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出自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卷》,是唐代罽賓國的三藏法師般若翻譯。

淺談普賢行願品中的願與行

  末學心覺來自無錫慈恩佛學院,接下來要與大家分享的是“淺談普賢行願品中的願與行”。

  《華嚴經》被稱作是“經中之王”,是釋迦牟尼佛在成佛之後第二個七日在菩提樹下文殊普賢等上位菩薩所宣說的自內證法門。《華嚴經》講的是佛陀之因行果得,開顯出重重無盡、事事無礙的妙智。《普賢行願品》是四十華嚴的最後一卷,也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最後一參。

  善財童子參訪了五十三位善知識,為什麼普賢菩薩是最後一參?原因簡單,在諸位菩薩當中,普賢菩薩堪稱“大行普賢菩薩”,如果沒有最後的“行”,那麼前面的五十二參都將是“空中樓閣”。

  《普賢行願品》講的就是普賢菩薩的“願”與“行”。有了願力我們的行動才有方向,有了具體的行動願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談。“願”與“行”好比是鳥的雙翅、車的兩輪,要同時具足才能迅速地圓成福慧資糧。

  我在初中的時候上過一篇叫《為學》的課文,裡面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四川的邊境有兩個和尚,一個窮和尚和一個富和尚有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南海,你覺得怎樣?”富和尚說:“你怎麼去呢?”窮和尚說我只帶一個缽就夠了。富和尚說:“那怎麼行呢?我多年來雇船想要順流而下,都沒能去成,你只帶一個缽怎麼能去成?”第二年,窮和尚南海來了。富和尚知道後非常慚愧

  這個故事印證了一句話——“行就行,不行就不行”。第一個行是行持、行動,第二個行是可以,也就是說你行動了就可以”、“不行動就不可以”。我們修行佛法就是要“以願導行”,按照你所發的大願去修行實踐,具體到《普賢行願品》中就是我要把普賢菩薩發的十個大願落實到日常生活中,這樣才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受用,否則學得再多也只是在佛學研究,這就是我們和那些學者教授的區別。一些教授學者雖然對於理論研究得頭頭是道,講得滔滔不絕,但是他們的煩惱一點都沒有減少,佛法還是佛法生活還是生活,所謂的“研究成果”也只不過是一種我見”。

  普賢菩薩之所以成為大菩薩是因為他初發心發了十個大願。“學佛之本,立願為先”,在修學佛法中一個人成就的大小往往取決於願力的大小。

  有些居士學佛為求家庭美滿事業有成,那麼最後他們學佛成就最多也就得到這些。有些人學佛好事是為了能夠下輩子享福,他所種的因只能為來世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條件,並不能擺脫六道輪回的痛苦。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就道果,就是因為他們有著弘深的大願。

  我們都知道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是何等的氣魄!觀世音菩薩願心悲切,到處尋聲救苦,於生死海中普度眾生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願,依願修行成就西方極樂世界,接引十方念佛眾生往生其國。藥師如來之所以能夠成就佛果,就是因為他在因地上發了十二大願,可見發願在我們的修行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普賢行願品》中普賢菩薩發了十個大願,每一個大願的圓滿都是行持的圓滿。如何將這十大願落實於生活呢?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在這裡僅以三個大願與大家分享。

uploads/content/2022/june/2c09402185f716dbb200eff83bb08c6a.jpg" />

  第一願 禮敬諸佛

  普賢菩薩告訴我們,不僅要對佛、師長恭敬,對身邊的人也要象對佛陀一樣尊敬承事。印光大師曾說過:“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

  但是在修學的過程中我們還是存有分別心的,我們可能能做到禮敬佛像大德,但是對於身邊的人卻不一定能做到同等的恭敬。然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當成佛,禮敬諸佛僅僅是禮敬已經成佛諸佛,更要禮敬將來成佛的一切眾生。所以,我們要用平等恭敬心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這個不簡單,它不僅僅貫穿了修行的起點,還貫穿了我們修行的整個始終。

  有一個在五台山流傳的公案,特別形象地反映了我們作為凡夫所擁有的不平等心態。從前有一婦女到顯通寺去趕齋,她左手拉著一個小孩,右手抱著一個小孩,後面還跟著一條狗。因為她很貧窮她就剪了一縷頭發供養寺院寺院知客師就給了她一份齋飯她說:“我領來的小孩要一份。”知客師給了她一份。“我抱著這個的小孩也要一份。”知客師又給了她一份。然後婦女說:“我的狗也要一份。”知客師無奈,又給了她一份。最後她說:“我肚子里還懷著一個,還要一份。”知客師父實在是忍無可忍,說:“你這個人怎麼這麼貪?你就供養了一點頭發就這麼貪!”誰知這個時候這個婦女騰空而起化作了文殊菩薩,而那條狗也變成了獅子兩個小孩也變成了兩位童子文殊菩薩這時說了一個偈子:

眾生平等,心隨萬境波;

百骸俱舍盡,其如愛憎何?

  這就告訴我們修行要學平等行,只有發起殊勝利益眾生慈悲心,才算是真正地做到禮敬諸佛

  第八願 常隨佛學

  顧名思義就是向佛學習,那我們怎樣才能向佛學習?我們都讀過《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普門品》的內容體現了觀世音菩薩的宏深願力與圓滿悲心。可是大多數人讀《普門品》的時候想的卻是觀世音菩薩“保佑我家庭美滿”、“保佑我事業有成”、“保佑我陞官發財”……,他總是希望菩薩能保佑他。但是他在讀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要變成觀世音菩薩,去發揚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度眾生精神

  如果你想要成佛、成菩薩,就要用菩薩的行持來要求自己,你才有可能成為佛菩薩。有的人喜歡念“南無地藏菩薩”,那就為他擔心有一天下地獄,他希望能得到地藏菩薩的關照,他卻從來沒有想過要學地藏菩薩精神——“代眾生苦,令眾生離苦得樂”。也有這樣的人,看見別人痛苦心如刀絞,難受得不得了,恨不得替對方去承受,為什麼呢?因為受苦那人是兒子。倘若換成別人的兒子,這種慈悲心就沒有了,這種有條件的愛並不是佛菩薩“無緣大慈”的精神

  我們學佛並不能總停留在祈求佛菩薩保佑或者佛學研究的層面上。我們要學佛的願力,學佛的行持,要行佛所行,證佛所證,這才是常承受佛學真正的意義

  第九願 恆順眾生

  我們總是希望別人都來恆順我,卻不喜歡自己去恆順別人,有情眾生的特點就是總以自我為中心。強烈的我執遮蔽了我們的同情心、理解心。做父母的總是希望孩子能夠聽話,孩子總是希望父母能夠理解我、對我百依百順。如果沒有良好的溝通,代溝就產生了父母會覺得孩子離自己越來越遠。關係和睦的人他的社會關係也會和諧,一個自我意識較強、個人主義突出的人,他的人之路總會比別人多一些坎坷。

  恆順眾生就是要改變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錯誤觀念,把以自我為中心變成以眾生為中心,去為眾生利益而服務。《梵網經》中說:“孝名為戒”,要孝順一切眾生。有的人就問:孝順父母我能理解,為什麼要孝順其他的眾生呢?同樣是《梵網經》給了我們答案:“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從六道輪回的角度來看,世界上這麼多的眾生,過去當中都與我們是父子、姐妹、兄弟眷屬關係,只不過這一世大家改頭換面了,我們想見不相識。我們要用孝順父母的心去恆順一切眾生

  出家師父可能都聽到過:你怎麼出家了?出家不孝這樣的問題。其實他們不明白,出家是大孝,出家不止是為了現世父母獲得利益,更為一切如母眾生永脫輪回之苦那天萬詮法師給我們拋出一個問題:大家在修行過程中有沒有還俗的念頭在這條路走得最艱難的時候我也有想放棄,但是我一想到年邁的父母就不得不咬著牙前進。我不斷地提醒自己:你無始劫以來的父母尚在地獄沉淪,你怎能忍心做一個逃兵自己去獨享安逸

  在座的師父都明白,只有穿上了這身衣服才能明白身上責任有多重。如來的擔子不好擔,我們左邊挑的是上求佛道,右邊挑的是下化眾生,如果我們出了不為利益眾生不為了脫生死,那可能真的就是大不孝了。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既然這一世我們有幸出家、穿上這身衣服,那麼就讓我們生活活得更有意義一些。

  最後末學想要和大家說一個秘密,做為這次分享的一個結尾。我們都讀過《西遊記》,孫悟空是在唐僧取經的路上遇到的,豬八戒是在唐僧取經的路上遇到的,沙和尚是在唐僧取經的路上遇到的,白龍馬還是在唐僧取經的路上遇到的。

  只有你行動了才能遇到與你同行的人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靈隱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