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波羅蜜】是什麼意思?六波羅蜜有順序嗎?

uploads/content/2022/may/26b3afb42084270997535bdba298ccc9.jpg" />

六波羅蜜是什麼意思?佛教六波羅蜜介紹

  六波羅蜜是指菩薩修行六種行持,是佛教大乘菩薩道,是六種度脫煩惱、抵達無上菩提方法菩薩之大行,謂之波羅蜜,有六種,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布施對治貪心忍辱對治嗔心,智慧解除愚痴持戒精進禪定則是息滅貪嗔痴的輔助修行菩薩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彼岸故稱六波羅蜜六波羅蜜高度概括了菩薩修行的各個方面,所以又稱六度萬行。菩薩修行六度不能離開慈悲心,所以佛當年先講四無量心,而後宣講六波羅蜜。而修行般若波羅蜜又不能離開前五度,否則即是斷學般若。佛在多部經中反覆告誡切不可斷學般若果報在三惡道。

一、檀波羅蜜布施

  檀者檀那之略,譯曰布施,財施,無畏施,法施之大行也。布施是什麼?布施是一種善的心理,是修布施時發起施捨的思心所;布施是一種行為,是修布施時所產生的身語的行為。因此,布施關鍵因素不是財物,而是布施時的舍心。

  什麼才是圓滿布施?並不是說把全部財物施捨給他人,令所有眾生遠離貧困之苦。如果那樣的話,修行就沒有盡頭了,因為眾生無量無邊,世間沒有誰會有能力令所有眾生遠離貧困。

  圓滿布施標准在於,我們能夠破除自身的慳貪和執著,並將布施之心修習圓滿,沒什麼不願布施給他人,也沒有一眾生是我們不願布施的。如果具備這樣的施心,布施也就圓滿了。

  布施的種類有三,財布施無畏布施、法布施。法布施即為眾生開示如實而沒有顛倒的佛法正見和工巧明等,以及世間各種健康有益身心知識技能,都能如理地為對方傳授,並引導他們走入佛門受持學處。無畏施,當對方遭遇統治者壓迫或黑社會欺凌,以及猛獸、非人、各種天災人禍恐懼,將他們從困境中解救出來,幫助他們擺脫恐懼。財施,即以財富幫助他人。

  布施差別,主要從行者的不同身份布施種類進行說明。財物布施,主要是在菩薩道行者所修習的,出家菩薩應該重點修習法布施而不是財施。這是菩薩解脫經》中所說的。這是從不同身份,說明布施應各有側重。

  為什麼說在家眾側重財施而出家眾側重法施呢?其中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呢?主要擔心出家眾如果廣行財施,就要想方設法地賺錢,會影響到聞思和修行這是大乘菩薩學論》所說的。

  所以,這主要是防止出家人為行布施而求財,如果這麼做對修行沒有任何不良影響,只是因為往昔福德所致,那麼也應該在法布施的同時廣行財施。換言之,我們不要把這個問題絕對化,覺得出家眾只能行法施而在家眾只能行財施。因為法施的關鍵是有正法而不是唯身份論,如維摩詰居士即是一例。大德夏惹瓦說:我不對你們說布施好處,但必須對你們說執著財富的過患。

  有的出家人多方經營,積集財物,多方毀壞戒律而行布施這是諸佛菩薩所不喜歡聽到的。所以從原則上說,出家人的正業是修行和弘法,至於財施,只需根據自身條件隨緣而行。

  布施並不是簡單給別人一些什麼,關鍵是將布施心培養起來,調動起來,讓這念舍心在心相續中形成強大力量。修習布施也是為培養這種心行服務的,這樣才能戰勝生命中的慳吝和貪著。作為菩薩行者所修習的布施,不僅需要克服障礙布施的慳貪心理,進一步,還要以慈悲生起將所擁有的一切施捨眾生的意願。

二、屍羅波羅蜜持戒

  屍羅,譯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戒,是指菩薩戒,包括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戒的作用在於防非止惡,從而止息不善的心相續,強化善的心相續。從持戒來說,尤其是聲聞戒,主要是從行為進行判斷。但任何一種行為都有心理基礎,殺盜淫妄的心理基礎就是貪嗔痴。一旦斷除貪嗔痴的心相續自然會再有殺盜淫妄的行為。所以,持戒要止息的不只是外在行為,關鍵在於這些行為背後的心理基礎持戒圓滿與否,並不在於使眾生全部遠離損害,而在於斷除損害眾生心理

  「戒」在佛教來說,基本的有五項,稱為五戒,如果不能全部受持受持三條、四條也是可以的,願意受多少就算多少,這是和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受戒有個「戒體」,戒體是特殊的名詞,為什麼菩薩戒可以一受永受,而聲聞戒只能一生受,這是因為戒體觀念的不同。

  聲聞戒屬於色法,小乘有部宗認為,色法即是受戒時,身口二業有發顯之表色,以及依四大而生以身口為緣,有防非止惡功能的,名為無作色、無表色。色法是物質的,當物質身體死亡或消失,即使不舍戒,戒自然不存在,戒體也就沒有了。

  聲聞戒有在家戒及出家戒,共有四種戒品。在家的五戒與八戒,出家十戒具足戒。在家戒又叫世間戒,重於身口二業的現行,《增一阿含經》卷二十聲聞品〉之一雲,五戒得分分受,薩婆多部則不許分受五戒,《成實論》及《大智度論》許可隨分多少受,八戒則須全部受。出家又叫世間戒,身口意三業並重,必須要全部受。

  菩薩戒是屬於心法,《大乘唯識論》便指出,受戒時,有發動思之心所,此心所之種子相續,而有防非止惡的功能,為依於受戒時之表色作用而起之功能,故附於色之名,實為心法心法直至成佛為止,都是存在的,它可以此生受了下一再來受,或是這一受了,覺得心已經不再堅固精進,可以增上受戒,使得心能夠再次熏習。

  菩薩戒十善戒及三聚凈戒的二種戒品。《大智度論》以十善戒為總相戒,其餘一切戒為別相戒。而三聚凈戒又分在家及出家兩種,是隨持聲聞戒而發大菩提心,那就是:攝律儀戒──大小乘一切律儀;攝善法戒──大小乘一切法門,如三十七道品、四攝、六度;攝眾生戒──以佛法饒益一切有情。三聚凈戒能對治惡業清凈身心

  聲聞戒是以出離心為主,斷除慾望而出三界菩薩戒則是出離心基礎,以菩提心為根本。在家與出家出離心是不一樣的,在家的出離心,指的是雖然有眷屬、有財產、有事業,但是在擁有的當下要觀空;觀空就是知道一切均為因緣所生,並非是究竟的、永恆的、不變的,用這些暫時所擁有的資源來利益眾生,不佔為己有。因此,在家居士出離心菩提心是相應心,沒有出離心菩提心發不起來。

  菩薩戒是以利益人來做為利益自己的方法。我們每個人都是自私的,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如果你能從照顧自己的家屬開始,擴及環境里所有的人,用一切的資源來利益他們,就一定能受到他們的歡迎、擁護、回饋,如此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而且是一本萬利。

三、羼提波羅蜜忍辱

  羼提,譯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罵辱擊打等,及非情寒熱飢渴等之大行也。通常所說的忍,主要是指受到別人傷害時能夠忍辱。而菩薩修行中的忍辱包含三個方面,一是忍耐冤家的傷害,為耐冤害忍;二是忍耐艱苦的生活環境,為安受苦忍;三是忍耐佛法對自己固有觀念的顛覆,為諦察法忍。

  能夠障礙忍辱心理,主要有嗔恨、怯弱、不解和不樂等。嗔恨,是對不悅意的境界心生抵觸乃至報復。怯弱則是不能吃苦耐勞。不解和不樂,是對真理不能如實理解,所以不樂意接受。

  忍辱圓滿,是要對治自身的嗔恚、怯弱、不解、不樂。若能徹底滅除自身的嗔恨和憤怒,使無嗔成為內心主導力量忍辱修行便成就了。並不是說,要使一切有情都遠離憤怒忍辱才能修習圓滿。即使佛陀在世時,也照樣有人會佛陀出言不遜。可見,忍辱圓滿是在於自身心行的圓滿

  忍辱的種類大體有三種。首先是對他人帶來的傷害都不在意。這並不是說讓我們心懷不滿時強行忍耐,那樣往往會使內心壓抑,積郁成疾。真正的耐辱,其實是忍無可忍也就是不覺得有什麼需要忍耐。之所以需要忍,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把事情看得太實在了,一方面是因為心量狹隘而產生的排斥。如果我們能從緣起來看世界,了解一切都是因緣假象,哪有什麼值得忍耐的呢?

  其次是對身心產生的痛苦能夠泰然處之,對於和我們原有認識相抵觸的佛法真理能夠欣然接受,這就是安受苦忍和諦察法忍。可見,佛法所說忍辱重點不在於忍耐,而在於正確的接納——這種接納又是建立在智慧觀照的基礎上

  我們要培養忍辱德行,首先還是要從觀念進行轉變,需要思惟忍辱殊勝利益,和不能忍辱負面作用。認識轉變了,修行才可能有持久的動力

  思惟忍辱利益,就是要想到,如果我們能夠忍辱,必然不會四處樹敵,親友也不會彼此反目而遠離你。此外,還能擁有歡喜快樂,臨命終時,不會因曾經的魯莽粗暴而後悔,而且會因修習忍辱得生人天,趣向善道。

  學佛者大多會有這樣的經驗,雖想發心利他,但受到眾生傷害時,往往會感到不滿,感到失落,由此退失信心。《攝波羅密論》告訴我們:對於那些將要捨棄利他心的眾生忍辱是最為善巧的對治法門。而世間一切善業、快樂圓滿果報,往往會被嗔心所破壞,如果具備忍的修養就能挽回嗔心帶來的損害。

  忍辱還是斷除嗔心最有效的力量,是滅除害人之心甘露對於世間一切損惱,忍辱都能從根本上予以解除。如果以打報打,以罵報罵,世界就會危機四伏,動蕩不安。唯有忍辱才能息滅仇恨,消除對立,化干戈為玉帛。

  因為忍辱所具有的作用,所以它是菩薩行者鎧甲。如果那些粗暴眾生惡言相向,對我們報以毒箭般具有殺傷力的辱罵,但因為有忍辱之鎧的保護,即使聽到再惡毒的話,也覺得像是贊嘆一樣,像是天女散布的妙花那樣,不會使我們受到任何傷害。也因為忍辱使我們美名遠播,為人稱揚。

四、毗離耶波羅蜜精進

  毗梨耶,譯曰精進,精勵身心進修前後之五波羅蜜也。精進簡單地說就是勤奮而努力。但這種努力是有特定內涵的,唯有對斷惡修善所做努力,才稱得上精進。所以,它是修習善法過程中的重要增上緣。所謂精進,就是對修習善法和利益眾生事業生起勇猛之心,以及由此產生的身口意三業的行為。

  精進的種類共有三種,分別是披甲精進、攝善法精進饒益有情精進。第一是披甲精進菩薩在修習精進時,要以勇猛心力為先導。這種意願就像身披鎧甲一樣,能夠保護菩薩發心不退。因為具備這種意願,即使用百千倍的三無數大劫,哪怕只是為了解除一個有情痛苦,哪怕要入住地獄才能幫助他成佛也會毫不猶豫地勇往直前,為成就無上菩提精進不退。第二是攝善法精進,就是為了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勇猛精進,堅持不懈。第三是饒益有情精進,凡是對眾生有利的事,都勵力而為,在所不辭。

  精進修行對我有什麼利益?因為精進於心所有法,必須由心而生而不僅僅在於行為。如果對此有了明確認識,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事實上,趨利避害正是一切有情本能關鍵是要認識到,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利益

  在一切善法修行中,精進是極其殊勝的,任何善法的成就都離不開精進。因為依止精進,我們才能安住在殊勝快樂中,也就是禪定之樂,體證空性之樂。不僅佛法修行不開精進,包括世間一切善法的成就,同樣離不開精進。因為精進努力,我們才能獲得世間物質財富成就清凈人天善果(下士道),才能斷除我見輪迴(中士道),成就菩薩那樣的高尚品質上士道)。

  如果我們具備從不厭倦的勇猛精進,那麼,無論想做什麼都能成就,不可能有什麼做不到的。當然,精進也是要善巧,要得法,不是蠻干就可以的,否則越精進越容易出問題。

  一個精進修行者,白天黑夜都不會空過,都會積聚功德,不再向下墮落。精進還能獲得過人之法,功德日日增長,猶如盛開的青蓮花。據說青蓮花種子微小,卻能生長出碩大的莖葉和花朵,以此比喻精進力量

  不精進的過患,正如《海慧問經》所說:那些懈怠的人菩提對他們來說簡直遙不可及。他們不會修習布施乃至般若六度行,所以也沒有能力利益他人。有句話叫做“沒有天生的彌勒也沒自然釋迦”,佛菩薩品質都是通過精進修行成就的。而那些懈怠者,自利尚且不能,更何況是利他呢?

  此外,《念住經》也說:懈怠是長養一切煩惱的根本,沒有什麼問題比懈怠更糟糕的。如果我們有一懈怠的話,就無法從妄想混亂情緒中走出。即使你已具備一定知見,若因懈怠而不去運用的話,這種見也是沒有力量的。我們要從這些方面思惟精進的過患。

  障礙精進的違緣主要有兩點,一是雖然見到可以修習的善法而不付諸行動,也知道這個法門好,也有能力修,但就是不修不當做一回事。二是想著我怎麼有能力修習這些法門心生怯弱,覺得這些事情都是菩薩做的,不是自己有能力承擔的。

  精進生起四種順緣,分別是勝解力、堅固力、歡喜力和止息力。第一是勝解力,要深信業果之理,對於善行招感樂果惡行招感苦果的原理生起堅定不移的信解,這樣才能在取捨善惡生起行善的動力。如果認識不到這些努力意義所在,即使能夠做一些好事,也很容易受到外力阻撓,難以堅持下去。第二是堅固力,對於沒有觀察過的事,不管是什麼,都不會輕易隨之而轉。反之,對於經過智慧抉擇的行為,一旦著手進行,就會朝著這一方向不斷努力,直到達成目標

  第三是歡喜力,應該像嬰兒游戲一樣,從不感到厭倦,從來不想停止,我們也要用這樣的心態精進努力。在修行過程中,我們會認清很多人生問題,煩惱會不斷解除,內在的自主力越來越強,對佛法的領悟越來越輕松。所以,這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樂趣的過程,如果修得非常痛苦,必然是方法有誤。第四是止息力,也就是松緊有度。如果在修行過程中過於精進,超出身心的承受力而導致疲勞,就要暫時休息一下,使疲勞得到緩解,接著再繼續精進修行要講究質量,講究效果而不是一味打疲勞戰,否則很容易使身心勞頓,甚至因為厭倦而退心。

  通過以上這些方面的努力,令違緣滅除而順緣增長,將使身心輕安,就像微風吹過木棉,在安然自在狀態精進向前。所謂搖曳之中,就是張弛有度,保持良好的修行節奏就像琴弦,如果綳得太緊就會發出噪音甚至斷裂;如果綳得太松,又無法奏出樂音。

  修學精進時,怎樣才算具足六度而行精進呢?以布施為例,不僅需要自己安住於精進也要令他人安住於精進,這才是精進布施。其他五度也是同樣。

  總之,佛法的一切修行都離不開精進,唯有精進布施精進持戒精進忍辱精進地修習禪定精進地修學般若正觀,才能迅速集資凈障,成就菩提資糧。可以說,精進是一切法門的加速器。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精進之前需要謹慎取捨。如果方向錯誤,越努力就會目標越遙遠。

五、禪波羅蜜禪定

  禪者禪那之略,譯曰惟修,新曰靜慮。又名三昧,譯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亂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禪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別。

  靜慮,就是禪定。靜慮,是將心安住於善所緣境,達到心一境性的效果。當心正當安住的時候,其他妄念就沒有機會活動了。凡夫的心,就是一大混亂情緒加上一大錯誤想法。正是這種混亂,遮蔽了我們對空性的認識。修行所要做的,就是讓心安住下來。但這種安住必須是善所緣,才不會有負面效應。

  禪定差別,從自性進行區分,有世間和出世間兩種。一種是世間禪定,如四禪八定;還有一種是出世間禪定,如直接緣空性作為所緣,這是聖者的靜慮。從品類進行區分,主要有三種一是專門修止,二是專門修觀,三是止觀雙運。

  從禪定作用上說,分為令身心安住、現證功德饒益有情三種。現法樂住,是現前獲得身心輕安的境界。除了無色界惟心輕安外,其餘都是身心輕安。現證功德者,成就神通,都是由定所引生,這是外道共通的。至於成就遍處解脫,則不與外道共,因為心念是為了希求解脫,必入內道佛乘才有。由此引生的定力才有遍處解脫功德。什麼是遍處?指盡一切處無所不遍之意。修定時先緣一小境,純熟後,所緣之境即遍一切。如十遍處之青遍處等,先緣青色小境,然後遍一切皆青色。勝處者,謂如形色等勝一切處。凡遍處勝處都是定力串習的作用,這些靜慮是菩薩聲聞同修成就功德的靜慮。饒益有情靜慮者,是以靜慮成辦十一種饒益有情的靜慮。

  禪定生起途徑,首先是思惟修習禪定有什麼殊勝利益,及不修有什麼過患。怎樣使所修靜慮具足六度?其中的布施,就是自己安住於禪定,並幫助他人安住於禪定。其他五度也是同樣。

六、般若波羅蜜般若

  般若,譯曰智慧通達諸法之智及斷惑證理之慧也。般若,是六度核心所在。如果沒有智慧指引,我們所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可能都是世俗的有漏行為,無法成為佛果資糧。

  總的來說,慧就是我們對所緣的一切境界事物和法能夠進行抉擇、判斷的作用,明了其中的功德過失和真偽。同時,也包含對五明的善巧。五明是印度人對世間學問所作的歸納,即有關佛法的內明,有關辯論的因明,有關語言文字的聲明,有關醫學的醫方明,有關科學藝術的工巧明。對這些學問的熟悉和使用,也屬於慧的範疇,是通於凡夫菩薩智慧

  關於慧的類型,主要分為通達空性、通達世俗通達有情義利三種。或許有人會說,一切智慧皆含攝於勝義、世俗之中,為什麼還要單列“通達有情義利”的智慧呢?這是特別針對菩薩行者利益有情為重的修行特點而安立。

  第一是通達勝義,即通達諸法無我的究竟實相。其中包含兩個階段一是依聞思正見推理觀察,了知一切法無我;二是通過禪修,現量證得無我的空性。第二是通達世間一切現象智慧,主要是通達五明的智慧,這樣才能有效地攝受並度化眾生。第三是通達利益眾生智慧這就要了解,哪些事對有情的現在或未來都有利益,而且是沒有負面作用利益,以及如何利益的原理。利益眾生是有前提的,不是他們要求什麼你就做什麼的。因為眾生的很多要求可能是顛倒甚至是罪惡的,於人於己皆有害無益。所以菩薩利益眾生時須經智慧抉擇,知道怎麼做眾生才有好處

  智慧生起之法,還是應當思惟具足智慧有哪些功德,沒有智慧有那些過患。關於具足智慧利益,《般若百頌》說:無論看得見還是看不見的功德,根本都在智慧。所謂見,即當下可以看到的利益;所謂不見,即未來長遠利益。我們要修習現在和未來利益,就要依靠智慧指引。接著,從修習六度說明智慧的重要性。如果離開智慧前五度只能成為普通的世間善行

  菩薩對於前來乞求的人,即使布施自身的血肉,也像從一棵長滿葯物的葯樹取葯一樣,沒有絲毫我慢、怯弱等分別念。這是為他們能以智慧徹底通達無我通達色身的如幻如化。而凡夫布施則不然,或是落入我慢,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或是落入怯弱,感到害怕而想退卻;或是心生分別,對有些人願意布施,而對有些人不願布施

  菩薩智慧了知不忍的過患和忍辱功德,不論面對眾生傷害還是惡劣環境時,都能安然接受,不被外境帶來的痛苦干擾。又因為具足智慧,而能真正了知如何精進之事,善用其心如法精進,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在修行路上迅速前進。而當般若的明覺作用生起後,才有能力安住於空性定中。所以說,唯有在般若智慧指引下,才能使布施等五度修得清凈修得圓滿

  比如菩薩為了度化眾生,會示現轉輪聖王等各種身份,但不會被五欲塵勞所左右,因為他具足了慧和忍的力量。雖然看到喜歡眾生,立刻生起猛利的慈心,但不會因此生起貪著。如果帶著貪著,心就會有粘性,就會粘到境界上。而菩薩在對眾生生起慈悲的同時,因為具有般若智慧,又能保持心無所得,毫無染著。

  雖然對於有情之苦生起深深的悲憫和同情,但不會因此陷入悲傷而無法自拔,不會因此對行善生起懈怠。雖然菩薩對那些值得高興的事感到歡喜,但不會因此對所緣境散亂掉舉,浮想聯翩。這種歡喜依然是平靜的,依然是安住在空性中。雖然菩薩利益所有眾生自己的一切都可以布施出去。但為了幫助眾生獲得利益,乃至很小的利益,從來都不會輕易放棄。菩薩所以會有以上這些能力都是因為具備了空性智慧,這樣才能將相違的事善巧地調和起來。

  菩薩修行過程中,每修一種法,都會出現同等的障礙。比如修慈悲時,障礙就是貪著;修喜心時,障礙就是散亂;修平等舍時,障礙就是冷漠。菩薩因為具足智慧,就有能力克服這些障礙。正如《贊所應贊》中所說菩薩修行既能安住於空性,同時又能隨順世俗,廣泛利益眾生平常的人,或是偏空,什麼都不去做;或是偏有,什麼都做得執著。而菩薩既要認識到一切了不可得,又要看因果的無盡相續,積極利他,這都要智慧進行抉擇。

  菩薩認識到世俗諦的一切有為相皆無自性,即使微塵都了不可得,但對所證得的空性則不需要捨棄,因為一切都沒有離開空性。同時菩薩認識到緣起因果絲毫不爽,方能二諦圓融,不舍於法性,亦隨順世俗。對這些不具智慧者看來極其矛盾的事,可在具備空性慧的菩薩來說,不但沒有任何衝突,而且是相順的。事實上,這些本來就不衝突,只是因為眾生錯覺才造成衝突

  《贊所應贊》中還說:在不同經論中,對於同一件事的開許或遮止,佛陀有時會這麼說,有時會那麼說,其實這些並不矛盾,而是佛陀針對不同根機者施設的教法。在菩薩乘和解脫乘的經論中,或在顯宗和密宗的經論中,開許和遮止都有很多不同規范。有些人同時受了兩種戒律,或修學兩種法門,希望尋求佛陀所說一切經教的密意。對於缺乏智慧人來說,這樣做難免會遇到矛盾。而對於善巧通達佛法奧義人來說,這些是不相違背的。之所以能夠這樣,也是般若慧的作用

  《攝度論》說:如果沒有智慧而希求果報布施的體就不清凈。最殊勝布施就是以無我利他之心而行布施,而要圓滿無我利他布施,離不開智慧。如果離開空性慧,布施難免著相,最終只是培植福田而已,只能感得增加財富的結果。又說:如果沒有智慧觀照,就不清凈持戒。沒有智慧觀照的持戒,或是開遮不明,或是持得執著,這樣的持戒反而會增長煩惱。論中又說:因為被錯誤知見過失干擾其心,不能認識和相信安住於忍辱功德,這樣就會善惡不辨,就像無道的國君一樣。論中說到:空性為一切智者所贊嘆,沒有比它更為甚深微細的。而且這是欲塵所不能障蔽的,如果缺乏智慧,就無法通達空性。一個人如果不能精進修習聞慧、思慧、修慧,他的見就不清凈

  怎樣才能增長智慧呢?首先就要根據自己的水平和程度,從適合自身根機的經教開始聞思。《攝度論》說:那些沒有聽聞經教和什麼都不的人,是不會知道怎麼修行的。如果沒有聽聞佛法基礎,怎麼會有思惟呢?想來想去都是建立在妄想基礎上。所以,應該精進聞法,如理思惟,依法修行,這樣才能獲得正見,開發智慧

  布施時對施者、受者和所施物生起分別執著,認為這是實在的,是屬於所知障的範疇。而對財物慳貪吝嗇,不願布施,則屬於煩惱障的範疇。如果要遠離所知障和煩惱障,必須依靠空性慧,除此別無他法。空性慧的成就是以聞思為基礎,所以,聞法是修行中的重要內容

  如果對聞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認識,對於知識所說的“善和不善的思惟都是分別,應該捨棄”之類的話,就不會受到影響了。因為我們知道,佛法典籍中並沒有這樣說,善知識也沒有認可這些說法。如果沒有般若智慧進行抉擇,只是對佛法有一點點信心,很可能聽到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看到別人哭,你也跟著哭;別人笑,你也跟著笑。就像流水一樣,跟著別人所說的,一會兒以為是東,一會兒以為是西。因為不知分別而以為都是正確的,就會沒有主見,隨著這些說法而轉。

  慧的圓滿成就,還是要配合六度來修。如果自己能夠成就智慧也能夠幫助他人成就智慧,就是慧的布施,其他也是同樣。學慧而能不犯戒,是慧戒。學慧而不懼苦,是為慧忍。學慧而精進不已,是為慧進。一心學慧,是為慧定。學慧而了達三輪體空,通達無我,是為慧慧。

  六波羅蜜中的前五種,並非佛教所特有,比如布施佛教固然倡導布施,其他宗教乃至社會也提倡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無不如此。那麼,世間布施佛教布施有何區別呢?世間布施總是住相的,而佛法則要我們‘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又世間布施有相則有限,佛法布施要不住相,無相則無限也。

  那麼,造成兩種布施差別原因在哪裡呢?簡單說是般若凡人般若未能開發,以妄心住相布施將來只能招感人天果報菩薩般若引導布施,三輪體空,不住境相,布施就成為成佛的資糧。所以世間布施等行不能稱曰波羅蜜,惟有在般若引導下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才是成佛資糧,始可稱波羅蜜

THE END