也不知道六根觸境時產生的種種的執著貪欲、愛染。這些都要如實地知道明白,才能有後面的第二步的功效。那就什麼叫「滅熾然,不待時,緣自覺」?在我們起貪欲執著的時候,象火在燃燒一樣,故名熾然,很苦的;但是,當我們知道滅時,沒有貪欲時,當下是寂靜的,是順涅槃的。這個還要等待特殊的機會嗎?還要等待什麼因緣時節嗎?「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我有內眼識色貪,不起色貪覺,如實知」。我起了貪欲愛染,很清楚明白它,叫「現見」;然後,我六根觸六塵,不會起色貪,這個沒有色貪的狀態要很清楚地明白了解。第一個是起色貪的狀態要明白,第二個是沒有起色貪的狀態要明白。「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是名滅熾然,不待時,正向,緣自覺」。在根塵觸的當下,清楚明白沒有起色貪的狀態,那個就是當下滅熾然!那還要等什麼時節才知道?所以,也是不待時,也是正向,正向就是邁向涅槃,也是緣自覺——當下的明白。在佛陀開示的當下,明白的人當下反觀,當下就知道:「啊!我明白了,感謝佛陀!我從現在起皈依三寶,不再顛倒執取了」!如果我們當下是在不貪不欲不著,不起瞋恨,當下都很清楚明白它這種狀態時,當下就是滅熾然、緣自覺!所以,我們應該知道起的狀態,知道執著、貪瞋的狀態也要知道不起的狀態——滅相!我們只知道集,而不知滅,其實,滅是每個當下都能體會的,注意聽!我再問一次:「你們現在有沒有痛苦」?「沒有」!「你們現在有沒有煩惱、貪瞋痴」?「沒有」!「有沒有實實在在的明白啊」?(大家的笑聲)緣自覺就在談這個!注意聽!沒有的狀態(滅相)要很如實地知道沒有,很重要這一經這么簡單,但是非常重要!回去要多思維,多深入,多體會!很快你們會受用的,注意聽,很重要我再提示這個地方,真的是一切法的重點都在這里,現在不能當下體會的也沒關系,我們眾生有一個很糟糕的問題:一次反應不過來,二次會加深一點反應,十次會更深一點,一百次時會:「啊!我明白了」!所以,每一次講到重點,我都是要重複,只有一次一次地聽,一次一次地覺,你們越聽越清楚,越感受深,重點一直在重複。所以,我常講:「我說法有什麼善巧,唯一的方便善巧就是:一次聽不懂我說十次;十次聽不懂我說一百次;再聽不懂我說一千次,一直說到你懂為止」!重點我會一直重複,不厭其煩的。

學佛的三個過程:破、立、活。眾生無始以來習性深重我執深重,所以,要破除這個我執我見剛開始會感到孤寂、生澀、很冷。因為你在一切「有」慣了,你覺得破除這個「有」好象就失去了什麼,所以,覺得枯燥、很生、很冷,這是正常現象這是過程。我們在執我中習慣了,你要破它時,它會感到恐懼,「我」消失更恐懼哦!我們總是覺得有我才對,無我怎麼可以?所以,第一個階段的破(殺),就是要剷除、破除本來保有的執著,破除我執我見習慣性,剷除我的個性習性當你要剷除這個時,你會感到很難過,好象離開這個就覺得沒有什麼意義了,生命好象失去了什麼。因為你對這個執著很深,不願意放,你才會覺得沒意義。第二階段就是立(見法),見到法性空寂,知道一切法本自清凈生命如幻,他不恐懼了。第三個階段就是活(嚴土熟生的妙用),生命真正地活起來,象獅子,沒有障礙,自主自在內心充滿了那種信心與肯定!就是菩薩的最後度生過程無畏的、無私的、無我的去利益一切有情。所以,首先要破除一切障礙,見到法性空寂生命才沒有束縛,沒有一切的大小框框,才能真正地活起來,真正生出大慈大悲心,只要能使眾生得度,不惜一切,甚至連生命都可以付出。為什麼能這樣的大無畏?因為他無我,他知道法空寂生命如幻,不再恐懼了。所以,在修學的過程剛開始要破我們的執著習性,破我們的貪染,你會覺得無所適從,會覺得難過,這個吊牢得不得了,好象「我」不存在是不可以的。而不知道,大死一番活起來的那種真正內涵,你沒有體驗到,沒有體驗到「離系之樂」。你不知道,這個「我」真正舍掉,破除我見我執的貪愛以後,你才能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生命意義,那種大自在,大無畏,你體會到時,才知道:哦!真正的生命意義在什麼地方。不會是什麼都沒有、什麼都空空洞洞的、孤寂、冰冷,不是死灰的,絕對不是這樣!那個離執以後的真正的所謂「寂滅為樂」,一般人都是不能了解的!不要怕眼前的失去:欲、樂、我等種種的執著的失去,不要怕那種孤寂!你不經歷那種孤寂,你就不能體證法性空寂,你就不可能真正地活起來!這個是過程,不要怕面對,不要怕失去。一定要為自己負責,內心還有絲毫的貪瞋痴和煩惱,不要懈怠。要面對,要承擔,要追討,要深入,要覺知,要超越!這個就是我生活中最要緊的一件事情,而且不需要離開生活都能用功。所謂面對,就是在當下的承擔中去解決,去超越,去觀察,去修行。正因為有煩惱才要面對、超越,沒有煩惱,哪裡能證菩提?!所以說,煩惱菩提。 

好,我們現在當下可以觀察:從過去到現在,你一生中最喜歡的、最痛苦的、最不喜歡的是什麼?看看有沒有辦法再感受一次?所以,你就知道受的虛幻不實性了。「我昨天吃的味道好棒哦,今天還想吃」。那我現在問你:「那個味道你真的知道嗎」?如果想得出來,就不用去買了,時時刻刻要吃一想就有了;如果那個味道本想不出來,你的愛吃從哪裡來?真是奇怪的事!那種即生即滅的感受,居然認為一直保存到現在!「我很痛苦」!現在真的存在嗎?要是真的存在,你一天到晚死了,明明你現在笑眯眯。「我希望、我理想我要……」到底要什麼?希望什麼?理想什麼?到底是為什麼?為什麼只喜歡彼受,不喜歡此受?為什麼只喜歡此受,不喜歡彼受?到底是為什麼?我們有沒有看清楚?我們活在什麼樣的虛幻中間,你知道嗎?「我希望明天會更好」。我請問你:那個好,是什麼受?是根據什麼而定的?所以,我們在狂心中,不知道狂心如幻哪!不知道歇!怎麼歇?了解真相自然就歇!所以,在根塵觸的當下,要明白自己的身心狀態:貪愛生起了,貪愛消滅了……注意聽!這個很重要哦!什麼時候要打仗?沒有貪瞋痴的狀態如實知時,還要打仗嗎?跟誰打仗?「止、息、清涼、滅無余」啊!講到這樣已經夠露骨了啦!好好用心哪!不能體會的話,不能如實知,不能真正明白超越的話,你怎麼都很辛苦唷!注意聽,就在這里!我給你們今天種的因素將來就是你們解脫因緣!不要忽視了,很重要!今天即使不能當下體證,你將來在任何一個用功過程,突然間觸到,你會明白:啊!師父當時講的是什麼!當下你就能受用。所以,師父在這里隨時點醒很重要的法義,讓你們每一個能當下把握的人,當下就能受用!因此,師父講的每一句話,你們都要好好用心去體會,反覆體會其中的奧義!這些法是這樣的重要!在你們的生命裡面,有一天會作用的,要明白!如果連聽都沒有聽,連了解的機會都沒有,那是永無機會的,一定要明白哦!

什麼叫上座禪?就是空三昧禪。我們在行住坐卧的每一個當下,在六根觸六塵時,都要發覺有沒有貪愛、執著?起貪要發覺,它滅時也要發覺;不起貪愛的那種如實的清凈自在要發覺,並且知道如何去護持。那麼,你慢慢地對自己身心狀態就會很清楚,行住坐卧都是這樣的如實觀察,這就是上座禪,就是空三昧相應的。只要修持這樣的方法將來就能與空相應,得三昧的人就能解脫。所以,上座禪不只是打坐,包括行住坐卧都能修空三昧禪。

根、塵相「觸」產生「識」;識滅去,留下影像在心中,產生受、想、行;由受產生愛、取、有,造業感輪迴。 一切眼一切時滅無余,猶有眼「觸」因緣生「受」嗎?「根」先「觸」塵,才產生後面的相續。如果這個根滅了(眼等六根即生即滅),第一個條件沒有了,那還會不會去觸?沒有觸,就不會產生識,也就會有苦樂受了這就是緣起法,因緣而起的苦樂,也隨因緣的消滅而苦、樂受滅,故而其中沒有作者,沒有獨存不變的「我」。這個問法者聽到這樣的緣起法,當下就能得法知法、入法。真的,「緣起這兩個字,你真的能明白,你只要稍微回到身心中來,稍微觀察一下,真的是見法不難哪!我們在自己的身心上實驗看看,其實是很容易的!我們沒有一時半刻不根、塵觸的。問題是我們不了解它的條件的必然性:前面的因只要不存在,後面的果是絕對不存在的。但是,我們總是覺得永恆的,是一直相續不停的。我們的根塵觸產生的受,這個中間如果我們沒有正見,跟無明相應,這種觸是一定會起「愛、取、有」的!也就是說眾生由於沒有正見,沒有學法,沒有得法,所以,平常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愛、取、有的無明相觸中!如果我們真的明白緣起法,時刻跟明相應,根塵觸產生的絕對不是愛取有!因生,果所以生;因滅了,果就滅。任何一環,只要任何一個地方你能明白它,你就不相續了。你們自己可以試試看:你觸到一些境,如果你在實有感,在自性見中,那你一定會染著;如果你明白法確實是無自性的,確實是無常,你那個染著執取的心自然就不起了,你自己去體會一下,尤其是「受」的部分。只要你真的看清楚它的即生即滅,知道它的不可能永恆存在,知道它的無實性,其實要解決問題就是那麼簡單而已!這里沒有一點點神秘,是非常如實的:就是身心的當下能驗證的相狀!這個地方用功觀照的下手處,很重要! 

貪欲、瞋恨、染著與不起的差別在哪裡?它的心理的相狀是怎樣的?這個也要發覺,要時刻清楚如實知!我們會起貪欲原因在這個根塵觸以後,放逸它,隨它燃燒去(熾然),不管它。但是,你只要在根塵觸的當下,能觀察它的起心動念 ,能攝受它,能看明白欲貪的真相——生而即滅的非實幻相,那麼,你確實可以不隨境而轉的,護持每一個當下如實的清凈自在!再進一步;我再強調一次:我們隨境而轉是因為在「受」上隨境轉,注意聽!能當下明白,在「受」上看清楚它,你也可以不隨它轉。當然,這個都不離六根門頭的用功和觀察!我們不管眼見色、耳聞聲,總是覺得那個色和聲它是實有的,那個感覺就是「受」(根塵觸、俱生受想行),而不知道生起的當下即滅!聲音,你聽到美妙,但是當下就消失了。但是,我們對那個起滅的非實之物生了實有感的執取。這位國王是一個大智慧的人,都明白琴聲緣起(琴弦所彈奏)如幻虛偽的不實之物我要它幹什麼!而人們偏偏在這虛幻的當下起了耽緬、染著,真是糊塗得可以啊!因為我們沒有觀察,不了解真相,所以,我們總是以為它是永恆的相續執著也才在這里而起的。我們如果能當下馬上觀察,馬上反觀:哪一個心念、哪一個感受是住而不滅的?一切的受、想、貪欲、瞋恨都是即生即滅噢!如果我們看到那個滅相――法性空寂你怎麼會不安住呢?徹底解決的方法:是徹底的觀察,徹底了解它的真相——知道它的緣起虛幻性,知道它的即生即滅、非實如幻,你就不會被它所迷惑了!

我們一般人會很累,因為我心靈能量耗得太大煩惱太多,所以,我們很累。尤其是現代人,幾乎每一個人都長期疲勞,平常體能消耗太多。真正的大消耗心靈消耗――憂悲苦惱,那個消耗最大!難得有一點休息時間,馬上就昏沉,馬上就想睡覺,所以,要保持那種繫念是很難的。佛的聖弟子們白天除了托缽以外的時間,時時刻刻都在三昧修行中:經行、禪坐、經行、禪坐……有問題問一問,沒有問題就攝心防護晚上中夜短短的時間睡眠,其餘時間還是經行、禪坐。這樣長期以來,這個身心非常的清明安住。所以說,我們要真正體會這個法的內涵,看清它的真相,如果不是這樣子你說我們在煩惱中、很疲勞中,怎樣去觀察它?我們不懂調身,也不懂調心,身心俱疲,所以,不是掉舉就是昏沉你說,我們如何能夠成觀?如何能見法?就不容易!因此,用功要善於調身、調心,飲食也要知量,尤其是睡眠也要善於用功身心要相當用心地調到恰到好處,禪修時我都會教。

不管是禪坐也好,觀察也好,觀察的重點就是:「覺諸受起,覺諸受住,覺諸受滅;覺諸想起,覺諸想住,覺諸想滅;覺諸覺起,覺諸覺住,覺諸覺滅。正念而住,不令散亂」。在一心安住觀察的時候,就是清清楚楚地如實知「受想覺」的起、住、滅的過程。所以說, 「觀」並不是在那邊觀察,不要讓心動,在那邊安住,一念不起,不是這樣子。注意聽!我們的心是散亂的,是活動的,它一定會有作用的,我們還沒有進入三昧以前,一定會有作用不離受想覺,一定會有這樣的作用。但是,這個要看清楚,要明白它。這個不看清楚,不明白它,你就不可能解脫!還有在「看」的過程中,慢慢這個問題也能解決,也會進入定—三昧的相應,過程都有。我們在觀察受、想、覺時,看到它即起即滅。滅了,明白那個滅時,為什麼是「止、息、沒、清涼」?注意聽!這個就是要你們用心地方,要體會的地方!為什麼叫「見滅得道」?要在哪裡見滅?注意聽!要注意啊!為什麼叫寂滅涅槃?叫清凈安穩?注意聽!這個就是要讓你們體會之處哦!這個是奧妙的地方這個地方回去要注意,要下功夫緣起的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但是,重點是:為什麼這個滅後面是「息、沒、寂靜清涼真實」?有人來師父為什麼?我回答說,這個地方其實解釋來很平凡,但是,最好不用解釋的方法,這個就當作你去體會的地方就象參禪一樣,有一個重點,有一個入處,有一很重要地方去思考和體驗。在這里佛陀談出來的是結論,也是如實相,也就真理實相,但是,我們平常人為什麼體會不到?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是我們的下手處,是我們用功地方,是我們要去體會的地方,我們真的要明白的就是這一點而已,如果你在修學用功過程裡面,能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明白了,真正明白了,那你就是真正大受用的地方!這個滅,緊接著就是「寂滅、清涼真實」,那就涅槃是一樣了。所以,這個地方不是一件用語言來表示,你就能明白的,是要你去體會而明白的!所以,我常常講:如果我用語言來告訴你一個答案,你得到的只是名言文字上的答案而已,還是觀念上的了解而已。但是,如果你生命去體證,當你體會到時,它不是一個語言文字能明白和了解,而是生命的體證、認知!我常講,「知道了,明白了,了解了」,那個有兩個層次一是知識名言的了解;另一個是生命真實的體證。我們不要停留在文字語言知識層面的這個了解,我們一定要用生命去體證:那個如實知,冷暖自知的那個真實明白時,生命才能產生真正的受用!你們要知道自己用心、自己去體證有多重要!

我們每天在無明中,就是從慣性中不停地做一個機械動作而已!每天嘁里咔啦,就是這樣過日子,不在如實知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