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佛教經典,亦稱《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簡稱《壇經》。禪宗六祖慧能說,其弟子法海集錄。是禪宗的主要經典之一。

六祖壇經是誰寫的?講的是什麼內容?

uploads/content/2022/june/98ea9e09c4d6aaa35fd7d02ba8ee9576.jpg" />

  六祖壇經》是六祖所說之法,由門人輯錄整理而成的一部典籍,是禪宗最為重要的經典之一,也是漢傳佛教中唯一被尊為“經”的祖師著述,可謂“漢傳佛教本土化的巔峰之作”。《壇經》亦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更是一部充滿生命智慧的無上寶典。

  《壇經》記述了六祖惠能大師傳奇而勵志的一生,體現了惠能大師向上向善的精神品格。

  《壇經》中引用了大量公案、譬喻,簡單獨白而直截了當地闡述了博大精深的禪機妙理,其開顯的方法,能使我們以最快速度開啟內在的智慧,親見本來面目故稱頓教,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法門

  在《疑問品》中,六祖主要解答了兩個疑問,一是達摩梁武帝時,關於功德的那段對答;二是如何看待念佛往生西方的問題。對此,六祖從禪宗頓教的角度,為我們作了精闢的開示

  解答疑惑後,六祖又為大眾講述了在家居士如何修行的要點。“無相頌”闡明的,是一種沒有任何宗教形式修行。再次說明,修行關鍵在於見地用心。只要見地高超,用心到位,無論做什麼都可以是修行

  《壇經》的當機者是韋刺史,同時聞法的還有很多官僚和居士,所以這部開示主要針對在家人所說。但其中開顯的修學原理,無論出家在家,都是大有裨益的。

  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凈即是自性西方。——《六祖壇經

  六祖說,善知識,如果想要學修行,在家也是可以的,不是必須到寺院中,也不是必須剃發出家這就大眾解除了學佛等於出家誤解。同時,也給無緣出家專修的學佛者以信心

  在家而能如法修行就像身處東方的污濁世界,但一心向善,同樣可以修習善行見性解脫。如果來到寺院卻不認真修行就像身處西方清凈世界,但內心充滿污濁,勢必不能解脫

  只要內心時時清凈,無染無著,就是自性凈土。所以凈土不在別處,就在我內心修行關鍵也在自心是否清凈,至於選擇在家還是出家方式,只是一個助緣而已。

  當然,六祖強調的是根本因素。就實際修行來說,這個助緣也很重要。在家居士所面對的,往往是引發貪嗔痴的環境,而凡夫容易心隨境轉,這就修行平添了許多障礙

  師言:吾與大眾說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依此修,剃發出家,於道何益!——《六祖壇經

  韋刺史又問:那麼在家人應該怎麼修行呢?請您為我們加以指點。

  六祖說:我現在給大眾說一個“無相頌”,只要依照這首偈頌開顯的理路去做,你們和我一樣,時時都在修行。否則的話,即使剃發出家對於解脫有多少作用呢?

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修禪

  這兩句話也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往往被人作為不用持戒或修禪的借口。這個心是什麼概念?怎樣才能稱為心平?前提就是見性。只有見到空性,才能真正做到平常平等,無染無著。具備這樣的心行,就無須刻意執著戒相,因為他做什麼都是清凈的,所謂“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至於行直,亦非常人以為的心直口快,而是念念安住於覺性。倘能做到這點,無論做什麼都是修禪,甚至沒有出定和入定之分。就不必專門在座上調心入定。事實上,沒有什麼是比這更高的禪修了。但我們要知道,在心未平、行不直的時候,持戒是必須的,修禪也是必須的。

恩則孝養父母 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 忍則眾惡無喧

  作為在家居士,最好的報恩就是孝養父母。最應該具備的德行就是尊老愛幼,恭敬長輩,愛護晚輩。學會謙讓,就能長幼有序,和睦相處。學會忍耐,就能化解糾紛,平息斗諍。

  所以說,恩、義、讓、忍是我們生活中的必修課。

若能鑽木出火

淤泥定生紅蓮

  在修行路上,如果能有鑽木取火的苦幹精神精進不懈,淤泥必然能生出紅蓮

  紅蓮象徵家居士處五欲塵勞而潔身自好,不為所染。反過來說,如果不精進,不努力就會淹沒在淤泥中,沒有出頭之日。

苦口的是良藥

逆耳必是忠言

  聽到別人對我們苦口婆心的勸告,要當作治病良藥來接受。而對別人的不同意見,雖然聽起來不那麼順耳,但往往是有益於己的忠言。只有以寬容心接納各種意見,我們才能看清自身存在的問題。

  凡夫喜歡聽順耳的話,但這順的究竟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我執,需要特別警惕。

改過必生智慧

護短心內非賢

  不斷改正過失,斷除煩惱智慧就能得以開顯,這也是《般若品》所說的“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如果保護自己的短處不願接受批評就像病灶捂住不進行治療,是缺乏智慧的表現。

日用常行饒益

成道非由施錢

  修行持戒、修定、發慧,更重要的,是把這些功課帶到生活中,在一切時中培養正念,修正心行,才能真正地自利利他。

  並不是說,僅僅布施錢財就能成道。因為布施可能是菩薩行,也可能是人天善行關鍵是我們以什麼樣的心態去做,以什麼樣的見地去做

菩提只向心覓

何勞向外求玄

  菩提在哪裡?要從我們內心去體悟,去證得,何必向外尋求那些玄妙境界

  見性是做減法而非加法,是把遮蔽覺性的煩惱執著一一去除,從而開顯這個本來具足菩提自性

聽說依此修行

西方只在目前

  能夠按這樣去修行,西方凈土就會在我們眼前顯現,無須千里跋涉,萬里尋覓。

  所以說,不論往生凈土還是成就佛果都不在別處,而是在我們內心關鍵你要見到,否則就永遠隔了一層。

  師復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眾人且散。吾歸曹溪,眾若有疑,卻來相問。——《六祖壇經

  最後,六祖再次告誡大眾:善知識,你們都應該按照這首偈頌所說的要領修行,由此體認內在菩提自性,最終成就佛果

  法會因緣已經結束,大家可以各自離去。我也準備回到曹溪,如果你們還有什麼疑問的話,可以前來詢問。

  “功德福報差別”和“念誦彌陀佛號能否往生”,《疑問品》解答的這兩個問題,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

  不少學佛人熱衷於培福,這固然可以作為修學的前行,但不能執著福德相,更不能將之等同於功德,否則就偏離佛法根本了。修得再多,也只是人天善法,不能導向無上菩提

  此外,修習凈土者容易心外求佛,卻忽略對心性的體證,使得這一殊勝法門流於膚淺化,庸俗化。這兩個問題的共同點都在於定位不準。

  佛教雖然有種種法門,但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就是我們的心。只有立足於此,在心地上下功夫,才能最終見到心的本來面目

  如果偏離這個中心,不論多麼努力,只是在外圍做一些準備工作而已,並沒有真正進人修行軌道。反之,只要找到修行的著力點,即使在座下在生活中,同樣可以見取自性,直成佛道

摘自:濟群法師《話說壇經》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六榕書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